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句 > 正文

带责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责的古诗有哪些)

2024-04-19 11:45:0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带责字的诗句,带责字的古诗,关于责的诗句

关于责的诗句100首

1、夫子吾土杰,久任词翰责——《叙旧赠董承君》(作者:刘弇)

2、柴扉草屋无人问,犹向荒田责地征——《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作者:颜萱)

3、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咏怀》(作者:白居易)

4、 责子渊明徒自苦,忧君范老何时乐——《满江红》(作者:李曾伯)

5、栽培芟治责官曹,官牒书为第一劳——《汴上榆柳》(作者:韦骧)

6、臼友雠诺责,斯义在项领——《咏史》(作者:周南)

7、悬知必有代庖责,被发缨冠赴东市——《读许右丞所作陈少阳谏议哀词》(作者:刘鄂)

8、曾读上皇哀痛诏,责躬犹是禹汤贤——《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四》(作者:刘子翚)

9、不以外移内,不以行责止——《寄隠者》(作者:吴芾)

10、不知惭簿责,一死尚何云——《张汤治狱皆穷根本上欲释严助伍被汤曰弗诛后不可治巧排大臣益见尊任后以怀诈面欺上使使簿责汤汤为书谢遂自杀》(作者:袁说友)

11、我来本邦责邺令,朝搜暮索劳精神——《答章望之秘校惠诗求古瓦砚》(作者:韩琦)

12、迩来备台选,幸一当言责——《碧落洞》(作者:唐介)

13、公舍瓦石,责君尧舜——《王元之真赞》(作者:黄庭坚)

14、汉初自是有余责,仁义经制皆蕝绵——《观洛行》(作者:熊禾)

15、但闻宽大书,已责宁使缓——《社日以旱蔬食》(作者:方岳)

16、穷民非负实无有,里正罚责殊可怜——《社日喜晴分韵得前字》(作者:刘学箕)

17、此责有所归,冠裳天地颠——《拟咏贫士七首 其七》(作者:方回)

18、责己重以周,与人不求备——《寒夜吟》(作者:邵雍)

19、官符昼夜下,朝播责暮获——《次韵答宗汝为初夏见寄》(作者:黄庭坚)

20、方欲携书责阳子,忽闻有疏论延龄——《寄陈大谏》(作者:王十朋)

21、天听未回须力争,从兹受责亦芬馨——《寄陈大谏》(作者:王十朋)

22、才薄官仍重,恩深责尚轻——《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作者:白居易)

带责字的诗句大全

1、携孥扶老避人祸,漂麦涨田遭鬼责——《大水寄洪复翁》(作者:方一夔)

2、十口啼号责望深,宁容安稳坐毡针——《墙外卖药者九年无一日不过吟唱之声甚适雪中呼问之家有十口一日不出即饥寒矣》(作者:范成大)

3、巽二死余责,噬脐徒咨嗟——《既作飘风行十有七日风雨倍前乃赋后篇》(作者:释居简)

4、病来气弱归宜早,偷取官多责恐深——《次韵张唐公马上》(作者:王安石)

5、责君尧舜,良哉股肱——《河北都转运使王公》(作者:《靖康小雅》作者)

6、直道世且违,彼亦何足责——《赠刘相士》(作者:华岳)

7、此味责人元未识,恐縁诗好被渠知——《南斋即事》(作者:朱弁)

8、剧谈到时事,唾手欲任责——《次韵李公显》(作者:张纲)

9、岂知裒敛人,督责务健强——《依韵吴冲卿秋虫》(作者:梅尧臣)

10、三加仪特备,四行责非轻——《庆余思永冠 其一》(作者:游九言)

11、沛公家业本无能,休责渠曹不治生——《咏史 其一》(作者:陈耆卿)

12、责己但书农本诏,乘春岂有宴游诗——《宫词三十三首 其二○》(作者:曹勋)

13、兹余忝帅守,上责赋荒政——《安正堂》(作者:韩琦)

14、吾爱吾儿责望儿,终身实处看平时——《次韵长儿生日示诸弟》(作者:陈着)

15、顿宽公赋私逋责,一洗儿啼妇叹声——《秋获后即事二首 其一》(作者:陆游)

16、若克贵(京本作「能责」)人虚诈事,太阴六合(辛本、川本作「后」、京本作「神后」)伪为(京本作「非」)真,防备见伤人——《兵要望江南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四十五首) 九》(作者:易静)

17、时论已兼言责重,莫教天下笑虚名——《喜闻中丞包公称职有书》(作者:杨蟠)

18、国家未灭冦,臣子同此责——《剑客行》(作者:陆游)

19、齐家断勿责他人,须信仪型只在身——《时习堂记言五典也载赓前韵以歌之 其三》(作者:袁甫)

20、责躬无复事,嘉谷谒高秋——《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四》(作者:孔平仲)

21、公复遗我诗,责我词甚毅——《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作者:梅尧臣)

22、我今责这憨躯殻,只为从前爱乖角——《体殻歌》(作者:烟萝子)

带责字的诗句有哪些

1、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作者:晁补之)

2、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立德新居 三》(作者:孟郊)

3、将怀转壑忧,谁任求刍责——《和丁师善韵》(作者:陆文圭)

4、我脱富池榷茶责,借住寛闲忘主客——《官廨凉夕醉成》(作者:董嗣杲)

5、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作者:苏轼)

6、须着父兄深责望,好从师友细磨砻——《吴宜之生日以一诗勉之》(作者:陈着)

7、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某顷元佑三年春礼部不第蒙东坡先生送之以诗黄鲁直诸公皆有和诗今年秋复下第将归耕颍川辄次前韵上呈编史内翰先生及乞诸公一篇以荣林泉不胜幸甚》(作者:李廌)

8、朝朝责太平,日日御延英——《乙卯端午十绝 其一○》(作者:刘克庄)

9、山林有夷涂,此责当万坐——《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其一》(作者:韩元吉)

10、投文责老龙,贪睡何痴顽——《次韵濮十太尉喜雨》(作者:王十朋)

11、上纾当宁忧,吏责亦稍宽——《次韵濮十太尉喜雨》(作者:王十朋)

12、风流解物远山长,才轻未免遭刻责——《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作者:李吕)

13、吏责仓台少,官曹省闼清——《道中怀景卢》(作者:洪适)

14、冯衍深尤妇,陶潜过责儿——《戏作野兴六首 其二》(作者:陆游)

15、抚字催科劳更拙,欲逃吏责负斯铭——《重刊戒石铭 其二》(作者:王十朋)

16、能抛忧责忘劳外,不纵逍遥更待何——《和尧夫安乐窝中好打乖吟》(作者:任逵)

17、生天偶在千佛先,材劣名浮有余责——《次韵陈大监见赠》(作者:王十朋)

18、静无狂蝶妨幽梦,懒有群鸥责旧盟——《枕上》(作者:陆游)

19、积逋诚待责,寻山亦有余——《再游西山》(作者:韦应物)

20、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初去郡斋书怀》(作者:薛据)

21、狼藉太学生,俯就科举责——《忆欧段》(作者:周行己)

22、杜陵叹女痴,渊明更儿责——《连日雨作顿有秋意怀感之余得诗七首书呈教授知县 其二》(作者:赵蕃)

带责字的古诗大全

1、吾心能如此,乃可任人责——《读魏世家》(作者:王安国)

2、捋虎自怜余勇在,狎鸥似责昔盟寒——《和钟子鸿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3、官事痴可了,未遭官长责——《晚归寄无咎二首 其二》(作者:张耒)

4、重哉忠孝责,硬作脊梁檐——《戴老堂为城西林兄作》(作者:王迈)

5、卧治必难逃吏责,羡君奇志托青霞——《又次韵答陈桥话别》(作者:韩琦)

6、苟逃谴责恩波厚,更喜逢迎廪粟多——《留别唐次山》(作者:胡寅)

7、俗多我责君不然,君今去我真可怜——《送张彦政归京师》(作者:赵鼎臣)

8、天地君恩重,风埃吏责忙——《金溪道中》(作者:陆游)

9、给谏皆言责,论思本从臣——《挽詹事陈公》(作者:汪应辰)

10、农夫责催租,日夕困大杖——《高邮遇大热作》(作者:吕本中)

11、有力如虎当猛省,何况责望深父兄——《劝学歌》(作者:陈普)

12、衰病难堪责,交游喜渐疏——《奉和林惠叔 其二》(作者:周行己)

13、交道今莫言,难以古义责——《过濠梁别王原叔》(作者:苏舜钦)

14、裁书数幅责司谏,落笔騄骥腾康庄——《四贤一不肖诗 欧阳永叔》(作者:蔡襄)

15、篇终有意责赵璧,穷国恐误连城归——《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作者:王安石)

16、绛侯资少文,礼乐责所难——《鸡冠》(作者:李流谦)

17、宁复知种德,责报不厌徐——《寄题淄川王景发肯构堂》(作者:沈与求)

18、如彼行道人,病责涉在我——《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二》(作者:包恢)

19、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作者:苏轼)

20、以圣责人,固未完备——《庶几吟》(作者:邵雍)

21、责人无难,受责非易——《庶几吟》(作者:邵雍)

22、是诚我辈责,将柰汝曹愈——《人日从王安抚鉴湖上分韵得禹字成八十韵》(作者:项安世)

含有责字的诗句100句

1、凡百有司存,各欲尽其责——《肇庆府倅王庚应平反广府帅司冤狱诗以纪其事》(作者:李昴英)

2、爷严责程课,翁爱哺饴饧——《农家六首 其六》(作者:陆游)

3、荣华不盈睫,咎责弥八区——《馆中送郑著作》(作者:马廷鸾)

4、贵人责重闲人轻,春风日高放脚眠——《次韵耿运干》(作者:韩淲)

5、责人必求备,尧舜犹病诸——《寄张拱辰》(作者:刘敞)

6、天公务塞责,人意自嫌寡——《是夕微雨》(作者:赵蕃)

7、王官有忧责,霖潦河未落——《直舍即事》(作者:晁补之)

8、岁晚责缘饰,宜其返田闾——《杂兴 其一五》(作者:张镃)

9、太守忧民但逃责,所忻毕至有群贤——《与同僚十五人谢晴东明得渊字》(作者:张孝祥)

10、宁甘头责子羽,莫教腹负将军——《夏日六首 其三》(作者:徐瑞)

11、心诚似水知宗海,事责如蚊欲负山——《和范学士韵 其六》(作者:彭汝砺)

12、太学领奉常,西都有余责——《上严廉访十首 其六》(作者:熊禾)

13、就责莫如躬自厚,尧夫非是爱吟诗——《首尾吟 其九四》(作者:邵雍)

14、奬拔非所蒙,猖狂固宜责——《次韵谦仲见寄》(作者:王十朋)

15、未闻蔡笔颂余公,但见欧书责高子——《美文文山劾董宋臣》(作者:开庆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