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的型号(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及温度测量范围)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和技术指标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相对比较多,热电阻、热电偶、数字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等,这两个参数是针对热敏电阻的两个参数,B值是热敏电阻材料常数,R值是热敏电阻阻值(例如2K,100K等等不同规格),回答由北京楚海中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提供,希望可以帮到您。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和优点
一、温度传感器型号:
1: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铂热电阻是利用铂丝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基本原理设计和制作的,按0℃时的电阻值R(℃)的大小分为10欧姆(分度号为Pt10)和100欧姆(分度号为Pt100)等,测温范围均为-200~850℃。
2: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两根不同的金属材料焊接在一起的,主要温度发生改变,那么两端就会有不同的电势产生,通过电势的变化来得出相应的温度变化。
可测温度:最高达到2300度,在高温段比较准用的K型正级。
3:热敏电阻
由金属氧化物陶瓷组成,是低成本、灵敏度最高的温度传感器。
测温范围:温度范围小-50到200度左右,体积小,响应时间快。因为价格低廉所以在很多家用电器上都被应用到了。
二、选用温度传感器的注意事项:
1、被测对象的温度是否需记录、报警和自动控制,是否需要远距离测量和传送;
2、测温范围的大小和精度要求;
3、测温元件大小是否适当;
4、在被测对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场合,测温元件的滞后能否适应测温要求;
5、被测对象的环境条件对测温元件是否有损害;
6、价格如保,使用是否方便。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基本性能参数生产厂家价格
如果您要进行可靠的温度测量,就需要为您的应用选择正确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热敏电阻、铂电阻(RTD)和温度IC是测试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图1 各种流行温度传感器的优点和缺点
热电偶
测温原理:
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连接,显示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通过查询热电偶分度表,即可得到被测介质温度。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最常用的传感器。其主要好处是宽温度范围和适应各种大气环境,而且结实、价低,无需供电,尤其最便宜。热电偶由在一端连接的两条不同金属线(金属A和金属B)构成,如图2所示。当热电偶一端受热时,热电偶电路中就有电势差。可用测量的电势差来计算温度。
图2 热偶电路图(左)和热偶电压—温度曲线例子(右)
由于电压和温度是非线性关系,因此需要为参考温度(Tref)作第二次测量,并利用测试设备软件和∕或硬件在仪器内部处理电压—温度变换,以最终获得热偶温度(Tx)。Agilent34970A和34980A数据采集器均有内置的测量了运算能力。
简而言之,热偶是最简单和最通用的温度传感器,但热偶并不适合高精度的应用。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连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热敏电阻
(1) 测温原理:
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
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
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大多为负温度系数,即阻值随温度增加而降低。温度变化会造成大的阻值改变,因此它是最灵敏的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线性度极差,并且与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制造商给不出标准化的热敏电阻曲线。
图3 热敏电阻电路图
热敏电阻体积非常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也快。但热敏电阻需要使用电流源,小尺寸也使它对自热误差极为敏感。
热敏电阻在两条线上测量的是绝对温度,有较好的精度,但它比热偶贵,可测温度范围也小于热偶。一种常用热敏电阻在25℃时的阻值为5kΩ,每1℃的温度改变造成200Ω的电阻变化。注意10Ω的引线电阻仅造成可忽略的0.05℃误差。它非常适合需要进行快速和灵敏温度测量的电流控制应用。尺寸小对于有空间要求的应用是有利的,但必须注意防止自热误差。
测量技巧
热敏电阻体积小是优点,它能很快稳定,不会造成热负载。不过也因此很不结实,大电流会造成自热。由于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性器件,任何电流源都会在其上因功率而造成发热。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与电阻的积。因此要使用小的电流源。如果热敏电阻暴露在高热中,将导致永久性的损坏。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与热敏电阻相似,铂电阻温度传感器(RTD)是用铂制成的热敏感电阻。当通过测量电压计算RTD温度时,数字万用表用已知电流源测量该电流源所产生的电压。这一电压为两条引线(Vlead)上的压降加RTD上的电压(Vtemp)。例如,常用RTD的电阻为100Ω,每1℃仅产生0.385Ω的电阻变化。如果每条引线有10Ω电阻,就将造成26℃的测量误差,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应对RTD作4线欧姆测量。
图4 RTD需要用4线测量
RTD是最精确和最稳定的温度传感器,它的线性度优于热偶和热敏电阻。但RTD是最贵的温度传感器。因此RTD最适合对精度有严格要求,而速度和价格不太关键的应用领域。
测量技巧
使用5mA电流源会因自热造成2.5℃的温度测量误差。因此把自热误差减到最小是极为重要的。
4线测量更为精确,但需要两倍的引线和两倍的开关。
温度IC
温度集成电路(IC)是一种数字温度传感器,它有非常线性的电压∕电流—温度关系。有些IC传感器甚至有代表温度、并能被微处理器直接读出的数字输出形式。
图6 电流传感器(左)和电压传感器(右)
有两类具有如下温度关系的温度IC:
电压IC:10mV/K。
电流IC:1μA/K。
温度IC的输出是非常线性的电压∕℃。实际产生的是电压∕Kelvin,因此室温时的1℃输出约为3V。温度IC需要有外电源。通常温度IC是嵌入在电路中而不用于探测。
温度IC缺点是温度范围非常有限,也存在同样的自热、不坚固和需要外电源的问题。总之,温度IC提供产生正比于温度的易读读数方法。它很便宜,但也受到配置和速度限制。
测量技巧
温度IC体积较大,因此它变化慢,并可能造成热负载。
把温度IC用于接近室温的场合。这是它最流行的应用。虽然测量范围有限,但也能测量150℃的高温。
实例
LM135235335系列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生产的一种高精度易校正的集成温度传感器,是电压输出型温度传感器,工作特性类似于齐纳稳压管。该系列器件灵敏度为10mV/K,具有小于1Ω的动态阻抗,工作电流范围从400μA到5mA,精度为1℃,LM135的温度范围为-55℃~+150℃,LM235的温度范围为-40℃~+125℃,LM335为-40℃~+100℃。封装形式有TO-46、TO-92、SO-8。该器件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温差测量以及温度补偿系统中。详细信息见LM135,235,335.pdf。
AD590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的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供电电压范围为3~30V,可以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测温范围为-55℃~+150℃,输出电流为223μA~423μA,输出电流变化1μA相当于温度变化1℃,最大非线性误差为±0.3℃,响应时间仅为20μs,重复性误差低至±0.05℃,功耗约为2mW,输出电流信号的传输距离可达到1km以上,作为一种高阻电流源,最高可达20MΩ,所以它不必考虑选择开关或CMOS多路转换器所引入的附加电阻造成的误差,适用于多点温度测量和远距离温度测量的控制。详细信息见AD590.pdf。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1) 原理:
将敏感元件、A/D转换单元、存储器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直接输出反应被测温度的数字信号,使用方便,但响应速度较慢(100ms数量级)。
(2) 实例: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
接口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供电电压范围为3~5.5V,测温范围为-55℃~+125℃,可编程的9~12位分辨率,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出厂设置默认为12位,在12位分辨率时最多在750ms内把温度值转换为数字。
经验丰富的电路板设计人员将根据最终产品要求来使用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表1展示了每种温度传感器的相对优势/劣势。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型号
测温范围
典型应用
OTP-538F2S
-40~+500℃
医学(耳温机),家庭设施(吹风机等)
TS105-1
-20~100℃(精确度:-0.45±0.08%/K)
红外测温仪,非接触温度测量,移动物体温度测量
TS105-2
-20~100℃
温度计,微波炉,室内空调,高温计,汽车环境控制
TS118-1
跟处理电路相关(普通-20~300℃)
无接触温度测量,移动物体温度测量,温度控制,火灾报警
TS118-3
跟处理电路相关(普通-20~300℃)
无接触温度测量,温度控制,火灾报警,气候控制系统
TSEV01
0~300℃(精确度:0.1℃)
家庭,医疗,汽车,安全,工业
非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的优点:
1、由于和被测量介质不直接发生接触,所以不用考虑被接触介质的一些自身物理特性,例如:粘附、腐蚀、磨损等等都不会对传感器造成损害。而接触搜索式的就要面临这些问题的额外解决。
2、受空间*限性较小。对于一些距离较远不易接触到的被测量目标可以远距离测量温度。
3、对于一些不方便接触测量的目标可以实现测量,例如旋转机械、运动中的目标等等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缺点:
1、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例如热辐射
2、不容易实现对目标的长期连续测量。
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采用非接触温度测量技术,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热成像解决方案。该16x4远红外热电堆传感器阵列可覆盖-20°C~300°C的温度范围,能生成目标区域的实时热值图谱。有了它,就可以不用单点传感器或昂贵的微测热辐射计来扫描目标区域了。
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可即获取64幅二维像素图片,大大简化集成热成像系统,从而将价格维持在大批量、低成本应用领域能够接受的范围。该阵列在每个像素中集成了一个放大器和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可提供0.5-64赫兹的帧速率。在0°C-50°C温度范围内使用时可保持±1.5°C的精确度。有60ºx15º和40ºx10º两个视场可供选择。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拥有高速I2C兼容数字界面,采用的是带控制单元的同步化触发模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多台设备组合构成阵列,获得更高的图像分辨率。
远红外线成像正成为汽车行业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可用于车辆的行人探测、近距离盲点探测和乘坐率分类等领域。这种传感器阵列提供的多点精确热图像还能帮助智能楼宇控制系统进行温度测量和入住率统计。在家用环境中,该阵列能够使微波炉和其它传统炉灶更加智能化。人们对能源效率的关注推动了市场对热成像设备的需求不断上升。热成像设备可以探测房间的热损耗情况,并以图像形式指明需要改进的地方。MLX90620远红外线传感器非常适宜于家用和商用低分辨率红外热像仪,能满足上述各任务的需要。在商用环境中,该传感器为智能程序控制和热检测开辟了新的机会。最后,它还能用作智能火灾探测传感器,可帮助消防人员和其他应急服务人员发现热点、探明疏散路线和隐蔽火源。
来源:硬件十万个为什么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对比
海尔冰箱故障代码:
F1冷藏蒸发器传感器短路或开路 F2环境温度传感器短路或开路 F3冷藏空间传感器短路或开路
F4冷冻温度传感器短路或开路
F5负7度温度传感器短路或开路传感器性能参数及原理一、定义及原理:1、一组定义:冰箱及其他家电行业普遍使用温度传感器作为感受特定部位温度并通过控制系统转换成电信号来控制系统按规定模式运行,冰箱及其他家电行业使用的传感器主要为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①热敏电阻器定义:电阻值随其阻体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热敏感半导体电阻器;热敏电阻器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②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在工作范围内,零功率电阻值随温度增加而减小的热敏电阻。 ③直热式热敏电阻器:不带加热器的热敏电阻器 ④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是由电流通过热敏元件和(或)由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获得其阻值变化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⑤绝缘型热敏电阻器:能经受试验规范所规定的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的热敏电阻器 2、一组特性参数: ①零功率电阻值:在规定温度下测量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由于电阻体内部发热引起的电阻值变化相对于总的测量误差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时测得的电阻值 ②最大电压;在环境温下,不使热敏电阻器引起失控所允许连续施加的最大直流电压 ③耗散系数δ:在规定环境条件下,热敏电阻器耗散功率的变化与热敏电阻体相应温度变化之比。 ④δ-热敏系数τ:在零功率条件下,当温度发生突变时,热敏电阻体的温度变化了始末两个温度差的63.2%所需的时间 ⑤绝缘电阻:在规定环境条件下,直热式热敏电阻器连在一起的引出端与外层封装面之间的直流电阻值 ⑥绝缘电压:在连续工作条件下,允许加到直热式热敏电阻器连在一起的引出端与外层封装面之间的最高峰电压 ⑦电阻-温度特性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特性可用下式近似表示 R=Ae(BT) R---温度为T时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 A---与热敏电阻器材料物理特性和几何尺寸有关的系数 T---绝对温度(K) B---热敏系数:在两个温度下零功率电阻值的自然对数之差与两温度倒数之差的比值,B=T1*T2/(T2-T1)㏑(R1/R2) 二、海尔传感器特点及安装注意要点 a)海尔冰箱使用的传感器有两大类 i.冷藏用传感器:引线为白色,感温头有圆头和方头两种 ii.冷冻用传感器:引线为黑色,使用时感温头外部封装有黑色热缩套。 b)冷冻、冷藏传感器温度参数表 冷冻传感器阻值对应表偏差2% 温度下限值基准值上限值温度下限值基准值上限值 -3032.7833.8434.920202.3462.4932.648 -2930.9231.8832.860212.2412.3842.534 -2829.1730.0430.930222.1412.2802.426 -2727.5328.3229.120232.0472.1802.322 -2625.9926.727.420241.9562.0862.224 -2524.5425.1925.840251.8711.9972.130 -2423.1823.7724.350261.7891.9112.041 -2321.9122.4322.960271.7121.8301.956 -2220.7121.1821.650281.6381.7531.875 -2119.582020.430291.5681.6791.798 -2018.5218.919.280301.5011.6091.724 -1917.4917.8618.240311.4371.5421.654 -1816.5116.8917.260321.3771.4781.587 -1715.6015.9716.340331.3191.4181.523 -1614.7415.1115.480341.2641.3601.462 -1513.9314.314.660351.2121.3041.404 -1413.1713.5313.900361.1621.2521.348 -1312.4612.8113.170371.1141.2011.295 -1211.7912.1412.490381.0691.1531.244 -1111.1611.511.850391.0261.1081.196 -1010.5610.911.240400.9841.0641.149 -910.0110.3310.670410.9451.0221.105 -89.4799.80010.130420.9070.9821.063 -78.9829.2969.618430.8710.9441.022 -68.5148.8219.136440.8370.9080.984 -58.0738.3738.681450.8040.8730.947 -47.6577.9508.251460.7730.8390.911 -37.2657.5517.844470.7430.8080.877 -26.8957.1737.460480.7140.7770.845 -16.5466.8177.097490.6870.7480.814 06.2166.4806.753500.6610.7200.784 15.9056.1626.427510.6360.6930.755 25.6105.8616.119520.6120.6680.728 35.3325.5765.828530.5890.6430.702 45.0705.3065.552540.5670.6200.677 54.8215.0515.290550.5460.5970.653 64.5864.8105.042560.5260.5760.630 74.3644.5814.807570.5070.5550.607 84.1544.3654.584580.4880.5350.586 93.9554.1604.373590.4710.5160.566 103.7663.9654.173600.4540.4980.546 113.5883.7813.983610.4370.4800.527 123.4193.6063.802620.4220.4640.509 133.2593.4403.631630.4070.4480.492 143.1073.2833.468640.3930.4320.475 152.9633.1343.313650.3790.4170.459 162.8262.9923.167660.3660.4030.444 172.6972.8583.027670.3530.3890.429 182.5742.7302.894680.3410.3760.415 192.4572.6092.768690.3290.3640.401 温度下限值基准值上限值 700.3180.3510.388 710.3070.3400.376 720.2970.3290.363 730.2870.3180.352 740.2770.3070.341 750.2680.2970.330 760.2590.2880.319 770.2510.2790.309 780.2430.2700.300 790.2350.2610.290 800.2270.2530.281 810.2200.2450.273 820.2130.2370.264 830.2060.2300.256 840.2000.2230.248 850.1940.2160.241 860.1880.2090.234 870.1820.2030.227 880.1760.1970.220 890.1710.1910.214 900.1660.1850.207 910.1610.1800.201 920.1560.1750.196 930.1510.1690.190 940.1470.1650.185 950.1420.1600.179 960.1380.1550.174 970.1340.1510.169 980.1300.1460.165 990.1260.1240.160 1000.1230.1380.156 冷藏传感器阻值对应表偏差2% 温度下限值基准值上限值温度下限值基准值上限值 -3031.3633.0734.86202.3522.4462.543 -2929.5831.1632.81212.2472.3392.434 -2827.9129.3730.89222.1472.2372.330 -2726.3527.6929.09232.0522.1402.231 -2624.8826.1227.40241.9622.0472.136 -2523.5024.6425.82251.8761.9602.046 -2422.2023.2524.34261.7941.8761.961 -2320.9921.9522.95271.7171.7961.879 -2219.8420.7321.65281.6431.7211.802 -2118.7619.5820.43291.5731.6491.727 -2017.7518.5019.28301.5061.5801.657 -1916.7917.4918.20311.4421.5141.590 -1815.9016.5417.19321.3811.4521.525 -1715.0515.6416.24331.3241.3921.464 -1614.2614.8015.35341.2691.3361.405 -1513.5114.0014.51351.2161.2811.350 -1412.8013.2513.72361.1661.2301.296 -1312.1312.5512.98371.1191.1811.245 -1211.5111.8912.28381.0731.1341.197 -1110.9111.2711.62391.0301.0891.150 -1010.3610.6811.00400.9881.0461.106 -99.82810.1210.42410.9491.0051.063 -89.3319.609.874420.9110.9661.023 -78.8619.1089.357430.8750.9280.984 -68.4188.6438.870440.8410.8920.947 -57.9998.2048.411450.8080.8580.911 -47.6037.7907.978460.7770.8260.877 -37.2287.3987.569470.7470.7940.845 -26.8747.0297.184480.7180.7640.813 -16.5406.6806.820490.6910.7360.783 06.2236.3506.477500.6640.7080.755 15.9116.0386.165510.6390.6820.727 25.6175.7435.870520.6150.6570.701 35.3395.4645.590530.5920.6330.676 45.0765.2015.326540.5700.6100.652 54.8284.9515.075550.5490.5880.629 64.5934.7144.837560.5290.5670.606 74.3704.4914.612570.5100.5460.585 84.1604.2794.399580.4910.5270.565 93.9614.0784.196590.4730.5080.545 103.7723.8874.004600.4560.4900.526 113.5043.7073.822610.4400.4730.508 123.4253.5363.649620.4240.4570.491 133.2613.3733.485630.4090.4410.474 143.1123.2193.329640.3950.4260.458 152.9683.0733.181650.3810.4110.443 162.8322.9353.040660.3680.3970.428 172.7022.8032.906670.3550.3840.414 182.5792.6782.779680.3430.3710.400 192.4632.5592.658690.3310.3580.387 c)安装注意要点 i.各传感器感温头必须安装在设计规定的固定夹内,冷藏蒸发器传感器、-7度传感器必须紧贴到蒸发器板上,方向位置要正确,其中冷藏蒸发器传感器为方形感温头,为提高感温灵敏性感温元件是偏向一侧设置的,其对立面上有“Haier”标记,固定时必须将带“Haier”标记的对立面紧贴在蒸发器板上. ii.传感线及感温头部分必须密封完好,无破损、折裂避免水分入侵,造成参数漂移;传感线不能被感温盘压住,应从感温盘的缺口中穿出。 iii.感温头部避免进行大于80度的弯折,目前传感器头部的感温线出线均采用直线式出线,在感温盘内不进行弯曲。 三、传感器故障判断与维修 ㈠、感器故障判断 1、故障机理 ①从传感器的结构分析,感温头和传感线的密封性非常重要,外界微小的水分入侵即会造成参数的变化,因此感温头一般都做了三层密封处理,一是感温元件与焊点涂装防水绝缘材料,二层硅树脂或其他材料,三层封装头树脂帽内灌环氧树脂或玻璃封装,确保密封效果,并且对引线的材料有较高要求,必须采用耐寒线材,低温性能良好。 ②传感线使用耐寒线,在低温下长时间冷热循环环境下不产生裂纹,如产生裂纹水分即会沿导线渗入感温元件引起参数变化。 ③传感器感温元件焊点断裂变形 ④传感线中间断、接触不良 ⑤插接件接触不良 2、故障表现:传感器在正常工作时一般很少发生故障,是低故障率元件,除非在安装工艺和操作未按规定要求处理、使用前感温头受剧烈撞击,引线或感温头密封有裂纹产生、超高温超高电压使其内部元件损坏。但发生故障时通过主控板的检测会进行故障提示,显示报警状态或显示F1到F5F1----冷藏蒸发器传感器短路或断路 F2----环境传感器短路或断路 F3----冷藏空间传感器短路或断路 F4----冷冻传感器短路或断路 F5----负7度传感器短路或断路 档位显示式冰箱故障报警图标会闪烁或某一档位闪烁,无显示冰箱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会表现出某一性能故障,如不化霜、某一间室不制冷、制冷差,温度过深等。 3、故障判断方法: ①对应各型号冰箱常见故障及目前故障初步判断 ②检查各插接件接触情况,检查传感器线顺序是否正确 ③检查传感器感温头固定位置方向是否正确, ④检查感温头及引线外观有无裂纹、断裂、破裂 ⑤用万用表检测传感器电阻值,用较高精度灵敏性温度计(不能影响冰箱正常运行,与电阻实时检测)测感温头部位实际温度,检测三组温度以上,将测得值与传感器温度参数表对应检查,在考虑测试误差和传感器电阻上下限后,判断传感器的好坏。 ㈡、故障维修 1、凡传感器本身发生故障和传感线存在裂纹的均须更换,更换时必须将接头密封良好,不能使水分入侵,同时各部位传感器不能换错,固定方向要正确,方头不能换成圆头。 2、维修方法请参考更换传感器操作工艺卡片及两类故障指导卡。 Haier更换传感器操作工艺卡片 工步编码工步名称工步内容及要求工艺装备 01剪断传感器连线将需更换的传感器探头连线剪断,预留的传感器连线应保证可以连接新的传感器探头。剪刀 02修剪传感器接线端将待换传感器线接头、原冰箱传感器接线端相应错开15mm-20mm,并剖开外部保护线。将热缩套管套入原传感器线缆。剪刀、热缩套管 03连接传感器接线端将两跟线缆分别用接线夹套上,并用钳子夹紧(如没有接线夹可用锡焊将原传感器线缆与待换传感器线接头焊好)。用万用表检测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接线端子、钳子、万用表、电烙铁 04密封传感器接线端将热缩套管移到传感器接线端,将金属外露部位全部遮盖住。然后用热吹风将热缩套加热,直至热缩套管完全收缩及固定在位置上。热吹风、硅胶 05固定传感器感温盘按原固定方式固定好感温盘,保证传感器线缆弯折角度,避免线缆折裂。螺丝刀、感温盘 06检查使用电子数字温度计检查各传感器固定处的温度,断开传感器线插接件,用万用表检查各传感器电阻,与标准参数表判断是否正常。同时,检查冰箱的制冷情况。电子数字温度计、万用表售后故障诊断治疗操作卡产品类别冰箱故障名称7B/V系列开机时间长、不停机故障代码 一、症状:7B/V系列开机时间长、不停机 二、原因分析:1、温度设置过低2、环境温度高3、传感器头放置不正确 三、维修工艺①7B/V系列开机时间长、不停机咨询用户接受;②冰箱位置散热是否良好,侧板后背距墙或其他器物不到10CM的为用户调整;③环境温度是否在28度以上,温度设置是否过低,指导用户使用,环境温度高时冷量散失快,相对开机时间长,温度应设置温度高一点,如6度或7度或更高④检查冷藏后背蒸发器传感器头部方向放置是否正确,方形传感器固定后头部带“Haier”字样的面应朝向门体,固定不正确的应调整正确⑤冷藏蒸发器传感器不得更换圆头传感器 序号症状诊断治疗注意事项辅助工具 1.7B/V系列开机时间长、不停机1、温度设置过低2、环境温度高3、传感器头放置不正确①7B/V系列开机时间长、不停机咨询用户接受;②冰箱位置散热是否良好,侧板后背距墙或其他器物不到10CM的为用户调整;③环境温度是否在28度以上;温度设置是否过低,指导用户使用,温度应设置温度高一点,如6度、7度或更高④检查冷藏后背蒸发器传感器头部方向放置是否正确,方形传感器固定后头部带“Haier”字样的面应朝向门体,固定不正确的应调整正确⑤冷藏蒸发器传感器不得更换圆头传感器 售后故障诊断治疗操作卡产品类别冰箱故障名称7B/V系列显示F1、F4,007系列显示F1故障代码 一.症状:7B/V系列显示F1、F4,007系列显示F1四、原因分析:冷藏蒸发器传感器感温头根部开裂有裸露铜丝的现象,由于裸露铜丝现象存在,冰箱在长期工作时,会有水蒸气通过引线渗入到传感器内部造成传感器电阻偏小甚至接近短路,使冰箱工作偏离正常,造成显示F4或F1故障,传感器反应的不是实际冷藏蒸发器感温盘处的温度五、 判断方法及工作流程:不在对应范围内四、维修工艺①将坏传感器剪掉,要求传感器引线接头错开10mm以上;②将待换传感器线接头相应错开并剖开外部保护线,将热缩套提前套入原传感器线缆;将原传感器线缆与待换传感器线接头接头用锡焊焊接良好。用万用表检测接头是否接触良好③用绝缘胶带将两接头紧密缠一圈,保证绝缘。④将热缩套套在接头上,在两端热缩管内挤入密封硅胶,稍干燥固化后用吹风将热缩套加热,使其收缩紧套在接头上。⑤按原固定方式固定好感温盘;清擦冰箱、⑥检测制冷情况,合格后完成维修。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和参数
在空调维修过程中,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故障比例较高,一旦出现开路、短路或特性曲线不良等故障,空调将显示不正常的代码,不能正常工作。 由于温度传感器上没有标明参数和阻值,往往在维修中难以确定,就是同一品牌,不同型号,其阻值也不一定相同。
温度传感器,即在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温度降低时阻值增大。CPU比较器的负端取样电压为CPU电源电压的1/2,也就是2.5V。而外围电路RTl和RT2运放比较器正端的上拉电阻,R1和R2 是下偏置电阻。
空调电路设计人员以常温25度为基准,也就是25%时,RTl=R1、RT2=R2,A、B点电压为2.5V。有些电路设有R3、R4,主要起缓冲作用。当环境温度升高时 RTI阻值减小,A点电压上升,比较器输出一差压,经CPU 内部一系列处理,去控制内外机运行状态。
大型空调、 变频空调外机控制板,温度传感器接VI的取样电压不是2.5V,而是1/4电源电压,也就是1.25V,其实,确定热敏电阻阻值有一种方法特别简单,选一只50k电位器和一个热敏电阻通用插头,为了方便,之间可以用长导线连接好,拔下怀疑的热敏电阻,插上通用插头,给空调通电,用万用表5v测试电位器两端子的电压,慢慢转动电位器手柄,当电压为2.5V时,停止转动,此时电位器的阻值就是热敏电阻的阻值。例如:阻值为8k,环境温度为30℃左右,那么该温度传感器阻值为10k。 在维修中,手头上只有常用的5k和10k的热敏电阻,对于15k、20k、50k),的代换,只能变通代换:准备几只5k和10k的固定电阻,将热敏电阻和下偏置 电阻一同换上,例如一台原装大金 FVl25DAVl空调,内机管温热敏电阻特性曲线不良,压缩机工作几分钟停机,经确定阻值为20k。因手头只有10k配件.用10k热敏电阻代换原20k热敏电阻,将下偏置20k碳膜电阻换为10k固定电阻,机器工作正常。 又例:某美的空调在制热状态下,一开机就吹冷风。外机四通阀工作吸合,但是压缩机和外风机都不工作。由此判断是温度传感器阻值变小引起CPU误判已经制热。打开机盖剪下温度传感器测量阻值近300欧左右,说明已经短路。此时不知道温度传感器阻值多大?只能一一代换试机。先代换个5K温度传感器,通电开机,发现还是直吹冷风,外机没有工作。说明阻值还是太小了?又换一个10K传感器,通电试机。外机开始工作了,一会儿就吹出热风了。以为这一次可以了,但是只吹一分钟左右观察外风机已经停止转动了。说明CPU认为是出风口温度过高保护了,也就是说温度补偿。而放在出风口上的温度计只显示30度,根本没有达到理想温度。继续换上15K传感器继续观察。这一次出风口温度达到46度!此时外风机停止工作。过了半分钟左右外风机又开始转动了,试机半小时左右一切正常。
空调的传感器电路基本相似,都是以电阻分压形式提供信号电压给CPU进行比较计算,以此判断外界温度的高低。CPU向感温头供电一般是+5V,经过感温头电阻变化分压后,输入CPU的电压一般在+2.0V~3.0V之间,这也是传感器两头的电压。如果测出的电压严重偏离,可判断传感器已经损坏。1、不同类型感温头的阻值不同,但如何判别感温头的好坏呢?很简单,就是在线测量它的电压,25度时正常的电压一般是在+2~+2.5V之间.2、因为人的体温恒定,所以用手握感温头一时,它的在路电压是一定的(约为2.17V)。3、拔掉感温头的插头,在线路测量其座子的两个插针的电阻,所得的阻值基本就是感温头在25℃时的型号值(经实际检验此方法不准确)。如果是8K左右的电阻,那传感器感温头的型号值一般是10K;如果是4.7K电阻,则是5K感温头;以此类推。(但有部分大型空调,变频空调外机控制板温度传感器的阻值是下偏置电阻的3倍,即以上述方法测出的阻值乘以3,就是传感器在25C时的阻值。)4、感温头的型号值就是它在25℃时的电阻值,通常是5K,10K,15K,20K,50K这几种,一般都是负温度系数的,即温度越高,电阻值反而越小。5、一般来说内机管温和室温阻值是一样的。
常见空调传感器阻值:
空调温度传感器故障解决。
空调温度传感器损坏后阻值的确定和变通代换。
美的变频空调维修案例汇编手册(P压机保护故障、E5传感器、遥控接收器)。
格力家用变频空调感温包(传感器)及相关故障。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是什么
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主打智能助理、健康、安全和运动等多功能定位深受消费者喜爱。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更加关注自身健康,体温测量成为了健康监测管理和多维预防的重要手段。人们可以通过具有体温测量功能的可穿戴设备随时随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实现自我防护。
搭载温度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功能体验——实时守护人们健康每一刻。我们来看看温度传感器在可穿戴设备中将发挥哪些作用,又是如何实现的?
如何应对可穿戴类设备测温应用的挑战?
可穿戴类设备测温应用经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对测温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影响测温精度的因素很多,特别是环境温度。以纳芯微温度传感器的NST112x为例,其高精测温区间误差典型值为0.1℃,主要是偏移误差;但这并不是不确定度误差,不确定度(复测跳动)为1个LSB(最低有效位),为±0.015625℃。而准确测量温度精度需要精准的温度环境,一般使用恒温槽进行测量。
第二是误差的标定,可用标定方案有多种,目前纳芯微提供的解决方案,温度误差典型值为0.1℃,推荐客户做一次单点标定,使其精度达到0.1℃以内(医用体温计规范37-39℃范围内<0.1℃,35-42℃范围内<0.2℃)。
当然,可穿戴类设备的使用中也要注意影响测温精度的其他一些因素,例如,设备的温度传感器需要与待测热源紧密耦合,以保证最优的热传导路径;温度传感器还应远离其他热源,并尽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其自发热。
在测量准确度方面,手腕测温与腋下测温存在温差,主要适用于连续体温监测,特别是监测变化量,测量绝对值需要用户进行标定。另外,对温度准确度要求较高客户,推荐使用2颗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环境温度和皮肤温度,通过补偿即可得出较为准确的体温值。
不是什么样的温度传感器都能用
手表可用空间非常有限,用在其中的温度传感器首先需要体积小,当然还要满足其他一些特殊要求,包括高精度、超低功耗、响应速度和使用方便。
纳芯微的接触式体温测量方案是采用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NST112x-CWLR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温度响应速度快、测温时间短、低功耗、高精度、自发热小等特点,特别适合手表、手环类以及蓝牙体温贴等产品使用。
NST112x是一款低功耗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其可兼容I2C和SMBus接口具有可编程警报和SMBus重置功能,在单路总线上最多可支持4个器件。在精度方面,无需校准即可在-20℃至125℃范围内实现高达±0.5℃的精度。由于是高线性度温度传感器,NST112x不需要重新组合计算或查表就可以导出温度。其14bit模数转换可提供高达0.015625℃的分辨率。NST112x温度传感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125℃,使其适合在通信、计算机、消费类产品、环境、工业和仪表工作中运行。由于NST112x是一款极低功耗的传感器,可用于电池供电物联网的测温应用。
延伸阅读:《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及市场-2022版》
NST112x的特点和典型应用
以下是NST112x系列的特点:
-采样速率4Hz,平均功耗典型值仅为5.7μA
-提供SOT-563和DSBGA-4(0.75mm×0.75mm)两种封装,其中DSBGA-4可实现体温范围内高达±0.1℃的输出精度
纳芯微NST112x系列的DSBGA-4封装
-采用SMT工艺,装配精度容差性强,适用于大规模量产
-采用接触式测温热传导路径,芯片焊盘通过FPC过孔覆铜传导到背面,再通过不锈钢片接触皮肤
-芯片背面(焊盘面)通过FPC贴合手腕,在室温23.5℃条件下,实测手腕温度为33.0℃,补偿后为36.48℃,与腋窝体温相符
纳芯微温度传感器校准监测体温
-温度达到63%的响应时间为0.1s,达到体温(99%)的时间为12.73s
接触式测温需要优化热传导路径
手表采用接触式测温作为热传导路径,根据傅立叶定律的热导率定义:
傅立叶定律的热导率定义
因此,材料和路径是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热隔离也是重要的因素。
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
皮肤传导的导热路径有两条,一是皮肤→不锈钢→FPC柔板→温度传感器芯片;二是皮肤→温度传感器芯片焊盘→导热胶→裸DIE。
皮肤→温度传感器芯片焊盘→导热胶→裸DIE的皮肤传导的导热路径
为了保证导热效果,建议使用金属导热材料接触皮肤,优选材料是不锈钢,而使用导热硅脂、硅胶并不能提高导热能力。
纳芯微NST112x系列封装小,适用于可穿戴集成度高的电子产品
纳芯微其他的温度传感器产品型号还包括NST1001/HA、NST118、NST117系列,主要适用于包括智能眼镜/AI、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蓝牙耳机TWS和蓝牙贴肤测温等应用。
纳芯微温度传感器产品的应用
可穿戴手表搭载体温传感功能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体验和选择。未来,体温传感器有可能成为多种便携式设备的标配,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而纳芯微的丰富温度传感器产品也将派上更多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