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禄莱型号(禄莱型号大全)

2024-04-08 14:20:2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禄莱2.8c
  2. 禄莱sl35m
  3. 禄莱2.8e
  4. 禄莱型号大全
  5. 禄莱202
  6. 禄莱sl66
  7. 禄莱3.5f

禄莱2.8c

禄莱(ROLLEI)是一个光学产品的品牌(不单单是相机)。

禄来福来(Rolleiflex)是禄莱最早在1927年推出的一款相机。

后面还有小福莱、禄莱可德(Rolleicord)、自动福莱(Rolleiflex Automat)等型号。

可能是禄来福来(Rolleiflex)相机太有名了吧,所以提起禄来就是Rolleiflex经典的双眼相机的形象。

以上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禄莱sl35m

     在Voigtlander漫长的相机设计及制造生涯中,Voigtlander这样一个相机制造帝国中仅有两款双反相机,一款是Superb,另一个是小百灵Brillant。虽然小百灵演化出了很多版本,但研发上来说远不没有Superb投入的多,在设计之初Superb做了几个实制机,都没有量产,至今也未见到过实制机的真容,或者拍卖信息。

1904-1936VoigtländerStereflektoskop

   Superb是1933年推出的,这与禄莱第一款双反相机的推出时间相差了6年。有人说禄莱双反是由VoigtländerStereflektoskop这款立体相机进化而来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对的,毕竟两家公司之间存在着一些渊源。禄莱的两位创始人ReinholdHeidecke及PaulFranke,都曾就职于福伦达,而在禄莱成立之初也同样生产了一款Heidoscop立体相机,1926年又推出了Rolleidoscop立体相机。

Heidoscop 

1926Rolleidoscop

     对与立体相机而言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存在怎样的一种协议或者是专利共享,目前还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对于禄莱双反来说我认为说是从VoigtländerStereflektoskop进化而来不够严谨,我觉得从Rolleidoscop立体相机进化而来更加准确,我们在上一遍文章(相机收藏-福伦达与禄莱之间的渊源故事)也提到过禄莱双反的由来。或许是禄莱双反的推出让福伦达看到了市场对双反相机的认可和需求,因此也开始设计自己的双反相机,也是福伦达的第一款相机,那就是Superb.

    Superb的造型在众多双反相机中也算设计奇特的双反相机之一,这也貌似符合福伦达不走寻常路的特点,也或许当时因为禄莱双反的专利原因,不得不开辟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来规避禄莱专利。也造就了福伦达粉藏品中不可或缺的一款经典。虽然福伦达有Superb和小百灵,但我觉得福伦达仅有一款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的双反相机,那就是Superb。但至于他的作者是谁,谁知呢?知道的留言讲一下,我没有查到相关信息。

   Superb前面几款的实制机或许处于成本考虑没有进行量产,也或许觉得设计上还不够完美。毕竟当时禄莱双反风靡市场,很受欢迎。想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颜值和价格都要占据一定的优势。配备Skopar镜头的Superb售价为89.50美元,而配备Tessar镜头Rolleiflex售价为112美元。后来Superb又定价为79.5美元。

   两者相机对比而言,都将配备Compur叶片快门,速度为1–1/500,都配备了当时比较好的镜头,并配备了运动取景器和磨砂玻璃取景器。尽管两者都配有曝光表,但都没有自动停片功能,Superb一直没有设计出自动停片版本,而Rollei直到1937年Automat6×6才有了自动停片功能,不过Superb有取景视差纠正功能,禄莱双反没有。

   视差是在近距离对焦时遇到的误差,这是由于取景镜头和摄影镜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致。在距离无限远的地方,实际上不存在视差误差,但是离相机的最小焦距越近,焦距就越大。Franke&Heidecke和其他双反厂家通过在取景器中移动框线,各种配件(例如特殊的棱镜滤镜)或附在相机底部并在构图过程中升高或降低相机的设备来解决视差问题。

    Voigtländer通过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解决了个问题,但方法有点复杂,可以根据在相机上选择的焦点来上下旋转。在接近无限远处时,拍摄镜头和观察镜头是平行的,当要对焦时,整个取景器组件向下旋转,从而在取景器中准确显示近距离聚焦图像。Superb这个想法很好,但是还是有点太复杂了,好像没有其他相机这样做过。Superb仅生产了大约6年,然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就停产了。在此期间,仅提供了一个升级,就是加入了一款VoigtländerHeliar镜头的苏扒皮。然后禄莱也学习福伦达,1952年提供升级版的Biometar镜头的禄莱双反,这款镜头的禄莱双反并不多。

   Superb不同于其他双反相机。它不仅外观不同,而且工作方式也不同,看起来虽然感觉粗枝大叶,但细看是有不少的细节,比如铭牌SUPERB字后面的雕刻叶子图案,顶盖上的“V”后面充满活力的蓝色和黄色珐琅标志,后背饰皮红窗上方Voigtländer花体烫印,镀镍环以及快门旁边的放大镜,还有取景器里的水平珠等。后背的打开方式以及胶卷的安装方式与我们常见的方式不同,她的胶卷是横向过片的,而禄莱和常见的是竖向过片。后盖开启也是横向的,不过横向过片这种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蔡司的咖啡灌也是横向过片,两者类似。不过咖啡灌的盖子是脱裤子的方式,哈哈,可能不太好理解这个脱裤子的方式,在135相机上还是比较常见的。

    当然Superb虽然比禄莱晚了6年,在使用上来说我认为还是不如禄莱来的顺手,而且取景屏也比较暗,更换起来也很麻烦。在后来禄莱的型号中,取景镜头都采用了2.8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取景屏亮度,后期部分型号又采用了高亮屏,对于取景更加清晰了。总之每款相机都不可能是完美到适合每一个人,对于收藏来讲优点和缺点并没有那么重要。

禄莱2.8e

我知道的有一部禄来35。禄莱35是一部由禄莱公司于新加坡生产的轻巧照相机。它配备40mm,光圈f2.8的Sonnar镜头并需要用35毫米底片来拍摄。它的闪光灯位置和一般传统照相机不同,是位于照相机底部的。上图:

禄莱型号大全

ZIPPO最常见的几种机身材料为200(经典铬)205(细磨沙)207(仿旧碎花)250(抛光面)150(黑冰)121fb(古银面),200的两面是有些横向的细纹,像是那种打磨过的样子似的,侧面则像250那样的十分光亮的。250是整部机子都是光亮的,很漂亮,容易粘上手印,尤其在夏天。207是仿旧的,但时间长了,上面的纹露会有些退去。205做得很细致,很经典的磨沙,光泽也很柔和。一般网上的图标名字里多半有机身材料代号。就划痕问题,从这几个常见面中,207包括207G(铜制),防划效果好,因为机子本身是碎花的,能掩盖划痕。其次是121FB(古银只是材料代称,是一种合金,不是银喔),前期效果不好,因为会掉漆,但用久发现机子会越变越新!150的黑冰面,是新工艺,不耐划,和钥匙放一起,很可能不到一年就会惨不忍睹,但保护得当情况下使用久了,壳体会慢慢的变亮,但还是黑色的,用1年后的,四个角会有点变亮脱色,面上有特别细微的划痕,也并不是那么娇气。从款型来说,205会显得用家比较有审美观点且人很精致,比较有品味。200比较有个性一点,价格便宜也较为经典。250则用的人会比较多,而且仿制品中也会有很多这样的光面机,关键是粘上手印不好看。207比较适合粗犷些的男人,但会略显人不够精致。以上是帮你找的!但是还不是很全。兄弟将就点吧!我再去看看。。

禄莱202

禄莱现役的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Prego系列

PregoZoom35-70mm6v

Prego9028-90mm

Prego14538-145mmR9P5uyQ/P

PregoMicon30mm24mm.

X系列

X7035-70mm

3.禄莱福莱2.8GX;75周年纪念版,GXRoyal版

禄莱35;75周年纪念版,Royal版

DC:

DA101

禄莱sl66

禄莱相机

禄莱相机dp-6500型新款数码相机

禄莱相机dp-6500型的感光器1/1.8英寸CCD,禄莱相机dp-6500的具有600万像素的CCD,最大图象尺寸2848x2136,禄莱相机dp-6500提供短片拍摄320x24024fps。

禄莱相机dp-6500的其它指标:

·图片格式静态:JPEG

·镜头36-108mm(35mmequiv)3倍光学变焦

·F2.8-4.8

·数码变焦4倍

·微距距离5cm

·禄莱相机dp-6500对焦系统TTL自动对焦系统

·对焦模式自动对焦

·测光中央偏重,点测光

·ISOISO50

·ISO100

·ISO200

·禄莱相机dp-6500曝光补偿-2.0to+2.0EV以0.3EV每次

·快门2-1/1000秒(夜景4秒)

·模式程序

·白平衡自动,白帜,阴天,日光,荧光,手动

·闪光灯内置

·模式:自动,开,关,红眼减弱

·自拍2或10秒

·取景器有

·禄莱相机dp-6500液晶取景器2.0"

·外接USB2.0

·TVout

·存储SD

·禄莱相机dp-6500电池2×AA

·重量120g

·禄莱相机dp-6500体积91x61x27.8mm 

禄莱3.5f

禄莱(Rollei)是一家制造光学产品的德国公司,以双反相机禄莱福莱著称,该照相机在胶卷照相机中拥有前驱的地位。该公司于1920年在不伦瑞克创立,一开始的名字是WerkstattfürFeinmechanikundOptik,Franke&Heidecke(福兰克和海德克精细工艺和光学作坊),经过多次改名和更改公司形式后1962年称为Rollei-WerkeFranke&Heidecke、1979年Rollei-WerkeFranke&HeideckeGmbH&Co.KG、2004年RolleiGmbH)。2006年公司大本营前往柏林,而生产则依然留在不伦瑞克。2007年它被分成三个公司。Franke&HeideckeGmbH位于柏林,主要负责专业产品(中片幅相机、放映机),RCP-TechnikGmbH&CoKG主要负责欧洲的消费者产品(35毫米影片数码照相机),RolleiMetricGmbH则负责摄影测量法。1960年代末当时已经过时的禄莱福莱销售量下降,因此公司决定扩大产量和产品种类。但是这个措施却是当时还相当小的禄莱公司无法实现的。1970年公司在新加坡创办了自己的生产线,在相机工业中此举有领先意义,但是却使得公司为德国精良产家的声誉遭到打击。1982年公司在多次改组后决定*限于中片幅相机和少数其它产品。1986年添加了测量系统,从1991年开始公司也生产数码和现代傻瓜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