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谅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谅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5 13:33:5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谅字的诗句,带谅字的古诗,关于谅的诗句

关于谅的诗句100首

1、谅多赞时瑞,岂独吟空愁——《丁卯春雪呈同僚》(作者:孔武仲)

2、俗习那知陋,安陵谅不愁——《元旦二首 其二》(作者:郑刚中)

3、君心谅不移,妾命由来薄——《次韵陈叔易三首 其二》(作者:李处权)

4、象器无乃泥,天人谅何心——《题茅山胡道士琴月卷》(作者:江宾王)

5、壶山群彦官今紧,直谅如今合茹连——《送黄提干赴班》(作者:李昴英)

6、朋得西南直谅闻,同行宜入仲尼门——《行可元章再赋二诗依韵以酬前篇寓二后篇寓三 其二》(作者:王十朋)

7、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郊居岁暮》(作者:柳宗元)

8、闻之喜且疑,此志谅能坚——《赠明师》(作者:郭印)

9、迷涂谅未远,贵在知几早——《和金沙蒋文海韵 其一》(作者:仇远)

10、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明发康郎山下亭午过湖入港小泊棠阴砦回望豫章西山慨然感兴》(作者:杨万里)

11、子怀谅已伸,我惭亦自贻——《潘德久永嘉佳士也闻其能诗久矣而不我过仆一日以小诗挑之遂携古风见访次韵奉答》(作者:姜特立)

12、林公古人徒,风期谅如昨——《寄友 其三》(作者:释文珦)

13、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和李中丞詶万年房署少府过汾州景云观因以寄上房与李早年同居此观》(作者:卢纶)

14、人境谅非遥,湖山自幽绝——《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西屿》(作者:朱熹)

15、止渴还相似,和羹谅亦同——《杨梅 其二》(作者:陈景沂)

16、谁能谅予心,惜哉此别离——《和林成之五题 惜别吟》(作者:苏颂)

17、谅曾事卫尉,始壮今发白——《外舅卫尉持节于此作尽心堂时与亲戚会饮今三十年予复与卫尉内外属置酒堂上不减当时喜赋一诗》(作者:晁公遡)

18、古今磨不磷,刚耿固可谅——《中秋望月》(作者:王令)

19、两美谅必合,佳人制为衣——《都大华文监丞权府事之明年天子诏将直禁近邦之人有以三瑞为献者曰双莲曰岐麦曰九穗禾皆斯世之上瑞而萃于一时人目之以为盛遂采民谣集成歌颂曲三首以纪其美》(作者:吴泳)

20、赋似文园真有气,诗非子建谅谁亲——《次韵邵子非见贻一首》(作者:刘一止)

21、回首七霜,谅多成材——《赠林耕叟赴湖帅幕》(作者:赵汝腾)

22、始闻汾阳生,文行众所谅——《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作者:梅尧臣)

带谅字的诗句大全

1、面壁知无累,心斋谅有余——《酬新仲见和二首 其二》(作者:胡寅)

2、谅是永幽栖,岂伊暂清旷——《寄题刘山人战胜轩》(作者:洪朋)

3、书来寄我赋归辞,谅子知其不可为——《次韵荆门张守寺簿见寄诗韵张守以制司调民筑城申朝廷制司缴纳告敕不愿仕 其二》(作者:魏了翁)

4、韫石谅非真,饰瓶信为假——《颂六十二首 十》(作者:道世)

5、缁衣诸侯谅称美,白衣尚书何可比——《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作者:权德舆)

6、余观为政者,此意谅难到——《南泾渔父》(作者:陆龟蒙)

7、时流谅难追,世路亦已赊——《春阴三首 其一》(作者:薛季宣)

8、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徧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作者:杨万里)

9、看君多直谅,端似汉朱游——《和洪秀才八首 其八》(作者:胡寅)

10、咿嚘啁哳,言莫谅只——《赵忠简送春诗帖赞》(作者:岳珂)

11、实理谅不昧,显微同一初——《江陵为浏阳柳氏作云山书院歌》(作者:项安世)

12、昔日卑辞刚不听,今冬继请谅难虚——《次观表文韵 其二》(作者:洪皓)

13、谅予言,法当取——《蒋丞相得男帖赞》(作者:岳珂)

14、鬼物谅夺气,幽禽亦惊啼——《和郡守刘巨济重开石门洞》(作者:朱筠)

15、谁陪濠上游,谅携室中天——《潮阳尉郑太玉梦至泉侧饮之甚甘明日得之东山上作梦泉记令余作诗为赋此篇》(作者:唐康)

16、谅非侵晨兴,讵识景物闲——《闽中山间毎早白雾四塞咫尺不辨》(作者:张嵲)

17、此语真不迁,我懐谅难胜——《雁翅夹作》(作者:孔武仲)

18、亦知休明代,谅无经济术——《寄杜使君》(作者:贯休)

19、谅为前峰近,长映客星垂——《孙祖佑解元世友堂》(作者:叶适)

20、谅非聋与盲,敢慢回与骞——《竹》(作者:张耒)

21、沃焦难与并,执热谅谁须——《温汤和王法曹》(作者:刘攽)

22、标指谅非月,索剑宁刻舟——《中岩》(作者:冯时行)

带谅字的诗句有哪些

1、天地日莽苍,逢辰谅多艰——《再和》(作者:冯时行)

2、千载嗣韩统,斯文谅关天——《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节进退法先民为韵 其九》(作者:程公许)

3、门无宾客愧朋侪,冷淡何人谅此怀——《湖庄述怀 其二》(作者:曹彦约)

4、物诱信多端,荒寻谅难遍——《石淙 十》(作者:孟郊)

5、纷纷盈尺谅旦夕,和霁迎得春融融——《病中望雪》(作者:韩琦)

6、伟三闾之谅直兮,高众人而独醒——《松风亭词》(作者:苏过)

7、余生岂须计,此兴谅非错——《晓步十韵示山友》(作者:释文珦)

8、善不进兮不已,终当谅乎纯愚——《与张草庐予欲嗣奏聘君草庐寄声止予歌以答之》(作者:赵汝腾)

9、谅知岑寂地,竟可安元元——《延寿寺僧小轩极萧洒予为名曰林乐取庄生所谓林乐而无形者并为赋诗》(作者:黄庭坚)

10、绿锦江头识谅禅,倾坐高谈象帝先——《高安会谅师出诸公所惠诗求予为赋用祖原韵》(作者:释德洪)

11、至宝谅难得,珍藏思远托——《拟古 其二》(作者:黄庚)

12、谅子太宇定,悠然置悲欢——《送陈养晦赴松阳校官》(作者:戴表元)

13、退然处乡闾,温恭加直谅——《寿方右史德顺大琮生朝》(作者:王迈)

14、绰约两僊子,神期谅交感——《杂诗五首 一》(作者:权德舆)

15、锵然历帝聪,简记谅已确——《送勾熙载赴浙西盐》(作者:陆九渊)

16、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宴集》(作者:胡宿)

17、浮生谅余几,两鬓黄尘侵——《山中夜起月色皎然》(作者:黎廷瑞)

18、彼有驱其心,欲休谅无缘——《夏日杂感四首 其三》(作者:张耒)

19、[仙]储本性谅难求,圣迹奇术秘[玄](元)猷——《游仙篇》(作者:武则天)

20、谅理性之不等于顺时兮,不如瘗吾心以冥想——《演兴四首 讼木魅》(作者:元结)

21、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永贞行》(作者:韩愈)

22、神物谅不测,绝境尤难穷——《太湖诗 缥缈峰》(作者:皮日休)

带谅字的古诗大全

1、巍巍七百祚,归报谅由斯——《崇政殿试御试贡士中昃不暇食因私赋》(作者:宋庠)

2、敝缊可终身,鸿飞谅何簒——《楚风四首 其四》(作者:刘敞)

3、余生谅须臾,孤感横九县——《送行中斋三首 其三》(作者:文天祥)

4、帷幄谅无取,栋梁非所在——《凤阁南厅槐树半生死虽遇阳和终呈枯朽托根清禁颇觉非宜感物缘情率尔为咏》(作者:李怀远)

5、谅无刀斧忧,千载行可践——《忆松》(作者:刘敞)

6、此外不可倚,倚文谅多奇——《读孟东野懊恼诗》(作者:华镇)

7、过从资直谅,夫岂势利交——《饯吴长文司理用修持贤业教无欠为韵 其五》(作者:裘万顷)

8、言之岂云艰,守此谅非易——《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作者:熊禾)

9、语斯谅未尽,隐显何悠然——《寓怀》(作者:温庭筠)

10、谅知巧者劳,岂得违所赋——《南轩》(作者:曾巩)

11、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喜知命弟自青原归》(作者:黄庭坚)

12、抗志属云端,非君谅谁知——《秋夕怀子厚二首 其一》(作者:朱熹)

13、嗷嗷周余民,生理谅难全——《龙鹤祷雨》(作者:冯时行)

14、刑措谅斯在,欢然仰颂声——《赋得慎罚》(作者:虞世南)

15、阳壁宜产芝,阴崖谅潜虬——《砚山》(作者:米芾)

16、悔日谅不远,誓言良未酬——《丙午二月十五日以府檄出宿了岩》(作者:戴表元)

17、汉庭睽直谅,楚峡望清通——《季冬送户部郎中使黔府选补》(作者:卢僎)

18、功名倘入手,脱屣谅匪夕——《题张侍郎松菊堂》(作者:洪皓)

19、元气所融会,谅亦——《赠修水黄君子行》(作者:程公许)

20、天遣高人下别峰,谅无官事汩胸中——《寄泉南守赵表之》(作者:曾几)

21、试以慧眼观,斯言谅可觌——《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作者:皎然)

22、谅无与歌弦,幽独亦可喜——《散发一扁舟》(作者:王安石)

含有谅字的诗句100句

1、清兴谅不浅,此情殊未禁——《痁疾中元式示诗走笔次韵》(作者:薛季宣)

2、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作者:欧阳詹)

3、谅无绨袍故,尽是白头新——《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 其六》(作者:黄庭坚)

4、顾寛仁之宜民兮天俾式于九围,谅除残而代虐兮犹云德之有惭——《九诵 微子》(作者:鲜于侁)

5、前期谅非远,无为苦愁思——《次韵择之润陂有作》(作者:朱熹)

6、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夏夜苦热登西楼》(作者:柳宗元)

7、佳人谅诚素,呜佩若可取——《元符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赵德麟检校诸邑李方叔自鄼来会中庐游灵溪寺观飞泉穷水所出涉龙潭遂至上洞寻火而入路穷乃回归息岩下岩洞泉潭前此未名尝见襄沔记郭璞游仙诗谓青溪道士鬼谷子所隐在义清县义清今其地也岩势天巧如观音大士所居潭抱石而曲泉悬级挂空若冲牙珩璜垂而有声遂名洞曰清溪岩曰补陀潭曰玉玦泉曰珠佩说之寄题四绝句》(作者:晁说之)

8、有初谅非难,其难在终之——《送王子文宰昭武 其三》(作者:真德秀)

9、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八音诗》(作者:权德舆)

10、迩来友义渐隳颓,直谅多闻贵不回——《和景文议交绝句》(作者:司马光)

11、俭勤忠孝传家训,直谅忱恂获上知——《挽孙少卿四首 其三》(作者:陈淳)

12、理会定无闷,神全谅何惧——《奉和宽叔新桥之什》(作者:刘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