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cpu型号(intelcpu型号大全)
intelCPU型号参数对照表
intelcpu的酷睿系列,分i3、i5、i7,定位分别为中端、中高端、高端。比如i57400和i57500,第一位数字7的意思是第七系列。志强系类,高端E7、中端E5、低端E3,主要用于服务器市场,也能家用。笔记本CPU后缀含义:M的意思是Mobile,处理器是为笔记本设计的,功耗和发热量较低,适合笔记本使用;X表示Extreme,表示性能最高的;L表示Lowvoltage,指的是低电压版CPU,发热量跟标准版的相比大约只有一半;U表示UltraLowVoltage,超低电压版CPU,发热量和功耗比L系列的还要低;Q表示Quad,强调这颗CPU是四核心的,而且标明Q的处理器只有笔记本系列的CPU,因为笔记本的处理器一般是双核的;Y:超低功耗版CPU多见于平板TDP甚至低于10W;U:超低电压版CPU多见于超极本TDP在15W左右;H:Haswell处理器在移动平台上的一种封装形式,BGA1364(另外还有rPGA947);台式机CPU后缀含义:K:支持超频、不锁频。
intelcpu型号大全
展开全部Intel奔腾双核E5200(...Intel酷睿2双核E7400...Intel酷睿2四核Q8200...Intel酷睿i7Extre...Intel酷睿i7920(盒...Intel奔腾双核E5300(...Intel酷睿i7Extre...Intel酷睿2四核Q6600...Intel奔腾双核E2200(...Intel酷睿2双核E8400...Intel奔腾双核E5200(...Intel酷睿2四核Q8300...Intel奔腾双核E2180(...Intel酷睿2至尊四核QX9...Intel奔腾双核E5300(...Intel酷睿2四核Q8200...Intel酷睿2双核E7200...Intel赛扬双核E1400(...Intel酷睿2双核E7400...Intel酷睿2四核Q9400...Intel酷睿2双核E4500...Intel赛扬双核E1500(...Intel酷睿i7920(散...Intel酷睿2四核Q9650...Intel酷睿2四核Q9400...Intel酷睿2双核E8200...Intel酷睿2四核Q9550...Intel酷睿2双核E8400...Intel酷睿2双核E7200...Intel赛扬420(散)Intel奔腾双核E6300(...Intel酷睿2四核Q8400...Intel酷睿2双核E7300...Intel赛扬430(散)Intel奔腾双核E2220(...Intel酷睿2双核E7300...Intel酷睿2至尊四核QX9...Intel酷睿2双核E4500...Intel奔腾双核E2140(...Intel酷睿2双核E4400...Intel酷睿2双核E6550...Intel奔腾双核E2160(...Intel酷睿2双核E8600...Intel酷睿2双核E4300...Intel酷睿i7940(散...Intel酷睿i7940(盒...Intel奔腾双核E2140(...Intel奔腾双核E2200(...Intel酷睿2双核E7600...Intel酷睿2四核Q9550...Intel酷睿i7950(盒...Intel奔腾D915(盒)Intel酷睿2双核E6300...Intel酷睿2四核Q6700...Intel酷睿2四核Q8400...Intel酷睿2双核E8500...Intel奔腾双核E2160(...Intel酷睿2四核Q9650...Intel酷睿2双核E4300...Intel奔腾D820(散)Intel赛扬双核E1200(...Intel奔腾双核E2180(...Intel奔腾D805(盒)Intel酷睿2双核E6550...Intel奔腾双核E5400(...Intel酷睿2四核Q9300...Intel酷睿2双核E6600...Intel奔腾4520(盒)IntelPentium46...Intel酷睿2四核Q9450...Intel酷睿2双核E7500...Intel酷睿2双核E4200Intel赛扬双核E1600(...IntelCeleronD3...IntelPentium43...Intel酷睿2双核E8600...Intel酷睿2四核Q6600...IntelPentium42...Intel奔腾4506(盒)IntelCeleronD3...Intel酷睿2双核E4600...Intel酷睿2四核Q8300...Intel酷睿2双核E8300...Intel酷睿2至尊四核QX9...Intel赛扬双核E1200(...Intel酷睿2四核Q9200...IntelPentium42...
intelcpu系列和型号含义
2021年3月16日晚11点,英特尔正式发布了代号RocketLake-S的第十一代酷睿台式机处理器,也确认这一代处理器终于彻底与使用已久的SkyLake架构说再见,换用全新的CypressCove处理器架构。根据《微型计算机》向英特尔官方求证,CypressCove实质上是两种英特尔处理器架构的一个合体,其处理器计算核心部分与ICELAKE处理器使用的SunnyCove架构非常类似。而SunnyCove相比第六代酷睿处理器开始采用的Skylake架构(当时英特尔的CPU和微架构代号尚未分开,均称为“Skylake”)有大约18%的IPC提升。
▲第十一代酷睿台式机处理器的三大改进:处理器计算核心19%的IPC性能提升;性能提升达最高50%的核芯显卡;拥有DLBoost深度学习加速能力。
不过有所区别的是,CypressCove仍采用14nm+++工艺生产。所以CypressCove处理器计算核心的本质是将本来为10nm工艺研发设计的SunnyCove移植到14nm工艺上,但采用了全新的代号,这也是CypressCove的由来。CypressCove继承了SunnyCove的所有优势,包括支持AVX-512指令集这样重要的技术特性,整体相对前代产品带来了大约19%的IPC提升,和SunnyCove基本一致。
▲RocketLake-S处理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相比Skylake微架构,新的CypressCove所对应的CPU核心面积比前代产品显著增大,再加上新的基于Xe架构的核芯显卡、新增加的PCIe4.0通道以及各种控制单元等,因此本代RocketLake-S的处理器核心数量要少一些,最多只有8颗,毕竟处理器的生产工艺仍是14nm级别。
▲第十一代酷睿台式机处理器的主要改进项目
此外,RocketLake-s处理器的最大改进就是支持PCIe4.0技术,处理器提供了多达20条PCIe4.0通道,其中16条可以用于PCIe4.0显卡,另外4条则用于PCIe4.0SSD。
而在显示核心部分,CypressCove则采用了在TigerLake处理器上使用的锐炬Xe图形核心,这也就是其第二种技术架构的主要来源。不过由于桌面市场对这种集成GPU的性能要求并不高,因此新的RocketLake-S集成的GPU规模有所减少,从之前TigerLake集成的最多96个EU单元降低至目前最多32个EU单元(注:拥有32个EU单元的核芯显卡型号为UHDGraphics750,拥有24个EU单元的核芯显卡型号为UHDGraphics730)。即使EU单元数量大幅度降低,但受益于Xe架构本身的性能增幅,新的RocketLake-S的GPU性能相比之前的第九代HD核芯显卡依旧提升了最高50%,毕竟像之前HDGraphics630这类高配版核芯显卡的EU单元也只有24个。
同时新的锐炬Xe图形核心还增加了对10bitAV1、12bitHEVC的硬件解码能力,以及其他QuickSyncVideo技术。有关AV-1硬件解码方面,由于AV-1是开源、免费的规范且能相对H.265提供更高的压缩率和近似的画质,因此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目前新的处理器支持AV-1的硬件解码也是顺应行业大势。
在AI计算方面,英特尔特别强调本次RocketLake-S的DLBoost深度学习加速能力,这个能力借由英特尔新的VNNI指令集实现,能够让CPU在执行有关AI相关计算时效能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可以使得AVX-512能够支持INT8计算。英特尔在其他架构处理器上的对比测试显示,VNNI指令集的出现能够带来最高11倍的机器学习性能增益。在具体应用上,VNNI可以高速地执行图像分类、图像目标物体识别,如实现一键扣图、背景模糊及去除等相应的工作。同时,RocketLake-S内部也拥有GNAAI加速单元,可以帮助处理器执行语音类的人工智能及相关应用,比如语音的背景噪声消除以及语音的唤醒词识别。
其他方面,RocketLake-S还支持最新的ResizableBAR显存读取技术,可以让处理器访问显卡的全部显存,提升约10%左右的游戏性能。同时,处理器也提升了支持高频内存的能力提升,所有十一代处理器原生就支持DDR43200内存。
▲500系芯片组主要增加了对USB3.2Gen2x2、Wi-Fi6E、Thunderbolt4新功能的支持,并提升了内存与处理器的超频能力。
而在RocketLake-s处理器发布的同时,英特尔也发布了专为它量身打造的Z590、B560、H510芯片组。相对于400系芯片组,500系芯片组最大的改变是将连接处理器与主板芯片组的DMI总线带宽从PCIe3.0x4提升到PCIe3.0x8,带宽达到8GB/s,能更好地对高性能存储设备提供支持。同时500系芯片组还原生支持带宽为20Gbps的USB3.2Gen2x2接口,能把用户的移动存储设备传输速度提升到2000MB/s左右。
在其他接口方面,RocketLake-S配合500系列芯片组,加入了对Thunderbolt4和Wi-Fi6E的技术支持。有关Thunderbolt4,实际上在之前的TigerLake上就已经支持了,本次只是将其平移至新的产品而已。在Wi-Fi6E方面,相比Wi-Fi6新增了6GHz频段的支持,部分主板也将其纳入本次支持列表。不过新的Wi-Fi6E也需要相应的设备都支持,才能获得性能增益。
同时500系列芯片组中的H570和B560芯片组还能搭配更高频率的内存,并超频使用。简单地说,H570、B560主板拥有对内存超频的能力,可使用高频内存,但依然不支持对处理器超频。这也是英特尔非Z系列主流主板首次具备内存超频能力。目前市场上已上市的不少H570、B560主板甚至标称可支持频率达DDR45000的内存。根据我们实测来看,只要开启XMP功能,用户即可在B560主板中一键将内存频率提升到DDR44000,并稳定使用,超频非常方便。
对于能进行处理器超频的K系产品与Z590主板,英特尔则加入了AVX2、AVX-512指令集OFFSET即工作倍频与电压的调节选项。如果处理器在超频后工作不稳定、发热量大,用户可以降低AVX这类不常用的指令集的工作频率,提升超频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500系芯片组自身不支持PCIe4.0技术,所有PCIe4.0通道都由处理器提供。此外还有部分400系主板也可支持使用RocketLake-s处理器,包括Z490、H470、Q470,但B460、H410主板则无法支持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
▲英特尔数据显示,酷睿i9-11900K不仅可以战胜上代产品酷睿i9-10900K,在游戏中面对AMD锐龙95900X也有一定优势。
▲酷睿i5-11600K相对于酷睿i5-10600K也有明显的游戏性能优势
而在RocketLake-S处理器发布的时候,英特尔也透露了更多有关它的性能数据。在最受关注的处理器游戏性能上,得益于IPC性能的提升,不论是旗舰酷睿i9-11900K还是定位中端的酷睿i5-11600K,它们都在1080p分辨率、高画质设定下轻松战胜了其上代同级产品酷睿i9-10900K、酷睿i5-10600K。同时根据英特尔进一步的数据展示,酷睿i9-11900K的游戏性能还小胜AMD锐龙95900X,在《全面战争:三国》《战争机器5》《超级房车赛2019》《微软模拟飞行》游戏中获得全胜,领先幅度为3%~11%。
▲英特尔数据显示,在内容创建应用中,酷睿i9-11900K不仅能战胜第十代产品,甚至面对核心数更多的锐龙95900X也能取得不小的优势。
让人吃惊的是,英特尔表示在内容创建类应用中,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酷睿i9-11900K不仅能战胜第十代产品,甚至面对核心数更多的锐龙95900X也能取得不小的优势。不过在本文截稿时,英特尔尚未给出具体测试设置与软件环境,我们将在后期使用常用软件进行测试验证。
▲英特尔将推出多达19款RocketLake-S处理器,从顶级的酷睿i9-11900K到定位最低的酷睿i5-11400T。
在具体产品方面,英特尔将推出多达19款RocketLake-S处理器,从顶级的酷睿i9-11900K到定位最低的酷睿i5-11400T,其中型号后缀有“K”的还是意味着这款处理器可以进行超频;后缀带“F”的,则表示这款处理器没有集成核芯显卡,性价比更高,适合独显平台;后缀带“T”的则表示该产品属于低功耗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只有35W。
▲英特尔也推出了多款第十代主流酷睿处理器
全系列RocketLake-S处理器只覆盖6核心、12线程的酷睿i5到8核心16线程的酷睿i7、酷睿i9处理器。而为了满足主流用户的需求,英特尔还推出了一批新的第十代酷睿处理器,覆盖奔腾与酷睿i3这个区间,主要采用双核心、四核心配置。
▲英特尔此次提供了酷睿i9-11900K,酷睿i5-11600K两款产品供媒体评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微型计算机》评测室已经率先收到英特尔送测的RocketLake-S处理器样品,包括酷睿i9-11900K,酷睿i5-11600K两款产品。
▲酷睿i9-11900K实际产品外观
它们都支持超频,其中酷睿i9-11900K采用8核心、16线程设计,支持ThermalVelocityBoost,简称TVB加速技术,最高单核心加速频率为5.3GHz,这与上一代酷睿i9-10900K是完全一致的。但其全核心工作频率则从上代产品的4.9GHz下调到4.8GHz,而它的TDP则仍保持125W,并内置拥有32个EU单元的UHDGraphics750核芯显卡。其官方报价在539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3502元,比酷睿i9-10900K上市时4200元以上的售价便宜不少。
▲酷睿i5-11600K实际产品外观
酷睿i5-11600K采用6核心、12线程设计,定位中端,用来替换上代酷睿i5-10600K处理器,不支持TVB技术,最高单核心加速频率为4.9GHz,全核心工作频率为4.6GHz,两个工作频率较酷睿i5-10600K都各增加了100MHz。其官方报价为262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02元,与当前酷睿i5-10600K的售价相差不大。
▲酷睿i9-10900K外观,其背面电容布*与第十一代产品明显不同。
从它们的正面外形可以看到,两款处理器与酷睿i9-10900K相比没有明显区别,但在处理器背面,两代处理器就有明显的区别。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中间有一个明显的矩形空位,被四周的电容所围绕,这显示处理器架构的升级还是带来了内部电路布*的改变。
▲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也将换用新包装,其旗舰酷睿i9产品采用了波浪形的边框造型,非常有特色。
那么这两款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能否在游戏、应用中战胜它们的最大对手——AMDZen3处理器呢?我们将在3月30日为您揭开答案,请继续保持对《微型计算机》新媒体平台的关注。
intelCPU型号怎么看
在AMD的Ryzen发布之后,迅速搅浑了整个CPU市场,Intel为了展现出自己龙头老大的实力,迅速将8代酷睿提上日程,而转眼到了现在8代酷睿产品线也渐渐丰富起来。只不过平心而论这次的产品线确实有些繁杂,低电压的KabyLakeRefresh、和AMD合作的KabyLake-G、桌面级的CoffeeLake这些就不用提了,在之前Intel还宣称8代酷睿会有一部分使用CannonLake的处理器。
即使产品线已经庞大成这样,Intel依旧没有停下继续丰富更多产品的脚步。除了更高端的Z390芯片组,在CPU方面,还有一款8核心的CPU尚未发售。
依照从前的“经验”来看,这一代的i7/i5升级已经很明显了,毕竟变成了6核心,按照以往Intel一贯挤牙膏的策略,8核心产品要么还需等待,要么直接上调到i9产品线中。但是在8代酷睿的技术文档中,Intel多次引用了一款8核心的产品,代号CoffeeLake-S。
其中“8+2”中的2代表核显架构,也就是GT2,看来还是UHD630或者主频小升改个马甲。
TPU、TMHW等各个知名硬件媒体在内,有些猜测该产品可能是Eurocom口中的i7-9700K,又有一部分猜测是最近推出的40周年纪念版i7-8086K。
不过根据各种消息验证,因为8086K的仍然一颗6核12线程的产品。
在推仔看来,AMD还是给Intel足够大的压力了,不然作为一个老牌的专门生产牙膏的日化企业,肯定是不可能在一代产品里,拥有这么庞大且复杂的名录,不管怎样,如果这个产品真的属实,但是价格不美丽,更多的玩家怕还是会选择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