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雅阁七代轮胎型号(雅阁七代轮胎型号规格价格)

2024-04-01 12:34:3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本田七代雅阁轮胎型号
  2. 七代雅阁车轮胎型号
  3. 雅阁7代轮胎尺寸大小
  4. 雅阁七代轮胎型号是多少
  5. 第七代雅阁轮胎型号

本田七代雅阁轮胎型号

7代雅阁2.0L手动普通和自动标准版、2.4L自动舒适版和自动豪华版的轮胎尺寸为205/65r15,3.0L自动豪华版的轮胎尺寸为205/60r16。

相关描述:

轮毂又称轮辋、车轮、轮胎钟,是一个中心安装在轴上的桶形金属零件,由轮胎的内轮廓支撑。根据轮毂的直径、宽度、成型方法和材料,有很多种。

205/65R15的含义:

25代表轮胎的名义横截面宽度,是指轮胎横截面最宽部分的尺寸(mm),65代表轮胎的长宽比,即轮胎高度值与名义横截面宽度的比值,约为65%。在业内归类为轮胎的系列,如45系列、60系列等。r是子午线的第一个字,表示轮胎结构是子午线的。15表示轮胎的轮辋直径为15英寸。

轮胎的功能是:

1.支撑车辆的整体重量,承受车辆的载荷,传递其他方向的力和力矩;

2.传递牵引和制动的扭矩,保证车轮与路面良好的附着,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通过性;

3.与汽车悬架一起,减轻汽车行驶时的冲击,衰减产生的振动;

防止汽车零部件剧烈振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辆高速性能,降低行驶时的噪音。轮胎是接地滚动装配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的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

百万购车补贴

七代雅阁车轮胎型号

邓禄普215/60R1695H。根据雅阁汽车的官网得知,雅阁九代汽车的标准轮胎型号为邓禄普215/60R1695H,轮胎厚度为220mm。雅阁,本田创新精神与全球领先茄则技术的践行者,全球历史38年。2018年4月16日,全新一代本田雅阁,也就是第十代本码哪田雅阁迟纳码在中国正式上市。

雅阁7代轮胎尺寸大小

2004-2007七代雅阁

7代雅阁,2004年广州本田上市,2.0用的是K20发动机,2.4用的是K24发动机,这两款本田K系列机器是Dohc双顶置凸轮轴、正时链条、独立点火,铝合金材质的气门室盖、缸盖、进气歧管,铸铁材质的缸体。

除了一个机械液压助力泵、VTEC阀体,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技术陷阱,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故障隐患,这就给本田立下了良好的质量口碑。

要知道在当时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气门室盖的车企都非常的少,更不用说铝合金材质的进气歧管,这些制造成本工艺都要比塑料高。甚至双顶置凸轮轴、独立点火,在当时很多车企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八代雅阁,本田就做了一系列的技术减配,接下来就会讲到,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太优秀会被排挤。

上图是七代雅阁K20,下图是K24发动机

最顶配3.0升V6发动机代号J30Sohc单顶置凸轮轴、正时皮带,同样和K20K24采用铸铁的缸体,铝合金材质的气门室盖和缸盖、进气歧管,机械液压助力,带VTEC电磁阀体,这一代3.0本田还没有装配VCM可变缸闭缸技术,等到第8代雅阁3.5才会出现。

但是这款发动机是单顶置凸轮轴V6发动机,它是带有平衡轴的,而且是正时皮带。平衡轴皮带和正时皮带都非常的难拆,工时费都非常的高。而且这两个东西都是必须要强制性定期更换,否则你就要为更换下面图片这个气门顶杆而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上图七代雅阁J30,下图八代雅阁R20

2008-2012八代雅阁

8代雅阁的2.0发动机由7代雅阁的K20变成了和8代R18a思域一样发动机总成。R20和八九代思域R18一样是Sohc单顶置凸轮轴16气门发动机。依旧采用的是机械液压助力转向,带VTEC电磁阀体。

这款发动机和K20发动机有几个不同的技术方案:

1,7代的K20铸铁缸体变成了8代的R20铝合金缸体,发动机变得更轻更好散热,说不上好坏,但油耗会略低;

2,7代的K20是DOHC,8代的R20是SOHC,少了根凸轮轴,制造成本相应降低了;

3,七代的K20是铝合金材质的气门室盖、进气歧管,8代的R20是塑料材质的气门室盖和进气歧管,制造成本降低了,售后利润率肯定是提高了;

4,七代的K20属于正置发动机布*,8代的R20是和思域一样倒置发动机布*,排气管在前,利于散热,噪音也小一点,发生撞击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力;

5,这两款机器采用的都是正时链条、独立点火技术方案,就单凭这一点,当时本田的技术方案还是比当时市面上大多数的汽车品牌要先进,要完善。甚至现在还是;

6,8代R20发动机装上了EGR废气回收阀,排放标准提高了。

上图八代R20发动机,下图8代K24发动机。

8代依旧采用的和7代一样的K24发动机,相较于7代的k24发动机由以下技术方案的变化:

1,换成了塑料的进气歧管,制造成本更低,这里要注意,七八代雅阁K24发动机都是正置布*。

换成塑料的反倒好一点,撞碎了价格比铝合金便宜些,进气的速度以及积碳的覆盖率都比铝合金有改善,这一点是进步的。

2,8代的K24由七代铸铁缸体换成了铝合金材质的缸体,更轻散热更好,依旧采用的是机械液压助力,铝合金材质的气门室盖。

带VTEC电磁阀体,独立点火,正时链条,双凸轮轴16气门,基本保持不变。

上图8代雅阁K24,下图八代雅阁J35v6

8代3.5和7代3.0的变化只有两个:

1,VCM可变缸闭缸技术

3个缸:低转怠速

4个缸:高转巡航

6个缸:起步、加速

仅关闭3个缸的喷油嘴电磁阀,点火线圈依然是6缸全部通电工作。停止喷油的三个缸进排气门,有VCM电磁阀控制凸轮轴停止开闭顶压工作,降低凸轮轴运转负荷。

变缸除了仪表盘“ECO”指示灯亮以外,很难感觉到发动机有什么变化。这款发动机在高速140码情况下,发动机的转速却只有2800转。非常适合高速巡航,方向盘上也装配的有定速巡航功能。

2,铸铁缸体变成了铝合金材质,装配了EGR废气回收阀。

依然采用的是机械液压助力,SOHC单顶置凸轮轴技术,也因此使用的是一根正时同步皮带,同时还有一根平衡轴的同步带,更换的工时依然不便宜。同样是铝合金材质的气门室盖,进气歧管(正中间那个铝合金材质就是)。

单顶置凸轮轴有一个问题,气门顶杆的高度是需要一定的公里数之后人为调整的。这和双顶置的有所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公里数大了的3.0或者3.5的雅阁,气门声特别响。

带有可变钢技术的发动机并不多,而且像雅阁这样主流车型上带有这种技术方案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这个3.5的雅阁并不比2.0、2.4的保值,原因其实和技术无关,而是因为3.0大排量每年缴纳保险时的车船税竟然高达3000多块钱。

所以如果你没有商务需求,需要经常出入于两城之间的高速公路。这款车在市区使用是屈才了,他真正的用途就是高速巡航快速实现两城之间的运输。

这款J35机器带EGR废气回收阀(下图),属于倒置发动机布*(上图),排气在前进气在后,噪音非常小,排气管热量也不会对车内受影响。

原厂前避震桶之间还加装的有顶把,依然采用的是机械液压助力。和7代的3.0发动机差不多的技术方案匹配,唯独多了一个VCM可变缸技术。

这款发动机和本田几乎在那个时代,其他型号的发动机一样,匹配的都是同样的技术方案。机械液压助力泵之前的文章视频已经介绍过了,更换密封垫或者是总成以及橡胶压管就能解决问题。

同样会出现渗漏的是VTC电磁阀体,控制凸轮轴车轮相位的执行器,达到一定的公里数密封垫也会渗漏,甚至于更换密封圈都无济于事。如果想要开久一点,最好是密封垫和VTEC阀体一并更换。

本田不同的发动机,它这个阀体也是不同的,密封垫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一个庞大的利润点,和整备维修液压助力泵一样费时费力,大多数的维修店都是直接换总成件。

下面这张图是转向助力泵的油压压力传感器,如果你的本田车出现了转向虚位、不连贯、间断性,并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并且仪表盘出现转向报警灯点亮。

检查补充液压助力油后,仪表盘仍然出现报警,那就说明这个转向助力液压油压力传感器损坏了,因为液压油温度是非常高的,在热车的时候,所以这个传感器也会,因为长时间不更换液压助力油导致腐蚀损坏。

同样会出现渗漏的是VTC电磁阀体,控制凸轮轴车轮相位的执行器,达到一定的公里数密封垫也会渗漏,甚至于更换密封圈都无济于事。如果想要开久一点,最好是密封垫和VTEC阀体一并更换。

本田不同的发动机,它这个阀体也是不同的,密封垫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一个庞大的利润点,和整备维修液压助力泵一样费时费力,大多数的维修店都是直接换总成件。

VTEC电磁阀缸盖感应器胶垫渗油,打胶换胶圈也基本没用,想解决只能整个换整个VCM阀体总成,如上图换上半部分带密封圈也可以。

3.03.5正时皮带:

1、按照曲轴正时皮带轮上的标记对好曲轴,一般要求1缸的活塞上止点位置;

2、安装凸轮轴正时皮带轮上的标记对好凸轮轴,双凸轮轴的分别对好两个凸轮轴位置;

3、安装好正时皮带/链条即可。

2.02.4正时链条:

1,首先转动发动机,使1、6缸达到上止点。

2,然后装配除凸轮轴齿轮以外的其它齿轮,看机体上有一个标记,使凸轮轴齿轮的标记和这个标记重合。

3,之后转动发动机使之处于上止点前22度左右,调整喷油泵使之处于一缸刚出油的状态,锁紧螺丝,就可以了。

虽然是V6但是技术老旧过时了,但是技术成熟,V6该有的平顺和先天性物理的结构优势还是在的,七八代雅阁已经属于情怀车了。

如果收,不建议在这车上大折腾,除非你真心特别喜欢它。虽然车很经典,毕竟老车,车况大多不是特别好,发动机变速箱整备项目很多,排量税高,而且没准玩一段就够了。这也是3.5雅阁过户次数多的原因

现在就是油价高,1.0三缸奥拓都开不起,3.5雅阁排量虽大,但是开着并不暴力,没有多少驾驶乐趣,雅阁是筷子悬挂、面条轮胎,起步猛了,轮胎打滑很严重,舒服就好了,适合经常高速巡航的人买这个车,所以这车公里数一般都很高。公里数大,整备项目自然就多。但有一点,雅阁是你买了稳赚不赔的车,好出手。

本田5at平行轴变速箱顿挫正常,特别是柔和加油时一档换二档顿挫厉嗨,大油门起步时会不明显。油耗市区开不起来不会太低,但15个以上要么你那太堵,均速20,要么车需要整备一下了。

本田的避震筒、挺杆原厂基本上采购的都是昭和的,刹车卡钳、水箱基本上用的是日清的,前后灯具用的是士光,点火线圈基本上都是日立的,这个在验证二手车车况的时候也有很大帮助。

日本人把汽车这件事情整的透彻直白,把“省”字运转到,你无法拒绝购买的余地,汽车产能极度过剩下的日本市场,特殊产物

1,贫油国,发展汽车工业的石油依赖

2,工业技术严重依赖外资,农民工得不到任何社会地位却想振兴民族工业

3,消费市场贪大求全攀比虚荣,实则穷逼居多的状况

4,外行人主宰内行人的体质传承了几千年的落后管理制渡

雅阁七代轮胎型号是多少

➤圈圈圆圆圈圈,爱的魔力转圈圈……

你可曾在一旁注视过路面来往车辆的车轮,兜兜转转,“在那粗糙的地面上摩擦,用安稳的步伐”。

没错,今天车辙君要来跟大家聊聊关于轮胎的一些知识点。

没人会不知道,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一组部件,就好比我们的脚,它们可以改变车辆的动态性能,它们对行车安全有着极大的关联,它们很重要。所以在用车开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关注轮胎的情况。

知识点一:

轮胎是消耗品

轮胎是汽车身上的消耗品之一,别看这句话很好理解,许多人都没有正确地理解这句话。他们都认为轮胎是一个按里程数消耗的部件,开XX万公里就需要更换,这话没错,但他们却忽视了时间这个维度。

轮胎是橡胶制品,橡胶嘛,总会老化的,即便你不用,也有寿命。

否则,老化的轮胎,轻则出现裂痕,导致慢撒气,重则行驶中爆胎,导致车辆失控,那可就麻烦大了。

话说回来,如果在3到5年之内的时间里,汽车跑了足够多的公里数,那么到底是该多少万公里更换一次轮胎呢?

这个就不能一概而论了,不同的轮胎都有不同的配方取向,有的侧重于抓地性能,有的侧重于舒适静音,有的侧重于耐磨,更别说不同的驾驶员都有着不同的驾驶习惯,以及用不同的胎压行驶也会对轮胎磨损速度造成影响了。

但是有一个标准是可以用来界定轮胎是否需要更换的,在胎面凹槽的某个位置会有一个磨损指示线,在轮胎胎面磨损到能让磨损指示线变得明显的时候,这轮胎就该换了。按里程来说,轮胎的寿命大约是6万公里到10万公里。

知识点二:

一串数字

轮胎上的那些数字,我猜各位都应该非常清楚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例如235/45R18,表达的就是胎面宽度235mm,胎壁高度为235*0.45(扁平比)=105.75mm,R代表子午线轮胎,18就表示轮圈的直径,单位为英寸。

当然了,后面还会有类似94W(91是载重指数,W是速度级别)这样的字眼,这是载重指数和允许的最高速度,这么说吧,只要你不超载,不超速,后面这个什么“94W”“96Y”跟你就基本没啥关系了。

以上内容,相信对各位车辙的常驻读者来说都不在话下了,我们来看另一个更重要,信息量或许更大的数字,那就是生产日期。

轮胎的胎壁上还会有一组四位数的数字,这上面写的就是轮胎的生产日期,后两位代表年份,前两位代表周数。

例如3019,代表的就是2019年的第30个星期生产的,嗯……虽然这个时间还没到来,只是举个例子。

看轮胎的生产日期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推算它的寿命,如果你在4S店买了一辆全新的车,记得看看车辆的生产日期与轮胎的生产日期之间有没有蹊跷。如果轮胎比车新,那可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找店家问个明白了。此外,新车理论上四条轮胎的出厂日期也应该是一致的。

知识点三:

“防爆胎”并不防爆

近些年,以宝马为首的很多品牌都相继普及了“防爆胎”的使用,但“防爆胎”只是一种笼统的叫法,人家的真实姓名叫:失压续跑胎。顾名思义,就是在胎压过低甚至0的情况下,它还能继续跑,前提是保持合理的速度,并且别跑太远,例如80km/h以下的速度跑80公里。

但要注意的是,即便它是失压续跑胎,在低胎压的情况下行驶,也会对轮胎造成不可逆的磨损,所以即便你的宝马有失压续跑胎,发现胎压异常之后,也请尽快找一家轮胎店检修。

但也正因为胎壁比较硬,它能提供更好的侧向支撑力,车辆的操控性会更敏捷。这下大家应该知道为何宝马喜欢用失压续跑胎了,毕竟人家是玩运动的,不仅仅是为了省下备胎的成本哦。

知识点四:

修修补补又三年?

行走江湖,扎胎是很常见的,扎得少是运气好,扎得多也别砸锅。既然扎了,那就补呗。然而补胎有好几种方式,价格不一,怎么办?

最古老的方法叫做胶条外补,轮胎都甚至不需要从轮圈上扒下来,直接把一根涂满了胶水的胶条从胎面塞进轮胎的伤口处,简单粗暴,大概率会对轮胎造成二次伤害,虽然便宜,但不推荐大家使用。

最高大上的方法是蘑菇钉补法,顾名思义,就是长得跟蘑菇一样的钉,从轮胎内壁粘贴,工序较多,车轮要重新做动平衡,价格也比较贵。如果轮胎的伤口不大的话,就不必采用这种方法了。

比较常用的是贴片内补,也就是直接在内壁伤口处贴一个“创可贴”,贴牢即可,价位适中。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伤口过大,或是出现在胎壁上的话,那么无论哪种方法都无力回天,乖乖地换新轮胎吧。

知识点五:

换胎换几条合适?

如果你很不幸,轮胎还很新就报销了,那么只需要把废掉的轮胎换掉就可以了,这样新胎与原配胎在年龄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也就不会有“代购”。但如果这胎本来就差不多该换了,不妨把同轴的另一条轮胎也换了。

有人要提问了:直接把四条都换掉不是更好?

的确是,但多数情况下,车辆的前后轮磨损是不太平均的,尤其是对家用车常见的前驱形式来说,后胎的磨损情况会比前胎低得多。如果废掉的胎正好是前胎,可以直接买两条新胎,然后把新胎安装在后轮,把后轮的旧胎放到前面来。

为什么要进行这个看似多余的操作?

从使用的角度出发,你把旧的后胎换到前轮,可以比较快地把旧胎磨掉,不浪费橡胶。而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新胎的抓地力通常都会更好,放在后轮是更安全的,减少甩尾的几率。对于大多数驾驶者而言,推头比起甩尾是相对可控一些的,造成恶劣后果的几率也更小。

这一知识点无论是前驱车还是后驱车都适用,不过要注意,如果你的车前后胎规格不同,那就不能对前后轮进行调换了,万万不可。

因为不同轮胎的滚动阻力都不同,抓地力也不同,同轴采用不同型号轮胎可能会导致车辆跑偏,甚至是左右两个方向的操控极限有差异。

当然了,四条胎一起换是最好的。

知识点六:

换胎要换什么胎?

轮胎对于汽车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无论是动力性能还是舒适性能,它都有影响。所以在换胎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非原配型号的轮胎,不换轮圈的情况下,还要保持轮胎规格相同。

很多人在这又会产生误区了,例如:“听说米其林的胎安静啊,我换套米其林吧。”然而米其林这个品牌也有很多系列的轮胎,其他品牌也一样,如果你换了米其林的PilotSport系列运动型轮胎,你会发现一点都不安静。

那么问题来了:哪种取向的轮胎更“高级”?这是一个很有迷惑性的问题,你看,大家都觉得安静的车,滤震好的车会更有高级感,所以就会觉得舒适静音胎更高级,嗯……我拿实例来反驳一下。

迈巴赫S级、宾利飞驰,甚至劳斯莱斯幻影,这都是极致豪华取向的车型,但它们的出厂原配轮胎都是运动型轮胎,例如倍耐力PZERO、固特异EagleF1、马牌CSC5等。运动型轮胎能提供更好的抓地力,极限状态下更可控,更安全,也能提供更高的载重指数和允许的最高速度。然而它们可能会比较硬、比较吵,听起来跟这些个极致豪华车型取向不符。但恰恰相反,这些车都不需要通过轮胎本身来减少震动和噪音。

反观我们常见的20万左右的家用车,多数都会原配舒适静音胎,受制于制造成本,它们都比较需要轮胎来分担一些滤震和静音的工作。一套好的静音胎对车厢静谧性还是有着很大帮助的,例如米其林的浩悦3ST,这是九代雅阁的好朋友,换上了它,九代雅阁车主就会感觉像换了一辆车,静谧性有明显的提升。但3ST的抓地力却比较一般,不适合极限操控。

再者,你上某某养车网扫一眼,会发现同样规格的运动型轮胎都会比舒适静音胎贵一截。这下该知道哪种取向的轮胎更高级了吧?不过还是那句话,选轮胎未必非得选高级的,得选适合你自己用的,这道理跟选车是一样的。

知识点七:

备胎怎么用?

首先,备胎分两种,一种是全尺寸备胎,也就是规格与常用胎一致的备胎,另一种是非全尺寸备胎,也就是规格与常用胎不同的备胎。当然了,现在有些车它压根就不给你备胎了,例如配备了“防爆胎”的宝马。有些只会给你提供应急的补胎胶,要注意的是,即便你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把轮胎的伤口补好,它终究是应急的,你还是得尽快开到轮胎店去做完整的修补。

说回备胎,全尺寸备胎也分两种,即便它规格与常用胎一样,但品牌型号可能不同。如果是品牌型号规格都完全相同的备胎,它是可以“转正”的,只是需要注意前面说到的新旧差异,还有时间维度的寿命。

但如果是品牌型号不同的全尺寸备胎,或者是规格也不同的非全尺寸备胎,那就没有“转正”的可能了。

需要应急使用到备胎的时候应该怎么用?这时候又出现了是应该放前轮还是应该放后轮的问题,如果只是短途使用,开个几公里就能到轮胎店,那就无所谓,哪个轮胎坏了就把哪个轮胎替换掉,不折腾。但若是在高速公路上,你需要用备胎行驶相当一段距离的话,放在后轮对驾驶的影响会相对小一点。

如果放在前轮,基本上是跑偏无疑了,开着就是俩字儿:难受。而放在后轮,跑偏的几率和幅度会小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开得更快,因为还是存在一个轮胎去其他三个完全不同的情况,车辆的极限操控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没办法,只得慢慢开到就近的服务区去解决了。

知识点八:

胎压多少合适?

最简单的方法,打开驾驶席车门,或是翻看说明书,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满载最佳胎压和空载最佳胎压都有,让技师按着上面的数据调整,准不会错。

不过如果你想从胎压来改变一点行驶表现的话,在原厂建议的胎压标准附近微调也是可以的。想要滤震好一点,那就放掉一点气,但这也会使滚动阻力上升。想要滚动阻力低一点,那就把胎压增加一些,这样路感也会更清晰。通常调整范围在±0.3bar左右,最高不要超过0.5bar。胎压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导致胎面磨损的不均匀。

知识点九:

如何“照顾”轮胎?

轮胎是一件更换周期比较长的消耗品,很多车主在日常的用车过程中并不会多关注自己的轮胎,只有在去到4S店保养的时候,技师发现轮胎有问题,或是该换了,你才会去留意。但这是不够的,虽然轮胎不需要常换,但需要常看。每次开车前绕车一周的巡视,就得把轮胎的状况看一看,看有没有缺气,看有没有鼓包。

胎压监测是轮胎的好朋友,它能让你看到轮胎的实时状态。如果你的车没有配备胎压监测,买一个手持式的胎压计也很方便,只是无法在行驶过程中查看胎压而已。

另外,轮胎作为汽车身上唯一一组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它们一直都在无条件地执行你的操作,所以驾驶者的操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健康与否。而轮胎的健康程度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对于驾驶者和车主来说,这显然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记得多看看你的轮胎。

《公开课》| 作者:陈厚泽

长期招聘撰稿人、汽车编辑,简历发至邮箱:

car1q85@163.com

世界纷繁,我们只呈现有价值的思考

第七代雅阁轮胎型号

 

比亚迪继全新第二代唐发布之后,又一款重要车型将迎来大改款换代,那就是开创比亚迪朝代车型的秦。前几年比亚迪在传统燃油车市场销量明显下滑之际,正是靠着秦在新能源市场较为成熟的技术和上牌的优势,支撑起了比亚迪品牌的发展。而全新的第二代比亚迪秦车型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新老更替。

 

比亚迪第二代秦

上市:2018年第四季度

售价:预计19-22万元(插电混动版)

看点:车身尺寸加大、全新龙脸外形、旋转屏内饰

 

如今的众泰汽车将模仿秀玩得“风生水起”,而在其之前开山鼻祖级别的车厂当然少不了比亚迪。而纵观比亚迪的三厢轿车,前前后后虽然有近10款,但归根结底其实就只有丰田花冠和本田雅阁第七代雅阁两款原型车。比亚迪的六款A级车型全部来自于模仿丰田花冠车身结构,包括F3、G3、L3都只是不断拉皮改款的关系。随着轿车加长放大的趋势,丰田的花冠换代到卡罗拉之后,轴距加长50mm,底盘结构不变,车身轮廓在C柱区域作小幅调整,比亚迪也顺应这一升级,在加长轴距的卡罗拉车身结构上,拉皮改款推出了G5、速锐和秦车型。

 

 而今年全新第二代秦的推出,也将宣告比亚迪从F3上市以来的13年之后,终于要褪去一直铭刻在自己A级轿车身上的逆向丰田车身烙印。全新一代车型不仅没有了直接照搬的山寨痕迹,车身尺寸也有了大幅增加。

第二代的秦轴距2718mm,相较现款加长了48mm,已经达到了A+级轿车的轴距水准。车身尺寸方面,第二代秦长宽高4765*1837*1495mm,相较现款车型分别增加了25mm、67mm、15mm。可以看到车身长度方面并没有一味的加长,反而是车身宽度的67mm差值可以用暴增来形容,这也是迎合如今宽体车身的消费概念,第二代秦的这个1837mm车身宽度已经达到了B级轿车的水准。

虽然新款车型高度增加了15mm,但视觉上给人的感官反而是第二代秦要比现款车型更加扁平了不少。这主要就是宽体化车身的设计,以及更加接近溜背式的车身轮廓。前脸自然是同步最新的DragonFace龙脸家族脸谱,夸大的进气格栅和扁平化的大灯也是让前脸更多的展现横向拉伸感,个人宽大感觉的原因所在。

进气格栅顶部的镀铬装饰条一直延伸覆盖到大灯灯眉,全面使用汉字化的朝代LOGO,比亚迪品牌的BYD字母弱化后只以非常小的字体布*在格栅边角位置。镂空式的镀铬横条进气格栅中部位置还集成在360度监控系统的前视摄像头和ACC自适应巡航系统雷达。标配全LED大灯也是新一代比亚迪车型的共同特征,不过并没有像第二代唐那样采用全透镜灯组的配置,而是相对经济的反射式灯槽矩阵的结构。日间行车灯则是竖向灯带和U型灯带的结合,同时因为大灯照明效果的提升,新一代车型不再配置前雾灯,只在前杠两侧设计了L型的带有镀铬装饰的黑色格栅。

此外在翼子板位置也有同样风格的镀铬装饰模块。而整个车身的腰线明显修饰除了宽体的下部车身和内收的上部车身,并且后轮眉位置的弧线刻意强化了肌肉感。C柱位置较现款车型大幅后移,呈现出极强的溜背感,这正式如今三厢轿车趋于运动化的流行设计,年内将会推出的一汽-大众第二代CC(海外版Arteon)和东风标致第二代508均是相似风格。

轮毂规格到是与老款车型一样,采用17寸和16寸的高低配组合,不过搭配的轮胎尺寸进一步加宽,分别采用215/55R17和225/60R16规格,略显奇怪的就是低配的16寸轮毂反而用了更宽规格的轮胎。略显遗憾的是,第二代的秦车型即便是最高配,也就是普通电动天窗的配置,并没有更受大家欢迎的全景天窗。

顺应倾斜幅度较大的后风档玻璃,后备箱盖的顶面也采用了倾斜式设计,从而形成溜背式风格。看上去尾箱有些短小,主要是因为C柱和后风档玻璃的后移带来的视觉差,实际上但新款秦的后舷并不短,丝毫不会影响后备箱的空间。

和第二代唐一样,第二代的秦车型也采用了连体式尾灯的设计,并且也是极具立体感的灯壳设计,外圈是红色灯带镶边,内圈的白色灯体呈内凹设计,并且内嵌有贯穿式的镀铬横条装饰。车身上的尾标仍然是与现款相同的“5.9S”字样,代表插电版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

目前已经曝光参数信息的是插电版的秦车型,汽油发动机配置保持不变,依然是最大功率113kW的BYD476ZQA型号的1.5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至于电动机型号和电池组容量是否发生了变化,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同样的1.5T插电混动车型,有着更大车身尺寸的新款秦车型整备质量反而只有1690公斤,比现款车型还轻了70公斤。而车身提速时间又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新款车型要么是降低了电池组容量,亦或是拥有更佳的轻量化技术,比如使用了轻质车身架构,或者更高单位密度的电池组。

内饰部分也呈现出新一代的家族化风格设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那块可以90度旋转的12.8英寸液晶屏,几乎是堪比电脑液晶显示器的存在。此外仪表板也是全液晶屏的配置,不过尺寸相对较小,约莫一块9英寸左右的方形屏幕。副仪表台区域采用了高地台的设计,短小的电子档把如今是提升新车豪华感和科技感的利器,后方也是豪华车型常用的对开式盖板的扶手箱。而变速箱档杆前方还有一个倾斜面板目前被严密伪装,目前不知道只是普通的储物格,亦或是像奥迪新一代车型那样的辅助功能操控触摸屏。

轴距较现款秦车型加长了48mm,理论上应该会有更大尺寸的后排腿部空间,不过从谍照来看并没有数据展现的那么明显,有可能是在前后排进行了均衡分布。此外还有大幅加宽的车身尺寸,新款车型的轿厢舒适度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