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柴油机油型号(柴油机油型号和级别怎么划分?)

2024-03-30 16:08:4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柴油机油型号详解
  2. 柴油机油型号怎么选
  3. 柴油机油型号和级别怎么划分?
  4. 柴油机油型号有哪些
  5. 柴油机油型号表
  6. 柴油机油型号代表什么

柴油机油型号详解

机油分级使用两个字母组合表示。“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一般规格依次由SA至SN(按字母顺序,但其中没有SI),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C”开头系列则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若“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柴油机油型号怎么选

1.柴油机油型号有CA、CB、CC、CD、CE、CF、CF4、CG4、CH4、CI4、CJ4等。按字母顺序排列,字母越低,油的质量等级越高,所以CJ4是最高等级的柴油机油。

2.目前国内柴油机油主要是CF4,适用于含硫量较高的柴油机、高速直喷柴油机和重型柴油机。

3.机油、机油或发动机润滑油是基础油中的添加剂强化物质,主要含有抗磨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和多级机油粘度指数改进剂。

柴油机油型号和级别怎么划分?

燃油车辆可以分为柴油车与汽油车两种,车主在使用车辆时,需要定期为车辆更换发动机机油,那么柴油车夏季机油用什么型号呢?柴油车辆在夏季时,需要加注40型号或者50型号的机油。机油的40型号与50型号,表示该机油在100摄氏度高前指温情况下机油的粘度值,机油的型号越高,既粘度值越大。机油的粘度值越大,其对发动机的保护性就越好。车主岩搏可以根据所处地区的夏季温度,为车辆合理加注机油。如果车主所处地区的夏季温度较高,需要为车辆加注50型号的机油。如果车主所处地区的夏季温度与慧枣配其他地区差异不大,车主可以为车辆加注40型号的机油。柴油车主在为车辆加注机油时,尽量选择汽车4s店,或者大型的汽车修配厂进行更换,这样可以保证所加注机油的品质。

柴油机油型号有哪些

● 如何看懂机油的型号?

SAE规定了11个机油黏度级别,表示在什么大气温度下使用什么级别的机油。这11个级别中有6个是冬季机油,用英文字母W表示,共有0W、5W、10W、15W、20W、25W。W前边的数字表示该级机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数字越小,温度越低。

另外5个级别专门针对夏季机油,分别为20、30、40、50、60,该数值代表机油在100摄氏度时的流动性,数值越小流动性越好。

机油有单级油和多级油之分,单级油一般指单个季节用油,对低温黏度指标没有要求,当下市场中以SAE30、SAE40、SAE50这三种为主。而多级机油则是四季通用油,对低温性能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可在大部分地区四季通用,不必因季节变化而更换,主要黏度级别为10W-30、15W-40、10W-40、20W-50等。

多级机油还有一个十分诱人的优点——省油。与单级机油相比,多级机油在相同使用环境下可节省1.0%~3.0%的燃油消耗。

● 机油的好坏怎么体现?

目前柴油机油的规格分为:CA、CB、CC、CD、CE、CF、CF-2、CF-4、CG-4、CH-4、CI-4和CJ-4。前面的“C”代表柴油专用,其中最次的是CA(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淘汰)级机油,最好的很明显就是CJ-4机油,可满足最新的“欧六”排放标准。

理论上,机油的等级越高价格也越贵,而使用更高等级的机油可以适当延长更换机油的周期。

● 柴油机油和汽油机油能不能混用?

由于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工况不尽相同,汽油机油与柴油机油在配方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添加错误会加重发动机的磨损,甚至出现故障。

而对于既有汽油车又有柴油车的混合车队,市面上还有一种通用机油供选择,俗称通用油。通用油的包装上一般会同时标注两种不同发动机所匹配的等级,例如:SG/CF-415W-40。

通用油的价格相较同等级的汽油机油或柴油机油稍高,所以对于只有单一种类汽车的用户没有购买的必要。

柴油机油质量等级的选择,主要依据柴油机的工况苛刻程度(一般用强化系数K、增压比、顶环槽温度表示),排放等级,以及是否带废弃在再循环装置。

虽然以上为大家列出了机油的适用种类和优劣等级,但即便是同样的种类、等级的机油,如果产自不同的厂商,还是不能混用,因为机油的配方在每个厂商中则不尽相同。

以柴油机油为例,有硫酸盐配方,也有水杨酸配方,二者混用则会在发动机内部产生沉淀物,如果必须更换机油的品牌,请大家在换机油前严格清洗润滑系统。并在使用前按照1:1的比例做混兑实验,观察混合后的机油是否有分层或沉淀。

● 越稀的机油越好?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机油的粘稠度问题。从之前给出的数据来看,越好的机油会越稀,而低档机油则会更稠一些。然而目前部分厂商为了迎合人们靠黏度评判机油好坏的心理,会在油品中加入增黏剂,同时使用非标准基础油,给人一种拉丝性能好的感觉。然而此类机油极易氧化变质,对发动机百害无一利。

点赞并转发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长按下方图片有惊喜!

柴油机油型号表

目前柴机油主要是劲霸系列的即劲霸R2、R3、R4,R5、R6其中R6最好R5次之…以此类推。

壳牌劲霸R2动能保护机油使用可靠的添加剂组合,能根据您的引擎需求做出反应。它们具有功能更强的酸性控制系统,提高保护并延长使用寿命。每一种专用的添加剂能够在需要时释放出保护能量,针对沉积物和磨损,亦能确保提供可靠且始终如一的保护,实现坚实并且长时间的高效运转。

壳牌劲霸R3TurboCH-4柴油机油针对变化的行车条件提供特定的保护;预防油品稠化和发动机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具备良好的清洁能力,保持发动机优良性能。

 壳牌劲霸R4X它含有专门优化的添加剂组合,能够延长发动机寿命,使之更清洁,并为发动机提供更好的保护。有助于防止机油变稠以及在发动机所有区域形成有害的沉淀物。 采用精选且经优化的烟炱分散添加剂,确保发动机的高洁净度。可有效控制酸液,有助于防止重要的发动机组件出现化学腐蚀。

壳牌劲霸R5E更长换油周期,创造更大价值,合成技术天然气发动机润滑油,专为使用100%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的车型而设计,更好的抗磨损性能,更强的抗氧化性能,有效降低铜片腐蚀,防止机油降解,减少活塞积炭和发动机油泥,大幅延长换油里程。

壳牌劲霸R6LM提供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满足柴油和CNG动力的重型卡车和巴士车队运营商的技术和经营需求。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壳牌劲霸R6LM能够在以下方面帮助实现高效率的运输作业:

低排放:催化剂和颗粒过滤器兼容,帮助维持车辆排放系统的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费用节省:更长的机油更换间隔和全面保护能力,帮助管理维护和库存成本,并减少废机油。

柴油机油型号代表什么

石化标委会(TC280/SC1)于2022年8月25日~8月26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标准GB11122/D1规格柴油机油技术要求研讨会。研讨会由石化标委会张建荣秘书长主持。

石化标委会、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地方质检部门、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济柴动力有限公司、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集团第二0一研究所、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IntertekAutomotiveResearch、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雪佛龙奥伦耐(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雅富顿化学公司、润英联(上海)添加剂有限公司、路博润(上海)添加剂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柴油机油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6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秘书长兼联盟副秘书长杨国峰、D1规格产品工作组张倩教授、石化标委会秘书处王慧宇组长分别就“D1规格四项台架标准开发整体情况”、D1规格柴油机油性能研究和D1规格柴油机油标准送审稿草案进行了汇报。

针对D1规格柴油机油产品指标限值、台架试验部件的一致性保障以及编制说明进一步完善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就D1规格自主标准研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绝大多数单位尤其国内头部商用车OEM及柴油机OEM代表表示支持GB11122修订增加D1规格,不建议引入新的国外标准规格,实现我国柴油机油标准的自主化创新,以开发真正适合我国柴油机润滑需求的润滑油产品。

最后,石化标委会秘书处张建荣秘书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总的来

说大家发表的意见很充分。第一,感谢大家,积极参加本次研讨会,并踊跃发言。第二,会上大家一致支持中国D1规格标准,有一些完善的意见和建议秘书处均进行了记录。第三,标准的适应性的问题在标准范围中应进一步表述清楚。

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CLSAC)概况:

我国已成为全球发动机和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柴油机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但是,我国的发动机润滑油标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沿用美国API标准,造成了中国没有自己的润滑油规格标准的尴尬现实*面。随着我国柴油机技术自主化率的不断提高,为了开发满足我国发动机技术特点和使用工况发动机润滑油,有必要建立符合中国发动机技术特点的润滑油标准体系和润滑油产品技术标准,改变中国发动机润滑油完全采用外国标准的现状。

由中国内燃机学会发起,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石化标委会,以及行业内添加剂、润滑油和发动机OEM等行业,于2016年9月13日,聚首上海,以创新联盟的形式,推进汽车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相关行业与学会的协作,致力于创建中国发动机润滑油标准体系。联盟成立以来影响力不断扩大,现有理事单位39家,涵盖了行业全部龙头企业,具有广泛代表性。推举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先生担任理事长;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院士为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前总工程师曹湘洪院士为总技术顾问;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树生教授为联盟秘书长。

联盟成立以来,培养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柴油机润滑油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了四个柴油机润滑油评价基地,打造了中国柴油机润滑油评价能力。采用我国发动机、燃油、参比油、试验工况,首次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台架方法标准评价体系和开发满足我国柴油机润滑需求的柴油机润滑油。

创建了中国柴油机润滑油国家标准质量门槛,使我国润滑油添加剂企业可以与国际润滑油添加剂公司在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开创了我国自主润滑油标准之路,将大力促进我国发动机和润滑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经验的积累,也对今后开展汽油机、船舶动力、气体机、航空内燃机等各领域的动力设备用润滑油国家标准的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CLS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