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人机型号(美国无人机型号有哪些)
美国无人机系列
美国无人机全部型号有三款,分别是:AQM-34A、AQM-91、Gnat-750。
1、AQM-34A
越战期间广泛使用由无人驾驶靶机改进而来的AQM-34A“火蜂”(火蜂有很多个型号,如空军的BQM-34S,陆军的MQM-34D)无人机进行电子窃听、电台干扰、抛撒金属箔条及为有人飞机开辟通道等任务。该机由瑞安公司生产,公司编号147型。
2、AQM-91
同一时期稍后,1960年代末期,瑞安公司获得合同为美国军方研制了远程高空无人侦察机,即154型萤火虫(也称作罗盘箭),军方编号AQM-91。生产了28架之后,因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而封存弃用。
3、Gnat-750
1994年左右,通用原子能公司为中央情报*科学和技术部生产了一大批Gnat-750蚋蚊。该机源自1980年代LeadingSystem公司为美国军方研制却未被采用的小型多任务高性能无人机计划。Gnat-750蚋蚊为其低技术版外销型号。LeadingSystem公司后来被通用原子能公司收购。
无人机的作用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
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由于无人驾驶飞机对未来空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
美国无人机型号对比
RQ-1“捕食者”美国的无人机:1、“先锋”无人机 2、“暗星”无人机 3、美国“金眼”垂直起降无人机4、美国“火蜂”无人机5、RQ-1“捕食者”6、“捕食者”B(美国MQ-9型“死神”(Reaper)型无人攻击机)7、RQ-4A“全球鹰”8、RQ-5“猎手”9、美军RQ-7“影子-200”战术无人机10、美国RQ-8A“火力侦察兵”11、美国RQ-11“大乌鸦”无人机12、美海军陆战队装备的“龙眼”无人机13、袖珍无人机 14、智能无人战斗直升机--“猎人”无人机15、美国宇航*X-43A高超音速无人机16、X-45C无人战斗机17、X-47无人实验机18、波音X-50A“蜻蜓”无人机***无人机主要生产商是***飞机工业公司马拉特子公司和“银箭”公司。马拉特公司研制了“先锋”、“侦察兵”、“巡逻兵”、“搜索者”、“视眼”、“哈比”。“银箭”公司在最近几年推出新产品比较多,拥有“赫尔墨斯”系列、“云雀”、“海鸥”、“微小-V”等中国无人机:、中国无人机起点:“长空一号”家族2、神秘飞机"长虹-1"3、ASN-74、ASN-95、ASN-1046、ASN-206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7.中国无侦-5型(又称WZ-5)无人机8.暗箭无人机9.翔龙无人机
美国无人机全部型号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唐芳
随着无人化武器装备指向未来战场,军事发达国家正将无人直升机作为未来航空装备发展的重要方向。最近,美国“当代海军陆战队展2018”上,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展示了一款最新V-247“警惕”倾转旋翼攻击无人直升机的全尺寸模型。该直升机能够灵活执行侦察监视、精确打击等多重任务,还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据称,该机型采用了一款广为人知的美军现役V-22“鱼鹰”有人直升机的倾转旋翼垂直起降设计。
对此,空军工程大学教授、无人机作战技术专家黄长强表示,V-247无人直升机的倾转旋翼设计,实际上继承于V-22“鱼鹰”有人直升机,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未来战场无人化的需求进行了无人化改进。
倾斜旋翼技术的发展历经几十年的艰辛和挫折,一度被视为不可能实现的技术而险遭放弃,无人化过程也是阻碍重重。“美国展出V-247无人直升机的全尺寸模型,表明波音公司和贝尔公司二者联手,攻克了倾斜旋翼技术和无人化技术这两项关键技术,也表明该机型正处于试验和试飞阶段,不远的将来可能会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专家分析指出,此次V-247无人直升机模型的展出,不仅在军用领域,在民用领域也有着浓厚的广告意味。不依赖机场跑道,在房顶即可起降,飞行速度最快可达500公里以上,这些特质在私人飞机无人化市场将极具吸引力。
兼具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
特质的“空中混血儿”
黄长强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美国V–247倾转旋翼无人机是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融于一体的新型无人飞行器。犹如“空中混血儿”,在具备普通直升机的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能力的同时,兼具固定翼飞机的高速巡航能力。
“通过在固定翼飞机机翼的两翼尖端或者机翼中部,各安装一套可在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之间转动的旋翼倾转系统组件,当无人机起飞和着陆时,旋翼轴垂直于地面,可达到垂直起降的目的,并且能够像直升机一样在空中悬停;当飞机巡航时,旋翼轴则以一定角度倾转,形成类似于涡轮螺旋桨飞机的结构,这时便具备高速巡航能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盛怀洁教授表示。
在起降和飞行作战中,V–247的这种倾转旋翼结构,使其起降时拥有直升机特质,不依赖于机场、不受场地限制,可悬停空中执行任务;飞行作战中,具备固定翼飞机速度快、航程远、油耗低的特点,巧妙避免直升机速度低的缺陷,能够快速进入和撤离战场,执行包括定点侦察、情报搜集、精确打击和电磁干扰等在内的多种任务。
“倾转旋翼机的飞控系统是世界性难题,这就是为何“鱼鹰”倾转旋翼有人直升机在研制阶段故障率非常高。”黄长强表示,目前,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和固定翼飞行控制技术两者基本成熟,然而,从直升机的飞控向固定翼的飞控转换过程极其复杂。
也就是说,垂直旋翼向水平旋翼过渡的控制过程中最易发生故障,直升机旋翼逐步倾斜时,从向上的升力改为向前的拉力很容易失速,导致飞行事故发生。
V-22“鱼鹰”
黄长强认为,作为无人机,垂直旋翼向水平旋翼应该是自主式过渡控制,若人在回路地面操控极易发生飞行事故。我们如果发展无人倾转旋翼机,一定要攻克这样的关键技术。
他还指出,倾转旋翼机目前还是一种介于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之间的补充性机型。一方面,由于结构复杂、自重大、载荷少和机动性差等因素,不能完全替代直升机;另一方面,由于载重量小、故障率高等因素,不能完全替代固定翼飞机。因而,倾转旋翼机作为一种新机型,并未在军队中大面积普及,最适合由野战陆战队和海军陆战队应用于反恐等场景。
倾斜旋翼无人机:
未来无人直升机发展的两大方向之一
从外形来看,V-247“警惕”更加小巧玲珑,而V-22“鱼鹰”体型彪悍,那么,那么,为何说V-247是对前者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呢?
黄长强解释,一方面是将V-22“鱼鹰”的倾斜旋翼技术平移到V-247“警惕”上;另一方面,用无人机控制技术将V-22“鱼鹰”进行无人化改造升级。无人化使得V-247的外形出现四大重要变化,一是没有驾驶舱,二是没有乘员舱,三是具有雷达隐身化设计,四是加装了火控系统,以实现武器发射控制和精确打击。
他表示,外形结构的差异,源于两型飞机的功能各异,V-22主要是用于海军陆战队运送士兵的有人运输机,而V-247是一种无人作战型直升机,取消了乘员运输功能,自然不需要驾驶舱和乘员舱;外形隐身设计以及加装火控系统,则是为直接面对战场需求服务。
“V-247在倾转旋翼设计基础上加持无人驾驶,克服了有人机的操纵极限,可装载多类型载荷,执行多种任务,续航时间也大大增加。具备这些特点的无人机在战场上承担综合防空、电子战、空中预警和精确打击等任务其优势鲜而易见。”盛怀洁表示。
黄长强表示,V-247的最大优势在于快速进入任务区域执行作战任务,而不是由于速度过慢被击落在行进中。”他指出,相比有人直升机,无人直升机作战意味着不会牺牲战士,在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或者核污染情况下执行任务,没有生理和心理限制。但是,V-247是一个较初步的无人飞行平台,通过人在回路操控,执行任务和决策过程中有很多制约,比如通讯延迟、链路易受干扰、人工操控员的心理压力很大,特别是在这种飞机的飞行高度很低时,操控起来防撞压力很大,比如树木、建筑物等。未来将向智能化、自主化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无人化的优点。
记者了解到,未来武装型无人直升机的两个方向:一是传统型无人武装直升机,二是倾斜旋翼型武装无人机。目前,无人武装直升机在世界各国部队的作战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和试验阶段。
MQ-8B“火力侦察兵”
以美国为例,无人武装直升机方面,代表机型是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MQ-8B“火力侦察兵”,虽然尚未列装部队,但是已初步形成战斗力,“火力侦察兵”最突出的特征是航程长,最大航时超8小时,较有人直升机航时要大得多。倾斜旋翼武装无人机方面,代表机型就是波音公司与贝尔公司联合研发的这款V-247,目前正处于试验和试飞阶段,V-247最突出的特征是速度快,最大巡航时速约555公里,一般直升机时速大约20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V-247具备空中加油能力。世界上无人机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固定翼无人机空中加油,旋翼倾斜无人机加油是在固定翼无人机加油基础上的应用。其一般过程是,在V-247的旋翼倾斜变为水平固定旋翼后,再用固定翼无人机的加油技术进行空中加油。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刘义阳
审核:管晶晶
美国无人机型号有哪些
在“可信任”程度上,无人机当然比不了有人驾驶飞机,这也是它永远不可能取代后者的原因。但它同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可以不知疲倦地飞行;二是无所畏惧。
美国陆海空三军早已装备了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无人机。抛开其他技术指标和功能特性不谈,也不管它们使用什么样的发动机,仅以“耐力飞行”这个单一指标去衡量,是梳理和了解它们的全新角度,以下是美军无人机耐力飞行排行榜:
1、MQ-9B“天空卫士”
最大耐力:大于42小时;升限:大于4万英尺(1.22万米);最大速度:210节(388km/h)。
制造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分部
MQ-9B“天空卫士”是MQ-9“收割者”的升级版。也曾创造了该公司最长飞行时间记录:2017年5月16日,一架MQ-9B“天空卫士”在携带内置载荷、保持“清洁机翼”的模式下,携带6065磅内部燃料,连续飞行了48.2小时,降落后储备燃料还有280磅。2018年7月,这款机型也首次单独飞越了大西洋。
不过官方公布的标准值还是:“大于42小时”。
2、MQ-1C-ER“灰鹰”增程型
最大耐力:42小时;升限:2.9万英尺(8840米);最大速度:167节(309km/h)。
制造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分部
GrayEagle“灰鹰”(原名“天空战士”),是美国陆军装备的远程中空长航时无人机,“ER”是其下一代的高级衍生型,首飞于2013年月。它比上一代提高了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着更大的武器挂载能力,可长期执行监视、通信中继和对地攻击任务。
为支持陆军的“战场单一燃料”概念,与其他“捕食者”系列不同,“灰鹰ER”采用了高性能180马力柴油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9吨,相比之下,“灰鹰”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6吨。
2005年美国陆军在竞标时,“灰鹰”战胜的对手是***航空工业公司(IAI)和诺格联手的“猎人II”,可见这款机子不俗的实力。
3、RQ-1-XP“捕食者XP”
最大耐力:35小时;升限:2.5万英尺(7600米);最大速度:120节(222km/h)。
制造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分部
“捕食者XP”也曾在2015年2月创造过飞行记录,在全内置任务载荷和保持“清洁机翼”的状态下,连续飞行了46.1小时。
4、RQ-4“全球鹰”
最大耐力:32小时;升限:6万英尺(1.8万米);最大速度:340节(629km/h)。
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
大名鼎鼎的“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使用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专职情报和侦察,不承担战斗任务,使用一台罗罗F137-RR-100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7600lbf(34kn)。
已知“全球鹰”最长的一次测试飞行是从美国加州穆谷角到澳大利亚的艾钦瓦勒空军基地,全程飞行22.5小时,航程12000千米,平均速度533.33千米/小时。
5、MQ-4C“人鱼海神”
最大耐力:30小时;升限:6万英尺(1.8万米);最大速度:310节(575km/h)。
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
MQ-4C“人鱼海神”是美国海军装备的最大无人机,属于“广域海上监视(BAMS)”项目,在RQ-4“全球鹰”的基础上研制,首飞于2013年3月,2018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
该机的机体寿命为5.1万飞行小时,动力为罗罗F137-RR-100涡轮风扇发动机。
6、MQ-9“收割者”
最大耐力:27小时;升限:5万英尺(1.5万米);最大速度:240节(444km/h)。
制造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分部
MQ-9“收割者”是目前美国空军无人机队中的主力,到今年夏天它的累计飞行时间将超过200万小时。
7、MQ-1C“灰鹰”
最大耐力:25小时;升限:2.9万英尺(8840米);最大速度:167节(309km/h)。
制造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分部
MQ-1C“灰鹰”是目前美国陆军无人机队的主力,也是陆军航空现代化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代“捕食者”的高级衍生品,可广泛执行侦察、监视和攻击任务,也就是传说中的“察打一体”。
2018年3月起,美国陆军在韩国群山空军基地永久部署了12架MQ-1C“灰鹰”。
8、Avenger-ER“复仇者ER”
最大耐力:20小时;升限:5万英尺(1.5万米);最大速度400节(740km/h)。
制造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分部
“复仇者ER”首飞于2016年10月,是通用原子的第一款喷气式无人机,配备了普惠PW545B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速度首次突破400节,比“全球鹰”和“人鱼海神”都快。
它不但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内部武器舱还可容纳3000磅的精确弹*或更大的传感器等有效载荷,与其他现有“收割者”系列无人机共享航空电子设备,与现有地面控制站(GCS)完全互操作,是美国空军“低成本可消耗飞机技术”(LCAAT)计划的有力竞争者。
它的舰载版也参与竞争了海军无人加油机项目,败给了波音的MQ-25“黄貂鱼”。
其他:
MQ-1“捕食者”
最大耐力:24小时
首飞于1994年7月,美国空军在1996年开始装备,已于2018年全部退役。
MQ-25“黄貂鱼”
波音为美国海军提供的第一代舰载无人加油机,去年刚中标,具体的技术参数尚未披露。
XQ-58“女武神”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与卡拉托斯无人机系统(KratosUAS)合作开发,是“低成本可消耗飞机技术”(LCAAT)计划的一部分。它和“复仇者”有竞争关系,不过还处于“X”的技术验证阶段,能否批量装备还有待观察。
ATS(制空权团队合作系统)
波音与澳大利亚合作的项目,目前还处于原型机制造阶段。
飞不久、飞不远将失去意义
综上所述,美国陆海空三军都装备了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共同点是都具有一流的耐力。这就要求机体和发动机要足够轻、足够耐用;发动机要足够省油;指挥、控制半径要足够大;通信和数据交互速度要足够快。
继续增加航程的方式一是可携带外部油箱,上述个别机型已经实现;再就是可自主加油,NASA使用两架“全球鹰”已实现了无人机的自主空中加油。总之,飞得长、飞得远、听指挥是无人机的生存之本,否则将失去意义。
美国无人机型号排名
今天,当涉及到认证无人驾驶飞机的销售数量时,没有人怀疑中国的无人机制造商DJI的垄断地位。
这样一来,一份关于无人机型号的排名能多大意义呢?它只不过是证明了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即中国占据了无人机产量大量份额)。DJI占有了前10名的9种,且排名前20的类型中大约有4200家商业运营单位,仅被排名第8的SenseFlyebee打断。无人机类型排名:制造商 观察市场变化对专业应用的影响是非常有趣的。 去年是无人机操作的试验和误差阶段,当每个人都拿着DJI精灵无人机在他手中变成了一个“专业服务提供者”时,便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之所以今天看到的无人机专业设备日益增多,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苛刻的应用需要它。比如半专业材料,如大疆精灵3高级版3(+12),大疆精灵3专业版3(+4),以及更先进的无人机,如3DRoboticsSolo(+7)或排名不断上升的AeryonSkyRanger(+2),并取代不合格的平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动态市场里,仅仅保持排名似乎是一个真正的挑战。然而,像DJIInspire1、SenseFlyebee和3DRoboticsIris+这样的平台,都能随市场变化而稳步增长,维持其市场地位。 无人机市场规模 为了证明在过去3个月的市场增量,我们增加了2015年第三季度认证平台的数量。仅3个月前,在前20名中有2402个授权平台,目前的数量约为4600个!这表示无人机市场的巨大增长,不仅在无人驾驶销售和授权方面,而且还涉及无人机在美国提供的相关服务。事实上,这个数字可能会更高,美国当*每月333应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第333条款--豁免经营小型无人机系统用于商业目的。)的吞吐量有限。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将被当*减速的巨大的市场拉力。 下一步是什么?要经过333豁免程序的原因是为了能够合法的商业飞行。我们可以假定(按2015年12月31日)共5761平台都在那里做商业的工作,相比于2015年年初133个平台计算无人机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增长。随着美国联邦航空*(FAA)的操作授权过程的实现(COA),我们可以预期:今年当*几乎相同的吞吐量和与之类似的增长速度率。 目前无人机类型排名显示,在特定的领域(特别是B2B如:农业、建筑、采矿、等等)无人机应用的全部潜力尚未展开。越来越多的专业平台用于探索特定工业应用的潜力是有可能的。它是可能的,该日益专业平台目前用于探索的特定工业应用的潜力。如果特定应用程序的UAS(无人机飞行系统)来代替多用途平台,并最终在前20强建立,这将会变得非常有趣。
美国无人机种类
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仅限于有人机和无人机这两个概念,飞机有人开是有人机,飞机没人开是无人机,一百年前,那个时候就有无人机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使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更多了。
第二个阶段是***引领世界无人机的发展,***在贝卡谷地空战中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尝到了无人机作战甜头的国家。1982年叙利亚在贝卡谷地布置了大量萨姆导弹,***派了无人机前来侦查,侦查之后引导有人驾驶的飞机进行打击,6分钟就把19个导弹连全部干掉,创造了空战历史,这就是***。而当时的美国,在无人机上完全比不了***。后来美国还引进了***的无人机进行改进,在1991年海湾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用了很多。
第三个阶段是无人机的发展,也就是说让地面控制无人机过时了,下一步无人机是自主式的,无人机和无人机之间自主地通信,自己给自己导航,这就是全智能的无人机,这也是下一代军用无人机的发展。
注明军事网红张召忠认为:中国军用无人机落后美国起码20年
美国的无人机基本上是按照下面这个路线图去发展的。需求牵引、技术推进,一直是80年代以来美国无人机发展的基本思路。
"灰鹰"无人机
"灰鹰"无人机由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制造,是美国陆军最近采用的航空现代化计划的关键要素。无人机的发动机越来越强大,这意味着马力和更多的燃料效率需要增加,从而使它在战场上更加有效。它能以29000英尺的姿态执行任务,并携带1075磅的载荷和各种致命武器。
RQ-4“全球鹰”无人机
这架无人机更像是一架侦察机,而不是杀人机器。它配备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因此每天可以进行10万公里以上的地形测量。由于它的高级传感器,它可以配备精确的武器进行攻击,同时也致力于保护战场上的友军。
X-47A“飞马”无人机
“飞马”无人机可以被认为是x-45UCAV的变体,因为它使用了类似的技术。然而,它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中运行,考虑到这一点,“飞马”无人机是为航空母舰设计的。这种特殊的机型能够以0.45马赫的速度巡航,并且达到更高的速度。它可以自行起飞和降落,同时也能独自在海上加油,此外,它还可能携带智能炸弹和其他致命武器。
X-45无人战斗机
这种特殊的无人机被设计成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的无人战斗机,这个机型的设计是为了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飞行,并能以致命的速度攻击目标。由于无人机的速度、武器的可能性和机动性,这种无人机可以说是不可战胜的,对那些受到攻击的人来说是真正的恐怖,它的智能电脑可以自行决定一个目标是否值得射击。
“复仇者”/“捕食者C”无人机
它代表了“捕食者”无人机编队的最新一期,据说比MQ-9“收割机”要好。然而,这一理论还没有经过测试,主要是由于“复仇者”无人机仍在发展。它的建造方法是使用类似的武器给“收割者”,但使用不同的推进方法——一个隐形设计的喷气发动机。它能在空中飞行6万英尺,在400海里的范围内飞行20个小时,运送3000磅的弹*,这是非常精确的。就像它的兄弟,“捕食者B”,它也可以进行自主行动。
MQ-9“死神”无人机
自从它被释放后,它已经成功地将它的位置整合到使用的猎食杀手无人机的编队中。它包括一个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可提供9倍于活塞驱动的动力装置的马力,因此它可以携带15倍于其他型号的负载。它还可以部署激光制导炸弹,发射“地狱火”导弹,直接打击地面上的目标。该无人机也被设计用于使用空对空导弹,以打击空中目标。它既可以手动操作,也可以自动飞行,可以在空中停留36小时,它能承载重约3000磅的武器,飞到52000英尺的高空。
未来战场将会朝着无人化趋势发展,无人机蜂群作战非常值得关注,无人机可以和有人驾驶飞机配合协同作战,而无人机的投放方式可以蜂巢式的投放,也可以像“窜天猴”式的发射。
本文整理自:
《中国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座:落后美国起码20年!》——*座召忠
《我国军用无人机和美国差距多大?》——武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