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作者是谁(四库全书是由哪位)
《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一场文化盛宴的幕后英雄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部巨著,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更是一部涵盖了古代中华文化几乎所有领域的综合性大典。那么,这部被誉为“古今图书集成之大成”的鸿篇巨制,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它的编纂者又是谁呢? 《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启动。但真正的编纂工作,则是由一群博学多才的学者和官员完成的。他们被统称为“四库馆臣”,其中包括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等多位文化巨匠。这些馆臣们不仅要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著作,还要对这些著作进行校勘、整理、分类和编纂,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整理。馆臣们不仅要对每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仔细甄别,还要对书中的思想、观点进行评判和筛选,以确保所收录的书籍既具有学术价值,又符合官方的意识形态。这种工作不仅要求编纂者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更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文化责任感。 经过近十年的辛勤努力,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终于完成。全书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录了古代图书3461种、79039卷、装订成36000余册。这部巨著的完成,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展示了中国古代学者的卓越才华和无私奉献精神。 《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编织了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化长卷。他们不仅是这部巨著的编纂者,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让我们铭记这些幕后英雄,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