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斗型号(雨水斗型号pvc尺寸图)
雨水斗型号图片
75乘75、155乘155等。根据查询爱采购网显示,常见的侧排雨水斗分为四个规格,分别为:55乘55、75乘75、120乘120、155乘155,其他都是定制类型。
雨水斗型号有哪些
20mm、30mm、40mm(适用于铸铁和不锈钢箅子)25mm、38mm、50mm(适用于玻璃钢格栅箅子)
雨水斗规格尺寸
铸铁雨水斗规格型号有:DN50、DN75、DN100、DN150、DN200,常用的有DN75、DN100
《雨水斗选用及安装》
第一章 管道工程识图基础知识
一、管道工程
管道是指输送介子的通道。
二、管道工程施工工艺
是指管道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主要包括:
1. 管材、管件的选用、测绘;
2. 支架制作安装;
3. 管道(段)预制安装;
4. 设备、容器、卫生器具、附件以及构筑物安装;
5. 管道及设备的保温、试验、试运转(行)等。
点击免费下载海量工程资料
三、管道工程图
四、管道交叉与重叠
1. 管道交叉
2. 管子重叠
五、管道工程图中常用的表示方法
1. 常用线型
2. 常用管线代号
3. 管道的坡度坡向
4. 管道标高表示
(1)给排水工程图样中室内工程应标注相对标高。
(2)室外工程宜标注绝对标高,当无绝对标高资料时,可标注相对标高,但应与总图一致。
(3)压力管道(如生活管道、热水给水管、热水回水管等)应标注管中心标高。
(4)重力管道(排水管道)宜标注管内底标高。
第二章 建筑给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给排水工程分类
二、室内给水系统的基础知识
2. 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
①引入管:自室外给水管将水引入室内的管段,也称进户管。
②水表节点点击免费下载海量工程资料
③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和支管。
④给水附件:如阀门、过滤器、配水龙头等。
⑤增压和储水设备:水泵、水箱等。
⑥室内消防设备。
3. 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
(2)水箱的给水方式
(3)水泵的给水方式
(4)水池—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5)单设气压给水设备的给水方式
气压给水装置可分为变压式和定压式两种。
(6)分区给水方式
城市供水压力不足,多层建筑只能满足下部几层的用水而不能供到上部楼层时,为了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常将室内给水系统分为上下两个供水区。
4. 室内给水系统的管路布置
(1)下行上给式
如图3、图5、图6所示
(2)上行下给式
如图9所示
(3)两种兼用的管路布置
(4)环状式
三、室内排水系统的基础知识
1. 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1)生活排水系统
①生活污水排水系统:来自于大、小便器(槽)的粪便污水。
②生活废水排水系统:来自于浴盆、洗脸盆、洗涤盆、洗衣机等的洗涤、沐浴水。
(2)工业排水系统
①生产污水: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受污染严重的水,由于工艺不同水质差异很大。
②生产废水: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受轻度污染的水,如工业冷却水。
(3)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是排除屋面雨水和雪水的。雨雪水比较清洁,可不经处理排入水体。
(4)其他排水
从公共厨房排出的含油脂的废水,经隔油池处理排入废水管道,冲洗汽车的废水,也需单独收集,*部处理后排放。还有游泳池排水等。
2. 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
(1)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
它是室内排水系统的起点,污水、废水从卫生器具排水栓经器具内的水封装置或器具排水管连接的存水弯排入排水管系统。
(2)排水管道
①器具排水管
②横支管
③立管
④排出管
(3)通气管
排水管必须和大气相通,以保证管内气压恒定,维持重力流状态。
(4)清通设备
①检查口
②清扫口
③检查井
(5)辅助设备
1)地漏点击免费下载海量工程资料
2)常用的水封装置
四、常用管材及附件
(一)建筑内部给水常用管材及附件
1. 钢管及其管道连接方法
掌握管件的连接及连接方法并能计算出给水管道系统中所需管件是对管道图熟悉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给水系统图中,管件并无特殊图例,这时只能根据管径尺寸的标注和管向的变化计算出各种管件。如下表为常见的管件计算举例。
2. 给水铸铁管及其管件
3. 给水塑料管
由于镀锌钢管易锈蚀、腐化水质的问题,因此给水塑料管的应用日趋广泛,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城市已限制镀锌钢管在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中使用。
4. 附件
(1)给水附件
1)配水附件
配水附件的形式较多,有早期用于洗涤盆、污水盘、洗槽上的球形阀式配水龙头,旋转90°即可完全开启的旋塞式配水龙头,用于洗脸盆、浴盆上冷热水混合龙头,沐浴用的莲蓬头,化验盆使用的鹅颈三联龙头,医院使用的脚踩龙头,以及延时自闭式龙头和红外线电子自控龙头等。
2)控制附件
(二)建筑内部排水常用管材及附件
1. 排水铸铁管及其管件
直径为50~200mm,壁厚一般为4~7mm,直管长度一般为1.0~1.5m,其管端形状只有承插式一种,接口形式为承插连接。
2. 塑料管及其管件
国家建设部等部门已明确指出,要求城市新建多层建筑必须使用排水塑料管。
DN50、75、100、150。长度4~6m。
3. 排水管道附件
(1)存水弯(水封管)
是设置在卫生器具排水支管上及生产污(废)水受水器泄水口下方的排水附件,其构造一般有S型和P型两种。
S型存水弯--适用于排水横管距卫生器具出水口较近位置的连接。
P型存水弯--适用于排水横管距卫生器具出水口较远位置的连接。
当卫生器具的构造已有存水弯时,在排水口以下可不设存水弯。
(2)检查口与清扫口--管道清通时使用
检查口--是一个带盖板的开口短管。安装在排水立管上,安装高度从地面至检查口中心为1.0m。
清扫口--一般设在排水横管上,清扫口顶与地面相平。横管始端的清扫口与管道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0.20m。当采用管堵代替清扫口时,为了便于清通和拆装与墙面的净距不得小于0.4m。
埋地管道上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检查井直径不得小于0.7m。
(3)通气帽
在通气管顶端应设通气帽,以防止杂物进入管内。
甲型通气帽--采用20号铁丝编绕成。
乙型通气帽--采用镀锌铁皮制成。
第二节 建筑给排水工程识图方法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图的识图
给水平面图主要反映的内容:
1)表明用水房间在建筑中的平面位置;
2)表明室外水源接口位置、底层引入管位置以及管道直径等;
3)表明给水管道的主要位置、编号、管径。支管的平面走向、管件及有关平面尺寸等。
4)表明用水器材和设备的位置、型号及安装方式等。
1. 室内给排水管道的图示方法与标注
1)欲省略的管道在适当位置用“S”断开,以示省略。
2)用DN表示管径(公称直径),以“mm”为单位,且一般不予注写。
3)有关管道连接件及配件(如短接、活接头、堵头等)在图中均不标注,弯头、三通等仅表示相应管子的直径。
2. 室内给排水施工图的识图方法
应按照从水的引入到污水的排出这条主线进行。
识图时,先从目录入手,了解设计说明,根据给排水系统的编号,依照室外管网→引入管→水表井→干管→支管→配水龙头(或其他用水设备)→卫生洁具→洁具排水管(常设有存水弯)→排水横管→排水立管→排出管→检查井,顺序认真细读。然后将平面图和系统图结合起来,相互对照识图。
(1)平面图识图时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1)查明卫生器具、用水设备(开水炉、水加热器等)和升压设备(水泵、水箱等)的类型、数量、安装位置、定位尺寸。卫生器具和设备通常是用图例画出来的,它只能说明器具和设备的类型,而不能具体表示各部分的尺寸及构造,因此在识图时必须结合有关详图或技术资料,搞清楚这些器具和设备的构造、接管方式和尺寸。
2)弄清给水引入管和污水排出管的平面位置、走向、定位尺寸,与室外给排水管网的连接形式、管径及坡度等。
给水引入管上一般都装有阀门,阀门若设在室外阀门井内,在平面图上就能完整地表示出来。这时,可查明阀门的型号及距建筑物的距离。
污水排出管与室外排水总管的连接,是通过检查井来实现的,要了解排出管的长度,即外墙至检查井的距离。排出管在检查井内通常采用管顶平接。
3)查明给排水干管、立管、支管的平面位置与走向、管径尺寸及立管编号。从平面图上可清楚地查明是明装还是暗装,以确定施工方法。
4)消防给水管道要查明消火栓的布置、口径大小及消防箱的形式与位置,消火栓一般装在消防箱内。消防箱底距地面1.10m,有明装、暗装和单门、双门之分,识图时也要注意搞清楚。
5)在给水管道上设置水表时,必须查明水表的型号、安装位置,以及水表前后阀门的设挡情况。
6)对于室内排水管道,还要查明清通设备的布置情况,清扫口和检查口的型号和位置。
7)对于雨水管道,要查明雨水斗的型号及布置情况,并结合详图搞清雨水斗与天沟的连接方式。
(2)系统图识图时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1)查明给水管道系统的具体走向,干管的布置方式,管径尺寸及其变化情况,阀门的设置,引入管、干管及各支管的标高。识图时按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及用水设备的顺序进行。
2)查明排水管道的具体走向,管路分支情况,管径尺寸与横管坡度,管道各部标高,存水弯形式,清通设备设置情况,弯头及三通的选用等。识图时一般按照卫生器具或排水设备的存水弯、器具排水管、横支管、立管、排出管的顺序进行。为保证水流畅通,根据管道敷设位置往往选用45°弯头和斜三通,在分支管的变径有时不用大小头而用主管变径三通。在识图时应随时根据有关规程和习惯做法将所需支架的数量及规格确定下来,在图上做出标记并做好统计。明装给水管道通常采用管卡、钩钉固定。
(3)详图的识图
包括节点图、大样图、标准图,主要是管道节点、水表、消火栓、水加热器、开水炉、卫生器具、过墙套管、排水设备、管道支架等的安装图。
4. 识图实例
依据工程图纸进行。
第三节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
一、室内给水系统安装
室内给水管道的安装包括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的安装。
1. 敷设形式
2. 室内给水管道设备安装顺序与原则
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大管后小管,先主管后支管的原则。若管道交叉发生矛盾时,应小管让大管,给水管让排水管,支管让主管。
管道安装具体顺序如下:
3. 室内给水管道的安装
(1)引入管安装
1)直接埋地敷设
通常埋深在当地冰冻线以下。
2)地沟敷设
大孔性土地区应地沟敷设。
3)引入管穿过墙基础的做法
应预留孔洞或预埋钢套管。DN+200,间隙用黏土填实,两端用1:2水泥砂浆封口。
(2)水平干管安装
安装时先装支架,然后铺设。通常采用角钢悬臂式支架,其间距见表。
铺管时,坡度为0.005坡向室外泄水装置。穿墙时应设套管,内填石棉绳。
(3)立管安装
穿楼板应预留孔洞。为便于检修时不影响其他立管正常供水,每根立管上始端应设阀门和活接头各1个。穿楼板时应设套管,内填石棉绳。管卡固定。
(4)支管安装
始端应安装阀门和活接头。坡度0.005,坡向立管或用水点。用托钩或管卡固定。
4. 阀门安装
通常采用闸阀或截止阀,其中DN50以上常用法兰式闸阀;DN50以内常用丝扣式截止阀。
5. 水龙头安装
6. 水表安装
通常设在两个位置:一是装在引入管上,称为进户水表,以计量整个建筑物的用水量;二是装在居住建筑的各户厨房内,称为用户水表。
安装形式分为设旁通管和不设旁通管2种。
7. 水箱
(1)水箱的形状和材料
水箱的形状,有圆形、方形和矩形,也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其他任意形状。
水箱的材料采用金属(如钢板焊制,但需作防腐处理。有条件时也可用不锈钢板焊制)或非金属(如塑料、玻璃钢及钢筋混凝土等,较耐腐蚀性,在木材多处亦可采用木材)。
(2)水箱的配管
①进水管
②出水管
③溢流管
④泄水管
⑤通气管
⑥水箱信号装置
8. 室内给水管道的压力试验与清洗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标准:生活给水0.6MPa,消防、生产给水0.9MPa。水压试验时,应将水表前的阀门关闭。
生活给水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消毒。热水供应系统竣工后必须进行冲洗。
二、室内排水系统安装
1. 施工顺序:
2. 管件选用
大便器、地漏等大口径排出口的卫生器具,采用P或S形存水弯(材质与其管材材质相同)。洗脸盆、浴盆等小口径排出口的卫生器具,采用玻璃钢S,P形存水弯。90度弯头以两个45度弯头代替。三、四通采用斜式。建筑物高度在6层之内且卫生器具(大便器)较少时,可采用2个45度弯头代替出户大弯。
3. 排水管道安装
(1)排出管安装
通常为埋地铺设,埋深在当地冰冻线以下;排出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灌水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回填土。
(2)排水立管安装
排水立管垂直安装,每层楼设角钢支架1个。
(3)透气管安装
应垂直安装。出屋面0.3m。
(4)排水横支管安装
通常底层埋地或地沟铺设,二层及以上多采用悬臂式角钢支架沿墙架空铺设,间距不大于2m。
(5)器具排水管安装
底层为埋地或地沟铺设,二层及以上多采用吊卡架空铺设,吊卡间距不大于2m。
5. 卫生器具
(1)便溺用卫生器具
1)大便器
①坐式大便器
②蹲式大便器
③大便槽
2)小便器
(2)沐浴用卫生器具
1)洗脸盆
2)盥洗槽
3)浴盆
4)淋浴器
(3)洗涤用卫生器具
1)洗涤盆
2)污水盆(池)
第三章 采暖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采暖系统的组成
二、供暖系统的分类
三、室内热水采暖系统的敷设形式
1. 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
2.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
3.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系统
4. 机械循环中供式系统
5.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的敷设方式
(1)分层式供暖系统
6. 水平式供暖系统
四、采暖系统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
1. 管材、管件
通常采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
2. 阀门
常用阀门有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和调节阀等。
3. 散热设备
散热器、暖风机和辐射板。
第二节 识图方法与实例
一、采暖工程图的组成
二、采暖工程土识读方法
识图顺序:先采暖平面图,再对照采暖平面图识读采暖系统图后识读详图。
1. 采暖平面图的识读方法
先底层、中间层、顶层的采暖设备,再由热力入口(热媒入口)起,顺序识读供汽(水)干、立、支管及凝(回)水支、立、干管。
2. 采暖系统图的识读方法
从热力入口(热媒入口)起,沿汽(水)流的方向识读。供汽(水)总管、供汽(水)干管、各供汽(水)立管、各组散热器的供汽(水)支管、各组散热器的凝(回)水支管、各凝(回)水立管、凝(回)水干管、凝(回)水总管。
不定时更新,欢迎推荐给小编好文,如果你也觉得好,请分享吧
中国工匠精神造就如此美的机电安装工程!
建筑工程包工价格(2017年5月版),很详细很透明!
这个项目可能颠覆了你对机电安装施工的认知!
没有CAD的年代,施工图从哪里来?
笑到喷饭的中国23大建筑!笑了3天3夜!第一个不得不服
89张PPT图片系统介绍阀门,拿走不谢!
最新消息!"最低价中标"或将终结
36个机械结构原理动图,保证让你看懂机器的简单与复杂!
建筑业或迎100万亿风口你准备好了吗?
160多年来都没有变化的电梯,被德国人彻底颠覆了!
最新出炉: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已制定完成,清单之外都不用考!
图文解析“防排烟系统”,看懂了!
2.回复“暖通品牌”、“给排水品牌”、“弱电品牌”、“强电品牌”等查看各专业品牌最新信息
回复品牌关键词可以查看品牌信息,目前已经登记的品牌有:
金海燕、传特、盾安、爱优特、欧文科宁、亚罗斯、艾科、中乙、约克、佛瑞德、惠曼生、蒙特、欧慕斯、瑞福莱、开滋、泰勒、苏州迅晟、西部技研、豪士德、凯门富乐斯、毅科、恒奥达、博世锅炉、美埃、胜洁、赢科、皇明、速八、唐古烟囱、鹤见、安固士、希思凯尔、湿王、普恩富特
雨水斗规格和型号,参数
室内给水排水与小区给排水是相互联系的,室内给水系统的水源来自于小区给水干管,而室内污水废水则通过排水管道排入室外小区的排水系统。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给水系统以接入建筑物供水管的阀门为界;排水系统已排出建筑物的第一个排水检查井为界。
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
一、类型包括
生活给水系统:供给人们饮用、洗涤、烹饪等生活用水;
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以及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生产用水。
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灭火用水。
二、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
1、引入管:指室外给水管网与建筑物内部给水管道之间的联络管段也称进户管。
2、水表节点: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泄水装置的总称。阀门用于关闭管网,以便维修和拆换水表;泄水装置作用主要是在检修时放空管网,检测水表精度。
3、管道系统:是指建筑内部给水水平干管或垂直干管、立管、支管等组成的系统。
给水管道主要采用管材:钢管和铸铁管。生活给水管管径≤150mm时,应采用热浸镀锌工艺生产的镀锌钢管;管径≥150mm时,可采用给水铸铁管;埋地管管径≥75mm时,宜采用给水铸铁管。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应采用镀锌钢管。
4、给水管道附件:指管路上的截止阀、闸阀、止回阀及各式配水龙头等,用于调节管道系统中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
常见的阀门有:
1)截止阀:关闭严密,水流阻力较大,只适用于管径小于50mm的管路上。
2)闸阀:全开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适用于管径大于50mm的管道。
3)蝶阀:阀板在90度范围内翻转,调节,节流和关闭水流。
4)止回阀:用以阻止管道中水流的方向流动。
5)配水龙头。
5、用水设备:
包括:卫生器具、消防设备和生产用水设备等。
6、升压和储水设备: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足或建筑物内部对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时,需在给水系统中设置水泵,水箱、气压给水设备和储水设备等。
建筑内部给水方式: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是将建筑内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过的污水收集起来及时排到室外。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类型
按系统接纳的污废水类型不同,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可分为三类。
1、生活排水系统
生活排水系统是排除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工厂生活间的污废水。生活排水系统又可分为:排除冲洗便器的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和排除洗涤废水的生活废水排水系统。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可作为杂用水,用于冲洗厕所或绿化。
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是排除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废水。为便于污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按污染程度可分为生产污水排水系统和生产废水排水系统,污染程度较重的生产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排放,生产废水污染较轻,可作杂用水加以回用。
3、屋面雨水排除系统
用于收集降落在大屋面建筑和高层建筑屋面上的雨雪水。
建筑内部排水的组成:
1、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
卫生器具是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起点。用来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各种卫生要求,收集和排除污废水的设备。
大便器、小便器、冲洗设备、洗脸盆、盥洗槽、浴盆、淋浴器、洗涤盆、地漏。
2、排水管道系统
由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有一定坡度的横支管、立管、埋设在室内地下的总横干管和排出到室外的排出管等组成。
3、通气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管内是水气两相流,为防止因气压波动造成的水封破坏使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室内,需设置通气系统。
当建筑物层数和卫生器具不多时,可将排水立管上端延伸出屋顶,进行升顶通气,不用设专用通气管。
当建筑物层数和卫生器具较多时,因排水量大,空气流动过程宜受排水过程干扰,须将排水管和通气管分开,设专用通气管道。
排水系统通气立管设置情况:
A:单立管排水系统,只有1根排水立管,不设专门通气立管的系统;
B:双立管排水系统:也叫双管制排水系统,由1根排水立管和1根通气立管组成;
C:三立管排水系统:也叫三管制排水系统,由1根生活污水立管,1根生活废水排水立管和1根通气立管组成。
通气系统的布置和敷设要求:
1)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小于0.3米,但应应大于该地区最大积雪厚度,屋顶有人停留时应大于2米;
2)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且长度大于12米的横支管和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便器的横支管上要设环形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应在横支管起端的两个卫生器具之间接出,在排水横支管中心线以上与排水横支管呈垂直或45度连接。
3)专用通气立管每隔2层,主通气立管每隔8-10层设置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连接;
4)专用通气立管和主通气立管的上端可在最高卫生器具上边缘或检查口以上不小于0.15米处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下端在最低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5)通气立管不得接纳污水、废水和雨水,不得与通风管或烟道连接。
4、清通设备:为疏通建筑内部排水管道保障排水畅通,需设置清通设备。在横支管上设清扫口,在立管上设置检查口,室内埋地横干管上设检查井。
5、抽升设备:民用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建筑物,高程建筑地下技术层,某些工厂车间的地下室和地下铁道及地下建筑物的污废水不能自流排出室外,须设污废水提升设备。
7、污水*部处理构筑物:室内污水不符合排放要求时,必须进行*部处理,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中和池、消毒池等。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降落在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需要设置屋面排水系统,有组织,系统的将屋面的雨水及时排除。屋面雨水的排除方式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排水系统和内排水系统。
1、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除方式。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可以分为檐沟外排水和天沟外排水两种方式。
2、内排水:是指屋面设置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水系统。对于屋面设立天沟有困难的壳形屋面或设有天窗的厂房考虑设立内排水系统,对于建筑立面要求高的高层建筑,大屋面建筑及寒冷地区的建筑的外墙设置雨水排水立管有困难时,也可考虑采用内排水形式。
1)内排水系统的组成: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2)分类
A:内排水系统按雨水斗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单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单斗系统:一般不设悬吊管,多斗系统中悬吊管将雨水斗和排水立管连接起来。
多斗系统: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的系统。其排水量大约为单斗的80%,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
B:按排除雨水的安全程度,内排水系统分为敞开式和密闭式两种排水系统。
敞开系统: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
密闭系统: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
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
3、混合排水系统
大型工业厂房的屋面形式复杂,为了及时有效地排除屋面雨水,往往同一建筑物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雨水排除系统,分别设置在屋面的不同部位,由此组合成屋面雨水混合排水系统。
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是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水温的特定要求,有管道及辅助设备组成的输送热水的网络。
分类和组成
1、按热水供水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1)*部热水供应系统: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靠近用水点设置小型加热设备供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热水管路较短,热损失较少。适用于使用要求不高,用水点少而分散的建筑和车间。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供水范围大,热水集中制备,用管道输送到各配水点。一般在建筑内设专用锅炉房或热交换器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道将水输送到一幢或几幢建筑使用。这种系统加热设备集中,管理方便,设备系统复杂,建设投资较高,管路热损失较大,适用于热水用量大、用水点多且分布较集中的建筑。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水在热电厂或区域性锅炉房或区域热交换站加热,通过室外热水管网将热水输送至城市街坊、住宅小区各建筑中。该系统便于集中统一维护管理和热能综合利用,并且消除分散的小型锅炉房,减少环境污染,设备、系统复杂,需敷设室外供水和回水管道,基建投资较高,适用于要求供热水的集中区域住宅和大型工业企业。
室内热水系统的组成: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和附件。
(1)热媒系统:
热媒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组成。
工作原理:由锅炉生产的蒸汽(或过热水)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交换后蒸汽变成冷凝水,靠余压送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过冷凝循环泵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完成热交换的传递作用。
(2)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由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
工作原理: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从水加热器出来经配水管网送至各热水配水点,而水加热器的冷水由屋顶水箱哦给水管网补给。为了保证各用水点都有规定水温的热水,在立管和水平管设回水管,使一定量的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以补充管网所损失的热量。
(3)附件:包括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如温度自动调节器(控制出水水温)、疏水器(进行汽水分离,减少蒸汽损失)、减压阀、膨胀罐、自动排气阀、膨胀管和膨胀水箱(吸收工作介质因温度变化增加的那部分体积)、管道补偿器(补偿吸收管道受热或冷凝时管道轴向热变形)等。
热水供水方式:
1、分类:
(1)按管网压力工况的特点可分为:开式和闭式。
(2)按热水加热方式不同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
(3)按热水管网设置循环管网的方式不同: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
(4)按热水配水干管位置不同,分为:下行上给供水方式和上行下给的供水方式。
(5)按热水循环动力不同,分为:机械循环和自然循环。
2、分类介绍:
(1)开式热水供水方式
在管网顶部设有水箱,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内部的水压仅取决于水箱的设置高度,不受室外给水管网水压波动影响。
该方式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水压波动大,用户用水水压要求稳定的情况。该方式的管道系统中,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水管,或开式加热水箱。
(2)闭式热水供水方式
管网不与大气相连通,冷水直接进入水加热器,需设安全阀或增设隔膜式压力膨胀罐或膨胀管以确保系统安全运转。
具有管路简单,水质水量不易受外界污染的优点,但水压稳定性较差。
(3)直接加热
也称为一次换热,是利用以燃气、燃油、燃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的温度,或将蒸汽直接通入冷水中混合制备热水。
该热水供应方式的热效率高,节能,蒸汽直接加热时设备简单,但噪声大,对蒸汽质量要求高,运行费用高。
适用于:对噪声无严格要求的公共浴室、洗澡房、工矿企业用户。
(4)间接加热:也称为二次换热,是将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水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在加热过程中热媒与被加热水不直接接触。
适用于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声要求低的旅馆、住宅、医院等,运行费用低对水质不产生污染,供水安全稳定。
(5)全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是指热水干管,热水立管及热水支管均能保持热水循环,各用水点随时打开配水龙头均能提供符合要求的热水,该方式用于特殊要求的高标准建筑中,如高级宾馆,旅店。
(6)半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半循环热水供应方式又分为立管循环和干管循环热水供水方式。
立管循环热水供水方式:指热水干管和热水立管管内均保持有热水的循环,打开配水龙头时只需放掉热水支管中少量的存水,就能获得规定水温的热水。适用于全日供应热水的建筑和设有定时供应热水的高层建筑中。
干管循环热水供应方式:是指仅保持热水干管内的热水循环,多用于采用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中。
(7)无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是指在热水管网中不设任何循环管道。
适用于:热水供应系统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如公共浴室,洗衣房等。
(8)自然循环方式
是利用配水管和回水管中水的温度差所形成的水的密度差,从而产生压力差,形成循环作用水头,使管网内维持一定量的循环流量,以补偿配水管道的热损失,保证用户对水温的要求。
(9)机械循环方式
是在回水干管上设置循环水泵,利用水泵作为循环动力强制一定量的热水在管网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以补偿配水管道的热损失,保证管中热水的温度要求。
(10)热水管网的布置方式分为上行下给式和下行上给式两种形式。
给水排水工程图的图件种类
1)给水排水工程平面图:主要表达各层用水房间所配置的卫生器具及给排水管道、附件在平面位置情况。
2)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图:主要表达从底层到顶层管道立体走向,常用斜轴侧投影的方法绘制。(表示内容:管道的空间布置,各管段管径,坡度,标高以及附件在管道上的位置。)
3)管道上构配件详图:主要表达管道与构配件*部节点的详细构造和安装要求。
给水排水工程的识读内容与技巧
(1)识图方法和步骤
阅读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图纸时,一般按水的流向阅读。
给水工程图识图顺序:
引入管—干管—立管—横管—支管—放水龙头。
排水工程图识图顺序:
卫生器具—排水支管—排水横管—排水立管—排水干管—排出管
看图时从粗到细,从大到小,先看基本图例和说明,再看平面图、系统图和详图。
(2)给水排水工程平面图。
识读时由底层开始逐层阅读各层平面图,由平面图获得以下信息:
1)给水系统进户管和污废水排出管的平面位置,走向,系统编号。
2)给水排水干管、立管、支管的平面位置尺寸,走向和管径尺寸以及立管编号。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管道的布置一般是:下行上给方式的水平配水干管,敷设在底层或地下室天花板下;上行下给方式的水平配水干管敷设在顶层天花板或吊顶之内,在高层建筑内也可设在技术夹层内;给水排水立管通常沿墙、柱敷设;在高层建筑内,给水排水管道敷设在管道井内;排水横管应埋于地下,或在楼板下吊设等。
3)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平面位置、型号规格和数量;
4)升压设备(水泵、水箱)的平面位置、型号规格和数量等;
5)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的平面位置、型号、规格;水带材质、水枪的型号与口径、消防箱的型号、明装或暗装、单门或双门等。
(3)给水排水系统图
识读给水排水系统图时,先看给水排水管道进出口编号,并对照平面图逐个管道系统图进行识读。
1)给水系统图:给水方式、地下水池和屋顶水箱或气压给水装置的设置情况、管道的具体走向、干管的敷设方式、管径尺寸及变化情况、阀门和设备以及引入管和各支管的标高。
2)排水系统图:排水管道的具体走向、管径尺寸、横管坡度、管道各部位的标高、存水弯的类型、三通设备设置情况、伸缩节和防火圈的设置情况、弯头及三通的选用情况。
(4)详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详图常有:水表、管道节点、卫生设备、排水设备、室内消火栓等。主要识读内容为:了解具体构造尺寸、材料名称和数量。
雨水斗选用及安装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雨水斗型号pvc尺寸图
目录
一、建造性能
1、 公共空间
1.1、 单元入口
1.2、 楼梯间
1.3、 墙体及保温
1.4、 屋面
2、 套内空间
2.1、 统一设计指标
2.2、 分项标准
2.3、 门窗
公共空间
1、 单元入口
1.1、功能配置:应配置标识系统、信奶箱、告示栏,信奶箱及告示栏可考虑组团集中设置。
1.2、完成度标准: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贴,近人尺度不宜采用涂料饰面。
2、 楼梯间:
2.1、功能配置:楼梯间内所有强弱电箱体均需暗装或作遮蔽处理。
2.2、完成度配置:地面及踢脚应做铺贴处理,墙面采用涂料饰面,开敞部分需采用外墙涂料。
3、墙体及保温:
3.1、外墙:300厚夹芯保温墙;由外及内依次为:120厚页岩空心砖(填充型);60厚阻燃型聚苯乙烯保温板(容重=15kg/m³);120厚页岩空心砖(填充型)。
3.2、住宅分户墙:180厚页岩空心砖。
3.3、内隔墙:100厚炉渣空心砌块,地面以上150高(距结构层)为C15砼。
4、屋面
4.1、坡屋面配置:
1) 屋面瓦采用“英红彩瓦”。
2) 需做通风道,烟道及出屋面下水管等各种管道的穿板防水处理,宜加铺卷材一层,老虎窗与坡屋面交接处及平屋面女儿墙与坡屋面交接处均需加铺卷材一层,卷起高度不小于300。
3) 穿过屋面瓦的各种构件如避雷带等,穿过瓦孔洞均需做好防水处理。
4) 坡屋面需做有组织排水。
4.2、上人平屋面配置:
1) 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
2) 防水层遇门口、屋面突出物以及突出屋面的其它构件时需加铺卷材一层,并做好构造处理。
3) 穿过屋顶平台的风道、烟道及下水通气道高出平台顶面高度应为2000。
4.3、非上人平屋面设计配置:非上人屋面保护层采用1:2水泥砂浆20厚;其它要求同上人平屋面。
4.4、女儿墙配置:非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可根据屋面大小及泛水高度适当降低。
4.5、雨落管配置
1) 立面雨落管面层需与相应部位墙面作同色处理。
2) 上部屋面雨落管或自然落水管直接落至下层屋面时,设防护措施,并考虑上层的防盗问题。
套内空间
5、 统一指标:
1) 层高:2800
6、 分项标准
2.1、 起居及卧室空间:
1) 采暖标准
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平均速度(m/s)
18
——
≤0.2
2) 通风标准: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板面积的1/20。
注:通风开口面积为外窗开启扇面积,如外门安装纱扇,也可算为通风开口面积。
3) 采光标准:采光洞口面积不应小于地板面积的1/7。
部位
标准
地面
水泥砂浆找平压光,预留装修厚度75px
墙面
混合砂浆罩面,面刷大白
天花
水泥抹光,面刷大白
2.2、 厨房:
1) 采暖标准
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平均速度(m/s)
18
——
≤0.2
2) 通风标准: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m2。
3) 采光标准:采光洞口面积不应小于地板面积的1/7。
4) 完成度标准
部位
标准
地面
墙面
天花
2.3、 卫生间:
1) 采暖标准
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平均速度(m/s)
18
——
≤0.2
2) 通风标准: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板面积的1/20。
3) 采光标准:采光洞口面积不应小于地板面积的1/12。
4) 完成度标准
部位
标准
地面
墙面
天花
2.4、 阳台、露台
1) 完成度标准:
部位
标准
地面
露台砖或防滑地砖贴面
墙面
同外墙做法
天花
同外墙做法
部品
栏杆
参照标准图集
晾衣架
参照标准图集
2) 每户至少有一个阳台设置晾衣架。
3) 开敞阳台门窗应为保温门窗。
2.5、 可利用阁楼:
1) 当顶层户型有可利用阁楼时,一层平面应考虑用户改造阁楼的方式。在相应位置预留埋件,为楼板楼体等构件的安装提供可能。
2) 二层高度应做:卫生间的楼板,二层(假复式层)的门窗,坡屋面的老虎窗。
7、 门窗
1) 外窗开启扇均需安装纱窗。
2) 需按照国家及地方规范安装窗护栏。
3) 门窗选型需按照工程管理部相关规定。
二、设备性能
1、空调系统
2、采暖系统
3、电气系统
4、智能化系统应用
5、给排水系统
空调系统
1、 住宅空调位置
1.1、 住宅公共部位(如楼梯间、电梯厅等)不设空调。
1.2、 住宅套内仅起居室及卧室预留空调。
2、 空调形式
2.1、 所有空调机位按分体式预留,空调机用户自理。
2.2、 卧室预留壁挂式空调机配套,起居室预留柜式空调机配套。
3、 空调配套装置
3.1、 空调专用插座。
3.2、 冷媒洞。
3.3、 空调室外机位包括可拆缷铝板空调百叶及冷凝水管
采暖系统
1、 采暖形式:单户循环系统,支管采用单管水平串联式,下供下回。
2、 住宅采暖空间
3.1、 公共部分(楼梯间、电梯厅、单元门厅、电梯机房、水箱间等)根据当地采暖规定,确定是否采暖。
3.2、 住宅户内:除阳台以外其它房间均为采暖房间(直接或间接采暖房间)。
3、 住宅采暖系统配置
3.1、 集中管道井,内设采暖立管、锁闭阀、过滤器等。
3.2、 散热器
1) 散热器均为明装
2) 散热器规格、型号、材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3、 户内管为埋地PP-R管材。
电气系统
1、 照明系统
1.1、 公共部分
1) 住宅楼梯间采用声光双控或红外线控制的自熄式开关。
2) 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楼梯间设应急照明灯(仅在失火时启用)。
3) 单元入口雨蓬灯由物业集中控制,定时启闭。
1.2、 住宅户内
1) 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玄关、储藏间顶棚设白炽灯一盏,居中布置。
2) 起居室顶棚设白炽灯二盏,均匀布置。
3) 卫生间镜前预留灯位。
2、 插座系统
房间名称
插座功能
插座类型
数量
备注
起居室
空调
专用单相三线插座
1
普通
一个单相三线和一个单相二线插座
3
电视
有线电视插座
1
1
主卧室
空调
空调专用单相三线插座
1
普通
一个单相三线和一个单相二线插座
2
电视
有线电视插座
1
1
次卧室
或
书房
空调
空调专用单相三线插座
1
网络插座首选设于书房,其次为次卧室
普通
一个单相三线和一个单相二线插座
2
网络
专用网络插座
1
厨房
冰箱
专用单相三线插座
1
排油烟机
专用单相三线插座
1
微波炉
一个单相三线和一个单相二线插座
2
合用
电饭煲
消毒柜
卫生间
洗衣机
专用单相三线防溅水型插座
1
仅设于有洗衣机卫生间
电热水器
专用单相三线防溅水型插座
1
排气散
专用单相二线防溅水型插座
1
浴霸
专用单相三线防溅水型插座
1
普通备用
一个单相三线和一个单相二线组合防溅水型插座
1
餐厅
普通
一个单相三线和单相二线插座
2
封闭保温阳台
普通
一个单相三线和单相二线插座
1
3、 室内配电箱系统
3.1、 室内配电箱安装在室内靠近入口处;
3.2、 住户配电箱设置电源总断路器,该总断路器具有过载保护、断路保护功能,并同时短开相线和中性线;
3.3、 空调电源插座、厨房电源插座、卫生间电源插座、其它电源插座及照明,设单独回路。3400多种住宅户型cad图库尽在www.soujianzhu.cn《特赖户型宝典》
3.4、 每个空调电源回路不超过两个电源插座,每个柜式空调电源插座单独设回路。
3.5、 户内只有一路插座回路时,设有漏电断路器;插座回路多于两个时,设有漏电保护器,各回路分设单极断路器。
智能化系统
1、 家居智能化控制
远程水表记费系统
远程电表记费系统
远程煤气表记费系统
每户宜设置智能化布线箱一个,安置于主卧或客厅不显眼位置,对有线电视、通信、网络、安防等线路集中布线。
2、 门禁对讲系统
单元楼门出入口处,应设单门禁对讲系统。单元门设非可视对讲主机,户内设非可视对讲分机,并与物业管理控制中心联网
情景花园的首层,直接从花园入户,可考虑不设。
3、 户内有线电视
每户在客厅和主卧设两处有线电视接口,有线电视系统的线路应预埋到住宅套内。
每栋楼设总进户箱,从进户箱到各单元、以及单元到住户均采用铜轴电缆。
每栋楼设总进户箱,总进户箱到各单元采用大对数电缆,单元进各户采用话线。
5、 户内网络
每户设一处网络接口,优先选择设于书房,无书房则设置于主卧内。
单元至每户的网络线采用超五类线。
6、 家居安防系统
每户1套户内对讲系统,安装于住户进门处,与单元门对讲机连接。
每户于厨房设置煤气泄漏报警器一个。
每户设红外线报警系统,客厅设红外报警探头1个,主卧设紧急报警按钮1个。
首层私家花园院墙应设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并与保安监控中心联网。
给排水系统
1、 给水
1.1、 用水量定额
住宅类别
卫生器具设置标准
单位
生活用水定额(最高日)(L)
小时变化系数
各户型
设大便器、洗涤盆、淋浴设备和热水供应
每人每日
250
2.0
1.2、 水压:套内分户水表前的给水静水压力不应小于50kPa。住宅室内给水系统最低配水点的静水压力,宜为300~350kPa。
1.3、 给水方式
多层住宅的给水不采取竖向分区,1~6层由市政水压直供,不设屋顶生活水箱。自来水供水采用水柜供水,不设水池。
消防水泵房和生活水泵房应分别设置。6层以下住宅层数不设室内消防给水,仅考虑室外消防即可。
1.4、 管材选择
生活给水管材为外管线采用球墨铸铁管,内网使用PP-R管,阀门采用铜质球阀,水表采用智能远传表。自来水立管底部必须设过滤器及检修阀。
1.5、 管道布置要求
给水立管及水表设在管道井内,管道井大小应保证其内部的水暖管道检修。
给水立管应沿公共卫生间内的管井暗敷;户内支管暗敷在楼板面层内或沿墙暗敷,必须在墙面、地面标识暗管走向标志,避免住户二次装修破坏。
1.6、 水表和阀门
每户设一个水表,物业、商业网点、车库、配置用房及绿化用水点均应单独设置水表,半地下车库应设置用水点,并单独设水表。
住户单元必须考虑集中抄表处,宜集中设置表箱来掩藏并考虑美化处理。
首层水表箱应避免设在私家花园里,并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1.7、 给水点
主人卫生间、公用卫生间和厨房的相应用水器具的合理位置,预留给水点,分布参照下表:
序号
功能部位
需预留给水点的用水器具
1
厨房
洗菜盆、燃气热水器
2
公用卫生间
洗衣机、洗面盆、坐式大便器、淋浴器
3
主人卫生间
洗面盆、坐式大便器、浴缸、电热水器
底层私家庭院预留给水接驳点一个。
2、 生活热水
2.1、 热水器
厨房或与其相邻的阳台预留强排燃气热水器,供给厨房及相邻的公用卫生间热水。
主人房卫生间预留电热水器。
2.2、 热水供应点:厨房洗涤盆,卫生间洗手盆,浴缸,淋浴房。
2.3、 热水管材:采用专用PP-R热水管及接头,热熔连接,不需保温。
2.4、 管道布置要求:热水支管暗敷在楼板面层内或沿墙暗敷,与冷水支管并行敷设,各用水点预留甩口,高度按现行设计规范要求。热水支管暗敷必须在墙面、地面标识暗管走向标志,避免住户二次装修破坏。
3、 污水系统
3.1、 污水收集:小区雨、污分流排放,生活污水经室内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
3.2、 污水处理及排放:小区污水经化粪池(化粪池尽量集中设置)处理后,排入最近的市政污水管道。
3.3、 污水系统分区
多层住宅底层污水应单独排放,便于维护管理。小高层首层排水管应单独设置。
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低于室外地面的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应与上部排水管连接,应设置集水坑用污水泵排出。
3.4、 污水管材:室内及室内排往室外第一个检查井的污水管均采用UPVC排水管,胶粘连接。
3.5、 管道布置要求
厨房、卫生间内的污水立管应暗敷设管井内,管道转换接头处应设检修口,安置检修门。
厨房内污水立管应注意横管不要与排油烟井冲突。
3.6、 地漏设置
洗衣机位单独设置洗衣机专用地漏。厨房不设地漏。卫生间布置洗浴器的部位设置地漏所有地漏为深水封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应小于50mm,并设存水弯。
3.7、 卫生洁具及配件
卫生洁具及配件选择参见下表:
洁具类型及配件
材质
水量(L/S)
自由水头(mH2O)
品牌
洗涤盆
不锈钢
0.20
1.5
集中/联合采购
洗脸盆
陶质
0.20
1.5
浴缸
搪瓷浴缸
0.30
2.0
淋浴器
普通型
0.15
2.5~4.0
坐式大便器(水箱)
0.10
2.0
下水配件
塑料下水配件
标准的陶瓷片密封水嘴配件卫生洁具配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产品
坐便器配件
塑料排水配件
4、 雨水系统
4.1、 雨水收集排放
雨水系统必须单独设置,不能与生活污水合流;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收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管道,阳露台雨水可就近排入雨水立管;阳露台不可放置洗衣机。
室外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后汇入雨水管道,直接排往市政雨水管网。
4.2、 雨水利用
部分雨水需要收集利用,其收集范围及应用方式按各项目情况另行要求。
4.3、 雨水管材
室内及室内排往室外第一个检查井的雨水管均采用UPVC排水管,胶粘连接。
4.4、 管道布置要求
雨水立管由建筑专业定位,尽量隐藏到凹槽或空调井道内,少量外露时其管道颜色应与外墙协调一致;
雨水斗靠外墙安装,屋面雨水经女儿墙穿墙管道汇入雨水斗;
雨水管与空调冷凝水管应分开设置。
雨水立管不应设在首层入口处。
首层的污水、雨水出户管的第一个检查井避免设在私家花园里,且第一个检查井距楼不得大于5米。
2015年全新回复:
万科回复:1101或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10
龙湖回复:1301或13021303
恒大回复:1201
规范回复:0901
车库回复:1001或1002
高层办公回复:0101或01020103010401050106
多层办公回复:0201或0202020302040205
综合体回复:0301或03020303030403050306
酒店回复:0401或0402040304040405
学校回复:0501或050205030504050505060507
售楼处回复:0601或0602
博物展览馆回复:0701或07020703070407050706
图书馆回复:0801或0802
每周户型回复:0001或000200030004000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