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输液器型号(输液器型号规格)

2024-03-30 18:14:1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输液器型号abcd的区别
  2. 输液器型号规格
  3. 输液器型号怎么分
  4. 输液器型号图片
  5. 输液器型号有几种
  6. 输液器型号与滴系数

输液器型号abcd的区别

我国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3种型号,影响输液速度的原因很多,既有滴速,输液器本身滴系数的影响,又有滴速对滴系数的影响,液体间的差别,还有病人及其他因素的不同。

输液器型号规格

输液器是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输液工具。输液器也是有大小型号之分,紫色的是五号半的、蓝色的是六号半的、黑色是七号的、输血器是号的。在使用静脉输液器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有效期。如果输液器出现过期或者是包装有破损等情况,应该禁止使用。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输液器的型号。幼儿通常使用5号半的输液器,成年人可以选择6号半或者是7号的输液器。输液器针头的颜色代表着输液器针头的大小,一般情况下黑色代表7#针头,蓝色代表6#针头,紫色代表5号半针头。针头号越小针头越细,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选择不同的针头。

输液器型号怎么分

针头大小不同。

A1的针头是0.45mm,适用于12岁以下的幼龄儿童,因为儿童的血管细小,不明显,所以用最小的针头输液器A1。A3的针头是0.55mm,适用于12岁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血管较儿童更为粗壮,所有采用针头0.55mm大小的A3输液器最合适。

一次性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口等。

输液器型号图片

来源丨团体标准网

说明丨团体标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可做参考。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使用要求

4.1医用注射泵

4.1.1使用前准备

4.1.2使用流程

4.1.3注意事项

4.2医用输液泵

4.2.1使用前准备

4.2.2使用流程

4.2.3注意事项

4.3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4.4仪器维护

5校准要求

5.1校准条件

5.2校准介质

5.3标准器及辅助设备

5.4计量特性.

5.5校准前的检查

5.6校准项目

5.7复校时间间隔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护理学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华丽、李武平、康艳红、邵继风、张敏、侯芳、李洁琼、苏晓丽、盖海云、

陈红雨、赵丽燕、闫沛、曲彦慧、王爽。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护理学会所有成员单位

本标准由陕西省护理学会所有成员单位共同承担相关责任

有关专利的说明按照GB/T1.1—2009中附录C进行

本标准由陕西省护理学会负责解释。联系人:张华丽

本标准首次发布2018年。

引言

总则

为指导医用注射泵/输液泵使用精细化、标准化,运用统一的医用注射泵/输液泵使用及管理方法,更加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基本原则

医用注射泵/输液泵的临床使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患者安全为中心原则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时刻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

2)用*准确性原则

在临床使用医用注射泵/输液泵的过程中,应准确设定*物剂量及*物注入体内的速度,确保使用

过程中的安全性。

3)仪器定期维护原则

为确保用*准确、精确,医用注射泵/输液泵应专人管理,并定期校准维护。

医用注射泵/输液泵临床使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注射泵/输液泵临床使用的通用要求,也是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监护条件下的注射泵/输液泵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的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设备:

——专门用于诊断或类似用途的设备

——肠内营养输注泵

——血液体外循环或输血设备

——便携式输液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706.1-2007医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9706.27-2005医用电器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

YY0709-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

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

YY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与实验

YY0286.1-2007专用输液器第1部分: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YY0286.4-2006专用输液器第4部分:一次性使用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器

YY/T1473-2016《医疗器械标准化工作指南涉及安全要求的标准制定》

JJF1259-2018《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

3术语与定义

GB9706.27-2005界定的和以下术语及定义适合于本文本

注射泵(syringepump):一种小型的输液装置,用于向患者体内输送小剂量的液体(含有或不含*物)或者用于化学科研和生物医学研究。

输液泵(Infusionpump):用于向患者体内泵送液体、*液或者营养剂,通常经过静脉输送,但有时也通过动脉、皮下、硬脑膜外等途径输送。具有流速稳定、操作简便、易于调节参数等优点。

容积控制型输液泵(Volume-controlledinfusionpump):只测定实际输入的液体量,不受溶液的浓度、粘度及导管内径的影响,输注剂量准确。

滴数控制型输液泵(Drip-controlledinfusionpump):利用控制输液的滴数调整输入的液体量,可以准确计算滴数,但因滴数的大小受输注溶液的粘度、导管内径的影响,故输入的液体量不够精确。

4使用要求

4.1医用注射泵

4.1.1使用前准备

4.1.1.1环境准备:安静、明亮、整洁、宽敞,30分钟内无打扫,环境温湿度适宜(按设备说明书要

求),远离机械振动或电磁干扰的环境。

4.1.1.2仪器准备:外观及结构完整,参数及标识清晰,读数显示正常,各种按键或旋钮能够正常对

参数进行设置,电源线功能正常无老化。

4.1.1.3用物准备:医用注射泵、注射器、注射液、延长管、输液接头、医嘱单、注射卡、治疗车、

注射盘、手消剂、治疗巾等。

4.1.1.4操作者准备: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4.1.1.5患者准备: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注射部位皮肤、血管、肢体活动度、配合程度,解释注射的

目的、方法及安全性,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4.1.2使用流程

4.1.2.1流动水洗手、戴口罩。

4.1.2.2双人核对医嘱、执行单,检查用物。

4.1.2.3携用物至床旁,两种方式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物信息,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

4.1.2.4将注射泵平稳放置于床旁靠近输液侧,连接电源线。

4.1.2.5按电源键开机自检或人工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此过程中不进行护理操作)

4.1.2.6手消剂洗手。

4.1.2.7连接注射器与延长管。(建议使用泵用注射器,脂溶性*物建议使用非PVC材质延长管)

4.1.2.8打开注射器固定夹,安装注射器,关闭注射器固定夹。

4.1.2.9根据医嘱要求调节相关参数。

4.1.2.10按快推键,排出延长管内的空气。

4.1.2.11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及*物信息。

4.1.2.12垫治疗巾,消毒输液接头2次,将延长管接于静脉通路。

4.1.2.13按“启动/暂停”键,*液泵入患者体内,观察*液注射情况。

4.1.2.14核对患者、*物、执行单信息及注射泵参数,记录并签名。

4.1.2.15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1.2.16分类处理垃圾,清洁、消毒相关用物。

4.1.2.17停止注射:按“启动/暂停”键,断开延长管和静脉通路的连接,维护静脉通路。

4.1.2.17.1取下注射器,关闭注射泵,断开电源

4.1.2.17.2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4.1.2.17.3分类处理垃圾,清洁、消毒、整理相关用物。

4.1.3注意事项

4.1.3.1正确设定注射*物速度及其它必要参数。

4.1.3.2启用前应检查注射器和推杆夹持和放置正确。

4.1.3.3使用过程中用指腹轻触按键,勿用指尖或其他尖锐物按压。

4.1.3.4严密观察注射器内液体情况,注意医用注射泵的工作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处理仪器报警和

故障。

4.1.3.5泵入高危*品时,设置*物输注速率上下限保护。使用警示标志,但标志切勿悬挂在推杆夹

上。

4.1.3.6严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一旦发生立即做相应处理。

4.1.3.7规范使用医用注射泵,参考相关产品说明书维护保养要求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机壳清洁

消毒后,液体干燥至少等候30秒后再开机。

4.1.3.8泵入高浓度血管活性*物时尽量避免垂直移动泵体,可采用平行移动方法。

4.1.3.9泵入血管活性*物时可使用不终止输液改变输注速率功能,避免输注中断影响治疗。

4.2医用输液泵

4.2.1使用前准备

4.2.1.1环境准备:安静、明亮、整洁、宽敞,30分钟内无打扫,环境温湿度适宜(按仪器说明书要

求),远离机械振动或电磁干扰的环境。特殊环境要求,如直升机机载、救护车车载使用需有相应适航

等资质。

4.2.1.2仪器准备:外观及结构完整,参数及标识清晰,读数显示正常,各种按键或旋钮能够正常对

参数进行设置,电源线功能正常无老化。

4.2.1.3用物准备:输液泵、与输液泵匹配的一次性压力输液器、*液、医嘱单、输液单、治疗车、

输液盘、输液架、手消剂、治疗巾等。

4.2.1.4操作者准备: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4.2.1.5患者准备: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注射部位皮肤、血管、肢体活动度、以及配合程度,解释输

液的目的、方法及安全性,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4.2.2使用流程

4.2.2.1流动水洗手、戴口罩。

4.2.2.2双人核对医嘱、执行单,检查用物。

4.2.2.3携用物至床旁,两种方式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物信息,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

4.2.2.4将输液泵固定于输液架上,连接电源线。(此过程中不进行护理操作)

4.2.2.5按电源键,开机自检或人工检查仪器工作状态。

4.2.2.6手消剂洗手。

4.2.2.7按输液法连接液体与输液器,悬挂液体于输液架上,排空管路中的空气。

4.2.2.8气泡检测:不安装输液管路,设置输液参数,按“启动/停止”键运行,如有“气泡”警报,

可使用。

4.2.2.9打开输液泵门和止液夹。

4.2.2.10按输液流量标识从上而下(从液体端至患者端)将输液器按压入固定软夹槽内,输液器的茂

菲滴管与输液泵门上方入门处的距离保持﹥10cm,使其松紧适当无扭曲,勿拉扯输液器。

4.2.2.11关闭泵门。

4.2.2.12阻塞检测:正确安装输液管路,将输液器流量调节器关闭,开机并设置参数,按“启动/停

止”键运行,如有“阻塞”警报,可使用。

4.2.2.13门开检测:正确安装输液管路,将输液器流量调节器关闭,开机并设置参数,打开泵门,按

“启动/停止”键运行,如有“门开”警报,可使用。

4.2.2.14点滴感应器安装:按箭头所示将点滴感应器插头插入泵体接口处,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感应

器并选择正确的输液器型号、输液速度模式、时间模式、滴速。

4.2.2.15打开输液器流量调节器,检查输液管路有无气泡。

4.2.2.16遵医嘱设定输液量、输注速度及其他参数。

4.2.2.17核对患者信息及*物信息,连接输液管路。

4.2.2.18按“启动/停止”键,*液输入患者体内,观察液体输注的情况。

4.2.2.19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及执行单、输液泵参数,记录并签名。

4.2.2.20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2.2.21分类处理垃圾,清洁、消毒相关用物。

4.2.2.22停止输液:按“启动/停止”键。

4.2.2.22.1断开输液管道和静脉通路的连接,维护静脉通路。

4.2.2.22.2打开输液泵门,取出输液管路,断开电源。

4.2.2.22.3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4.2.2.22.4分类处理垃圾,清洁、消毒、整理相关用物。

4.2.3注意事项

4.2.3.1启动医用注射泵/输液泵前应检查管路安装是否匹配,有无扭曲、接口松动及渗漏等情况。使

用过程中用指腹轻触按键,勿用指尖或其他尖锐物按压。

4.2.3.2严密观察液体输注情况,注意医用输液泵的工作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处理仪器报警和故障。

4.2.3.3正确设定输注*物速度及其它必要参数,定时巡视,确保计量准确。

4.2.3.4严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一旦发生立即做相应处理。

4.2.3.5卡入输液泵中的输液器连续使用8-10h或连续高速使用4-6h,更换输液器的上下蠕动挤压位

置,以保证输液精确度。压力输液器无需更换位置。

4.2.3.6连续输液时,输液器应每24h更换一次。

4.2.3.7规范使用医用输液泵,参考相关产品说明书维护保养要求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机壳清洁

消毒后,液体干燥至少等候30秒后再开机。

4.3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4.3.1.1空气报警:原因:输液管内有气泡存在;气泡探头处输液器装/卡不到位;气泡感应器探头

处表面不干净。处理:打开泵门,排除气体;重新安装输液器;用清水纱布擦拭探头内壁。

4.3.1.2阻塞报警:原因:输液管路阻塞;阻塞压力值设置过低,输液部位肿胀。处理:排除管内阻

塞,保证通畅;重新设置阻塞压力值,查看输液部位是否肿胀,并及时处理。

4.3.1.3暂停超时报警:

原因:设置参数之后,机器处于待机状态超过1分钟。

处理:按“清除”键消除警报。

4.3.1.4输液完成报警:

原因:输液累积达到输液设定量。

处理:按“清除”键消除警报,根据实际情况再行设定。

4.3.1.5滴落异常报警:

原因:装置晃动、阳光直射、强辐射源干扰产生的误报警。

处理:消除警报原因,重新设定。

4.3.1.6空瓶报警:

原因:液面高于点滴感应器检测口;输液器缺陷导致液体不滴。

处理:消除警报,重新安装点滴感应器;更换输液器。

4.3.1.7门开报警:

原因:机器运行时,泵门未关好或被打开;输液管放置不正确。

处理:重新关好泵门,报警自动消除;重新放置输液管。

4.3.1.8电池报警(低电压报警):

原因:机内备用电池已经用完,出现低电压报警。

处理:连接外电源,机器显示充电后报警将消失。

4.4仪器维护

4.4.1平稳放置,避免剧烈震动,轻拿轻放。

4.4.2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关机并将泵门归位。

4.4.3保持泵体外部清洁、干燥,参考相关产品说明书维护保养要求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机壳、

空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滴速传感器接口清洁消毒后,液体干燥至少等候30秒后再开机。

4.4.4电池的保养:首次使用前或长时间不用后使用时,至少充电12h;每月至少完全充放电1次。

4.4.5每次使用后先关闭仪器开关,再断开电源。

5校准要求

5.1校准条件

5.1.1温度:(15-30)℃

5.1.2相对湿度:≤80%

5.1.3电源:(220±22)V,(50±1)HZ

5.1.4周围无影响校准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

5.2校准介质

校准介质应符合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分析实验室用水。

5.3标准器及辅助设备

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检测仪。

5.4计量特性

5.4.1流量:输液泵和注射泵的流量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和重复性应符合表1规定。

5.4.2阻塞报警误差:阻塞报警设定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3.33kPa(±100mmHg)或阻塞报警设定值的

±30%,两者取大者。

5.5校准前的检查

5.5.1外观及功能性检查:注射泵/输液泵结构完整,各类标识清晰,能正常工作。

5.5.2报警功能:开门报警、气泡报警、先于注射结束的报警、注射完毕报警、电源线脱落报警应正

常。

5.5.3注射器识别:当夹持不同规格的注射器时,注射泵相应的识别指示灯亮。

5.6校准项目:流量相对示值误差、流量示值重复性、阻塞报警误差(由仪器生产厂家或设备科校准)。

5.7复校时间间隔

根据送校单位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12个月。

输液器型号有几种

点击

蓝字

关注我们~

科技为本 诚信博爱

安全有效 满足医患

01

产品图片

02

产品介绍

 双层管材结构,外层PVC材料,内层TPU材料,内层不含避光剂和DEHP,患者用*更安全。避光范围广,多种*物试验,满足临床多种避光需求。

精密过滤:2、3、5微米三种过滤精度可选择,有效过滤各种微粒。

智能止液:自动分隔气液,输液结束后自动止液,实现防回血功能,安全输液患者放心。

产品使用范围:

本产品避光范围290nm~450nm,适用于输注光敏性*物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注射用硝普钠、呋塞米注射液、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顺铂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产品规格:

输液器具有多种规格型号,更能适应临床的不同需求。

瓶塞穿刺器

滤膜孔径

输液针规格

(针管外径及长度)

包装规格

P单头塑料瓶塞穿刺器(塞子型)

5μm

3μm

2μm

0.4×14、0.45×14、

0.5×18、0.55×18、

0.6×23、0.7×23、

0.8×26、0.9×26、

1.1×26、1.2×26、

300支/箱

PP双头塑料瓶塞穿刺器(塞子型)

M单头塑钢针瓶塞穿刺器(塞子型)

MM双头塑钢针瓶塞穿刺器(塞子型)

END

主要经营产品: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一次性使用无针输液接头、一次性使用有创血压传感器、一次性使用输液接头消毒帽等输注类医疗耗材产品。

输液器型号与滴系数

作者:Gcplive

来源:*评中心

输液好的快,已经渗透到一些人的骨子里!

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败给了意识!

请不要再滥用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