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漕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漕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6 11:40:5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漕字的诗句,带漕字的古诗,关于漕的诗句

关于漕的诗句100首

1、持节漕七闽,风采照百城——《勾漕送建茶》(作者:张九成)

2、漕水应潮涨,堂下可遭周——《次韵王彦昭昆仲题京口新居》(作者:蔡肇)

3、梓潼将漕险,廊庙择才难——《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其二》(作者:孙应时)

4、按刑将漕,要皆得人——《送蒋宪颖叔》(作者:徐积)

5、漕石生齿牙,洗滩乱相掫——《冬行三首 二》(作者:卢仝)

6、满市花风起,平堤漕水流——《次韵子由题斗野亭》(作者:秦观)

7、漕与二宪僚,守连两通属——《六快活诗》(作者:王揆)

8、漕台生处寝之床,丛桂还分一叶芳——《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演纶为喜安行表兄贻书喜溢于辞谨次二篇为谢末章以属安行 其一》(作者:楼钥)

9、风流未用老三径,谈笑犹堪漕七闽——《送贺子忱吏部福建漕》(作者:张扩)

10、除书命子参漕府,国有大事须羣才——《送毕公叔奉诏赴陕西》(作者:张耒)

11、将漕衣仍绣,空餐鬓已苍——《寄宋子渊运使》(作者:喻良能)

12、漕渠如坦途,泛此往来宅——《次韵王尧明四旱诗 河运》(作者:李纲)

13、曰东川漕臣,忧国尽变通——《送新四川茶马》(作者:度正)

14、咨尔予漕臣,佥言尔惟忠——《送新四川茶马》(作者:度正)

15、(和陈漕使仙湖韵)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满江红》(作者:萧)

16、耆英持漕节,一稔百无忧——《和任漕韵》(作者:吴芾)

17、试问江湖劳漕挽,何如朝夕密论思——《为运使蔡国博寿二首 其一》(作者:卫泾)

18、欲信随车翻雨脚,请看转漕跋船头——《同赵发运游甘露寺》(作者:韩驹)

19、漕幕虽论荐,朝班仅取知——《舒彦升监簿挽诗 其一》(作者:韩淲)

20、晴天一望远,漕水十分流——《曹南过五丈河堤入城访颜岐夷仲清谈久之乃归》(作者:吕本中)

21、他时若论关中漕,合数萧何第一功——《黄兵部生辰 其四》(作者:仲并)

22、漕渠水足新逢雨,客路风光恰是春——《送客之润赴时贵约》(作者:武衍)

带漕字的诗句大全

1、岁漕东南六百万石米,自淮入汴趋京师——《送赵居父入淮东漕幕》(作者:刘宰)

2、江南岁漕知无阙,遥想中都喜气同——《次韵李耸卿贺太守祷雨有应二首 其一》(作者:陈渊)

3、大帅大漕两德星,总是青原旧使君——《送刘茂材主簿之官理定》(作者:杨万里)

4、雪山郇宝白,冰漕太仓红——《钱仲耕殿撰侍郎挽诗二首 其二》(作者:杨万里)

5、官吏急星火,驱民疏漕河——《雨中舟出潮闸》(作者:章甫)

6、归装诗卷送,荐牍漕台迎——《送罗司理实之》(作者:项安世)

7、刑台本乡旧,漕府忝门生——《乙巳岁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书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内成十诗奉寄 其八》(作者:蒲宗孟)

8、 便绾兵权辞漕计——《玉楼春》(作者:杜安世)

9、邦人偏喜使君回,隔岁腰金护漕来——《送程给事知越州》(作者:裴煜)

10、分部设将漕,黈旒寄聪明——《送王考功江东漕》(作者:魏了翁)

11、更驾漕三峡,应手民瘼除——《送夔漕王宗望蟠叟大夫赴阙》(作者:冯山)

12、正须将漕得其人,赋役平均军食足——《送李去病杨元老》(作者:强至)

13、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作者:岑参)

14、此去任贤终漕挽,几时当路压风涛——《送范纯仁司封移漕京西》(作者:韩琦)

15、漕口罗门今并复,相君一一授成规——《次韵留守相公以罗门新渠并成喜而成咏》(作者:文彦博)

16、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小舫》(作者:梅尧臣)

17、春圃暗惊花萼早,客舟偏觉漕渠深——《又和十二月十一日雪》(作者:苏颂)

18、门开紫阁色,歌枕漕河声——《寄赠长安宋澥逸人十韵》(作者:魏野)

19、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梅市舟中作》(作者:陆游)

20、流马木牛通蜀漕,葛巾羽扇破渠戎——《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 其一》(作者:秦观)

21、明年辛酉秋,浙漕鹗荐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 其一》(作者:方回)

22、定挈传家旧图籍,漕河应莫费吴艘——《送润州通判李屯田》(作者:梅尧臣)

带漕字的诗句有哪些

1、客怀何限湘波绿,漕事方殷汉粟红——《次纲官王簿韵兼简伯潜二首 其一》(作者:廖行之)

2、 年屡稔,漕舟衔尾伙,高廪接楹饶——《十二时・忆少年》(作者:无名氏)

3、失脚落鹖冠,漕闱双奏凯——《赠心梅黄教谕》(作者:方一夔)

4、沃野接神畿,荒沟漕淮甸——《寄李端叔二首 其二》(作者:张耒)

5、扁舟绿涨漕渠时,解释离怀政用诗——《适越留别朱新仲》(作者:曾几)

6、漕河水入汉江流,逆浪吹邻上比州——《杨侍郎 其二》(作者:项安世)

7、朴忠将漕最,惇厚训兵强——《送子惇出使河北》(作者:刘攽)

8、两河漕僚真好事,五筦遗文尽堆案——《蒙刘元中数示东坡诗》(作者:徐恢)

9、长淮转漕速邮传,此赐岂独吾——《再韵谢和章 其一》(作者:刘宰)

10、舟车勤转漕,仓廪庆丰盈——《送昭文刘少卿移知南海》(作者:赵抃)

11、几多漕运留冰解,何限耕桑要暖回——《人日立春极寒》(作者:陈杰)

12、江南江北接王畿,漕运帆樯去似飞——《献转运使雷谏议 其二》(作者:王禹偁)

13、漕舟逾万计,实廪近千斯——《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作者:赵抃)

14、岂乏寻常将漕挽,好留人物为朝廷——《送鞠十二朝散将漕二浙 其二》(作者:张舜民)

15、转漕东南由汴力,此河今日力犹多——《过御河有感》(作者:汪梦斗)

16、使台专漕挽,帅阃肃边陲——《蒋颖叔生日》(作者:慕容彦逢)

17、褒斜邸阁可一饭,河渭安流漕九州岛——《咏史 诸葛孔明 其二》(作者:陈普)

18、孤店经商少,雄司漕运繁——《三门留题》(作者:魏野)

19、铁马未容耕渭上,木牛且合漕关中——《寿漕使》(作者:李刘)

20、 正千飕漕玉,张颐西峤,单车把绣,将指南闽——《沁园春》(作者:李曾伯)

21、将漕烦明府,东游慰越吟——《送张六》(作者:刘敞)

22、闻道义旗离漕口,已驱北骑走池阳——《送文安抚出师》(作者:文天祥士友)

带漕字的古诗大全

1、亟闻漕台公,推待过流品——《寄子发》(作者:吕南公)

2、七闽重地谁能漕,聊出长才为转输——《送王季海敷文赴闽漕 其二》(作者:喻良能)

3、连年河朔失时丰,将漕推能选擢公——《寄提举刘思封》(作者:韩琦)

4、扁舟夹港下,漕渠溢春水——《舟行》(作者:俞德邻)

5、广东漕臣重,本朝名士多——《简艮斋 其一》(作者:曾丰)

6、赣守无堪出榜中,日闻将漕称才雄——《次韵广东转运董仪职方同年见寄》(作者:赵抃)

7、蚤岁声蜚舍法中,漕台前日始收功——《送刘政孙》(作者:王十朋)

8、帝遣宗英使楚滨,漕台元自得诗人——《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 其一》(作者:李纲)

9、鸩心饴口谀圣主,漕石移花闹南土——《次韵杨宰花石纲遗石》(作者:陈造)

10、近闻皇华使,漕米出深谷——《送嘉申父佐岷州》(作者:韩驹)

11、 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却犹当登从涂——《沁园春》(作者:李曾伯)

12、四俊乡书荐鹗,一夔漕府登贤——《西江月》(作者:王千秋)

13、我领漕权来此坐,不惟自哂且赪颜——《算钱铺》(作者:韦骧)

14、清淮控隋漕,北走长安道——《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作者:杜牧)

15、并游元自从迂叟,将漕何妨拜潞公——《宴建宁知府赵尚书乐语》(作者:高斯得)

16、属邑逢公喜望尘,便陪将漕向江滨——《谢微之见赠》(作者:范纯仁)

17、年年漕运无穷已,谁谓东南力不任——《汴河》(作者:韦骧)

18、共疑智伯初围赵,犹有张汤欲漕斜——《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字王户曹同往相视以地多乱石不果还游圣女山山有石室如墓而无棺椁或云宋司马桓魋墓二子有诗次其韵二首 其一》(作者:苏轼)

19、漕挽甫资萧相策,閟宫恰寿鲁僖功——《庆丁大监 其四》(作者:牟子才)

20、谁令转侧入漕河,舟似凫鹥亦难进——《长江》(作者:赵蕃)

21、长江漕河唇齿间,去留异态空浩叹——《长江》(作者:赵蕃)

22、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长江》(作者:赵蕃)

含有漕字的诗句100句

1、谁言粟自关中漕,但见钱从地上流——《李使君挽词三首 其一》(作者:周紫芝)

2、山连京岘外,水接漕渠边——《大夫七弟有庆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韵和之》(作者:苏颂)

3、漕渠千里不复通,况复巨寇兴兵戎——《喜雨》(作者:李纲)

4、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授宋休——《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五》(作者:刘子翚)

5、 小队环花,轻艘漕玉,暂临金斗——《水龙吟》(作者:李曾伯)

6、万束刍茭供旦暮,千钟菽粟长牵漕——《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阴山道》(作者:元稹)

7、灌园萦似带,漕硙曲如环——《丹水》(作者:王禹偁)

8、它年父老传都漕,名与濂翁一样清——《次黄殿讲鸣佩亭》(作者:刘克庄)

9、劝符数下收遗穧,漕谷相衔饷剩储——《属邑告稔寄转运劝农二使台》(作者:宋祁)

10、时平闲护漕,历览且舒徐——《送叶卿湖南转运判官 其一》(作者:韩淲)

11、四十有五年,数为漕与守——《高鸿送唐彦范司勋移苏守》(作者:郭祥正)

12、他时若论关中漕,合数萧何第一功——《黄兵部生辰四首 其四》(作者:陈渊)

13、持漕西江日,深惭过我来——《吴德夫侍郎挽诗 其一》(作者:韩淲)

14、漕台开棘围,非金必沙汰——《送陈通卿赴省》(作者:曾丰)

15、既将国漕急,复与民事谙——《表臣都官至十三里店》(作者: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