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胄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胄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20 14:13:1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胄字的诗句,带胄字的古诗,关于胄的诗句

关于胄的诗句100首

1、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其三》(作者:仲并)

2、祖宗承平逾百年,胄绪蕃衍如云烟——《过都监赵思正崇班容膝庵》(作者:释道潜)

3、翩翩佳公子,弈弈名世胄——《病中有怀》(作者:李彭)

4、跳身入飞镞,免胄临霜矛——《东郡怀古二首 阳给事》(作者:李德裕)

5、青眼到朱扉,白屋成华胄——《柴氏》(作者:华岳)

6、虮虱几曾生介胄,貂蝉又见出兜鍪——《呈萧大帅》(作者:黄宏)

7、陆城胄天潢,穷乏卓锥块——《诸葛武侯》(作者:方一夔)

8、骑鲸仙人本仙胄,不应暴落饥蛟口——《和李巽伯少卿见怀》(作者:王庭珪)

9、温文齿胄全三善,晖润登歌备四重——《东宫寿章 其一》(作者:崔敦礼)

10、作诗盈纸颇瓌怪,胄出恐是龙之真——《和圣俞食笋》(作者:韩维)

11、寇戎不测纷如雪,甲胄何时不出门——《其二》(作者:陈元光)

12、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作者:贺知章)

13、脱剑解胄,敦说书诗——《神功盛德诗 其一○》(作者:华镇)

14、先祠石刻摩挲久,华胄遥遥企慕劳——《绍兴戒珠寺读右军祠堂碑》(作者:王迈)

15、何必他杨重蜀苖,关西华胄固遥遥——《挽崇宁王雅桥杨公善宣教词》(作者:李新)

16、华胄流芳远,平湖世载昌——《挽鲁奉议 其一》(作者:李正民)

17、 问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谁存——《木兰花慢》(作者:王奕)

18、吾观唐虞时,辅佐多世胄——《近者昌言多出诸贤之后有感一首》(作者:高斯得)

19、遥遥忘世胄,仆仆傍谁门——《赠术者施元龙》(作者:刘克庄)

20、青衿列胄子,从事有参卿——《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作者:孟浩然)

21、 接宝胄,垂真检,景祚无穷——《六州》(作者:无名氏)

22、华胄遥遥楚国,宗风的的曹溪——《米元章黄龙帖赞》(作者:岳珂)

带胄字的诗句大全

1、君家诗价自姑苏,系胄蝉联世唶吁——《再次韵四首 其一》(作者:袁说友)

2、山林重帝胄,香火明民衷——《游仙华山》(作者:方凤)

3、赌囊贵胄膏腴盛,丽唱行闻溢褚中——《谢都官监建安郡》(作者:宋祁)

4、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送陆介夫学士通判秦州》(作者:梅尧臣)

5、(见《文苑英华》卷二○五)(按:《文苑英华》卷三○六收颜胄《适意》一首,《全唐诗》卷七七六收入——《古意》(作者:颜曹)

6、疑胄、曹为一人,惜其事迹无考,无以定夺——《古意》(作者:颜曹)

7、起戎轻甲胄,余地复河湟——《华清宫和杜舍人》(作者:赵嘏)

8、 屏岛精神,潭溪骨格,锺作名门华胄——《齐天乐》(作者:无名氏)

9、扶戈或稚齿,婴胄仍华颠——《巡寨偶书》(作者:刘子翚)

10、孰云胄出高阳氏,而乃不肖如此欤——《逐疟鬼》(作者:戴昺)

11、李君出世胄,轩轩佩琼琚——《三亡诗》(作者:郭祥正)

12、庄敏传家,文安嫡胄,文惠诸孙——《柳梢青》(作者:魏了翁)

13、身况推华胄,门曾位上台——《贺提刑生辰二十韵》(作者:刘弇)

14、于今虽应姓,况我隆准胄——《代寿新城刘尹迪》(作者:方一夔)

15、江州华胄使,携榼再殷懃——《和王采访重九见访》(作者:陈元光)

16、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曾郎元矩见过逾月听其言久而不厌追感平昔为赋诗》(作者:苏辙)

17、醇谨真贤胄,廉能亦吏师——《挽薛潮州》(作者:刘克庄)

18、既取冠为胄,复以距为镦——《鬬鸡联句》(作者:韩愈)

19、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作者:李商隐)

20、将以其胄女,而为七世匹——《寤寐谣》(作者:梅尧臣)

21、樽俎折冲贤甲胄,衣裳定伯胜兵车——《见率斋王廉使 其二》(作者:刘鉴)

22、胆折栈云不敢向,介胄酣眠宵彻明——《寿制使董侍郎》(作者:程公许)

带胄字的诗句有哪些

1、策勋胄榜特余事,努力巍科趁壮年——《送方德和大镛赴漕》(作者:王迈)

2、遥遥华胄,古今与稽——《高沙曾良臣筑思堂以念亲傍辟书阁肖杨诚斋及予像求赞》(作者:周必大)

3、 承颜处,朱紫满堂,华胄诜诜——《万年欢》(作者:无名氏)

4、丁字无端轻介胄,蝉冠却羡出兜鍪——《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 其一》(作者:刘宰)

5、倘令同德更比义,华胄肯以遥遥论——《邵伯温闻见录载范忠宣帅庆阳时总管种诂无故讼于朝上遣御史按治诂停任公亦罢帅至公为枢密副使诂尚停任复荐为永兴军路钤辖又荐知隰州公每自咎曰先人与种氏上世有契义某不肖为其子孙所讼宁论事之曲直哉予在山中读书偶见此书而表之》(作者:岳珂)

6、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送张说巡边》(作者:明皇帝)

7、英英帝家胄,屡驾款蓬荜——《后梁父吟》(作者:方一夔)

8、云师绵世胄,汉相旧家声——《黄宪生朝三首 其一》(作者:黄公度)

9、乌衣贤胄风流远,赤壁诸郎气义高——《次韵周秀实监丞嘉仲府判叔侄贻王元渤舍人二首诗中见反且恨不与奕棋之会 其一》(作者:刘一止)

10、彩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五》(作者:徐铉)

11、姓系山东胄,乡闾建业城——《彭城郡郑太夫人挽辞二首 其一》(作者:苏颂)

12、吾家英杰相间起,胄出关西老夫子——《贺必远叔四月八日洗儿》(作者:杨万里)

13、中庸伯始遥遥胄,颖然作赋吟诗手——《郑逊志胡叔成谢鹏刘敦信万廓邬一唯和诗复用前韵》(作者:王十朋)

14、当其暂忘去,快若免介胄——《秋怀十首 其四》(作者:张耒)

15、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马儿童识细侯——《送魏德源守普慈二首 其二》(作者:李流谦)

16、刘郎世胄子,苦学穷渊源——《次韵刘延中廷直见赠》(作者:释道潜)

17、金墉免胄战,破阵何神速——《题兰陵王碑阴》(作者:贺铸)

18、君家诗价自姑苏,系胄蝉联世唶吁——《再次韵四首 其一》(作者:陈造)

19、最后官胄监,一蹴黄金闺——《送王知复宰建德》(作者:楼钥)

20、昼锦羡君荣世胄,寒毡容我坐清谈——《代上乐平傅知州初庵》(作者:陆文圭)

21、一灯续得审斋光,多少达人为裔胄——《赠王锡老》(作者:梁安世)

22、襟裾夹道邦人出,介胄填郛方伯来——《又归路》(作者:洪适)

带胄字的古诗大全

1、华胄遥遥天下满,不知誓券落谁家——《再观钱庙》(作者:施枢)

2、胄监秋高日,礼闱春盛时——《送赵五哥秋试》(作者:韩淲)

3、光借寒儒牖,威消贵胄门——《和雪三十韵》(作者:韦骧)

4、得士寒畯可,量才世胄否——《读素问十六首 其一六》(作者:方回)

5、举戎轻甲胄,余地取河湟——《华清宫和杜舍人》(作者:张祜)

6、蠲渴欲来飞雪散,南昌世胄有仙风——《暑咏寄梅集贤》(作者:刘筠)

7、衣冠古岸绮季至,介胄嶙峋亚夫色——《冬节忤寒约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佳园丁以矮梅至如见东郭顺子使人之意也消欣然呵皲手冻笔占数语呈刘菊坡博一笑 其一》(作者:郑清之)

8、旛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战城南》(作者:杨炯)

9、解弦三辅理,免胄一军惊——《挽颜尚书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10、袭庆名臣胄,栖身世隠堂——《挽蔡子应郎中二首 其二》(作者:黄公度)

11、胄出开元相,贤称魏国嫔——《近故魏国夫人卢氏挽歌辞三首 其一》(作者:杨万里)

12、首句:煌煌世胄余出处:《七集续集》卷一——《存目 其七一》(作者:苏轼)

13、新吟亹亹来相逼,华胄遥遥请具陈——《题戴贡士诗卷》(作者:刘克庄)

14、疆埸久空烂甲胄,举觞天子千万寿——《李德修以乌兰河石见示》(作者:释德洪)

15、起戎轻甲胄,余地复河湟——《华清宫和杜舍人》(作者:薛能)

16、指李仙源后,兴唐帝胄余——《秦国夫人挽辞三首 其一》(作者:晁补之)

17、钟英况出神明胄,接武仍登甲乙科——《为赵氏题三桂堂》(作者:蔡戡)

18、遥遥元崇胄,蔼蔼东州守——《太守视新堂》(作者:孔平仲)

19、重轮始发祥,齿胄方兴学——《郊庙歌辞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亚献终献》(作者:裴度)

20、昭假僊游彰胄绪,范镕真像极规模——《奉和御制奉安圣像礼成》(作者:夏竦)

21、皮肤坼甲胄,枝节擒貙犴——《太湖诗 上真观》(作者:皮日休)

22、谓我或龙胄,粲然与之欢——《太湖诗 上真观》(作者:皮日休)

含有胄字的诗句100句

1、从以甲胄万鬼行,乘风纵燎无留藏——《赠二苏公》(作者:陈师道)

2、猗兰奕叶神明胄,四德宜家绰有余——《杨国夫人赵氏挽章》(作者:周麟之)

3、分胄天皇媛,来嫔相国孙——《挽宜人赵氏》(作者:程珌)

4、薛侯本贵胄,射策一矢中——《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留宿会饮作诗饯行》(作者:黄庭坚)

5、七岁名师世胄赊,云孙行实副文华——《乡人项服善宰鄱阳有政声人惜其去用郡圃栽花韵作诗数篇叙别遂和以送之 其一》(作者:王十朋)

6、遥遥袭世胄,岂无王谢儿——《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六》(作者:方回)

7、遥知谒明光,介胄但长揖——《滕司谏知泾州》(作者:刘敞)

8、王谢江东推世胄,机云洛下振才名——《元道宗弟兄东游》(作者:杨亿)

9、甲胄三军解,车书万里同——《立秋日出郊有感》(作者:郭印)

10、上人本高胄,季父践清列——《留题可及明心堂》(作者:梅尧臣)

11、贤哉令尹出名胄,百里歌谣不容口——《次韵端礼谢郭宰载酒相访之什》(作者:李处权)

12、有句同人伏,无私胄子知——《赠雍陶博士》(作者:刘得仁)

13、山宾皎皎,国胄青青——《中和乐九章 歌储宫第六》(作者:卢照邻)

14、贵胄才华自昔悭,如公名德世难攀——《挽菊坡赵侍制二首 其一》(作者: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