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尼轮胎型号(吉姆尼轮胎型号是多少)
吉姆尼轮胎规格
轮胎上一般会有很多数字字母,这些数字字母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大部分轮胎上都有DOT标识,轮胎DOT是美国交通部认证的意思,通常后面还带有一串的数字字母,其分别代表的是轮胎的产地信息和工厂代码,最后面的四位数是轮胎的生产日期。前两位代表的是生产周数,后两位代表的是生产年份。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轮胎上还有很多数字字母,一些是轮胎品牌,M+S表示泥地和雪地适用的意思,有的轮胎会标注为MS、M&S或MS,有的标注ALL,也就是四季同样轮胎。还有一些类似195/60R1588T的一连串数字字母,则标识轮胎的规格参数:195:指的是轮胎的胎面宽度,也就说这个轮胎的胎面宽度是195mm。60:指的是轮胎的扁平比,并不是说轮胎厚度为60mm,而是指轮胎的扁平比是60%(扁平比=轮胎高度÷轮胎宽度×100%)。R:指的是轮胎类型,代表这个轮胎为子午线轮胎。15:指的是轮毂尺寸,这个轮胎适用于15寸的轮毂。88:指的是轮胎的载重指数,也就是轮胎的最大承重,这个轮胎的最大承重为560kg。T:指的是轮胎的速度等级,也就是轮胎的最大承速,这个轮胎的最大承速为190km/h。除此之外,轮胎的胎侧还有数字字母代表的是轮胎的性能:耐磨指数TREADWEAR反映轮胎的耐磨程度,数值越高代表轮胎就越耐磨,同时也意味着轮胎的硬度就越大,舒适性越差,反之。一般耐磨指数在280-320较适中。轮胎的耐磨指数为320,说明这款轮胎的舒适性较好。TRACTION表示的是牵引力指数,后面的字母则代表着抓地力的强弱,从高到低依次是AA、A、B、C这四级。AA说明该轮胎的牵引力非常强。TEMPERATURE表示轮胎的生热指数,后面的字母表示的是轮胎的生热级别,轿车轮胎的生热级别由高到低分别为A、B、C。该款轮胎的生热级别为A,说明耐高温性能很出色。祝您用车愉快、望采纳谢谢。
吉姆尼原车轮胎型号
吉姆尼轮胎采用的轮胎尺寸为205/70R15,对于这款小型硬派越野车来说已经足够咯~
吉姆尼轮胎型号在哪里看
微型SUV,大部分人只认铃木吉姆尼。其实,大发也曾经推出过同类型的SUV——大发Terios。当然,它没有吉姆尼那么硬派,反而更偏向城市化,造型就像小码的第二代RAV4短轴距版。虽然越野性能不如吉姆尼那么强大,但它比吉姆尼稍微舒适一点,内饰也比吉姆尼更精细一点。第一代Terios(J100)曾经被引入国内,叫特锐,众泰也曾经“山寨”过,叫众泰2008,第二代Terios(J200)并没有引入国内,所以国内见不到这款车。
大发Terios(J200)
售价:约合17.4万元(已停产)
定位:微型SUV
长宽高:4059*1699*1740mm
轴距:2581mm
整备质量:1140-1210kg
发动机:1.5L自然吸气发动机
变速箱:5速手动变速箱/4速自动变速箱
驱动方式:前置前驱/前置四驱
前悬架类型: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后悬架类型:五连杆整体桥非独立悬挂
前轮胎规格:215/65R16
后轮胎规格:215/65R16
发动机参数:
1.3L:最大功率87马力/6000rpm,峰值扭矩120牛·米/3200rpm
0-100km/h加速时间:14.5秒
最高车速:154km/h
1.5L:最大功率105马力/6000rpm,峰值扭矩140牛·米/4400rpm
0-100km/h加速时间:12.4秒
最高车速:160km/h
吉姆尼轮胎型号怎么看
近日,日媒【东洋经济】采访了负责四代吉姆尼开发的总工程师米澤宏之。
先给大家放张图,看看Jimny(窄体k-car)和JimnySierra(宽体)的产量,以做到心中有数。
销售目标&实际订单
2018年7月,四代吉姆尼发布时,铃木公司的销售目标是:
Jimny:1000辆/月。
JimnySierra:100辆/月。
产能也是根据销售目标的比例来安排的。
实际订单情况,远超预期,有些海外订单要排队一年才能交付(JimnySierra按照每月1000辆算,一年也才1.2万辆,也是预期销售目标的10倍了)。
关于增产
2019年1月,湖西工场增加产能。
吉姆尼的生产是由静冈湖西工场负责的,该工场生产的车有Alto、Spacia、WagonR、Hustler等。其它车型可以共用产线混合生产,而吉姆尼由于车身、梯形车架(特别是焊接过程)与其它车型完全不同,所以无法共用产线。
提高吉姆尼的产能也只是扩大与吉姆尼相对应的工场内部空间,而不是制造新的生产线,至于增产量会达到多少,也要取决于包括其它车型在内的生产计划。官方表示会尽可能增加吉姆尼的产量。
下图为湖西工场
关于海外
目前没有在印度等海外工场生产吉姆尼的计划,因为海外规格与日本国内规格在法律要求等方面仅有部分不同,发动机、底盘、轮胎规格是相同的,就是说四代吉姆尼目前的计划只有madeinjapan。
官方说法是,将继续为迄今为止发布过吉姆尼的每个国家生产它。此处应该没排除中国,我们坐等吧。
米澤宏之是谁?
他是铃木四轮车二部的总工程师,是四代吉姆尼、四代维特拉的总工程师。
下图是米澤宏之在吉姆尼发布会现场
米澤宏之,1987年加入铃木汽车工业。从事轻自动车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实验开发。2004年开始作为四轮车助理工程师,参与“Every”和“Cary”轻型商用车以及卡车机种项目。经过电气系统研发之后,2013年就任Escudo(维特拉)和Jimny的首席工程师,从2016年开始作为新型“Jimny/JimnySierra”的首席工程师来管理项目。
下面这个视频是2018年7月吉姆尼发布会现场,媒体对米澤宏之的采访,铃木俊宏社长有出镜。
浩子
锋驭&吉姆尼车主,铃木脑残粉
米澤宏之负责的是SUV的开发,从他个人履历的时间节点来看,铃木现在走的“复古”风格必然与他有关。
在被问到四代目要卖多久时,他说起码卖10年。毕竟三代目可是卖了20年呐!
嗨~我是小熊油耗的浩,铃木粉。
如果你也喜欢铃木,那就关注一下呗
吉姆尼轮胎型号是多少
前文回顾
我与吉姆尼的故事(上)——提车
我与吉姆尼的故事(中)——巴郎山测试旅行
从巴郎山和夹金山回来以后,我对于吉姆尼又有了许多更深的认识。想仿照汽车之家的风格为吉姆尼写一篇测评,这一写就是6000多字……
于是,最后的这6000多字,既是测评报告,也是纪念文章。如果不想看这些枯燥的文字,那么就直接跳到文末的【总结】吧,那里有我对它的评价,以及我为什么会选择它。
有人问我这是不是在给吉姆尼打广告,这车还需要打广告?就像我说的,愿意买这车的人都是真爱,不是靠广告就能打动的。
↓测评开始↓
◆外观
正面
长:3,680mm||宽:1,600mm||高:1,705mm||轴距:2,250mm
吉姆尼的外观就和它本身一样充满着特立独行的味道。有些人觉得它萌,有些人觉得它丑,喜欢的人爱到骨子里,不喜欢的人一脸“这啥玩意儿”的表情。但不管怎么说,这辆车在街上的回头率绝对比普拉多要高,而且你可以轻松地在万千车流之中一眼认出它来。
老实说,比起新款,我更喜欢它上一个版本(JB32/22)的样子。现款刻意营造的肌肉感,那个假的进气口和亮闪闪的中网都不太对我的胃口,有一种妥协于潮流的感觉。
所以我拿到车的第一件事就是仿造日本APIOTEAM的风格重新打造了前脸,但即便如此,大灯的位置还是有些靠下,让整个正面显得有些违和。
另一个问题是素车的轮胎偏窄,而且内收于轮拱之内,给人不太稳当的感觉,这点只能通过更换AT全地形胎来解决。
原车装配的卤素大灯亮度感人,很多时候需要打开雾灯来辅助照明。
侧面
吉姆尼的侧面比起正面来说要协调许多,标志性的两门短车身,四轮四角的硬派设计,使得原车不做任何改装就拥有30°的接近角,30°的通过角,45°的离去角,以及190mm的最小离地间隙。
而把素车那啃地似的前杠更换成短杠以后,接近角也提升为45度,再加上小巧的车身,单论通过能力,在所有硬派越野车中也只有牧马人能与之一战。
我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川西的山里,随处可见狭窄的临山道路和碎石小径,所以大型越野车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吉姆尼短小的身材使会车与通过变得非常方便,轻巧的车身也降低了侧滑和陷车的风险,所以吉姆尼的爱好者总是会骄傲地说:“如果吉姆尼都过不去,那其他车也别想过去了。”
背面
双色版吉姆尼的背影我只能用性感来形容了,独有的备胎罩使得整个车充满着设计感。排气管位置很高,间接提升了涉水能力,但吉姆尼本身并不是一辆为涉水而设计的车,瑞达的师傅告诫我,涉水深度最好不要超过后桥的高度,否则差速器的气孔有可能会进水。
轮胎
吉姆尼素车装备的是普利司通的动力侠(Dueler)的HT胎(公路胎),尺寸为205/70/R15。虽然是公路胎,但也是为SUV设计的,其高达70的扁平比让它看起来非常的结实,可以胜任大部分的旅行任务了。
许多车主会将底盘升高并换装尺寸更大的AT胎甚至MT胎,增强抓地力和抗穿刺性能,而且看起来很帅。但与此同时噪音和油耗也会陡升。我为了兼顾油耗和舒适性暂时没有更换轮胎,以后有需求的话再行安装。
◆内饰与储物空间
全览
得益于四四方方的造型,吉姆尼的视野极佳。坐姿很高,车头的位置可以看得很清楚,A柱盲区很小,后视镜面积又很大,可以让人轻松地把握道路情况。
很多人评价说吉姆尼的内饰就像面包车一样,这实在是有失公允。作为一辆19年没有换代的车,它的内饰虽然远远落后于时代,但好歹也与我家10万的天语,9万的飞度在同一水平线上,该有的基本配置如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调节,前后雾灯一应俱全,高配车还有液晶导航和后视镜加热,对我来说完全能够接受。
而且吉姆尼的内饰虽然简陋,但并不粗糙,装配水平、接缝处理和按键拨杆档把的手感都没有明显的瑕疵。这里尤其要提一下它的转向灯拨杆,手感实在是太魔性了,令人上瘾,咔哒咔哒的转向灯开闭声也令人着迷,与之相比飞度的拨杆粗糙得就像塑料玩具一样,铃木总是把钱花在这些谜一样的地方……
方向盘
双色高配版配备的是带有多功能按键的真皮方向盘,按键可以控制导航的开/关,功能切换,音量调节,上下切歌,属于聊胜于无的配置。
方向盘完全不能调节方向,只能忍受。
方向盘两侧是灯光和雨刮控制,与普通日系车无异。与手感独特的灯光拨杆相对的,雨刮拨杆似乎有些问题,我们经常会用到往上一拨让雨刮刮一次的操作,如果力度过小,雨刮就会卡在中途,需要花点力气才能让它正常工作。
仪表盘
仪表盘也是14款车型重新设计的地方,同样增加了亮闪闪的边框,感觉有些浮夸。
仪表盘能够显示时间,但不像天语能够显示车外气温,也不能显示油耗。里程表方面,除了总里程数外,还拥有AB两个小计里程表,非常方便,我会用它们分别记录单次旅行的总里程和单次加油后行驶的里程数。
仪表盘在没有打开车灯的情况下是没有背光的,使得在一些光线不足的地方看不清仪表盘上的数字,中控台上的按键也是如此,所以有时候我会打开示廓灯(小灯)让仪表盘亮起。
中控
从上到下分别是出风口,警示灯按钮,先锋导航,手动空调,四驱按钮,烟灰缸和点烟器。
先锋导航是顶配车自带的,普通车要加装它需要花3000块钱,并不是很值。我也主要是用它的TF卡插槽来播放音乐,其他功能很少用到。从气质上来说,还是老式收音机更符合吉姆尼复古的风格。
空调和内外循环切换都是手动的,跟我的飞度差不多。因为车内空间小,所以吉姆尼的空调制冷效率很高,但在副驾驶手套箱的位置会传来制冷剂流动发出的哗啦流水声,有点烦人。
四驱按钮,分别对应两驱,高速四驱,低速四驱。这才是吉姆尼的精华所在,也是它和那些城市SUV最本质上的区别。相对于现在华而不实的电子限滑、适时四驱和驾驶模式选择,还是这种手动的分时四驱更加可控和可靠。
在直线行驶的状态下,按下4WD按钮,就能够切换为高速四驱,可以应付泥泞,碎石和冰雪等打滑路面。在静止空档的状态下,按下4WD-L按钮,便能切换到低速四驱,此时扭矩放大到2.7倍,是吉姆尼最强的越野状态。
对于越野爱好者来说,这是一种仪式感,如同奔驰G级的三把锁,或者超级跑车的赛道模式;而对于一个大男孩来说,这个按钮能让人想起童年的那些机器人动画,当按下它的时候,吉姆尼就从一辆外形呆萌的小车,变身成了光芒万丈的越野神器,无往不利。
储物空间
受限于车身尺寸,吉姆尼的储物空间极其有限,门板很薄,上面只有一个很窄的槽,连扔垃圾都嫌不方便。
档把后方有一个杯架,手刹后方还有一些空间,在我装了扶手箱以后也捉襟见肘。
后座也为后排乘客提供了一个杯架和一点空间,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能放东西的地方了。
座椅与乘坐空间
双色版吉姆尼采用的是仿皮+织物的混合座椅,单色版是纯织物座椅。其实仿皮座椅会有不透气、冬冷夏热、易老化等问题,还不如织物的,只能相信日本人的产品质量了。另外,这个座椅的气味很小,在我扔了几个炭包过了一个星期后就再也闻不到了。
前排座椅很宽大,软硬合适,对于背部和腰部的支撑尚可,这次跑了600公里也没有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至于包裹性,不存在的。
座椅高度不可调,对我这个1米68的人来说有点高,如果想悠闲地躺着开车就感觉脚要离地了。至于头部空间,嗯……反正以我的身高,买车从来没操心过头部空间,什么几指几拳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其他东西都能忍耐,但一个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是安全带高度不能调,使得安全带勒脖子,非常难受,只能买个安全带套来解决。网上很多人都反映了这个问题,老款都是可以上下调节的,新款却把它固定死的,这只能说是一个设计错误。
后排座椅,虽然还不至于被称为dogseat,但其实就跟现在流行的七座车的第三排座椅差不多,不论是空间还是舒适度都很捉急,只能短时间乘坐。但这两个座椅带有可调高度的头枕,并可以分别调节倾斜度,也可以分开放倒,甚至还带有儿童座椅的接口,在使用上还是比较便利。
通过扳动副驾驶座椅旁的调节把手来放倒座椅,制造出进入后排的空间。后排的人想要出来,也可以通过踩踏座椅下方的踏板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还是比较方便的。
吉姆尼前排座椅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完全向后放倒从而与后座拼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躺椅,小憩一下可以,当成床睡觉是不可能的。
总的来说,如果是长途旅行的话,这辆车最多就坐两个人,后排就留给行李吧,或许还有阿猫阿狗。
后备箱与尾门
后备箱容积感人,但也不至于放不下东西,我一个人旅行携带的大背包,灶具和食物箱可以全部放下。把座椅放倒,扔几个行李箱也是没问题的,还是那句话,长途旅行只建议两人乘坐。
后备箱两侧分别有两个储物空间,盖子松松垮垮的,空间也不大,最多就放点抹布之类的东西。下方是千斤顶和摇把,没有套筒扳手,需要自己准备。
尾门沿用的日本规格,通过气压撑杆向右开启,在路边使用会很不方便。车窗加热线就这样大咧咧地暴露在外,非常粗犷。我在这里装了一个网兜,用螺丝固定,可以放一些轻便的物品。
◆动力总成
吉姆尼装备的是排量1.3L的M13A发动机,和1.3L雨燕同款,在发动机舱里看起来非常袖珍。
最大马力:85匹/6000转
最大功率:62.5kw/6000转
最大扭矩:110牛·米/4000转
这已经是十七年前问世的老古董发动机了……好在能满足国五排放标准,不影响销售。
与之搭配的是4速AT变速箱,和天语同款的蛇形档把,但从N档到L档的走向和天语略有不同。
这套动力总成可以说是吉姆尼最大的短板,它实在是太老旧了,传动效率很低。实际驾驶起来,第一感觉就是肉,0-60km/h还好,再继续往上加速就会感觉非常乏力,哪怕把油门踩到地板里,120km/h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在高海拔地区动力更是捉襟见肘,平路还好,可以勉强维持在60km/h,一旦遇到爬坡,就只能以30-40km/h的速度蠕行。
另外一个问题是吉姆尼的巡航转速非常高,这也是造成吉姆尼高油耗的根本原因。我在驾驶过程中记录了吉姆尼以不同速度巡航时的发动机转速:
50km/h——2000转
60km/h——2200转
70km/h——2400转
80km/h——2600转
90km/h——2800转
100km/h——3000转
110km/h——3100转
120码?不存在的。
吉姆尼的怠速转速在900转左右,但只要你的脚挨上油门,转速就基本上不会低于2000转。发动机嗡嗡作响,速度指针却像乌龟一样往上爬。
这是我此次测试的吉姆尼在不同路况下的油耗表现。
城市工况(平均速度25km/h):10.5L/100km
高速工况(平均速度100km/h,匀速):8.6L/100km
郊区工况(平均速度50km/h,匀速):7.8L/100km
要知道,我那辆搭载1.5L/130匹马力黑科技发动机加CVT变速箱的飞度,哪怕是以时速80km/h巡航时,转速也仅为1500转,瞬时油耗仅为4.5L/100km,今年在甘南更是跑出了全程4.7L/100km的神油耗。
当然,磨合期、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和车身高风阻对于油耗表现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我在网上查阅了同样使用这套动力总成的雨燕车主的油耗报告,依旧非常高,基本上都在7-8L左右。所以,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技术落后,动力羸弱,小马拉大车,这也是许多吉姆尼车主换装了天语的M16A发动机以后,油耗反而更低的原因。
如果一定要说它的优点,那就是它的输出非常线性,不会出现明显的顿挫或者急加速急减速的情况,这在需要精确控制油门的低速越野场景中是非常合适的。还有就是这个发动机非常皮实,很难开坏……
同样令人诟病的还有刹车,之前在网上的测试中就看到吉姆尼的100-0km/h刹停距离是可怕的50m(在一般的汽车测评中,哪怕是大于40m都要给个负分了)。反映在日常的使用中,就是刹车非常软,哪怕把刹车踩死也不会出现急停刹死点头的情况,给人的信心不足。但它同样非常线性,很适合需要精确控制速度的越野场景。
所以,只能说吉姆尼的动力和刹车都是为了低速越野调教的,它的一切表现都在告诉你,不要开得太快。如果说普通的车是追求高空高速的战斗机,那吉姆尼就是追求低空低速灵活性的直升机。既然成为了车主,就积极地面对吧,毕竟拥挤的城市不适合吉姆尼,野外才是它的舞台。
◆操控
对于一辆硬派越野车来说,谈论操控性似乎没什么意义,但说实话,吉姆尼的操控要好于我的预期。实际上,吉姆尼是辆很好开的车,哪怕是女生也能够驾驭。
我也开过我家的天语,它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方向盘非常重,基本上得使出吃奶的劲来转向。所以我想吉姆尼大概也是同样表现,但实际上吉姆尼的方向盘在正常的驾驶中表现得很轻巧,操纵起来毫不费力,只有在挂倒档揉库的时候才会显得比较沉重。
方向盘的虚位很大,指向模糊,这也在意料之中。越野车一般都是这样设计的,这是出于对驾驶员的保护,需要防止在越野时方向盘随着崎岖路面剧烈扭动而伤害驾驶员。但这不代表着你不能在城市里潇洒穿梭,毕竟这车可是只比QQ长上十公分。
所以实际驾驶起来,吉姆尼在变道超车和山道急弯中显得游刃有余,我以60km/h左右的速度在夹金山的下山路上劈弯,竟然没有太大的压力。除了方向盘易于操作以外,偏硬的悬挂也能够扎实地支撑住车身,使得车体侧倾并不严重,也没有失控的迹象,离极限还远。
当然,它毕竟是一辆窄而高的越野车,还是要注意控制速度。我曾经像很多人一样担心吉姆尼会不会翻车,并且专门就这个问题问过瑞达的人,他们说他们那儿大概有100多台吉姆尼做过升高改装,也没听说谁在正常驾驶的情况下翻过车,真正造成翻车的原因应该是在越野时,车身倾斜过大,控制不当而翻车。
◆底盘悬挂
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人搞不清SUV和越野车的区别。从汽车发展历史来说,SUV是在越野车的基础上,改变了车身结构,以追求舒适性为目的而诞生的产物。这里所说的车身结构改变,就是指非承载式车身向承载式车身的改变,这也是SUV和越野车在本质上的区别。
承载式车身车壳和底盘是一体框架式的,是SUV和轿车普遍采用的结构。优点是重量轻,底盘低,舒适度好,适合流水线生产,成本低廉。缺点是底盘缺乏保护,在经过崎岖路面时车身框架会整个发生扭动,耐久度低。
非承载式车身底盘和车壳是分离的,所有部件都连接在底盘的大梁(车架)上,这是硬派越野车和皮卡普遍采用的结构。优点是大梁不仅抬高了底盘高度,保护了发动机、水箱等重要部位,同时还承受了越野时路面带来的冲击,使得车壳保持完整性,提高了耐久度和可靠性。缺点是质量大,重心高,舒适度差,制造和组装起来不方便,成本较高。
吉姆尼,就是采用了带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前后3连杆螺旋弹簧整体桥悬挂的硬派越野车。
驾驶感受总体来说就是:小坑颠,大坑稳。
所谓颠,是指悬挂很硬,对于地面的颠簸毫无过滤,所有的震动都直接传递到座位上。如果经过搓板路或者连续碎石路,那就像是坐上了按摩椅,抖得人浑身发麻。
所以强烈建议把车里的所有东西固定好,不要有零碎或是易滚动的小物件,否则在经过颠簸路面时,这些东西都会在车里来个“大合唱”。
而所谓的稳,是指在经过大坑或者破碎路面时,底盘表现非常扎实,给人的信心很足,悬挂经历一次压缩以后可以完全拉住轮胎,不会有多余的震动。加上极强的通过性,使得在经过井盖、破碎路面和炮弹坑时,可以轻松碾过,完全不用像轿车一样战战兢兢地减速。
这里必须表扬一下铃木的底盘功底,不论是吉姆尼还是天语,底盘给人的感觉都是非常扎实的,隔音效果也很好,相比之下飞度的底盘如同纸糊,胎噪如同雷鸣,感觉随时都可能爆胎。
◆噪声控制
老实说,吉姆尼的隔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也许是开惯了同样嘈杂的飞度,甚至觉得吉姆尼的隔音做得比飞度都还要好一些。吉姆尼的噪音主要产生于那羸弱的发动机和高挑方正的车身,随着速度增加,发动机噪声和风噪便显著增加。
我给发动机盖和两个门都加了隔音棉,情况有所改善。而底盘噪音和胎噪则比飞度好太多,值得表扬。
◆结语
吉姆尼的初步测评就到这里了。
它的发动机老旧,动力羸弱,开在路上随便什么车都能超它,高速上开120码难比登天。但却能走其他车不能走的路,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它的悬挂巨硬,十分颠簸,在搓板路上能把你抖散架。但却能在烂路上给你无限的信心,让你觉得它坚不可摧。
它的油耗奇高,一箱油只能开400多公里。但却能够在未来长久的时间里,轻松而可靠地带你走上十万公里。
它的空间狭小,内饰简陋,储物空间也几乎没有。但却能够载上你,和你的伴侣,再加上孩子或者狗,向着秘境出发。
它就是它,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那么神,也没有那么糟。它就是一部为了越野而生的个性之车,如果你能够接受它的缺点,那么它也会在它擅长的方面带给你无限的乐趣。
但哪怕是我们这些最狂热的爱好者,也不建议你把它作为你家里唯一的一辆车。要知道,在15万这个级别,轿车你能买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福特福克斯、日产轩逸、马自达昂克赛拉、大众高尔夫……SUV你能买本田缤智、日产逍客、JEEP自由侠、马自达CX-4、别克昂科拉,还有自主品牌那些黑科技销量怪物比如哈弗H6、吉利博越、长安CS75之类的,而且还都是中高配版本。要是再咬咬牙,都能上欧蓝德,指南者,奇骏,CRV这些更大的家伙了。
哪怕铃木自己的维特拉也能在舒适度、科技配置、动力和油耗上秒杀吉姆尼。
如果你只是想买一辆日常能在城市里代步的车,那还是别选择吉姆尼了,你憋屈,它也憋屈。
就像吉姆尼自己的宣传语一样,“Wayoflife。”你选择了它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刨坑挖泥烂石头的越野之路,选择了奔向无尽远方。
所以我建议你在购买它之前,仔细考虑自己的用车场景,并进行试驾。确定自己能接受它羸弱的动力、巨硬的悬挂、狭小的空间、简陋的内饰和糟糕的油耗表现。如果这些都不能阻止你对它的喜爱,那就果断入手吧。
毕竟,那些让我们如今觉得乏味的,正是当初我们自认为最理智的选择。
最后,谈谈我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吉姆尼。
我不想在这里赘述那些老生常谈了,比如它是一辆真正意义上的硬派越野,非承载式车身,前后硬轴,梯形大梁,分时四驱带低速档;比如它的越野能力是如此的强,能够与牧马人,奔驰G一争高低,几乎没有去不了的地方;比如它的可靠性是如此高,轻轻松松十多万公里,一直烂路颠簸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比如它的改装件是如此丰富,能在改装的过程中让你获得极大的满足;比如它的保值率是如此之高,二手车价格十分坚挺……
等等等等。
这些每个吉姆尼爱好者估计都能像背书一样给你讲上半天。
或许你会很不屑,说了那么多,其实还不是因为穷。
这也没错吧……硬派越野车本来就只有那么几个,帕杰罗、牧马人、普拉多乃至陆巡、途乐都太贵了,也太大了,油耗更是感人。而国产车诸如BJ40,哈弗H5的装配质量始终不能让人满意,无法在可靠性上给予我信心。所以,在这个价位上,吉姆尼是我唯一的选择。
只是除了价格,更多的还是情怀。
或许以后我有了钱会再买一辆三门版的普拉多,它作为一辆长途穿越车来说堪称完美,但我对它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与冲动,它们就只是工具,我走在街上也不会多看它一眼。
而吉姆尼则是伙伴,是兄弟。
它是一台真正的硬派越野车,不论多烂的路都能走,即使满身伤痕也不会把我撂在路上。我要走的路不在城市里那些高楼大厦之下,而是在远方的苍茫大地之上。
它是一台特立独行的车,由一家偏执的厂商,用偏执的技术理念制造出来。它虽然外表看似柔弱,内里却坚强如铁,能够在烂得不行的路上将那些光鲜华丽的小鲜肉秒成渣渣。
而后,当你真正了解它以后,你就会觉得它是一辆非常人格化的车。在这个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全,既要配置丰富又要价格便宜的时代,它真的是一个异类。它的优点是那样地突出,缺点又是那样的明显。样子很平凡,内饰很落伍,却又具有如此强大的越野性能。即使缓慢,但却总能一步一步的前进,有路能行,没路也行,没有它过不去的坎。
这不就和我们人差不多吗?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也有优点,有缺点,有自己的个性,有擅长与不擅长的东西,我们也在人生崎岖坎坷的道路上慢慢前行。
在这条路上,我们终将尊敬那些其貌不扬,实则内心强大的人,尊敬那些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努力前进的人,尊敬那些坚持着自己的路和信念,毫不妥协的人。
所以,我也尊敬吉姆尼,和那些选择并热爱着吉姆尼的人。
吉姆尼,不仅是一辆车,它象征着特立独行,自由不羁的灵魂。
我与吉姆尼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吉姆尼原装轮胎什么牌子
▼车展新车 ▼
新车头条价格选车视频首测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里说的“公路向”、“越野向”并不是说只能干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可以通过这个部件,大家可以多少理解到厂商们对这台车的定位,说白了就是通过这个大家可以看明白厂商更希望大家开这台车走什么样的路?干什么事儿而已。
今天说的这个配件就是轮胎,轮胎是车辆所有能力的集中体现,是非常关键的部件,但又是咱们很容易忽视的东西。说轮胎与越野就要先说轮胎的指标,通常大家能接触到的就是例如:265/65R17这样一串数字与字母,大家要先搞明白这串东西代表什么?咱们才还继续往下聊。
首先就拿咱们举例的265/65R17这串数字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轮胎的基本型号,其中的265是指轮胎宽度为265mm,通常而言车辆动力越大使用的轮胎就会越宽,当然越宽也越容易费油。
数据里的65则是轮胎的扁平比,什么是扁平比?既然是个“比值”当然是两个数据的对比了,是那两个数据呢?就是轮胎的厚度与轮胎宽度的对比,65就是代表了轮胎的厚度约为宽度的65%。算下来265x65%≈172(mm),也就是说轮胎的厚度大约是172mm。
最后的R17大家通常会连在一起说,但其实这表达的是两个含义,首先前面的R这个字母表示的是轮胎类型,通常现在咱们看到的R说的就是子午线轮胎,这也是目前主流的一种轮胎形式,除此之外还有X的高压胎和“一”(1或者横杠)代表的低压胎,后面两种我们很少有机会遇到。而后面的17则是代表这条轮胎是装在直径17英寸的轮毂上的。
那么知道这些,跟咱们看SUV取向有什么关系么?当然有!
首先是宽度,同样一台车如果使用的是165宽的胎,那么它在不放低气压的状态下走泥泞或沙地路面就要比使用了更宽的例如225轮胎的车更容易陷车,这一点很好理解,在这种特殊路面上轮胎接地面积越大,重量越容易分散也就越不容易陷车了!
比如说,宝马X1车重差不多1.5吨使用的是225宽的轮胎,而更轻的吉姆尼只有1吨却也是用了205宽的轮胎。同吉姆尼相似重量的轿车例如POLO就直接使用185宽度的轮胎了。
其次是扁平比,扁平比数值越大说明轮胎越厚,如果是追求速度和操控的车辆会希望轮胎尽可能的扁,这主要是可以提高轮胎在过弯或者加速时的抗变形能力,例如轮胎过厚在急加速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驻波效应。但是追求越野的车不会强调急加速啊!所以这个优点没有嘛!反而,他们会面临更多的来自地面的冲击力,甚至被泥浆包裹,这时候更厚的轮胎可以有效的环节冲击,甚至有一些轮胎会在胎壁上做出花纹,一方面提升泥泞、沙漠路段的通过能力,一方面还可以抵御胎壁破损。
举个例子,jeep的大切诺基常规版车型使用的是265/60R18的轮胎,即便是20寸轮毂也用了265/50R20的轮胎,但是到了追求加速的SRT版大切诺基上,轮胎尺寸一下就变成了295/45R20。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很多跑车都是用这种扁胎,例如法拉利488后轮就是305/30R20的轮胎。
下面咱们就找找看,有哪些是只从轮胎上看似乎对于越野不太感兴趣的SUV?首先我们找到的一个就是江铃福特生产的撼路者,说实话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款车的,但是其顶配车型居然使用了一个265/50R20的轮胎,不得不说这个实在有点儿遗憾了!
另外一个就是Q3,咱们暂且不说Q3的实际越野能力,至少其定位是SUV车型。但是我们看到它配备的基本上就是235/55R17和235/50R18这两种尺寸的轮胎,应该说由此可见奥迪没怎么打算让Q3真去干粗活。
最后说两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就是普拉多了!即便是最顶配车型也只是用到了265/60R18的轮胎,常规车型用的都是265/65R17。至于说另一个越野车迷心里的“神车”牧马人更是夸张,一水儿的245/75R17的轮胎,摆明了一副老子就是要去野的态度。
好,以上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从轮胎尺寸上判断SUV取向的小技巧。一台SUV的越野能力不能只看这一个方面还需要综合考虑,轮胎这里只是一个参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厂商的用意,最后留个小作业请查一查很多人都奉为绝对王者的AMGG65的轮胎是什么尺寸?
30秒懂车·选车神器
新车头条价格选车视频首测
5-10万买车10-15万买车15-18万买车
2017年度新车首测
[SUV篇]
[轿车篇]
[MPV篇]
关注30秒懂车后,可回复数字查看对应内容
回复【1】将取代GTI神车地位的轿跑开起来真有那么好?
回复【2】揭露不去4S店保养的弊端,能省多少钱?
回复【3】5台减配严重的车型,千万别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