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查看耳机型号(查看耳机型号的软件)

2024-04-27 12:13:2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哪里看耳机型号
  2. 怎么查看耳机型号规格
  3. 怎么查耳机型号是多少
  4. 查询耳机型号
  5. 在哪看耳机型号
  6. 在哪里看耳机型号
  7. 查看耳机型号的软件
  8. 查看耳机型号在哪里看
  9. 怎样看耳机型号
  10. 怎么查看耳机型号

哪里看耳机型号

查看包装盒、查看**或询问售卖者、拨打客服电话等。

1、查看包装盒:耳机的包装盒上会有标签或文字,标注耳机的型号和名称。可查看包装盒上的标签或文字,找到耳机的名称。

2、查看**或询问售卖者:如有购买耳机的**,可查看**上的相关信息,里面包含耳机的名称。如无法找到包装盒或**,可联系购买耳机的售卖者,询问耳机的名称。售卖者对自己卖出的产品有所了解,可以帮助找到耳机的名称。

3、拨打客服电话:如上面方法都不可行,可拨打购买耳机的公司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可提供耳机的型号标注或对应的编号,通过查询客服和公司的资料,可获得耳机的详细信息,包含名称。

怎么查看耳机型号规格

苹果耳机三种型号分别为airpods、airpods2、airpodspro。AppleAirPods是苹果公司于2016年9月7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2016年9月8日凌晨1点)在美国旧金山比尔·格雷厄姆市政礼堂发布的耳机产品。该耳机内置红外传感器可自动识别耳机是否在耳朵中进行自动播放,双击耳塞上的圆孔可直接连接siri,麦克风采用了波束成形技术,在嘈杂的环境中依然可以准确识别控制音乐播放的简单指令。它可续航5个小时,充电盒支持24小时续航。耳机特点AppleAirPods的外观和EarPods类似,耳机主体部分似乎无论是形状还是大小都和有线的EarPods一样,不过AirPods(第1代)的立柱部分则要更大和更粗一些,像是在无线缆的EarPods上增加了一些开孔(传感器)。底部的银色金属材质部分是AppleAirPods本身的正负极(看似是金属环,但实际上两侧都断开进行了精密的注塑处理),放入充电盒后会直接与底部的金属触点连接,从而进行充电。

怎么查耳机型号是多少

配对时可以看到,耳机进入搜索状态,然后打开手机进行搜索,还有就是买耳机是说明书和外包装应该也有

查询耳机型号

一、在耳机的包装盒上应该有醒目标志表明耳机的型号、说明书中的前两页介绍耳机详情的地方也有耳机的编号

二、可以通过**或返回购买地点询问,您或许不知道耳机的具体型号,但是售卖者应该是对自己卖出的产品了如指掌,询问卖家就能得到答案

在哪看耳机型号

大家在使用时都需要知道自己所用的耳机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的,但是如果是一些对耳机并不了解的入门用户,或是购买已久找不到包装和说明书的用户就无法得知自己的耳机型号了,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怎么查看耳机型号的相关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  查看耳机型号  一、在耳机的包装盒上应该有醒目标志表明耳机的型号、说明书中的前两页介绍耳机详情的地方也有耳机的编号  二、可以通过**或返回购买地点询问,您或许不知道耳机的具体型号,但是售卖者应该是对自己卖出的产品了如指掌,询问卖家就能得到答案  三、或拨打您购买的耳机公司的客服电话查询。客服电话可以提示您在耳机的某个部位有型号标注或者是对应的编号,通过查询客服和公司来获得耳机的信息。  四、如果上述办法还是不行,那就拍照发到网上各大论坛贴吧求助吧,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或者问问身边的数码高手,特别是平常经常爱玩耳机、数码电子类的人。  耳机的保养建议  1、最好不要在睡觉时配带耳机。一般人绝对不可能一夜不动,时间长了,耳机线不是缠绕在脖子上就是两根线像麻花似的拧在一起,有的大耳机甚至外壳被压坏了。100、200的横梁初也是比较脆弱的地方!如果有的朋说我不听歌我睡不着,那么最好是把耳机吊起来,就是在你的头上方,用一根皮筋拴耳机线挂在床头。睡着时一歪头耳机就会被“拉”下来,无论你则么翻身都不会压到!用皮筋的好处就是在拉耳机时起到缓冲的作用!  2、使用耳机后要把耳机线上的.汗水等擦掉。这些人体分泌出来的东西,含有油脂什么的,使线材的隐形杀手,比如e2c在耳朵折弯处。时间久了,线材就会老化,最后导致开缝、断裂。  3、在使用耳机时最好不要吸烟。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无论是耳机外壳、耳机线烫了,成百上千大洋你能不心疼???另外烟灰会进入到耳机外壳里粘在震膜上,时间久了声音就不对了。  4、使用前一定关小音量。如果你的输出设备的音量过大,不仅震耳朵,轻者震膜褶皱。重者把耳机的音圈烧毁。  5、耳机远离强磁。单元的磁体磁性会下降,久而久之灵敏度就会下降!  6、耳机远离潮湿。耳机单元内的焊盘会上锈,电阻增大,你的耳机就会偏音。  7、插头部分。有的朋友喜欢把mp3什么的放在裤兜里,插头出线部分很容易折,时间久了就会断线。  8、不要拆卸。好奇心太强了,就弄开看看。有的耳机很难拆开的,mx500不用特殊的方法是弄不开的,就是你弄开80%也坏了。小2弄开没准就把外壳弄坏,或者出现偏音,888和808那样的还可以,比较好弄。  9、冬季最好不要在外面使用。冬季冷,线材比较硬、脆,过度的折弯很容易弄断线材。这时也不要对耳机线加热,高温会加速线材的老化。  10、远离化学物品。耳机外壳上漆很溶解在有机化学物质里,弄花了就不好看了。

在哪里看耳机型号

但是,耳机有分许多类型,有的人追求戴起来舒适、有的人注重音质、也有的人想要有无线或是有麦克风,那么在众多的耳机海当中,要如何来挑选自己想要的耳机呢?先前我们跟大家介绍Hi-Res的同时也提到,要听到高音质,一副好质量的耳机是必备,那又该怎么挑选呢?细数一下耳机的规格,各位版友又了解多少呢?

不用担心看呒,今天小编就来简单的带大家认识一下「如何看懂耳机的种类及规格」吧!

▲耳机类型各不同,其实只要先认清自己的使用需求,就是成功挑选的第一步。

从过去的携带型CD随身听到MP3播放器,直到最近又再度火热起来的高音质音乐,人们从可以「轻易的」听音乐以后,也开始追求聆听到「更好的声音」,目的就是为了要还原制作者一开始最原始的声音素材才渐渐地有高音质音乐的产生,毕竟在录制或是在转换传输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出现让声音失真的情况,只是基本上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

▲撷取96K/24bit与192KMP3的音乐做比较,声波虽然表现不同,但透过耳机也很难听出差异。

但是在追求声音的需求绝对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因为每个人对于声音的感受都不尽相同,这不像是我们看1080p或是4K高画质屏幕那样还分辨得出来差异,因为可能很多人对于压缩有损的MP3音质以及无损的FLAC档都还不一定听得出差异了,所以即便我们要把声音还原到到最真实的声音的话,也不一定会让每一个人都喜欢。

例如主打监听等级的耳机,由于重点在于细节上的琢磨,有的人反而会觉得刺耳,所以其实并不适用拿来听音乐。所以在挑选耳机的时候,并不一定要追求到最高规格,只要挑自己喜欢的声音即可。

不过在这之中,耳机上也有很多种类及规格,例如耳罩式入耳式的不同、驱动单元的不同,还有响声频率、阻抗、灵敏度等......一些密密麻麻看不懂的规格,基本上还是要懂得这些规格,才能挑选出一副属于自己的耳机哦~

耳机有哪些种类?

从耳机的种类来分大项目的话,基本上有耳罩式、耳挂式、耳塞式、入耳式四种,是依据其配戴方式的不同去分类,但是不一定会藉此来分辨音质的好坏。

1、耳罩式

耳罩式耳机通常会有很大的驱动单元,然后使用软垫来包覆住耳朵,让耳朵耳机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由于驱动单元比较大,通常声音的输出会比较饱满,许多厂商制作出的高端耳机也几乎都是耳罩式耳机,然而缺点则是携带不易行动困难,会适合在家中或办公室使用。

另外在耳罩式耳机方面还会有区分(半)开放式与封闭式耳机,通常封闭式耳机会比较强调与环境隔绝,以便能听到最细节的声音,不过这等于是封闭在一个小空间中的感觉,缺点在于少了环境中的空间感;而开放式耳机则是反转了封闭式耳机的优缺点,会比较强调空间范围的协调性,出来的声音会比较自然,比较不会造成耳朵的压迫感。

▲奥地利小公主AKGK701的外壳就是开放式的设计

2、耳挂式

耳挂式耳机则是在配戴的时候会直接跟耳廓接触,不同于耳罩式耳机的地方在于少了封闭式的空间感,但是因为构造面积够大,所能配置的驱动单元也可以比较大,而且也因为体积比较小,也比较方便携带。

3、耳塞式

以传统的小耳机来说大部分都是耳塞式耳机,这种耳机携带性方便随时可以卷起来放在口袋,不过因为是靠外耳道口支撑着耳机的缘故,再加上耳机的材质大部分都是硬塑料,所以有些人戴久了可能会有一点疼痛感。

4、入耳式

目前较专业的耳塞式耳机通常都做成入耳式,这类耳机在驱动单元的前端会另外做一个传输引道,并且透过一个橡胶耳塞与耳道直接接触,让声音直接传达进耳道,但是因为让耳朵直接与外界隔绝,虽然能达到完美的隔音效果,但是如果在户外使用的话会有点危险。

▲耳塞式耳机(左)与入耳式耳机(右)不只外型有异,配戴感与聆听的效果也很不一样。

所以其实耳机的种类就在于大小以及使用性的不同,以区分不同的配戴方式。如果有在外行动需要的话当然是以体积越小的耳机越好,但是由于单体也比较小,声音的质量上都会略逊于耳罩式的耳机;追求又小又高音质的话,虽然入耳式耳机也是个好选择,但是由于隔音性比较良好、会不容易注意到周遭的声音,在外行动的时候也比较不能注意到身边环境的状况,而且有些人在初期配戴的时候会不习惯,会觉得耳朵有异物感,这部分就因个人而异啰!

驱动单元

使耳机能够发出声音的部位就称作驱动单元,传统驱动耳机的方式都是使用动圈式的方式驱动耳机,原理就是藉由耳机内部的电圈驱动振膜的方式发出声音,其次也有动铁式耳机或是静电式(电容式)耳机,目前动圈式的耳机发展最久、是最成熟的耳机结构技术,所以市面上大部分的耳机都是使用动圈式耳机。

1、动圈式

动圈式耳机的发声原理是藉由耳机内部的线圈利用通电的方式带动振膜发声,而动圈式耳机所使用的振膜材质也会大幅的影响耳机发声,理论上振膜越大、所发出来的声音越好。但是也因为电圈+振膜的大小会影响耳机成形的大小,所以在耳罩型耳机上会是构造上的主流,但是在耳塞式或是入耳式耳机的话,做得太小反而音质会比较不好。

2、动铁式

动铁式耳机又称平衡电枢式耳机,利用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变化,震动电磁铁中的铁片来带动振膜的发声,优点在于驱动的灵敏度高、低失真,又体积具有体积小的优势,所以适合制作入耳式耳机,不过缺点则是单价高,好的动铁型入耳式耳机通常都不便宜。

3、电容式

电容式也称静电式耳机,相较于动圈式或是动铁式耳机来说,更可以达到低失真、高解析的声音,而静电式耳机的做动原理则是利用超薄的金属振膜利用电压所形成的反向磁场,当声音电流通过的时候可以造成振膜不同方向的移动来发声,具有高速线性反应好、低失真、高解低物等优点。但是缺点就是非常贵,目前只看过应用在高端的耳机上。

所以在选购耳机的时候,除了外型因为有无携带的需求以外,再来就驱动单元是最影响音质的一大部分了!而且不同的驱动方式也会影响同一种音乐类型的音质表现,但是因为每个人喜好的声音都不同,这边也很难分析不同的驱动单元所呈现的音质是如何。

小编曾经听过号称地表最强的静电式耳机「STAXSR-009」以后,发现再也听不下其他耳机了,无奈看过售价以后只好回去戴上自己的ATH-W5000,只能说来生再见啊!口袋不够饱满的话,千万不要乱听耳机才好。

▲铁三角的木壳经典耳机ATH-W5000,在听人声方面绝对是人生一大享受

看懂耳机的规格

大致上了解了一下耳机的种类以及发声的原理以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来看一下有关于耳机细部规格的部分了。这些参数规格也是影响耳机发声的一大关键。

1、响声频率(FrequencyResponse)

响声频率一般是指耳机能够发出声音的范围,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大约是20Hz~20000Hz,而一般高传真耳机的制定标准是不小于50Hz~12500Hz之间,更高阶的耳机,例如ATH-W5000的响声频率已经达到5Hz~45000Hz,皆已经超出人类能听到的高低频声音的范围了。虽说如此,在购入耳机的时候还是得注意一下响声范围,毕竟响声范围越广,声音的表现性以及延展性都会比较好。

2、阻抗

3、灵敏度

一般来说,阻抗越小的耳机灵敏度越高,因为灵敏度越小耳机越容易发出声音,这时候要输出的电流功率就要小心的调整,有可能只调整一点点,耳机就会变得很大声。

4、导线类型

这边说的导线其实就是耳机线材质的部分,绝大部分的耳机线都会以铜线为主,虽然还有其他如纯银或是镀金,但是因为铜线价格便宜,而且低频稳重、中音扎实,通常为绝大部分耳机线的材质。而且基本上厂商都会标记导线材质为「无氧铜」,并且在前面加上纯度的数字,例如4N无氧铜表示99.99%铜纯度,5N无氧铜为99.999%纯度,6N无氧铜为99.9999%纯度,再上去则以此类归,而6N无氧铜已经达到纯银的价值,8N无氧铜则来到纯金的价值了。

如果你的耳机不可以换线的话,就可以在购买前注意一下导线的材质;如果是可以换线的耳机,则可以在选购的时候多多比较不同材质之间的差异性。

而其他像是Hi-Res认证、Hi-Fi高传真标准,它们跟耳机规格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都是厂商们所议定的一套认证标准,但是不一定没有这些标准就无法听到高质量的声音,毕竟送检规格也是要收取一些保护费XD,有些厂商没付的话自然得不到这些认证的LOGO啦!但是有这些LOGO也是保证,耳机的规格也是不会太差就是了。

▲入耳式耳机如果采用动圈式结构的话,通常因为驱动单元比较大的缘故,使耳机本体会显得比较大。

▲小米的年度旗舰「圈铁」耳机,混和了动铁和动圈,各自负责高频与中低频声调。

小结

其实玩过一阵子的人都知道耳机绝对是一条不归路,因为耳机是最终数字转模拟所表现的设备,所以每个不同耳机能够还原出来的声音都不尽相同,这边不是在分析耳机声音的好坏,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所拥有的「听感」,有的人喜欢广阔的场景,也有的人喜欢重低音饱满的感觉,这些都因人而异没有一个标准。

查看耳机型号的软件

优质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耳机型号。首先,可以看一看耳机本身是否有型号标识;其次,可以在耳机的包装盒或说明书中查找型号信息;第三,可以在品牌官网或电商平台上搜索这款耳机,并查找产品信息以获取型号。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行,可以尝试联系售卖商家或耳机品牌厂商客服询问型号。总之,无论何种情况,都有解决方案,只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寻找。

查看耳机型号在哪里看

查看这个电子数码配件的型号方式有通过耳机上的标识查看型号、通过耳机制造商的官方网站查看型号等。

1、通过耳机上的标识查看型号:耳机的型号会在耳机的外壳上标注,可以通过查看耳机的标识来获取耳机的型号。

2、通过耳机制造商的官方网站查看型号:耳机制造商在官方网站上提供了耳机的型号查询功能,可以通过访问官方网站并输入耳机的相关信息来获取耳机的型号。

怎样看耳机型号

『频率响应/频响范围/FrequencyResponse』的单位就是Hz 。赫兹(Hz/Hertz)是计算「频率」的单位,简单来说,意思是每秒的周期震动次数 ───Hz越高,代表震动的次数越多,音调越高,Hz越低则反之。不过在耳机的盒子上,我们常见的就仅只是频响的「范围」。

一般来说,我们人耳可以听见的频响范围是在20Hz-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大部分"的人耳是没办法听得到,但是可能可以感觉得到。

然而,『频率响应』这个规格,其实仅有展现出耳机可以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呈现该副耳机在高频(高音)/低频(低音)表现的质量,仅是个参考数据。实际耳机的音色、质量,还是需要您直接到店家现场,带着您心爱的音乐和Mp3直接试听哦!

 「灵敏度/音压感度/Sensitivity」顾名思义,简单说,就是耳机对于输入讯号的反应程度啰!而这个反应的程度,是以发出的声音大小,来做计算。猜猜看,声音的大小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呢??(提示:噪音的大小,都用什么单位来计算呢?)

没错,就是分贝数,也就是dB值。

灵敏度的单位,可以简写成dB/mW(分贝数/毫瓦)。我们平时所说的耳机「灵敏度」,意思就是:讯号来源提供给耳机1mW(毫瓦)的电功率时,在频率1000Hz时,耳机能够发出来的「声音大小」,就是该耳机的灵敏度值。一对灵敏度高的耳机,某程度上代表「容易被驱动」──即使是配合MP3/随身播放器使用,仅需一般的音量功率,就可以让耳机产生足够的音量声响。

而举例来说:用同一台机器/讯源来测试、在两副耳机阻抗规格相同的前提之下,一副标示96dB/mW的编号A耳机,和一副标示92dB/mW的编号B耳机,测试后,展现出来的音量大小则会有差别。(请参考下图)

而若是要A耳机和B耳机呈现同样的音量大小(dB值相同),则A耳机使用较小功率的讯源(MP3)即可以有和B耳机一样的音乐大小声。

耳机的灵敏度,仅是耳机可以发出多大声响、音量的参考数值,和音质的呈现没有绝对的关系。因此,还是提醒大家,在耳机的挑选上,最好还是要前往店家试听,才能够确保买的耳机就是最适合您的喔!

  

因此阻抗与灵敏度是密不可分却彼此唱反调、像是争取妈妈给的大饼的两兄弟,因为阻抗大灵敏度就低,相反的阻抗小灵敏度就高。

「阻抗」是以Ω(欧姆ohm)为单位,根据欧姆定律,阻抗越低,电压越低,电流越大。反之阻抗越高,电压越高,电流越低。也就是说,阻抗大小会影响耳机驱动方式。

不过也不是一味选低阻抗的耳机,就是好,因为必须根据你的声音播放设备,来选择「适合」的耳机。像是用于DVD、电视机、VCD…这种大型的家庭试听设备,就必须用高阻抗的耳机(100甚至200奥姆以上),才能听到很多声音表现的震撼力,而且因为这些设备的「力道」很大,低阻抗耳机会受不了,容易「烧坏」。

一般用在MP3、CDPlayer、平板计算机、PSP…等手持式产品的耳机都是「低阻抗」耳机,一般介于16~64Ω之间,最常见的平均值为32Ω。阻抗做得越低,对于要求轻巧、省电、输出功率小的手持式装置,才能够推得动耳机,对于声音细节的表现才能完整呈现。

因此下次选购耳机,记得要选「适合」的!并不是阻抗越大就越好喔!

文章转载自:中国音响网网

这里是声学楼

论坛网址:www.nju520.com

怎么查看耳机型号

看商标不就知道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