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竺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竺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3 12:05:2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竺字的诗句,带竺字的古诗,关于竺的诗句

关于竺的诗句100首

1、花月吴城梦,松风竺寺时——《送人之姑苏》(作者:吴惟信)

2、安能移我龙湖白竺之茅屋,来并清江后湖曲——《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作者:李叔与)

3、竺国古招提,飞甍碧瓦齐——《春日过上天竺》(作者:朱熹)

4、顿觉了,如来禅,岂独东方与竺干——《证道歌 其一五》(作者:释印肃)

5、路从天竺更微南,衲子邀余过复庵——《题天竺珪老复庵》(作者:楼钥)

6、天竺拉灵隠,骏奔总来庭——《九月十日同尤延之观浄慈新殿》(作者:杨万里)

7、请君速访天竺老,食白追继仇池仙——《次韵阎刑部才元杨梅》(作者:周必大)

8、五天竺国,东震旦土——《达磨大师赞 其二》(作者:释普济)

9、云竺前头即御园,小风斜雨入梅天——《七言》(作者:周文璞)

10、晓行竺山心,草露濡衣襟——《先云洲访予于万玉归而寄诗因用其韵》(作者:释文珦)

11、三竺风光公素览,两峰山色我新携——《和马先生晓起六迭前韵》(作者:赵公豫)

12、吾评首阳薇,不若石竺笋——《石竺山二十咏 其一一》(作者:刘克庄)

13、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徧浮埃——《病僧二首 一》(作者:刘言史)

14、慈母清斋奉竺干,平生功行默通天——《和仲弟十绝 其二》(作者:刘克庄)

15、殷勤清浄供,煮茗媚干竺——《寄左与言》(作者:许景衡)

16、兼通西竺瞿昙意,欲和南风虞舜歌——《次韵洪令谷瑞平远台》(作者:苏籀)

17、风物不殊天竺路,扁舟髣髴旧曾经——《陈晋江以壬戌四月上澣宴同僚于二公亭》(作者:黄公度)

18、嵯峨擅北高,幽静还西竺——《游下竺飞来峰和存子侄韵》(作者:阳枋)

19、吾闻天竺峰,耸若在天上——《送董彦速游仙岩》(作者:谢薖)

20、政府频垂忧国泪,梵宫独看竺干书——《和许嵩老江上舟灾》(作者:晁说之)

21、西竺东震非道二,心宗教意难言传——《壁侍者归自庐山以诗问讯》(作者:徐瑞)

22、君王不赏无人进,天竺堂深夜雨时——《观灯口号 其六》(作者:姜夔)

带竺字的诗句大全

1、一身无碍竺干翁,遍圆身世戒身同——《八翁吟十首 其八》(作者:张载)

2、此是竺干教,先生——《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送刘道士游天台》(作者:白居易)

3、竺老氏之猖披兮,浸淫渝而益非——《送朱元晦游湘中》(作者:黄铢)

4、朝辞二竺寺,暮宿三茅峰——《畅师同玉上人游茅阜 其一》(作者:仇远)

5、巨灵擘破三千丈,西竺飞来第二峰——《何君飞仙》(作者:朱熹)

6、不负东林莲社约,乘轺来访竺僊家——《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四一》(作者:释绍昙)

7、天竺山中秋讲散,露蛩烟鴈动乡情——《送僧归静林精舍》(作者:释文珦)

8、天竺前头灵隠东,山川奇崛自玄工——《往回临安口号八首 其七》(作者:苏泂)

9、下榻留山相,敲门认竺卿——《寄河中田沃兼呈李渎征君》(作者:魏野)

10、天竺云泉时挂梦,梁园风景懒重游——《赠辩才大师》(作者:释智圆)

11、古来石品称上首,罗浮天竺乃其乙——《李仲高石君堂》(作者:王灼)

12、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陁行徧国朝寺——《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作者:权德舆)

13、老着重袍坐石房,竺经休讲白眉长——《叙旧游寄栖白》(作者:李洞)

14、忆昔仗短筇,访我竺峰头——《哭立虚舟》(作者:释文珦)

15、天竺秋重入,翛然适此心——《游天竺》(作者:释绍嵩)

16、天竺山前镜湖畔,何如今日庾楼中——《宛陵望月寄沈学士》(作者:赵嘏)

17、天竺孱颜暂掩扉,讲香浮穗上行衣——《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 其三》(作者:林逋)

18、负是四者,吾恐五竺之铁不足铸此错也——《为痴绝和尚赞初祖达磨并马大师画象 其一》(作者:释居简)

19、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画竹歌》(作者:白居易)

20、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荅微之见寄》(作者:白居易)

21、鬘缀熏风舞袂凉,依稀五竺饭空王——《蜀葵满庭》(作者:释居简)

22、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甲申春张菊存游洞霄诸公饯诗盈轴越明年余过故都补行卷之末》(作者:陆文圭)

带竺字的诗句有哪些

1、竺国轮回说,诬民断勿疑——《不寐十首 其九》(作者:方回)

2、清香一瓣来天竺,更把民饥作己饥——《喜雨用前韵 其四》(作者:黄干)

3、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禅林寺作寄刘书记》(作者:李山甫)

4、高兮竺卿,秋水虚明——《送仲卿禅德》(作者:释重显)

5、莫谓竺干天样远,片云归去祇须臾——《六祖传付偈颂 初祖 其一》(作者:黄裳)

6、试裂芭蕉片,题诗问竺卿——《秋兴寄胤公》(作者:齐己)

7、欲将数句了天竺,天竺前头更有诗——《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 其九》(作者:杨万里)

8、姓疑干竺古先生,霞外幽栖近四明——《赠竺炼师》(作者:宋无)

9、我粗知此理,闻于竺干师——《因梦有悟》(作者:白居易)

10、」),云行讵来年?远将干竺法,归去化生缘——《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作者:幻梦)

11、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登谢屐亭赠谢行之》(作者:叶绍翁)

12、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观音又下山——《题天竺寺壁》(作者:李天才)

13、想见天竺山,九重吟清风——《读东坡谪居三适辄次其韵 旦起理发》(作者:张九成)

14、覆水难收满竺峰,如何临死更摩胸——《颂古十四首 其四》(作者:释可湘)

15、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湖上隠居》(作者:林逋)

16、定中三竺月,禅外五言城——《送穹上人还里》(作者:戴表元)

17、汉典久传祠太乙,竺坟亦说会夫人——《上元日》(作者:刘筠)

18、(上诗见《大藏经》二○八九号《游方记抄》中所载新罗僧慧超作《往五天竺国传》,畧谓:「又从吐火罗国东行七日,至胡蜜王住城,当来于吐火罗国——《冬日在吐火罗逢雪述怀》(作者:慧超)

19、赤象青牛,跨竺越华——《贤者国师赞》(作者:释居简)

20、喜寻物外人多竺,应遇山中相有陶——《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其一》(作者:曹勋)

21、何时天竺山前路,细听烟崖坠子声——《次韵琳老中秋月》(作者:毛滂)

22、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寄灵一上人》(作者:刘长卿)

带竺字的古诗大全

1、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三年为刺史二首 二》(作者:白居易)

2、当时气象雄一方,谁教劫火烧糜竺——《和王寅甫御史游南山韵》(作者:牟巘)

3、乃考竺干教,其旨明踰日——《病起自叙》(作者:释智圆)

4、只应天竺孤峯在,一自飞来不更飞——《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 其二》(作者:陈着)

5、天竺旧游心已懒,孤山行处路应迷——《初到临安二首 其二》(作者:陈渊)

6、白发长身无恙不,冷泉天竺听秋声——《寄徐丈和卿》(作者:韩淲)

7、天竺省怜伤倍切,亲知宽和思难任——《和寿中丞伤猿》(作者:李洞)

8、竺士大仙心,东西密相付——《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三六》(作者:释宗杲)

9、曾于天竺寺,为尔驻游藜——《安住寺松声》(作者:舒岳祥)

10、直看西日当三竺,平接南山第五桥——《小新堤》(作者:董嗣杲)

11、大略而云:释经是损国破家,未闻益世,请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则国家昌泰,李孔教行矣——《谶 三》(作者:菩提达摩)

12、谁从天竺国,分得一峰来——《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天竺峰》(作者:郭祥正)

13、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过海而来,初到广州,次普通八年丁未岁人梁国)独自恓恓(《天圣广灯录》、《五灯会元》作「栖栖」)暗渡江——《谶 一》(作者:菩提达摩)

14、至矣天竺山,山灵诞奇物——《酬和二章拜呈慈云大师伏惟采览 和桂子》(作者:胡则)

15、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鸟径——《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其五》(作者:葛立方)

16、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犹传竺国经——《梦中作四首 其二》(作者:林景熙)

17、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酒泉子》(作者:潘阆)

18、藓生天竺屐,烟外洞庭帆——《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作者:皮日休)

19、灵峰天竺寺,水向南北流——《五峰合涧诗 合涧》(作者:释遵式)

20、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过上天竺寺》(作者:张栻)

21、何年飞去竺国峰,下际沧海蟠蛟龙——《重游天竺》(作者:连文凤)

22、当年竺国此时节,浄饭王宫生悉达——《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八六》(作者:释月磵)

含有竺字的诗句100句

1、天竺峰西月几层,亭孤应忌俗人登——《登杭州冷泉亭》(作者:赵湘)

2、引得病夫无外想,一身师事竺先生——《太平兴龙寺诗(题拟)》(作者:裴休)

3、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律僧》(作者:张籍)

4、九里松阴路,三天竺国山——《侍家君诣洞霄宫道出天竺山纪兴》(作者:李茂之)

5、海门潮至飞雪涌,天竺雨过遥青纡——《西湖游次韵赵见烛》(作者:王之道)

6、平生竺干学,至此是真归——《挽方宜人二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7、何年移竺国,秀色发棱层——《飞来峰》(作者:林景熙)

8、我有新诗无数处,三天竺路笋舆迟——《三天竺还五首 其一》(作者:方回)

9、静闻竺友吟,粲若春雪妍——《续赋祥鉴义梅花》(作者:释居简)

10、久邀干竺为心友,未许巢由作外臣——《谒冯侍御 其二》(作者:马永卿)

11、上天竺外霜华重,西子湖头乌夜啼——《兰溪范茂明过江来访和韵见贻七迭前韵奉答》(作者:赵公豫)

12、天竺秋重入,招提隔翠林——《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作者:林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