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型号大全(换热器型号大全BR)
换热器型号大全表格
目前板式换热器没有一个统一的编号规定,各个厂家根据各自产品自行编写型号,天津太平洋机电技术及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CM系列和TM系列板式换热器。
换热器型号大全及价格
换热器型号目前因为国内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随之配套的换热器现在也越来越多。如果您想要换热器进行加热、预热、冷却、冷凝、蒸发的话,但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换热器好。我建议您把您的工况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详细分析用什么样的换热器比较好。需要知道的工况技术参数有:进出口温度,流量(一侧流量也可),管口口径,管口连接方式。这样方便计算换热面积等。每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的工况都会有所不同,所能用的换热器型号也千差万别。所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工况具体情况,才好有针对性的咨询换热器。
换热器型号规格
这个可以在GB151中找到。
前端管箱型式代号
根据前端管箱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A型:平盖管箱,管箱端部为平盖与管箱法兰通过螺栓、垫片来连接;
(2)B型:封头管箱,管箱端部为椭圆封头;
(3)N型:与管板制成一体的固定管板管箱,管箱端部为平盖,与A型管箱类似;
2.1.2壳体型式代号
(1)E型:单程壳体,详见GB151-1999表7;
(2)I型:U形管式换热器壳体,详见GB151-1999表7中I型;
(3)K型:釜式重沸器壳体,主要用于带蒸发空间的换热器;
(4)O型:带外导流筒的换热器壳体,主要用于浮头式换热器;
2.1.3后端结构型式代号
(1)L型:与A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
(2)M型:与B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
(3)N型:与N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
以上分类详见GB151-1999中图1-7主要部件分类及代号,以上前端、壳体、后端任意组合,构成不同形式的管壳式换热器,本软件根据石油化工(尤其是烯烃、炼油等)工艺过程中常用的类型组合出总计16种换热器;详见2.2节。
2.2换热器型式代号
根据换热器2.1节中所列出的前管箱、壳体、后端管箱类型,本软件对其进行了组合,提供了组合后各类型换热器的“数据模板”,供用户在输入数据时,可直接选择相应的换热器类型数据模板,以节省数据输入的时间。
根据组合,软件主要提供了下几类换热器的模板数据,供用户根据工艺条件所定的换热器类型进行选择,见下表:
代号简图描述
1.AEM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管箱为带标准椭圆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或耳式;
2.AEM(CONE)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管箱为带锥形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耳式支座;主要用于塔器的再沸器;
3.AKL前端管箱及后端管箱均为A型平盖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4.AES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为S型,浮头式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5.AKU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壳程为U形管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6.AIU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壳程为I形,U形管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7.BEM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M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8.BEM(CONE)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带锥形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耳式支座,主要用于塔器的再沸器;
9.BES
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S型的浮头式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10.BKU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壳程为U形管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11.BIU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壳程为I型,U形管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12.BKM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管箱为M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13.NEN前、后端管箱为N型平盖管箱,管板不兼作法兰、管箱筒体与管板联为一体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14.NKN前、后端管箱均为N型平盖管箱,管板不兼作法兰、管箱筒体与管板联为一体的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
15.AOS与AES浮头式换热器类似,所不同的是,在壳程的进出口处设置有外导流筒,可使进出口处液体分布更为均匀;
16.BOS与BES浮头式换热器类似,在壳程的进出口处设置有外导流筒,可使进口处流体分布更为均匀;
换热器型号含义大全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每个换热器型号含义是什么?换热器型号标准是什么?
A:平盖管箱;
B:封头管箱;
C:用于可拆管束与管板制成一体的管箱;
N:与管板制成一体的固定管板管箱;
D:特殊高压管箱;
E:单程壳体;
F:具有纵向隔板的双程壳体;
G:分流;
H:双分流;
I:U形管式换热器;
J:无隔板分流(或冷凝器壳体);
K:斧式重沸器;
O:外导流;
L:与A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
M:与B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
N:与C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
P:填料函式浮头;
S:钩圈式浮头;
T:可抽式浮头;
U:U型管式;
W:带套管填料函式浮头;
板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型号及标记
管壳式换热器分为Ⅰ级和Ⅱ级。
Ⅰ级换热器采用较高级冷拔换热器,适用于无相变传热和易产生振动的场合;
Ⅱ级换热器采用普通级冷拔换热器,适用于重沸、冷凝传热和无振动的一般场合。
换热器类型标记示例
平盖管箱,公称直径500㎜,
管程和壳程设计压力均为1.6MPa,公称换热面积54㎡,
较高级冷拔换热管,外径25㎜,管长6m,4管程单壳程的浮头式换热器,
标记为:
AES500—1.6—54—6/25——4I
封头直径,公称直径700㎜,管程设计压力2.5MPa。
壳程设计压力1.6MPa,公称换热面积200㎡,
较高级冷拔换热管,外径25㎜、管长9m,4管程单壳式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标记为:
BEMB700—2.5/1.6—200—9/25—4I
推荐阅读:
《掌握了这14个招术,换热机组故障你也能轻松应对!》
换热器型号及参数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即在一个大的密闭容器内装上水或其他介质,而在容器内有管道穿过。让热水从管道内流过。
由于管道内热水和容器内冷热水的温度差,会形成热交换,也就是初中物理的热平衡,高温物体的热量总是向低温物体传递,这样就把管道里水的热量交换给了容器内的冷水,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
冷却器、冷凝器、加热器、换热器、再沸器、蒸气发生器、废热(或余热)锅炉。
按换热方式可以分为: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又叫混合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和间壁式换热器。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按换热方式分类的换热器:
1)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直接接触式交换器是依靠冷、热流体直接接触而进行传热的,这种传热方式避免了传热间壁及其两侧的污垢热阻,只要流体间的接触情况良好,就有较大的传热速率。
故凡允许流体相互混合的场合,都可以采用混合式热交换器,例如气体的洗涤与冷却、循环水的冷却、汽-水之间的混合加热、蒸汽的冷凝等等。它的应用遍及化工和冶金企业、动力工程、空气调节工程以及其它许多生 产部门。
常用的混合式换热器有:冷却塔、气体洗涤塔、喷射式换热器和混合式冷凝器。
2) 蓄热式换热器
蓄热式换热器用于进行蓄热式换热的设备。内装固体填充物,用以贮蓄热量。
一般用耐火砖等砌成火格子(有时用金属波形带等)。
换热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热气体通过火格子,将热量传给火格子而贮蓄起来。
第二阶段,冷气体通过火格子,接受火格子所储蓄的热量而被加热。
这两个阶段交替进行。通常用两个蓄热器交替使用,即当热气体进入一器时,冷气体进入另一器。常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钢平炉的蓄热室。
也用于化学工业,如煤气炉中的空气预热器或燃烧室,人造石油厂中的蓄热式裂化炉。
3) 间壁式换热器
此类换热器中,冷热俩流体间用一金属隔开,以便俩种流体不相混合而进行热量传递。
在化工生产中冷热流体经常不能直接接触,故而间壁式换热器是最常用的一种换热器。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间壁式换热器的分类:
a) 夹套式换热器
由容器外壁安装夹套制成。(如图所示)
这种换热器是在容器外壁安装夹套制成,结构简单;但其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也不高。
为提高传热系数且使釜内液体受热均匀,可在釜内安装搅拌器。
当夹套中通入冷却水或无相变的加热剂时,亦可在夹套中设置螺旋隔板或其它增加湍动的措施,以提高夹套一侧的给热系数。
为补充传热面的不足,也可在釜内部安装蛇管。
夹套式换热器广泛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和冷却。
b) 蛇管式换热器
蛇管式换热器又分为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和喷淋式蛇管换热器。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如图所示
蛇管多以金属管弯绕成各种与容器相适应的形状,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可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缺点:容器内液体湍动程度低,管外给热系数小。
喷淋式蛇管换热器如图所示
将换热管成排地固定在钢架上。
热流体在管内流动,冷却水在装置上方均匀淋下。
优点:热流体在管内流动,冷却水在装置上方均匀淋下。传热系数大,故喷淋式换热器传热效果优于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但是期要在露天放置,占地位置大而且水容易溅到周围环境,使用起来不方便。
c) 套管式换热器
(如图所示)由套管式换热器是由直径不同的直管制成的同心套管,并用U形弯头连接而成。
因为管内管外流体流速较大。 冷、热流体可以作纯逆流,故而其传热系数大,传热效果好。常用的水伴热就是一种简易的套管式换热器。
d) 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又称列管式) 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
在管壳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档板。
折流档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速度,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常用的档板有圆缺形和圆盘形两种(如下图所示),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流体在管内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
为提高管内流体的速度,可在两端封头内设置适当隔板,将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组。
这样,流体可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而往返管束多次,称为多管程。
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档板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多壳程。
在管壳式换热器内,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不同,壳体和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两者温差很大, 换热器内部将出现很大的热应力,可能使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松脱。
因此,当管束和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应采取适当 的温差补偿措施,消除或减小热应力。
补偿方法:
在壳体上附有膨胀圈或者采用U形管换热器和浮头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当冷热流体温差不大时,可采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它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清洗困难,不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和温差较大的流体。
如果温差不是很大,可采用带有补偿圈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下图为带有补偿圈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
如上图所示为浮头式换热器,它两端的管板一端可沿轴向自由浮动,从而消除热应力。
而且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和检修。
但是结构复杂,造价较高。工业上一般都使用这种换热器。
➪U形管换热器
如上图为U形管换热器,U形管换热器的每根换热管都弯成U形,进出口分别安装在同一管板的两侧,封头以隔板分成两室。每根管可自由伸缩,与外壳无关。
从而消除热应力,其结构比浮头式换热器简单。
但管程不易清洗,使用有很大的*限性只适用于洁净流体。
e)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组长方形的薄金属传热板片构成,用框架将板片夹紧组装于支架上。
两个相邻板片的边缘衬以垫片(各种橡胶或压缩石棉等制成)压紧,板片四角有圆孔,形成流体的通道。
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的区别:
a.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c.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d.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e.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f.价格低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g. 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h. 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i. 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j. 容量较小
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i.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k. 不易结垢
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k.工作压力不宜过大,介质温度不宜过高,有可能泄露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l.易堵塞
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END-
来源:煤化工
编辑:小木虫
换热器型号大全图
欢迎找到组织!点击上方压力容器人关注
炼油化工项目几种常见的换热器介绍
1、壳体垫片;2、管板;3、垫片;4、定位螺栓;5、分合环;6、管箱主垫片;7、固定环;8、压环;9、内圈螺栓;10、管箱盖板;11、密封盘;12、螺纹锁紧环;13、外圈螺栓;14、内套筒;15、内部螺栓;16、内圈压环;17分程箱;18、外圈压环;19、外圈顶销;20内圈顶销
空冷器的型号说明见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