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电容器组型号(电容器组型号参数含义)

2024-04-09 15:43:5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电容器组型号上各个字母的含义
  2. 电容器组型号字母含义对应表
  3. 电容器组型号参数含义
  4. 电容器组型号含义 tbb
  5. 电容器组型号含义 tbb AC 百分数
  6. 电容器组型号和容量的关系
  7. 电容器组型号BFMH/√3一750一1x3W图片一组有几台
  8. 电容器组型号含义
  9. 电容器型号含义

电容器组型号上各个字母的含义

优质

电容的型号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陶瓷电容:常用的有贴片陶瓷电容、多层陶瓷电容、单层陶瓷电容等。

2. 电解电容:常用的有铝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等。

3. 有机电容:常用的有聚酯薄膜电容、聚丙烯薄膜电容等。

4. 金属化聚酯薄膜电容:常用的有金属化聚酯薄膜电容、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等。

5. 金属箔电容:常用的有铝箔电容、铜箔电容等。

6. 变容器:常用的有机械式变容器、电子式变容器等。

7. 电容阵列:常用的有贴片电容阵列、插件电容阵列等。

以上是常见的电容型号,不同型号的电容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电容器组型号字母含义对应表

国产电容器型号命名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字母“C”表示主称为电容器。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电容器的介质材料。

第三部分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电容器的类别。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

国外电容器的型号命名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电容器的类型。

第二部分用数字表示外形结构。

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温度特性。

第四部分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耐压值。

第五部分用数字表示标称容量。

第六部分用字母表示允许偏差。再具体的,需要去参考详细的标准。

电容器组型号参数含义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用c表示电容,电容单位有法拉(f)、微法拉(uf)、皮法拉(pf),1f=10^6uf=10^12pf一、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国产电容器的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于压敏、可变、真空电容器)。依次分别代表名称、材料、分类和序号。第一部分:名称,用字母表示,电容器用c。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用字母表示。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用字母表示产品的材料:a-钽电解、b-聚苯乙烯等非极性薄膜、c-高频陶瓷、d-铝电解、e-其它材料电解、g-合金电解、h-复合介质、i-玻璃釉、j-金属化纸、l-涤纶等极性有机薄膜、n-铌电解、o-玻璃膜、q-漆膜、t-低频陶瓷、v-云母纸、y-云母、z-纸介

电容器组型号含义 tbb

没办法.看标注只知道C型.0501生产年份.没有电容值.也没伏数.知型号啊.

电容器组型号含义 tbb AC 百分数

400A单个电容器组电流开合试验CO80次

200A背对背电容器组电流开合试验CO80次

40A背对背电容器组电流开合试验O24次

电容器组型号和容量的关系

一般在变电站的低压侧通常装设并联电容器组,以补偿无功功率的不足,来提高母线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达到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主要由高压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氧化锌避雷器、接地闸刀、支柱绝缘子、连接母线和电容器台架构等设备组成。 

并联电容器组可以接成星形(包括双星形),也可接成三角形。需要指出,相同容量的电容器接成三角形时,发出的无功功率是星形连接的3倍,但每相电容器上承受的电压是星形连接时的3倍(绝缘的要求相应提高)。

按照装置布置形式可分为柜式、框架式布置方式:

①柜式电容器装置结构即将配置的电容器单元器件安装在柜体内的结构,并电抗器柜、放电柜、电容器柜组成。

②框架式电容器装置结构即由角钢、槽钢等组成的框架,电容器单元安装在框架上,按照需要多个模块之间连接并与支柱绝缘子组成各种容量和电压等级的电容器组。

在较大容量的电容器组中,电压中的小量高次谐波,在电容器中产生较大的高次谐波电流,容易造成电容器的过负荷,为此可在每相电容器组中串接一只电抗器以限制高次谐波电流。

(1)电容器组与断路器之间连接线以及电容器组内部连线上的相间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

(2)电容器组的故障,指的是电容器内部极间短路以及电容器组中多台电容器故障。

(3)电容器组过负荷。

(4)电容器组的供电电压升高。

(5)电容器组失压。

依据继电保护相关规定,电容器组应配置不平衡保护,并且准确的配置不仅能保证设备发生故障时正确动作,防止保护误动、拒动等异常事件发生。

根据保护要求、接线方式等不同的选择。

电容器装置一般设外熔丝、内熔丝保护,二级保护有单星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双星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相电压差动保护、桥式电流保护等,另外系统还设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等保护。

3.1过流保护

对电容器组与断路器之间连接线以及电容器组内部连线上的相间短路故障,应装设带短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动作于跳闸。

继电器动作电流按躲过电容器组长期允许的最大工作电流整定。

过电流保护经0.3~0.5s延时跳闸,以躲过电容器组投入时的涌流,同时也躲过F-C回路控制时熔断器的熔断时间。

过电流保护一般是两段式或三段式。当为两段式时,第Ⅱ段兼做过负荷保护用,通常为定时限特性。当为三段式时,第Ⅱ段为定时限特性,第Ⅲ段可以是定时限特性,可以是反时限特性。

F-C回路是由高压限流式熔断器(Fuse)和真空接触器(Contactor)构成的开关回路,是集成化的多功能综合继电保护装置及操作过电压吸收装置所组成的具有各种保护功能的新型配电装置,主要用于高压电动机和变压器的操作和保护。早在70年代,国外就有许多大容量发电厂高压厂用电系统采用F-C回路,自80年代末,F-C回路在我国大机组高压厂用电系统得到推广。如今在中小机组和其他行业的中压配电装置上也时有采用。

F-C回路可用于短路电流不大于40kA的高压厂用电系统,当电机容量小于800kW或者变压器容量小于1200kV·A时,都可以使用F-C回路,相比用断路器开关柜要便宜。

一般具有高分断能力的断路器其额定电流也大,集控制、保护功能于一体造价高,用它去控制高压电动机操作频繁。而以F-C回路取代断路器,接触器承担了全部的控制功能和部分保护功能;通过恰当的继电保护装置后,接触器能够开断一定的过载电流,并且可以频繁操作,充分发挥接触器寿命长的优势,而短路保护由熔断器担当。

定时限:即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是固定的,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

反时限:即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与反应到继电器中的短路电流大小成反比关系,短路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反时限特性也称反比延时特性。

3.2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详见下节04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四种接线方式)

 3.3电容器组过负荷保护

 电容器组过负荷是由系统过电压及高次谐波所引起。按规定电容器应能在1.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对于电容量具有最大正偏差(100%)的电容器,过电流允许达到1.43倍额定电流。

电容器组必装设反映稳态电压升高的过电压保护,而且大容量电容器组一般装设抑制高次谐波的串联电抗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不装过负荷保护。

仅当系统高次谐波含量较高或实测电容器回路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才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为与电容器过载特性相配合,宜采用反时限特性过负荷保护。

一般情况下,过负荷保护与过电流保护结合在一起。

 3.4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

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与多台电容器切除后的过电压保护,其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是供电电压过高保护整个电容器组不损坏,后者是在供电电压正常情况下,电容器组内部故障K台电容器切除后,使电容器上电压分布不均匀,保护切除电容器组使该段上剩余电容器不受过电压损坏。

因此,保护构成的原理也是不同的。

电容器组只能允许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当供电母线稳态电压升高时,过电压保护应动作,带时限发信号或跳闸。

 过电压保护应采用反时限特性,但为简化,一般采用定时限特性。

当电容器组设有以电压为判据的自动投切装置时,可不设过电压保护。

 3.5电容器组的低电压保护

当供电电压消失,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使电容器重新带电时,会产生不期望的暂态过程,此时需要跳开电容器组以阻止该过程。

 电容器组失去电源开始放电,其上电压逐渐降低。若残余电压未放电到0.1倍额定电压就恢复供电,则电容器组上将承受高于1,1倍额定电压的合闸过电压,导致电容器组的损坏,因而装设低电压保护。

 低电压保护所用电压接于高压母线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只有当三相电压同时降低到低电压动作值时,保护才可动作。

 3.6其他保护

 微机型电容器组保护除上述保护功能外,一般还具有自动投切功能或低压自投功能。

自动投切功能指的是电压偏高时自动切除电容器组,电压偏低时自动投入电容器组,以调节母线电压,该功能可由控制字设定为投入或退出。

对于电容器组中采用的串联电抗器,因其容量较小,一般不装设继电保护。

 对于油浸自冷式电抗器,主要利用气体继电器作电抗器内部故障的保护。重瓦斯动作于跳闸,轻瓦斯动作于信号。

 4.1电容器组为单星形接线时常用零序电压保护(单星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并联电容器组连接形成单星不接地方式,在电压互感器形成开口三角。当电容器组任意相电容单元故障时,中性点偏移,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处电压增大,当数值大于整定值,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实际应用中一般不需设三台电压互感器,利用每相中放电线圈形成开口三角电压保护。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

 

 PT开口三角形上的电压反应电容器组端点对中性点N的零序电压。PT一次绕组兼做电容器组的放电线圈:

 

 10kV单星形并联电容器组连接方式根据电抗器安装位置不同还可分为以下两种常见的一次接线方式。

其中,QS为隔离开关,QE为接地刀闸,F为避雷器,TV为放电线圈,C为电容器单元的串并联组合(以下简称电容器单元组),L为串联电抗器,整组装置经10kV高压电缆连接至电容器开关柜。

 

 虽然设计规范建议电抗器宜位于电源侧,但在工程实践中,多采取图(a)接线方式,尽管不能限制并联电容器组母线侧短路时的系统短路电流,但在限制合闸涌流和抑制谐波方面与图(b)具有相同的效果,经济性较高。

4.2电容器组为双星形接线时常用中性线不平衡电流保护(双星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 

并联电容器组连接形成双星不接地方式,在接线中性点处设置一个电流互感器,即形成双星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

当对称的任一桥臂发生电容单元故障,两侧电容也会不对称,随即在中性点处形成不平衡电流,当数值超过整定值时,保护动作切除故障。接线方式如下图:

4.3桥式电流保护

并联电容器组连接形成单星不接地方式,架构上形成桥式,每个桥臂装设对称的电容器,并在桥边中点放置电流互感器,即形成桥式电流保护。

当任一相桥臂电容器单元故障时,产生不平衡电流,数值大于整定值时,保护动作切除故障。接线方式如图所示:

4.4电容器组为单星形接线且每相由两组电容器串联组成时常用电压差动保护(相电压差动保护)

并联电容器组连接形成单星形不接地方式,任一相电容器单元先并后串,并把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连接,形成相电压差动保护。

当任一串电容器单元故障时,导致段电压不平衡,相间电压差值不断增大,数值大于整定值时,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如下图所示:

正常运行时,电容器组两串联段上电压相等,可认为差电压△UA、△UB、△UC均为零(实际存在很小的不平衡电压),保护不动作;

当某相多台电容器切除后(每台电容器具有专用熔断器),两串联段上电压不相等,该相出现差电压,保护动作,如下图所示:

每相电容器等效为两个电容器串联布置的电力电容器装置的电压保护,通常利用放电线圈构成回路接线。

电力电容器装置采用的放电线圈,相当于一个电压互感器。其放电线圈的两个二次绕组采用反极性连接后将“差电压”引入保护装置。由原理接线可知,电容器正常运行时,由于每相电容量相同,在放电线圈二次绕组引起的电压也就相同,使得差电压为零,保护不会动作;当部分电容器出现故障、击穿时,造成放电线圈一次绕组间的电容量不同,引起放电线圈二次电压不相等,将造成差压不为零,当差压超过定值时保护动作出口,将电容器切除。

某现场错误接线如下图2所示。该接线中,将本应独立引入保护装置的接线,错误地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虚地点”(零电位点),造成了各相接地点与三相连接点之间的绕组短接。

由于放电线圈相当于一个电压互感器,这样接线就造成了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短路。电容器带电后,首先造成放电线圈绝缘损坏、放电线圈故障,进而造成电容器上的电压分布严重不均衡,引起过压电容器的击穿,最终导致整组电容器装置的报废。

通过简化接线,如图3所示,更能清晰、直观地反映出接线的错误。

引起此次错误的一部分原因,是验收中对电容器保护功能与回路的验收,没有考虑电容器组相差电压保护二次绕组采用反极性连接后将“差电压”引入保护装置接线的特点,在放电线圈一次侧加压验证回路的正确性。

关于对电容器组相差电压保护二次回路正确性的验证。因放电线圈二次绕组采用反极性接法,使得二次回路正常运行情况下没有电压,其回路正确性与装置功能的验证,不能简单地依照线路保护回路的验证方法,在二次侧进行,而应在放电线圈一次侧加压验证,以便更好地验证参数的均衡性。

5.1500kV和220kV变电站投切主变时,110kV变电站中10kV电容器组过流保护动作跳闸

在500kV和220kV变电站投切主变压器时,110kV变电站中10kV电容器组过流保护动作跳闸。究其原因是电压中的高次谐波,在电容器中产生较大的高谐波电流,造成电容器的过负荷甚至跳闸。

为此,有些厂家的过电流保护推荐使用“电流有效值”不使用“电流的峰-峰值”作为过电流峰值判据。减少500kV和220kV变电站投切主变时,110kV变电站中10kV电容器组过流保护动作跳闸的机会。

5.2电容器电压保护动作后故障查找方法

实际运行中,电容器电压保护动作可能是由于电容器电容量不平衡、放电线圈性能差异、避雷器击穿、系统电压不平衡、系统电压谐波、放电线圈二次绕组故障等原因引起。在进行故障查找时,需优化检查项目顺序,快速锁定故障元件。

10.2防止并联电容器装置损坏事故

10.2.1设计阶段

10.2.1.1电容器单元选型时应采用内熔丝结构,单台电容器保护应避免同时采用外熔断器和内熔丝保护。

10.2.1.2单台电容器耐爆容量不低于15kJ。

10.2.1.3同一型号产品必须提供耐久性试验报告。对每一批次产品,生产厂家需提供能覆盖此批次产品的耐久性试验报告。

10.2.1.4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用交流并联电容器及交流滤波电容器在设计环节应有防鸟害措施。

10.2.1.5电容器端子间或端子与汇流母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带绝缘护套的软铜线。

10.2.1.6新安装电容器的汇流母线应采用铜排。

10.2.1.7放电线圈应采用全密封结构,放电线圈首、末端必须与电容器首、末端相连接。

10.2.1.8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线方式应采用星形接线、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10.2.1.9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安装在紧靠电容器高压侧入口处的位置。

10.2.1.10选用电容器组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时,应充分考虑其通流容量。避雷器的2ms方波通流能力应满足标准中通流容量的要求。

10.2.1.11电容器成套装置生产厂家应提供电容器组保护计算方法和保护整定值。

10.2.1.12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户内安装时,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余热功率对电容器室(柜)进行通风设计。

10.2.1.13电容器室进风口和出风口应对侧对角布置。

10.2.2基建阶段

10.2.2.1并联电容器装置正式投运时,应进行冲击合闸试验,投切次数为3次,每次合闸时间间隔不少于5min。

10.2.2.2应逐个对电容器接头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确保接头和连接导线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且接触完好。

10.2.3运行阶段

10.2.3.1电容器例行停电试验时应逐台进行单台电容器电容量的测量,应使用不拆连接线的测量方法,避免因拆、装连接线条件下,导致套管受力而发生套管漏油的故障。

10.2.3.2对于内熔丝电容器,当电容量减少超过铭牌标注电容量的3%时,应退出运行,避免因电容器带故障运行而发展成扩大性故障。对于无内熔丝的电容器,一旦发现电容量增大超过一个串段击穿所引起的电容量增大时,应立即退出运行,避免因电容器带故障运行而发展成扩大性故障。

10.2.3.3采用AVC等自动投切系统控制的多组电容器投切策略应保持各组投切次数均衡,避免反复投切同一组,而其他组长时间闲置。电容器组半年内未投切或近1个年度内投切次数达到1000次时,自动投切系统应闭锁投切。对投切次数达到1000次的电容器组连同其断路器均应及时进行例行检查及试验,确认设备状态完好后应及时解锁。

10.2.3.4对安装5年以上的外熔断器应及时更换。

10.2.3.5对已运行的非全密封放电线圈应加强绝缘监督,发现受潮现象时应及时更换。

10.2.3.6电容器室运行环境温度超过并联电容器装置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时,应进行通风量校核,对不满足消除余热要求的,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或实施改造。

参考文献:

《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第4版)》J.LewisBlackburn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算例·实例》周长锁

《继电保护反措汇编》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通用技术要求》(GB/T30841—2014)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1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2007)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DL/T840—2016)

《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与分析应用》曹杭涛

《中性点电压偏移对外熔断器动作时机和电容器组保护顺序的影响》张鹏

《放电线圈引起电容器电压保护动作分析》覃智贤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电容器组型号BFMH/√3一750一1x3W图片一组有几台

对于提供的电容标识符号解释如下:

-CBB60:这是电容的型号或规格代码,指示了电容的特定类型和设计。

-R50331520:这可能是电容的批次号、生产日期或其他内部标识符。具体含义可能需要参考制造商的说明或相关文档。

其他标识的含义如下:

-30μF±5%:这表示电容的额定容量为30微法(μF),容量公差为±5%,即实际容量可能在额定容量上下浮动5%。

-50/60Hz:这表示电容的额定工作频率范围,可以在50赫兹(Hz)或60赫兹(Hz)的交流电源下工作。

-450Vac:这表示电容的额定电压为450伏特(Vac),即可以承受最高450伏特的交流电压。

-3000h:这表示电容的额定使用寿命为3000小时,表示在规定条件下,电容的可靠性和性能保持不变的时间。

-40/85/21:这是电容的工作温度范围标识,表示电容可以在温度范围从-40摄氏度到85摄氏度之间正常工作。

-S0#:这可能是电容的封装形式或其他特殊标识,具体含义可能需要参考制造商的说明或相关文档。

-cE:这可能是符合欧洲CE认证标准的标识,表示电容符合欧洲相关安全和性能要求。

-EN60252-1:这是一个规范或标准号码,指示电容符合EN60252-1标准的要求。

-2023.03:这可能是电容的生产日期或相关编码,表示电容的制造日期为2023年3月。

请注意,以上解释仅为常见的电容标识解释,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具体标识的含义可能因制造商、产品规格和国际标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相关制造商的文档或规格说明以获取准确的解释和信息。

电容器组型号含义

型号命名国产电容器的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于压敏、可变、真空电容器)。依次分别代表名称、材料、分类和序号。第一部分:名称,用字母表示,电容器用C。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用字母表示。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空调配件电容器用字母表示产品的材料:A-钽电解、B-聚苯乙烯等非极性薄膜、C-高频陶瓷、D-铝电解、E-其它材料电解、G-合金电解、H-复合介质、I-玻璃釉、J-金属化纸、L-涤纶等极性有机薄膜、N-铌电解、O-玻璃膜、Q-漆膜、T-低频陶瓷、V-云母纸、Y-云母、Z-纸介容量标示1.直标法用数字和单位符号直接标出。如1uF表示1微法,有些电容用“R”表示小数点,如R56表示0.56微法。2.文字符号法用数字和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如p10表示0.1pF、1p0表示1pF、6P8表示6.8pF、2u2表示2.2uF.3.色标法用色环或色点表示电容器的主要参数。电容器的色标法与电阻相同。电容器偏差标志符号:+100%-0--H、+100%-10%--R、+50%-10%--T、+30%-10%--Q、+50%-20%--S、+80%-20%--Z4.数学计数法:数学计数法一般是三位数字,第一位和第二位数字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为倍数。标值272,容量就是:27X10^2=2700pf。如果标值473,即为47X10^3=47000pf(后面的2、3,都表示10的多少次方)。又如:332=33X10^2=3300pf。电容器如何命名 各国电容器的型号命名都很不统一,国产电容器的型号一般有四部分组成(不适用于压敏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和真空电容器)依次分别代表名称、材料、分类和序号。第一部分为名称,用字母C表示第二部分为材料,用字母表示第三部分为分类,用数字表示,也有个别用字母表示的第四部分为符号,用数字表示,以区别电容器的外形尺寸及性能指标  字母及含义数字或字母含义   瓷介电容云母电容有机电容电解电容  A—钽电解1圆形非密封非密封箔式B—聚苯乙烯等非极性薄膜2管形非密封非密封箔式3叠片密封密封烧结粉固体 C—高频陶瓷4独石密封密封烧结粉固体D—铝电解5穿心?穿心?E—其他材料电解6支柱等???G—合金电解?????H—复合介质7???无极性I—玻璃釉8高压高压高压?J—金属化纸介9??特殊特殊L—涤纶等极性有机薄膜G高功率   T叠片式    N—铌电解W微调   O—玻璃膜     Q—漆膜J金属化纸介   T—低频陶瓷     V—云母纸Y高压   Y—云母     Z—纸介

电容器型号含义

电力电容器是一种无功补偿装置。电力系统的负荷和供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互感器等,除了消耗有功电力以外,还要“吸收”无功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