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枕型号(轨枕型号及分类)
轨枕型号和参数
混凝土轨枕型号分为Ⅰ型,Ⅱ型,新Ⅱ型和Ⅲ型。
自1956年我国研制出预应力混凝土枕以来截止到2002年底,铺设混凝土枕总数已达1、625亿根,占各类轨枕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六,其中Ⅲ型枕837万根,占混凝土枕总数的百分之五点二,Ⅱ型混凝土枕9618万根,占混凝土枕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九点二,Ⅰ型和69型枕仍有4360万根,占混凝土枕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二,桥岔枕约有452、3万根。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型号轨枕的承载能力与在使用中铺设的线路条件并不完全匹配,致使一些轨枕提前出现伤损,有些伤损甚至比较严重。2002年秋检资料统计:Ⅲ型枕伤损率为0.1%,老Ⅱ型枕伤损率为0.7%,Ⅰ型和69型枕伤损率为4、9%。
轨枕型号区别
目前,我国混凝土枕统一分为三个级别:i型枕--丝79型pc轨枕ii型枕--丝81型pc轨枕iii型混凝土轨枕。
轨枕型号尺寸对照表图片
有一个默默无闻的铁路“角色”,名副其实地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但却异常低调,常常被人们忽视,它就是——“枕木”。
你见过什么样的枕木?
“枕木”也叫轨枕,是铺在铁道线上的一个重要构件。
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轨枕,作用却不容小觑:既要支撑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列车带给钢轨的巨大压力传递给道床,在铁路运输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轨枕有多种材质类型,如木枕、钢枕、混凝土枕等。木枕现如今的应用已经少见,现行应用的轨枕中,混凝土枕以其尺寸精度高、抗腐蚀性强的优势被广泛应用,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枕木需要更换吗?
混凝土枕虽然坚固,但也不是“金刚不坏”。日常工作中,如遇轨枕发生严重破损,会临时申请“天窗”作业进行处理更换,而在对既有线进行大型改造时,则会进行大型换枕施工。
近日,为满足集通铁路无缝线路设计标准,锡林浩特综合维修段计划利用16个“天窗”,对集通线211公里300米至304公里500米4976根轨枕,更换为新III型混凝土枕。
自集通线开通运营以来,集通上行线部分地段为老Ⅱ型混凝土枕地段,相邻地段均为Ⅲ混凝土枕,与正线轨枕型号不相匹配,同时每年该地段线上伤损轨枕持续增加,影响线路设备整体质量。根据运输发展需要,锡林浩特综合维修段对集通上行线既有Ⅱ型枕更换为Ⅲ轨枕,确保行车安全。此次换枕施工提升了线路设备质量,也提升了列车运行平稳度和旅客乘车舒适度。
换枕一共需要几步?
新III型混凝土枕长2.6米,每根重达780斤左右。施工队伍2人一组,每组分配的任务为14至18根不等。
9月7日下午,位于集通线换枕施工现场,“开挖、上扣、垫圈、下拉!”施工人员赤裸着臂膀,“一二嘿…一二嘿”,铿锵有力的号子声,“突突突…”的机械轰鸣声,响彻施工现场。小编身在现场,感受着施工热火朝天的火热氛围。
“开挖!”施工队伍的最前头,2名施工人员赤膊上阵,一人耙镐开挖枕间石砟,1人轨下垫入螺母,动作迅速敏捷,小编的眼球跟着作业人员忙着转。不时看下时间,从开挖线间石砟到抽换旧枕下线,将新枕拽入轨底方正到位,埋入石砟,用时不到7分钟。小编旁边,不少施工人员看到眼前一幕,无不发出惊叹。
换枕后的线路,再经过捣固车进行捣固,各项指标符合规定后,便可以继续“营业”啦!
截至9月10日,施工人员累计利用3个“天窗”,更换轨枕471根。此次换枕施工提升了线路设备质量,也提升了列车运行平稳度和旅客乘车舒适度。
锡林浩特综合维修段融媒体工作室
图文: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杨庆臣
校对:王文超
审核:邱智伟
轨枕型号分类
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性设备(以下简称:地面装置,俗称“磁感应器”)是基于免维护地面定位技术的车载自动过分相控制系统的地面磁性设备。机车通过感应地面定位信号确定机车与分相点的相对位置,地面定位和机车感应信号分别采用斜对称埋设和备份接收,以保证自动过分相的安全和可靠。
电力机车通过时,通过地面预埋的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性设备在机车通过时发出相应的信号给机车,再通过车载感应接收器和过分相控制装置自动完成电力机车断电过分相。
自动过分相地面装置针对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分为两种,有碴轨道上为一端装有磁性信号装置的混凝土轨枕——信号轨枕,即自动过分相地面磁铁式感应装置嵌入到轨枕里;无碴轨道上是将永久磁铁安装在特制盒子里。该装置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不会丢失、不会损坏等特点,适合安装在室外。
每个分相点需安装4根信号轨枕(磁性装置)。由来车方向计起,第1根信号轨枕(磁性装置)为预告(断主断),第2根信号轨枕(磁性装置)为强迫断(断主断),第三根信号轨枕(磁性装置)为恢复(合主断),第4根信号轨枕(磁性装置)为备用恢复或机车反向运行时预告(断主断)。4根轨枕(磁性装置)依次称为1号、2号、3号和4号轨枕。
全线锚段关节式或器件式分相处车载自动过分相方式。
用于单相工频25kV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电分相,为实现电力机车自动断电通过电分相提供控制信号。
制造工艺符合TB/T2075要求,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振动疲劳的优异特性;所采用零部件满足TB/T2073《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的要求;严格满足TB/T3197—2008《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系统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采用螺纹连接紧固的零件,其紧固件必须有有效的防松措施,以确保在大修期内紧固件不松动;所有零件及不锈钢螺栓进行应力腐蚀检验,以确保零件在使用期内不产生开裂和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
适用的速度范围:10~250km/h;适用于单相50Hz,25kV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
户外环境温度:-50C~+80°C;
户内环境温度:-10C~+40C;日温差:25°C;
风偏设计风速:优于30m/s;
结构风速:40m/s;
覆冰厚度(承力索/接触线):10mm/5mm;
雷电日:多雷区;
海拔高度:≤5600m;地震烈度:≤度。
车载式磁感应器。
2.1.1磁轨枕型地面磁感应器的外观及结构如附图1~附图3所示。
图1地面磁感应器的外观
图2地面磁感应组装结构图
图3地面感应器结构图
2.1.2地感器的型号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安装后外观如附图5所示。
图4地感器实物图
图5地感器安装后实物图
(1)磁感应器安装于中性区段两侧,以中性区段两端垂直投射到钢轨上向左右两侧分别测量一定距离,定下第一个磁感应器的安装位置(强迫断点),再以这个点向左右分别测量一定距离,定下第二个点的距离(预告点)。反向运行时的预告点和强迫断点,同时也作为正向运行时的恢复点使用,一个分相点(即一个中性区段)附近安装4根(一套)特制轨枕,4个磁铁成斜对称布置,安装位置如附图6所示。
图6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装置示意图
(2)地面感应器具有安全可靠、防水、耐高温、防震、耐腐蚀、免维护、不易损坏和易于安装等特点,适合安装在室外。地面感应器采用的为永久性磁性体,其性能指标应满足下述自动过分相的功能要求。
①地面感应器磁性装置的磁场强度:
距离磁感应装置正上方≤300mm条件下不低于40高斯。
②道路上安装完成后,地面感应器磁性装置磁场强度:
水平方向距离钢轨内侧工作边(335±15)mm,垂直方向距离钢轨表面(110+10)mm处,不低于40高斯。
磁性装置最大磁能积(BH)max 230kT/m;
剩余磁感应强度Br 1.1T;
磁性装置密度 7.4g/cm;
磁性装置硬度 550HV;
磁性装置抗压强度 800MPa;
③磁性装置磁感应强度的衰减量:
④地面感应器磁性装置的工作环境温度:≤80°C。
⑤地面磁性设备轨枕无断裂、破损。
⑥磁性装置无碰伤、刮伤和松动。
磁性装置的防护罩表面清洁,无太多的铁屑、矿粉等吸附物。
⑧地面磁性设备磁性装置的中心距相邻钢轨内侧工作边的水平距离为335mm,允许最大偏差为:±15mm。(见附图7)
图7
(1)磁轨枕原材料及采用标准。
①信号轨枕主要采用水泥、钢筋、钢丝等,所采用的标准及来源:GB.175—2007;TB1389—1981。
②磁体的主要原材料有稀土金属钦、金属元素铁和非金属元素硼(有时会添加铝、钴、错、镝、钺、家等),一般表达式为:RE,TM,4B(RE=Nd,Pr,DyTM=Fe,Co)
③所采用的标准及来源:
a.永磁铁氧体标准:
·GB/T12796—91《永磁铁氧体磁体总规范》,SJ/T10410—93《永磁铁氧体材料》。
b.烧结钦铁硼永磁标准:
·GB/T13560——2000《烧结钛铁硼永磁材料》。
c.永磁材料通用标准:
·GB/T2828、GB/T3217《永磁(硬磁)材料磁性试验方法》。
④严格满足TB/T3197《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系统技术条件》
①确定统计各分相点里程。
②确定分相点所处站段和领工区。
③确定所需轨枕型号或特殊分相点如桥梁隧道等特殊轨枕的型号。
⑤施工单位根据安装图纸在分相点前后对应更换轨枕的位置作好标记,并用油漆标示磁性信号对应端。
⑥在收到货后,按照一般混凝土轨枕锚固螺栓。
⑦将磁性轨枕在线路旁按油漆标示位卸下,尽量对准油漆位,以减小换枕时搬运距离。⑧信号轨枕位置及磁性端朝向如附图8所示。
图8
注意:当有禁止双弓标志时以路肩上的“T禁止双弓”“断”或“合”标位为测量基准可提高标位效率;当没有禁止双弓标志时以路肩上的“断”或“合”标位;黑色端为磁性装置端。
①按里程找到上行(或下行)分相点,按机车通过分相点时方向向分相点步行寻找。
②确定中性区段的垂直投影范围(注意:中性区段不是中性区,确定方法参见下文“中性区段的确定”)。
③以中性区段的垂直投影来车方向端向来车方向测量35m±2m范围内,确定任何一根轨枕作为强迫信号轨枕(2#信号轨枕)位置,并在背向来车方向轨枕左端用油漆标写“磁钢”字样,以作为磁性装置朝向端。
④以标示的强迫信号轨枕(2#信号轨枕)位置向来车方向测量170m±2m范围内,确定任何一根轨枕作为预告信号轨枕(1#信号轨枕)位置,并在背向来车方向轨枕右端用油漆标写“磁钢”字样,以作为磁性装置朝向端。
⑤返回中性区段,找到中性区段的垂直投影去车方向端。
⑥以中性区段的垂直投影去车方向端向去车方向测量35m±2m范围内,确定任何一根轨枕作为恢复信号轨枕(3#信号轨枕)位置,并在背向来车方向轨枕右端用油漆标写“磁钢”字样,以作为磁性装置朝向端。
⑦以标示的恢复信号轨枕(3#信号轨枕)位置向去车方向测量170m±2m范围内,确定任何一根轨枕作为备用恢复信号轨枕(4#信号轨枕)位置,并在背向来车方向轨枕左端用油漆标写“磁钢”字样,以作为磁性装置朝向端;
根据分相区不同的结构形式(器件式电分相或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中性区段依照以下方式确定:
①以器件式电分相的中性区段如附图9所示。
图9器件式电分相
②以锚段关节形式分相的中性区段如附图10所示。
图10 锚段关节形式的中性区段
以中性区段两端垂直投射到钢轨上向左右两侧分别测量35m,再以35m这个点向左右分别测量170m定下另一个点,即另一个点离中性区段为205m,如下附图11所示。
图11“断”“合”标,“禁止双弓”标,地面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
(说明:地面感应器位置施工允许偏差为±2m)
注意:测量距离不进入中性区段(主要是中性区段而不是中性区),只在中性区段左、右端部向左、右分别测量35m、170m,如附图12所示。
图12无电区,中性区长度示意图
①抽出离中性区段35m、205m处的左右各2根共4根轨枕,换上4根特制轨枕。特制轨枕的磁铁位置一定要与图3.2.13中磁铁位置一致。
②35m、205m处的距离如果刚好落在一根轨枕上,则取该根轨枕作为需要更换的轨枕,如果落在两根轨枕之间,则取该两根轨枕中的任何一根轨枕作为需要更换的轨枕。
④磁铁应尽量避开信号机,钢轨接头(无缝钢轨除外)和其他一些轨道上的装置,不要距离太近。如果特制轨枕的位置刚好在钢轨接头等处,可以将特制轨枕的安装位置以35m土2m、170m±2m的位置作适当调整(即向左、右可以在2m以内作适当调整)。但尽最大努力以35m、170m为标准安装。
①安装磁性装置时注意磁性装置的中心距钢轨内侧工作边的水平距离。磁性装置的中心距相邻钢轨内侧工作边的水平距离为335mm,允许最大偏差为±15mm,如附图13所示。
图13
②尺寸定位后将磁性装置上的螺杆(轨枕下方)垫上平垫、弹垫,然后用螺母拧紧。
③将磁性装置与轨枕接触的地方用密封胶密封。
现场组装时应注意:
①检查即将安装的轨枕有无断裂。
②磁性装置有无碰伤和松动,有无太多的铁屑、矿粉等吸附物。
③安装磁性装置时应特别注意将工具和其他铁器等远离磁性装置,因磁性装置的磁力超强,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①4根信号轨枕必须严格按照图11所示位置来放置。即不管是单线还是复线,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行,安放的位置永远是如图11所示的位置。(注意:4个信号轨枕成斜对称布置,信号轨枕所在位置一定不能错)
②一个分相点(即一个中性区段)附近安装4根(1套)信号轨枕。这4根轨枕完全一样,也不分编号,只有轨枕型号之分。
③信号轨枕的磁性装置一定要与附图13中黑色标志一致。
④35m、170m处的距离如果刚好落在一根轨枕上,则取该根轨枕作为需要更换的轨枕,如果落在两根轨枕之间,则取该两根轨枕中的任何一根轨枕作为需要更换的轨枕。
⑥信号轨枕应尽量避开信号机、钢轨接头(无缝钢轨除外)和其他一些轨道上的装置,不要离得太近。如果信号轨枕的位置刚好在钢轨接头等处,可以将特制轨枕的安装位置以35m±2m、170m±2m的位置作适当调整(即向左、右可以在2m以内作适当调整)。但尽最大努力以35m、170m为标准安装。
①确定统计各分相点里程。
②确定分相点所处站段和领工区。
③确定所需地面磁性设备型号、数量等。
⑤施工单位根据安装图纸在分相点前后对应安装的位置作好标记,并用油漆标示磁性信号对应端。
⑥标记好地面磁性设备位置后,再标识出每一只地面磁性设备的4个膨胀螺栓的孔位置。
⑦用冲击电钻,∅14mm的钻头钻孔,孔深为100mm±5mm;钻孔时注意孔与轨道板平面垂直,如附图14所示。
⑧预装螺栓:将膨胀螺栓安装在地面磁感应器上的4个孔位上,加螺帽,如附图14所示。
[特别注意:地面磁性设备磁性极强,从包装箱取出时做好防护,在安装工作范围用较厚的木板或其他不被磁吸合的材料把钢轨挡住。去掉包装的地面磁性设备严禁堆放在一起。在开通的线路上安装时,安全防护员要做好安全防护,一旦出现意外地面磁性设备与钢轨吸合了(一旦吸合,不能轻易分开,费时较长),通知调度该区段封闭。]
⑨安装:从钢轨外侧并低于轨面水平方向将地面磁感应器放到已打好孔的指定位置,铭牌方向向轨道外侧,将螺栓对齐4个孔。用木槌或橡胶锤平稳的向下敲螺栓至到位地面磁性设备底板与轨道板平行接触。用扳手或套筒将螺帽紧固旋紧。
①按里程找到上行(或下行)分相点,按机车通过分相点时方向向分相点步行寻找。
②确定中性区段的垂直投影范围(注意:中性区段不是中性区,确定方法参见后文“中性区段的确定”)。
③以中性区段的垂直投影来车方向端向来车方向测量35m±2m范围内,确定任何两个相邻承轨台之间的位置作为强迫信号地面磁性设备(2#地面磁性设备)位置,并在背向来车方向轨道左边用油漆标写“磁钢”字样,以作为磁性装置朝向端。
④以标示的强迫信号地面磁性设备(2#地面磁性设备)位置向来车方向测量170m±2m范围内,确定任何两个相邻承轨台之间的位置作为预告信号地面磁性设备(1#地面磁性设备)位置,并在背向来车方向轨道右边用油漆标写“磁钢”字样,以作为磁性装置朝向端。
⑤返回中性区段,找到中性区段的垂直投影去车方向端。
⑦以中性区段的垂直投影去车方向端向去车方向测量35m±2m范围内,确定任何两个相邻承轨台之间的位置作为恢复信号地面磁性设备(3#信号地面磁性设备)位置,并在背向来车方向轨道右边用油漆标写“磁钢”字样,以作为磁性装置朝向端。
⑧以标示的恢复信号地面磁性设备(3#地面磁性设备)位置向去车方向测量170m±2m范围内,确定任何两个相邻承轨台之间的位置作为备用恢复信号地面磁性设备(4#地面磁性设备)位置,并在背向来车方向轨道左边用油漆标写“磁钢”字样,以作为磁性装置朝向端;
①地面磁性设备螺栓孔位置的确定是保障地面磁性设备安装完成后,地面磁性设备中心距离钢轨内侧工作边为(335±15)mm的关键。
②为了方便确定螺孔位置,安装前可制作一个与地面磁性设备底板大小一样木板或者其他板材作为模板,也打一样的孔,保证制作的模板中心与钢轨内侧工作边为(300±20)mm。以便标示螺孔位置时方便操作。
③确定螺孔位置时从轨道板侧面可以观察﹐注意避开轨道板内部钢筋。如遇钢筋可调整安装位置,在±2m范围内调整。
根据分相区不同的结构形式(器件式电分相或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中性区段依照以下方式确定:
①以器件式电分相的中性区段如附图15所示。
图15器件式电分相
②以锚段关节形式分相的中性区段如附图16所示。
图16锚段关节形式的中性区段
(5)安装距离的确定。
以中性区段两端垂直投射到钢轨上向左右两侧分别测量35m,再以35m这个点向左右分别测量170m定下另一个点,即另一个点离中性区段为205m,如附图17所示。
图17“断”“合”标,“禁止双弓”标,地面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
(说明:地面感应器位置施工允许偏差为±2m)
注意:测量距离不进入中性区段(主要是中性区段而不是中性区),只在中性区段左、右端部向左、右分别测量35m、170m,如附图18所示。
图18无电区,中性区长度示意图
①4只地面磁性设备必须严格按照附图3.2.20所示的位置来放置。即不管是单线还是复线,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行,安放的位置永远是如图中所示的位置。(注意:4只地面磁性设备成斜对称布置,地面磁性设备所在位置一定不能错。)
②一个分相点(即一个中性区段)附近安装4只(1套)地面磁性设备;这4只地面磁性设备完全一样,也不分编号。
③地面磁性设备一定要与图3.2.21中黑色标志位置一致。
⑤地面磁性设备应尽量避开信号机、钢轨接头(无缝钢轨除外)和其他一些轨道上的装置,不要离得太近。如果地面磁性设备的位置刚好在钢轨接头等处,可以将地面磁性设备的安装位置以35m±2m、170m±2m的位置作适当调整(即向左、右可以在2m以内作适当调整)。但尽最大努力以35m、170m为标准安装。
⑥去掉包装的地面磁性设备严禁堆放在一起!
徐富春主编《接触网》[M].2015
轨枕型号有哪些
铁路配件
是铁路线路的组成部分
轨枕是其中重要一类
具有支承钢轨、保持钢轨位置和缓冲压力的作用
中铁十一*鹰潭制枕基地
29年间,生产出轨枕约400万根
轨枕铺设长度2300多公里
拥有多种轨枕生产线
生产出的各种型号轨枕在国内多条线路使用
托起了一条条钢铁巨龙“大动脉”
按照行车速度、铁路线路直曲度等,各条铁路所需轨枕型号各有不同。我国普通轨枕长度为2.5米,道岔用的岔枕和钢桥上用的桥枕,长度有2.6~4.85米多种,根据铁路运量和行车速度等运营条件,来确定每公里线路上铺设轨枕的数量,数量越多,轨道强度越大。
桥梁公司轨道分公司鹰潭制枕基地
在江西鹰潭,桥梁公司一家曾为配合京九铁路建设而成立的轨枕厂依旧机器轰鸣,目前,该公司拥有轨枕预制生产线、弹性支承块预制生产线,配备钢筋加工设备、拌和站、装载机、叉车、天然气锅炉、龙门吊等主要施工机械,所生产轨枕都已取得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和通过铁路CRCC认证,轨枕年生产力达30万根,库存容纳量10万根,并设有铁路专线,可用火车发货轨枕至全国各地。
轨枕生产
火车运送轨枕
目前,鹰潭制枕基地主要生产Ⅲa、Ⅲb、Ⅲc、xⅡ、Ⅲqa、Ⅲqc以及各类型岔枕等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枕、弹性支承块以及地铁枕、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等产品。
轨枕型号大盘点
Ⅲa
拉林铁路运用Ⅲa型轨枕
Ⅲb
Ⅲc
昌景黄高铁运用Ⅲc型轨枕
XⅡ
兴泉铁路运用xⅡ型轨枕
Ⅲqa
Ⅲqc
弹性支承块
地铁长轨枕
南昌地铁4号线运用地铁长轨枕
SK-Ⅱ型双块式轨枕
杭绍台高铁运用SK-Ⅱ型双块式轨枕
预应力混凝土岔枕
浦梅铁路运用预应力混凝土岔枕
近年来,轨道分公司顺应发展需要,敢于创新,不断探索改革管理方式,推动科学化、精细化轨枕预制。
成品轨枕
其中,鹰潭制枕基地依托以铜都工匠张太国为技术带头人的张太国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分公司老产业工人的丰富实践经验。
通过优化和改进工装设备,先后实现了油站油泵连接改装、脱模机加油装置改装、龙门吊滑线改装、灌注小车改造、龙门吊减速器传动装置改装等近20项工装设备改装,累计节约成本百万余元。
张太国创新工作室
贵南制枕基地投用智能化轨枕生产线,将5G、物联网、智能视觉识别系统、大数据和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融为一体,为双块式轨枕生产的11道大工序逐一配备了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了轨枕生产的少人化、信息化、智能化,理想状态下可实现无人操作。
贵南制枕基地
目前,分公司拥有贵南、金甬、广州、杭衢、鹰潭5个轨枕施工队,承担了贵南、金甬、杭衢、昌景黄高铁项目以及福州地铁5号线、武汉地铁7号线的市政地铁轨枕的生产任务,最高年生产量达100万根。除轨枕预制外,分公司还先后开拓轨枕工序劳务施工、轨枕设备转场等新业务。
组稿:刘清裕
编辑:王 嘉
“牵手”成功,常益长铁路和长株潭城际实现互联互通
入围“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为舒厚娟点赞!
2021武汉企业100强发布!来看中铁十一*最新排名
这,就是中铁十一*
惊艳!中铁十一*2020版宣传片震撼来袭
轨枕型号对照表 百度文库
我们新款产品今天12:00准时开售~
新品上市均有福利优惠!!!实际售价请关注各个经销商定价~
广大车迷模友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经销商购买
国内常见轨枕介绍
自1953年起,铁道部开始研究混凝土轨枕取代木枕。在我国铁路网上推出了不同承载能力的轨枕,包括69型、Ⅰ型、Ⅱ型、新Ⅱ型、Ⅲ型和新Ⅲ型。其中,Ⅰ型适用于中型或轻型轨道,Ⅱ型适用于重型和次重型轨道,Ⅲ型适用于75kg/m钢轨的特重型轨道。
·69型混凝土轨枕
(69型混凝土轨枕*图片源于网络,感谢网友分享)
69型混凝土轨枕是基于建设型机车需求设计的。
·Ⅰ型混凝土轨枕
(79型混凝土轨枕*图片源于网络,感谢网友分享)
Ⅰ型轨枕是1984年Ⅱ型混凝土轨枕鉴定前使用的:
在保持69型枕筋配不变的情况下,统一了外型尺寸和强度,称为弦79型和筋79型轨枕,统称Ⅰ型轨枕。Ⅰ型枕相对于69型,中间断面高度增至165mm,提高了中间断面的承载能力,改变了端头形状,增设了螺旋筋和箍筋。
·Ⅱ型混凝土轨枕
(Ⅱ型混凝土枕)
1984年2月,原名“81型”轨枕,经铁道部审查后更名为Ⅱ型混凝土枕,包括S-2型和J-2型。我国已铺设超过1亿根Ⅱ型混凝土枕。
除新Ⅱ型枕外,老Ⅱ型枕也在使用。目前,我国已停止生产并逐步替换S-2型、J-2型、YⅡ-F型、TKG-2型、YⅡ-H型等老旧型号轨枕。
所有Ⅱ型枕长度为2.5米,主要用于一般正线铺设。
·新Ⅱ型混凝土轨枕
(新Ⅱ型混凝土枕*图片源于网络,感谢网友分享)
为解决老Ⅱ型轨枕问题,自1999年起,相关部门研究分析,组织铁科院与设计院,改进和加强新Ⅱ型混凝土枕。优化了预应力钢筋品种、数量和截面。
·Ⅲ型混凝土轨枕
(Ⅲ型混凝土轨枕*图片源于网络,感谢网友分享)
Ⅲ型轨枕综合借鉴国内外设计方法,结合我国重载运输和材料工艺,全面优化设计。增强承载力、轨道强度和稳定性,减少铺设数量,简化维护。
特点:合理结构,加强轨道,无螺检扣件,降低维护负担。
适用于京沪、京广等重载客运主线。
Ⅲa型枕有挡肩,预留孔硫磺锚固扣件。
Ⅲb型枕无挡肩,预埋铁件扣件。
Ⅲc型枕与Ⅲa型相同,但预留孔改用塑料套管。
(新Ⅲ型混凝土轨枕*图片源于网络,感谢网友分享)
新Ⅲ型轨枕在Ⅲ型基础升级,提高耐用性和可靠性。
(全部轨枕图例)
以上所有枕木均可在官方店铺定制沙盘时选用
(南京)宁东火车模型工作室
我们坚持踏实求证,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款产品,不误导消费者,为消费者带来专业、放心的购物体验。同时,也欢迎更多经销商选择与我们合作。
【往期回顾】:点击以下图片可回顾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