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压缩弹簧型号(压缩弹簧型号规格对照表)

2024-03-29 12:41:0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压缩弹簧型号表示方法
  2. 压缩弹簧型号大全
  3. 压缩弹簧规格表
  4. 压缩弹簧型号规格对照表图片
  5. 压缩弹簧规格大全

压缩弹簧型号表示方法

压缩弹簧有不同类型,如标准琴钢丝、标准不锈钢、316不锈钢、重型(硅铬)、高性能(铬合金钢)的尺寸及参数表具体如下:

一、标准琴钢丝

外径:从0.47"(1.20毫米)至1.937"(49.2毫米)。

负荷:从0.19磅(0.85N),至353磅(1569N)。

自由长度:0.120"(3.05毫米)至6.0"(152.4毫米)。

二、标准不锈钢

外径:从047"(1.20毫米)至1.937"(49.2毫米)。

负荷:从0.19磅(0.85N),至353磅(1569N)。

自由长度:0.120"(3.05毫米)至6.0"(152.4毫米)。

三、316不锈钢

外径:从0.057"(1.45毫米)至1.687"(42.8毫米)。

负荷:从0.12磅(0.53N),至96.06磅(427.29N)。

自由长度:0.120"(3.05毫米)至6.0"(152.4毫米)。

四、重型(硅铬)

外径:从0.375"(9.53毫米)至2.0"(50.8mm)。

负荷:从15磅(67N)至1541磅(6856N)。

自由长度:1.0"(25.4毫米)至12.0"(305毫米)。

五、高性能(铬合金钢)

外径:从0.066"(1.68毫米)至0.543"(13.8毫米)。

负荷:从0.35磅(1.57N),至24.7磅(110N)。

自由长度:0.126"(3.2毫米)至12.6"(320毫米的)。

压缩弹簧的特点

压缩弹簧(CompressionSprings)对外载压力提供反抗力量。压缩弹簧一般是金属丝等节距盘绕和有固定的线径。压缩弹簧利用多个开放线圈对外载压力(如重力压下车轮,或者身体压在床褥上)供给抵抗力量。也就是,他们回推以反抗外部压力。

压缩弹簧一般是金属丝等节距盘绕和有固定的线径。此外,也有圆锥形的压缩弹簧,或者圆锥和直线型组合的弹簧。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压缩弹簧可用于抵抗压力和(或)存储能量。圆形金属丝是压缩弹簧最常用的,但也有正方形、长方形和特殊形状的金属丝制造出的压缩弹簧。

压缩弹簧型号大全

材料系数G(常用钢丝为8000)、钢丝直径d、弹簧中径D、有效匝数N、压缩长度L。公式:F=L*G*d^4/8*D^3*N

压缩弹簧规格表

弹簧一般接受的最大压缩量是多少?在理论上,弹簧可以接受的最大压缩量取决于其设计和材料属性。然而,实际应用中的最大压缩量往往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弹簧的疲劳寿命、重复加载次数、工作温度和润滑条件等。

在常规设计中,经验法则通常是一旦弹簧的压缩量达到其自由高度的50%,就应该考虑使用更具有承载能力的弹簧设计或结构调整。这是因为在压缩过程中,弹簧材料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其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降低。

对于一些高强度、高疲劳寿命的特殊弹簧,例如不锈钢弹簧或特殊合金弹簧,其最大压缩量可能会更高,达到其自由高度的75%或更高。但是这通常会涉及到更复杂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因此成本也相对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应用中,弹簧的压缩量可能不足以产生足够的预紧力来满足设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增加预紧力,例如使用辅助弹簧、增加接触面积或使用高强度材料等。

总之,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根据设计需要、材料属性和实际应用条件综合考虑的结果。因此,在具体的设计和应用中,最好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和经验准则,以确保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满足要求。

弹簧的正确使用原则?首先,要确保弹簧的正确使用,必须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弹簧是一种可以自由伸缩的机械部件,它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如金属、橡胶或塑料等。当弹簧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它会根据这个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伸缩,从而储存能量。当作用力消除时,弹簧会释放出储存的能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其次,正确使用弹簧的第二个原则是合理选择弹簧的规格。弹簧的规格包括它的直径、圈数、长度等。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弹簧的弹性和刚度。根据所需弹簧的弹性和刚度,选择合适的规格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需要考虑弹簧的工作环境,例如温度、湿度和介质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弹簧的性能和寿命。

第三,正确使用弹簧的第三个原则是正确安装弹簧。在安装弹簧时,应该仔细阅读制造商提供的说明手册,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一般来说,安装弹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弹簧的方向与安装指示方向一致;其次,不要扭曲或拉伸弹簧;最后,确保弹簧在安装过程中不受损伤或变形。

最后,正确使用弹簧的第四个原则是维护和保养弹簧。弹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持其性能和寿命。例如,定期检查弹簧的外观和性能,防止腐蚀和损伤;定期润滑弹簧,以减小摩擦和磨损等。此外,在储存弹簧时也需要注意,应该将弹簧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弹簧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了解弹簧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合理选择弹簧的规格;正确安装弹簧;以及维护和保养弹簧。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保证弹簧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如果你读到这里,你今天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啥?

你的弹簧装上去,为何还没使用,就恢复不了原始长度了?为何?如果还不懂,再从头看一遍。

压缩弹簧型号规格对照表图片

橡皮能擦掉铅笔印主要靠物理吸附。

铅笔虽然叫铅笔,但是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是层状材料,层间为范德华力,因此层间容易滑移,写字时便通过摩擦力将石墨剥离吸附在纸上,形成字迹。而橡皮主要是由橡胶制作成的,当然,现在也有一些橡皮使用聚乙烯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作。橡皮可以通过摩擦吸附石墨使之脱落,从而擦除铅笔字迹。通过控制橡皮成分可以生产不同的橡皮。硬一些的橡皮适用于硬度更高的铅笔,但容易擦破纸张,还容易将黑度高的铅笔字迹均匀地抹开。柔软的橡皮对纸张更友好,更适用于黑度高的铅笔字迹。

不知道有没有人尝试用橡皮擦掉圆珠笔或中性笔的字迹,我想说,你们有点难为橡皮了,圆珠笔和中性笔的字迹是墨水扩散得到的,墨水会渗透到纸张的纤维中,这也是有些出水量大的笔会洇透纸张的原因。这样的字迹仅靠摩擦吸附是无法去除的,只能把带有墨水的那层纤维干掉才能把字迹去除。因此普通的橡皮擦是无能为力的。当然,你要非得大力出奇迹,那橡皮也无话可说。

参考资料:

Eraser

by霜白

其实在空间站上能看到的地球真的不算大……大家不要被网上的示意图误导了,地球诶~一颗行星诶~半径六千多公里呢,辣么大的一颗球,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让你都看去了。

我们可以简单估算一下我们在空间站上能看到的地球大小。

地球并不是一颗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其半径在6357千米到6378千米之间,平均半径6371.393千米。我们估算看到的面积时就往大了算,所以这里取半径的小值,将地球看作一颗半径6357千米的正球体。再来看空间站,空间站离地面高度一般在350千米到400千米之间,我们这里就取400千米,事实上,我国只有天宫二号来到过这个高度。那空间站与地表的几何关系就很明了了。

如图所示,O点为地心,A点为空间站位置,我们假设空间站的窗户为全景落地窗,实在不行宇航员可以出来看看,则B点为空间站视线与地面切点,即宇航员能看到的最远的地面位置。

带入数据,即OC=OB=6357km,AC=400km,不难求得AB=2290km,cosθ=0.9408,sinθ=0.3389,反解三角函数即可得θ=19.81°。进而可得弧CB的长度为2197.93km。CD长度为381.42km。

熟悉经纬度定义的同学可以立刻意识到,如果C点位于赤道线上,则θ即为B点纬度。而如果调转一下方向,CB都位于赤道线上,则θ即为C、B之间的经度差。也就是说,如果空间站位于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线的交点上空,则从空间站往下看,可以看到南北纬约19°,东西经同样约19°的一个球冠,这个球冠中心到边缘的地面距离约2197km。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2000多公里,很长的嘛,确实:

由图看出,从北京到昆明的距离大约是210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空间站在北京上空,差不多可以望到昆明,但我国无论东西还是南北,最大距离都超过了5000公里,空间站无论怎么运动,都无法同时将全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我们还可以计算一下从空间站到底能望到多大面积,按球冠面积计算公式:S=2πRh。其中R为球半径,即上图中OB;h为球冠的高,即上图中CD,计算可得球冠面积约为15,234,757平方公里,从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按我们取的地球半径,地球表面积为507,825,245平方公里(地球实际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这个球冠仅占地球表面积的3%。你还觉得空间站能望到的面积很大吗?

最后,是一张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照片。

参考资料:

专家解读②|空间站为何是在距离地400公里左右的位置飞行?

要站在距离地球多远的地方,才能看到整个地球?

by霜白

存在一定误差,但可以满足家庭日常血糖测量的需要。

看到问题,我去购物平台搜索了一下,看详情页描述,我觉得题中描述的应该是快速血糖仪。快速血糖仪出血少、便携、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在临床上同样有广泛的使用。

快速血糖仪一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其试纸上有葡萄糖氧化酶,接触血液后,可以氧化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又被耦联的过氧化氢酶催化释放出氧,氧将色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耦联酚氧化,并与4-氨基安替比林结合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1],生成的红色醌类物质含量与葡糖糖含量成正比。通过光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分析,得到血液中的葡糖糖含量。

而医学上对血糖的测量是通过生化分析仪完成的,这种检测通过采集静脉血液,离心取上层血浆,再利用生化仪检测,检测原理一般采用己糖激酶法,己糖激酶法特异性比葡糖糖氧化酶法高,是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具体原理可以查看参考资料2。利用生化分析仪对静脉血浆的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这两种方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快速血糖仪一般是指尖采血,使用的是毛细血管的全血,而生化分析仪使用的是静脉血血浆。血液在循环中,从动脉经毛细血管流到到静脉,这个过程中,血液中的葡萄糖会被组织细胞吸收,因此,静脉血血糖要低于毛细血管血糖。而全血中含有血细胞,血细胞具有一定稀释作用,因此全血的血糖浓度测量结果要稍低于血浆的测量结果。综上,对毛细血管的全血的血糖测量结果误差要高于对静脉血血浆的测量。

关于快速血糖仪的测量准确性,已经有许多人进行过相关实验了,首先要明确,根据《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血糖仪测量准确度标准是误差控制在±15%以内。在答者查询到的几篇来自不同医院的不同实验结果中,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快速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检测结果准确度高,结果可靠,满足家庭日常血糖检测的需求。但需注意,在其中一份实验论文中,快速血糖仪在高值危急值处检测结果可能受仪器型号影响。因此,如有相关症状还是应尽快就医。另外还请注意,在购买相关产品时,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参考资料: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

己糖激酶法测血糖

刘晓雯.葡萄糖氧化酶法与血糖仪法测定静脉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8):159-160.

刁志宏,黄海霞,唐连顺,孙亮,雷达,劳炜东.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J].大众科技,2021,23(11):64-66.

by霜白

核磁共振被广泛应用到医学,地质勘探和分子结构测定,是量子力学在工程技术上的重大应用。它是发生在原子尺度下的量子现象。

原子核拥有自旋,会由自旋产生一个磁矩。将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原子核磁矩会绕外磁场方向旋转,这就类似陀螺在旋转过程中转动轴的摆动,也被称为进动。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核磁矩与外加磁场之间的夹角并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由原子核的磁量子数决定的,原子核磁矩的方向只能按照磁量子数离散地改变。

为了让原子核磁矩的方向发生改变,需要为原子核提供能量,这一能量通常是通过外加场来提供的。当外场的频率与原子核自旋进动的频率相同的时候,外场的能量才能够有效地被原子核吸收。因此某种特定的原子核,只吸收特定频率的能量。随后,原子核能级向下跃迁,将吸收的能量放出来,被探测器接收到,最后将这些能量信号处理,就能得到原子种类与分布的信息了。

讲到这里,恐怕很多读者朋友们都要打瞌睡了。那么有什么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吗?

核磁共振就像是做课间操。课间操时间到了,各个班级松散地站在操场上,有的向后站,有的向前站,互相交头接耳,这就是人体内磁性原子方向杂乱无章,磁性互相抵消。这时候,广播声传来:“第X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于是大家都朝向前方,整齐划一的做广播操,广播声就是外场,让磁矩绕着外加磁场运动。最后你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进入到班主任的眼睛里,也就知道你们广播体操水平如何了,这就是探测器接收到共振信号。

假如广播中传来:请二年级一班的同学做一遍。这时候只有二年级一班的同学在做操,也就能更好得发现二年级一班是否有不认真做操的同学。医学里广泛应用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就是这样,通过改变磁场的空间分布,逐层扫描出每一层的氢分子含量。

参考资料:

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自旋

byYJY

因为酚酞和石蕊在不同的pH下会呈现不同的分子结构,进而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这里以酚酞为例,详细讲解一下酚酞在不同pH值下的分子结构的转变。

在酸性非常强的时候,酚酞呈现出橙红色。此时酚酞分子中心的碳原子为sp2杂化,上方两个苯环中离域的π电子通过中心的碳原子的p轨道连接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离域π键,即分子中电子的离域程度增大,电子的能级间隔减小,进而可以吸收可见光波段的光,从而表现出颜色。如果此时减小溶液的pH值,由于中心的碳原子带有正电荷,使得带有负电荷的氧原子进攻这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最终使得下方苯环上的羧基与中心的碳原子相连接,此时酚酞中心处碳原子变成sp3杂化,使得两个苯环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降低了电子的离域程度,使得溶液无法吸收可见光波段的光,溶液从而又恢复到无色。

调节溶液的pH至强碱性(pH=8~12),此时苯环上的羟基就表现出了酸性(酚类物质的酸性),使得分子向醌的结构发生转变,此时中心的碳原子又变成了sp2杂化的形式,增大了电子的离域程度,显示出粉色。

当溶液的pH再进一步增大时(pH>12),由于氧原子对于电子的吸引,使得中心碳原子呈现正电性,此时溶液中的氢氧根则会进攻这个碳原子,使得这个碳原子又回到sp3杂化的结构,又降低了体系的离域程度,溶液又变成无色。

参考资料:

Phenolphthalein

byPaarthurnax

首先回答一下高中阶段定义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最大的区别:是在于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对于化学变化,它的过程产生了新的物质,而对于物理变化则是没有。

说回焰色反应,它并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所以被归类成物理反应,但有人要问了,既然有颜色的光产生,那为什么说它没有新物质产生呢?别急,等我讲完下面的原理你就明白啦

我以上图焰色反应为黄色光的钠为例:

首先提出一个概念,钠原子里面有许多不同的能级,就类似于高层大楼一样,而电子一般都会处在最低层,我们称这个最底层为“基态”。而当电子受到外界刺激时(获得外界能量),电子就会跃迁到高的能级,而高能级的电子不老实,它就想往低能级跑,而当它重新回到低能级时,会散发出能量,而这种能量就以光波的形式散发出来了。

注:能级的跃迁是有选择定则的哦[1]。

对于钠而言,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跃迁的光的波长为589.69nm,588.99nm(钠的双黄线)都是黄色光,所以我们看到的的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

这个过程中,光是能量跃迁产生的,钠一直是钠,没有其它新物质的产生,所以我们认为焰色反应是物理反应。

参考资料:

[1]张国营.对钠原子部分能级图的改进[J].大学物理,1992,11(3):31-31.

byjustiu

很棒的一个问题。我们这里忽略弹簧内部的碳和各种杂质,而只考虑铁原子。

弹簧内部,铁原子规则地排列(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被叫做晶格),原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压缩弹簧,在微观上原子之间发生了位移,偏离了原来的平衡位置,势能增大。

将这样被压缩的弹簧放进稀硫酸里溶解,假设弹簧溶解均匀而不会发生某一点溶解过快直接“崩断”。粗略地看,溶解在微观上包含两个过程:表面的铁原子脱离晶格,以及铁原子向溶液里的氢离子转移电子。驱动弹簧表面的铁原子脱离晶格进入溶液的“力”叫做化学势μ,化学势在热力学上是内能的一部分。溶解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dU=μdN+YdX。dN代表了溶液粒子数的改变。YdX代表了除了粒子数改变所带来的内能改变之外,其他的内能改变量。

被压缩的弹簧内部存储的势能,在溶解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原子脱离晶格进入溶液的作用——从能量角度讲原子更容易脱离晶格,但并不是说反应速率一定更快。也就是说,这部分势能增加了化学势μ,因此在溶解的铁原子数目dN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中内能的增量dU要比弹簧未压缩的情形更多。额外增加的这部分内能,就对应于弹簧本来存储的弹性势能。

总而言之,压缩弹簧存储的弹性势能转化成了溶液的内能。

最后,这个问题已经在问答社区里讨论很久了,可以去参考下相关回答[1]。

参考文献:

如果把一根压紧的弹簧放进酸里溶解,它的弹性势能到哪里去了?

by藏痴

当题主问出这种问题的时候,我应该恭喜你,你已经想到了经典物理学中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个已经触碰到了量子力学的内容。

首先先回答一下,从已经被广泛认可的量子力学来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大家有这样的物理图像应该都是基于高中所学到的卢瑟福模型:

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

1913年,玻尔也意识题主这种类似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定态假设。即核外电子在轨道上运行时具有一定的,不变的能量,而这种不变能量的状态就叫做定态(这虽然是经验型的假设,有一定的*限性,但能大胆的将轨道量子化,我们必须膜拜玻尔的超级远见)。

那现在量子力学的解释是什么呢:其实电子并没有绕原子核不停“运动”,没有确定的运动轨道,也并不需要能量,而是以一种概率的状态出现在原子核的旁边,这也被称为电子云。(这就是量子力学~~要学会去接受它)

参考文献:

[1]张占新,莫文玲,王凤鸣,刘涛.通过计算氢原子的玻尔半径,加深对量子力学的理解[J].大学物理,2011,30(01):36-37.

byjustiu

霜白、YJY、Paarthurnax、藏痴、justiu

编辑:穆梓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压缩弹簧规格大全

本期导览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应积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2023年4月4日,市场监管总*令第73号公布《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第74号公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均自2023年5月5日起施行。这两个规定属于“部门规章”,目的是通过明确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和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总监和安全总监(以下统称安全总监)、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员和安全员(以下统称安全员)等关键少数人员职责,将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压力传导到企业一线人员,从而做到发生事故后能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

两个规定主要内容包括:(1)完善主体责任体系。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按设备类别和单位性质配备相应的安全总监、安全员。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安全总监、安全员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2)细化风险管控制度。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基于安全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机制,制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3)明确履职保障措施。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总监、安全员,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履行各自的责任。明确职责清单、奖惩机制、一票否决、尽职免责等方面的管理内容。(4)明确相关法律责任。根据不同违法情形,对单位处罚、人员处罚分别进行了规定,强化执法的精准性。

两个规定公布后,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有:(1)部分电梯使用单位难于认定问题;(2)安全总监、安全员的配备及培训、考核问题;(3)5年质保的部件和装置的范围;(4)质保期生产单位免费修理或者更换的前置条件;(5)民用建筑配备机电设备配置规定是否涵盖家用电梯,等。

2023年4月24日,市场监管总*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的通知》。根据该通知,市场监管总*以实施上述两个规定为契机,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以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活动时间安排是:2023年5月-12月,分为动员部署阶段、督促落实阶段、调研指导阶段、总结提升阶段。该通知的附件《关于实施两个规定若干问题的说明》还为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的细化落实提供了参考。2023年3月,市场监管总*结合前期试点实施两个规定的经验,制订了配套文件《“两个责任管理规定”试点文件汇编》模板,供相关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配套文件参考。

中国电梯协会八届八次理事会会议在天津召开

作者:本刊讯

摘要:2023年4月20日,中国电梯协会八届八次理事会会议在天津召开,91名理事或理事委托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审议通过了李守林会长代表理事会所作的《中国电梯协会八届八次理事会会议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分析了过去近两年来电梯行业情况和当前面临的形势。2021年全国电梯产量为121万台,比2020年增长14%;出口8.6万台。

关键词:天津;中国;电梯;

中国电梯协会八届八次理事会会议工作报告

作者:李守林  

摘要:各位理事、各位代表: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向理事会报告自上次理事会会议以来(2021年10月-2023年3月)电梯行业情况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我会工作回顾以及下一个年度的工作计划,请予审议,并请全体理事提出意见。在过去的2022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在多个地区爆发及疫情防控措施更加严厉的原因,举办会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电梯;

基于TRIZ理论物场分析的电梯磁流体制动器的方案设计

作者:李思杰,黄海洋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梯学院)

摘要:针对电梯制动器存在制动力不足的问题,基于TRIZ理论对制动器进行了物场分析,建立了问题物场模型,通过物场标准解系统寻找建立了标准解物场模型,并根据标准解物场模型设计了电梯磁流体制动器。通过ANSYSMaxwell软件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梯磁流体制动器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可解决制动力不足问题。

关键词:电梯;磁流体制动器;TRIZ理论;物场分析;

电梯安全钳提拉机构保持力的设计与验证

作者:张立伟/蒂升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了安全钳提拉机构保持力对电梯安全性能的影响,结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探讨了安全钳提拉机构保持力的设计方法,并对在实际情况下如何验证安全钳提拉机构保持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梯;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提拉机构;保持力;

电梯不同工况制停距离范围的确定

作者:董彬1,王荣武2,孙振2,刘晓君3/1.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2.东营市宏安电梯有限责任公司;3.胜利油田特种设备检验所

摘要:制停距离是衡量电梯制动能力的一个可测量指标,同一台电梯不同工况的制停距离之间又存在着确定的关系。首先根据GB7588-2003计算了载有125%额定载荷的电梯以额定速度下行制动工况的制停距离范围,然后探讨了电梯制停距离与两侧钢丝绳拉力差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依据该函数关系和载有125%额定载荷的电梯以额定速度下行制动工况的制停距离范围,依据近似计算原理估算了轿厢空载上行的制停距离范围,并提出了空载上行制停距离推断合格的参考值。

关键词:电梯;制动距离;制动工况;制动平均减速度;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梯曳引轮槽异常磨损检测方法

作者:刘恩瑞,刘殊 /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电梯曳引轮槽异常磨损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计算机模块向控制模块下达电梯曳引轮槽图像采集指令后,控制模块在继电器输出端产生触发信号,触发并控制图像采集模块中的工业相机,并采用畸变模型矫正工业相机,采集曳引轮槽图像;图像采集模块通过千兆网线将采集的图像传送回计算机模块,计算机模块采用三维最大类间方差法,阈值化分割采集的图像后,采用不变矩匹配方法检测电梯曳引轮槽异常磨损程度。实例验证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工业相机矫正效果,采集的图像没有发生位置倾斜现象;能够有效获取电梯曳引轮槽边缘轮廓,检测电梯曳引轮槽发生异常磨损的位置,磨损量的检测误差低于0.02mm。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电梯;曳引轮槽;异常磨损;检测方法;畸变模型;阈值化分割;

一则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时提拉杆变形的案例分析

作者:罗洪岩,吴先营 /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  

摘要:对一台有机房乘客电梯在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后复位时偶发提拉杆变形问题进行了分析,判定主要原因为联动试验后未按照正确的规程操作,以及提拉杆设计有缺陷。提出了正确的操作规程,提醒联动试验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试验;同时指出电梯及其部件设计人员要深入研究产品的相关特性和使用目的,从而设计出合格的产品。

 关键词: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复位操作;提拉杆变形;原因分析;解决方案;

Q235碳素结构钢材料在电梯导轨压板中的应用

作者:程永治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摘要:探讨电梯导轨压板采用Q235碳素结构钢材料,以应对电梯制造国家标准变更引发导轨压板在导轨上保持力减小的要求,并且不会导致成本上升。从选材、设计、试验验证、品质改善等方面对Q235碳素结构钢导轨压板进行了全面分析,证明了其经济性高、安全可靠、质量稳定,是导轨压板的良好选择。

关键词:电梯;导轨压板;Q235碳素结构钢;试验验证;品质改善;

基于ANSYS软件的自动扶梯桁架和梯级链强度分析

作者:张振涛1†,田倩倩2,牛兴华3,王献抗4 /1.天津众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天津交通职业学院;3. 天津理工大学;4.嘉思特华剑医疗器材(天津)有限公司

摘要: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型号自动扶梯桁架进行静强度分析和梯级链强度校核,得到桁架在乘客满载工况下的变形位移与应力分布,同时对梯级链各种工况的安全系数进行校验,为桁架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扶梯;桁架;梯级链;变形位移;应力分析;安全系数;

电梯井道安全门检验不合规案例探讨

作者:张杰,古育权,袁梓宁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佛山检测院

摘要:讨论了现行检验规则和国家标准中对电梯井道安全门的相关要求,列举了在检验中发现的井道安全门门锁不符合要求、井道安全门处不符合轿厢至井道壁的距离要求、验证井道安全门锁闭的电气安全装置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提出了在电梯检验规则和国家标准之外的一些思考及建议,以期进一步降低电梯井道门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电梯;井道安全门;检验;风险;建议;

电梯载重测试车传动机构的设计与仿真验证

作者:张健1,王子昊2,张永举1 /1.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2.南京理工大学

摘要:设计一种适应性强、越障性能高、稳定性好的电梯载重测试车来代替电梯载重测试时人工搬运测试砝码。传动机构是测试车设计的重点,引入了一种使用差速式驱动加上轴中轴传动的传动方式,并对其爬楼运动进行模拟仿真确认防倾翻性能。最后总结了该传动机构的特点。

 关键词:电梯载重测试车;传动机构;行星轮组;越障性能;仿真模拟;

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调整给维护保养单位带来的变化

作者:王琦宇/蒂升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摘要:指出《市场监管总*关于进一步做好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市监特设[2020]56号)发布后,试点地区、试点单位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调整带来的变化;探讨检验检测方式调整给维护保养单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调整;维护保养单位;机遇;挑战;

电梯曳引轮槽磨损定量检测算法的设计

作者:张雍1,董灵军1,王涤宇1,李琛2†,李海涛3 /1.台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2.中国计量大学;3.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当前电梯曳引轮槽磨损量无法实时、定量检测的现状,提出了利用图像识别及三维重构技术的曳引轮槽磨损定量检测算法。介绍了曳引轮槽磨损定量检测原理,以及标定图像生成算法、基于神经网络的磨损量计算模型算法和曳引轮槽磨损检测算法的流程设计。选择一台在用电梯进行曳引轮槽磨损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曳引轮槽磨损定量检测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检测算法;三维重构;

无机房电梯检验发现的常见问题及应对建议

作者:王争鸣,李德锋/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摘要:指出在无机房电梯检验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例如安装空间过于狭小、驱动主机结构设计与井道不匹配、维修操作平台锁定位置不合理、导轨支架间距过大、电梯运行噪声大、电动机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存在的风险。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无机房电梯;安全隐患;驱动主机结构;井道匹配;导轨;电动机效率;

一种新型电梯平衡系数测试仪的设计

作者:秦宇杰,郭琦,彭浪草,彭仁东,曾塬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摘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梯平衡系数测试仪,具有测量效率高、安装方便等优点。详细介绍了该测试仪的关键部件——夹紧机构和千斤机构的结构原理。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夹紧机构楔块的非工作平面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采用虚位移原理和虚功原理对千斤机构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测试过程中所需施加扭矩与撑杆偏放角之间的函数关系。

 关键词:电梯;平衡系数测试仪;夹紧装置;千斤机构;结构原理;

电梯更换曳引轮后的定期检验注意事项探析

作者:程波1,2,李军1,2 /1.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2.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西部复杂环境机电设备安全)

摘要:电梯定期检验中若遇到上个检验周期内更换过曳引轮,应当给予足够重视。给出了判断电梯是否更换过曳引轮的方法;指出在进行曳引轮的检验试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员和设备安全问题;探讨了为保证曳引轮更加持久的运行安全在电梯定期检验中应进行的专业判断。

关键词:电梯;定期检验;曳引轮;更换;安全;

浅谈电梯定期检验中几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作者:滕荣蓉,姚雪峰/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摘要:结合作者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经验,总结分析了电梯定期检验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包括机房(机器设备间)应当专用,机房地面开口应有圈框,驱动主机旋转部件上方应有合理的空间,井道安全门、检修门应能完全打开,对重(或平衡重)防护应有效,底坑下面的空间应布置合理。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电梯;定期检验;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应对建议;

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一起电梯反复开关门故障进行分析

作者:韩亮,刘付顺,刘杰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摘要:针对某电梯出现的反复开关门故障,分析了电梯门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流程,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找出了故障发生的位置并排除了故障,最后提出防范该故障的建议。

关键词:电梯;反复开关门;故障树分析方法;门机电动机;

某电梯鼓式制动器压缩弹簧断裂失效分析

作者:梁善贵,韩致贵/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摘要:对某电梯制动器压缩弹簧发生断裂失效进行理化检验和断口分析。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查压缩弹簧断口确定属于脆性断裂。指出了引发压缩弹簧脆性断裂的两个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梯;鼓式制动器;压缩弹簧;断裂;失效分析;

焊接机器人在电梯轿厢架上梁焊接上的应用

作者:钱华能 /上海汉神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人工焊接电梯轿厢架上梁焊接质量不稳定和生产效率低的现状,设计了应用安川焊接机器人的上梁自动化焊接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组成,焊接工艺评定要求,以及焊接工艺的流程控制。最后总结了采用焊接机器人相比人工焊接的优势。

关键词:电梯;轿厢架上梁;焊接机器人;人工焊接;

一则电梯井道安全门不合规的检验案例及整改措施

作者:肖可,韩路,邓冉/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摘要:介绍了由于建筑结构原因导致的井道置安全门设置不合规的检验案例,分析了该检验案例中井道安全门及其救援通道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最后,从建筑设计,电梯采购、制造、安装、检验、维保、使用,以及电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修订等方面提出了关于井道安全门的建议。

关键词:电梯;井道安全门;救援通道;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提高加装电梯模块化钢结构井道施工效率的几种设计

作者:刘立新,曹广磊,陈汉/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

摘要:为了提高旧楼加装电梯模块化钢结构井道的施工效率,提出了3种简单、经济、应用的设计,包括模块化走廊平台与井道结构的“挂式”安装形式,防止导轨支架在运输过程中扭转的连接结构,以及井道柱脚地脚螺栓的校准措施。

关键词:加装电梯;模块化钢结构井道;施工效率;设计方案;

例说加装电梯场合曳引机温升过高风险的防范

作者:马新稳1,2,游昊文1,杨国宏1/1.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惠州检测院;2.惠州市惠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

摘要:介绍了一则电梯永磁同步曳引机温升控制不好造成运行温度过高,从而导致粘接永磁体的粘结剂失效,进而导致永磁体分布不均,产生电梯振动的案例。分析了加装电梯玻璃井道及机房的温度记录结果,讨论了降低加装电梯曳引机温升的途径。最后对防范加装电梯曳引机温升过高风险提出建议。

关键词:加装电梯;永磁同步电动机;环境温度;温升;风险;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