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电感型号(电感型号参数大全)

2024-03-30 14:35:0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电感型号参数大全
  2. 电感型号识别方法
  3. 电感型号命名详解
  4. 电感型号怎么看
  5. 电感型号一样尺寸不一样能用吗
  6. 电感型号命名

电感型号参数大全

有:CD32,CD43,CD54,CD75,CD105。

尺寸:

CD32:3.5x3.0x2.1mm    

CD43:4.5x4.0x3.2mm    

CD54:5.8x5.2x4.5mm 

CD75:7.8x7.0x5.0mm  

CD105:10x9x5.4mm 

贴片功率电感,此类贴片电感又称为:功率电感,大电流电感。

优点是:

(1)表面贴装高功率电感。

(2)具有小型化,高品质,高能量储存和低电阻之特性。

(3)主要应用在电脑显示板卡,笔记本电脑,脉冲记忆程序设计,以及DC-DC转换器上。

(4)可提供卷轴包装适用于表面自动贴装。

产品特点:

(1)由于独自的构造、线圈技术,实现了低直流阻抗和高容许电流;

(2)应用自动表面装载;

(3)出色的焊接性和耐环境性;

(4)适用于回流焊;

(5)欧洲RoHS对应品;

(6)包括无铅端子;

主要参数:

(1)电感感量值:指该功率电感在频率100Khz时测试的值。所以品牌不同感量值也不同。

(2)自谐频率:电感量和富有电感量形成共振的频率点。所以在运用中,不要超过自谐振频率来使用。

(3)直流电感:绕线电感DCR值较大会导致发热。

(4)饱和电流:电感值下降30%时的电流值。

电感型号识别方法

薄膜集成电路是将整个电路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连引线,全部用厚度在1微米以下的金属、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多种金属混合相、合金或绝缘介质薄膜,并通过真空蒸发、溅射和电镀等工艺制成的集成电路。薄膜集成电路中的有源器件,即晶体管,有两种材料结构形式:一种是薄膜场效应硫化镉或硒化镉晶体管,另一种是薄膜热电子放大器。更多的实用化的薄膜集成电路采用混合工艺,即用薄膜技术在玻璃、微晶玻璃、镀釉和抛光氧化铝陶瓷基片上制备无源元件和电路元件间的连线,再将集成电路、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的芯片和不使用薄膜工艺制作的功率电阻、大容量的电容器、电感等元件用热压焊接、超声焊接、梁式引线或凸点倒装焊接等方式,就可以组装成一块完整的集成电路厚膜集成电路是在陶瓷片或玻璃等绝缘物体上,外加晶体二极管、晶体管、电阻器或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元器件构成的集成电路,一般用在电机的开关电源电路中或音响系统的功率放大电路中。部分彩色电机的伴音电路和末级放电路也使用厚膜集成电路。1.电源厚膜集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使用的厚膜集成电路主要用于脉冲宽度控制、稳压控制及开关振荡等。自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常用的厚膜集成电路有STR-S6308、STR-S6309、STR-S5941、STR59041等型号。它激式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厚膜集成电路有STR-S6708、STR-S6709等型号。图9-2是STR-S6309和STR-S6709的内电路框图。2.音频功放厚膜集成电路音频功放集成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常用的音频功放厚膜集成电路有STK4803、STK4042、STK4171、STK4191、STK4152、STK4843、STK3048A、STK6153等型号。图9-3是STK4191的内电路框图。市场上流行的“傻瓜”型厚膜集成电路也称功率模块,是将半导体功放集成电路及其外外围的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元器件封装在一起构成的,常用的有皇后AMP1200、傻瓜175及超级傻瓜D-100、D-150、D-200等型号。这种厚膜集成电路只要接通音源、电源和扬声器即可工作,不用外加其它元器件。参考资料:http://www.6ic.net/arts.asp?id=3234

电感型号命名详解

张工

你好!

你好,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技术控

张工

今天我们头让我买几个贴片电感,我没买过,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电感型号?

你们以前怎么买的就怎么买呗,干嘛突然换的。不懂

技术控

很多客户在选择贴片电感的时候通常都是只是报个型号,而厂家的不同所命名的型号也不一样。这就衍生出了一个问题,报型号并不能购买到合适的产品。所以就需要以下六个方面来确定产品的具体参数等等。

  1、电感量的平稳特性:电感器由于环境气温变化1℃所形成的电感量的改版△L/△t与原本电感量L值的相比数值是电感的温度系a1,a1=△L/L△t。除了电感温度系数能够确定他的稳定性以外,还一定要重视因为机械振动一己时效老化所导致的电感量的改变。

  2、抵抗电压强度以及防止潮湿性能:对于有抵抗电压强度需求的电感设备要选取使用封装材质耐电压高的恶劣性,通常耐压比较理想的电感设备,防止潮湿性能也较好。

  3、电感量以及准许的偏差:电感量指的是产品技能够标准所要求的频率检测的电感标称数据。电感的量取单位是亨利、毫亨、微亨、纳亨,偏差详细分成:F级(±1%);G级(±2%);H级(±3%);J级(±5%);K级(±10%);L级(±15%);M级(±20%);P级(±25%);N级(±30%);使用最多的是J、K、M级。

  4、检测频率:准确的检测量取电感器L、Q、DCR的数值,一定要先根据规定在被检测的电感上添加交变电流,电流的频率越靠近这个电感的实际运作频率越理想。假如电感数值单位小到纳亨级的时候,需要检验测量的设备的频率达到3G。

  5、直流电阻:除了功率电感设备不检测直流电阻,另外一些电感设备按照需要一定要规定最大直流电阻,通常越小越理想。

  6、极大的工作电流:通常取电感器额定电流的1.25到1.5倍作为最大工作电流,一般一定要降额50%运用才会比较安全可靠。

技术控

张工

一头雾水,不管了。买不了,不懂。

电感型号怎么看

电子路上,一起走!

电感型号一样尺寸不一样能用吗

村田贴片电感各型号的意义

电感型号命名

分享电子电路相关知识、示波器使用技巧。通过简单明了的教程让您入门电子技术的大门!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你不能向一个六岁的孩子解释它,你自己就没有理解它。我们相信绝大多数人经过正确的学习,都可以学好现在大学甚至研究生水平的专业知识!

本文介源滤波器的作用、原理、要求和步骤,以及一些设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高频纹波会直接穿过线性稳压器。纹波来自开关电源、数字电路和无线电干扰。在频率高于10kHz时,大多数线性稳压器开始失效。分布在芯片之间的小旁路电容在约1MHz时开始有效。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可以去除10kHz到1MHz之间的纹波。

一个好的电源滤波器可以由一个电感和一个阻尼电容组成。这被称为LC滤波器。也有可能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元件设计其他类型的滤波器。设计过程是首先是电感选型,然后围绕它设计滤波器。如果不能设计出一个可接受的滤波器,就要找出电感的问题所在,选择一个更好的电感,然后重试。

在上图的简单设计中,假设电源稳压器是在板外,通过连接器输入一个稳定的电压。当有一个本地稳压器时,设计更简单,有时可以减少电源滤波器。

电源滤波器在稳压器后面,所以它需要有一个低的直流电压降。电感的数据表有一个直流电阻的值。电压降大约是这个电阻乘以电流的20%多。额外的20%是为了考虑到在高温下电感的铜线电阻的增加。

滤波器所需的电感值不太难计算。它应该比与电源串联的所有其他电感大约大十倍。如果电源中没有其他的电感或铁氧体珠,这个电感是由于电缆和印刷电路板走线造成的。计算这个电感的不太准确的近似方法是取电源传输的最大长度,然后乘以每毫米1nH。电源平面的电感要低得多,对于这个计算,可以忽略电源平面路径的长度。

在这个例子中,我想使用一根300mm的电缆为PCB供电,PCB的尺寸是大约100mmX100mm。一个宽裕的总长度是500mm,这意味着我的电源分配电感大约是500nH。为了让电源滤波器的电感比这个大十倍左右,我选择了一个10uH+/-30%的电感。额外的电感是为了考虑-30%的公差。除了初始的公差之外,电感值随着电流的增加而下降。这个电感,当流过它的电流是2.4安培时,电感值会下降35%。

我选择了BournsSRU1028系列的电感。它有低高度,自屏蔽,而且容易获得。我通过在Digi-Key上搜索一个低成本、至少2安培电流等级的10uH电感来找到它。

下图是此型号的电感模型:

上图的电感模型使用了四个元件。电感L和数据表上的L相同。串联电阻RESR和数据表上的RDC相同。RQ和CSRF的值是根据数据表上的fSRF,Q和Q测试频率计算出来的。

这些额外的元件使得电感具有上图所示的阻抗特性。实线曲线是阻抗的分贝幅值,虚线曲线是阻抗的相位角(phaseangle)。在1kHz以下,电感表现为一个小电阻RDC。在1kHz以上,它表现为一个电感,直到接近自谐振频率(SRF)。在SRF附近的一小段频率范围内,电感表现为一个大阻值电阻,其值为RQ。在SRF以上,电感表现为一个电容CSRF。

从这里开始,使用电路仿真润建可以节省时间。免费的模拟器LTspic使用下图的仿真原理图创建了上图的电感阻抗图。

电源V1是1V交流电源。阻抗可以用-1/(i(V1))这个表达式来绘制。

将上面的电感模型原理图图转换为低通滤波器非常容易,只需在原理图中添加一个电容即可。我选择了Kemet电容,型号是T491A106010A,这是一个10uF极化钽电容,最大等效串联电阻为3.8Ω,额定电压为10V。

这个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是V(VOUT)/V(VIN),但由于在仿真中V(VIN)=1,所以我们直接看V(VOUT)的输出曲线是一样的。

高Q值、低ESR的陶瓷电容已经在许多应用中取代了钽电容。接下来,我尝试了使用低ESR的陶瓷电容进行模拟,而不是使用钽电容。

15.9kHz的峰值是LB和CB的共振。共振就好像我们唱歌时,当我们唱到某个特定的音高时,声音会变得更响亮。在这里,LB和CB就像是一个共鸣箱子,当它们受到15.9kHz的声音波动时,就会共振并发出更强的声音。

这个频率下的电源纹波会增加而不是减少。由于这种共振的频率范围很窄,所以在测试中很容易忽略这种共振的影响。LB和CB的值有较大的公差,而且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漂移。为了解决这个共振问题,可以增加一个串联电阻。一个好的阻尼电阻值的初步估计是:

使用电路仿真软件来找到第一个共振点,并调整电阻值来找到最佳的阻尼值。陶瓷电容和电阻是比钽电容更可重复的设计。这是因为钽电容的ESR可能有很大的取值范围。

到目前为止,这个例子没有负载阻抗或负载电流。要看看这个滤波器在电路板上的效果,模拟需要包括印刷电路板走线电感和旁路电容。在高于100MHz的频率下,传输线效应进一步复杂化了模型。下一个电路例子有一个简化的模型,代表了PC板电源中常见的负载。你可以查看你自己的电路,用每毫米1nH的粗略电感近似来估计走线电感。更准确的模型可以用一个功率完整性(PI)CAD工具来制作。

这些替代走线的电感在电力分配网络中表现为额外的谐振(resonances)。

当负载表现为电感和电容时,仿真波形会多出一些额外的谐振(resonances)。尽管有这些谐振,这个滤波器的性能仍然很好。滤波器的整体形状得以保留,因为电感比小负载电感的总和要大得多,而阻尼电容比旁路电容的总和要大得多。

这个电路板和真实的电路仍然有一些区别。由于传输线效应,真实世界的电路在100MHz以上的频率下会有不同的响应。另外,其他小电和电感也变得重要,特别是在500MHz以上的频率下。

如果没有电源滤波电路,或者使用一个大的没有阻尼的电容,会导致像这样的谐振:

当我们使用电源给负载供电时时,有些负载会频繁地需要不同电流,而这种电流会导致电源电压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使用一种叫做旁路电容的东西。旁路电容可以储存电荷,当设备需要电流时,它可以提供瞬间的电流。脉动负载的一个例子是处理器进入和退出低功耗睡眠模式。

但是,有时候旁路电容会和电源网络中的电感产生共振。这就好像我们唱歌时,声音会在房间里反射出来,导致声音变得更响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电源输入处加入一个过滤器来减弱这种共振。就好像我们在唱歌时,如果我们把房间的门窗关上,声音就不会反射出来,变得更加柔和。

旁路电容还可以与电源分配网络中的电感共振。在电源输入滤波器处阻尼共振并不能保证所有由负载电流引起的共振也会被阻尼,但通常会有所帮助。为了演示潜在问题,这里是未阻尼(R3=0.01欧姆)版本的滤波器,其中一个负载点有一个交流电流源。

VLOAD处的阻抗为v(VLOAD)/i(I1)。由于I1中的交流电流设定为1,所以阻抗就是v(VLOAD):

上面的无阻尼共振频率为1.87兆赫。这是一个脉冲负载会引起问题的一个频率。

我用上面示意图中显示的脉冲电流源模拟了脉冲负载。这个例子显示了幅值为20mA、周期为535ns的脉冲。当脉冲电流源的周期与共振频率的倒数相等时,电压摆动最大。

在这个例子中,纹波电压的正弦波形是电力分配中未阻尼、高Q值共振的典型特征。未阻尼共振作为一个滤波器,将电流脉冲转化为正弦电压波形。

如果在仿真结束时电压仍在增长,请增加仿真时间以找到最大值。更尖锐(更高的Q因子)的共振需要更长时间来稳定下来。

在睡眠模式电流脉冲的例子中,软件的改变会导致脉冲的频率发生变化。由于共振引起的大幅度电压波动只有在睡眠周期与共振频率相一致时才会发生。在开发过程中,这可能会导致一些神秘的错误,看起来是软件相关的,但实际上是由硬件引起的。在生产过程中,元件的变化会使共振频率发生偏移,导致生产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和元件漂移会使共振频率发生偏移,导致产品失效。

下一个仿真波形显示了阻尼版本,电阻R3设置为3.8欧姆。交流分析显示,最大的两个高Q共振已经被阻尼:

这改变了脉冲负载电流引起的形状并降低了电压波形。

这种三角波形是脉冲负载的典型特征。它是由*部旁路电容的充放电周期造成的。这种三角波的幅度可以通过增大旁路电容来减小。如果纹波波形看起来更像一个方波,那么它是由旁路网络的电阻引起的,可以通过使用低ESR的旁路电容或更宽的走线来减小。开启时的长而缓慢的脉冲是由100KHz处阻尼的低频共振引起的。短暂的尖峰是10ns电流源边缘的穿透,可以通过降低旁路电容路径的电感来减小。大约4MHz处剩余的共振需要进一步模拟。

通过使用正确设计的、带阻尼的低通滤波器来避免电源分配共振。

电源滤波器的作用是去除电源上的高频纹波,这些纹波可能来自开关电源、数字电路或无线干扰。高频纹波会影响线性稳压器的效果,导致电路不稳定或失效。

电源滤波器的原理是利用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组成的LC滤波器,形成一个低通滤波器,只让低频信号通过,而阻止高频信号。LC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阻尼系数取决于电感和电容的值,以及串联或并联的阻尼电阻。

电源滤波器的要求是要有足够大的电感值和电容值,以覆盖10kHz到1MHz之间的频率范围,同时要有足够小的直流压降和阻尼电阻,以减少功耗和热量。另外,还要考虑元件的公差、温度漂移、寄生参数等因素,以保证滤波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源滤波器的设计步骤是先根据电路的需求和条件,估算出所需的电感值和电容值,然后选择合适的元件,并用电路模拟器进行验证和优化。如果发现设计不合理或不满足要求,就要重新选择元件或调整参数,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一目了然!串口、232、485的区别,你学废了吗?

拆解绿联三口USB3.0HUB,看看一线品牌的细节是怎么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