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炷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炷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0 14:18:1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炷字的诗句,带炷字的古诗,关于炷的诗句

关于炷的诗句100首

1、床头幸有楞伽在,更炷炉香手自开——《雨夜偶书》(作者:陆游)

2、汲水炷香供佛后,蒲团燕坐得安禅——《梁洁夫幽居林宇靓深规画幽邃不类贵第宛然山林辄得七咏以广命名之伟 其四》(作者:曹勋)

3、静坐观心香一炷,平生诗病一时瘳——《答庄权之》(作者:邓深)

4、小炷炉熏待瀹茶,瓦盆添水养蒲芽——《紫虚观》(作者:方岳)

5、诗人自有熏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三花斛三首 瑞香》(作者:杨万里)

6、一炷香销百和焚,有时钟磬梵天闻——《岩因崇报禅寺》(作者:杨备)

7、直欲九渊惊睡玉,须凭一炷爇香沉——《大涤洞 其一》(作者:赵希焄)

8、一炷炉熏春睡足,此身疑是在家乡——《九宫坛斋居》(作者:蔡戡)

9、鬓髯秋景两苍苍,静对茅斋一炷香——《怀齐己》(作者:昙域)

10、当处心安即洞天,黄连一炷胜龙涎——《书叶轩 其一》(作者:张镃)

11、一炷鼻端香,方寸浪平风息——《好事近》(作者:赵鼎)

12、江村招得玉妃魂,化作金炉一炷云——《肖梅香》(作者:张吉甫)

13、罢参法喜深炷香,示疾维摩低隠几——《元夕病中》(作者:方岳)

14、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袅——《满宫花》(作者:尹鹗)

15、有香不炷旃林香,有酒不酌瑶池觞——《寿范翁》(作者:吴泳)

16、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赞历代天师 第二十四代讳正随字宝神》(作者:白玉蟾)

17、云轻天上榆花没,风细炉中麝炷飘——《七夕》(作者:杨亿)

18、寒闺欹枕不成梦,香炷金炉自褭烟——《寄张无颇 二》(作者:广利王女)

19、莫烧高烛三更月,自有真香一炷烟——《题马仲友画花下猫二首 其一》(作者:李石)

20、坐久时开卷,吟余或炷香——《北槛》(作者:姜特立)

21、 龙涎饼,微微炷——《满江红》(作者:张半湖)

22、 好香烧一炷,细烟浮——《小重山》(作者:赵长卿)

带炷字的诗句大全

1、晓炷佛香聊作观,晚投社饮亦称侬——《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隠近事奉寄二首 其二》(作者:张镃)

2、佛祖契心言迹外,炷香清坐与追寻——《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 总颂》(作者:释正觉)

3、满轩风月人千里,清香一炷愁如洗——《余来湖外临行与叔易奕而胜得铜炉制作精古爱之常置几案间感物怀人为赋此诗》(作者:李纲)

4、秖如明时位多感,瑶炉重炷祝尧烟——《诗》(作者:杜光庭)

5、炷香上庙掷杯珓,但乞如愿舟平安——《十二峰 浄坛》(作者:阎伯敏)

6、瑶花已兆食四鬴,沉炷为通天九关——《次韵袁宪雪二首 其二》(作者:陈造)

7、开岁忽六十,病余闲炷香——《病起》(作者:陆游)

8、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烧香七言》(作者:杨万里)

9、把琴弹破世间事,凈几明窗一炷香——《淡庵倪清父》(作者:白玉蟾)

10、轸裁雕玉鸣焦尾,屏掩涂金炷博山——《九日寄宜兴谢长官》(作者:释居简)

11、已觉此身便静乐,自温檀火炷炉香——《次韵院中四绝句 其三》(作者:沈与求)

12、一炷夜香清,挑灯听雨声——《夜窗听雨》(作者:施枢)

13、谁能论许事,且炷松炉薫——《次韵郭宰题妙香寮》(作者:周紫芝)

14、黄冠尤喜事,添炷石炉熏——《书壁四韵》(作者:沈长卿)

15、宴安深静属居僧,一炷檀烟万虑清——《题圆上人宴静轩》(作者:吕南公)

16、老眼寒青伴耶舍,炷香心醉竺仙书——《游云栖院作偈与住山琛老禅》(作者:释正觉)

17、烧炷香,礼三拜——《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二五》(作者:释惟一)

18、熏炉炷麝煤——《句 其六》(作者:杨炎正)

19、绕架蒲萄叶尚稀,瓦炉闲炷柏烟微——《题本觉寺 其一》(作者:张镃)

20、刘郎旧香炷,立见茂陵树——《海上谣》(作者:李商隐)

21、坐久香销炷,吟多笔费尖——《提举端明宠示三月三十日雨中书怀包含广博义味精深词高韵险宜其寡和辄次元韵》(作者:文彦博)

22、一炷白檀烟细细,百竿修竹影疏疏——《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而调弥高始知元白之前贤虚擅车斜之美誉夜来遶徧林树搜穷肺肝虽巧拙以不侔亦讴吟而自得又依前韵各罄乃怀所贵夫伏老之身心亦冈避不量力之讥诮自兹解甲且议休兵向非起予何以为乐大雅君子无或见咍 三》(作者:李至)

带炷字的诗句有哪些

1、竹亭画鹤衔芝老,石鼎蟠蛛炷柏悭——《三贤祠》(作者:董嗣杲)

2、惟应有游衲,时到炷炉熏——《舟别浦禅师塔》(作者:释元肇)

3、萧萧出屋千竿玉,霭霭当窗一炷云——《金陵报恩大师西堂方丈二首 其二》(作者:王安石)

4、升平此德将谁报,一炷晨香斗柄间——《上丞相寿 其四》(作者:戴栩)

5、 醉面匀红,香囊暗惹,鹊尾烟频炷——《念奴娇》(作者:姚述尧2)

6、水沉一炷袅晴窗,默坐无心可得降——《寄璨老西轩》(作者:邓肃)

7、钟鸣鼓动萁炉红,深炷沈檀共僧粥——《云岩晓 其一》(作者:陈造)

8、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秋思一首》(作者:刘克庄)

9、四千八万陀罗臂,艾炷教君何处安——《臂疼医令灼艾戏成》(作者:郑清之)

10、岂若炷微火,萦烟袅清歌——《和陶拟古九首 其六》(作者:苏轼)

11、 一炷清香,烟气霏霏——《野庵曲》(作者:沈瀛)

12、深炷炉香睡息匀,萧然一觉得天真——《睡轩为赵光道作》(作者:朱弁)

13、起呼老瓦尝官酝,一炷寒灯夜自娱——《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 其四》(作者:韩驹)

14、炷蜡煎膏留漏箭,买椒沽酒办厨珍——《守岁 其一》(作者:项安世)

15、脐中红炷两三日,坞里黄金十万斤——《书无闷寮 其二》(作者:艾性夫)

16、炉香深炷坐中庭,独看竹梢移午影——《晓起》(作者:郑刚中)

17、 须臾风卷还晴,看香泄丹囊,乍飘沈炷——《玉漏迟》(作者:葛立方)

18、垆香深炷席帘垂,老僧不见庵外事——《题义明定慧庵》(作者:邹浩)

19、应传少陵钵,莫炷老僧香——《次韵美祖用元相韵以广后山之意读之汗下愧不自胜 其一》(作者:周紫芝)

20、老子病余凡事懒,但熏沉炷瀹茶瓯——《梅雨 其二》(作者:苏泂)

21、画堂绣幕垂朱户,玉炉消尽沉香炷——《春日词》(作者:常某)

22、滴露研朱重点易,焚香炷火细翻经——《简吴若清》(作者:王谌)

带炷字的古诗大全

1、玉阶再拜卷班回,一炷心香悯劫灰——《积雪未晴正旦朝贺大庆殿口号八章 其七》(作者:程公许)

2、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炷烧成玉筯粗——《香》(作者:苏洵)

3、四城决破吴胥眼,一炷然成汉卓脐——《赋吉州隆庆寺塔火》(作者:文天祥)

4、余生自喜浑无事,清夜铜炉炷宝熏——《身世》(作者:陆游)

5、松持节操溪澄性,一炷烟岚压寺隅——《宿成都松溪院》(作者:李洞)

6、试问章山景,炉添一炷香——《章山永寿禅寺》(作者:蒋之奇)

7、闲炷炉香听夜雨,快斟杯酒读离骚——《秋夜独坐有感一章奉呈师说令尹奉议光明主簿虞章》(作者:陈东)

8、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赠念法华经绶上人》(作者:李中)

9、胸中不可无今古,坐阅陈编自炷香——《春日即事四绝 其二》(作者:王炎)

10、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临江仙 二》(作者:毛熙震)

11、凭君试灼一炷艾,能已千痾宁四大——《往复诗多用佛语再次前韵示仲辅》(作者:李纲)

12、着叶团青盖,开花炷宝熏——《题王充道清芬亭亭前瑞香花数百本》(作者:韩驹)

13、 炷熏香——《昭君怨》(作者:陆游)

14、临溪草草结茆堂,静坐安然一炷香——《翠微山居八首 其二》(作者:赵彦端)

15、我来不问三三句,剩觅康壶炷暖泉——《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 其一》(作者:李弥逊)

16、石竹麝香脐,博山水沈炷——《以鲁直露湿何郎试汤餠为韵赋酴醾七首 其一》(作者:舒邦佐)

17、衔恩略报元功处,一炷晨风散后香——《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五十三》(作者:延寿)

18、如今莫问西禅坞,一炷寒香老病身——《春晚寄钟尚书》(作者:罗隐)

19、翠幌浮埃积,熏炉旧炷消——《坚所生母李氏安人挽词五首 其四》(作者:张纲)

20、时有野僧排闼至,炷香清坐话头新——《陈氏溪亭次韵》(作者:胡仲弓)

21、欹枕三竿日,横经一炷香——《次韵答八十三外翁见招》(作者:邹浩)

22、清夜炷炉香,袅袅起孤云——《秋夜读书有感》(作者:陆游)

含有炷字的诗句100句

1、满炷寒缸油,共此书檠光——《次韵子永见赠建除体》(作者:范成大)

2、举手炷香,而供养佛——《偈四首 其一》(作者:释德洪)

3、想见江乡与闽峤,家家各炷一炉香——《送大渊宰安溪七言三首 其三》(作者:刘克庄)

4、碧眼胡人香一炷,分来今欲对师燃——《和刘君俞游华严寺谒文禅师 其一》(作者:李复)

5、道人清晓炷炉熏,岚重衣巾湿露痕——《读道书 其二》(作者:潘牥)

6、荀令金炉炷沉水,昭容紫袖衬中襌——《瑞香盛开呈益国公二首 其二》(作者:杨万里)

7、自摩病眼添沈炷,满纸晶荧翫碎金——《又次韵二首 其一》(作者:陈造)

8、羡师此室纔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书双竹湛师房二首 其一》(作者:苏轼)

9、炷香瀹茗知何处,十二峰前海月明——《香茶供养黄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 其一》(作者:朱熹)

10、梦觉还惊屧响廊,故人来炷影前香——《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 其二》(作者:苏轼)

11、寂寂相思际,遥焚一炷香——《写怀寄湛上人 其二》(作者:释绍嵩)

12、旧喜读书今亦懒,铜炉慢炷一铢香——《卫生》(作者:刘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