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gps型号(gps型号规格)

2024-03-30 15:22:1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gps型号大全
  2. gps型号在哪里看
  3. gps型号检测仪怎么使用
  4. gps型号检测仪
  5. gps型号图片大全

gps型号大全

您好,中海达是一家专业从事GPS定位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其产品涵盖了车载GPS、人员定位、物品追踪等多个领域。下面是中海达GPS各型号的比较:1.车载GPS:主要包括C1、C2、C3、C4、C5等多个型号,其中C1是入门级别,C2和C3是中端产品,C4和C5则是高端产品。这些产品都具备高精度定位、实时监控、历史轨迹回放等功能,但在屏幕尺寸、信号接收等方面略有不同。2.人员定位:主要包括P1、P2、P3等多个型号,其中P1是基础型,P2和P3则是高端型。这些产品都具备精准定位、SOS求助、电子围栏等功能,但在定位精度、电量续航等方面略有不同。3.物品追踪:主要包括T1、T2、T3等多个型号,其中T1是基础型,T2和T3则是高端型。这些产品都具备精准定位、防盗报警、历史轨迹回放等功能,但在防水防尘、电量续航等方面略有不同。总体来说,中海达GPS各型号都具备高精度定位、实时监控、历史轨迹回放等功能,但在屏幕尺寸、信号接收、定位精度、电量续航等方面略有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

gps型号在哪里看

来这里看看吧,很全.http://product.pchome.net/digital_gps_e_lh900/114592.html

gps型号检测仪怎么使用

基站到底是个啥?

先弄清楚概念。

 

基站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仅仅属于网络架构中的一部分,它是连接移动通信网和用户终端的桥梁

  

基站一般由机房,信号处理设备,室外的射频模块、收发信号的天线、GPS、各种传输线缆等等组成。

下面将以基站接收信号,从室外到室内这样的顺序给大家介绍一下基站。

1基站室外设备

(1)首先需要通过室外的天线接收信号,天线也是我们在室外判断是否周围有基站最明显的标志。天线的形状如下图所示,类似扁平的长方体。

  

天线有很多不同的安装方式,下面列举了一些天线安装在不同地方的照片,当你看见这些天线,那么这个天线附近就应该有我们的基站了。

▲天线的各种安装场景

(2)天线接收的信号送往射频单元进行处理,远端射频模块(RemoteRadioUnit),简称RRU。接收信号时,RRU将天线传来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就是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波)转化成光信号,传输给室内处理设备;发送信号时,RRU将从机房传来的光信号转成射频信号通过天线放大发送出去。当然这只是简单地解释了RRU功能,其实RRU对收发信号还有很多其他处理,在后面的模块介绍里会介绍。

RRU有很多类型,在后面的模块介绍里会详细给大家列举。

  

(3)接收的信号经过射频模块RRU处理后,通过光缆传入机房内的信号处理模块。

  

(4)室外还有用于系统定位和提供时钟同步的信号的GPS模块,因为长的像蘑菇,也称GPS蘑菇头。

 

2基站室内设备

(1)基站设备普通情况下,除了天线、射频处理单元RRU、GPS蘑菇头等设备安装在铁塔、抱杆等室外环境,其他的设备是安装在特定的机房内的,如果当前建站的地方处在野外或没有合适的建筑作为机房,则使用一体化机柜,下面通过照片给大家展示一下机房和一体化机柜。

(2)机房内一般包括:基站设备、安装设备的机柜、电源柜、蓄电池、空调、走线架、接地排、各种线缆等。电源柜负责给机房设备供电,蓄电池在断电时,给电源柜供电,空调用来降温,室内走线架用于线缆走线,接地排作用:室内所有设备的接地线最终都要接到室内接地排,对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室外接收的信号通过线缆传入室内机柜的信号处理模块,对信号进行处理等。机房内照片展示如

  

(3)如果基站建站地点没有合适的机房,则一般采用一体化机柜。

  

  

LTE基站有哪些类型?

LTE基站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基站覆盖的环境和模型不同,可以分为宏站和室分站;根据LTE采用的双工方式不同,又分为TDD站点和FDD站点,下面将针对不同的分类进行介绍。

1宏站和室分站区别

根据环境、覆盖模型不同将站点分为宏站与室分站。宏站一般指室外大范围的覆盖站点,由于天线覆盖无法做到无缝覆盖,宏站天线无法完全覆盖至室内,或室内覆盖信号很差,环境复杂,针对楼宇需要做室分覆盖。简单来说宏站是大范围室外覆盖的站点,针对高楼层,覆盖差的室内而设的站点为室分站点。

宏站和室分站点区分也很简单,宏站在室外有明显的天线,而室分的天线多为在楼道的天花板里的吸顶天线。

  

同时宏站和室分站的设备也略有不同,在下面的章节里会做出详细介绍。

2TDD和FDD区别

LTE根据双工方式,分为两类:TDD和FDD,TDD代表时分复用,FDD代表频分复用,FDD系统是指系统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使用不同的频率;时分双工系统则是系统的发送和接收使用相同的频段,上下行数据发送在时间上错开,通过在不同时隙发送上下行数据,可有效避免上下行干扰,至于具体含义属于理论范畴,这里就不多解释了,但要知道中国移动使用的是TDD。电信联通使用的是FDD。

移动TDD又根据划分频段的不同,分为D、F、E三种频段,各频段范围如下:

D  2570—2620MHz

F  1880—1920MHz

E  2300—2400MHz

   

其中D/F频段供宏站使用,E频段供室分使用。频段划分的含义是,在划分的这些频段区间,供LTE业务使用

LTE基站设备是个什么鬼?由哪些模块组成?

由于LTE基站来自不同厂家,下面只针对某一厂家介绍,大致模块差不多,举一反三而已。

上面介绍了基站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基站需要的设备各不相同,下面将对所有设备进行介绍,下表列举了不同类型基站设备配置。基站设备一般包括:主系统模块FSMF,系统拓展模块FBBA,电源模块DCDU,传输模块FTIF,时钟盒,RRU,GPS,天线等。本节将对这些模块做出详细介绍。

1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

室内基带处理单元,也称BBU(BuildingBasebandUnite)。

BBU主要功能简介:BBU是基站的基带处理单元,提供对外接口,完成系统的资源管理、操作维护和环境监测功能等。

BBU包括主控单元FSMF模块、基带扩展单元FBBA和传输扩展单元FTIF。

  

下面将介绍BBU包含的三个模块:

1)主系统模块FSMF 

FSMF是TD-LTE室外型基站的FlexiMultiradio10BaseStation系统模块。包含所支持无线接入技术的所有控制和基带功能。主要功能包括: 

●基带信号处理

●内置以太网和IPV4/V6传输功能(可简单理解为信号的传输方式);

●基站时钟生成和分发功能;

●基站管理和维护功能;

●传输控制功能;

●无线接口集中控制功能。

简单来说,接收或者发送出去的信号都是在FSMF模块中进行相关处理操作的。

FSMF接口如下图所示:BBU机框中,中间一排接口最多的模块即为FSMF模块,模块的各个接口的功能已经在图中标出。

 

2)基带扩展单元FBBA

基带扩展单元,简称FBBA。一般基站包含的小区数不会只有一个,一个室外宏站(宏站的概念后面会介绍)包括3个小区(基站一般包含3个扇区,完成360度覆盖,这三个扇区也称为3个小区),而主系统模块FSMF带动的小区数有限,最多只能带动一个小区,所以需要增加基带扩展单元FBBA带动更多的小区,每增加一个FBBA就可以多带动一个小区。FBBA有与FSMF模块通信的接口,通过一根BUS线连接,完成两者的数据通信。

FBBA模块和接口如下图所示:

  

 

3)传输扩展单元FTIF

传输扩展单元FTIF,也称传输板。因为基站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进行组网,基站利用这个模块的第四个光口(从左往右数),通过光纤与传输设备相连,实现传输。这地方说的传输设备,主要的作用是使众多基站组网的设备,后台网管可以通过这个设备提取基站数据,或对基站进行相关操作,每个机房都会有,一般使用华为或中兴生产的传输设备。

FTIF如下图所示:

  

华为的传输设备如下图所示:

 

2电源模块DCDU

电源分配单元(DirectionCurrentDistributionUnit),简称DCDU,负责给LTE设备供电,如BBU,室外的射频单元RRU等。DCDU和BBU一起都是安装在机柜里的。

   

电源接口如下图所示:

 

DCDU给其他设备供电,那DCDU的电又是从什么地方取的呢?在上节里已经介绍过机房的设备,其中一个机柜是电源柜,DCDU的-48V直流电就是从电源柜取电的。电源柜里有接电牌、熔丝以及接电开关等。接电牌有两个:一次下电牌和二次下电牌,如下面的右图所示,一次下电牌接的是非重要负载(非重要负载指在电源柜供电不足的情况下首先断电的设备),我们的设备接的就是一次下电牌;二次下电牌接的是重要负载,传输类设备接的是二次下电牌。停电时,由室内的蓄电池供电,当蓄电池的电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就断开非重要负载上的供电,保证传输。在电源柜里,熔丝只能选择63A或100A的熔丝。

电源柜内照片如下图所示: 

  

3时钟盒

室外的GPS蘑菇头是用来定位和提供时钟同步的,GPS蘑菇头也有很多类型,当室外的GPS蘑菇头传下来的是模拟信号时,室内就需要一个时钟盒,时钟盒的作用是将模拟的GPS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入FSMF模块。当室外的GPS蘑菇头传下来的是数字信号时,室内就不需要时钟盒。因为使用的GPS型号不同,移动的基站是需要时钟盒的,电信和联通的基站不需要时钟盒。

时钟盒的接口如下图所示:

  

 

室外的GPS信号进入室内不是直接接到时钟盒上的,需要经过GPS避雷器。GPS避雷器的作用是对室内的时钟盒等设备提供保护。

  

4GPS

大家对GPS定位可能都比较熟悉,LTE的室外设备中就包含GPS蘑菇头,GPS蘑菇头是用来定位和提供时钟同步信号的。从GPS输出的信号有两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GPS也有很多种型号,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目前电信用的是FYGB472748A,移动用的是CS930219。移动用的GPS蘑菇头输出的是模拟信号,电信和联通用的GPS蘑菇头输出的是数字信号,所以移动站点的室内设备需要时钟盒对信号进行转换,而电信和联通不需要。

  

5远端射频模块RRU

远端射频模块(RemoteRadioUnit),简称RRU。室外天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射频信号,室内BBU接收和发送的都是光信号,那么BBU和天线就不能直接相连,需要通过RRU作为中间桥梁,对信号做相应处理。

接收信号时,RRU将天线传来的射频信号经滤波、低噪声放大、转化成光信号,传输给室内处理设备;

发送信号时,RRU将从机房传来的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变频、滤波、线性功率放大等操作,转换成射频信号,最后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RRU有很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接口数目有所不同,但大致有几种接口:电源接口,DCDU通过这个接口给RRU供电;光口,BBU与RRU就是通过这些光口相连的;与天线的接口等。下面将给出几种类型RRU的照片:

移动项目使用的RRU,包括:电源接口,光口、9个天线接口,前8个接口用来与天线传递信号,其中9号天线接口为校准口,作校准使用。

 

▲移动基站的FHEB型号RRU

  

▲移动基站的FZFF型号RRU

   

电信项目使用的RRU,包括:电源接口,光口、6个天线接口,用来与天线传递信号。电信基站FXEB型号RRU如下图所示:

 

6天线

天线是信号的收发单元,天线也有很多类型。下面通过图片给大家展示一下。

电信的使用的天线与移动有所不同,在天线下端还有两个电调,用来调整下倾角(就是天线的俯仰角)的,电信的天线下端通过4根馈线(连接天线与RRU的线缆称为馈线)与下端的RRU相连,传递信号,两个电调通过串联的方式与下端的RRU相连。连接示意图在后面的FDD宏站会详细介绍。

  

移动使用的天线,其下端与RRU的馈线接口有9个,所以从外观,线缆的多少就可以区分出移动和电信的天线。

  

天线的类型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下图是LTE各类天线接口汇总图

 

TDD与FDD基站站点是如何配置的?

本章将根据LTE站点双工方式的不同,对TDD和FDD站点配置进行分类介绍。

1TDD站点介绍

移动TDD又根据划分频段的不同,分为D、F、E三种频段,下面将对各个频段配置进行详细介绍。

1)D频段宏站介绍

D频段室内设备:DCDU、主系统模块FSMF、系统拓展模块FBBA、传输模块(FTIF)、时钟盒。室外包括RRU、GPS、天线等。

▲D频段设备

D频段设备部分连线如下面两个图,实物图与连线示意图:

 

▲D频段连线示意图(a)

 

▲D频段连线示意图(b)

电源连线:DCDU通过FSMF的第二个接口给其供电,连线如黄色线所示。FSMF通过自身的第一个接口给左边的第一块FBBA供电,第一块FBBA通过自身第二个接口给右边的第二块FBBA供电,连线如绿色线所示。

FSMF的两个数据口通过两根BUS线分别与两个FBBA的数据口相连,连线如图中蓝色线所示。

时钟盒左边用红色圆圈标出的金属接口与GPS避雷器相连,时钟盒通过一根高清线与FSMF的时钟同步输入接口相连,示意图如图中红色线所示。

D频段光口连接:FSMF上的1、2光口分别与室外1小区RRU的主、辅光口连接,3、6光口分别与室外2小区RRU的主、辅光口连接,4、5光口分别与室外3小区RRU的主、辅光口连接。

FTIF传输模块的第四个接口(从左往右数)通过光模块与PTN传输设备相连。

FSMF的第三个接口为调测网口,我们正是通过这个接口将数据做到设备中去的,调测时用网线与电脑相连,将做好的数据通过网线输入到设备中去。

避雷器和功分器如下图所示,注意避雷器需要接地:

 

D频段天线端跳线1234端口接RRU端1357通道接口,天线端跳线5678接RRU端2468通道接口。其中9号口是校准口。

  

2)F频段宏站介绍

F频段宏站又分为F升级站点(双模)和F新建站点(单模)。

①F升级站点

F升级站点是在3GTD-S基站设备上升级而来,也就是说F升级站点不仅包含TD-L(TDD-LTE)设备,还包含TD-S(TD-SCDMA)设备。

F升级站点室内设备:DCDU、主系统模块FSMF、系统拓展模块FBBA、传输模块(FTIF)、TD-S的BBU(BBP530)。室外包括RRU、GPS、天线等。

 

F升级站点设备的电源连线、FTIF连线、BUS线接法同D频段。F升级站点没有时钟盒,因为其与TD-S设备共用时钟信号。

F频段增加了TD-S的BBUBBP30,如下图所示:BBP530上有8个槽位,槽位编号是0到7,其中2、3号槽位插入了UBBP板。

 

每个UBBP上有6个光口,在此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将接口做了编号,每个UBBP板左边的3个接口是与室外的RRU相连的,右边的三个接口与TD-L的BBU的光口相连。

TD-LBBU光口与TD-SBBU光口连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2为1小区,3、4为2小区,5、6为3小区。

2个UBBP板左边的接口与室外RRU相连:1、2光口分别与室外1小区RRU的主、辅光口连接,3、4光口分别与室外2小区RRU的主、辅光口连接,5、6光口分别与室外3小区RRU的主、辅光口连接。

 

F频段天线端跳线1234接RRU端1234通道接口,天线端跳线5678接RRU端5678通道接口

 

②F新建站点

F新建站即F频段单模基站,只存在LTE一种模式。F频段新建站的基站侧硬件配置需求可以是TD-SBBU(BBP530)和LTE设备组成,也可以是只由LTE设备组成。

●TD-SBBU(BBP530)+LTE设备

具体说一下BBP530+FSMF这种配置的F频段新建站点,这种站点TD-S的主设备BBP530是处于假开状态,是不开通传输的,但是需要做一些链路数据,BBP530只是充当一个转接设备。如下图,TD-S主设备的传输口是没有插传输光纤的,但FSMF可以使用BBP530的时钟同步信号。这种配置的站点只存在于LTE发展前期,目前在这种配置已经慢慢被替代。

●仅由LTE设备组成

F新建站点还可以没有TD-S的设备,仅由LTE设备组成,它的设备与D频段设备相同,如下图所示,F新建站点的光口分配与F升级站点一样,1、2光口与室外1小区RRU主辅光口连接,3、4光口与室外2小区RRU主辅光口连接,5、6光口与室外3小区RRU主辅光口连接。

 

   

F新建站点室外RRU与天线连接方式与F升级站点一样,不再赘述。

3)TDD室分站点

室分站除了使用的小天线、RRU,其他的硬件和宏站基本相同,室分站也需要时钟盒。室分站分为合并小区(多个小区使用一个RRU)和不合并小区(一个小区配一个RRU)。在不合并小区的情况下,小区级联数在1-2时,只需要FSMF,小区级联数为3-4时需要一块FBBA板,小区级联数为5-6时需要两块FBBA板。

  

 

2 FDD站点介绍

1)FDD宏站介绍

FDD室内设备:DCDU、主系统模块FSMF、系统拓展模块FBBA(一块)。室外包括RRU、GPS、天线等。

 

FDD光口分配:当室外有3个RRU时,FSMF上的1、2、3光口分别与室外1、2、3小区的RRU的主光口连接。6号光口当传输光口使用,与传输设备连接,故FDD站点不需要传输模块FTIF。由于室外GPS传输进机房的信号是数字信号,所以FDD设备不需要时钟盒。

室外天线与RRU连接示意图:

 

2)FDD室分站点

FDD室分站点除了使用的小天线、RRU,其他的硬件和宏站也基本相同,根据RRU型号不同,一块FSMF和一块FBBA所带小区数也不同,一般最多能带6个小区,这地方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本文源自网络原作者不详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优雇佣军投稿邮箱:wywd11@126.com

通信路上,一起走!

gps型号检测仪

提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人们经常首先想起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经济新闻》网站8月20日报道,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领导者,但现在,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规模上已经超过美国的GPS。相比美国GPS应用较早,中国在该领域直到近些年才进入人们的视野,在2000年才发射了第一颗定位卫星,可谓进展神速。

1

日媒称中国北斗系统规模全球最大

北斗、GPS、欧洲的伽利略以及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日本经济新闻》统计了美国卫星接收器企业Trimble公司的卫星轨道数据,发现中国北斗卫星快速成长的态势十分明显。仅2018年就发射了18颗卫星,目前共有35颗北斗卫星投入使用,超过了GPS的31颗。此外,俄罗斯为24颗,欧盟为22颗。

报道称,在联合国195个会员国中,有130个国家首都上空一天中可观测到的北斗卫星数量超过GPS,其中100个国家位于亚洲、非洲等地。

北斗系统可见卫星数目(来源: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测试评估研究中心)

GPS系统可见卫星数目(来源: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测试评估研究中心)

报道还称,在巴基斯坦北斗卫星被用于军事系统,突尼斯则用于无人驾驶,包括**在内已有超过30个国家实际使用北斗系统。如果北斗成为这些国家的卫星定位标准,中国将在推行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占据优势。

在纽约和伦敦,有些时段的北斗卫星可见星数匹敌GPS和欧盟卫星。在日本东京上空,北斗卫星最多时有20颗以上在轨飞行。可见星数越多,越容易提高精度,预计中国今后还将发射10颗左右。

东京海洋大学的教授久保信明认为,“数年后北斗的精度将追上发达国家”。

来源:东兴证券

与此同时,GPS仅向地面发送信号,难以锁定接收信号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但北斗还有一点优势,它具备收发信号的功能。

报道称,美国曾借助GPS在全球定位服务领域先行一步,而中国正一步步夺取美国的地位。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卫星领域中国已开始反超美国。

2

3

“北斗”产业产值超4000亿元

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2014-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1.22%。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北斗产业链要包括上游的基础元器件,中游的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以及下游的运营服务等。基础器件主要包括芯片、天线、板卡等,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终端设备承载卫星导航定位功能,与用户体验相关,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运营服务是未来时空服务发展的根本依托,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

图片来源:东兴证券

未来自动驾驶作为交通类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必须做到自主可控,才能不受制于人。北斗将在自动驾驶领域大放异彩,北斗高精度芯片将作为新车的标配,为自动驾驶提供亚米级甚至厘米级定位服务,而相关的北斗高精度服务也将迎来最大的客户需求。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李逸博

编务:黄俊峰

gps型号图片大全

   【综合消息】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6月3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天军GPS-3系列导航卫星的第三颗卫星,代号GPS-3SV03。这是“猎鹰”9第二次发射GPS-3卫星,也是其首次为去年12月新成立的美国天军提供发射服务。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16时10分(北京时间7月1日4时10分)点火起飞。

   洛马公司2008~2016年从美空军拿到前10颗GPS-3卫星的建造合同。这些卫星采用洛马A2100A平台建造,精度是现役GPS-2型卫星的3倍,即从3米提高到1米,抗干扰能力也将8倍于GPS-2,并将首次广播与“伽利略”等其它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兼容的新的L1C民用信号。卫星设计使用寿命延长到15年,比现役任何型号都长25%以上。它们可根据需要迅速切断特定地理位置的导航信号发送。第一代GPS卫星不能关闭特定地区的导航信号,而GPS-2系列要关闭特定地区信号也极为繁琐。

   GPS-3系列首星于2018年12月由“猎鹰”9发射,今年1月13日宣布投入使用。第二颗卫星于2019年8月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M型火箭发射,今年4月1日入役。本次发射使用的是一枚全新的第一级火箭,编号B1060.1。同首星发射采用“猎鹰”9的一次性使用配置不同,美国军方准许太空探索公司在本次发射中尝试对火箭第一级进行落船回收。这对于关键国家安全发射任务来说还是第一次。回收取得了成功。不过,美天军官员尚未批准太空探索公司采用飞过的旧箭发射关键国安卫星。该公司已进行了37次旧箭复用发射,并全部取得了成功。

一级成功落船

   前10颗GPS-3卫星均已确定了发射合同归属,其中5颗交给了“猎鹰”9,另5颗给了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和宇宙神5。联合发射联盟公司承担的余下4颗均将使用宇宙神5发射。本次发射的原始合同是2017年签订的,当时价格为9650万美元,也要求采用一次性使用配置。美国天军导弹与航天系统中心(SMC)发射企业部“猎鹰”系统运行分部主管劳德代尔6月26日在一场记者会上说,双方过去一年经谈判达成了一项交易,即SMC同意对某些任务要求做出修改,以让太空探索公司能够在本次发射中开展一级着陆回收,而作为回报,该公司把发射价格降了“几百万美元”。

   由于为确保成功而比最初预期多带了些燃料,GPS-3系列首星发射重量被增加到了约4400公斤。那颗星要求送入近地点约为1200公里的椭圆轨道。本次发射的第三颗卫星发射重量为4311公斤,瞄准近地点400公里、远地点20200公里、倾角55度的椭圆转移轨道。

卫星即将封入整流罩

   太空探索公司的两艘整流罩回收船也被派到了相关海域,可能会尝试对本次发射所用的整流罩两个半罩进行网捕回收。两艘船上都架有一张大网,以期在整流罩落水前将其接住,以免被含盐的海水浸泡,从而简化翻修和复用工作。为便于回收,整流罩每个半罩上均配备航电设备、推力器和可控翼伞。太空探索公司此前已4次采用回收的旧罩进行发射,但那些旧罩基本上都是从海水中捞上来的,只有4月份那次“星链”组网发射时有一个半罩是以网捕方式回收的。

   GPS-3系列首星用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被命名为“韦斯普奇”(作为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美洲的名字也是源于此人)。第二颗卫星用葡萄牙航海家费迪南德·麦哲伦的名字被命名为“麦哲伦”。本次发射的第三颗卫星则用曾4次赴美洲探险的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名字被命名为“哥伦布”。这颗星将取代2000年5月发射的一颗老旧卫星。

   美国空军2018年9月宣布,洛马将拿到72亿美元的合同,以建造22颗GPS-3后续型号卫星,亦即GPS-3F。这些卫星采用LM2100M平台建造,精度将进一步提高,抗干扰和电子攻击能力也将更强,从而具备更高的复原能力。洛马一位官员称,GPS-3F属“全新”设计,而非洛马所造前10颗卫星的“复制品”。该官员说,新型号采用“全数字有效载荷”,并具备“某些新增的复原能力特征”。72亿美元的价格包括卫星制造、空间飞行器存放以及发射和在轨支持。首颗GPS-3F卫星预计可在2026年交付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