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皮带型号(电锯皮带型号怎么看)
带锯机皮带怎么换
np330fg是南兴品牌的一款电子开料锯,其皮带型号为xpz1162/3v 450。np330fg电脑裁板锯的规格为:最大加工长度3820毫米,最大加工厚度87毫米,最大加工宽度89毫米,整机重量6200千克,送料速度20米/分钟,适用范围为板材木门,额定电压380伏。
电锯皮带型号怎么看
皮带型号大分类可以分为:平带、活络三角带、普通三角带、齿形三角带、畚斗带等,普通三角带又可以分为Y、Z、A、B、C、D、E等型号。三角皮带的规格是由背宽(顶宽)与高(厚)的尺寸来划分的,根据不同的背宽(顶宽)与高(厚)的尺寸,国家标准规定了三角带的O、A、B、C、D、E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三角带的节宽、顶宽、高度都不相同。所以皮带轮也就必须根据三角带的形状制作出各种槽型;这些不同的槽型就决定了皮带轮的O型皮带轮、A型皮带轮、B型皮带轮、C型皮带轮、D型皮带轮、E型皮带轮等多种型号。当然不同型号的工业皮带,它们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最基本的就是横截面积不同。工业皮带的每一个型号都有相对应的横截面积。皮带轮传动的优缺点皮带轮传动的优点有:皮带轮传动能缓和载荷冲击;皮带轮传动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皮带轮传动的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皮带轮传动对于皮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严格;皮带轮传动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皮带轮传动的两轴中心距调节范围较大。皮带传动的缺点有:皮带轮传动有弹性滑动和打滑,传动效率较低和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皮带轮传动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和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皮带轮传动皮带的寿命较短。各类机械设备的皮带轮的直径等尺寸都是自己根据减速比配的,根据工作转速与电机的转速自己设计。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角皮带
电锯皮带安装视频
常用的有18寸,20寸,22寸.当然还有16寸、26寸等.链条规格有很多种,主要是配合导板的长度用在汽油链锯的.
电锯皮带型号对照表
点击
蓝
字
关注我们吧!
一、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明确主体结构模板施工工序要求,促进对重要、重点工序的掌握,推进标准化管理,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7.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8.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件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0.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11. 《钢管脚手架扣件》
1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3.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1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6.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空间、综合管廊、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主体结构阶段的模板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要求
1.1 施工准备
1.1.1 劳动力组织
表4.1-1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作业人员
人数
人员要求
备注
1
作业负责人
…
有组织协调、现场管理能力
2
工长
…
有现场管理组织才能
3
技术人员
…
熟悉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
4
测量人员
…
熟悉各类测量方法、能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
5
安全员
…
经过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6
质检员
…
经过培训,有质检员上岗证,持证上岗
7
机械工
…
熟悉机械性能及操作,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8
力工
…
身体健康
…
…
…
…
以上作业人员均需经过安全教育、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施工方法,施工前经全面技术交底,施工中全体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协调一致。
1.1.2 材料要求
根据本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模板、木方、钢管、扣件、跳板等主要材料(含周转材料),说明材料的主要性能、规格、数量等;并根据主要材料的使用部位确定进场时间。
1.2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墙钢筋绑扎→隐蔽验收→搭设墙模板(同时搭设满堂架)
→板顶标高引测→弹线→安装板模板→钢筋绑扎→检查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到设计强度→拆模。
1.3 控制要点
1. 模板及支撑架的选型及构造设计;
2. 模板及支撑架的承载力计算、刚度验算和抗倾覆的验算;
3. 绘制模板和支撑架的施工图,深化设计的排版图;
4. 编制模板及配件、支撑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计划(可在施工安排、施工准备章节中体现)。
1.3.1 模架体系的选型
依据模架体系选型影响因素和选型原则,并结合自身工程的特点选出本工程将采用的模架体系。
1.模板体系的选择
优先选择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做地下空间工程的模板体系。2.支撑架体系的选择
结合工程特点从碗扣式脚手架、轮扣式脚手架、盘扣式脚手架、独立支撑体系中选出适合自身工程使用的支撑架体系,并说明支撑架上部主、次梁的材料、型式、规格尺寸等参数。
1.3.2 施工工艺
1.3.2.1 施工准备
1. 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及拆除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管理层、操作队伍进行搭设方法、拆除方法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具有时效性、针对性。
2. 模板支撑系统的主受力杆件必须确保材料外观质量、截面强度满足方案的性能要求。材料进场时,对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构配件。
3. 模板安装前应对立杆基础进行平整、承载力检测以及采取排水措施。
4. 模板支撑架体搭设前,先在基础上先弹出盘扣架立杆位置线,确保底座安放位置准确。
1.3.2.2 测量放线
1. 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施工现场。
2. 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施工图测出轴线位置,然后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3. 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到模板安装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4. 用墨线弹出盘扣架立杆的位置,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1.3.2.3 模板制作
1. 模板按配模图在模板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
2. 模板制作好后,标记模板位置、型号尺寸和数量,经验收合格刷隔离剂(脱模剂)后,按规定要求分类堆放在指定的场地内。
4.3.4.4模板支撑架体搭设
1. 模架搭设施工时,与建筑内高大空间模架同时搭设。
2. 安装前,先在底板上按照弹出的盘扣架立杆的位置线准确放置垫木,垫板厚度
50mm。支撑体系下部结构底板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2MPa,方可允许搭设模板支撑架。
3. 支架立杆间距严格按照方案搭设,支架安装时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其直线度、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立杆的步距。控制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3H/1000,且不得大于30mmm,H为立杆搭设高度。
4. 连接钢管立杆的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连接扣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扣件螺栓紧扭力矩不大于65N·m,并不得小于40N·m。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小于100mm。
5.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不能大于0.65m,若超出0.65m,在立杆顶端纵横向用钢管水平拉结,形成整体。
6. 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3.2.5 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15mm厚的木模板,内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外龙骨采用双层钢管 48mm×3.5mm,纵横向布置;用对拉螺栓套PVC加固,并以钢管支撑系统来保证模板的垂直与稳定。有防水要求外墙模板,采用止水螺栓,不考虑回收,其他部分的对拉螺栓,回收后重新使用。
模板安装工序:模板清理(配制模板)→刷涂脱模剂→安装定位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
1. 配制模板:先将旧模板上的混凝土渣、钉子等清理干净(新模板则直接配制),依据墙体图纸尺寸配制模板,配置时整张木模板尽量不裁,拼板时如整木模板不足时,可用旧木模补拼,再按照要求搭设木方和双层钢管。
2. 涂刷脱模剂:模板配制完后,涂刷脱模剂,涂刷时,涂刷均匀,不得漏刷,但也不得流液。涂刷完毕后,按照图纸上墙体尺寸对模板进行编号,以免模板堆放错乱,安装时模板型号不对。
3. 安装定位筋:为保证墙体的厚度、钢筋和模板位置的准确,需按照墙体定位筋细部做法的要求安装定位筋。
4.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应做到:弹好墙身线及标高线,将底板面层清理干净,墙体中心线、边线、模板安装线,钢筋网片等情况一切完好。
安装模板顺序,按照先大后小原则,将模板吊至模板平面布置的位置。再用撬杆移动模板到墙位线上。用支撑架调节模板的垂直度,安装好对拉螺栓。大模板安装完后,开始安装阴角及*部小模板,在纵横墙壁交接处,模板安装顺序为先立阴角模,并给临时固定。在所有模板就位后,加固和校正。
4.3.2.6 施工缝、变形缝模板安装
说明:以示意图及文字方式说明在管廊端头施工缝、变形缝位置,包括底板端头模板、竖向壁板端头模板和顶板端头模板,因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传立杆等情况下模板节点的处理方式。并分别说明先施工段和跟进段的模板节点。
4.3.2.7 模板及架体拆除
1. 支撑系统拆除的顺序和方案应根据架体搭设平面布置及施工方案规定进行,并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应严格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后拆承重模,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和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
2. 墙模和侧模等非承重模板在砼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3.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拆除时,需综合考虑上层荷载的影响,必要时要保留下层部分架体后拆或加设回顶钢管等措施。
4. 在模板拆除前,应先拆支模紧固件和连接件再拆模板。在拆墙、板底模时,应先将支撑体系降下来,待底模拆除后方可将支撑体系拆除。
5. 在拆模过程中,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不得在继续拆除,应经研究处理后方可再拆。
6. 底模及支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架;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按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计(%)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结构
≥100
7. 拆下的模板及支架杆件不得抛扔,应分散堆放在指定地点,并及时清运。
8. 模板拆除后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对变形和损伤部位应进行修复。
五、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表5-1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6.1 模板支撑系统安装安全措施
1. 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前,工程管理人员应按施工规范、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
2. 对钢管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形成验收记录表。
3. 立杆底部垫片采用200×50mm木跳板或木方。
4. 不配套的钢管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支撑系统。
5. 支撑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6. 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7. 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8. 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9. 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部拆卸时,
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10.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在支撑系统上爬上、爬下,应从施工便梯进入工作面。
11. 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反光背心、穿防滑鞋。
12.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13. 模板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14. 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负责监测模板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发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待排除险情并经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6.2 支撑体系防坍塌技术措施
引起坍塌事故主要因素有:设计出错、不按方案施工及材料不合要求造成;根据以往经验,采取以下措施。
1. 模板作业前,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项目经理审核,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审核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2. 模板支撑采用钢管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底板,应按计算书要求设置垫板。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3. 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开裂及渗漏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方可作业。
4. 板面堆放模板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
5.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6.3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 凡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等不适合做高处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高空作业。凡从事支架工种的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必须定期(每年)进行体检。
2. 钢管支撑搭设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向所有参加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 操作小组接受任务后,必须根据任务特点和交底要求进行认真讨论,确定支搭方法,明确分工。在开始操作前,组长和安全员应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一次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开始操作。
4. 支架工在高处(距地高度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所用的杆子应栓
2m长的杆子绳。安全带必须与已绑好的立、横杆挂牢,不得挂在铅丝扣或其他不牢固的地方,不得“走过档”(即在一根顺水杆上不扶任何支点行走),也不得跳跃支架。在支架上操作应精力集中,禁止打闹和玩笑,休息时应下支架。严禁酒后作业。
5. 递杆、拉杆时,上下左右操作人员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拉杆人员应注意不碰撞上方人员和已绑好的杆子,下方递杆人员应在上方人员接住杆子后方可松手,并躲离其垂直操作距离3m以外。使用人力吊料,大绳必须坚固,严禁在垂直下方3m以内拉大绳吊料。使用机械吊运,应遵守机械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吊运木方模板、钢管等物应绑扎牢固,接料平台外侧不准站人,接料人员应等起重机械停车后再接料、解绑绳。
6. 未搭完的一切钢管支撑,非支架工一律不准上架。支架搭完后由施工人会同支架组长以及使用工种、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验收,认为合格,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后方可使用。使用中的支架必须保持完整,禁止随意拆、改钢管支撑或挪用脚手板;必须拆改时,应经施工负责人批准,由支架工负责操作。
7. 立杆底部必须基地平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设置垫板,严禁悬空,顶部U托必须与主龙骨严密贴合。
6.4 模板拆除安全措施
1. 拆除前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2. 应由现场责任工程师做好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3. 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4. 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5. 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6. 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绑腿、穿软底防滑鞋。
7. 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
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8.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间扣件,然后托柱中间,再解端头扣件。
9.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10.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1. 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
12. 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13. 如遇强风、大雨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支撑架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
6.5 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1. 对模板原材料的管理,按照易燃物存放管理进行木板原材料的管理,保证模板原材料的安全,并对模板原材料制定详细使用堆放计划,保证模板的防火安全。
2. 对现场堆放的模板原材料进行防火控制,在模板堆放区,设置合格的消防器材,保证出现火情时,及时应对。保证模板的防火安全和使用安全。
3. 对模板区域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模板日常的安全巡查工作,并在模板区域内设立安全防火警示标志,严禁人员在该区域以及周边吸烟与从事电焊作业,如有需要时是,须有专人进行看护,保证模板的安全有效。
4. 对模板进行合理堆放,堆放整齐,保证出现火情时及时有效的进行扑灭。
5. 对施工使用中的模板进行严格的的控制,对堆放在施工区域待用的模板进行巡查,做到防范于未然。保证模板施工作业时无人吸烟,给模板施工带来安全的施工环境。对模板施工中产生的废木料及时清理,堆放在废料堆放区,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6. 对已搭设好的模板工程做好成品保护与防火保护,安排人员对成品区进行安全巡查。
7. 对拆除的模板及时清理还原,堆放在下一施工作业面上,同时保证防火安全。
6.6 有限空间作业
管廊模架支撑体系完成后,内部支撑纵横交错,舱内空间将非常狭小。施工作业
时必须清除舱内不必要的物料,禁止在管廊内部堆积杂物,尤其是易燃易爆物品。多人作业时应保持安全施工距离不小于2m。作业现场禁止抽烟,舱内禁止明火施工。若必须动火作业时,须提前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签字批准后方可进行动火施工,并安排专人监督,施工现场附近必须随时配备足量、灵敏、未过期的灭火设备。在管廊内设置安全的低压照明设备,保证内部作业光线充足,凡接入管廊内部的线路均要采用PVC套管进行保护。
7.1 安全要求
1. 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2. 支模前必须按规范及方案搭好相关脚手架。
3. 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操作架上操作。
4.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5. 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6. 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7. 因混凝土侧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要适当降低。当T=15℃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大于2m³/h。
7.2 环保要求
1.噪声、粉尘控制
在模板的安装、调运、拆卸、清理及修复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噪声的排放。不准用大锤等工具砸、敲,制造人为噪音;特别是在夜间施工时需要注意控制噪音分贝在规定范围内(昼间
现场设封闭式木工加工棚,木工作业须在加工棚内进行,控制噪音及粉尘排放。2.施工废弃物处理
(1) 模板拆卸后集中吊往模板存放区清理、存放;
(2) 板上的水泥残块清理下来后集中运往现场的垃圾站,不得随意弃洒;
(3) 拆下来的废旧螺栓、螺母等不得随意丢置,应收集起来清理备用或回收;
(4) 已报废模板则应集中回收处理,不得乱仍乱放;
(5) 清理与修复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排放施工现场,化工材料及其包装物、容器以及受污染的土地、水体、油手套、含油棉纱棉布、油漆刷等也应及时清理及回收。
(6) 模板所用的脱模剂是挥发性化学物品,容易污染环境,需实行封闭式、容器式的管理和使用,尽量避免因泄露、遗洒而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业前对操作者进行指导,使用时注意涂刷均匀,不要过多,以免洒在地上污染地面。
(7) 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应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音、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3. 光污染控制
(1)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减少夜间施工;
(2) 对现场照明器材的位置进行合理放置,避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3) 对紧邻道路的现场施工围墙上方不设置照明器材;
(4) 禁止使用探照灯向空中照射,调整塔吊镝灯照射方向,避免施工照明照射到居民生活区域;夜间运输车辆不得采用强光照明。
对光源安装新型反光板,上方不漏光,要求必须完好;
扫码关注我
一起感悟科学魅力
带锯换皮带
买电锯链条时候:一、看好自己的电锯是多少英寸的链条板。通常写在链条板上。二、数一下旧链条是多少节。通常标注为Y或者S。怎样买?例如,旧链条板是14寸的,链条49节,那你就买14”S49就对了。例如,旧链条板是14寸的,而链条是52节,那你就买14”S52就对了。
带锯皮带怎样安装
皮带型号大分类可以分为:平带、活络三角带、普通三角带、齿形三角带、畚斗带等,普通三角带又可以分为Y、Z、A、B、C、D、E等型号。三角皮带的规格是由背宽(顶宽)与高(厚)的尺寸来划分的,根据不同的背宽(顶宽)与高(厚)的尺寸,国家标准规定了三角带的O、A、B、C、D、E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三角带的节宽、顶宽、高度都不相同。所以皮带轮也就必须根据三角带的形状制作出各种槽型;这些不同的槽型就决定了皮带轮的O型皮带轮、A型皮带轮、B型皮带轮、C型皮带轮、D型皮带轮、E型皮带轮等多种型号。当然不同型号的工业皮带,它们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最基本的就是横截面积不同。工业皮带的每一个型号都有相对应的横截面积。皮带轮传动的优缺点皮带轮传动乎世的优点有:皮带轮传动能缓和载荷冲击;皮带轮传动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皮带轮传动的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皮带轮传动对于皮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严格;皮带轮传动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皮带轮传动的两轴中心距调节范围较大。皮带传动的缺点有:皮带轮传动有弹性滑动和打滑,传动效率较低和坦顷指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皮带轮传动传递同让配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和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皮带轮传动皮带的寿命较短。各类机械设备的皮带轮的直径等尺寸都是自己根据减速比配的,根据工作转速与电机的转速自己设计。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角皮带
电锯皮带型号大全
木工电锯皮带轮儿应该选择250-315mm。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木工电锯皮带轮规格选择是,台锯内径255mm,皮带轮是250-315mm。皮带轮,属于盘毂类零件,相对尺寸大,制造工艺上以铸造、锻造为主。尺寸设计为用铸造的方法,材料都是铸铁(铸造性能较好),很少用铸钢(钢的铸造性能不佳)。
木工电锯皮带
圆盘锯皮带没有统一的型号,具体型号会根据不同的锯盘及使用要求而有所不同。通常可以根据所需尺寸、材质、齿型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圆盘锯皮带。
南兴电子锯皮带安装
这张照片,是自己六年之前回家乡,大清早起床,在院子里对着的门前大杨树,随手拍的。这棵白杨树,和我一样的年纪,如果他还在,今天也奔四了。大杨树所在的位置,前面的大院,30多年前是个小学,后来小学搬到了更北边的三条街,大院变成了一个预制板厂,整个县城的楼板和各种水泥管子都在这个大院里出产,厂子兴衰起落,也见证了这个小城发展的坎坷。远处的小区是铁路家属楼。预制板厂和家属楼之间,是北黑铁路,照片右边一点的地方就是我们县城的火车站。从家里到火车站很近,每次做火车出门的时候,火车都停站8分钟,听到火车鸣笛进站,从家里出门都赶得及,这就家到火车站的距离。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坐落在小兴安岭山麓一个N线边境小城。县城不大,从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是10万人口,30年了,小县城的人口还是10万。门前大杨树的位置是县城的北郊,北黑铁路以北,俗称铁道北。今天要隆重出场的主角,我的父亲,铁道北的王木匠。
父亲生长在江苏连云港,爷爷奶奶家一共7个子女,我有三个伯父,三个姑姑,父亲排行老幺,因为爸爸年纪小,我的辈份被迫也被抬高,每次回到老家,抱着娃的管我叫叔,怀里的娃管我叫爷爷,甚是尴尬。70年代初,物质资源极其匮乏,填饱肚子都是问题,初中还没毕业的父亲,为了生存,跟着二伯父从江苏来到了遥远的黑龙江。东北虽然天寒地冻,但物产丰饶,地多人少,70年代的黑龙江,除了少量的原住民,大都是从山东河南闯关东的后人。铁道北往西没多远的一个屯,叫平度屯,整个村的人都是从山东平度迁徙过来,整村都满口的胶东话。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上海知青,那些悲怆的故事我下次在单独讲。
父亲刚来东北没几年,由于中苏关系剑拔弩张,整个边境都是备战的味道,稍有不慎就会擦枪走火,兵戎相见。抗战期间,整个东北日本军才70万,一个孙吴县的驻军就有10万。“小小哈尔滨,大大孙吴县”就是这么来的,可见家乡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整个县城到处都是各种部队在布防,在这种紧张气氛下,二伯父被吓回了江苏老家,带着全副身家,把父亲一个人扔在了东北,那时候父亲还生产队林场上当伐木工,完全不知道伯父已经回江苏。等他下了山去伯父家探望,二伯的房子都易了主,那时候父亲已经在东北落了户,已经完全没有了退路。只能只身一人在这里扎根,等他再回到故土,已经是25年之后。为了能在东北生存,只能一技旁身,下山之后,父亲跟了个师傅开始学手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兴安岭最多的就是木头,父亲学的就是木匠,跟鲁班同行。学成之后,父亲就在铁道北给各家各户做木工,从房子的原木到大梁,从家具到门窗。慢慢干了几年,有了积蓄,买了大杨树后面的小瓦房,在给县工商*做木工的时候,认识了我未来的舅姥爷,当时的工商*长。干完了那次木匠活,认识了我老妈,顺便娶到了老婆,后来才有了我。
我出生之后没多久,父母都无暇照顾我,我便开始了各个亲戚家的颠沛流离,姨妈舅舅姑姑家都呆过,最后又把我送回来江苏老家,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父亲的木匠手艺愈加精湛,十里八村的邻居和乡亲都找他做木工活,忙得不可开交,索性在家里开了木匠铺,还弄了一个原木加工厂,从原木到家具一条龙,家里也添置了各种机器。80年代初,整个铁道北就两家个体户的原木加工厂,父亲在东北无亲无故,一个外乡人,做人不多计较,木匠活干的好,钱收的还少,还烧的一手好菜,经常叫着邻里胡吃海喝,人缘甚好。渐渐的在铁道北,提起王木匠都是交口称赞,就是一句话,讲究人。
六岁的时候我从江苏老家回到东北,完全被家里的景象惊呆了,在江苏老家是在原生态村里,小桥流水,电都没有。看到东北家里的电视机,大电锯,电刨子,还有家门口的预制板厂各种轰鸣的机器,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那一年是1986年底,31年前。家里的院子堆满了各种原木,白桦树,柞木,杨树,松树,各种木头。我印象中见到最粗的木头就是那个时候,直径差不多一米,跟我个个头差不多高。家里的原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每天能加工4、5立方的木头,那时候一米的加工费是17,一天下来就有接近一百块的收入,每个月下来起码能赚小两千的收入,扣除成本和电费,收入也很可观,别忘了那个年代是1987。每个人月收入也不过是100多而已。那年过年,父亲在春蕾商店给我买了各种好吃的,最记得的就是一大串的香蕉,在当初的物流条件下,把香蕉从岭南运到东北起码两个星期,想想那个价钱,就觉得,要多奢侈,有多奢侈。要多土豪,有多土豪。
南方的孩子可能对圆锯没啥概念,在这里给大家科个普。圆锯分上锯和下锯,旁边是皮带电机和传动轴,中间是操作台,上下锯各有一个轨道,上面各有一个小车,上锯的师傅把原木从上锯的轨道推到圆锯上切割木头,下锯的师傅往回拉,把方子或板子和板皮分离。圆锯操作看似简单,其实也极其危险,需要上下锯配合默契。尤其是下锯的力道一定要合理,如果速度太快,拽的太猛,上锯师傅的手顺势就会北电锯割伤。木头分离的时候如果动作不利落,木头可以直接倒着就向上锯的方向飞过去。父亲的右手中指就是的事故中,被割掉了一小半。上小学之后,渐渐可以帮父亲打下手,有四样活都是我来干,每天中午放学,掏锯沫,码板皮,晚上放学,量方数,卸皮带。尤其是码板皮,工作量极大,整个周末基本把时间都花在这上,就是把原木加工后的边角料拾掇整齐,在大杨树旁的位置垒起来,事隔多年,我还会做梦,梦见自己抱着一摞摞的木头往返于电锯旁和板皮堆之间。
木匠房就在房间的隔壁,冬天的时候,父亲经常在木工房里做门窗和家具,门窗和家具大多用松木做。杨木轻但质地太疏松,伸缩太大,柞木质地好,但极其的重。松木最合适,两样都适中,木匠房里有个油桶改装的大火炉,早晨起床就是帮父亲生火,松木燃烧起来,有着特有的松油味道,把整个房间都熏的暖暖的,香香的。那沁人心肺的味道,伴随着自己整个的童年时期。父亲在敲敲打打,叮叮当当,我带着弟弟在铁炉旁烤馒头片,烤鳕鱼,就是我们冬日里最大的乐趣。
80年代,虽然我们是县城,但一到晚上还经常停电,就算是你家里有电视机,也是个摆设。这时候我们家便成了焦点,因为有木材加工厂,我们家是三相电,也就是工业用电,别人家停电,我家还是牛逼哄哄的灯火通明。尤其是热播西游记的那个夏天,邻居们没地方看电视,都跑到我家来追剧,来的人越来越多,屋里都坐不下。父亲索性把电视搬到院子里,方便邻居们来看,还支起来吊灯,几十号人围着个14寸的黑白电视,俨然一个露天电影院。邻居们过来的时候拎着各种瓜果梨桃和花生瓜子,边吃边看边聊其乐融融,好不热闹。那个年代的邻里关系,放在现在简直不可想象,谁家有忙要帮,尤其是盖房子,上梁,基本上吼一嗓子,邻居都过来帮忙。家里的门根本就不用锁,小孩子跑到谁家,都是吃饱喝足了,邻居再帮你送回来,简直就是一个乌托邦,虽然家家都很穷,但都是热心肠。
那个年代县城还没有火葬场,老人家过世还是土葬,父亲除了会桌椅门窗,还有一个技能,做棺材,也叫作料子,我如今还记得当时的各种型号,有三五,小四六,大四六等等,当时铁道北东到三屯,西到冰棍厂,北到象棋厂,这个区域的的料子基本都是父亲做的。老人家行将就木之时,一般提前两个星期左右,都会提前来跟父亲打招呼,托父亲准备做棺材。高峰期间,平均一两个月就要做一口。最赶工的时候,我家院子里同时摆着三口棺材,还是大中小三个型号。其中一口棺材的主人,一个还在住院的老太太,偷偷溜达着跑到我家院子里,看看她的棺材,那天恰好是最后一道工序,刷紫漆。父亲不在家,特意交代我这口棺材要抓紧,今天必须油完。老太太过来还热心的跟我说,这油漆刷的不错,她走后,我怎么都想不到老太太是行将就木之人,腿脚利索,腰杆也笔直。没成想,两天之后,老人家就去了。后来我才知道,有句话叫,回光返照。
每个在我们家做棺材的老人,在下葬的那天,一定要父亲到场,在棺材入土之前,盖棺掌钉的那个人,就是父亲。葬礼后的宴席,主人家会让父亲上坐,还会给父亲一个红包,以示感激。长大了才知道,能做盖棺人,是对父亲莫大的尊重,这也是父亲的福报。到了90年代末,由于国家政策,不能再乱砍乱伐,父亲的木匠铺和圆锯渐渐没有了生意,新盖的楼房也都是铝合金门窗。父亲赖以生存几十年的技艺就此作别,除了偶尔还帮邻居做电小木工活,做大个圆桌或者面板。几年前回去,看见父亲的木匠房的工具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下几个凿子和刨子,还有一两个手锯。一个时代终将会过去,这样的手艺不知道还有没有年轻人再去学习。
父亲平时少言寡语,在我和弟弟年少时,也没有太多的交流和话语,甚至有些疏离,父亲只是默默的用他的双手撑起这个家,把我和弟弟养大。自己工作后,回家和他喝多几杯,他才会和我们聊起他的过去,跟我们说说他所谓的大道理,也聊聊我们的将来。父亲来到东北40年,乡音依然未改,还是满口的江苏口音。多年过去,我也成了女儿的父亲。而我的父亲却南北分离,下个月父亲就过来广州小住下,我突然想着,能不能找个木匠作坊,还想儿时那样,一起做个桌椅,或者任何一个家俱。也让女儿感受下爷爷的技艺,也为她的童年留下同样美好的记忆。。。
今天是父亲节,祝福所有的父亲都平安,喜乐,健康。也同样祝福我的父亲,铁道北的王木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