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纸尿裤(宝宝13斤用什么型号纸尿裤)
纸尿裤号码选择
尿不湿的型号从小到大是:
一般NB号---适合5公斤以下;S号适合3~8公斤;三个月大小的宝宝。
M号适合6~11公斤;四个月到六个月的宝宝。
L号-适合9~14公斤;六个月以上,XL号适合12公斤以上。
纸尿裤挑选看4点:
透气性好:尽量保证纸尿裤内外环境湿度和温度相同。
吸收性好:不会让宝宝的小**有明显的闷热潮湿感。
表层材质柔软:细腻亲肤的内表层,可以减轻过度摩擦可能带来的皮肤损伤。
贴身不紧绷:防漏的同时要方便宝宝活动,腿粗的宝宝可以选择大一码的纸尿裤。
纸尿裤 型号
小鹿纸尿裤型号适合体重NB0~5公斤S4~8公斤M6~11公斤L9~14公斤XL9~14公斤2XL12~20公斤可以根据宝宝的体重来选购尿不湿
纸尿裤规格型号
目前市面上的拉拉裤的型号一般有M/L/XL三个型号,妈儿宝还有XXL型号,而一般最小的型号均是M,适合6、7kg以上的宝宝使用。一般宝宝会坐特别是会爬之后(一般7、8个月左右)就可以考虑使用拉拉裤了,或者在使用M或者L号纸尿裤的时候就可以搭配着使用拉拉裤了。根据自家宝宝体重和胖瘦选择合适的拉拉裤就好,一般拉拉裤包装上会有说明的。春季养娃更精彩
纸尿裤型号大小排行
纸尿裤的型号有哪些?
现在很多妈妈都很关心纸尿裤尺寸的问题,纸尿裤的尺寸对宝宝很重要,大的纸尿裤很容易测漏,小的纸尿裤有很可能勒着孩子的大腿。而且,随着宝宝的成长,纸尿裤也要更换新的尺寸。
要提醒爸爸妈妈注意的是,同样体重的宝宝由于体形的不同,选择纸尿裤的型号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给宝宝挑选纸尿裤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宝宝自身的情况去选择相对应的尺寸哦!
爸爸妈妈们知道了宝宝纸尿裤各个型号对应不同的尺寸,以及对应了宝宝身体发育的不同发展阶段,接下来对选择宝宝纸尿裤的型号,应该已经有一些心得了吧。
在选择纸尿裤的型号之前,首先应该看你宝宝的体重。在纸尿裤的包装上都有纸尿裤型号和适合的体重标准,大多数的妈妈也是以宝宝体重来选择纸尿裤型号的。一般NB码------适合5公斤以下;S码--------适合3~6公斤;M码---适合5~10公斤;L码----适合9~13公斤;XL码---适合12公斤左右。
如何判断宝宝何时该更换纸尿裤型号?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问题,对于很多初为人父人母的人来说,很难判断出孩子什么时候该换纸尿裤型号了,很多新妈妈不知道纸尿裤的型号该什么时候换,而不同阶段的宝宝使用纸尿裤的型号不同,穿戴不当的婴儿纸尿裤会对孩子的行动或皮肤造成伤害,因此妈妈还要掌握纸尿裤型号的更换时间哦。
纸尿裤外包装上标示的多种尺寸所适合的体重标准值,方便了爸爸妈妈进行选购。但纸尿裤的每一个尺寸都有一定的涵盖范围,彼此之间可能会有重叠的部分,那是因为考量到相同体重的宝宝可能有各种不同的体型,如身高、腹围、腿围尺寸上的差别。
所以爸爸妈妈不光是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纸尿裤,也应该考虑宝宝的实际体形。另外,如果发现孩子使用该纸尿裤后,出现轻微漏尿的现象,或帮孩子换尿布时,发现他大腿、腰部位置有勒痕,就要考虑是否该帮宝宝更换纸尿裤的尺寸了。妈妈要多观察孩子穿纸尿裤的感觉,从细节来判断是否需要换纸尿裤哦。
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了关于纸尿裤的型号相关的诸多疑问,相信能给对新晋爸妈们有所帮助哦~
纸尿裤型号选择
现在很多妈妈都很关心纸尿裤尺寸的问题,纸尿裤的尺寸对宝宝很重要,大的纸尿裤很容易测漏,小的纸尿裤有很可能勒着孩子的大腿。而且,随着宝宝的成长,纸尿裤也要更换新的尺寸。
在选择纸尿裤的型号之前,首先应该看你宝宝的体重。在纸尿裤的包装上都有纸尿裤型号和适合的体重标准,大多数的妈妈也是以宝宝体重来选择纸尿裤型号的。
一般情况S码---适合3~6公斤;M码---适合5~10公斤;L码----适合9~13公斤;XL码---适合12公斤左右;XXL码---适合17kg以上。
有的新手宝妈不太明白NB码和S码的区别,不知道宝宝刚出生到底要穿什么码,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NB码到底适合多大的宝宝。
NB就是NEWBORN新生儿的意思,是纸尿裤中最小的型号,大多只适合月子里的宝宝用,如果出生时体重偏重,就应该准备S码。NB码适合出生6斤以下的宝宝试用,穿不了太久,宝宝长得快,所以建议宝妈准备个一包左右就好。
纸尿裤的尺寸大致是按宝宝的体重来选择,以上体重仅作为参考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体重相同,不同宝宝的身高,腰围,腿部等很多地方都会存在差异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按照宝宝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大一号或者小一号。
如何判断宝宝何时该更换纸尿裤型号?
对于很多初为人父人母的人来说,很难判断出孩子什么时候该换纸尿裤型号了,很多新妈妈不知道纸尿裤的型号该什么时候换,而不同阶段的宝宝使用纸尿裤的型号不同,穿戴不当的婴儿纸尿裤会对孩子的行动或皮肤造成伤害,因此妈妈还要掌握纸尿裤型号的更换时间哦。
纸尿裤外包装上标示的多种尺寸所适合的体重标准值,方便了爸爸妈妈进行选购。但纸尿裤的每一个尺寸都有一定的涵盖范围,彼此之间可能会有重叠的部分,那是因为考量到相同体重的宝宝可能有各种不同的体型,如身高、腹围、腿围尺寸上的差别。所以爸爸妈妈不光是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纸尿裤,也应该考虑宝宝的实际体形。
另外,如果发现孩子使用该纸尿裤后,出现轻微漏尿的现象,或帮孩子换尿布时,发现他大腿、腰部位置有勒痕,就要考虑是否该帮宝宝更换纸尿裤的尺寸了。妈妈要多观察孩子穿纸尿裤的感觉,从细节来判断是否需要换纸尿裤哦。
综合自网络
母婴行业观察
为您解读母婴行业,观点,资讯,案例,趋势。
奶粉与纸尿裤
全方位解读奶粉与纸尿裤行业,观点,资讯,案例,趋势。
新母婴店
专注在婴童店的发展与革命,做您开店的智慧内参。
奶粉关注
去伪存真,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奶粉
快消门
解读快消行业那些事儿
幼教观察
为您解读儿童教育行业,观点,资讯,趋势,案例
纸尿裤的型号规格表
如何选择纸尿裤的型号
宝宝出生以后妈妈都会给宝宝用纸尿裤,因为纸尿裤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让宝宝安睡一整晚,而且尿不湿都是一次性的,干净卫生。而纸尿裤也是有大小号之分的,那么纸尿裤买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跟着胖胖一起来看看吧。
纸尿裤选择适合的最好
纸尿裤的外包装上面都有适用的宝宝体重,所以家长在选择纸尿裤的时候,要根据宝宝的体重进行选择。过大的型号很容易出现漏尿,过小的型号会因为滁留的尿液多于尿裤的承受力而产生回渗,而且尿裤过紧会损伤宝宝娇嫩的肌肤。
出现以下情况应该给宝宝换大一点的纸尿裤
1.当纸尿裤出现紧勒的时候
纸尿裤是宝宝每天都要用的,所以妈妈每次再给宝宝换纸尿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观察,看看宝宝的大腿处有没有勒痕。另外妈妈在给宝宝换纸尿裤的时候,如果感觉到宝宝的大腿部或者腰部穿起来有点紧了,这时候就要换大一点的纸尿裤了。不能等到宝宝的腿被勒出红痕再换,这时候就晚了,变小的纸尿裤已经给宝宝的皮肤带来了伤害。所以平时要对注意观察,一旦感觉纸尿裤变得比较紧可,就要及时更换大一码的。
2.当尿不湿的腰贴已经达到最外侧的时候
一般纸尿裤都是有腰贴的,腰贴可以调制纸尿裤裤头大小,来使宝宝达到最舒服的状态,当腰贴已经贴到最外侧的时候,就说明纸尿裤小了,需要更换大一码了。因为当腰贴贴在最外侧的时候,宝宝穿着会不舒服了,而且很容易就会脱落,造成漏尿。
如何给宝宝选择合适的纸尿裤
在选择纸尿裤的型号之前,首先应该看你宝宝的体重。在纸尿裤的包装上都有纸尿裤型号和适合的体重标准,大多数的妈妈也是以宝宝体重来选择纸尿裤型号的。
一般情况下:
S码:适合3~6kg
M码:适合5~10kg
L码:适合9~13kg
XL码:适合12kg左右
XXL码:适合17kg以上。
小贴士:
除了这几个尺寸之外,还有一个号就是NB,NB就是NEWBORN新生儿的意思,是纸尿裤中最小的型号,大多只适合月子里的宝宝用,如果出生时体重偏重,就应该准备S码。NB码大都适合出生6斤以下的宝宝试用,穿不了太久,宝宝长得快,所以建议宝妈准备个一包在月子里面用就好。
总结:给宝宝买纸尿裤一定要选择正合适的尺码,这样宝宝穿戴会比较舒服,而且也能避免勒痕和侧漏的现象,另外妈妈还要注意,随着宝宝成长要随时更换纸尿裤的尺码,让纸尿裤始终合适宝宝才是最好。在购买纸尿裤的时候,要注意纸尿裤舒适度、透气性和吸水性。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来自于胖孩儿家的一款纸尿裤——胖孩儿能护臀的纸尿裤:
纸尿裤的型号有哪些
各位宝妈宝爹奶奶姥姥们,距上次纸尿裤评测已经过去仨月,本以为测了26款怎么说也能让你们心里有数,没成想,要求补测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我微微一笑,开了续集。
这一季,干妈又加测了呼声最高的15款纸尿裤,加上第一季的26款,估摸着市场占有率超过90%,如果还有没测到的我想那一定是……无缘。
上下滑动看看有没有你家宝在用的↓
其实,纸尿裤品牌千千万,但宝妈们关心的问题永远是那么几个,并且一直在疑惑,从未被解答。干妈阅纸尿裤无数,今天不如直接唠嗑答疑,结合检测数据,把洋品牌和国产货的差距摆一摆,把纸尿裤背过的锅甩一甩,把现象背后的因果捋一捋。
检测了什么先交个底
看字头晕只想要推荐的宝妈
请于此处存图
?
更多推荐更多品牌,猛戳小程序查看
?
推荐产品只解一时之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商品的疑惑和误区,培养理智而正确的消费观念,盲目和纠结便一直存在。所以,如果你对娃的事儿必求甚解,干妈特邀你参加
纸尿裤扫盲科普深扒辅导班
基础班
近几年扎堆冒出来的微商品牌纸尿裤安全吗?
从检测结果来看,安全基本没啥问题。
41款纸尿裤,6项有害物质均未检出,pH(酸碱度)基本都在国标要求的4~8范围内,只有1款稍稍越界(pH8.2),具体是谁就不点名了,可以移步纸尿裤评测第一季查看。
说句题外话,微商品牌之所以被怀疑诟病,多半因为营销手段太魔幻。踩大牌,传谣言,再给自己制造点欧美血统,都是经典套路。其实,只要质量过硬,浮夸的宣传包装不过是身外之物,不如省省。跑偏……谈下一话题~
哪款纸尿裤吸得快、回渗少?
传统大牌表现皆优,吸收之王小鹿叮叮。
国标中,关于纸尿裤液体吸收性能的指标有三:滑渗、回渗和渗漏。简单叨叨一下,滑渗就是一泡模拟尿液倒在纸尿裤上看滑走多少,回渗你懂的,渗漏则是看吸收尿液后底部漏多少。具体测试方法,欢迎宝妈到纸尿裤评测第一季中围观。
41款纸尿裤吸收性能表现如何?上下滑动查看,排名分先后↓
国产品牌小鹿叮叮以0滑渗、0反渗、极少渗漏夺冠,搭配1块5一片的价格,可谓感动干妈,打动亲妈。
而号称好莱坞明星宝宝都在用的百乐颂,以29ml的滑渗量(国标限量值≤20ml),让我们见识了美帝大老粗的产品质量,一泡尿滑走1/3,实属难得,请看表演↓
同品牌不同价位的纸尿裤到底有啥区别?
看破说破,纸尿裤整出多个系列其实更多是出于市场细分的需要,兼顾各个层级的消费者,在商言商,品牌当然想多赚钱,这无可厚非。至于高端系列是不是真高端?干妈特地勾搭到了某国际大牌纸尿裤的研发经理刨根问底。
刨出来的料也基本与预想吻合。同品牌高端系列纸尿裤通常会使用更优质的原材料,加入更多功能设计。比如会着重使用更柔软透气的材料,全面包裹宝宝后腰的腰围,还有更长效干爽的吸收芯体。
我们能直观感受到的是高端系列纸尿裤看起来确实档次高一截,做工更细致,触感更细腻。至于吸收性能、透气性的差异,正好这次集齐了好奇的4个系列,来对比个明白↓
emmm……平价的银装系列在性能上也并不差。纸尿裤嘛,终究是个消耗品,要不要为高端系列买单,还要看宝妈们如何在趋于完美与差不多就行之间取舍了。
越薄的纸尿裤越透气吗?
并不。纸尿裤的透气性受材质、结构、工艺等综合因素影响,厚度只是一个方面。为了更直观地看看41款纸尿裤透气性的差异,干妈琢磨了一个实验。用微波炉加热,计算前后蒸气差。
这种方法可以很明显看出纸尿裤透气性的差异,但要强调一下,因为微波炉加热非真实使用环境,宝宝的体温和尿液温度远低于此,实际使用时的感受不会像实验数据的差异这么大,透气性最好的也不会就*下生风了。严谨起见,干妈不再将实验结果作为评判纸尿裤好坏的依据,数据仅供大家参考~
不过,倒是可以看出,在相同环境下,纸尿裤的厚度与散失的水蒸气多少并没有直接联系。
上下滑动捋关系↓
强化班
为什么纸尿裤摸起来有很多小颗粒?
都是纸尿裤的灵魂颗粒,学名高分子吸水树脂,英文名SAP,广告名吸水珠珠。
长得不起眼,但吸收比自身重几百到几千倍的水分倒是不带含糊的,水一旦被它吸走就很难被挤出。直接拆一片瞅瞅~
说到这里,干妈觉得有必要再补个知识点,深扒一下纸尿裤的各层结构,兴许会让你有恍然大明白的感觉。超纲内容~懒得看请直接跳转下一话题。
纸尿裤问世一百来年,技术日趋成熟,结构也基本没啥大变化了。掐指一数:面层、导流层、吸收芯层、底膜,外加腿部防侧漏边、魔术贴、氨纶丝,以及将各个部分粘合到一起的热熔胶粘合剂。各层结构都有各自强有力的存在理由~
面层~柔软透气的热风非织造材料,保证尿液快速下渗
导流层继续接力,纤维纵横交错有利尿液扩散放飞,而不扎堆于一处
吸收芯层~住着高分子吸水树脂和绒毛浆,专注吸收一百年
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透气微孔底膜一兜,一泡尿短暂的一生结束了
这么多层说明了什么?纸尿裤是个复杂的吸收系统,各层结构都会影响它的吸收能力,知识点哈~
纸尿裤起坨是质量差吗?
严格来说,起坨不能算缺点。
先说说纸尿裤为什么会起坨。SAP是啥还记得吧?吸水后呈凝胶状,质地偏硬并容易结团成坨,在吸收芯中加入绒毛浆作为间隙物就是为了防止SAP滑动成一堆,保持纸尿裤的平整和柔软性。如果绒毛浆和SAP混合、配比得当,就可以降低起坨的概率,但完全避免是不太可能的。
翻了一些文献后,干妈总结,判断起坨对宝宝的影响还得看此坨偏硬还是偏软。起硬坨说明片面追求吸收量而增加SAP用量减少绒毛浆用量,这样的坨可能会让宝宝感觉到不舒服;如果是软坨说明绒毛浆和SAP的配比相对平衡,完全不会影响到宝宝活动。
宝宝偏胖体重符合L码标准
但穿上有点小怎么办?
纸尿裤的型号规格一直以来都是品牌自己说了算,也没个统一标准,能不能买到合适的全凭运气。不过,从2017年7月1日起就有GB/T33208-2016《纸尿裤规格与尺寸》约束喽~新国标规定了不同规格纸尿裤的适用体重,同时还增加了适用腰围最大值,宝妈们可以参考↓
按国标中的方法,干妈测到手抽筋,把41款L码纸尿裤的适用最大腰围(弹力腰围适用最大值+前腰贴长度)都量了。
经过164次测量,干妈发现,虽然都是L码纸尿裤,但腰围的差异却很明显,有17款纸尿裤的腰围已经达到XL码的要求,8米长图就不放了,想详细了解的宝妈可在后台回复“纸尿裤腰围”查看~
精讲班
纸尿裤会导致宝宝尿布疹?
纸尿裤有冤要诉!
引起尿布疹、红*股的罪魁祸首是尿液和便便长时间接触宝宝娇嫩的皮肤。所以,不管用的是纸尿裤还是尿布,及时更换(小便2~3次换,大便立刻换),便后清洗,保持宝宝pp干爽清洁才是预防尿布疹的关键。
如果宝妈们想了解更多关于尿布疹的知识点,这还有一份干妈人肉摘抄整理的美国儿科协会的建议,放在今天推送的二条文章中,可自取。
听说不含绒毛浆的纸尿裤更好
含绒毛浆的会致癌?
造谣不上税,也不带这么黑绒毛浆的…
绒毛浆是啥?一种软木纤维加工而成的纸浆,是纸尿裤、卫生巾中的核心吸水材质,正经产品都会用,使用100多年了,没想到在21世纪给扣了个致癌的锅。
当然,干妈发现一些产品的广告上写不含绒毛浆,但实际却偷换概念在包装上写着“不含回收绒毛浆”。亲,绒毛浆≠回收绒毛浆啊,不能因为黑心棉存在,你就说棉花有毒吧?恕我直言,这造谣路数有点三俗。
拔高班
一些品牌宣称自己采用的是
不含绒毛浆的第三代复合芯体
真的好吗?
一表看懂第三代复合芯体和传统芯体的区别↓
芯体吸水后的状态↓
比较头疼的是,看似还不错的第三代复合芯体,业内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打call一方认为,更轻薄,减少甚至不用绒毛浆是纸尿裤的发展趋势,第三代复合芯体的各项性能都很优秀。
吐槽一方则认为这种芯体压根不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只是为了缩减成本,降低工艺难度;而且“复合芯体”的最大卖点是不起坨不断层,势必会比传统芯体使用更多粘合剂。
所以,被很多微商品牌采用的第三代复合芯体究竟是不是营销噱头干妈也不敢随意下结论,不过此处应有疑问?
既然不含绒毛浆的第三代芯体有这么多优点
为什么大品牌不用?
绒毛浆+高分子吸水树脂的传统芯体起源于西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巨大的产业规模和投入成本摆在那,芯体本身又没有明显短板,转型自然困难。
另外,这或许也跟国内外的育儿理念有关。国外一家多娃,父母普遍走佛系糙养路线,纸尿裤能吸就行了,还要什么不起坨;而大部分中国家庭还是全家上下带一娃的精养模式,对纸尿裤的需求之多,多到直接推动了技术革新也不足为奇……
▎参考文献
[1]李悦.婴儿尿裤结构与吸收性能关系的研究[D].东华大学
[2]SAP在婴儿纸尿裤中的应用[J].纺织导报. 2015(09)
[3]王雨,钱晓明.婴儿纸尿裤各层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市场发展[J].纺织导报.2016(12)
[4]徐小萍.纸尿裤各层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市场发展[J].纺织导报. 2013(03)
[5]李国标.复合吸收芯层的设计及其在纸尿裤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最后絮叨
养娃路上,惊奇与兴奋,迷惑与疲惫,事事谨慎与自我怀疑,是妈妈们普遍的情绪和心情。但人生路还这么长,希望你们可以多留一些空间给自己,更多地享受与宝宝之间双向给予的美好,把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亲子关系共建中,至于选纸尿裤这类琐碎事干妈会尽力为你排坑解忧。
如果认可我们,也请点个赞转个发,给干妈天团一点小小的鼓励哟~
*检测机构: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
*数据仅对送检样品负责
戳小程序查看
?
放心选宝宝成长群开群咯!
扫码关注评测君
回复“宝宝”,加入宝宝成长群
交流学习育儿知识
还能优先求测、免费试用、互动拿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