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竖骨型号(竖骨规格)

2024-04-09 14:28:3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竖龙骨是主龙骨吗
  2. 竖骨图片大全
  3. 竖龙骨规格与尺寸
  4. 75竖骨规格
  5. 竖龙骨尺寸规格
  6. 国标竖骨
  7. 75竖骨
  8. 竖骨怎么接

竖龙骨是主龙骨吗

轻钢龙骨分很多种,吊顶国标分50型及60型两种,隔墙分75型及100型(注:常用规格)

首先谈国标吊顶龙骨:50主龙骨为U型(国标1.2MM),60主龙骨为C型(国标1.2MM)现在由于经济市场,几大龙骨企业也改60主龙骨为U型,副龙骨统一C型(国标0.5MM)。

由于市场需求规格不一,厂家为满足市场主龙骨现在厚度多种,分为1.2MM、1.0MM、0.9MM、0.8MM几种规格。分为副龙骨0.5MM、0.45MM、0.4MM几种规格。

正品国标规格:50主龙骨50*15*1.2、60主龙骨60*27*1.2 副龙骨50*19*0.5

国标隔墙龙骨:75竖向龙骨(墙体龙骨)为C型(国标0.6MM)75天地龙骨(沿边龙骨)为U型(国标0.6MM)38串心龙骨(通贯龙骨)为U型(国标1.2MM)100系列与75基本相同,龙骨就宽度不同而已

正品国标规格:75竖向龙骨(75*45*0.6)75天地龙骨(75*35*0.6)

扩展资料:

轻钢龙骨按用途有吊顶龙骨和隔断龙骨,按断面形式有V型、C型、T型、L型、U型龙骨。

轻钢龙骨的标记顺序为:产品名称、代号、断面形状的宽度、高度、钢板厚度和标准号。如断面形状为“C”型,宽度为50mm,高度为15mm,钢板厚度为1.5mm的吊顶龙骨标记为:建筑用轻钢龙骨DC50×15×1.5GB11981。

外观质量轻钢龙骨外形要平整,棱角清晰,切口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毛刺和变形。镀锌层不许有起皮、起瘤、脱落等缺陷。对于腐蚀、损伤、黑斑、麻点等缺陷,按规定方法检测时应符合表2-81的规定。外观质量检查时,应在距产品0.5m处光照明亮的条件下,进行目测检查。

轻钢龙骨表面应镀锌防锈,其双面镀锌量:优等品不小于120g/m*m

参考资料:轻钢龙骨_百度百科

竖骨图片大全

“天地骨”和“竖骨”都是中医里面的一个概念,传统理论认为,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位置和功能方面。天地骨指的是骨盆区域的两个骨头,即髂骨和耻骨。它们位于人体下部,主要起着物桥旁支撑和连接下肢的作用。而竖骨是人体的一根主干骨,即脊柱,地位和作用罩橡非常重要。脊柱由许多椎骨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人类的中央神经系统。此外,两者外形和结构都有所区消汪别,天地骨短而宽,而脊柱则是一根细长的柱子。总的来说,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竖龙骨规格与尺寸

常见的有38主骨75竖骨.龙牌的可耐福的都不错

75竖骨规格

   轻钢龙骨按用途有吊顶龙骨和隔断龙骨,按断面形式有V型、C型、T型、L型龙骨。轻钢龙骨吊顶,就是建筑吊顶天花板,特别是造型天花板,用轻钢龙骨做框架,然后覆上石膏板而成的;轻钢龙骨隔墙是为避免隔墙根部易受潮、变形、霉变等质量问题,隔墙底部制作地枕基所用的建筑材料。

吊顶龙骨主要规格分为D38、D45、D50和D60;

隔断龙骨主要规格分为Q50、Q75和Q100。

吊顶轻钢龙骨安装:

1.先定好天花安装水平线;

2.根据天花水平线安装边角;

3.定好吊杆、螺杆和拉杆的位置再安装;

4.安装主骨,按板材的种类定好副骨的密度间距为900mm-1200mm之间;

5.安装副骨,按板材的种类定好副骨的密度间距,在300mm-600mm之间;

6.最好安装板材。

隔墙轻钢龙骨安装:

1.分别在天花和地坪上划好墙体定位线,然后固定天地龙骨,可使用爆炸螺丝;

2.制定好竖骨间距后(小于600mm),把竖骨插入到天地骨中,保持方向一致,然后用专业钳锁死龙骨;

3.先装一侧板;

4.放置岩棉和管线,管线需验收,完成后再安装另一侧板;

5.填缝、补钉孔和做边角保护;

6.刮腻子,油ICI油漆,进行墙面保护。

竖龙骨尺寸规格

轻钢龙骨分隔墙和吊顶的隔墙龙骨分竖龙骨[规格50*50,75*50,100*50,150*50,200*50]横龙骨50*40,75*40,100*40,150*40,200*40]吊顶龙骨分承载龙骨38主,50主60主

国标竖骨

天地骨和坚骨的区别是天地龙骨是打隔断时顶上和地下用的它的边角没有折回的部分便于竖龙骨的链接,而竖龙骨有折回的边角,那是为了增加龙骨的硬度。

75竖骨

轻钢龙骨是Qu250龙骨,数字是型号

轻钢龙骨QC代表隔墙竖向龙骨QU代表隔墙横向龙骨。

拓展资料

龙骨的种类很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龙骨、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钢龙骨等。

根据使用部位来划分,又可分为吊顶龙骨、竖墙龙骨、铺地龙骨以及悬挂龙骨等。

根据装饰施工工艺不同,还有承重及不承重龙骨(即上人龙骨和不上人龙骨)等。

根据其型号、规格及用途的不同,就有T行、C形、U形龙骨等. 

轻刚龙骨

轻刚龙骨是几年来非常热门的一种装潢材料,它可以用来吊顶,隔墙,防火性能较强,用轻钢龙骨可以做出各种漂亮的造型。

横龙骨,就是打隔断时最上面和最下面的龙骨,是U型龙骨,竖向龙骨就垂直内套在这龙骨内。横龙骨又称天地龙骨。

竖骨怎么接

【对于很多书法的初学者来说,可能对书法作品的尺寸、章法禁忌都不是很了解,我这里整理了一些东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十大恶俗

1、无画眼:全篇显平,无神采,终下人一等。

2、无大破:全篇无大的留白,无破则无立。全篇则平淡无奇且有拥塞的感觉。

3、无势:则伤神。全篇无流动的感觉,处处让人感觉到跌跌撞撞,此种心态极差。

4、长横:如拦腰一刀,气势全断。横画长,则转换迟缓。

5、多竖如束薪。直画不要太过,过则神态呆板。且同样的竖画让人感觉到雷同而无变化。

6、忌平、散、挤、弱。平则无起伏变化;散则气势全断;挤则全篇无重点,嘈杂纷乱,不堪入目;弱则全篇无精打采。

7、首行不正:作品首行之首字与尾字,要在同样的位置,否则整行歪斜矣。

8、不熟:所书内容、意境、结字、连断、下墨、留白、画眼均要熟,勿抄书。行笔勿存思想,乃得放纵。书随心动,笔由心发。不熟者,处处断开,气息不通也。

9、字字断开:字字分开者有散的感觉,虽单字极尽变化,然非高手。紧密者,互相揖让,此乃变化高手也。

10、当连反断,当断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领会转换。理论的错误运用所致,说起来头头是道,写出来却离题**。

一、三大创作原则

1.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即趋向),根据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2.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欹侧、擒纵、疏密、高低。

3.章法变而贯——竹节式(几个字一节)节数间有空隙;贯珠式(中心线);蛇行式(左右摆动);疏影式(疏疏朗朗)。

二、七大布*要点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与字之间有呼应,上承下启,左映右带,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书眼放中央,可大些,字与周边气贯。

3.整体上展出适合墨迹浓重的作品。挂家中适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错别字,异体字不过于冷僻。

5.作品整体布*上面重下面轻。

6.评作品好坏主要看总体视觉效果:节奏、墨色、用笔。

7.三三两两,似散还续,气脉一贯,此布*之妙也。

三、十个书写关键

1.八面出锋。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千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

2.刚柔相济。刚力-----铁划银钩(粗):柔力-----行云流水

(细)。

3.惜墨如金。楷书要求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甚至数字;行草一笔写3-5字,每笔结束笔毛复原,要求纸上调锋。

4.豁然开朗。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忽然开朗之感。艺术是制造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

5.中侧并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虑。创作前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气呵成。书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现。要在身体与心情皆好的状态下写字。书写时随意挥洒,一气呵成。

8.错落有致。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行距要宽,字距要紧。字忌并列,要错开。节数间有空隙,排列组合要有节奏,大小字参差,突出中间书眼。

9.笔情墨趣。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求变化中有呼应,使整体和谐,有强烈的节奏和视觉冲击力。用好拙笔,用略慢,动中有静,写出墨趣。

10.重视贯气。书法的气,是指点划与不同字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趋向。

四、十二条用笔细节

1.草书不见横画。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

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墨淡无神。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这也叫“书眼”。

6.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7.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8.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9.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10.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1.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

12.中锋侧锋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

五、四条落款要点

落款是正文组成部分,不可轻视。要点:

1.署名是正文字一半以下大小。两行落款要右高左低,不要换笔。

2.落款不能留空过多,要注意轻重比例。

3.盖章作品下垫玻璃加书本。

4.印章最好不要超过三个。

六、书之章法

首先,前与后。意为作书前即应考虑通篇的章法。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诗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结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笔者刚学书法时,不懂章法,任笔纵横,心中无数,结写成的字幅,不是前松后紧,就是前紧后松。后来采取先写小样数次,琢磨思考字的大小,天地如何留白,落款和印章如何安排,然后才在大幅宣纸上书写,这样在章法上就可以避免出大的毛病。

第二,行与列。直排叫“行”,横排叫“列”草书是生动活泼,变化多端的书体,要求章法上有行无列,即竖看成行,横看无列。

第三;疏于密。

第四;黑与白。有墨处是黑,无墨处是空白。黑与白的关系,也是实与虚的关系。(《笔谈书法》)记得再一次书画大展中,我看到一副草书,写得密密麻麻,全篇挤得满满的,很少空隙,使人看了透不过气来,这就是黑与白的关系处理失当了。

七、书法的14种特技的用笔

用笔技法除普遍规律外,为强调节奏感加剧变化,解决奇体字的特殊需要,靠传统用笔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下面几种特技用笔,但不可滥用.初学者更不宜用。

1、摆笔。在特大字的较长笔画中,为强调金石涩辣之味,可以在一横行笔时,增加上下移动。在一竖行笔时增加左右摆动,但都应增加适当的提按顿挫。

2、退笔。适用于中锋和侧锋,写大字较长的行笔可增加适当的退笔,能增加屋漏痕之感。退笔的方法是在行笔中,笔锋适当提按,断断续续加入较小的倒退动作。

3、颤笔。用摆笔、退笔的方法加在一起,动作减少即成。

4、跳笔。写大字行、草,在一笔运行接近终了时,笔毫较干的情况下,可将笔杆略提,但不可离开纸面,使它产生一些飞白的砂笔,随后将笔沉下收住。可以产生气势和变化,给人以内含的力量。

5、擦笔。草书偶尔用之,为造成黑白轻重,虚实枯润节奏感,笔毫已干仍然要把已写的字或笔画写完,应把行笔的速度减慢,把压力加重,用干擦完成,收笔要停顿。

6、旋笔。在落笔、行笔、收笔的某一阶段,捻旋笔管,使笔画出现圆浑而有变化。

7、滚笔。在一撇的行笔阶段,将笔锋略偏,按前进的方向反滚,使之增强磨擦,造成苍劲雄奇之感。

8、推笔。如在写“散氏盘”铭文的“三”字时,为避免笔画雷同,中间一横是由右向左推出来的。

9、拖笔。狂草的较长笔画中,为增加变化,在行笔中可偶尔变换笔锋,加入顺拖之卧笔,能产生砂毛之感。

10、槌笔。松握笔杆以笔肚槌于纸上,方法象击鼓槌,干湿不定,狂草中之点或某些笔画的开头偶尔用之。

11、砸笔。松握笔管,使笔杆有滑动感,将吸饱墨的笔头,用力掷砸在落笔的部位,不可让笔杆脱出五指,使墨花略有绽射,然后行笔,写狂草书中偶尔用之。

12、揉笔。在写特大字时,为增强较长笔画的变化和金石味,并突出结构部分,在运笔过程中将笔锋微微揉动,如不规则地转圈,并加上提按顿挫,能使骨力透彻。

13、拨笔。写碑体时,为强调内圆外方和体现碑版剥蚀残缺感,可使笔锋外露,在行笔时卧笔提按。

14、凿笔。如在写爨宝子碑的一竖时把笔锋挡扁如刀形,或用长毫偏锋,行笔时,笔力下注,越加越重,使产生上窄下宽齐平的方型笔画。

附录:

书画作品的尺寸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商品计价的方式就多种多样。而书画作品的价值是以尺幅大小实际论的。书画平尺的一般计算方法:宣纸一般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丈二等数种,现在还有特殊制式。书画计算中的尺与现在计量的尺有区别,它是指我国木匠鼻祖鲁班发明的俗称的鲁班尺。下面以四尺宣为例,其尺幅为68x137厘米,对开或三裁就是对裁或均裁三份,一般来讲四尺整张就是八平尺,对开就是四平尺,每平尺就是大约33x33厘米。

立轴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最常见形制。一般以直幅画心为主,画心如为4尺3开或4尺6开,一律按3平方尺或1平方尺半计价,超过此两种规格者,按实际面积计价。

条幅的方尺则以其长度来定,宽度不足1尺仍按1尺计算,超过1尺则按实际面积计算,如长3尺、宽8寸,按3平方尺计算;长4尺、宽1尺半,按6平方尺计算。

对联既可单独悬挂又可与大幅中堂画同时悬挂,是深受大众、尤其是文人喜爱的形制。一般按幅长而论,其方尺与幅长相同的条幅相当,如4尺对联与4尺条幅的平方尺和价格基本一致。但需注意的是,对联上的字数与价格成正比,如4尺7字联要比4尺5字联价高两成左右。

横披的形制为画心竖短横长,一般竖长为1尺,横长不超过4尺。由于其比较适于布置在现代居室中,如常用于挂在客厅沙发的上方,所以比较受人们的欢迎。无论是国画还是书法作品,其基本面积的换算与条幅相似,但价格要比面积相当的条幅高两成左右。

扇面一般按一平尺半计算,成扇以两平尺计算,团扇按直径大小计算;

手卷以横长计算,横长越长平尺越大。但须掌握一点,手卷的价格如按平尺计算与其他制式有明显的区别:每平尺的价格约为其他制式价位的一倍半到两倍(指同一书画家、同一时期、题材、质量基本差不多的作品)。

书画尺寸计算

(01)小品33X33cm1平方尺

(02)小品45X33cm1.4平方尺

(03)四尺三开68X45cm2.8平方尺

(04)四尺四开68X34cm2平方尺

(05)四尺对开斗方68*68cm4平方尺

(06)四尺对开长条34X136cm4平方尺

(07)四尺整纸68X136cm8平方尺

(08)五尺整纸81X155cm11.5平方尺

(09)六尺整纸96X178cm15.6平方尺

(10)八尺整纸122X244cm27平方尺

(11)丈二整纸144X366cm48平方尺

(12)丈六整纸200X498cm92平方尺

尺寸计算方式:

(01)长X宽X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1.36X0.68mX9=8.32平方尺。依据:1平方米等于9平方尺,以米为计算单位。

(02)长X宽/0.108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1.36mX0.68m/0.1089=8.4平方尺。以厘米为计算单位,依据:33cmX33cm=1089平方厘米

书画格式:

(01)宣纸未裱称软片

(02)托一层宣纸称镜心

(03)带裱边称镜片装框为镜框

(04)装上天杆地轴称立轴

(05)横式称横披

(06)较窄的长横披称手卷

(07)册页称开

(08)扇形纸装裱称扇片

(09)装扇骨的称成扇

(10)圆形扇面称团扇大圆扇也称圆光

(11)信纸书写称信札信札通称

八尺整张:————(245cmX120cm)

八尺斗方:--------(122cmX120cm)

六尺整张:--------(180cmX96cm)

六尺斗方:--------(96cmX90cm)

六尺条子:--------(48cmX180cm)

五尺整张:————(160cmX80cm)

五尺对开:--------(160cmX40cm)

四尺整张:--------(136cmX70cm)

四尺斗方:--------(70cmX68cm)

四尺条子:--------(136cmX34cm)

三尺整张:--------(96cmX70cm)

三尺对开:--------(96cmX2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