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板型号(楼层板型号yx75-230-690)
楼承板型号对照表大全
ALC板按强度分为A1.0,A2.0,A2.5,A3.5,A5.0,A7.5,A10七个级别。
ALC板按干体积密度分:B03,B04,B05,B06,B07,B08六个级别,分别表示其体积密度为300、400、500、600、700、800kg/m。其中B05级(干体积密度≤550kg/m)及以下的优等品(立方体抗压强度≥3.5MPa)又称为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板。
ALC板按板断面形状分为:平头板、企口板(TU板)、槽形板(C型板)、屋面板。
ALC板按板面形状可分为普通板、艺术板(花纹板)、变截面板、角型板(艺术板、变截面板、角型板国bai生产厂家较少)。
扩展资料
跟传统建材相比,地球村建材的alc轻质隔墙板在生产时不包含高能耗加工。由于产品的原材料是由多种无害复合材料组成,因此可以多次使用,进一步保护环境。因此,alc轻质隔墙板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优质的低能耗产品。
按照国家规定,确定一种建材是否为绿色建材需要从产品规划性能、产品的原材料、产品的应用、生产能耗四大方面相结合来判断。综上所述,地球村建材的alc轻质隔墙板不仅在原材料生产使用方面没有对地球和人类产生破坏和危害,而且有隔声、隔热、防火的保护作用,因此地球村建材的alc轻质隔墙板称之为绿色节能建材实至名归。
楼层板型号就有什么样的
ALC板按强度分为A1.0,A2.0,A2.5,A3.5,A5.0,A7.5,A10七个级别。ALC板按干体积密度分:B03,B04,B05,B06,B07,B08六个级别,分别表示其体积密度为300、400、500、600、700、800kg/m。其中B05级(干体积密度≤550kg/m)及以下的优等品(立方体抗压强度≥3.5MPa)又称为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板。ALC板按板断面形状分为:平头板、企口板(TU板)、槽形板(C型板)、屋面板。ALC板按板面形状可分为普通板、艺术板(花纹板)、变截面板、角型板(艺术板、变截面板、角型板国bai生产厂家较少)。扩展资料跟传统建材相比,地球村建材的alc轻质隔墙板在生产时不包含高能耗加工。由于产品的原材料是由多种无害复合材料组成,因此可以多次使用,进一步保护环境。因此,alc轻质隔墙板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优质的低能耗产品。按照国家规定,确定一种建材是否为绿色建材需要从产品规划性能、产品的原材料、产品的应用、生产能耗四大方面相结合来判断。综上所述,地球村建材的alc轻质隔墙板不仅在原材料生产使用方面没有对地球和人类产生破坏和危害,而且有隔声、隔热、防火的保护作用,因此地球村建材的alc轻质隔墙板称之为绿色节能建材实至名归。
楼层板型号图片
10cm12cm15cm根据女方需求不同可以自由调节最长可以到17cm分为温馨式老汉式观音式扣胯式
楼层板型号yx75-230-690相关尺寸
产品简介:
楼层板
1、产品规格:1200mm×2400mm ;厚度从20-30mm不等。
2、产品优势:金斯特楼层板是一种新型建材,其优势主要有:环保、节能、安装方便、防火、防水、防虫蛀等。
3、产品特点:金斯特高密度纤维水泥楼层板特点:防火不燃、防水防潮、隔热隔音、质轻高强、施工简易、经济美观、安全无害、寿命超长、可加工及二次装修性能好。
应用范围:
楼层板
1、与木楼板相比:
(1)防火
(2)防潮
(3)防水
(4)防虫
(5)防腐
(6)防霉烂
(7)抗折强度高
(8)隔音效果最为优越。
2、与混凝土楼板相比:
(1)重量轻,可以有效降低楼体的承载力。
(2)厚度小,可以增加楼层的空间高度。
(3)施工简便,可以降低工费缩短工期,不产生建筑垃圾。
(4)再加工切割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切割成任何规格。
楼层板规格及型号
根据电梯检验工作开展情况,质检总*对《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含第1号修改单)等6个安全技术规范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现予批准发布实施。
该修改单发布后,6个安全技术规范将重新印制。
名 称
编 号
批准日期
施行日期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第2号修改单
TSGT7001-2009
2017-6-12
2017-10-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第2号修改单
TSGT7002-2011
2017-6-12
2017-10-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防爆电梯》第2号修改单
TSGT7003-2011
2017-6-12
2017-10-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第2号修改单
TSGT7004-2012
2017-6-12
2017-10-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第2号修改单
TSGT7005-2012
2017-6-12
2017-10-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第2号修改单
TSGT7006-2012
2017-6-12
2017-10-1
附件: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
动电梯》(TSGT7001-2009,2013年第1次修改)第
2号修改单
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TSGT7002-2011,2013年第1次修改)第2号修改单
3.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防爆电梯》(TSGT7003-2011,2013年第1次修改)第2号修改单
4.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TSGT7004-2012,2013年第1次修改)第2号修改单
5.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TSGT7005-2012,2013年第1次修改)第2号修改单
6.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T7006-2012,2013年第1次修改)第2号修改单
质检总*
2017年6月12日
(完)
一、正文修改
第一条修改为:“为了加强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装、改造、修理、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和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行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促进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二、附件A修改
1.将1.1(2)修改为:“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整机型式试验证书,其参数范围和配置表适用于受检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
2.将1.1(3)修改为:“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驱动主机、控制柜的型号和编号,以及梯级或者踏板等承载面板、梯级(踏板)链的型号,并且在证明文件上有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制造日期;”
3.将1.1(4)修改为:“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梯级或者踏板等承载面板、驱动主机、控制柜、梯级(踏板)链的型式试验证书;对于玻璃护壁板,还应当提供采用了钢化玻璃的证明;”
4.将1.1(5)调整为1.2(4),并修改为:“用于安装该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的驱动站、转向站及总体布置图或者土建工程勘测图,有安装单位确认符合要求的声明和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表明其出入口、高度等满足安全要求;”
5.将1.2的检验方法修改为:“审查相应资料。(1)~(4)在报检时审查,(3)、(4)在其他项目检验时还应当审查;(5)、(6)在试验时审查;(7)在竣工后审查”
6.将1.3(3)修改为:“加装或者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型式试验证书;”
7.增加:“2.8 主要部件铭牌B
“(1)驱动主机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2)控制柜上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相符”
检验方法为:“对照检查驱动主机、控制柜型式试验证书和铭牌”
8.将“2.10 断错相保护C”修改为“2.11 断错相保护B”
9.将“2.14 紧急停止装置B”调整为“2.15 紧急停止装置B”,检验内容与要求修改为:
“(1)紧急停止装置应当设置在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出入口附近、明显并且易于接近的位置。紧急停止装置应当为红色,有清晰的永久性中文标识;如果紧急停止装置位于扶手装置高度的1/2以下,应当在扶手装置1/2高度以上的醒目位置张贴直径至少为80mm的红底白字“急停”指示标记,箭头指向紧急停止装置;
“(2)为方便接近,必要时应当增设附加紧急停止装置。紧急停止装置之间的距离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①自动扶梯,不超过30m;
“②自动人行道,不超过40m”
10.将“4.2 扶手防爬/阻挡/防滑行装置C”修改为“4.2 扶手防爬/阻挡/防滑行装置B”
11.将6.2的检验内容与要求修改为:“当有异物卡入,并且梳齿与梯级或者踏板不能正常啮合,导致梳齿板与梯级或者踏板发生碰撞时,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应当自动停止运行”
12.将6.9的检验内容与要求修改为:“应当设置扶手带速度监测装置,当扶手带速度与梯级(踏板、胶带)实际速度偏差最大超过15%,并且持续时间达到5s~15s时,使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停止运行”
13.将“6.11 检修盖板和上下盖板开启监控B”修改为:“6.11 检修盖板和楼层板B”
检验内容与要求修改为:
“(1)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安装楼层板防倾覆装置、螺栓固定等),防止楼层板因人员踩踏或者自重的作用而发生倾覆、翻转;
“(2)监控检修盖板和楼层板的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①移除任何一块检修盖板或者楼层板时,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②如果机械结构能够保证只能先移除某一块检修盖板或者楼层板时,至少在移除该块检修盖板或者楼层板后,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检验方法修改为:“目测;开启检修盖板、楼层板,观察驱动主机能否启动”
14.将6.12(2)修改为:“该装置动作后,只有手动复位故障锁定,并且操作开关或者检修控制装置才能重新启动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即使电源发生故障或者恢复供电,此故障锁定应当始终保持有效”
15.在7.2的检验内容与要求中增加:
“对于允许按照GB16899—1997及更早期标准生产的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可以按照以下要求检验:
“(1)控制装置的操作元件应当能够防止发生意外动作,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的运行应当依靠持续操作。使用检修控制装置时,其他所有启动开关都不起作用;
“(2)所有检修插座应当这样设置:即当连接一个以上的检修控制装置时,或者都不起作用,或者需要同时都启动才能起作用;
“(3)安全开关和安全电路应当仍起作用”
16.删除所有的“★”。
17.删除注A-4。
三、附件B修改
1.附件B中的序号、检验类别、检验项目及其内容按照修改后的附录A进行对应调整。
2.删除检验报告封页中的“设备名称”“设备类型”和“设备型式”,增加“设备类别”和“设备品种”将报告中的“单位”“机构”,后面加“名称”。
四、附件C修改
1.附件C中的序号、检验类别、检验项目及其内容按照修改后的附录A进行对应调整。
2.删除检验报告封页中的“设备名称”“设备类型”和“设备型式”,增加“设备类别”和“设备品种”,将报告中的“单位”“机构”,后面加“名称”。
3.检验结论页中增加“改造单位名称”和“改造日期”。
4.删除注C-2。
5.将注C-3修改为:“注C-2:对于允许按照GB16899—1997及更早期标准生产的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标有★的项目可以不检验。”
对于部分不影响技术要求的文字修订(如将“维修”修改为“修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修改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修改为“型式试验证书”,“型式试验机构标识”修改为“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检验合格章”修改为“检验专用章”)以及编辑性修改等,修改单中未予一一列入。
(完)
PS:本文只罗列了重要的2个附件,其余附件大家可以用电脑打开:http://tz**aqjcj.aqsiq.gov.cn/zxzx/201706/t20170620_491135.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这个网址下载。如果打开后找不到下载按钮,你就直接复制:http://tz**aqjcj.aqsiq.gov.cn/zxzx/201706/P020170620420487357856.zip 这段网址到浏览器,可以直接下载,下载下来的是个压缩文件,自己解压一下就可以了!
文章推荐:
(1)我的电梯兄弟:宽城!
(2)检修扶梯没有警示牌,检修人员还不在现场!电梯人,走点心吧!
(3)一桩离奇的电梯故障,刷爆了整个电梯人朋友圈!
(4)扛着枪在伊拉克安装电梯!!!
商务合作请致电:135-8595-9424
老白在另一个电梯时空等着你!
楼层板型号图片750
电梯检验师今年开始报名了,报名考试预约时间截止到2022年7月15日。要报名的千万不要错过。
2019年电梯检验师真题(附答案)!仅供参考!
本文仅供大家学习使用,本文题目答案不保证正确,具体是否正确,请自己核实。
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中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并立即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
2、根据TSG7001-2009,对于重新启用的停用状态的电梯,如果超过定期检验有效期,应按照(A)进行检验。
A. 定期 B. 监督 C. 委托 D. 启用
3.脱检的电梯,再次启用时,应(A )
A定期检验 B监督检验 C 委托检验 D启用检验
4、根据TSGT5002的规定,维保单位应当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自行检查,自行检查在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之前进行,自行检查项目及其内容根据使用状况确定,但是不少于__C_的项目及其内容。
A、电梯定期检验 B、TSGT5002中年度维保 C、A和B D、A或B
5、根据5002规定 对于自动人行道维保记录中的电梯基本技术参数包括(A)
A、倾斜角、名义速度、提升高度、名义宽度、主机功率和使用区段长度
B、倾斜角、名义速度、提升高度、名义宽度、主机功率
C、倾斜角、名义速度、提升高度、名义宽度
D、倾斜角、名义速度、提升高度
7、根据7588,附录J,摆锤冲击试验(D)
A完整层门组件B带玻璃面板的层门C宽度大于150mm层门侧门框D A.B.C
10、单向节流阀:允许液压油在一个方向自由流动而在另一方向限制性流动的阀。
11 、GB24803.1,如果任何井道门打开,未锁住或运载门没关闭,应停止对人员有危险的运载装置的任何运行,所称井道门是(B)
A电梯门 B包括层门,井道安全门或仅供授权的专业人员使用的门
C 井道安全门 D 井道检修门
13、根据GB/T24804,在用电梯层门的锁紧开锁装置应(B)
A只能使用符合要求的三角钥匙操作 B 只能使用专用工具操作
C不能从井道外操作 D不能通过井道壁上的开口接近
15、根据《消防电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26465—2011)规定,消防员电梯的定义
16、根据GB/T28621的定义,(A)是指正常运行状态下,该系统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人员进入到轿顶或底坑时,该系统保证在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A可移动止停装置 B触发装置 C止动钳 D预触发停止系统
17、当自动扶梯紧急停止按钮之间的距离大于(30m)时,应设置附加紧急停止开关。
18、在防爆电梯轿厢内明显位置应设置永久性标牌,标牌上除了标出GB7588-2003中15.2、GB21240-2007中15.2或GB25194-2010中15.2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包括(A/B)
A防爆电梯适用的爆炸性环境区域 B 防爆电梯的防爆类别和温度组别
19、该装置为(3)
a钢丝绳制动器b驱动主机制动器c夹轨器d曳引轮制动器
20、该装置作用于电梯上的(B)口
A、导轨 B、悬挂钢丝绳 C、补偿链 D、B或C
21、该装置(B)(答案不确定)(D)
A不可用作UCMP制停原件 B不用用作ACOP减速原件
C不可用作UCMP制停原件和ACOP减速原件
D可以用作轿厢坠落和下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停原件
23、使用夹绳器作为ACOP时,以下哪个说法是对的?(A )
A应能使轿厢制停,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
B必须使空载轿厢制停C必须使轿厢制停,且保持停止状态D必须使满载轿厢制停
24、如果该装置作为AOCP减速元件,则该装置可由(D)检测到AOCP触发。
A限速器。 B自监测 C门区感应 D A和B
25、如果该装置作为UCMP的制停系统,则该装置可以由(A)检测到轿厢发生处移动而触发。`
A、限速器 B、自监测子系统 C、极限开关 D、A和B联合
26、如果该装置(图片的夹绳器)作为UCMP的制停子系统,则其动作后应能(A)
A在规定的距离内使轿厢制停B使轿厢制停或速度降低到对重缓冲器设计范围
C使轿厢制停或速度降低到轿厢缓冲器设计范围DA和C
27、如果该装置(夹绳器)作为UCMP的制停子系统,则该UCMP还应另外设置B
A检测子系统 B自监测子系统 C制停子系统 DA和B
28、如果该装置作为UCMP的制停子系统,该装置在(D)情况下能在检测到轿厢意外移动离该层站1.2m范围内制停轿厢
A、任何 B、轿厢载有不超过100%额定载重量的载荷 C、在平层位置从静止开始移动的
D、B和C
29、如果未设置电气安全装置验证层门的锁紧,则检验结果(C)
A、肯定为不符合 B、肯定为符合 C、可能为符合,也可能不符合 D、为无此项
30、杂物梯:该电梯的层门属(B)型
1左右中分2上下中分3旁开4水平滑
31、关闭层门后,门扇之间的间隙最大允许达到(c)
A、6mm B、8mm C、10mm D 、15mm
32、该电梯的层门没有设置自动关闭层门装置应当判定TSG7006附件C中的(C)
A6.5项合格 B6.5项不合格 C6.5项无此项D6.7项无此项。
33、图中4号是什么阀(C)
A溢流阀 B单向阀 C 破裂阀 D截止阀
34、图4中阀须提供( D )证书。
1. 型式试验 B、调试证书 C、合格证 D、(A与B)
35、图3中a组件应设置( D)
a溢流阀b单向阀c紧急下降阀dabc全部。(组件a在油箱上端面)
36、该液压梯( C)A.不设置单向阀B.不设置溢流阀C.不设置手动泵D.不设置紧急下降阀
37、液压电梯油温控制油温超过预定值应(B )
A 立即停止 B停靠就近平层位置 C停止往上运行 D停止往下运行
38、题干给出了控制柜型式试验证书图片,根据证书判定( )不适用于受检电梯。看不到图,教材305页看懂即可,控制方式肯定有,主要就是看看自动救援或者能量回收有没有。
A,控制方式;B,自动救援装置;C,能量回收反馈装置;D,(ABC)。
40、当现场玻璃门的厚度为()时,图6的证书不适用该玻璃门看不到图,教材309页看懂即可。
A(5+0.8+5)mm B(6+0.5+6)mm C(6+0.8+6)mm D ABC
44、该电梯ACOP触发速度下限为( )会计算上超的动作速度就会选择了,上超的动作速度下限为1.15V,上限为1.1限速器最大动作速度
A1.58m/s,B1.73m/s,C1.88m/s,D2.25m/s
48.当图13a、b、c分别为(B)时,护脚板尺寸符合要求
A 0.75m、20mm、45度 B 0.75m、20mm、65 C0.75、10、45 D0.75、10、65
49、当图13中d(护脚板垂直高度)=0.8m时,根据GB7588. 该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距离应(B)
A≤ 0.8m B≤1.0m C≤1.2m D≤1.5m
50.UCMP什么时候触发( )标准上说的是以型式试验给定的速度在井道上部上行,或者井道下部满载下行。
A空载井道上段1.5m/s 上行,B空载井道上段0.2m/s上行
C满载井道下段0.2m/s下行 D满载井道下段1.5m/s下行
55、根据TSG7001要求,该驱动主机曳引轮()装置,看不到图,记不得答案
1. 应增设防咬入 B.应增设人身伤害 C.应增设防止异物进入 D.不需要增设防护
57、将该电梯的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置于“轿门旁路”状态后,(C)电梯应当能够在检修状态下运行。
A、在层门和轿门都开启的情况下。B、在层门关闭,轿门开启的情况下。
C、在层门和轿门都关闭的情况下。D、在层门开启、轿门关闭的情况下
62、该电梯应当具有门回路检测功能当(A)时,如检测到轿门关闭触点,层们门锁触点和轿门监测信号的故障,应当能够防止电梯的正常运行。
A,轿厢在开锁区域内,轿门开启并且层门门锁释放B轿厢在开锁区域内,轿门尚未开启
C轿厢在开锁区域内,层门门锁尚未释放D轿厢在开锁区域内,轿门尚未开启并且层门门锁尚未释放
63、在该电梯的回路检测功能进行时,如发现( C),应当提出整改要求。
A、轿门监控信号是独立 设置B、轿门监控信号出现后电梯不正常运行
C、轿门监控信号出现故障后不能防止正常运行
D、轿门监控信号并非来自轿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
70、图16所示的型式试验证书()没有图不知道
A适用于 B 工作类型不适用 C 工作环境不适用 D BC
71、自动扶梯的分析题,该扶梯是否需要加装附加制动器。
73、第6.9项的检验结论填写( )如填写错误应当更正为( )看不到具体题,不知道答案
A;正确 / B;错误 不合规 C错误 -
考电梯检验员及检验师涉及的法规标准目录!
文章推荐:
商务合作请致电:135-8595-9424
楼层板型号规格表
前言
在楼承板上现浇混凝土,楼承板与混凝土共同承受荷载的楼板即为组合楼板(组合楼板理论知识可详见:压型钢板那些事儿);常见的组合楼板有以下几类:
(b)缩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c)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由于组合楼板优越的施工便捷性以及与钢梁良好的协同工作特性,在钢结构项目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尤其是闭口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因为较小的板厚,增加了楼层净高、减少了混凝土用量及楼板自重,在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建筑项目中应用广泛。
1.项目概括
这里介绍的是一个3层工业厂房,钢框架结构,楼面东西88m,南北63m,两个方向各设置一道温度后浇带;标注柱跨11.3mX10.5m,标准板跨2.625m;标准跨典型平面布置如下图:
组合楼板设计型号为YX65—170—510(1mm),大样图如下:
其中顶筋通长筋为D10@200,混凝土等级C30,压型钢板材质Q355。
压型钢板厂家提供参数如下:
根据厂家提供参数,1mm厚压型钢板,楼板免支撑最大跨度在2970mm以上,这与以往同类型项目经验及楼板施工阶段承载力计算结果吻合。
2.问题描述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施工管理方反映,在浇筑组合楼板时,混凝土初凝过后,部分楼板出现板顶裂缝,经过对比发现裂缝分为两种:
1、柱板交界处,或设备基础凸出楼板部分与楼板交界处,由于应力集中及后期养护不到位产生的少量不规则裂缝,该类裂缝不在本次讨论范围;
2、沿压型钢钢板肋方向出现的较为规则长裂缝
现场图片如下。
裂缝位置示意如下:
3.裂缝原因分析与检测
经过设计师亲赴现场研查总结:
1.裂缝分布绝大多数沿板肋方向(垂直于次梁方向);
2.裂缝分布间距呈现规律性,多为0.5m或者0.5m模数的间距,这恰与单块压型钢板宽度接近;初步推测压型钢板单元连接处为裂缝高发区。
基于以上情况小编第一反应是是否施工荷载超标,跟施工现场确认是否出现以下情况:
1、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是否出现板跨集中倾倒混凝土,堆载过高,导致压型钢板出现过大变形;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出现其他施工荷载超过设计值情况;
经过与现场施工管理方确认,及后续继续浇筑情况对比,排除以上可能。
鉴于裂缝出现可能与钢梁变形过大有关,在施工方建议下,业主邀请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了钢梁挠度及楼板裂缝属性检测,其中挠度、裂缝宽度及保护层厚度数据如下:
因跨度加大,梁设计时跨中起拱值为1/450,故在楼板浇筑完成后钢梁实际跨度均较小,满足钢标附录B相关要求:
基于检测数据,可以发现多数裂缝发生处,保护层厚度控制严重超出验收规范允许值;小编根据压型钢板内各板件的实际尺寸示意出几何关系如下:
此图为理想状态,根据验收规范,保护层厚度可以存在(+8,-5)的施工偏差。
此图为钢筋直接搁置于压型钢板肋顶,27mm为不考虑变形滑移等因素的保护层厚度值;当绑扎完成后施工人员走动等造成钢筋网变形滑移后实际保护层厚度可能达到:
c=27+10+8=45mm
这也与检测数据基本吻合。
通过了解,得知施工方没有闭口型组合楼板项目施工经验,小编开始质疑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于是小编分析过后决定再到现场走一趟,重点关注其他未浇筑区域压型钢板连接处处理以及板钢筋摆放,施工现场照片如下:
板侧连接图1
板侧连接图2
钢筋排布图1
钢筋排布图2
从图片做法以及检测结果可以推测:
1、压型钢板单元侧面连接处仅靠公母肋扣合,缺乏有效的连接固定,在施工荷载下,此处一旦发生变形,后续浇筑混凝土也会相应变形产生板顶初始拉应力;
2、板顶钢筋缺乏有效固定措施,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错位;导致板顶素混凝土层较厚,可能达到45mm以上;
经过分析及对比,以上两点应该是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初始拉应力下,钢筋偏位较多,拉应力超出素混凝土抗拉极限值,于是在压型钢板交界处,板肋位置顶部混凝土产生开裂,裂缝间距呈现510mm的模数关系;
后续通过对施工措施的严格要求,以及部分其他方法,大大避免了裂缝数量的产生,已经浇筑的楼板裂缝由施工单位负责后期采用灌浆补强,此处不再赘述。
4.总结
通过这个项目,小编也在细查图纸反思,在组合楼板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可以做出的改进:
1:组合楼板应当给出更详细的施工要求说明,注明需要着重注意的事项,采取必要的板钢筋固定措施,不允许顶筋直接依靠板肋支撑,设置马凳筋或者混凝土垫块保证顶筋位置;板侧连接处不应仅靠公母肋扣合,应采用有效的机械连接固定,并按技术要求给出自攻铆钉等的连接间距;
2: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增加板厚,由详图可以看到,120mm的楼板,hc厚度仅55mm左右,在这个范围内布置三层钢筋,且严格控制层距,对施工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3:根据混凝土抗裂经验,板顶钢筋通长筋尤其是垂直于板肋方向通长筋,相同钢筋面积需求下,尽量采用小直径,密排布;例如同为每米390mm2左右的需求,D8@130方案优于D10@200。
以上是针对闭口型组合楼板从设计到施工时的一些总结与思考,不足之处欢迎指正赐教。
加入QQ群(4群),我们一起来探索
YJK-GAMA的无限可能!
欢迎联系我们
一起来交流探讨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
在建筑设计行业中的运用。
更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加入我们,
一起来做点好玩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还会给您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