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口型号(手机充电接口规格)
换苹果手机充电接口多少钱
手机上的充电常见的手机充电接口有三种:1)MicroUSB插口:MicroUSB是USB2.0标准的一个便携版本,比部分手机使用的MiniUSB接口更小,Micro-USB是Mini-USB的下一代规格,由USB标准化组织美国USBImplementersForum(USB-IF)于2007年1月4日制定完成。2)Type-C插口:2013年12月,USB3.0推广团队已经公布了下一代USBType-C连接器的渲染图,随后在2014年8月开始已经准备好进行大规模量产。新版接口的亮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最高10Gbps)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最高100W)。3)Lightning接口:苹果高速多功能I/O接口是2012年9月12日,美国旧金山芳草地会议中心苹果发布了全新的LightningDock接口,中文可将其译为”闪电”接口。新接口标准的发布,同时也意味着苹果使用了长达9年的30针DoCK接口将被正式取代
手机充电口两种类型
miniUSB、microUSB、microUSBTYPE-C、DC
手机充电接口规格
是不是想问手机充电插头型号有哪些?micro-u**接口、lightning接口、type-c接口。
1、micro-u**接口:microu**是USB2.0标准的一个便携版本,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
2、lightning接口:Lightning即苹果高速多功能I/O接口,是2012年9月12日,美国旧金山芳草地会议中心苹果发布了全新的LightningDock接口。
3、type-c接口:Type-C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硬件接口形式,其规范由USB开发者论坛(USB-IF)发布。
手机充电口有哪几种规格
一段时间以来,欧盟一直在试图制定统一的充电器生产标准,据悉,欧盟计划在23日提出相关法案。如果这一法案获得通过,可能将迫使苹果放弃现在的充电接口型号,这对苹果公司而言将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30天9涨停!这家公司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再次面临退市风险→
火了!70、80多岁的“国民汽水”卖爆,一个店一天卖出几百箱!“消失的汽水”霸气回归,背后是新消费崛起!
一批酥油检出阳性!江西发布紧急提示→
国家出手!对这类企业及时查处!剑指煤炭价格,能源板块大涨!
惊心!美国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已超1918年大流感!数值达→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监制:柯成韵
本文编辑:戴苑君
手机充电口型号大全
业内分析师:苹果公司或将于2023年改用统一充电接口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对于欧盟统一充电接口的政策,美国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持反对态度。那么,欧盟达成的最新协议会给其生产线带来什么影响?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俄防长:控制两座重要城市乌军被俘人员超6000人最新战况→
商务部发声!支持国外消费者购买我国这类产品→
本土新增44+80,内蒙古二连浩特四地调为高风险地区
住建部发话:这类房子,立即管控→
上海:这类毕业生,来沪工作可“直接落户”!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监制:柯成韵
本文编辑:张艺菲
手机充电口型号名称
据说
现代人最大的恐慌
不是兜里没钱
逛街逛到一半
在武汉
路灯就能帮你忙!
近日
武汉市江汉路出现大量
不少来此逛街的市民纷纷试用
相关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据武汉建设*工作人员介绍
江汉路上安装了约60个新型路灯
可实现极速快充
每一个路灯有2处可充电
此外
路灯还具有
监控步行街人流量
一键报警等功能
网友对此连连称赞
并表示希望全国推广
往期推荐
手机充电口类型名称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随着智能充电设备的普及,各大厂商都在不断革新自家产品的快充技术。一直以来,围绕快充的安全性存在着不少疑虑,其中包括对智能设备和电池的影响,以及充电技术本身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近期,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其中主要提到了一种被命名为“BadPower”的安全问题。报告指出,研究人员通过对市面上35款采用了快充技术的充电器、充电宝等产品进行了测试,发现其中18款存在安全问题。攻击者(黑客)可通过改写快充设备固件中的程序代码来控制充电行为,可造成被充电设备元器件烧毁甚至爆炸等严重后果。
那么,什么样的快充设备易受到“BadPower”威胁?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边界开始模糊,新型安全威胁不断出现,需要怎样来应对?就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攻击包括物理接触与非物理接触两种
相比传统充电器,快充设备更加智能,其芯片内部的固件上运行着一套程序代码,相当于快充设备的“大脑”,可以控制并调整快充设备与受电设备之间的充电电压,甚至可以与受电设备交换数据等。
“但是,作为控制和调整充电过程的核心,快充设备上运行的程序代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教授张超介绍说,很多快充设备没有设置安全校验,通过受电设备就能毫无阻碍地接触到其程序代码,并能够实现对程序代码的替换;另外,还有部分快充设备的程序代码并不完善,其存在的安全漏洞很容易被攻击者所利用,进而引导其去执行错误或者恶意的行为。
在本次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发布的“BadPower”问题报告中,攻击者是如何实现改写固件中的程序代码的?
“具体来说,攻击者通过入侵充电设备改变充电功率,致使受电设备的元器件被击穿、烧毁,还可能给受电设备所在物理环境带来安全隐患。”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助理、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西蒙教授介绍说。
据了解,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发现的18款存在“BadPower”问题的设备里,有11款设备可以进行无物理接触的攻击。
“当攻击者无法直接物理接触快充设备时,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把攻击代码植入受电设备,当受电设备与快充设备连接时,攻击代码就可以直接替换掉快充设备固件上的程序代码。”张超说。
当攻击者替换了快充设备固件的程序代码后,一旦有新的受电设备连接到该快充设备,就会面临电压攻击的威胁。
USB接口可能成为风险入口
据了解,这18款存在“BadPower”问题的设备,涉及8个品牌、9个不同型号的快充芯片。
“只要充电器同时满足不允许修改固件中的代码、对固件进行安全校验两个条件,就不会出现类似安全风险。”刘西蒙指出,不同快充协议本身没有安全性高低的差别,风险主要取决于是否允许通过USB口改写固件中的代码,以及是否对改写操作进行了安全校验等。
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针对市面上的快充芯片进行了调研,发现近六成可通过USB口更新代码,安全风险不容忽视。那么,“BadPower”是否对用户隐私安全问题构成威胁?
“市场上的正常快充设备的体积和硬件能力受限,无法执行复杂的恶意行为,因此,当前披露的‘BadPower’攻击并不会造成用户隐私泄露问题。”张超说。
但是,如果厂商为快充设备提供了较强的计算能力,或者攻击者将伪造的快充设备送到用户手中。那么,攻击者就有机会利用快充设备发起更复杂的攻击,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如隐私数据泄露、智能设备被控制等。
安全隐患问题需要制造商来根治
针对“BadPower”带来的问题,应该如何有效规避和解决?
“建议用户应该提高安全意识,比如不要给数码产品外接来路不明的设备,包括免费的充电器、U盘等。同时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充电器、充电宝等借给别人用。”张超说。
刘西蒙表示,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既包括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人身安全,也包括商品和服务对于消费者其他财产不存在安全威胁。所以,如果用户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快充设备导致出现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保护自身权益。
但是,“BadPower”问题最终还需要制造商来根治。
在技术层面上,充电设备的固件普遍使用单片机来编写程序与调试,不少厂家直接将充电USB接口和调试接口合二为一,这样就会导致设备容易产生安全漏洞、遭受病毒入侵。因此,刘西蒙建议,在技术上应当做到充电USB接口和调试接口分离,并在USB接口和调试接口上同时加密以防止外部入侵。
同时,厂商在设计和制造快充产品时,可通过提升固件更新的安全校验机制、对设备固件代码进行严格安全检查、查补常见软件安全漏洞等措施来防止遭受“BadPower”攻击威胁。
据了解,此前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已将“BadPower”问题上报给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并和相关厂商沟通,共同推动全行业采取积极措施消灭“BadPower”问题。同时,有业内专家建议,将安全校验的技术要求纳入快速充电技术国家标准。
“BadPower”攻击也再次提醒我们,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数字化,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其中安全威胁问题的根源,一方面是行业还没有意识到安全前置的重要性,没有把安全做到设计环节;另一方面是对供应链引入的安全风险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数字安全问题就会变成物理安全问题。”刘西蒙指出,必须加强对数据隐私等方面的安全保护意识。
张超认为,由于技术和成本*限、人为因素等,安全威胁无法完全消除,攻防博弈会始终迭代演进。用户自身提高安全意识是最经济的应对手段,而大力发展网络安全行业,打通产学研生态,依靠专业安全人才和产品提高厂商和用户的防护能力,才是对抗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