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丝型号(对丝型号对照表)
对丝的型号怎么表示
PA--圆头尖丝PB--圆头平脚螺丝PT--圆头介脚螺丝BA—大头尖脚螺丝BT--平脚介脚螺丝KA--平头尖脚螺丝KB--平头平脚螺丝KT--平头介脚螺丝PWA/WA--带介子尖脚螺丝PWB/WB--带介子平脚螺丝PWT/WT--带介子介脚螺丝PM--圆头机牙螺丝KM--平头平脚机牙螺丝
对丝国标
对丝接头的规格一般有4分、6分、1寸的,这个要看实际需要的规格尺寸。对丝,外形为立体条纹圆形设计,外层刻有立体条纹。现场工人经常将两端是外螺纹的接头叫为对丝,这种叫法非常不正确,真正的对丝应该是内接头,即两端螺纹大小和密封形式应该完全相同
对丝规格尺寸标准
说起小丝束碳纤维的龙头老大,那非日本的东丽莫属了。今天为大家收集了,所有日本东丽碳纤维丝的型号。希望在平常的工作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纤维类型:T700SC-12000-50C
通常,东丽碳纤维分为两个系列T和M。T系列表示的是拉伸强度,M系列表示的是模量。如果模量和强度还分不清,请看我以前写的《技术角度看中国为什么搞不好碳纤维》有介绍。M系列包含了MJ类别的碳纤维,相对于旧的M系列,MJ类的碳纤维是改进了拉伸和压缩强度性能的碳纤维。
起初在T系列碳纤维中后三位或四位数字代表着近似的拉伸强度,单位是kgf/mm2或者ksi。例如T700拉伸强度为711ksi。这里的单位用的是英制单位,通常我们看公制单位MPa,却理解不了数字是什么意思。
在M系列碳纤维中,字母后两位数字代表近似的拉伸模量,例如M55J的拉伸模量为55*1000kgf/mm2.。具体每一种碳纤维的性能参数在后边的数据表里可以查阅。
捻状:T700SC-12000-50C
最早,东丽公司生产出来的碳纤维都是加捻的。因为一些领域的应用,东丽也开始生产无捻和解捻纤维,捻型可以按照下边说明表示:
空白加捻纤维
B解捻纤维(加捻纤维通过解捻工艺)
C无捻纤维
丝束:T700SC-12000-50C
丝束代表着每一束碳纤维中包含多少根纤维。东丽公司丝束通常在1000到48000根每束。
上浆剂:T700SC-12000-50C
为了保证碳纤维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被磨损,起毛,在碳纤维生产线最后都会给碳纤维加上浆剂用以保护碳纤维。上浆剂也承担着纤维和树脂结合的作用,起初用作复合材料的树脂大多为环氧树脂,所以东丽公司的上浆剂也多为环氧树脂。随着使用领域的要求变化,现在有不同的上浆剂类型的碳纤维可以选择。也并不是所有碳纤维都有所有的上浆剂类型,具体参数可以查看后边的参数表。
上浆剂类型树脂体系
1环氧
3环氧
4环氧、酚醛、双马来酰亚胺
5环氧、酚醛、聚酯、乙烯基酯
6环氧
F乙烯基酯,与环氧相适应
9无上浆剂
表面处理:T700SC-12000-50C
东丽公司为了改善纤维和树脂的结合性能,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了处理,处理方法是氧化,在碳纤维表面引入氧原子通过化学键促进纤维与树脂的结合。表面处理代码如下:
0,1表面处理
9表面未处理上浆剂量
上浆剂量:T700SC-12000-50C
东丽公司为了改善纤维和树脂的结合性能,提供不同碳纤维表面上浆剂的量。由字母(A-E)进行区分。因为使用用途不一样,该字母通常和上浆剂种类一起加以区分。
T300
拉伸强度:3530Mpa
拉伸模量:230Gpa
伸长率:1.5%
密度:1.76g/㎝3
直径:7μm
丝束:1K3K6K12K
上浆剂:40A,40B1.0%
40D0.7%
50A,50B0.7%
捻状:加捻,无捻,解捻
热膨胀系数:-0.4110(-6)/℃
比热容:0.19Cal/g·℃
热导率:0.025Cal/㎝·s·℃
电阻:1.7×10(-3)Ω·㎝
含碳量:93%
钠钾含量:<50ppm
T300J
拉伸强度:4210Mpa
拉伸模量:230Gpa
伸长率:1.8%
密度:1.78g/㎝3
直径:7μm
丝束:3K6K12K
上浆剂:40B1.0%
50C1.0%
捻状:无捻,解捻
热膨胀系数:-0.4310(-6)/℃
比热容:0.18Cal/g·℃
热导率:0.0223Cal/㎝·s·℃
电阻:1.5×10(-3)Ω·㎝
含碳量:94%
钠钾含量:<50ppm
T400H
拉伸强度:4410Mpa
拉伸模量:250Gpa
伸长率:1.8%
密度:1.80g/㎝3
直径:7μm
丝束:3K6K
上浆剂:40A,40B1.0%
40D0.7%
捻状:加捻,无捻
热膨胀系数:-0.4510(-6)/℃
比热容:0.18Cal/g·℃
热导率:0.0252Cal/㎝·s·℃
电阻:1.6×10(-3)Ω·㎝
含碳量:94%
钠钾含量:<50ppm
T600S
拉伸强度:4140Mpa
拉伸模量:230Gpa
伸长率:1.8%
密度:1.79g/㎝3
直径:7μm
丝束:12K24K48K
上浆剂:20C,50C1.0%
60E0.3%
F0E0.7%
捻状:无捻
T700G
拉伸强度:4900Mpa
拉伸模量:240Gpa
伸长率:2.0%
密度:1.80g/㎝3
直径:7μm
丝束:12K24K
上浆剂:31E0.5%
捻状:无捻
T700S
拉伸强度:4900Mpa
拉伸模量:230Gpa
伸长率:2.1%
密度:1.80g/㎝3
直径:7μm
丝束:6K12K24K
上浆剂:50C1.0%
捻状:无捻
热膨胀系数:-0.3810(-6)/℃
比热容:0.18Cal/g·℃
热导率:0.0224Cal/㎝·s·℃
电阻:1.6×10(-3)Ω·㎝
含碳量:93%
钠钾含量:<50ppm
T800H
拉伸强度:5490Mpa
拉伸模量:294Gpa
伸长率:1.9%
密度:1.81g/㎝3
直径:5μm
丝束:6K12K
上浆剂:40A,40B1.0%
50B0.7%
捻状:加捻,解捻
热膨胀系数:-0.5610(-6)/℃
比热容:0.18Cal/g·℃
热导率:0.0839Cal/㎝·s·℃
电阻:1.4×10(-3)Ω·㎝
含碳量:96%
钠钾含量:<50ppm
T800S
拉伸强度:5880Mpa
拉伸模量:294Gpa
伸长率:2.0%
密度:1.80g/㎝3
直径:7μm
丝束:24K
上浆剂:10E0.5%
捻状:无捻
T1000G
拉伸强度:6370Mpa
拉伸模量:294Gpa
伸长率:2.2%
密度:1.80g/㎝3
直径:5μm
丝束:12K
上浆剂:40D0.7%
捻状:解捻
热膨胀系数:-0.5510(-6)/℃
比热容:0.18Cal/g·℃
热导率:0.0765Cal/㎝·s·℃
电阻:1.4×10(-3)Ω·㎝
含碳量:95%
钠钾含量:<50ppm
M30G
拉伸强度:5100Mpa
拉伸模量:230Gpa
伸长率:1.7%
密度:1.73g/㎝3
直径:5μm
丝束:18K
上浆剂:11E0.5%
捻状:无捻
M30S
拉伸强度:5490Mpa
拉伸模量:294Gpa
伸长率:1.9%
密度:1.73g/㎝3
直径:5μm
丝束:18K
上浆剂:50C1.0%
捻状:无捻
M35J
拉伸强度:4700Mpa
拉伸模量:343Gpa
伸长率:1.4%
密度:1.75g/㎝3
直径:5μm
丝束:6K12K
上浆剂:50B1.0%
捻状:解捻
热膨胀系数:-0.7310(-6)/℃
比热容:0.17Cal/g·℃
热导率:0.0933Cal/㎝·s·℃
电阻:1.1×10(-3)Ω·㎝
含碳量:99%
钠钾含量:<50ppm
M40
拉伸强度:2740Mpa
拉伸模量:392Gpa
伸长率:0.7%
密度:1.81g/㎝3
直径:7μm
丝束:1K3K6K12K
上浆剂:40A,40B1.0%
50A,50B0.7%
捻状:加捻,解捻
热膨胀系数:..........10(-6)/℃
比热容:..........Cal/g·℃
热导率:..........Cal/㎝·s·℃
电阻:0.8×10(-3)Ω·㎝
含碳量:99%
钠钾含量:<50ppm
M40J
拉伸强度:4410Mpa
拉伸模量:377Gpa
伸长率:1.2%
密度:1.77g/㎝3
直径:5μm
丝束:3K6K12K
上浆剂:50A,50B1.0%
捻状:加捻,解捻
热膨胀系数:-0.8310(-6)/℃
比热容:0.17Cal/g·℃
热导率:0.164Cal/㎝·s·℃
电阻:1.0×10(-3)Ω·㎝
含碳量:99%
钠钾含量:<50ppm
M46J
拉伸强度:4210Mpa
拉伸模量:436Gpa
伸长率:1.0%
密度:1.84g/㎝3
直径:5μm
丝束:6K12K
上浆剂:50A,50B1.0%
捻状:加捻,解捻
热膨胀系数:-0.9010(-6)/℃
比热容:0.17Cal/g·℃
热导率:0.202Cal/㎝·s·℃
电阻:0.9×10(-3)Ω·㎝
含碳量:99%
钠钾含量:<50ppm
M50J
拉伸强度:4120Mpa
拉伸模量:475Gpa
伸长率:0.8%
密度:1.88g/㎝3
直径:5μm
丝束:3K6K
上浆剂:50B1.0%
捻状:解捻
热膨胀系数:-1.0010(-6)/℃
比热容:0.17Cal/g·℃
热导率:0.234Cal/㎝·s·℃
电阻:0.9×10(-3)Ω·㎝
含碳量:99%
钠钾含量:<50ppm
M55J
拉伸强度:4020Mpa
拉伸模量:540Gpa
伸长率:0.8%
密度:1.91g/㎝3
直径:5μm
丝束:6K
上浆剂:50B1.0%
捻状:解捻
热膨胀系数:-1.1010(-6)/℃
比热容:0.17Cal/g·℃
热导率:0.372Cal/㎝·s·℃
电阻:0.8×10(-3)Ω·㎝
含碳量:99%
钠钾含量:<50ppm
M60J
拉伸强度:3920Mpa
拉伸模量:588Gpa
伸长率:0.7%
密度:1.93g/㎝3
直径:5μm
丝束:3K6K
上浆剂:50A,50B1.5%
捻状:加捻,解捻
热膨胀系数:-1.1010(-6)/℃
比热容:0.17Cal/g·℃
热导率:0.362Cal/㎝·s·℃
电阻:0.7×10(-3)Ω·㎝
含碳量:99%
钠钾含量:<50ppm
对丝规格型号表
大家好,我是蒸汽巴士的拉链,在上次发布“材料的知识电子烟发热丝材质属性盘点”之后发现有很多人对发热丝的规格和线圈适用功率上还是有疑问,这次笔者就带大家来了解下那些关于发热丝的基础相关知识。
首先是关于发热丝粗细规格的疑问,平常大家都能够听到两种说法,一个是XXg一个是0.X,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XXg就是美规单位AWG的缩写,而0.X这样的则是公制单位。下面列一张完整的线径对照表以供大家参考。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再说一下发热丝绕制时的基础知识,丝的直径越粗则电阻越低,圈径越大电阻越高,圈数越多电阻越大,电阻值越低所需要的功率也就越大、发热量越高,线圈的发数与阻值的关系如此公式“α(单发阻值)÷X(发数)=β(雾化器阻值)”。
举一个例子,同等数据下单发阻值是1Ω,双发就是1Ω÷2Ω=0.5Ω。而双丝并绕的线圈等同于双发线圈,双发双丝并绕线圈等同于四发线圈。
还有就是双绞丝和双并丝的优劣,双绞丝其实也可以视为双发,但是由于是螺旋式的,长度与直径都比双并丝更大,而实际上与棉花的接触面积低于双并丝,所以不论是在口感还是在烟雾量上都是双并丝占优,正因如此才有“绞不如并”的说法。
这里提一个略有关系也是提出率较高的问题,盒子各个模式的运行方式,分别是TC(温控模式)、power/vw(功率模式/调压模式)、bypass(机械模式)。
TC(温控模式)也就是该设备根据你所使用的发热丝材质的TCR(电阻温度系数)从而确定发热丝线圈在该温度下的电阻值来确定温度,实时调整输出而达到稳定温度的效果,一般使用厂家预设属性即可,如果你有相关知识且该设备可以调整TCR属性值的话,可以通过自行调整而改变输出效果。
power/vw(功率模式/调压模式),是通过芯片计算电阻值之后再以一个固定的功率输出的模式(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芯片改变电池输出电压,但输出值恒定)。bypass(机械模式),就是跳过芯片的计算输出过程,直接对雾化器提供电池电压的一种输出模式。
各材料发热丝所对应的工作模式,电子烟发热丝通常使用材质为A1、SS、TI、NI200、NI80。其中可用作功率模式的材料为:A1、SS、NI80(SS材料由于电阻过低,不推荐使用在机械设备中)。可用作温控模式的为:SS、TI、NI200。Bypass等同于功率模式。
最后来说一个对于很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首先,在电子烟圈子里流行着这么一个标准,即最佳功率在17÷Ω到14÷Ω之间,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17、14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么笔者告诉大家这个数值是怎么得出来的,我们使用的18650电池的满电电压在4.2V左右,标准电压则在3.7V。根据公式“功率=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P=U*U/R”4.2的平方即为17.64,我们为简便记忆便称为17,而3.7的平方即为13.69,同样为了容易记忆算作14。
这其实是一个套用的公式,实际情况与计算结果会有较大的差距,比如说使用花式发热丝,花式发热丝发热面积更大,发热量高,但是升温较慢,所以需要更高的功率来使它迅速达到合适温度,以得到最佳的感受。而且每一种烟油到达最佳口感的温度也不同,所以推荐玩家们在此公式的基础上再自行调整。
电子烟这个领域,说浅也浅,说深也深,浅到只要能抽、能冒烟就行,深到TCR、功率输出曲线等专业性问题,我们都需要通过不断的摸索、询问、探讨、学习来增加对它的认识,望广大玩能够更加正面的传播蒸汽文化,而不要过于偏激的去讨论一些问题。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学到更多东西,谢谢观赏!
温馨提示:由于每个人的体验不同,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如果您也是电子烟玩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欢迎向蒸汽巴士投稿。稿件一经采用会给予相应设备的奖励。
烟油科普:什么是醒油
发热丝的“新宠”成品花式发热丝介绍
滴油雾化器"怎么才能发热均匀"
【视频】SmoantKnightV1骑士套装测评及做芯教程
对丝型号怎么看
发热丝产品的材质与形态的发展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雾化器尺寸与结构的改变。不同的电子烟使用人群,对于雾化器的使用要求各不相同,在DIY雾化器盛行的环境下,玩家对于雾化器的使用体验水平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雾化器的热量输出部件,由各种规格、材质与形态的线圈种类繁多。多种多样的选择也让很多入门级的电子烟用户摸不着头,而为自己的DIY雾化器搭配合适的发热丝产品,才能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下面小编便为各位对不同种类的雾化器适合的发热丝进行搭配,供大家参考。
22mm直径储油类雾化器
小进气型:如KF系列雾化器,适配单丝0.5mm以下的发热丝,推荐A1材质。
大进气型:如金蛇RTA,适配0.4到0.6mm单丝,部分合适宽度的花式线圈。
22mm直径滴油类雾化器
小仓体型:如HOBO3.1等口感滴油,适配0.4到0.6mm单丝,克莱普顿线圈。
大仓体型:如22mm肯尼迪,适配0.5至0.7mm单丝,克莱普顿线圈。
24/25mm直径储油类雾化器
RTA结构:如笑脸RTA,适配0.5至0.7mm单丝,大部分花式线圈。
RDTA结构:如梅林RDTA,适配0.5至0.7mm单丝,适配部分花式线圈,不建议使用大面积和高热量的花式线圈。
24/25mm直径滴油类雾化器
如德鲁迦RDA,适配0.5mm以上的发热丝,推荐NI80材质,兼容各种可固定的花式线圈,使用单丝为获得更高的发热量推荐使用双丝并绕线圈。
以上便是小编为各位DIY用户推荐的各种常见雾化器适配的发热丝规格,喜欢高速发热烟雾爆发力强的用户推荐使用NI80与316材质的发热丝,而使用小仓体雾化器追求平稳的口感则建议使用A1材质的发热丝。
而目前来说,NI80材质制作的花式线圈不但有较高的爆发速度,在烟雾量与口感体验上均有保证,如果使用者的雾化器可以兼容此类花式线圈,那么选择搭配一款花式线圈,会是很不错的选择。
立即抢购!
推荐阅读:
【问大家】回答有礼!免费赢进口烟油体验装!测试了3款雾化器尝试了3种数据,没想到单丝的口感和烟雾之王竟然是TA?花式线圈怎么选?8款Rhino犀牛花式线圈点评
液压油管接头对丝型号
想了解普通金属矫正中弓丝一共有几种型号、更换顺序及粗细等级吗?此文有解答~
一、先来瞧瞧正畸弓丝一共有几种型号
其实弓丝有很多种型号,细的、粗的、圆的、方的、弹性较好的、刚性较好的;
1、根据弓丝的厚度——有0.012、0.014、0.016、0.018、0.020;
2、方丝的厚度主要有这几种型号——0.016*0.016、0.017*0.022、0.017*0.025、0.018*0.025、0.019*0.025、0.0215*0.028;
3、从弓丝材料分为——不锈钢丝、镍钛合金丝、TMA弓丝、钴铬合金丝、玻璃纤维丝、复合弓丝、美学弓丝等。
二、瞅瞅牙齿矫正期间弓丝的更换顺序及粗细等级
牙齿正畸弓丝的更换顺序一般是——从细到粗、从软到硬、从圆到方。
1、在初戴矫正器的时候要先用细的、软的钢丝,这样会更舒适些;(如果刚开始就用粗的、硬的钢丝,会感到很疼痛)。
2、在关闭牙齿间隙的时候,(尤其是拔牙的)就需要用粗的、硬的钢丝来解决。
3、牙齿的缝隙完全关闭之后,牙齿可能有一点左右方向,或者内外方向的倾斜,就要做一些精细的调整,这个时候就用方丝。
这下了解了正畸弓丝一共有几种型号、更换顺序及粗细等级了吧!对于牙齿矫正你还有什么疑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