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中国反潜机型号(中国反潜机型号和数量)

2024-04-01 17:31:2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中国反潜机型号有哪些
  2. 中国的反潜机都有哪些类型
  3. 中国反潜机型号对比
  4. 中国反潜机型号大全
  5. 中国反潜战斗机
  6. 中国 反潜机
  7. 中国反潜机型号和数量
  8. 中国反潜机型号排名

中国反潜机型号有哪些

“四大空天工程”圆满收官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整装待发。新华社发

大型客机C919雄姿。新华社发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新华社发

大块头儿有大智慧,大身板儿有大担当。中国科技工作者志存高远,怀揣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造福民众的梦想,致力于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大块头儿”和“大身板儿”。由大火箭、大客机、大运输机、大水陆两栖飞机等组成的“四大空天工程”无疑是其中最“硬核”的代表。几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努力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将这些大梦想化为现实,书写了中华民族创新的豪迈史诗。

大火箭:

玉汝于成终梦圆

2019年12月27日晚,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南海之滨的中国航天城海南省文昌市,巨型火箭长征五号高高矗立在发射塔架上。这是中国最大推力的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第二次发射时失利后进行的首次飞行,其表现不仅直接决定搭载的实践二十号卫星的命运,而且检测该型火箭技术的稳定性和成熟度,关系到中国空间站计划、嫦娥工程和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节奏。20时45分,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到了,随着发射倒计时读秒结束,点火口令下达,长征五号庞大的身躯在喷射推力的驱动下,雷霆万钧、直上九天。飞天2000多秒后,实践二十号卫星即被精准送入了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五号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头儿,采用全新5米芯级直径箭体结构,捆绑4个3.35米直径助推器,总长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8吨级,整体性能和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中国首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凝聚了数代航天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对于中国航天来说,大火箭之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1986年,“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的主题之一,1988年开始大型运载火箭的论证工作。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长征三号乙等火箭研制成功,运载火箭体系进一步完备,但仍难以满足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需要,研制大火箭势在必行。

2006年,中国大火箭项目即后来被命名的长征五号项目终于正式启动,研制工作全面展开。3年后,长征五号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并在中国首次实现了火箭全型号数字工程化应用。

2013年,长征五号进入试样研制阶段,完成了全箭模态试验、各动力系统试车,整流罩分离试验等大型地面试验,并开展火箭的生产、总装和测试。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然而,在2017年7月2日实施的第二次任务中,长征五号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此后,经历了两年多的沉寂,终于确定并排除了故障,涅槃重生。至此,中国大火箭终于梦圆。

大客机:

打造现代制造强国

2020年1月2日,山东东营胜利机场,中国C919大型客机102架机在这里圆满完成了试飞科目。在此之前数天,106架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顺利完成其首次飞行任务。目前,C919大型客机6架试飞飞机在4地密集展开各项飞行试验,向最终的商业化运行目标推进。对于C919试飞进展,英国路透社给予高度评价,其近日发表的评论称,测试完成是中国大型客机的一个里程碑,让其距离与空客、波音“三足鼎立”的*面又近了一步。

今天,对于很多中国民众来说,C919腾空而起,试飞成功早已不再是什么大新闻,但是,人们不会忘记2017年5月5日,C919首架机首飞时激动人心的一幕和那一幕带来的兴奋与欣喜之情,那是亿万国人大飞机一朝梦圆的激情时刻,而为了那一刻的到来,中国人奋斗了47载。

1970年8月,中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项目启动,这就是“运十”。虽然经过10年努力,1980年9月,首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首飞成功,实现了中国民航工业发展的奇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运十”项目被搁置,中国大飞机之梦也被迫“搁浅”,但是这个梦想始终在生长。2007年,中国在总结ARJ21新支线客机研制和投运经验基础上,重新启动大型客机研制项目,这就是C919工程,中国大飞机之梦再度起航。

2009年9月8日,C919外形样机在亚洲国际航空展上正式亮相。这是国产C919客机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3个月之后,C919工程样机正式下线。研制中的C919赢得海内外客户的青睐,2012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预订达到100架。2014年9月19日9时19分,C919迎来历史性时刻,第一架机在中国商飞上海浦东总装基地正式开始结构总装工作。2015年11月2日,首架机正式下线,随后转入地面试验阶段。2017年5月5日,首架机在上海浦东机场圆满首飞,中国航空工业创造了新的历史。

大运输机:

支撑战略空军建设

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国很早就致力于研制大型运输机。早在1993年,有关方面就开展了大型运输机的前期论证工作。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动力专家、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刘大响提交了《关于尽快开展大型飞机研制的建议》的提案,大飞机随即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2006年初,“发展大飞机”作为国家决策被写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2007年6月,大型运输机项目即“运-20”正式立项,代号072工程。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在地震救援中再次暴露了空中运输能力不足的短板,痛定思痛之后,“运-20”大型运输机研制进程被加快。此后,关于“运-20”研制进展的消息并不多,只隐约散见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对外发布的新闻中。

2013年1月26日,一家网络媒体于当日中午突然转入“运-20”首飞文字直播报道。“13时38分,‘运-20’的发动机已经启动。13时50分,一架战斗机起飞,‘运-20’开始滑向跑道。14时整,‘运-20’在阎良基地首次升空。‘运-20’是中国研发的第一款大型军用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估计为220吨,载重量约为60吨。15时整,‘运-20’成功降落,首飞圆满成功!现场在放鞭炮!”这一消息被很快证实,“运-20”成功首飞圆了中国人的大型运输机之梦。

然而,成功首飞只是一个新起点,“运-20”此后要经受大量严苛的试飞和性能验证的考验。2016年7月6日,“运-20”开始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标志着中国大飞机设计制造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推进中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等紧急情况,提高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和中国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沙场阅兵中,“运-20”首次飞越亮相。2019年10月1日,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3架“运-20”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气势如虹。

大水陆两栖飞机:

应急救援大国重器

“一架会飞的巨型船、一架能游泳的飞机。”人们用这个形象的说法来描述中国近年来的另一项科技创新成果,这就是国产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

“AG600”在一定意义上被认为是中国上世纪70年代水上反潜轰炸机水轰-5的继承者,是在水轰-5的基础上研制并改进的综合救援飞机,既可以快速高效地扑灭森林火灾,也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海难救护。此外,该型飞机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装必要的设备和设施,满足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客货运输等多种类型任务的需要。其最大起飞重量可达53.5吨,最大航程4500公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款水陆两用飞机,可以在陆地和水面上起降。

2009年6月,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的研制立项获得批复,研制工作随即全面展开。2012年10月,中国几大航空制造企业就“AG600”的研制,在合作方式、研制经费、研制进度等方面达成共识,签署了中机身、中央翼、外翼部件段研制框架协议。2016年7月,“AG600”总装下线。2017年12月,“AG600”在珠海亮相首飞。2018年10月20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

“AG600”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对提升国产民机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中国应急救援航空装备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对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的反潜机都有哪些类型

谢邀,可以改装但无必要,我国周围海域更适合使用涡桨作为动力的低空反潜机

首先运-20这种体型改作为反潜机是没有问题的,巨大的体型和空间想怎么改都没有问题。而且拿运-20这种最大起飞重量220吨的拿来做反潜是极其严重的浪费和挥霍!因为目前最大的反潜机美军的P-8反潜巡逻机,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85吨。拿运-20作为反潜机,相当于买一辆大巴车来跑出租拉客。

同时运-20这种大型运输机,货舱短粗,飞行阻力和油耗也较大,飞行性能势必也大受影响。拿来做反潜巡逻并不合适,现在反潜机都兼职海上巡逻机,和平时期没事干也要到海上转一圈,看看有没有越界偷鱼什么之类的,拿运-20这种大型运输机来用,采购费用、损耗费用、油耗都亏死你。

另一方面就是我国海域的海情,我国周围海域基本上是以浅海大陆架为主,黄海平均深度只有100米左右,东海平均深度只有330米,南海大陆架区域平均深度约400米,到四大群岛的深海区域平均深度才达到1200米。所以我国反潜作战目前还是以近海浅水区域反潜作战为主,这种环境下,低空使用涡桨发动机的反潜机优势更大。

浅海区域海况复杂,也逼迫潜艇必须更加靠近水面潜航,这种情况下,使用磁异探测仪低空飞行的反潜机工作效率最高。磁异探测仪就是反潜机后面拖的长尾巴,由于地球磁场影响,潜艇也会被感染磁性,当潜艇靠近水面航行时,产生的磁场变化可以被低空飞行的反潜机上磁异探测仪捕捉到。这种反潜模式下,涡桨发动机拥有最好的经济性和性能,螺旋桨产生的拉力越是低空,空气密度越大效率越高,涡桨作为动力在低空低速情况下拥有最好的燃经济性。

美国P-8反潜机是抛弃以往的近海反潜模式,改走远程深海反潜,设计反潜作战飞行高度都是在9000米高空,所以P-8连磁异探测仪都没安装,因为这个高度装了没用,距离潜艇太远信号太弱探测不到,使用磁异探测仪的浅海反潜机工作高度是只有300米。美军不计划让航母深入对方浅海,再加上其欧洲和日韩有大量仆从国的近海反潜机可以利用,所以改走高空反潜模式,P-8主要反潜模式是使用高性能雷达搜索水面搜索潜艇的潜望镜来进行反潜。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网上什么说高新六号(空潜-200)还带着“长尾巴”,一出来就落后的属于没有脑子。我国目前国情走浅水反潜才是正确方式,高新六号带着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磁异探测仪是正确的选择,而他的77吨最大起飞重量也足够满足我国现阶段反潜需求。

中国反潜机型号对比

新出的运8高新6

中国反潜机型号大全

有的,固定翼还是直升机呢?直升机主要就是俄制的卡27和国产的直9、直8,;固定翼的包括水轰5和运-8海巡两种反潜巡逻机。水轰5和运八海上巡逻机都是在原型机基础上改进,机头下加装了搜索雷达,同时换装和增加了单边带电台、惯异系统、奥米加导航系统,以及国产自卫告警系统、红外搜潜系统、声纳浮标、救生装置等。功能简单,不能适合现代海战。运-8X海上巡逻改型,很少露面,是80年代提出开始研制的,装备了西方的探测技术,因为后来的危机,导致后续搁置。最新型的运8(简称高新6号)反潜机正在测试中,据说性能可以匹敌P3C。

中国反潜战斗机

高新6

中国 反潜机

别-6/青-6水上反潜机

1949年首次试飞,1950年投产服役,装备两部ASH-72活塞发动机,功率2400马力,最大速度最大时速415公里,最大航程49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16小时。

防御武器为机鼻上的1门和背部炮塔的2门20毫米机炮,翼下4个挂架也可挂鱼雷、水雷、深水炸弹和炸弹。

该机的探测设备比较简单,主要探测设备是机身下部的一部对海搜索雷达。

1955年我国海军向前苏联采购6架此型飞机,并在青岛团岛基地组建水上飞机独立第一大队(后扩编为海航独立第3团)。

别-6加入我国海军战斗序列后先后完成了重大演习、海上巡逻等任务。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次海上阅兵式。

武器性能

中文名:别-6/青-6水上反潜机投产;

服役时间:1950年;

首次试飞时间:1949年;

功率:2400马力。

青-6水上轰炸机

简介

青-6是对原有的别-6的国产改进型,1969年由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完成对别-6型飞机的改型设计,主要改进包括:

用苏制安-24运输机的AI-24发动机涡桨发动机替代原来的ASH-72活塞发动机,功率约2550马力,(国内仿制AI-24发动机成功以后,又用其国产型号涡桨-5替代了原产的发动机,其功率提高到2800马力),机尾增加磁异探测器,为此拆除了机尾炮塔。

另外还增加了60个浮标及投放机构,以及配套的音响处理设备,改进后的别-6被命为青-6型飞机,1970年首次试飞,海航挑状况较好的4架飞机进行了改进,满足部队对于反潜巡逻机的要求。

由于水轰-5的研制进度拖延,80年代初,青-6继续服役。

根据海军走向近海,作战、训练海域扩展的要求,青-6飞机安装了由201多普勒导航雷达和627导航计算机组成的300半自动导航系统。

这样4架青-6飞机一直服役到80年代中期才因为机体寿命老化而退役。

性能

机身长:23.5米左右;

翼展:33米;

高:7.85米;

最大起飞重量:29吨;

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416公里;

最大飞行高度:6000米;

最大航程:6000公里;

机组成员:8人;

武器:最多可携带4吨重的鱼雷和炸弹。三个遥控炮塔里装着5门23毫米炮。

中国反潜机型号和数量

直-8

直-8是13吨级的中型运输机,是我国在法国SA321“超黄蜂”直升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早先由于技术问题,及我国可停载直-8的大型舰艇数量较少,直到2007年直-8F型号诞生前,该系直升机一直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目前,直-8系列直升机已有运输、反潜、医疗、预警等型号出现,在我国的船坞登陆舰、辽宁舰上都可以见到。AC313则是直-8的民用型号。

较为常见的舰载版直-9

“长弓”版直-19

直-9同样是我国引进法国“海豚”直升机发展而来的型号,最大起飞重量约4.5吨,是一款轻型通用直升机,由于技术成熟产量较大,且衍生型号也众多。运输、反潜、侦察、救援等任务中,都能见到直-9的身影,该系直升机也是我国军舰普遍配备的舰载直升机。其中,直-19是在直-9W的基基础上改进而来,将座舱布*从并列改为串列,使用了4页复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等技术,外置4个武个武器外挂点,是一款大批量产,非常成熟的轻型武装直升机。

直-10

直-1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在7吨左右,于2009年进入批量生产,目前装备约200架,目前已有陆军航空兵及空降兵(直-10K)两种型号出现。直-10的综合能力虽尚不及美国的AH-64“阿帕奇”,但作为我国第一款专用的武装直升机意义重大,其完全的自主化及批量列装对我军的战力提升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直-15,目前多以AC352、EC175的编号出现

直-15是一款7吨级的中型运输直升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和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联合研发,于2008年2月24日,以EC175的名义在美国休斯顿举办的国际直升机博览会(Heli-Expo)上正式推出,目前其主要面向民用市场,未来是否会进入我军还需观察。

直-20进行高原测试

直-20则是10吨级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黑鹰”后,经过多年使用推出的改进版本。相较于“黑鹰”拥有更好的高原飞行能力及适航性,其用途倒是可以参照美国“黑鹰”,在运输、警戒、反潜、巡逻、侦察等方面都可进行适应性改装,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反潜机型号排名

“高新6号”再次曝光数量让美惊讶

中国已经建造了至少8架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其中4架服役,4架待交付。大型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可以极大地提升解放军的反潜作战实力。

“高新6号”可携带100枚声呐浮标——作为一种水声遥感探测器,机上的声呐员可借助声呐浮标传回来的讯号判别在海中潜艇的方位及型号,声呐浮标越多意味着可部署成更大范围的声呐网,大幅提高探测潜艇的能力和精度。相比之下,仅能装备48枚声呐浮标的美国的P-3C就显得逊色。

“高新6号”还可搭载超过10名乘员,包括驾驶员、雷达员、声呐员、搜潜员,以及技术分析、声呐吊放、武器操纵等人员,形成集侦察、分析、攻击于一身的反潜体系。

美媒体报道,举出“高新6号”的特点,以及与美国P-3C反潜巡逻机的比较:

“高新6号”最大巡航速度、一般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都与P-3C相当,仅最大航程不如P-3C。

以运-8运输机的性能计算,它的最大平飞速大约是662公里/小时,巡航时速550公里/小时,航程大约是5000公里,尽管外界对空潜-200的性能尚不得而知,但是从它众多的外露设备,特别是那个巨大的雷达天线,这些都会增加飞机的阻力。

降低飞机的升阻比,从而影响飞机的速度和航程,所以空潜-200的飞行性能似乎很难超过运-8基本型飞机的性能,而P-3C的最大速度为761公里,巡航速度为601公里/小时,航程达到9000公里;

而P-8A的最大速度则达到907公里/小时,巡航速度为820公里/小时,航程也达到8000公里以上,由此可以见,P-8A的最大速度和巡航速度、航程都指标几乎是空潜-200的1.5倍,而P-3C也要强于空潜-200。

“高新6号”最大巡航速率、一样寻常巡航速率、最大腾飞分量都与P-3C相称,仅最大航程不如P-3C。

“高新6号”授与提高先进的大后掠角6叶涡桨引擎,功率达5200匹马力,具备航速快、省油、不变的特点,且可在野战机场腾飞。

“高新6号”装有大陆廉价的自卫预警体系及空对空导弹,自卫手段和P-3C相称。现代大型岸基反潜巡逻机是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综合反潜装备,其技术复杂、研制难度大、服役周期长。战后,即使是美国也只服役了两代岸基反潜机。所以,大型反潜机一直是军事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新6号”机首下方设有大型雷达罩,设置装备铺排可360度环顾海面的搜刮雷达,能实用探测潜艇的通气管、潜望镜、浮标等;P-3C在不异的位置只安顿摄影机,探测间隔和范畴不及“高新6号”;

“高新6号”的光鲜较着特性是尾部颇长的“磁异探测仪”,较着比P-3C长出不少,证实探测手段更强。

“高新6号”可携带100枚声纳浮标,可陈设成更大范畴的声纳网,大幅进步探测潜艇的手段和精度。相较之下,P-3C仅能装备48枚声纳。

“高新6号”的平台尺寸,吨位,基本性能,反潜探测设备技术水平等大致与美军及其盟军主力型号P-3C“猎户座”相当。

作为填补我军兵力结构空白,积累技战术经验的产品,“高新6号”是合格的。

“高新6号”的服役,填补了人民海军装备的最后空白,反映出我国海军提高远海作战能力的决心,是我军广域反潜能力的重大飞跃,也是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又一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