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型号规格是什么(型号规格是什么意思)

2024-03-29 16:28:4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型号规格是啥意思
  2. 型号规格是什么类型
  3. 型号规格是什么意思
  4. 荣威rx5轮胎型号规格是什么
  5. 型号 规格
  6. 型号规格有什么区别

型号规格是啥意思

型号规格的意思是反映商品性质、性能、品质等一系列的指标,一般由一组字母和数字以一定的规律编号组成。简单的说,规格是指性能指标的大小,型号是指对规格的集合取得名称或代码。

1、规格的使用:通常是产品具有相同的名称(包括商品名)和相同的使用目的,但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如使用对象或使用条件等发生变化时,需要根据使用场合和条件的不同,依据产品的特定技术指标进行选择性使用,而这种特定的技术指标已经通过技术标准或文件进行了事先的约定;不同功用产品的规格即使表示的代号一样,但也无可比性。

规格若在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中得到体现时,生产厂商应遵照执行,如果没有,生产厂商也可以在自已的技术文件中进行规定。

2、型号的使用:通常是以产品的一种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特性为主,对产品作出的代号性的表示,不同型号产品的功用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相同功用的产品对于不同的生产厂商而言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型号,即使技术参数完全相同,但不同厂家的型号可以不同。

另一种情况:对于同一生产商,功用相同而型号不同的系列产品,通常其型号的使用必须遵守事先制订好的技术文件中约定的准则,这种情况下,每一型号产品的基本功用(或声明用途)必须是相同的,但可以基于配置和附件等诸方面的不同,在产品的附加和扩展功能上可以存在区别。通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中不强行规定产品的通用型号。

型号规格是什么类型

电缆线规格型号是代表了该电缆的特性和芯数及截面积,是电缆选型重要参考数据,每个电缆线字母数字都有特殊含义;下面胜华电气小编就来介绍下电缆线规格型号平方怎么看?电缆规格型号表大全。一、电缆线规格型号平方怎么看?1、根据国家标准规范:电缆线表面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规格平方和额定电压等标志参数。在电缆线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时能及时找到制造厂,消费者在选购电缆线时务必注意这一点。同时消费者在选购电缆线时应注意合格证上标明的制造厂名、产品型号、额定电压与电线表面的印刷标志是否一致,防止冒牌产品。2、电缆线规格型号格式:YJV-3*185+2*95,型号+几乘几这种格式表示第一个几指的电缆芯数,第二个几指的是单芯的截面积;表示有3芯截面185平方和2芯截面95平方毫米组成的一根YJV电缆线。3、电缆线规格型号平方计算公式:用游标卡尺测量测量金属线直径(用D表示)。计算电缆线铜导体横截面,公式为:S=3.14*(D/2)*(D/2),即圆的面积公式。多股线芯胶合而成的,计算出单股截面积后乘以总股数就可以了。4、举例电缆线规格型号平方怎么看:WDZAYJV-0.6/1.0-4×95+1×50:WD——无卤低烟,ZA——阻燃A类,YJ——交联聚乙烯绝缘,V——聚氯乙烯护套或以聚氯乙烯为基料的阻燃护套,0.6/1.0——电缆的额定耐压Uo/U=0.6/1.0kV,4×95+1×50——为五根导体绝缘线芯的电缆(即5芯电缆),其中,4根95平方毫米导体绝缘线芯,外加一根50平方毫米的导体绝缘线芯。二、电缆规格型号表大全常用电缆规格表1、VV、VLV、VV22、VLV22电缆规格型号表2、YJV、YJV22、YJV32、YJV42、YJV43、YJLV、YJLV22、YJLV32等电缆规格型号表3、BV、BLV、BVR、BVVB、BVV电缆规格表4、RV、RVB、RVS、RVV、RVVB电缆规格表5、RVP、RVVP电缆规格表6、NH-VV、NH-VV22电缆规格表

型号规格是什么意思

你好!产品规格是指:产品(物件)的体积、大小,型号是用来识别物品的编号。产品属性是指:产品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产品在不同领域差异性(不同于其他产品的性质)的集合。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荣威rx5轮胎型号规格是什么

1

Mate/Note

而华为开始进军高端市场后,开始对标三星的note系列,开创了mate,大屏、高端、商务俱佳。

2

Pro/Plus/Max

3

S

还有一种是后缀名是S的,比如说iPhone6和iPhone6S,或者魅族16S,这又是啥意思呢?S相当于“super”,如果带有字母"S",通常表示它是上一代机型的小改进版。例如,iPhone6S只是在iPhone6的基础上提升了性能,其他方面变化不大。

而魅族16S相较于前代的魅族16,在整体上变化有限。毕竟,不能将其命名为魅族17,否则消费者可能不太接受。因此,厂商会将这种改进版命名为"S"版本,以示区别。整体而言,与上一代对比的,改进是乏善可陈的。

型号 规格

● 如何看懂机油的型号?

SAE规定了11个机油黏度级别,表示在什么大气温度下使用什么级别的机油。这11个级别中有6个是冬季机油,用英文字母W表示,共有0W、5W、10W、15W、20W、25W。W前边的数字表示该级机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数字越小,温度越低。

另外5个级别专门针对夏季机油,分别为20、30、40、50、60,该数值代表机油在100摄氏度时的流动性,数值越小流动性越好。

机油有单级油和多级油之分,单级油一般指单个季节用油,对低温黏度指标没有要求,当下市场中以SAE30、SAE40、SAE50这三种为主。而多级机油则是四季通用油,对低温性能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可在大部分地区四季通用,不必因季节变化而更换,主要黏度级别为10W-30、15W-40、10W-40、20W-50等。

多级机油还有一个十分诱人的优点——省油。与单级机油相比,多级机油在相同使用环境下可节省1.0%~3.0%的燃油消耗。

● 机油的好坏怎么体现?

目前柴油机油的规格分为:CA、CB、CC、CD、CE、CF、CF-2、CF-4、CG-4、CH-4、CI-4和CJ-4。前面的“C”代表柴油专用,其中最次的是CA(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淘汰)级机油,最好的很明显就是CJ-4机油,可满足最新的“欧六”排放标准。

理论上,机油的等级越高价格也越贵,而使用更高等级的机油可以适当延长更换机油的周期。

● 柴油机油和汽油机油能不能混用?

由于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工况不尽相同,汽油机油与柴油机油在配方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添加错误会加重发动机的磨损,甚至出现故障。

而对于既有汽油车又有柴油车的混合车队,市面上还有一种通用机油供选择,俗称通用油。通用油的包装上一般会同时标注两种不同发动机所匹配的等级,例如:SG/CF-415W-40。

通用油的价格相较同等级的汽油机油或柴油机油稍高,所以对于只有单一种类汽车的用户没有购买的必要。

柴油机油质量等级的选择,主要依据柴油机的工况苛刻程度(一般用强化系数K、增压比、顶环槽温度表示),排放等级,以及是否带废弃在再循环装置。

虽然以上为大家列出了机油的适用种类和优劣等级,但即便是同样的种类、等级的机油,如果产自不同的厂商,还是不能混用,因为机油的配方在每个厂商中则不尽相同。

以柴油机油为例,有硫酸盐配方,也有水杨酸配方,二者混用则会在发动机内部产生沉淀物,如果必须更换机油的品牌,请大家在换机油前严格清洗润滑系统。并在使用前按照1:1的比例做混兑实验,观察混合后的机油是否有分层或沉淀。

● 越稀的机油越好?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机油的粘稠度问题。从之前给出的数据来看,越好的机油会越稀,而低档机油则会更稠一些。然而目前部分厂商为了迎合人们靠黏度评判机油好坏的心理,会在油品中加入增黏剂,同时使用非标准基础油,给人一种拉丝性能好的感觉。然而此类机油极易氧化变质,对发动机百害无一利。

点赞并转发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长按下方图片有惊喜!

型号规格有什么区别

型号试验,这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一项型号试验究竟怎么才能取得成功,今天给你讲两个试验队的故事。

(一)

祖国西部,夕阳西下散发出金色余晖。这是等待了21个月的收获时刻。

此时,一场极具开拓性意义的型号试验刚刚结束。

现在,指控大厅传来消息:试验圆满成功。

型号总指挥尹总说:“这个型号的‘新领域、新技术、新队伍’三新特点决定了研制道路上必定不能一帆风顺,型号队伍必须要在困难中前行,在挫折中奋起,坚韧、坚持到首飞成功的那一刻,这些我们做到了!”

在研制过程中,研制者们遇到了很多研制难题。

不过,攻克难题团队给出这样的回答——大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管齐下。

——对于瓶颈技术,型号团队从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反复推导、仿真、试验验证,圆满实现了关键技术从无到有。

——对于队伍成长,型号团队鼓励成员们去实现开拓性思维,敢于打破传统研制方法的禁锢,如此,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对于质量管理,型号团队将工作提前规划,把问题前置,“抬头看全*,俯下身子干小事”,查问题、找风险、定措施、追闭环,型号队伍认真把每一个质量动作落到实处,严把质量关。

成功在于坚持和努力。在型号总设计师陈总眼中,型号多线并行工作、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复杂的外部环境都成为看似不可完成的“超级”任务。“但大家拧成一股绳,压力使队伍激发出了一股锐气。”在“逆风”中,研制者们开始学会“飞翔”。

从决策立项到完成首飞,型号研制历时21个月。在这段日子里,队员们的自发加班成为常态,很多人一年以来就没休过完整的周末。

出厂前一次合练试验,由于飞行试验产品不宜在室外过夜,试验队员们从凌晨4点开始启运飞行试验产品,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才圆满完成了试验。

“为了抢时间、保产品,大家毫无怨言。”型号副主任设计师小卢说。

吃透技术、吃透状态、吃透规律,研制者们用实力实现了21个月之前“两总”定下的目标——稳得住,不解体,分得开,点得着,打得准,测得到。

去年秋天,型号进入发射场,虽然整个研制和出厂过程中充满波折,但在这24天进行的各项测试和六大专题22个专项复查以及发射场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个质量问题。

型号由于特殊性,其实研制人员们的辛苦很少为外人所知,不过研制者们并不在乎,他们经常这样说:“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这次发射中,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堪称完美。

可是,一次成功并不代表最后研制的成功,型号试验往往要经过几次甚至是十几次、几十次。

陈总清晰地看到从这次试验成功到型号正式装备的道路还有多远。

他说:“不管多难,只要目标清晰,步伐坚定,即使面对难以逾越的困难,也总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看到希望的光芒。”

(二)

另一支试验队在2016年最后一个月进入戈壁试验场。

6年前刚上路的时候,他们认为这只会是一次小战役,不出3年就能拿下。谁知竟如一场“越战”,越陷越深。

 这段旅程的起点充满阳光。2010年,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型号团队进行了两次演示验证飞行,向用户展示新型号的前景。试验圆满达到了预期目标,这项前沿技术有望成为通用技术,用户满意,团队踌躇满志。

风险就在这里埋下了。太过轻易的成功,让研制团队低估了技术难度。毕竟他们挑战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技术,前路漫漫,从未有人涉足。

两年后,第一次成果展示,失败。下一年,从高原到戈壁,连续几次试验,成败参半。

“麻烦的不是出现问题,而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副总设计师张副总说。

那之后的3年时间,整个团队就陷在这样的僵*之中。似乎有一个“幽灵”就在他们身边,他们却看不见。

研制团队继续走下去,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都解决了。穷尽所有可能之后,他们认为“幽灵”一定已经被擒获,自信满满地上了试验场。

去年1月,研制团队背水一战,却被“幽灵”再次击倒。

这是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团队开始了撒网式大检查,复查设计、比对数据、开展仿真,甚至溯源到最初的设计文件,还找来其他型号的专家重新复核。

日子一天天流逝,研究几乎毫无进展。年轻的设计师们在办公室迎来一个又一个黎明。不止一位女设计师临产前还在归零。总体设计师晓松因思虑过多经常失眠,每每在半夜辗转反侧后,爬起来把想到的问题一一记下来。

3个月后,春日里的一天,在海量数据和图像中,一个隐藏很深的现象突然被注意到,整个团队精神为之一振。

终于,黑暗中一丝微光闪现,打开“幽灵”之门的那把钥匙找到了。

但凡了解这个型号的人,第一个感触就是“过程太曲折了”,接着便会说“这帮人太不容易”。挫折一直伴随他们到最后一刻。此次进场后,第二次试验出乎意料地又失败了,沉默寡言的徐总师当场掉了眼泪。

英副总看了心酸,回到房间后,自己也抱着枕头痛哭。“这是不该出现问题的时候,只是因为小问题,太自责了!太自责了!”

自责始终伴随着型号负责人。“没有认识到研制的复杂性,僭越了航天型号的研制规律”,这是张副总得到的最深的领悟。

“一开始的演示性试验太顺利,让我们低估了新技术应用的困难程度,希望简化研制步骤,快速完成定型,”他说,“然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我们付出了太大代价。”

最后一次试验那天,戈壁滩依旧晴空**、寒风吹彻,试验轨迹清晰地划过深蓝色背景,成功一目了然。从方案论证至今,鏖战了近乎10年,终于在这个冬天,晴空之下画出了圆满的句号。

“平生苦战多磨难,唯有此役雾重重。折戟沉沙十数次,斩酋何日自从容。”搞了20多年科研、历经多个型号的徐总师以一首诗作结,颇有汉唐边塞诗苍凉雄壮的古意。

文/姚天宇倪伟

编辑/姚天宇

漫画/任悦鸣

监制/黄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