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插件型号大全(接插件型号大全图册)
接插件规格型号
我是来看评论的
接插件型号含义
这是广泛用于现代散热中的优良散热材料,业界大部份都使用6063T5优质铝材,其纯度可达到98%以上,其热传导能力强﹑密度小﹑价格便宜所以得到了各大厂商的青睐。依据Intel和AMDCPU的热阻值和其发热量的考量,铝挤型厂商制订相应的模具,将铝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使其物理形态得到改变,然后从模具中出来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各种散热片原材了;再将其进行切割﹑剖沟﹑打磨﹑去毛刺﹑清洗﹑表面处理就可以进行利用了。虽然铝挤散热片的价格低廉,制造成本也较低,但其由于受到铝材本身质地较软所*限,他的鳍片厚度与鳍片的高度之比一般不会超过1:18,所以各PC生产厂商对于散热面积不断增大,而散热空间不变的要求之下,厂商们提出了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案,加密鳍片,从而增加鳍片数量;折弯鳍片,从而增大散热面积;将铝锭从固态加热到液态经过模具,再进行冷却就成了我们想要的散热片了。虽然从散热面积上解决了这种铝挤型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但是现在模具的精密程度直接影响到我们散热片整体的造型和散热能力,所以更多的厂商开始想到用加工机械精密的刀具直接将成块的铝锭进行切削到我们想要的形状,这样在加工过程中既不会出现变形,也不会使各种杂质在铝挤的过程中进入到散热片中,也能使我们的散热面积最大化。使用了这么长时间的铝挤型散热片,不管如何改变我们的加工工艺,都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CPU发热量,有的厂商不得不在成本上不惜血本,舍铝而求铜,由于铜的导热系数远远大于铝,热传导能力的成倍增加,对于我们的散热是大有裨益;然而由于铜的硬度远远大于铝,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对制程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所以传统的挤压成型工艺已经不能适用于铜了,而不得不变成这种切削的方式来进行加工。
接插件型号大全图册
连接器种类非常多,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连接器种类:
1.USB连接器:USB(UniversalSerialBus)连接器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连接器,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或充电。常见的USB连接器有USBType-A、USBType-B、USBType-C等。
2.HDMI连接器: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连接器是用于传输高清视频和音频信号的连接器,常用于电视、投影仪、游戏机等设备。
3.3.5mm插孔:3.5mm插孔是用于连接耳机、音频设备和话筒的常见连接器。根据终端设备的需求,3.5mm插孔可分为TRS插孔(用于耳机)、TRRS插孔(用于手机)、TRS/TRRS合一插孔等多种类型。
4.RJ45连接器:RJ45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以太网设备的接口,常用于电脑、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5.D-Sub连接器:D-Sub连接器是一种通用的串行和并行接口连接器,常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连接,如打印机、显示器等。
6.XLR连接器:XLR连接器是一种常用于音频设备、专业音频系统和音乐设备的连接器,通常用于麦克风、音箱、混音台等设备的连接。
7.SATA连接器:SATA(Serial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连接器是用于连接硬盘、固态硬盘、光驱等存储设备的接口。
8.DC连接器:DC连接器是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接口,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电子设备充电器等。
这只是部分连接器的种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连接器种类也在不断涌现,满足不同设备的连接需求。
接插件组成
分享一篇文章。
接插件规格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FPGA之家-中国最好最大的FPGA纯工程师社群
封装名称与图形如下
No.1
晶体管
No.2
晶振
No.3
电感
No.4
接插件
No.5
DiscreteComponents
No.6
晶体管
No.7
可变电容
No.8
数码管
No.9
可调电阻
No.10
电阻
No.11
排阻
No.12
继电器
No.13
开关
No.14
跳线
No.15
集成电路
No.16
1.5mmBGA
No.17
1mmBGA
No.18
1.27BGA
用手指按住就可以加入FPGA全国技术群哦
FPGA之家元器件芯城
优势元器件服务,有需求请扫码联系群主:金娟邮箱:293580331@qq.com 欢迎推荐给采购
ACTEL、AD部分优势订货(经营全系列):
XILINX、ALTERA优势现货或订货(经营全系列):
(以上器件为部分型号,更多型号请咨询群主金娟)
服务理念:FPGA之家元器件自营芯城,旨在方便工程师快速方便购买器件服务,经过数年竭诚服务,我们的客服遍布国内大型上市公司、军工科研单位、中小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强调服务至上的理念、并且做到快速交货、价格优惠!
直营品牌:XilinxALTERAADITINXPSTE2V、镁光等百余元器件品牌,尤其擅长欧美对华禁运器件,欢迎工程师朋友把我们推荐给采购或者亲自咨询我们!我们将一如既往提供业内最佳服务!
FPGA技术群官方鸣谢品牌:Xilinx、intel(Altera)、microsemi(,Actel)、LattICe,Vantis,Quicklogic,Lucent等
接插件型号大全图表
文末有福利哦?福利资料包打包送?
元器件封装按照安装的方式不同可以分成两大类。
(1)直插式元器件封装。
直插式元器件封装的焊盘一般贯穿整个电路板,从顶层穿下,在底层进行元器件的引脚焊接,如图所示。
典型的直插式元器件及元器件封装如图所示。
(2)表贴式元器件封装。
表贴式的元器件,指的是其焊盘只附着在电路板的顶层或底层,元器件的焊接是在装配元器件的工作层面上进行的,如图所示。
典型的表贴式元器件及元器件封装如图所示。
在PCB元器件库中,表贴式的元器件封装的引脚一般为红色,表示处在电路板的顶层(TopLayer)。
在PCB元器件库中,表贴式的元器件封装的引脚一般为红色,表示处在电路板的顶层(TopLayer)。
在设计PCB的过程中,有些元器件是设计者经常用到的,比如电阻、电容以及三端稳压源等。在Protel99SE中,同一种元器件虽然相同电气特性,但是由于应用的场合不同而导致元器件的封装存在一些差异。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讲过,电阻由于其负载功率和运用场合不同而导致其元器件的封装也多种多样,这种情况对于电容来说也同样存在。因此,本节主要向读者介绍常用元器件的原理图符号和与之相对应的元器件封装,同时尽量给出一些元器件的实物图,使读者能够更快地了解并掌握这些常用元器件的原理图符号和元器件封装。
(1)电阻电阻器通常简称为电阻,它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电子元器件,其英文名字为“Resistor”,缩写为“Res”。 电阻的种类繁多,通常分为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和特种电阻3大类。 固定电阻可按电阻的材料、结构形状及用途等进行多种分类。电阻的种类虽多,但常用的电阻类型主要为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和片状电阻等。 固定电阻的原理图符号的常用名称是“RES1”和“RES2”,如图F1-5(a)所示。常用的引脚封装形式为AXIAL系列,包括AXIAL-0.3、AXIAL-0.4、AXIAL-0.5、AXIAL-0.6、AXIAL-0.7、AXIAL-0.8、AXIAL-0.9和AXIAL-1.0等封装形式,其后缀数字代表两个焊盘的间距,单位为“英寸”,如图F1-5(b)所示。常用固定电阻的实物图如图F1-5(c)所示。
(a)常用的电阻原理图符号
(b)常用的电阻封装
(c)常用的固定电阻实物 图F1-5固定电阻 如“AXIAL-0.3”封装的具体意义为固定电阻封装的焊盘间的距离为0.3英寸(=300mil),即为7.62mm。一般来讲,后缀数字越大,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就越大,说明该电阻的额定功率就越大。 电位器属于可变电阻,是一种连续可调的电阻器,它的电阻值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可调的,如图F1-6所示。
(a)可变电阻的原理图符号
图F1-6 可变电阻的原理图符号和元器件封装
(b)常用的可变电阻的元器件封装 电位器的种类极多,常见的电位器主要有两种,即线绕电位器和碳膜电位器。 除了上述较为常见的电阻外,还有运用在特殊场合的电阻,如热敏电阻、湿敏电阻和压控电阻等。 此外,还有将多个电阻集成在一个封装内,从而形成电阻桥,以及各种电阻排,如图F1-7所示。
(a)电阻桥的原理图符号及对应的元器件封装
图F1-7各种电阻排
(b)电组排的原理图符号、元器件封装和元器件实物 由于电阻的工作环境多种多样,并且所能实现的功能也比较多,因此它的电阻的种类和型号就比较多,设计者在具体选用的时候就需要按实际情况进行选型。
电容电容也是经常使用的元器件之一,根据电容的制作材料的不同,电容可分为钽电容、瓷片电容、独石电容、CBB电容和电解电容等。根据电容的极性的不同,可分为有无极性电容和有极性电容等。根据电容值是否可调还可分为固定电容和可调电容。 下面主要按照无极性电容和有极性电容来介绍常用的电容器。 无极性电容的原理图符号如图F1-8(a)所示,对应的封装形式为RAD系列,从RAD-0.1到RAD-0.4,后缀数字代表焊盘间距,单位为英寸,如图F1-8(b)所示。比如“RAD-0.2”表示焊盘间距为0.2英寸(=200mil)的无极性电容封装。常见的无极性电容主要有瓷片电容、独石电容和CBB电容,其元器件实物如图F1-8(c)、(d)、(e)所示。
(a)无极性电容的原理图符号
(b)常用的元器件封装
(c)瓷片电容
(d)独石电容
图F1-8无极性电容
(e)CBB电容 常见的有极性电容为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对应的封装形式为RB系列,从“RB-.2/.4”到“RB-.5/1.0”,前一个后缀数字的表示焊盘间距,后一个后缀数字代表电容外形的直径,单位都为英寸。一般来讲,标准尺寸的电解电容的外形尺寸是焊盘间距的两倍。但是,在Protel99SE中,也有用毫米作为单位的,如“RB5-10.5”。元器件实物如图F1-9所示。
(a)电解电容的常用原理图符号
(b)电解电容常用的元器件封装
图F1-9电解电容
(c)电解电容的实物照片 一般地,电容封装形式名称的后缀数值越大,相应的电容容量也越大,如图F1-9所示。
二极管。 二极管的种类繁多,根据应用的场合不同可以分为普通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以及二极管指示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七段数码管等,如图所示。
(a)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b)发光二极管
(c)二极管指示灯
图F1-10常见的二极管
(d)七段数码管
原理图中二极管元器件的常用名称为“DIODE”(普通二极管)、“DIODESCHOTTKY”(肖特基二极管)、“DIODETUNNEL”(隧道二极管)、“DIODEVARACTOR”(变容二极管)和“ZENER1~3”(稳压二极管)等,如图F1-11(a)所示。常见的二极管封装有“DIODE-0.4”、“DIODE-0.7”和“TO-220”,其中“DIODE-0.4”指的是普通二极管的焊盘间距为“0.4英寸”,即“10.16mm”,如图F1-11(b)所示。
(a)二极管的原理图符号
(b)稳压二极管的原理图符号
图F1-11二极管的原理图符号和元器件封装
二极管的常用元器件封装
三极管。
普通三极管可根据其构成的PN结的方向不同,分为NPN型和PNP型。这两种类型的晶体管外形完全相同,都包括3个引脚,即b(基极)、c(集电极)和e(发射极),但是其原理图符号却不一样,如图F1-12所示。三极管的原理图符号的常用名称有“NPN”、“NPN1” 和“PNP”、“PNP1”等。
(a)NPN型晶体管 (b)PNP型晶体管
图F1-12普通三极管的原理图符号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设计者为了实现在微小信号作为激励源时得到很大的增益,往往需要采用具有较大放大倍数的晶体管,达林顿复合管就是运用在这种场合的晶体管。普通的达林顿复合管是将两个晶体管集成在一个元器件封装里,有的复合管还同时集成了保护二极管和偏置电阻等。同普通三极管一样,达林顿复合管同样包括NPN型和PNP型,如图F1-12所示。
三极管的常用封装主要有TO-18(普通三极管)、TO-220(大功率三极管)、TO-3(大功率达林顿管)和TO-92A(普通三极管)等,如图F1-13所示。
图F1-13常用的三极管封装
三极管的实物如图F1-14所示。
(a)普通三极管
(b)功率三极管(1)
图F1-14 常见三极管的实物照片
(c)功率三极管(2)
(d)三端稳压源(78和79系列)。
三端稳压源(或者叫基准源,线性电源)中的78和79系列是设计者在进行电路设计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类元器件,其实物图如图F1-15所示。在Protel99SE原理图符号库中基本上包含了各家公司的78和79系列稳压块产品的名称。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LM78系列和LM79系列、Motorola公司的MC78系列和MC79系列等,他们的原理图符号的名称为“VOLTREG”。
(a)原理图符号
元器件封装
元器件实物 图F1-15常见的三端稳压源图F1-16所示为常见的三端稳压源运用电路,交流220V的电压经变压器T1降压到一定范围后,再通过C3和C1进行滤波,然后进入三端稳压源就可得到特性较好的电压。为了提高电压源的稳定性,设计者还时常在稳压源的输出端加上滤波电容C4和C2。
图F1-16 三端稳压源运用电路
按输出电压的极性来分,三端稳压源可分为78系列和79系列两种。一般地,78系列的输出极性为正,比如“7805”、“7806”、“7810”、“7812”、“7815”和“7820”等;79系列的输出极性为负,比如“7905”、“7912”、“7915”和“7918”等。
按输出电压的幅值是否可调,三端稳压源可分为电压固定和电压可调两种。电压固定三端稳压源包括78系列和79系列,电压可调三端稳压源如LM317,其电压在“+1.2V~+37V”的范围内线性可调。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常常在稳压源上附加散热片,以避免稳压源长时间工作在大负载下,散热条件不足,从而造成过高的温升而损坏元器件和电路板,图F1-17所示为常用的散热片。
散热片实物图
图F1-17 常用的散热片及对应的三端稳压源封装
带散热片的三端稳压源封装
整流桥普通整流桥的实物如图F1-18(a)所示,常用名称是“BRIDGE1”和“BRIDGE2”,如图F1-18(b)所示,常用的封装形式如图F1-18(c)所示。
(a)普通整流桥
(b)整流桥的原理图符号
图F1-18 常用的整流桥
(c)整流桥的元器件封装形式
接插件。 在电路板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接插件有单排插座、双排插座和一些专用的接口等,如图F1-19所示。
原理图符号
图F1-19 常用的接插件
元器件封装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 用户在电路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安装和调试,在初次设计电路板时往往将许多集成电路芯片的选型定为双列直插元器件(DIP)。图F1-20所示为常用的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
图F1-20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
在电路板调试过程中,常常在电路板上焊接IC座,然后将集成电路芯片插在IC座上,这样可以方便集成电路芯片的拆卸。图F1-21所示为常用的IC座,其对应的元器件封装如图F1-22所示。
图F1-21 常用的IC座
图F1-22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的元器件封装
下面的对常用元器件及其所有元器件封装进行一下总结。
电阻:电阻的原理图符号可以选用“RES1”、“RES2”、“RES3”、“RES4”中任何一个,对应的电阻封装为AXIAL系列,比如“AXIAL-0.3”到“AXIAL-0.7”,其中0.4和0.7指电阻封装的焊盘间距,一般用“AXIAL0.4”封装。
无极性电容:常用的原理图符号为CAP,对应的电容封装为RAD系列,如“RAD-0.1”到“RAD-0.4”,其中0.1和0.4指电容大小,一般用“RAD0.2”。
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的原理图符号可以使用“ELECTRO1”、“ELECTRO2”、“ELECTRO3”中的任何一个。电解电容对应的元器件封装为RB系列,如“RB.1/.2”到“RB.5/1.0”,其中“.1/.2”分别指电容的焊盘间距和外形尺寸。
电位器:电位器的原理图符号为“POT1”,“POT2”,对应的电位器封装为“VR-1”到“VR-5”。
二极管:二极管的原理图符号为“DIODE”,对应的二极管的封装为封装属性系列,如“DIODE-0.4”(小功率)到“DIODE-0.7”(大功率),其中0.4和0.7指二极管的焊盘间距,一般用“DIODE0.4”。值得一提的是,普通的发光二极管的元器件封装为“RB.1/.2”。
三极管:普通三极管的原理图符号为NPN或PNP,常见的三极管封装为“TO-92B”,而大功率三极管可用“TO-220”、“TO-3”等元器件封装。
三端稳压源:三端稳压源有78和79系列,78系列如“7805”,“7812”和“7820”等,79系列有“7905”、“7912”和“7920”等,比较常用的元器件封装为“TO-220”。
整流桥:整流桥的原理图符号为“BRIDGE1”,“BRIDGE2”,常用的元器件封装为“ ”。
集成电路芯片:常用的元器件封装为DIP4到DIP40,其中4和40指有多少脚,4脚的就是“DIP4”。 此外,这里还需要补充一点就是贴片电阻。贴片电阻的元器件封装通常采用数字来表示,比如“0805”。这里0805表示的贴片电阻的封装尺寸,与具体阻值没有关系,而与功率有关。一般情况下,部分贴片电阻的封装尺寸与其功率有以下对应关系。0402„„„„„„„„„„„„„1/16W 0603„„„„„„„„„„„„„1/10W 0805„„„„„„„„„„„„„1/8W 1206„„„„„„„„„„„„„1/4W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包括封装库+原理库,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资料目录截图☝
-END-
文字/责编:王思洋
文版权归融融网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
目前40000+人已关注我们~
接插件种类
燃油计量阀与溢流阀故障排查、拆检指导规范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配套BOSCH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玉柴国3、国4系列电控柴油机。
二、工作原理介绍
燃油计量阀和溢流阀是博世共轨高压油泵中故障率比较高的两个关键部件,其结构原理如下图所示。大部分情况下,通过精确定位故障部位和故障类型,单独拆检、清洗或者更换燃油计量阀和溢流阀部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整泵更换。
图1燃油计量阀和溢流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燃油计量阀是一个比例电磁阀,一般安装在高压油泵的进油位置,由ECU输出的PWM信号控制;ECU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燃油计量阀的开度,来控制进入柱塞的燃油量,从而控制共轨管压力。
玉柴博世共轨电控柴油机中不同的机型,依据所应用的高压油泵型号以及具体控制策略的不同,其采用的燃油计量阀结构、特性、安装位置及电气接口形式略有不同,在维修更换时一定要注意区别,特别是根据缺省状态(断电情况下)特性的不同,燃油计量阀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两种类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共轨管上是否存在泄压阀来进行判断:一般商用车平台发动机共轨管都有泄压阀,其燃油计量阀为常开型;乘用车平台发动机共轨管没有泄压阀,其燃油计量阀为常闭型。
对于常开型燃油计量阀,其默认工作状态为常开,不通电状态下流量最大,电流特性如下图所示(常闭型电流特性正好相反):
图 2 常开型燃油计量阀电流特性示意图
溢流阀是一个多级机械阀,用于调节输油泵出油压力,对于保证油泵的润滑和回油正常至关重要。当燃油计量阀进口油压过高时(一般为0.1MPa),溢流阀将打开回油口,使燃油重新回到输入泵入口或者燃油箱。
三、常见故障模式与故障分析
不同的机型,依据所应用的燃油计量阀类型以及具体控制策略的不同,其故障现象与故障码定义会略有不同,但基本排查思路是一致的。下述表格以EDC7系统常开型燃油计量阀为例,对燃油计量阀的常见故障模式进行了汇总分析:
燃油计量阀的常见故障模式
序号
故障模式
故障现象
故障机理分析
1
燃油计量阀线路开路或者短路(与ECU的连接线路故障)
1、亮故障灯
2、产生相应的故障码:P0251(燃油计量阀驱动故障-开路)、P0254(燃油计量阀驱动故障-对电源短路)、P0253(燃油计量阀驱动故障-对地短路)、P160E(主继电器1驱动线路故障-对电源短路)或者P160F(主继电器1驱动线路故障-对地短路);
3、控制器加大高压油泵的供油量;
4、燃油压力超高,泄压阀冲开;
5、诊断仪显示轨压为700-760Bar;
6、发动机限转速,限速范围内油门仍起作用。
1、燃油计量阀与ECU之间的线路连接有两根:电源线和信号线;2、电源线和信号线开路、信号线对电源短路以及信号信号线对地短路分别对应故障码P0251、P0254和P0253。3、电源线由ECU内部的主继电器控制,所以电源线短路会导致故障码P160E或者P160F。
2
燃油计量阀及其接插件损坏(内部电气连接异常故障)
在使用、保养、拆卸、搬运以及装配过程中的不适当操作有可能会导致燃油计量阀及其电气接插件出现碰伤、变形、内部结构损坏,甚至泄漏等故障,导致电气连接异常。
3
燃油计量阀与ECU线束之间的接插件连接异常
接插件针脚弯折、断裂、老化、磨损、锈蚀、结构失效等以及接插件进水,导致接插件连接异常。
4
燃油计量阀驱动电流及工作状态异常
1、亮故障灯
2、产生相应的故障码:P025D(燃油计量阀AD通道信号故障-电压超高)、P025C(燃油计量阀AD通道信号故障-电压超低)或者P0252(燃油计量阀驱动故障-超温);
3、控制器加大高压油泵的供油量;
4、燃油压力超高,泄压阀冲开;
5、诊断仪显示轨压为700-760Bar;
6、发动机限转速,限速范围内油门仍起作用。
1、计量阀参数不配套或进脏物改变了参数(比如计量单元电阻发生显著变化);2、计量阀内部驱动电流监测模块故障;3、ECU故障,导致驱动信号异常。
5
燃油计量阀卡滞--卡滞在小开度位置
1、轨压低于目标值,发动机动力不足;
2、可能产生如下故障码:P1011(轨压闭环控制模式故障0--轨压低于目标值)、P0087(轨压闭环控制模式故障3--轨压较低)或者P1019(轨压闭环控制模式故障12--轨压低于目标值)。
燃油计量阀卡滞会导致轨压闭环控制断链,当计量阀卡滞在小开度位置时在某些工况下会出现实际轨压偏低或者低于目标值的情况,当目标轨压与实际轨压正差值超过某一阈值时,会触发相应的故障码;这种情况和油泵综合供油能力下降类似,当油泵综合供油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喷油量又较大时,即使计量阀开度最大,轨压也无法建立到ECU设定的目标值,ECU可能会报故障码,但并不能区别是计量阀卡在开度相对小的位置,还是综合供油能力下降。此外,燃油计量阀阀芯发卡,车在上坡或加速时开不到最大位置,也可能导致实际轨压低于目标值的情况。
6
燃油计量阀卡滞--卡滞在大开度位置
1、轨压高于目标值,车辆加速或上坡时,容易出现泄压阀冲开的故障现象;
2、可能产生如下故障码:P1013(轨压闭环控制模式故障2--轨压高于目标值)、P0088(轨压闭环控制模式故障4--轨压超高)、P1014(轨压闭环控制模式故障7--overun模式供油量过大)或者P1018(轨压闭环控制模式故障10--供油量过大)。
燃油计量阀卡滞会导致轨压闭环控制断链,当计量阀卡滞在小开度位置时在某些工况下会出现实际轨压偏高或者高于目标值的情况,当目标轨压与实际轨压正差值超过某一阈值时,会触发相应的故障码;另外,燃油计量阀有零供油状态,如果零供油状态实际不是零供油,则有可能是因为燃油计量阀卡在相对开度较大位置。
7
燃油计量阀阀芯磨损、不密封
车在下坡或倒推时,容易出现泄压阀冲开的故障现象。
如果燃油计量阀阀芯磨损、不密封,那么车在下坡或倒推时(ECU此时不喷油不进油,但是由于阀芯不密封,少量低压油进入高压泵),容易出现轨压超高,泄压阀冲开的故障。
注明:对于油品质量问题导致的燃油计量阀卡滞或者损坏故障,在修复或者更换燃油计量阀后,必须同时更换清洁的合格燃油;另外,对于常闭型燃油计量阀,在发生线路故障时,燃油计量阀是全关的,并且共轨管上不会有泄压阀,发动机将无法启动。
溢流阀的常见故障模式
序号
故障模式
故障现象
故障机理分析
1
溢流阀密封圈损坏
发动机轨压难以建立、启动困难或者无法启动
溢流阀损坏、卡滞或者进空气,将使柴油进空气或者从低压油路流回油箱,从而使低压油路不能保持一定的油压,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无法启动。
2
溢流阀漏空气
3
溢流阀流量和压力参数异常
4
溢流阀卡滞
5
溢流阀弹簧折断或者被异物垫起
四、故障排查方法与操作流程
燃油计量阀的故障排查方法
预先检查
1、蓄电池电量充足
2、车辆供电线路及保险丝均正常
3、所有接头均正常,接头无松动或者引脚锈蚀
检测工具
1、万用表、诊断仪
2、跳线盒,导线若干
电路/接线图
根据具体机型,查找相关技术资料,确认燃油计量阀的安装位置、接插件引脚定义、ECU引脚定义以及两者之间线路连接。根据所用ECU硬件版本的不同,其相应的电路/接线图略有不同,以EDC7系统为例,其燃油计量阀与ECU的引脚定义及线路连接如下图所示:
图 3 燃油计量阀与ECU的引脚定义及线路连接示例
其中:
检测步骤及方法
1供电检查
1.1 将点火开关置于OFF档
1.2 拔出燃油计量阀单元接头
1.3 将点火开关置于ON档
1.4 测量燃油计量阀单元接头引脚1到车厢地的电压,正常值应23-28V
如有异常,则可能的故障原因:保险丝、线束、接头、控制单元损坏
2 线路检查
2.1线束开路检查
2.1.1 将点火开关置于OFF档
2.1.2 拔出ECU接插件3
2.1.3 拔出燃油计量阀单元的接头
2.1.4 测量燃油计量阀单元接头引脚1和2分别到ECU3.09和3.10的电阻,正常值为0欧姆
如有异常,则可能的故障原因:线束、接头损坏
2.2 线束短路检查
2.2.1 将点火开关置于OFF档
2.2.2 拔出ECU插接头3
2.2.3 拔出燃油计量阀单元的接头
2.2.4 测量燃油计量阀单元接头引脚1和2分别到车厢地的电阻,正 常值大于1M欧姆
如有异常,则可能的故障原因:线束、接头损坏
3 部件检查
3.1 阻值检测
3.1.1 将点火开关置于OFF档
3.1.2 拔出燃油计量阀单元接头
3.1.3 测量燃油计量阀单元引脚1和2之间的电阻,正常值为2.6-3.15 欧姆
如有异常,则可能的故障原因:燃油计量阀单元损坏
3.2 声音判断
听声音判断工作是否异常。燃油计量比例电磁阀在断电时关闭,切断低压油路与高压油路的联系,在通电时则打开。因此,点火开关ON时,应听到燃油计量比例电磁阀发出连续不断的嗡鸣声,且把手放上应能够感到明显震动。
如有异常,则可能的故障原因:燃油计量阀单元损坏
燃油计量阀检修注意事项
1、由于燃油系统油路本身的故障,比如油品质量、油泵磨损等原因间接导致的燃油计量阀磨损或者卡滞故障,在更换新的燃油计量阀的同时,必须同时对整个燃油系统油路进行检查、清洗并更换符合标准的燃油。
2、因为高压燃油溢出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可能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严重伤害,同时泄漏出来的高压燃油在遇到到发动机高温零部件或排气系统时可能会被点燃,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所以对于在对包括燃油计量阀等高压燃油系统及其相应部件进行任何操作时,务必要遵守厂家提供的拆装规范。
3、在发动机运转时,绝对不能拆装燃油计量阀。
4、在检查、拆装高压燃油零部件前须确保残余的燃油压力已完全消除。
5、只有在发动机冷机时,才能对高压燃油系统进行检修。当需要拆开高压输油管路和零部件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6、燃油计量阀有常开型、常闭型两种,检修时应特别注意。
7、在对高压油泵或者燃油计量阀进行拆检、搬运和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不恰当的载荷,并对相关燃油接口进行保护。
图4 高压油泵搬运损坏与接口保护示例
五、拆装方法与操作流程
1燃油计量阀的拆装(示意图见后面附图)
1.1工具
M5内六角扳手或M5内六角安装套筒
1.2拆卸步骤
1.2.1使用常规清洗剂清洗燃油计量阀及其附近区域,然后用压缩空气将其吹干。
1.2.2拔下连接在计量阀上的线束,并保证线束、接口等做好保护避免污染。
1.2.3用扳手或套筒将燃油计量阀的紧固螺丝先松开1-2圈,尽可能抽吸掉计量阀区域内散落的颗粒物,例如油漆或者脏污颗粒。
1.2.4松开并且取出紧固螺钉。拉拔并转动计量阀,将其从壳体中取出。同时对泵体上的计量阀孔做好防护避免污染。
1.3安装步骤
1.3.1使用适当的清洗剂清洗新零件以及重新使用的零件,然后用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将其吹干。
1.3.2从泵体上的计量阀孔中抽吸可能存在的颗粒。
1.3.3涂抹一些非酸性凡士林来润滑密封圈、密封面、咬口密封、弹簧、阀球以及螺塞。
1.3.4检查计量阀装入泵体端是否有赃污、沉积物或者损伤(裂纹),吸出可能存在的脏污颗粒。
1.3.5将平垫圈放在计量阀上,按压并转动计量阀使之进入泵壳之中,上紧紧固螺钉,力矩为6-7N.m。插好连接线束。
2溢流阀的拆装(示意图见后面附图)
2.1工具
扳手、套筒
2.2拆卸步骤
2.2.1使用常规清洗剂清洗溢流阀及其附近区域,然后用压缩空气将其吹干。
2.2.2用扳手将溢流阀松开1-2圈,尽可能抽吸掉溢流阀区域内散落的颗粒物,例如油漆或者脏污颗粒。
2.2.3松开并取下溢流阀,同时对泵体溢流阀孔做好防护避免污染。
2.3检查
2.3.1查看拆下的溢流阀腔内是否有赃污、沉积物,如有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洗并用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将其吹干。
2.3.2按压阀芯看是否有卡滞现象,如有需更换新的溢流阀。
2.4安装步骤
2.4.1使用适当的清洗剂清洗新零件以及重新使用的零件,然后用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将其吹干。
2.4.2从泵体上的溢流阀孔中抽吸可能存在的颗粒。
2.4.3涂抹一些非酸性凡士林来润滑密封圈,将其旋入泵体,上紧力矩为20N.m(M14的溢流阀)、35N.m(M16的溢流阀)。
文章查询:
电路图
博世共轨喷油器配件对照表大全
高压共轨管配套表大全【收藏版】
经典老歌2000首,发给您收藏,慢慢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