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表型号(千分表型号及参数)
千分表型号及参数
要调整千分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千分表放置在工作台上,使其水平放置。2. 轻轻旋转千分表的表盘,使表针指向零刻度线。3. 使用校准螺丝针调整表针位置,将其对齐零刻度线。4. 用螺丝刀或调整螺丝针轻轻旋转,直到表盘指针恰好指向物体需要测量的位置。5. 确保千分表保持稳定,不受外界震动或压力的影响。6. 根据需要进行读数。需要注意的是,千分表的调整方法可能会因不同品牌或型号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调整前最好先阅读并遵循相关使用说明。
千分表型号有哪些
千分表是通过齿轮或杠杆将一般的直线位移(直线运动)转换成指针的旋转运动,然后在刻度盘上进行读数的长度测量仪器。是指刻度值为0.001mm,指针可转一周以上的机械式量表[1]千分表是精密测量中用途很广的指示式量具。它属于比较量具,只能测量出相对的数值,不能测出绝对数值。主要用来检查工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如圆度、平面度、垂直度、圆跳动等),也常用于工件的精密找正。从千分表的分度值来分,有0.01mm,0.005mm,0.002mm及0.001mm几种。分度值为0.01mm的数量较多,因此称这种千分表为百分表,其它为千分表。从千分表的传动原理,分为齿舱传动、杠杆齿轮传动及杠杆螺杆传动等几种。
千分表型号咋查看
内径千分表(也称为内径千分尺,内径千分表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工件内径的精密测量工具。它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测量头:测量头是内径千分表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在测量孔径或内径上进行接触式测量。
2. 底座:底座是内径千分表的支撑部分,通常采用C型设计,用于稳定测量头的位置。
3. 方向轮:方向轮用于控制测量头在测量孔径内的移动,以便对被测工件进行精确的测量。
4. 读数盘:读数盘是内径千分表的刻度盘,上面标有刻度线,用于读取测量结果。
使用内径千分表的步骤如下:
1. 清洁被测工件和内径千分表的测量头。
2. 调整底座以适合被测工件。确保底座与工件平行,并且测量头可以轻松放入工件内。
3. 轻轻旋转方向轮,使测量头逐渐接触工件内壁。确保测量头与工件有适当的接触。
4. 停止转动方向轮,稳定测量头的位置。确保测量头与工件内壁有最小的间隙。
5. 使用读数盘来读取测量结果。读数盘上的刻度线对应着测量的位移量。读数应根据刻度线来确定。
6. 记录测量结果,包括工件的内径尺寸和单位。
请注意,内径千分表的读数通常以千分英寸(thousandth of an inch)或毫米(millimeter)为单位。在进行读数时,应特别注意读数盘上的小刻度线,以确保准确读取结果。
但需要指出的是,具体的使用和读数方法可能因不同品牌或型号的内径千分表而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内径千分表之前,建议参阅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手册,以了解该型号的特定使用方法和读数规则。
千分表的型号
杠杆千分表帽杆一般使用的螺纹规格有M2.5、M3、M4。这些规格的螺纹尺寸分别为2.5mm、3mm、4mm,杠杆千分表帽杆螺纹大小通常是指其螺纹规格的尺寸,在购买杠杆千分表帽杆时,需要注意选择与自己的千分表型号和规格相匹配的产品,以确保使用效果和精度。
千分表型号大全
外径千分尺:0-2525-5050-7575-100100-125还有更大的,都是以25mm为单位倍增。内径千分尺:2-2.5,2.5-3,3-4,4-5,5-6,6-8,8-10,10-12,12-16,16-20,20-25,25-30,30-40,40-50.还有更多。
千分表外形尺寸
千分表的型号在包装盒上看。
千分表可以在专业的工具店购买,包装盒上会印有产品型号,在网上购买千分表可以直接在网上查询型号。
千分表是通过齿轮或杠杆将一般的直线位移(直线运动)转换成指针的旋转运动,然后在刻度盘上进行读数的长度测量仪器。它属于比较量具,只能测量出相对的数值,不能测出绝对的数值。
千分表等级
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
技术文件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
大赛组委会
2016年8月
第一章、数控车赛项技术纲要
一、数控车赛项技术平台
1.比赛使用的设备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KA6150数控车床FANUC0iMateTD数控系统10台、西门子802Dsl数控系统10台,共20台。
数控车床主要参数(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参数请向厂家咨询)
厂家
参数及配置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型号
CKA6150
最高转速(转/分)
2200
定位精度(mm)
X0.03、Z0.04
重复定位精度(mm)
X0.012、Z0.016
最大进给速度(m/min)
X4、Z5
行程(mm)
X280、Z650
刀架形式/刀体规格(mm)
4工位外置刀架(刀体规格为25×25)
尾座锥孔型号
莫氏5号锥孔
夹具
250三爪卡盘
2.刀具、量具、工具及夹具
竞赛选手根据公开样题自带工具、量具、刃具及辅助材料,数量不限,允许使用自带软爪和开缝套(没有轴向定位用阶台),不允许使用二类夹具。
3.比赛使用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仪器
三坐标测量机:海克斯康Globalclassicsr
粗糙度仪:taysurfi60
4.CAD/CAM软件
赛场CAD/CAM软件由大赛统一提供,赛场相关设备预装由北京数码大方提供。具体为:CAXA数控车2013(大赛专用版)编程软件。
二、比赛内容
1.制定标准
数控车赛项比赛内容的制定,是以《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工(学生组)和技师(职工组、教师组)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要求为主要依据,适当体现当今数控加工新技术和新知识。
2.理论比赛内容及题型
1)机械加工基础部分
(1)机械制图知识
(2)数控加工工艺知识
(3)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
(4)常用金属切削刀具、夹具及量具知识
2)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技术部分
(1)数控编程知识
(2)数控机床原理知识
(3)数控机床操作与功能调整技术
(4)数控加工知识
3)其他部分
(1)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2)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4)考试题型
理论比赛考试主要是三个题型: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应用题。
3.实操比赛内容
实际操作部分采用现场实际加工的方式,按图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件的加工,且不能使用数控车削加工以外的任何加工手段。
1)竞赛标准
比赛按照《数控车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学生组)和技师(职工组、教师组)及以下所有低级别的要求实施。
参照部分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竞赛技术说明、试题和评分标准。
2)竞赛材料
比赛用材料为45号钢,2件;2A12硬铝,1件;共3件,直径不大于Φ80mm,由赛场提供。
3)数控车赛项实操考核要点
(1)轴类、盘类、环类和异型结构零件加工;
(2)内外轮廓、内外槽、端面槽和内外螺纹等要素加工;
(3)单件及组合件加工;
(4)不包括蜗杆、内梯形螺纹和异形螺纹的加工;
(4)尺寸精度大部分达到IT7级,部分达到IT6级;部分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a0.4μm,精度和零件完整性是竞赛考核重点。
三、比赛规则
1.比赛方式
比赛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二部分组成,其中理论部分占总成绩的30%,操作技能占总成绩的70%。
理论知识比赛以答卷(闭卷)方式进行,分学生组一套试卷,教师组与职工组一套试卷。
实操比赛采用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按图纸要求完成试件加工。实操比赛样题于9月10日公布,赛前将对样题进行30%左右的修改,作为竞赛试题。
2.比赛时间
理论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实际操作技能比赛时间300分钟,满分为100分。
3.比赛地点: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
四、比赛评判规则
1.理论比赛评判
成绩评定由专家组组织裁判完成。
2.实操比赛评判
1)零件的精度检测由专职检测人员应用检测设备和手工检具完成。
2)成绩评定由专家组组织裁判根据检测结果和评分表完成。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数控车操作工(高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数控车操作工(技师、高级技师)》,机械工业出版社。
4.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机械基础(高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章、数控铣/加工中心赛项技术纲要
一、数控铣/加工中心赛项技术平台
1.比赛使用的设备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VDL600A加工中心,FANUC0iMateMD数控系统10台、SIEMENS802Dsl数控系统10台,共20台。
加工中心主要参数(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参数请向厂家咨询)
厂家
参数及配置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型号
VDL600A
工作台尺寸(mm)
800×420
刀柄规格
BT-40
最高转速(r/min)
8000
定位精度(mm)
X0.020、Z0.020、Y0.016
重复定位精度(mm)
X0.008、Z0.008、Y0.006
行程(mm)
X600、Y420、Z520
刀库容量(把)
16
2.刀具及刀柄
竞赛选手根据公开样题自带工具、量具、刃具及刀柄(刀柄规格BT40,拉钉规格M16-45°),数量不限。
3.夹具
夹具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机用平口钳,钳口宽150mm,高55mm。平行垫铁选手自带,高度自定。不允许携带二类工装夹具。
4.比赛使用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仪器
三坐标测量机:海克斯康 globalclassicsr
粗糙度仪:taysurfi60
5.赛场CAD/CAM软件
赛场CAD/CAM软件由大赛统一提供,赛场相关设备预装有北京数码大方、美国CNCSoftware,Inc公司、Autodesk公司等相关软件,选手报名时可任选其一。具体包括:
数码大方:CAXA制造工程师V2015编程软件。
美国CNCSoftware,Inc公司:MasterCAMX7。
Autodesk公司:AutodeskPowerSHAPE2016、AutodeskPowerMILL2016。
注:允许选手自带其它正版软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需在报名时向大赛办公室申请。
二、比赛内容
1.制定标准
数控铣/加工中心赛项比赛内容的制定,是以《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工(学生组)和技师(职工组、教师组)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要求为主要依据,适当体现当今数控加工新技术和新知识。
2.理论比赛内容及题型
1)机械加工基础部分
(1)机械制图知识
(2)数控加工工艺知识
(3)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
(4)常用金属切削刀具、夹具及量具知识
2)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技术部分
(1)数控编程知识
(2)数控机床原理知识
(3)数控机床操作与功能调整技术
(4)数控加工知识
3)其他部分
(1)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2)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4)考试题型
理论比赛考试主要分三个题型: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应用题。
3.实操比赛内容
实际操作部分采用现场实际加工的方式,按图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件的加工,且不能使用数控加工以外的任何加工手段。
1)竞赛标准
比赛按照《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学生组)和技师(职工组、教师组)及以下所有低级别的要求实施。
2)竞赛材料
比赛用材料为45号钢,数量2件。
3)加工要素
零件加工要素包括平面中的平面、垂直面、斜面、阶梯面、倒角铣削加工,轮廓中的直线、圆弧组成的平面轮廓(型腔、岛屿、薄壁)铣削加工,曲面中的圆锥面、圆柱面等简单曲面铣削加工、孔类中(通孔、盲孔)的钻孔、扩孔、铰孔、镗孔、铣孔、攻丝等加工内容,槽类中的直槽、V型槽、键槽等加工内容。
4)加工精度要求
尺寸公差不高于IT6级,形位公差不高于IT7级,表面粗糙度不超过Ra0.8μm。
5)试题中不包含的加工要素
试题中不包含的加工要素交叉孔加工、螺纹铣削加工、深槽加工等。
三、比赛规则
1.比赛方式
比赛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部分占总成绩的30%,操作技能占总成绩的70%。
理论知识比赛以答卷(闭卷)方式进行,分学生组一套试卷,教师组与职工组一套试卷。
实操比赛采用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按图纸要求完成试件加工。实操比赛样题于9月10日公布,赛前将对样题进行30%以内修改,作为竞赛试题。
2.比赛时间
理论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实际操作技能比赛时间300分钟,满分为100分。
3.比赛地点: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
四、比赛评判规则
1.理论比赛评判
成绩评定由专家组组织裁判完成。
2.实操比赛评判
1)零件的精度检测由专职检测人员应用检测设备和手工检具完成。
2)成绩评定由专家组组织裁判根据检测结果和评分表完成。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技师、高级技师)》,机械工业出版社。
4.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机械基础(高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章、五轴加工中心赛项技术纲要
一、五轴加工中心赛项技术平台
1.比赛使用的设备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VDW500五轴加工中心,HeidenhainiTNC530数控系统共6台。
五轴加工中心主要参数(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参数请向厂家咨询)
厂家
参数及配置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型号
VDW500
工作台尺寸
ø500 mm
T型槽数
8
T型槽宽度
14H8 mm
工作台平面到主轴前端面距离
80~530mm
工作台最大承重
500 Kg
工作台分度(A×C)
120°(﹣30°~﹢90°)×360°
C轴(工作台回转轴)最高转速
17 rpm
A轴最高转速
17rpm
各轴行程
X 轴850/ Y轴500/ Z轴450(㎜)
主轴转速
8000rpm
主轴电机功率
7/11KW
主轴最大扭矩
50N.m
主轴内锥度
NO.40
刀柄形式
BT40
主轴转速调节方式
步进调节
X、Y、Z各轴定位精度
±0.01mm
X、Y、Z各轴重复定位精度
±0.005mm
A轴定位精度
±0.015°
A轴重复定位精度
±0.006°
C轴定位精度
±0.015°
C轴重复定位精度
±0.006°
可调节联动轴数量
5轴(其中3个轴用于直线插补、2个轴用于圆弧插补)
三向最大进给力N
5000
三向切削进给调节范围
1~15000mm/min
三向快速移动速度
30 m/min
刀库储刀数量
20
换刀时间
1.8秒(刀-刀)
刀库储刀的最大直径
Φ78mm(邻空:Φ150mm)
最大刀具长度
350mm
刀库储备刀具的最大重量
8 kg
攻丝范围(钢)
M3~M24
最大钻孔直径(钢)
Φ28
最大镗孔直径(钢)
Φ90
数控系统
HEIDENHAINiTNC530
X轴进给电机功率、扭矩、转速
4.87kw、15.5N.m、3000rpm
Y,Z轴进给电机功率、扭矩、转速
3.3kw、10.5N.m、3000rpm
2.刀具及刀柄
竞赛选手根据公开样题自带工具、量具、刃具及刀柄(刀柄规格BT40,拉钉规格M16-45°),数量不限。
3.夹具
夹具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机用平口钳或者强力型超薄三爪卡盘。
机用平口钳钳口宽125mm,钳口深40mm,平口钳最大开口尺寸150mm,平口钳外形尺寸340×120×80(mm)。平行垫铁选手自带,高度自定。
强力型超薄三爪卡盘,动力类型:手动,卡盘孔径:60(mm),夹紧尺寸范围:11~200(mm)、撑紧尺寸范围:62~190(mm),定心精度:0.005(mm),卡盘外形尺寸ø270×108(mm)。
4.比赛使用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仪器
三坐标测量机:海克斯康 globalclassicsr
粗糙度仪:taysurfi60
5.赛场CAD/CAM软件
赛场CAD/CAM软件由大赛统一提供,赛场相关设备预装有北京数码大方、Autodesk公司等相关软件,选手报名时可任选其一。具体包括:
数码大方:CAXA制造工程师V2015编程软件。
Autodesk公司:AutodeskPowerSHAPE2016、AutodeskPowerMILL2016。
注:允许选手自带其它正版软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需在报名时向大赛办公室申请。
二、比赛内容
1.制定标准
加工中心(五轴)赛项比赛内容的制定,是以《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中技师(职工组、院校组)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要求为主要依据,适当体现当今数控加工新技术和新知识。
2.理论比赛内容及题型
1)机械加工基础部分
(1)机械制图知识
(2)数控加工工艺知识
(3)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
(4)常用金属切削刀具、夹具及量具知识
2)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技术部分
(1)数控编程知识
(2)数控机床原理知识
(3)数控机床操作与功能调整技术
(4)数控加工知识
(5)现代制造技术(高速加工、多轴加工、复合加工)
3)其他部分
(1)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2)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4)考试题型
理论比赛考试主要分三个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
3.实操比赛内容
实际操作部分采用现场实际加工的方式,按图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件的加工,且不能使用数控加工以外的任何加工手段。
1)竞赛标准
比赛按照《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技师(职工组、院校组)及以下所有低级别的要求实施。
2)竞赛材料
比赛用材料为45号钢,数量1件。
3)加工要素
零件加工要素包括典型、特殊角度部位平面中的平面、垂直面、斜面、阶梯面、倒角铣削加工,轮廓中的直线、圆弧组成的平面轮廓(型腔、岛屿、薄壁)铣削加工,曲面中的特殊型面铣削加工,需要五轴联动的特征要素加工,如孔类中(通孔、盲孔)的钻孔、扩孔、铰孔、镗孔、铣孔、攻丝等加工内容,槽类中的直槽、V型槽、键槽等加工内容。
4)加工精度要求
尺寸公差不高于IT6级,形位公差不高于IT7级,表面粗糙度不超过Ra0.8μm。
5)试题中不包含的加工要素
试题中不包含的加工要素螺纹铣削加工、深槽加工等。
三、比赛规则
1.比赛方式
比赛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二部分组成,其中理论部分占总成绩的30%,操作技能占总成绩的70%。
理论知识比赛以答卷(闭卷)方式进行,职工组与院校组一套试卷。
实操比赛采用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按图纸要求完成试件加工。零件实操比赛样题于9月10日公布,赛前将对样题进行30%以内修改,作为竞赛试题。
2.比赛时间
理论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实际操作技能比赛时间300分钟,满分为100分。
3.比赛地点: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
四、比赛评判规则
1.理论比赛评判
成绩评定由专家组组织裁判完成。
2.实操比赛评判
1)零件的精度检测由专职检测人员应用检测设备和手工检具完成。
2)成绩评定由专家组组织裁判根据检测结果和评分表完成。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技师、高级技师)》,机械工业出版社。
4.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机械基础(高级)》,机械工业
第四章、数控机床装调维修赛项技术纲要
一、技术文件制定标准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比赛技术纲要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技师)(高级)为基础,结合职工、教师、学生等教材及院校大纲制定。
二、竞赛形式和成绩计算
(一)竞赛形式
理论知识:全部参赛选手均参加并独立完成,时间90分钟。
实际操作:选手在时间为240分钟内1人独立完成。
(二)成绩计算
理论知识:满分100,按30%折算计入竞赛总成绩。
实际操作:满分100,按70%折算计入竞赛总成绩。
三、命题原则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注重基本技能,体现现代技术,结合生产实际,考核职业综合能力,引领技能人才培养。
理论知识:国家题库抽取与专家命题相结合的方式命题。(参赛选手自带答题用钢笔或水笔)
实际操作:以任务书的形式命题,主要考核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操作技能,操作规范及安全文明生产。(由专家命题)
四、竞赛内容
(一)竞赛范围与内容
1.理论知识竞赛
1.1
基础知识
识图知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知识;机床电气基础知识;加工基础知识;液压与气动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专业知识
1.机械装调知识: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数控机床机械装配工艺。
2.电气装调知识:数控原理与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数控机床电气原理;数控机床电气装配工艺;数控机床调试;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
3.维修知识:数控机床精度检测与调整;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保养。
1.3
其 他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质量管理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实际操作竞赛
竞赛项目
竞赛内容
机械装调
选手利用相关工、量、检具和提供的丝杠、电机、联轴器、导轨等部件完成机械部分的装调;对工作台的平行度、垂直度等相关精度进行检验;并对丝杠间隙及螺距误差进行补偿。
数控机床
电气装配
选手根据提供的机床电气原理图和元件位置图,选择合适的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电线和电缆等电器元件,按照电气装配的工艺要求,进行数控机床电气控制部分的安装和线路连接。
数控机床
电气调试
上电后选手按照提供的数控系统、PMC梯形图等相关部件和技术资料,配置数控及伺服系统相关参数,并将修改的参数记录在参数表中,使主轴和刀架安装后能够按照功能要求正常运转;按要求做数据备份与恢复及数控机床PMC程序识读、编写、修改、验证。
数控机床
故障诊断
与排除
本环节设置若干个故障,故障内容涉及电气线路、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电机、参数及PMC等软硬件故障;选手检查存在的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写出排查方案,并排除故障。
(二)竞赛场地与设施
1.竞赛场地
(1)竞赛工位:每个工位占地10m2,且标明工位号,布置实训台1套、计算机1台、凳子1个,以及相关的工、检、量具。
(2)赛场每工位提供独立控制并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380V三相五线、220V单相三线交流电源,供电系统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及断电应急措施。
2.赛场设施
竞赛平台采用FANUC0imateMD数控机床设备
主要配置如表所示:
名 称
型 号
数量
电气控制单元
YL-569型数控机床实训设备
1台
电气调试单元
YL-569型数控机床实训设备
1台
数控系统
FANUC0i-mateMD
1套
伺服电机型号X、Y
FANUCβis8/3000系列
3台
伺服电机型号Z
FANUCβiS12/3000系列
1台
手轮
手摇脉冲发生器
1个
伺服主轴
FANUCβiI8/10000系列
1个
伺服放大器
FANUCβiI8/1000020/20/40/-11
1个
外置I/O单元
I/O点数96/64
1个
冷却电机
三相异步电机
1台
比赛使用设备说明
(1)机床型号ZTXX-30A
(2)数控铣床主要规格及参数
①工作台规格(长×宽):700×320mm
②工作台最大载重:150kg
③坐标行程(X/Y/Z):450x350x380mm
④主轴中心线到立柱正面距离:430mm
⑤主轴端面至工作台上平面距离:140~520mm
⑥X、Y、Z切削速度:1~10000mm/min
⑦X、Y、Z快速进给速度:30/30/30m/min
⑧主轴最高转速:10000r/min
⑨主轴锥孔:No.40
⑩主轴功率/扭矩:5.5/7.5kW(35/46/Nm)
⑪数控系统:FANUC0i-Mate-MD
(3)竞赛器材
①现场提供电气安装板、电气元件、连接导线及所需耗材。
②现场提供、紫铜棒、铁锤、橡皮锤、工具箱等工具。
③每台设备配备1台计算机,已装有FANUCLADDERⅢ等相关软件及相关技术手册。
④现场提供FANUC0imateD联机调试手册及使用说明书,系统专用CF卡(严禁自带)。
⑤竞赛任务书中涉及到的其他器材。
(4)选手自带工具、检具
选手自带工具
名 称
参考型号
剥线钳
DL2003
斜口钳
DL2336
压线钳
DL-L6
压线钳
DL-L8
尖嘴钳
DL22306
剪刀
民用型
万用表
VC890D
十字螺丝刀
3×50
十字螺丝刀
6×80
一字螺丝刀
3×75
一字螺丝刀
6×80
活动扳手
6”、8”
内六方扳手
一套
选手自带检具
名 称
参考型号
千分表
规格0—1MM 分度值0.001MM
磁力表座
CZ-6A
水平仪
0-200MM 0.02MM/M
框式水平仪
0-200MM 0.02MM/M
游标卡尺
0-150MM
(5)比赛使用辅助工具
刀具、毛坯及辅料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
(三)评分
1.评分方法
项目
分值
内容要求
正确性
70
按照竞赛任务书完成如下工作:
1.能够使用提供的零部件和技术资料,完成机械装调及精度调整。
2.按数控机床装调修的要求阅读原理图、连线图、PMC程序等技术资料,正确填写调试、维修记录。
3.能够使用提供的元器件和技术资料,完成电气控制系统装配。
4.参考提供的技术资料,完成数控及伺服系统、主轴及整机功能调试。
5.能使用仪器、仪表对数控机床的功能及技术指标进行测试、调整,并能分析和排除故障。
工艺性
20
工艺步骤合理,方法正确,工具、仪表的使用符合规范;电路连接布线符合工艺要求、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整齐、美观、可靠。
职业素质
10
操作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工具摆放、包装物品、导线线头等的处理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赛场工作人员,爱惜赛场的设备和器材,保持工位的整洁。
2.违规扣分
(1)违反竞赛规定,提前进行操作的,由现场裁判负责记录,并扣1-5分。
(2)违反赛场纪律,由现场裁判负责记录,依据情节扣2-10分。
(3)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员工作,视情节扣5-10分,情况严重者报竞赛组委会批准,由裁判长宣布取消竞赛资格。
(4)违反操作规程,未造成设备损坏和影响其他选手竞赛的,由现场裁判负责记录,扣10分;造成严重后果的,报竞赛组委会批准,由裁判长宣布终止其竞赛,成绩以0分计算。
五、技术规范(相关知识与技能)
1.数控机床组成、结构与连接。
2.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及应用。
3.交流伺服控制技术及应用。
4.PMC编程及调试技术。
5.数控系统参数设置与故障诊断。
6.NC程序编制、传输。
7.机床操作与维护。
8.电气识图与电路连接。
9.功能部件的机械安装调试技能。
六、主要参考资料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数控机床机械装调维修工(高级、中级)》,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技师、高级技师)》,机械工业出版社。
4.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机械基础(高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5.《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技术》,严峻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6.《数控技术及应用》,郑晓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7.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数控机床电气装调维修工(高级、中级)》,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千分表类型
轴承游隙
轴承游隙又称为轴承间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定义
1、径向游隙:非预紧状态,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其径向游隙G为:沿径向任意角度方向,在无外载荷作用时外圈相对于内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算术平均值。2、轴向游隙:非预紧状态,能在两个方向上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其轴向内部游隙G为: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平均值。3、轴承在不同状态下的游隙:轴承在不同状态下其游隙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说来,可分为:1)原始游隙:轴承的原始游隙是指轴承成套后在安装于机器前,所处在自由状态下的游隙。实际上原始游隙不通过测量是难以得知的.因此原始游隙常常用检验游隙来代替。检验游隙是在检验状态下,在施加测量载荷的条件下,用仪器检测而得的游隙数据,严格地说与轴承的原始游隙并不相同,但在一般情况二者在读数上相差不大,因而可以相互代替而不致发生多大误差。2)有效游隙:有效游隙或称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在安装于主机后,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达到一定温升的稳定运转状态下,轴承中存在的实际游隙。显然,有效游隙比原始游隙小。4、轴承游隙的作用与要求:轴承中存在游隙是为了保证轴承得以灵活无阻滞地运转,但是同时也要求能保证轴承运转平稳,轴承的轴线没有显著沉降,以及承担载荷的滚动体的数目尽可能多。因此,轴承的游隙对轴承的动态性能(噪声,振动和摩擦)和旋转精度,使用寿命(磨损与疲劳)的承载能力都有很大影响。
轴承内部游隙是指一个轴承圈相对于另一个轴承圈径向移动的总距离(径向内部游隙)或轴向移动的总距离(轴向内部游隙)。
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实际运转条件下的游隙。
原始游隙是指轴承未安装前的游隙。
游隙值根据大小分三组,一组是基本组(或者叫普通组)、小游隙组(C2)、大游隙组(C3、C4)。轴承游隙
另补充一点日常应用的举例: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宜优先选择基本组;
大游隙组适用于内、外圈配合过盈量较大、或者内外圈温度差大、深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者需要改善调心性能、或者需要提高轴承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矩等场合小游隙组适用于较向高的旋转精度、需要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要减小振动和噪音的场合。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系指一个套圈固定不动,而另一个套圈在垂直于轴承轴线方向,由一个极端位置移动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动量。轴承游隙的选择正确与否,对机械运转精度、轴承寿命、摩擦阻力、温升、振动与噪声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对向心轴承游隙的选择过小时,则会使轴承游隙承受负荷的滚动体个数增多,接触应力减小,运转较平稳,但是,摩擦阻力会增大,温升也会提高。反之,则接触应力增大,振动大,而摩擦阻力减小,温升低。因此,根据轴承使用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游隙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事实上轴承游隙时,必须充分考虑下列几种主要因素:
(1)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配合的松紧会导致轴承游隙值的变化。一般轴承安装后会使游隙值缩小;
(2)轴承在机构运转过程中,由于轴与外壳的散热条件的不同,使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温度差,从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
(3)由于轴与外壳材料因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或增大。
通常向心轴承选择最适宜的工作游隙值就是轴承游隙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组游隙值。基本组游隙值适用于一般条件,应该优先选用。对于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向心轴承不能采用基本组游隙时,可选用辅助组游隙值。如深沟球轴承的第3、4、5组游隙值,适用于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采用比正常配合更紧的过盈配合或轴承内圈与外圈工作温差较大的机械部件中。在轴中心与外壳孔中心线倾斜度较大,和为了增加其承受轴向负荷能力,提高轴承极限转速,以及降低轴承摩擦阻力等工况条件下,亦可采用第3、4、5组游隙值。对于要求旋转精密或限制轴向游动的轴,一般采用第2组游隙值(小游隙值)的轴承,必要时还给予一定的预加负荷"预紧",以提高轴的刚性。
游隙
所谓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一般来说,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
原始游隙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工作游隙
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
轴承游隙;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0型(深沟球轴承)及内圈锥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7000型(角接触球轴承)、8000型(推力球轴承)和9000型(推力圆锥滚子轴承)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型和7000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8000型和9000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检查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量,也有0.10~0.15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轴承游隙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应为
c=λ/(2sinβ)
式中c--轴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轴承锥角,(°)。
(2)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值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
- 途观氙气灯泡型号(途观氙气灯泡型号规格)
- 产品型号4g(产品型号48v20ah怎么解释)
- 长城h5电瓶型号(长城h5电瓶型号及价格)
- 天逸功放哪种型号最好(天逸功放哪种型号最好用)
- 创酷火花塞型号(创酷火花塞型号怎么看)
- s6直屏型号(s6什么屏幕)
- 自吸磁力泵型号(自吸磁力泵型号大全)
- s6平面型号(s6 尺寸)
- 压路机有哪些型号(压路机有哪些型号规格)
- tcl电视什么型号的好(tcl电视什么型号的好用)
- 外径30内径15轴承型号(外径30内径15轴承型号厚9mm)
- 贝亲奶嘴最大什么型号(贝亲奶嘴的型号)
- ps4有几个型号(ps4几个型号的区别)
- 魅蓝a5型号(魅蓝 a5)
- s7港版型号(s7+ 港版)
- 护栏网规格型号(护栏网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