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空压机型号含义(空压机型号含义是什么)

2024-03-29 13:44:1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空压机型号含义图
  2. 空压机型号及参数表
  3. 空压机型号规格怎么写
  4. 空压机各种型号
  5. 空压机型号规格参数
  6. 空压机型号含义图解
  7. 空压机的型号参数怎么理解?

空压机型号含义图

一般空压机厂家会以自己公司的英文字母做空压机开头的型号,然后再后面缀上容积流量以及工作压力。而W一般跟在机子型号的最后表示此机为水冷型空压机,而F则表示该空压机为风冷型。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离心式压缩机是非常大的应用程序。空气压缩机(空压机)的种类很多。1、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三大类:容积型、动力型(速度型或透平型)、热力型压缩机。2、陵老按润滑方式可分为无油空压机和机液汪枣油润滑空压机。3、按性能可分为:低噪音、可变频、闹拆防爆等空压机。4、按用途可分为: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油田用压缩机、天然气加气站用、凿岩机用、风动工具、车辆制动用、门窗启闭用、纺织机械用、轮胎充气用、塑料机械用压缩机、矿用压缩机、船用压缩机、医用压缩机、喷砂喷漆用。5、按型式可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封闭式

空压机型号及参数表

寿力空压机型号中的T3、T4、P3和P4是代表不同的机型或系列。具体而言,它们可能表示以下含义:

-T3:表示该型号空压机的排气量为3立方米/分钟;

-T4:表示该型号空压机的排气量为4立方米/分钟;

-P3:可能表示该型号空压机的额定功率为3千瓦;

-P4:可能表示该型号空压机的额定功率为4千瓦。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具体含义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更多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在选择适合的空压机时,需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工作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型号和配置。

空压机型号规格怎么写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但不同品牌不同厂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型号空压机也是一样的现在市面上空压机的型号基本都是以立方来称呼比如0.25立方0.36立方0.6立方0.6立方如此但每个厂家都会在前面加上一些字母如W-0.25V-.25但要来区分这些型号并不困难最好区分他们的方法就是看电机工率是多少KW和是几级压缩

空压机各种型号

空压机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常常将机器品质和价格列入购买标准之中。因此,将市场上所常见的各种标示方法作一说明,为保护消费者运动尽一份力。

1.使用马达马力来表示

这在早期空压技术不发达时还行得通,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纵使是使用相同的马达,也会因压力高低,空压机制造厂家及机型大小不同,而使实际空压机所排的风量多寡有天壤之别。因此,目录上只标示马达马力,是最不负责任的做法。 

2.使用活塞变位量(Pistondisplacement)来表示

由于这是空压机的设计资料,只须将气缸大小乘上回转数即可,所以,这资料最容易得到,也为许多制造厂家所用以标示。这个理论值与实际出气量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视生产厂家的技术能力而定。

3.使用入气体积(Inletvolume)来表示

这种表示方法通常在入气口侧以孔径测量计(Orificemeter)来测定,目前只用来标示离心式空压机的大小。采用的单位用ICFM,这虽然较前二种方式准确,但因未计内部损失,故仍比实际出气量为高。

4.使用自由出气量(Freeairdelivery)来表示

此法是采用孔径测流计在出口侧测定,由于准确因而成为世界主要标准用以测定空压机的实际出风量,如ISO,ASME,JIS等,不过,在有的日本制造厂目录中,使用F.A.D.来标示,却又加注Nominalcapacity,通常可理解的说法是:这个F.A.D.不是真的,而只是一种设计值。

可惜的是,有标准是一回事,有没有做又是一回事,因此,除非原厂目录上白纸黑字说明所依据的标准,否则,其可信度便得大打折扣。

实际出风量指的是考虑了所有损耗,在空压机整机出口处(后冷却器之后)测得的出风量,通常用自由出气量(FreeAirDelivery)来表示。

所谓自由出气量是指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体积以入气口的自由空气状况(温度,压力,湿度等)来表示。

因此,即使是使用了相同的测试标准,也会因取用的“自由空气”不同而使表示出来的数字相差20%以上,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自由空气状况。

1.正常状况(NormalCondition)

表示的方法:Nm3/min(或注明测试所采用之入气状况)

所指的空气状况:760mmHg,00C,0%RH

体积指数:1.00

2.标准状况(StandardCondition)

表示方法:SCFM(或注明测试所采用之入气状况)

所指的空气状况:1bar,200C,0%RH

体积指数:1.05(约)

3.实际状况(ActualCondition)

表示方法:ACFM,ICFM(或注明测试所采用之入气状况)

所指的空气状况:14.4psi,350C,60%RH

体积指数:1.20(约)

同样的出气量,只要使用不同空气状况,便可把数字变大20%。

实际出风量(FAD)的数值与参照的空气状况有关,同时也与在什么压力下测试有关。

例如,55kW的鲁茨鼓风机在0.5barg时测得的实际出风量约为40m3/min,55kW的微油螺杆式空压机在8barg时测得的实际出风量约为9.1m3/min,而在13barg时测得的实际出风量约为6.8m3/min。

因而在比较同功率不同品牌空压机的实际出风量时,要考虑其测试流量时的压力。这里没有严格的理论计算公式来换算,但是有一个公认的经验公式可做参考。

对于喷油螺杆式空压机,如果在压力升高时仍要保持同样的实际出风量,需要增加转子的转速,同时要多消耗6~7%的马达功率。对于完全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则需要增加约10%的功率消耗。

举例来说,假定一台55kW微油螺杆机A在7barg下测得实际出风量为9.54m3/min,另一台55kW微油螺杆机B在8bar下测得实际出风量为9.1m3/min,究竟是A的效率高还是B的效率高?

根据上面的经验公式,A要在8barg下仍保持9.54m3/min出风量不变,则需增加6%以上的功率消耗,即:

55kW×1.06=58.3kW

两者的比能分别是:

A:58.3kW÷9.54m3/min=6.11kW/(m3/min)

B:55kW÷9.1m3/min=6.04kW/(m3/min)

(6.11-6.04)÷6.04×100%=1.16%

这就是说B空压机的效率高1.16%。

空压机的效率与空压机的实际出风量和马达所消耗的功率有关。实际出风量会因测试方法和表示方法不同而在数值上有很大差异。在考察空压机的马达功率时同样有类似的情况。同时,空压机的效率还与马达服务系数,马达效率等相关。

1.特定压力之轴马力

人们常用比能(Specificenergy)-单位出气量之动力消耗来衡量空压机效率,这里的动力消耗说的是特定压力之轴马力,意思是空压机出口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点时,空压机主轴所消耗之动力。由于不同厂家选定的压力点不一样,因而标示的轴马力值也不一样。

2.服务系数(ServiceFactor)

空压机的马达功率指的是马达的名义马力或额定功率,但这并不等于马达实际消耗的功率。对于欧洲和中国国内的厂家,马达实际动力消耗一般要小于名牌上的额定功率,而美国的制造厂家在习惯上都配用较小的马达,其服务系数较大如1.25,而在全负载时,马达出力可以超过铭牌的15%,如标识为100HP的马达,其实际出力可能超过115HP。这使得“马达的实际动力消耗一定小于马达铭牌上的额定功率这一老规则被打破了”。

因此,一般而言,对于同马力的空压机,欧洲品牌的风量数据比美国品牌的风量数据小,原因如上。现在有些欧洲品牌的制造厂家已经开始美国的做法了。

如上述,考虑空压机的效率要考虑其测试方法,表示状态、测试压力点,实际功率消耗等,同时还要考虑马达效率,因为轴马力只是马达的输出部分,用户支付电费是按输入功率计算的,考察空压机的效率不能不考虑马达的效率。

如此说来,如果不了解每一制造厂在标示空压机和选用马达时所采用的标准,单凭其目录上的资料来比较其效率,几乎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即使是了解了各制造厂所有的细节,也非常难以比较,因为不同标准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

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空压机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一年积累800家优质空压机代理商资源?

ACI全球空压机行业峰会携手工博会,同步全球直播,盛况空前!

视频|空压机海外市场,利润高,发展快,再不重视就晚了!

空压机型号规格参数

空压机的四种基本的标志方法

1、使用马达马力来表示:这在早期空压技术不发达时还行得通,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纵使是使用相同的马达,也会因压力高低,空压机制造厂家及机型大小不同,而使实际空压机所排的风量多寡有天壤之别。因此,目录上只标示马达马力,是最不负责任的作法。

2、使用活塞变位量(Pistondisplacement)来表示:由于这是空压机的设计资料,只须将气缸大小乘上回转数即可,所以,这资料最容易得到,也为许多制造厂家所用以标示。这个理论值与实际出气量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视生产厂家的技术能力而定。

3、使用入气体积(Inletvolume)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通常在入气口侧以孔径测量计(Orificemeter)来测定,目前只用来标示离心式空压机的大小。采用的单位用ICFM,这虽然较前二种方式准确,但因未计内部损失,故仍比实际出气量为高。

4、使用自由出气量(Freeairdelivery)来表示:此法是采用孔径测流计在出口侧测定,由于准确因而成为世界主要标准用以测定空压机的实际出风量,如ISO,ASME,JIS等,不过,在有的日本制造厂目录中,使用F.A.D.来标示,却又加注Nominalcapacity,通常可理解的说法是:这个F.A.D.不是真的,而只是一种设计值。可惜的是,有标准是一回事,有没有做又是一回事,因此,除非原厂目录上白纸黑字说明所依据的标准,否则,其可信度便得大打折扣。

不同工况下表示出的实际出风量实际出风量指的是考虑了所有损耗,在空压机整机出口处(后冷却器之后)测得的出风量,通常用自由出气量(FreeAirDelivery)来表示。所谓自由出气量是指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体积以入气口的自由空气状况(温度,压力,湿度等)来表示。因此,即使是使用了相同的测试标准,也会因取用的“自由空气”不同而使表示出来的数字相差20%以上,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自由空气状况。

正常状况(NormalCondition):表示的方法:Nm³/min(或注明测试所采用之入气状况)所指的空气状况:760mmHg,00C,0%RH体积指数:1.00

标准状况(StandardCondition):表示方法:SCFM(或注明测试所采用之入气状况)所指的空气状况:1bar,200C,0%RH体积指数:1.05(约)

实际状况(ActualCondition):表示方法:ACFM,ICFM(或注明测试所采用之入气状况)所指的空气状况:14.4psi,350C,60%RH体积指数:1.20(约)同样的出气量,只要使用不同空气状况,便可把数字变大20%。不同压力下测试出的实际出风量实际出风量(FAD)的数值与参照的空气状况有关,同时也与在什么压力下测试有关。

例如,55kW的鼓风机在0.5barg时测得的实际出风量约为40m³/min,55kW的微油螺杆式空压机在8barg时测得的实际出风量约为9.1m³/min,而在13barg时测得的实际出风量约为6.8m³/min。因而在比较同功率不同品牌空压机的实际出风量时,要考虑其测试流量时的压力。这里没有严格的理论计算公式来换算,但是有一个公认的经验公式可做参考。

对于喷油螺杆式空压机,如果在压力升高时仍要保持同样的实际出风量,需要增加转子的转速,同时要多消耗6~7%的马达功率。对于完全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则需要增加约10%的功率消耗。举例来说,假定一台55kW微油螺杆机A在7barg下测得实际出风量为9.54m³/min,另一台55kW微油螺杆机B在8bar下测得实际出风量为9.1m³/min,究竟是A的效率高还是B的效率高?

根据上面的经验公式,A要在8barg下仍保持9.54m³/min出风量不变,则需增加6%以上的功率消耗,即55kW×1.06=58.3kW两者的比能分别是:•A:58.3kW÷9.54m³/min=6.11kW/(m³/min)•B:55kW÷9.1m³/min=6.04kW/(m³/min)(6.11-6.04)÷6.04×100%=1.16%这就是说B空压机的效率高1.16%。空压机的马达功率空压机的效率与空压机的实际出风量和马达所消耗的功率有关。实际出风量会因测试方法和表示方法不同而在数值上有很大差异。

在考察空压机的马达功率时同样有类似的情况。同时,空压机的效率还与马达服务系数,马达效率等相关。

特定压力之轴马力人们常用比能(Specificenergy)-单位出气量之动力消耗来衡量空压机效率,这里的动力消耗说的是特定压力之轴马力,意思是空压机出口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点时,空压机主轴所消耗之动力。由于不同厂家选定的压力点不一样,因而标示的轴马力值也不一样。

服务系数(ServiceFactor)空压机的马达功率指的是马达的名义马力或额定功率,但这并不等于马达实际消耗的功率。对于欧洲和中国国内的厂家,马达实际动力消耗一般要小于名牌上的额定功率,而美国的制造厂家在习惯上都配用较小的马达,其服务系数较大如1.25,而在全负载时,马达出力可以超过铭牌的15%,如标识为100HP的马达,其实际出力可能超过115HP。这使得“马达的实际动力消耗一定小于马达铭牌上的额定功率这一老规则被打破了”。

因此,一般而言,对于同马力的空压机,欧洲品牌的风量数据比美国品牌的风量数据小,原因如上。现在有些欧洲品牌的制造厂家已经开始美国的做法了。空压机的效率如上述,考虑空压机的效率要考虑其测试方法,表示状态、测试压力点,实际功率消耗等,同时还要考虑马达效率,因为轴马力只是马达的输出部分,用户支付电费是按输入功率计算的,考察空压机的效率不能不考虑马达的效率。

如此说来,如果不了解每一制造厂在标示空压机和选用马达时所采用的标准,单凭其目录上的资料来比较其效率,几乎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即使是了解了各制造厂所有的细节,也非常难以比较,因为不同标准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END

空压机型号含义图解

  在低碳节能要求日趋严峻的形势下,近三四年来螺杆机取得了显著进步,自主高效主机、两级压缩、永磁变频、一级能效机组已成2016年市场标配,在令人鼓舞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螺杆机发展还不完善,有的重要观点还有歧义,某些标准的设置和贯彻不尽如意,尚须进一步规范。

1

比功率优化是螺杆机发展进程中不可弱化的永恒主题

  常有文章提议将空压机压缩而产生的热由排放大气改为回收利用,特别是螺杆机的弃热多集中在冷却介质中,易于回收,此论甚是。全国海量螺杆机弃热之多有如天文数字,如能将其回收利用,使之在加热水洗澡,锅炉补水预热、工艺加热、空气干燥预热、辅助采暖等诸多方面发挥效益,将是一笔可观的潜在资源。螺杆机散布于高山平地、寒暑不一、条件各异,如何实现全方位、高效率、低成本回收利用是个不小的课题。但多年来说来说去尚停留在加热水洗澡这个单一层面上,本应把精力放在更深层次研讨上,却节外生枝说什么“比功率优化仅仅是一个小改良”、“热能回收利用的效果明显大于比功率优化的效益”、“热能回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节能措施”。对此说,笔者不敢苟同,笔者初时忖其偶然而未在意,孰料无独有偶,“螺杆机节能”之说多年不绝于耳,就连行业X领导也有此议,两者交汇融合而成“螺杆机是节能机,比功率优化价值有限,热能回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节能措施”这种不当论调,使贬低比功率优化的负能量倍增。

   那么,螺杆机节能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比功率是指每分钟单位排气量所消耗的功率,单位kW/(m³/min)它直观的表达了空压机的经济性,应节能而出台的强制性标准GB19153之3.6款明确规定:“……最大输入比功率值为空压机节能评价值。”

   何为改良?现代汉语词典曰其为“去掉事物个别缺点,使更符合要求”,其档次本就不高,再冠以“仅仅是一个小的”改良,直把空压机节能评价值这一强制性标准贬损到可有可无的地步。

   能源大多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这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我国能源紧缺,节能尤为紧迫,怎能任由比功率居高而不顾?忍让宝贵的能源大把投入,变成废热后再去积极回收利用?

   借鉴与之类同的“节约用水与污水净化利用”这事,连普通老百姓都明白,尽管污水净化量远大于节约用水点滴之量,却谁也不因此而看轻节约用水的深远意义,此例可否解惑?

   螺杆机问世后前三十年,因功耗巨大而鲜有问津者,自上世纪60年代引入喷油技术,加之转子型线由点线密封优化为带密封、转子精密加工、关键零部件及主机结构优化设计、细究装配间隙、乃至严控三滤流阻……多年持之以恒,狠抓比功率优化,使能耗一步又一步优化,为螺杆机取代中低压活塞机而形成主流机种立下汗马功劳。GB19153规定:螺杆机能效限定值为3级,优于3级低于2级的T级为目标能效限定值,经举国上下狠抓比功率优化,如今2级能效机都已普及,当年可望而不可及的1级能效机正在由个别系列向全系列拓展,优于1级的S级能效业已崭露头角。时下“能源合同管理”这一引人注目的节能新模式,尽管有多种类型,但不论哪种,其核心抓手都是以1级甚至S级能效机取代约占全国90%以上的2级及以下的在线高能耗机,以获显著的节能收益。

   螺杆机每一步进展都离不开比功率优化这一铁打的主线。

   如今,螺杆机虽有巨大的进步,但比功率仍然偏高,GB19153显示:螺杆机的输入比功率还高于同规格活塞机比10%左右,与发达国家螺杆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节能是个系统工程,凡有利于节能之事均不可小觑,不可相互排斥,比如弃热回收利用便应认真深入探索,但凡事应抓主要矛盾,比功率优化是螺杆机节能工程的牛鼻子,断不可肆意弱化其主导地位。

2

主要参数和型号急待规范

  在加入世贸后十数年群众运动式大上螺杆机的潮流中,因无统一领导,众多企业各自为政,闭门摹仿而又相互技术封锁,无序竞争的结果,使容积流量和额定排气压力两大主参数杂乱无章。

   诸多厂商利用螺杆机经加装增速齿轮箱和加大长径比这两把双刃剑可随意改变容积流量之便捷,不惜性能随之降低的代价,对其任性扩充,比如:应用最广的10-40m³/min流量群,各规格之间仅相差1m³/min这么小的差值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如此大的容积流量之取值还有小数点后的奇葩之举。

   想当年活塞机容积流量3、6、9、20、30、40m³/min各规格差值甚大,与用户用气量或过大或过小不匹配,而今螺杆机却反其道而行之,密如蛛网的流量充斥市场,这两种走极端现象似乎应反思。   额定排气压力通常参照风动工具及低压气动设备的工作压力设定,在螺杆机设计中,额定排气压力是确定容积流量和驱动功率的前提条件,如此严肃的主参数亦如容器流量一样任性而为,0.4MPa、0.5MPa、0.7MPa、0.8MPa、1.0MPa、1.2MPa、1.25MPa、1.3MPa、1.4MPa、1.6MPa密如蛛网般涌现。

   如今,虽早有JB6430和GB19153两标准,但容积流量和额定排气压力两大主参数随意取值的先天不足仍无明显改观。

   型号是空压机的名片,含有型式、冷却方式、容积流量、额定排气压力等诸多重要信息,绝非人类起名仅含主观意愿那种简单而随意的符号。活塞机早期就按照型号编制规则统一编制型号,为二三代业内各界人士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号称先进的螺杆机虽早已是主流机种,但至今还无型号编制规则,各厂商型号互不统一,就连专业人士也难及时猜其全部内涵,至于广大用户在其咨询、选型、招标采购等各环节,面对五花八门的型号,更是莫明其妙而无从下手。

   没有与外界相互交流沟通的型号其存在价值无疑大打折扣。

3

额定排气压力0.8MPa存在价值探讨

  在1988年,3、6、8.5m³/min三款低压活塞机更新改造全国联合设计会上,通用所提出“鉴于风动工具、低压气动设备的工作压力均≤0.63MPa,此前仿苏的3.6m³/min两款活塞机额定排气压力0.8MPa,相对≤0.63MPa工作压力裕度高达27%,无功损耗太大,GB7787-87活塞机基本参数标准已将0.8MPa改为0.7MPa,要求本次联合设计贯彻此标准,由于较多参会企业坚称用户都认0.8MPa,改为0.7MPa怕用户不接受,在认识不统一情况下,决定强度设计按0.8MPa(成本增加有限),一二级缸径按0.7MPa设计,形成最佳压缩比(运行效率高),既照顾少数0.8MPa用户的安全运行,又使广大用户在额定排气压力0.7MPa下得以运行节能,待0.8MPa暂与0.7MPa并存一段时间,验证后再议其去留。

   笔者所在企业参与8.5m³/min这项全新设计项目,并承担试制任务,力挺通用所的主张,按0.7MPa调试出厂,并对用户进行全程跟踪验证0.7MPa的可行性。鉴于样机容积流量达9.12m³/min,比功率5.94kW/(m³/min),轴功率5.94×9.12=54.17kW,远优于先前所拟55kW电机驱动容积流量8.5m³/min额定排气压力0.8Mpa的原方案,按电机满负荷效率最佳,将8.5m³/min规格提升为9m³/min,获通用所批准并推广,自1990年试制成功至今一直按0.7MPa出厂。本企业除接到襄阳轴承厂咨询过由0.7MPa加大致0.8MPa的可行性之外再无有关0.8MPa咨询和应用之事。活塞机标准将额定排气压力0.8MPa改为0.7MPa经历史验证此决策是正确的,是早期节能的一大亮点。

   至于0.8MPa暂与0.7MPa并存一段时间再议0.8MPa去留之说,因之后再无人提起而不了了之,沉寂于历史中。

   螺杆机的额定排气压力,各厂家一开始便不约而同的取0.8MPa,之后才渐有0.7MPa,GB19153将0.8MPa与0.7MPa并列,从此0.8MPa便以标准的形式稳如泰山。

   众所周知,螺杆机的能耗与输出压力成正比,排气压力每升高0.1MPa,总能耗便增大7%左右,全国海量螺杆机能耗节约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

   活塞机多年验证额定压力0.7MPa的可行性,怎么号称先进的螺杆机的额定排气压力却非得比活塞机高0.1MPa,任由7%的能耗损失于不顾呢?

   工作压力≤0.63MPa的用气对象,其管路系统均较简单,其合理的系统压降通常不应超过供气压力的10%,若供气压力0.7MPa还不能满足≤0.63MPa工作压力需求,这表明用气系统自身有问题,应检查一下用气系统原始设计,供气量是否能满足风动机具正常用气量所需、系统的管路是否过细或过长、走向不合理造成流动阻力过大导致系统压降超限、运行中有无堵塞或泄漏、间歇性大用气量峰值需求的系统之储气罐容积是否足够大……无论上述哪种原因,均非额定压力0.7MPa不足之过,提高额定排气压力至0.8MPa的做法,那是代人受过,不但掩盖用气系统之差错,更严重的是以权威的标准形式放任7%能量损失。

   不可否认,偌大中国必有排气压力0.8MPa的需求,但多年经验表明其量不大,不是主流,不妨借鉴活塞机照顾0.8MPa需求的范例:强度设计满足0.8MPa,内压力比按0.7MPa,即可确保少数0.8MPa运行安全,又可使广大用户在额定排气压力0.78MPa下运行得以永久性节能。

   当初将螺杆机额定排气压力定为0.8MPa一者活塞机的0.8MPa存废之争,后人知之甚少,二者可能与国人贪大求稳高点比低点保险的思维定式有关,0.8MPa比0.7MPa压力高,用户愿意买,谁还冒风险取值0.7MPa呢?然如今节能日趋紧迫,再不纠偏更待何时?!

   如认定额定压力0.7MPa可行,令内压力比与外压力比相等,这轻而易举的小改进,便可获得明显的节能收益何乐而不为

   如认为当年额定排气压力0.7MPa虽然可行,但那是在活塞机上取得的,螺杆机是否适用尚难定论,为节能计,有关领导部门是否可组织有关专家和企业予以深度研判。

   如还不能决策,可否退一步,将0.8MPa与0.7MPa整合为0.75MPa,使额定排气压力这严肃的主参数结束0.8MPa与0.7MPa取值仅差0.1MPa并列的怪胎。

   如果额定排气压力0.75MPa,供气压力裕度高达20%还不能满足需求的话,这恐怕就不是技术研讨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4

单一内压力比还要苟存到何时

  众所周知,螺杆空压机的内压力比系指齿间容积的内压缩终了压力与吸气压力之比,内压力比等于外压力比,绝热效率最佳,若两者不相等,无论是过压缩还是欠压缩都将导致效率恶化,并产生额外噪声,相差越大越甚。

   迄今市场上所见之国内外螺杆空压机均为单一内压力比,仅与0.7MPa和0.8MPa适配,至于其他各种排气压力需求,只能通过减压或节流这种产生额外能耗的方式凑合用,特别是较常用的0.4MPa和1.25MPa这两种排气压力,因与这唯一的内压力比偏离过多,额外能量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做为曾经的设计人员,至今不确知GB19153中的1.0MPa和1.25MPa两种排气压力的输入比功率是在仅与0.7MPa、0.8MPa适配的内压力比条件下设(测)定的呢,还是在分别与1.0MPa、1.25MPa排气压力相等(当)的内压力比条件下设(测)定的。如是前者,内外压力比相差悬殊,附加能量损失势必很大,这种通过标准的形式,以牺牲能量为代价的下策,岂不与节能国策相悖?如是后者,市场上尚无适配内压力比机型,虽有个别企业宣称可提供不同内压力比机型,也只不过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叫企业如何贯彻执行呢?

   既然谁都知道以唯一内压力比应对0.35MPa-1.6MPa宽广范围的各种排气压力有额外的能量损失,为何这明知是违背节能国策的单一内压力比却能坚挺多年而无人问津?是改变内压力比有难度没有企业顾意干呢,还是有关领导部门认为没必要管而放任自流?众所周知:改变内压力比可通过改变排气孔口轴向位置轻而易举的实现,笔者浅见:提供太多内压力比,既无必要也不现实,但为偏离这唯一的内压力比甚多的0.4MPa和1.25MPa两种较常用的排气压力提供相等(当)的内压力比机型,而其他较少应用的排气压力将能以较小的偏离就近借用,实现以三种内压力比机型为多种不同排气压力服务,便可收到明显节能收益。

   鉴于当下企业多是以销定产,三种内压力比机型当不致产生积压库存之虞。

   有人大代表针对高效电机标准推广不利现状,在高层提出强制执行的提案,为节能计,空压机有关领导部门可否借鉴此种为节能而敢言的壮举,出台强制推行至少三种内压力比机型的规定,并辅以适当奖励的政策,此举将使1.0MPa和1.25MPa两种排气压力的输入比功率降低,也可促使企业主动求变。

   多年来国内0.35MPa-0.5MPa排气压力用户并不少见,其所用螺杆机因内压力比偏离排气压力太多,不得不以减压却不能降低过压缩而发生额外耗能的方式凑合用,且油分降压,冷却油量随之减少,使得温度上升,可靠性随之降低,此种负面效果绝非个案。

   后起之秀单螺杆机已先于双螺杆机拥有国标,且含0.4MPa系列,为何双螺杆机标准无0.4MPa系列?0.4MPa排气压力用户承受温度高、能耗高、可靠性差之弊端,要延续到何时?

5

由柴动空压机无考核谈及螺杆机旋向之弊

  柴动空压机因有车蓬、车轮,可灵活拖动转场,无需厂房和水电系统等巨额基建投资,广泛应用户外,特别是无电少水的边远野外山区经常转移工地的基建工程,为国民经济发挥巨大作用。只因国家对其无考核,导致其只重可靠性而忽视经济性和通过性。柴动空压机的设计都是采用现有定型的空压机主机改装而成,其轴功率与柴油机标定功率大多不匹配,设计者既不愿改变主机去适应柴油机,又多是在对柴油机认知有限的基础上,认为驱动功率大点保险的心态下,导致驱动功率储备过大,大马拉小车比比皆是,额外的能量损失长期无人过问,又因无通过性考核,以致傻大粗笨成其一大特色,较之汽车相形见拙,这虽与设计者技能有关,但与无考核随意而为,也有脱不掉干系的。

   如今柴动螺杆机已迅速取代柴动活塞机,遗憾的是后者上述弊端非但没有改进,反而又新添螺杆机旋向不适的窝心事。

   柴油机除极个别需求外都是单一旋向,而螺杆机却是既有左旋,又有右旋,这就导致相当数量的螺杆机旋向不匹配,迄今无奈之下的对策是在两者间加装单级齿轮箱改变旋向,此举存在诸多弊病:

   a、齿轮传动效率97—98%,仅此一项便产生2—3%的无功损耗;

   b、柴油机与螺杆机转速相当仅为改变旋向而加装传动比接近1:1齿轮箱,因转速高,齿轮精度要求高,材料要优质、热处理需严格,使整机价格动辄推高过万甚至数万之多,既无端造成浪费又加重用户购机费用。

   c、螺杆机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因加装齿轮箱而丧失,因之又使傻大粗苯的机组外形更加肥胖。

   柴动螺杆机经常途经山坡狭窄沟沟坎坎的无路地段,车体太宽难通过,车身太高重心高易倾覆,无论市场还是展会上所见柴动螺杆机高和宽多是超过2米以上的庞然大物,其通过性实在难如人意。

   令人不解的是既有左旋又有右旋的螺杆机,所见柴动螺杆机却多是选用旋向不适的螺杆主机,缘何置性能良好旋向相同的螺杆机于不顾,偏偏喜好加装百害无一利的齿轮箱呢?

   倘若国家有关部门为节能而出台柴动螺杆机性能和通过性考核标准并实施考核的话,必将促使旋向不适企业主动求变,喜装齿轮箱者将无米可炊,大马拉小车之弊定将随之改观,肥头大耳者亦将忙于减肥。

   问题是,量大面广的柴动空压机这油老虎不予考核,是卡在什么环节上了呢?

6

如何全面评价空压机节能水平

   众所周知,用户的用气量是变化的,所购空压机容积流量是按其最大用气量再加一定的储备而选定,故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经常发生用气量小于容积流量。为此空压机之调控系统可自动使其产气量随用气量减少而自动减少,确保不超压,即空压机由满负荷状态转换为部分负荷状态运行。满负荷状态系空压机的最佳状态,产气量最高,效率最佳,此状态再无节能潜力可挖。部分负荷状态时空压机的主机及电机二者均偏离其最佳状态,效率随之降低,偏离越多,降低越甚。不同调控方式可使部分负荷状态的能耗各不相同,故部分负荷状态具有可挖之节能潜力。

   空压机在规定工况下满负荷状态最大输入比功率值为空压机节能评价值,并以此评定其能效等级。力求优化输入比功率,所获得的仅是其满负荷状态的低能耗,这虽是空压机节能的主要节能环节,但若全面评价空压机节能水平,尚须顾及不可回避的部分负荷的节能,才能真正全面评价空压机运行节能水平。

   近几年传人我国的永磁变频调控,突破了以往各种调控方式多年徘徊在低水平的困*,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益,时下每当提及螺杆机,言必称永磁变频,可见其在空压机节能中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先前对于节能10—15%便觉得很可观,之后听闻15—29.5%的节能成果,更是令人振奋,如今又惊闻38%、42%的节能新高点。在这令人惊叹之际,似有必要抓紧时间澄清一下这个节能百分比是相对谁而言这一疑虑。

   试问,这些数据是指相对总能耗的百分比呢?还是相对部分负荷能耗的百分比?是相对单机而言还是相对变频与工频混搭组合而言?是套用某标准的书面数据呢,还是实际上机实测数据?

   联想到国内不在少数的组装企业大多采用D国XXX品牌主机,有的厂家精雕细刻而获近乎一级能效,而有的厂家粗制滥造连3级能效也勉强的现实,便可足以明晰其误。

空压机的型号参数怎么理解?

我司案卷号:0706XXXXC/DM

时间 :XXXX年9月4日

收件方:XX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支公司  

收件人:XXX女士

公估报告

XXXX食品饮料有限公司XXXX年6月19日

某型号空压机损坏案

保险单号:PQSAXXXX11010204000010

被保险人名称:XXXX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XXXX果汁饮料有限公司

地址:XX市XX区北

营业性质:饮料与食品工厂

保险期限:自XXXX年7月21日0时起至XXXX年7月20日24时止

保险人:XX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市分公司

保险险种:机器损坏险

总保险金额:RMB148.274.141.7

每次事故免赔额 :RMB2,000.00

事故发生时间:XXXX年6月19日,星期二晚21时左右

事故发生地点: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的XXXX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查勘日期:XXXX年6月22日

被保险方联系人:动力部经理XXX先生

索赔金额:RMB229,000.00

赔付金额:RMB0元

一、事故概述

XXXX年6月19日,晚上21时左右,XXXX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饮料公司”)的空气压缩机报警装置报警并有异常声音发出,操作工人XXX先生检查发现一级排气温度过高,达到225oC(正常温度为180oC-200oC)。第二条,维修厂家XX(上海)(以下简称“维修厂家”)委派XXX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查。经检查,工程师发现该空气压缩机的低压转子损坏,低压转子轴承,主轴轴承损坏,全部需要更换。

二、索赔情况

被保险人根据维修厂家的收费标准和支付金额,向保险人提出了RMB229,000.00的索赔请求。

三、现场查勘情况

在XXXX年6月21日接到的保险人的调查指令后,我公司立即与饮料公司进行了联系,并于第二天赶到本次事故的事故现场,饮料公司的所在地XX市XX区XX路XX号。

到达后,我司公估师见到了饮料公司动力部经理XXX先生,并了解了如上所述完整的事故经过。

据了解,XXXX年6月4日,某型号高压转子和齿轮损坏后,此后该机器一直处于停机状态。为了迅速恢复生产,饮料公司从某某有限公司租借了高压转子和齿轮,于6月9日恢复生产。

生产恢复以后,该空气压缩机按照正常的生产程序运转。XXXX年6月19日,晚上21时左右,空气压缩机报警装置报警并有异常声音发出,操作工人XXX先生检查发现一级排气温度过高,达到225oC(正常温度为180oC-200oC)。XXX先生立即关闭了机器,并向动力部经理XXX先生和负责生产和设备的副厂长马先生报告。XXX先生到达现场后,打开机器发现低压转子抱死,且由于在高温状态下停转,颜色被烧得发红。

第二天,饮料公司联系生产厂家在上海的分公司(“维修厂家”)并要求他们委派工程师前来检修。

随后,饮料公司将此次事故及时告知了相关各方。

公估师在现场看到,该空气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机器外壳被打开,低压转子、主轴、租借的主轴齿轮都被拆下来放在旁边。大量润滑油流到地上,还没有来得及清洁。

我方在现场检查时,发现已经拆下来的低压转子的轴承破裂,内部珠子丢失,低压转子的转轴颜色发红,主轴轴承磨损严重。

经过维修厂家的详细检测,低压转子,低压转子的轴承和轴承套,主轴轴承以及齿轮箱的密封组件包都已经损坏且无法修复,必须更换。

四、事故原因分析

饮料公司的副厂长X先生和XXX先生讨论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时,我方得知XXXX年5月1日至4日,利用员工休假期间,公司对该空压机进行了维护保养。维护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员工缺乏经验,用于清洗油冷却器的配备的酸性清洁剂浓度过高或者冷却器在清洁剂内浸泡的时间太长,导致油冷却器的油水隔膜受损。在机器运行过程中,部分水透过隔膜混入油中,润滑油变质。

6月4日高压转子和齿轮损坏的事故发生以后,维修厂家的工程师检查时低压转子的轴承没有损坏,因而没有要求饮料公司更换低压转子的轴承。

然而,据分析,当时低压转子的轴承已经存在潜在的隐患。在恢复生产后的运行过程中(6月9日至6月19日),低压转子的轴承最先破裂,碎片和钢珠落入齿轮箱中,影响齿轮的转动,进而导致高速运转的低压转子突然停转,抱死,主轴轴承损坏。

五、保险责任认定

(1)根据PQSAXXXX11010204000010号保单,约定保险期限XXXX年7月21日0时起至XXXX年7月20日24时止。经查,本次事故发生在XXXX年6月19日,在保险期限内。

(2)本保险单经保险人签章,被保险人如约履行了缴付保险费义务,因此是保险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3)本保险单明确规定责任范围:在本保险期内,若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被保险机器及附属设备因下列原因引起或构成突然的、不可预料的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坏或灭失(以下简称"损失"),本公司按本保险单的规定负责赔偿。

(一)设计、制造或安装错误、铸造和原材料缺陷;

(二)工人、技术人员操作错误、缺乏经验、技术不善、疏忽、过失、恶意行为;

(三)离心力引起的断裂;

(四)超负荷、超电压、碰线、电弧、漏电、短路、大气放电、感应电及其他电气原因;

(五)除本条款中"二、除外责任"规定以外的其他原因。

(4)本次事故中,由于被保险人的技术人员的疏忽及过失,缺少经验,XXXX年5月1日至4日,对该空压机进行了维护保养。维护过程中用于清洗油冷却器的配备的酸性清洁剂浓度过高或者冷却器在清洁剂内浸泡的时间太长,导致油冷却器的油水隔膜受损。在机器运行过程中,部分水透过隔膜混入油中,润滑油变质。本次隐患在6月4日造成空压机损坏后,维修厂家的工程师进行了检查及维修。并对损坏部分进行了更换,保险人亦承担了赔偿责任。然而,当时低压转子的轴承已经存在潜在的隐患。维修技术人员本该进行彻底检查并更换,但是,维修厂家的技术人员并没有提出更换,而是继续使用,在恢复生产后的运行过程中(6月9日至6月19日),低压转子的轴承最先破裂,碎片和钢珠落入齿轮箱中,影响齿轮的转动,进而导致高速运转的低压转子突然停转,抱死,主轴轴承损坏。因此,对于上述损失,维修技术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5)在责任免除有以下约定:

除外责任:

本公司对由于下列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不负责赔偿:

(一)机器设备运行必然引起的后果,如自然磨损、氧化、腐蚀、锈蚀、孔蚀、锅垢等物理性变化或化学反应;

(二)各种传送带、缆绳、金属线、链条、轮胎、可调换或替代的钻头、钻杆、刀具、印刷滚筒、套筒、活动管道、玻璃、磁、陶及钢筛、网筛、毛毡制品、一切操作中的媒介物(如润滑油、燃料、催化剂等)及其他各种易损、易耗品;

(三)被保险人及其代表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的被保险机器及其附属设备在本保险开始前已经存在的缺点或缺陷;

(四)根据法律或契约应由供货方、制造人、安装人或修理人负责的损失或费用;

(五)……

综合以上分析,本公司认为,对于此次事故,由于修理人的责任,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六、损失核定

维修厂家是生产厂商在中国大陆指定的唯一维修商,也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有能力维修受损型号空压机的维修公司。该公司最初为饮料公司此次事故造成的机器维修费用开出RMB254,428.00的报价。经过反复的协商,最终饮料公司接受了RMB229,000.00的价格,并表示这是可以做出让步的最低价格。

经校核和理算后,我方认为以上费用是合理的。

表1某型号空压机修复费用一览表

序号

受损部件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总价(元)

1

低压转子

1

221,641.00

221,641.00

2

低压转子安装包

1

2,396.00

2,396.00

3

主轴轴承维修包

1

4,742.00

4,742.00

4

主轴密封组建包

1

8,681.00

8,681.00

5

齿轮箱密封组件包

1

600.00

600.00

6

专用润滑油

4

2,592.00

10,368.00

7

人工费

6,000.00

6,000.00

合计

254,428.00

合约订价

229,000.00

七、关于是否足额投保问题

经查,被保险人投保清单,机器设备部分保险金额为148,274,141.7元;被保险人XXXX年5月31日固定资产盘点表显示机器设备原值为133,283,114.47元。保险金额大于保险价值,应为足额投保。

八、关于本案的免赔额问题

根据保险单的约定,每次事故免赔额为人民币2000.00元。

九、关于本案是否存在代为追偿问题

本次事故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不存在向第三者追偿的问题。

十、公估结论

本案标的由于被保险人技术人员操作失误及缺乏经验,在维修保养过程中造成用于清洗油冷却器的配备的酸性清洁剂浓度过高或者冷却器在清洁剂内浸泡的时间太长,导致油冷却器的油水隔膜受损。在机器运行过程中,部分水透过隔膜混入油中,润滑油变质。XXXX年6月4日,最终造成压缩机受损。保险人依照保单的约定履行了赔偿义务。但是,维修厂家维修技术人员本该进行彻底检查并更换,及时更换低压转子的轴承已经存在潜在的隐患。但是,维修厂家的技术人员并没有提出更换,而是继续使用,在被保险人恢复生产后的运行过程中(6月9日至6月19日),低压转子的轴承最先破裂,进而导致高速运转的低压转子突然停转,抱死,主轴轴承损坏。因此,对于上述损失,维修技术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保险单的约定,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本案建议保险人赔付金额:零元

XX保险公估有限公司

公估师

  

授权签名

XXXX年9月4日

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进行交流!

空压机因为头盔又火了!一大波工厂日夜赶工,缺口将超2亿个!

这些空压机企业停止GCCA认证,合肥通用机械认证中心已注销以下企业认证资格

为什么变频空压机保养要贵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