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器型号(除氧器型号的意义)
除氧器型号xcy-170
lshk-10t/h,本型号是每小时处理水10吨,lshk-50t/h,就是每小时处理水50吨。
除氧器型号及参数
凝结水在流经负压系统时,从密闭不严密处会有空气漏入凝结水中,加之凝补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空气,这部分气体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不仅会腐蚀系统中的设备,而且使加热器及锅炉的换热能力下降,降低机组的经济性。为了减少给水系统和省煤器、水冷壁管的腐蚀,主要的方法是减少给水中的溶解氧,或在一定条件下适当增加溶解氧,缓解氧腐蚀,并适当提高给水PH值,消除CO2腐蚀。
除氧方法分为化学除氧和热力除氧两种,电厂常用以热力除氧为主,化学除氧为辅的方法进行除氧。
化学除氧法时利用某些易与氧发生化学反应的互学*剂,使之与水中溶解的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对金属不产生腐蚀的物质而达到除氧的目的。化学除氧只能彻底除去水中的氧,而不能除去其它气体,同时生成的氧化物将增加给水中可溶性盐类的含量,且*剂价格昂贵,故化学除氧只作为辅助除氧手段。
除氧器是利用热力除氧原理进行工作的混合式加热器,既能解析除去给水中的溶解气体;又能储存一定量给水,缓解凝结水与给水的流量不平衡;还能利用回热抽汽加热给水,提高机组热效率。在热力系统设计时,也用除氧器回收高品质的疏水和门杆漏汽。
机组正常运行时,采用加氨、加氧联合水处理方式(即CWT工况),这时除氧器完成加热器的作用,并除去其它水融性气体;而在启动阶段或水质异常的情况下,采用给水加氨、加联胺处理(即AVT工况),降低水中的氧含量,减缓氧腐蚀,这时除氧器既完成加热给水的功能,又起到除氧的作用。
我公司采用无头喷雾式除氧器(见下图)。除氧器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除氧能力满足锅炉最大负荷的要求,水容积足够大且有一定裕量,设有防止超压和水位过高的措施。
无头喷雾式除氧器结构简图
除氧器的加热汽源设计由除氧器系统的运行方式决定。当除氧器以带基本负荷为主时,多采用定压运行方式,供汽汽源管路上设有压力调节阀,要求汽源的压力略高于定压运行压力值,并设有更高一级压力的汽源作为备用。这种方式节流损失大,效率较低。而以滑压运行为主的除氧器,供汽管路上不设调节阀,除氧器的压力随机组负荷而改变。此种运行方式因不发生节流,其效率较高。
我公司除氧器采用定-滑-定压运行方式,设有两路汽源:本机四段抽汽和辅汽。在四抽管路上只设防止汽轮机进水的截止阀和逆止门,不设调节阀,实现滑压运行。而辅汽供汽管路上设压力调节阀,用于除氧器定压运行时的压力调节。
1、热力除氧原理是根据道尔顿定律和亨利定律为理论基础的。
1.1亨利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当溶于水中的气体与水中离析的其它处于平衡状态时,单位体积水中溶解的气体量和水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成正比。某气体在平衡状态时的分压力称为平衡压力。如果水面上某气体的世纪分压力小于水中溶解气体所对应的平衡压力,则该气体就会在不平衡压差的作用下,自水中离析出来,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如果能从水面上完全清除气体,使气体的实际分压力为零,就可以把气体从水中完全除去。这就是热力除氧的基本原理。
1.2道尔顿定律
混合气体的全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的分压力之和。在除氧器中,水面上的蒸汽量不断增加,蒸汽的分压力逐渐升高,及时排出气体,相应地水面上各种气体的分压力不断降低。当水被加热到除氧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水大量蒸发,水蒸汽的分压力就会接近水面上的全压力,随着气体的不断排出,水面上各种气体的分压力将趋近于零,于是水中的气体会从水中逸出而被除去。
1.3热力除氧是一个传热、传质过程,要保证理想的除氧效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一定要把水加热到除氧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以保证水面上水蒸汽的压力接近于水面上的全压力;
(2)必须将水中逸出的气体及时排出,使水面上各种气体的分压力减至零或最小;
(3)被除氧的水与加热蒸汽应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且两者逆向流动,这样不仅强化传热,而且保证有较大的不平衡压差,使气体分离出来。
2、气体从水中离析出来的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期除氧阶段。此时,由于水中的气体较多,不平衡压差较大,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克服水的粘滞力和表面张力逸出。此阶段可以除去水中80%-90%的气体。
第二阶段为深度除氧阶段。此时,由于水中还残留着少量的气体,相应的不平衡压差很小,气体已没有足够的动力克服水的粘滞力和表面张力逸出,只靠单个分子的扩散作用慢慢离析出来。这时可用加大汽水接触表面积,使水形成水膜,减小其表面张力,从而使气体容易扩散出来。也可以用蒸汽在水中的鼓泡作用,使气体分子附着在汽泡上从水中逸出。
1、除氧器结构
SSD-2010/235单筒式除氧器结构见下图,除氧器主要部件有壳体、支座、进水装置、弹簧喷嘴、受水箱装置、散水桶装置、除氧盘、内部平台、排汽装置、加热蒸汽装置、高加疏水装置、再循环管及再沸腾装置等。
除氧器结构图1
除氧器结构图2
1.1壳体
壳体是由筒身和两端两个标准的椭圆形封头焊制而成,卧式放置,材料为16MnR;壳体上焊有不同规格的对外接管,供各种不同汽、水进出除氧器连接用。两端封头上各装有一个安装、检修时用的DN600人孔.
1.2支座
除氧器设有鞍式支座三个,装在除氧器底部,中间支座为固定支座,两端支座为滑动支座,除氧器在受热膨胀后,可自由滑动。
除氧器外形图
1.3进水装置
是由1根Φ480×14的给水母管和在母管全长范围内均匀布置的16个Φ108×9的管接头焊制而成。凝结水经给水母管被分配到各接管,然后流入到弹簧喷嘴。
1.4弹簧喷嘴
除氧器顶部均匀布置16个100t/h出力的喷嘴。喷嘴与进水装置采用焊接连接。喷嘴部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喷嘴在额定流量(100t/h)时的压差为0.05MPa左右,喷嘴的流量是随压差增加而增加。喷嘴用弹簧调节使水在各种负荷情况下都能保证水成膜良好,以适应除氧设备变工况的需要。同时喷嘴也是一个逆止阀,它能防止蒸汽倒流入凝结水中,因此本喷嘴能防止水锤现象,通常也称作喷雾阀。
凝结水经给水母管分配进入各个喷雾阀,喷雾阀将水以膜状喷出,与除氧盘底部上升来的加热蒸汽接触,被加热至或接近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除氧器内部结构
1.5受水箱装置(除氧器内件)
受水箱是由不锈钢薄板压制而成,用螺栓螺母固定在侧挡板和前后围板上,用于收集喷雾阀喷出的水,使水按规定的方向流动,同时将水分配到受水箱下面的散水桶中。
1.6散水桶装置(除氧器内件)
散水桶装置是由不锈钢薄板制成的桶状结构,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挡板上,用于收集受水箱分配下来的水,一组散水桶装置其底部共开有300个Φ14.5的孔,使水能够均匀地以细水流状落在其下开有锯齿状的装置上,给水被撕碎、打破,并以雨淋状落入下面的除氧盘。
1.7除氧盘装置(除氧器内件)
除氧盘是一种高效的除氧元件,本设备共设有除氧盘数为128个,材料为SA-240TP316L。每个除氧盘是由若干个不锈钢板条压制成的V型板条组装而成,每个V型板条的两边缘开有很多光滑的锯齿状槽口,水在这里被再次破碎、剖析,形成膜状一层层向下流动,同时水在除氧盘中还做横向流动。除氧盘固定在由角钢制成的框架内,每个除氧盘之间的联接是用槽口相互嵌接,最后一块除氧盘装入后,应根据实际情况用调整板将其固定住,调整板的具体装配,按装配总图(F0032560010751)。
1.8内部平台
在除氧器内部装设有三个小的平台及三个扶梯,用于在现场水压试验完成后,装配除氧盘用,同时也可用于检修其它内部零部件。
1.9排汽装置
本除氧设备的排汽系统分为启动排汽和连续运行排汽。在设备的左右两部分各设有一个Φ108×4的启动排汽管,在管路上装设有电动排气阀和减压阀,用于在启动时通畅地排出设备内的不凝结气体和氧气。
连续运行排汽装置是由均布在设备上的16个抽汽管和抽汽管上的节流孔板组成。在设备连续运行时由16只抽汽管及节流孔板连续不断地抽出氧气及其它不凝结气体,以保证除氧过程中被析出的氧气和其它不凝结气体及时地排出。
1.10加热蒸汽装置
加热蒸汽装置是由Φ480×14的管子及套管和防冲装置组成,防冲装置用来防止蒸汽进入壳体后对器壁和内部零部件的冲蚀。套管是为了防止高温蒸汽与筒壁直接接触,产生过大的*部温差应力。
1.11高加疏水装置
高加疏水装置是由一根Φ426×11的管子及固定装置组成,在管子上开有20个40×240的腰形孔,用于高加疏水通畅地进入除氧器中,进行闪蒸。管子材质:20.
1.12给水泵再循环管
再循环接管共3根,其中2根规格为Φ273×11,另1根规格为Φ219×9,管子插入水箱正常液位以下,在其上均开有232个Φ18的孔。其作用一是机组在启动或低负荷时给水经再循环接管返回除氧器,维持给水泵流量,以避免给水泵汽蚀、振动;二是机组启动时,给水含氧量未达到标准,不能向锅炉供水,除氧水通过再循环管返回除氧器。
1.13再沸腾装置
除氧器设有两个对外连接的再沸腾接管,再沸腾装置是由两根Φ273×7的进口管和Φ273×7的布汽母管及均匀分布的18个支管组成。蒸汽通过在每一个支管上的12个Φ10的小孔喷出,水被均匀地加热,此种结构可以减小振动和噪音。
再沸腾装置的作用一是机组启动时,尽快把冷水加热到除氧设备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加快给水除氧速度;二是在正常运行时如果出现给水含氧量不合格,则可以从此管通入辅助蒸汽,使除氧器中的水再沸腾,起到辅助除去给水中的氧气及其他不凝结气体的作用。
2、本除氧器除氧过程
凝结水通过给水母管进入到弹簧喷嘴中,因凝结水的压力高于除氧器内的工作压力,两侧的压差作用使喷嘴打开,凝结水以膜状喷至第一受水箱和第二受水箱中,存于受水箱中的水流经下面的散水桶上的锯齿时被撕碎和破裂,然后均匀流到下面的除氧盘上。在此过程中,蒸汽自下而上向上流动,与凝结水充分接触,将凝结水加热至接近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去除凝结水中大部分的氧量。被加热除氧的凝结水均匀地洒在下面的除氧盘上,在这里水再次被不断地破碎、剖析,形成膜状一层层向下流动,同时水在除氧盘中还做横向流动,增加了汽水接触的面积,保证了传质传热的时间,使凝结水与自下而上的蒸汽充分接触,为溶氧的逸出提供足够长的时间和动力。从而达到深度除氧,使锅炉给水含氧量达到标准要求值。
除氧器除氧过程原理
在除氧过程中不断析出的氧气和其它不凝结气体通过上部的16个排汽管经节流孔板、排汽母管不断地排出。达到标准值的除氧水储存于下部的储水空间中,以满足对锅炉供水的要求。
3、除氧器性能
正常运行时,除氧器的储水量能维持BMCR工况运行5~10分钟;我公司水箱贮水量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时~6.5min的给水消耗量。水箱贮水量是指水箱正常水位至水箱出水管顶部水位之间的贮水量。
除氧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滑压运行),除氧器出口含氧≤5PPb(μg/l)。
当锅炉冷态启动时,除氧器能在指定的压力、流量下运行,且水温能满足锅炉启动的要求。
低压加热器停用等异常工况,除氧器能满足此时的给水温度和流量要求。
除氧器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将排汽损失降至最低值。
4、安全保护系统
4.1安全阀
为防止除氧器超压,配有A48Y-25弹簧全启式安全阀2只,开启压力1.4MPa,2只安全阀总排汽量约126.876t/h。当除氧设备内的工作压力达到1.4MPa(g)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泄压,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4.2溢流、紧急放水管
除氧器水位过高可能引起除氧器超压,当除氧器水位失控甚至满水时可能使汽轮机进水,造成恶性事故。因此除氧器内设有除氧器溢流与放水口,并在顺序控制中设有高水位限制(见下图)。2个放水口均在正常水位以上。
除氧器溢流、紧急放水管
当水位上升至较高值时,先打开溢流阀放掉部分给水;在除氧器水位上升至高高值时,紧急放水阀打开。2路均放水至凝汽器。
4.3停机放水管
当除氧器停运需要放水时,可开启最底部的停机放水门,放水至有压放水母管。
5、除氧器供汽方式
本设备运行方式:定-滑-定压运行。除氧器启动时采用辅助蒸汽定压运行;当机组带到一定负荷后,加热蒸汽切换到再热冷段,然后切换到汽轮机4段抽汽,滑压运行;机组负荷降至一定值后,4段抽汽不能满足除氧器运行要求时,再次切换到再热冷段或辅助蒸汽,定压运行。滑压运行时其压力跟随机组的负荷而变化,其抽汽管路上只有防止汽轮机进水进汽的电动关断阀与逆止阀,不设调节阀。
滑压运行范围为:0.147MPa-1.314MPa(a),辅助蒸汽:压力0.8MPa,温度250℃;除盐水:压力3.0MPa,温度~20℃。
6、除氧器测量装置
1)除氧器装设单室平衡容器3套,分别装在除氧器的两侧。
用它来取除氧器高、低水位信号。当除氧器水位高或低于正常水位一定值时,平衡容器发出的水位信号经过压差变送器变成电信号送到自动水位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2)磁翻板式液位计2套,安装在除氧器左右两侧各一套,就地监督除氧器内水位的高低。
3)2只压力表安装在除氧器左右两侧,用于就地监督容器内压力。
4)2只双金属温度计安装在除氧器左右两侧,就地监督除氧器内的介质温度。
7.除氧器布置
为防止给水泵汽蚀,给水前置泵布置在零米,除氧器布置在24.0m,增大给水泵的有效汽蚀余量。
8、除氧器水位保护
8.1除氧器高水位保护分为三档:
第一档——高水位:报警(操作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开启溢流阀);
第二档——高高水位:打开紧急放水门,危急放水;
第三档——危险高水位:强行关闭抽汽止回阀和抽汽电动阀。当水位达到正常值时,可以联关紧急放水门、溢流放水门。
8.2除氧器低水位保护应分为两档:除氧器水位保护设置图见下图。
第一档——低水位:报警;
第二档——危险低水位:停给水泵等保护装置。
除氧器水位标尺
1、除氧器结构参数
除氧器结构型式表:
序号
项目
参数
1
除氧器型式
卧式、无头、喷雾式
2
除氧器型号
SSD-2010/235
3
除氧器总容积
357m3
4
除氧器有效容积
235m3
5
除氧器最大出力
2010t/h
6
内径
3800mm
7
长度
32668mm
8
壁厚
28mm
9
净重
124215kg
2、除氧器技术参数
除氧器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参数值
1
设计压力
1.48MPa
2
设计温度
381℃
3
最高工作压力
1.314MPa(a)
4
最高工作温度
400.5℃
5
单个喷嘴额定出力
100t/h
6
安全阀起座压力
1.4MPa
7
安全阀通流量
126.876t/h
8
出口凝结水含氧量
≤5μg/l
9
进口处凝结水温度
140.8℃
10
出口处凝结水温度
187.9℃
3、水质要求
除氧器的给水品质要求表:
序号
项目
参数值
1
阳离子导电率(25℃)
≤0.15μs/cm
2
PH值
8~9
3
硬度
≈0mmol
4
Fe铁离子
≤10μg/l
5
Cu离子
≤3μg/l
6
SiO2
≤15μg/l
7
溶解氧
30~200μg/l
1、概述
1.1在机组启停过程中负荷小于15%BMCR时,除氧器定压运行,借助辅汽将除氧器压力维持在0.147MPa。
1.2当四抽压力满足要求时,切换至四抽供除氧器汽源,进入滑压运行阶段。
1.3正常运行时用主机四段抽汽维持除氧器滑压运行,滑压运行范围是0.147MPa至1.314MPa。
1.4在事故或停机情况下,负荷下降至20%BMCR时,汽源由四抽切为辅汽带,维持0.147MPa定压运行。
1.5除氧器水位的调节主要通过两路除氧器上水调阀(并有电动旁路)来完成,并设有水位联锁和保护装置。
2、除氧器启动
2.1启动前检查与准备
(1)检查并确认凝结水系统运行正常,凝结水水质合格,辅汽压力和温度等满足要求,除氧器的水位变送器和就地水位计已正常投入,水位连锁保护试验正常。
(2)检查关闭以下所有阀门:放水阀、给水前置泵进水阀、高加排气阀、充氮阀、高加疏水阀、四抽至除氧器的电动隔离阀、辅汽至除氧器的电动隔离阀、两路除氧器的水位调节阀和旁路阀;
(3)检查开启以下阀门:两路除氧器上水调阀前后手动阀、辅汽供除氧器电动阀手动阀、除氧器放水电动阀手动阀、除氧器的启动排空阀、连续排空阀。
(4)辅汽及四抽供汽管暖管,疏水。
2.2上水加热
当凝结水系统冲洗合格后方开始除氧器上水。
除氧器冲洗可与给水系统的冲洗同时进行,除氧器出口给水含铁量≤50μg/l,悬浮物含量≤10μg/l时,冲洗合格。
开启除氧器上水调阀向除氧器上水至正常水位,然后将除氧器上水调阀投入自动,除氧器上水调阀自动维持除氧器水位在设定值。
上水完毕后缓慢开启辅汽至除氧器的供汽调阀,除氧器升温升压。除氧器加热过程中,注意控制升温升压速度,防止除氧器振动。温升率控制在30~40℃/时左右,升压速率小于2Kpa/min,将除氧器水温加热到锅炉对上水水温的要求。
当除氧器压力接近0.147MPa时,将除氧器的压力调节阀投入自动,除氧器压力调阀自动维持除氧器定压运行。
当除氧器水温达到111℃,根据给水的溶氧量可关闭除氧器的启动排气门,调整连续排气门的开度,减少汽水损失。
当锅炉上水时,除氧器处理的水量增多,这时特别注意除氧器的振动,进水量不可突然增加过多。
3、除氧器运行
3.1除氧器的汽源切换
当四抽压力高于除氧器的压力时,开启四抽电动隔离阀,维持略高于0.147MPa的压力运行,将除氧器的汽源切换为四抽带。在辅助汽源退出运行后,供汽管上的疏水门应开启,使辅汽供汽管道始终处于热备用状态。
当切换完毕后除氧器进入滑压运行阶段,当机组负荷大于20%时,四抽抽汽供除氧器电动隔离阀开启后,确认四抽管道上的疏水阀关闭。
3.2除氧器的“返氧”和“再生沸腾”
无论采用定压还是滑压运行的除氧器,在负荷发生变化时,均有可能产生“返氧”或“再沸腾”现象,尤其滑压运行的除氧器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当负荷上升时,除氧器内压力随之上升,而除氧器内的水温变化滞后于压力的变化,不能立即升高,而变成欠饱和水。由于气体在不饱和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水中的溶解度,于是已经析出的气体又重新返回到给水中,使除氧效率下降,此即“返氧”现象。
“返氧”现象的发生不会造成给水泵发生汽蚀。在运行中除氧器的压力激增的可能性较小,而压力突降则经常发生,这时易发生除氧器的“再沸腾”现象。除氧器的再沸腾的机理在于不同压力下水的饱和温度不同,较高的压力对应较高的饱和温度。当除氧器的压力突降时,给水温度大于给水在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使给水发生汽化,即“再沸腾”。根据热力除氧原理,给水发生再沸腾时,其除氧效果更好,但此时给水泵发生汽蚀的可能性增大,故滑压运行的除氧器应特别注意避免压力突降。
3.3除氧器排汽量的调节
除氧器排汽量的多少直接与除氧效果和经济性相关,其排氧门的开度过大,排汽损失加大;过小则降低除氧能力,其开度必须经过现场运行调整后确定。
我厂除氧器只有在机组启动阶段,对给水进行除氧,较高负荷时排氧门全关,进行连续排气至凝汽器。
4、异常和事故处理
除氧器运行中的典型事故主要有压力、水位异常、除氧器振动等。
4.1除氧器压力异常
除氧器压力异常表现为压力的突升和突降。
压力突升的原因,可能是除氧器的进水量突降、机组超负荷运行、高加疏水量大、除氧器的压力调节阀失灵等。发生压力突升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必要时可手动调节除氧器压力,避免除氧器超压运行持续。
当除氧器压力突降时,应立即检查除氧器的进水量、压力与负荷是否适应;若加热汽源是辅汽,注意监视辅汽压力调节阀的动作是否正常,必要时可手动调节。
4.2除氧器水位异常
除氧器水位异常变化主要是由进、出水失去平衡和除氧器内部压力突变引起的;这时应找出主要因素并针对处理,不可盲目调节,防止除氧器满水。
4.3除氧器停运
正常停机时,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除氧器的压力、温度和进水量逐渐下降,当负荷降到20%时,除氧器汽源切至辅汽,维持除氧器定压0.147MPa运行。并监视除氧器水位、压力和温度与机组负荷相适应,根据需要减少除氧器的上水量至零,并退出除氧器加热装置。
停运在一周以内者,可以稍开备用汽源,并关闭其它各种汽、水进出阀,进行热态保护,内部压力可维持在0.02MPa。
较长时间停运(一周以上)应放净内部积水作充氮保护,维护充氮压力0.02MPa或用其它保护措施(将器内吹干放防腐剂等)。以防除氧器内壁受氧气或其它有害气体的侵蚀。
除氧器型号的意义
GC-1025表示机组额定出力1025t/h,GS-180是除氧器配套除氧水箱型号,表示有效容积180m3。常配套于300MW等级汽轮机组。
除氧器型号解读
1.1烟气流:
1.干熄炉; 2.一次除尘器;3.二次过热器; 4.一次过热器;
5.光管蒸发器;6.鳍片管蒸发器;7. 省煤器;8.锅炉;
9.二次除尘器;10.循环风机; 11.副省煤器
1.2水/蒸汽回路:
自然水循环方式,单通道、垂直布置、室外布置。烟气流向:自上而下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8.5MPa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105摄氏度给水温度:104摄氏度计算蒸发量:52.8-58.4t/h热回收率:82%锅炉烟气阻力:640Pa
3.1水冷壁:锅炉炉膛四周炉墙上敷设的受热面通常称为水冷壁。其作用是:(1)强化传热,减少锅炉受热面面积,节省金属材料。(2)降低高温对炉墙的破坏作用,起到保护炉墙的作用。(3)能有效的防止炉壁结渣。(4)悬吊炉墙。(5)作为锅炉主要的蒸发受热面,吸收炉内辐射热量,使水冷壁内的热水汽化,产生锅炉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饱和蒸汽。
水冷壁由ф51*5的管子和扁钢组成,宽度*深度为5.088*6.24m。水冷壁采用悬吊结构,通过侧墙水冷壁上集箱和后强水冷壁折弯处的吊杆悬吊与顶部梁格上,自由向下膨胀。
3.2过热器:过热器分为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均为光管蛇形管束,顺列布置,通过吊挂管悬吊于锅炉顶部。高温过热器顺流布置,受热面管子ф42*6,材料12Cr1MoVG,横向排数52排,纵向排数6排。低温过热器逆流布置,受热面管子ф34*4,材料12Cr1MoVG,横向排数52排,纵向排数6排。
从汽包上部引出的干饱和蒸汽先进入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与烟气逆向流动进入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经过减温减压器后进入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与烟气同向流动后进入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由主蒸汽管道引出。
3.3蒸发器:蒸发器分两级,光管蒸发器和鳍片管蒸发器。光管蒸发器顺列布置,受热面管子ф42*5,材料20G,三管圈蛇形管束,横向排数52排,纵向排数12排。鳍片管蒸发器错列布置,受热面管子ф42*5,材料20G,三管圈蛇形管束,横向排数51排,纵向排数12排。工质从蒸发器底部流向顶部,与烟气逆向流动。在蒸发器中形成的汽水混合物进入出口集箱后由汽水连接管直接引入到汽包中进行汽水分离。汽包炉水由蒸发器集中下降管引出进入并联的两级蒸发器。
3.4吊挂管:采用38*6的管子,材料20G。锅炉通过集中下降管向吊挂管进口集箱供水,有吊挂管进口集箱引出后向上一次悬吊光管蒸发器,低温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后,从顶部水冷壁穿出后进入吊挂管出口集。吊挂管进口集箱底部焊接吊板,通过销轴与鳍片管蒸发器管夹连接,悬吊鳍片管蒸发器。
3.5省煤器:省煤器布置在锅炉下部由省煤器墙板构成的低温区域内。省煤器管束为螺旋鳍片管,由42根管子向上斜向绕制成错列管束,中间用压制弯头连接。给水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后,逆向烟气向上流动,进入省煤器出口集箱后,通过连管进入汽包水空间。
省煤器为悬吊式结构,通过螺旋鳍片管管夹将管束悬挂于横梁上,横梁两端固定在省煤器墙板上,再通过省煤器墙板将力传递到标高平台。汽包
3.6汽包内径1600,直段长度5.5m,材料19Mn6.封头采用球形封头,中央有ф425的人孔。
3.7减温水系统
锅炉主给水一部分送入干熄焦锅炉喷水减温器,根据二次过热器出口主蒸汽温度,通过自动调节阀调节进减温器的减温水量,从而保证干熄焦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的温度达设定要求
4.1加*装置
(1)联氨加*装置:压力1.4MPa;容量10L/H;*液槽:200L,不锈钢制;泵形式;柱塞式。
(2)加氨装置:压力1.4MPa;容量10L/H;*液槽:200L,不锈钢制;泵形式;柱塞式。
(3)磷酸三钠加*装置:压力11.5MPa;容量10L/H;*液槽:200L,不锈钢制;泵形式;柱塞式。
4.2防磨装置:为防止烟尘对锅炉的受热面造成磨损,除了在锅炉总体设计时选择合理的烟速之外,还采取了许多防磨措施:在水冷壁烟气入口敷设耐火浇注料,吊挂管在采用了双套管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热喷涂,*部使用三套管,在预置蒸发器、过热器、蒸发器以及省煤器的第一排管束上布置有防磨盖板,在烟道通道的四周为防止形成烟气走廊,均布置有烟气挡板。
4.3炉墙与保温:锅炉水冷壁段为敷管炉墙,下部省煤器墙板处为框架装配式炉墙。炉墙结构用抓钉敷设保温材料,并用压板张网缩紧,外包彩钢板。除进口烟道需要耐火浇注料和异形砖料外,其余大部分用的是保温材料。汽包、集箱和管道的保温都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毯,外包铝合金护板。
4.4除氧器:型号YQ130;额定处理量130t/h;工作压力0.02MPa;配水箱V=50立方米。锅炉给水泵:型号IDG-11;流量102.6立方米/小时;电动机YKS450-2;稀油站XYZ-80GS.
4.5除氧器水泵:流量130立方米/小时;扬程117m;电动机Y280S-2,15Kw。
4.6除氧器循环泵:流量15.7立方米/小时;扬程118m;电动机Y160M-2,15Kw。
4.7除盐水箱:有效容积300立方米;D=6200;H=7200。
4.8主要安全附件:
(1)安全阀:安全阀是能自动排汽以控制炉内蒸汽压力,使之不超过安全数值的保险阀门。当炉内蒸汽压力达到规定的最大值时,安全阀便自动开启放出蒸汽;当汽压降低到既定数值时,安全阀便自动关闭。这样就能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不致因运行中对压力的监控疏忽的情况下造成严重的事故。为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应在汽包的最高位置上至少安装两只安全阀,一只为工作安全阀,另一只为控制安全阀。安全阀应在定期内进行升压试验和手动排汽试验,保证其灵敏可靠。排汽压力调整好后,应加锁或铅封。安全阀须接出排汽管和泄水管,排汽管和泄水管都不许装阀门,并且要分别接至安全地点。
(2)水位计:一般汽包要配若干水位计以利参考。常见配置是2双色(长度方向上一端一个)+2电接点(长度方向上一端一个)+2双室(长度方向上一端一个)。
①双色水位计。用于就地显示汽包水位,是应用最广泛的就地水位计。是一个竖直玻璃管,上下分别与汽包的汽空间和水空间相连,采用U型管连通原理显示水位,利用材料的光学特性使水汽两部分分别呈现绿红两种颜色,以利观察。双色水位计使用可靠,显示直观,可通过摄像头接至中控室,是比较理想的锅炉水位计。但要注意定期冲洗,且灯泡寿命短,需经常更换。
②电接点液位计。远传用,在竖直方向顺序排列若干电极,水位升降会使电级间导通或断开,从而显示水位。电接点液位计指示准确,尤其是在起停炉和负荷波动时,应主要以双色和电接点显示为准。但要注意煮炉时要隔离,否则会损坏。
③压力表:压力表是锅炉上主要的安全附件,用来测量锅炉的给水,蒸汽以及其他受压容器内介质的压力。
5.1除氧器操作开工时运行
投入所有计控仪表,全开除氧器顶部排气阀,确保除氧器在正常的压力下工作。开除氧器给水泵,向除氧器供水。当水位计升至100mm后,调整除氧器水位调节阀,保持除氧器水位。当锅炉开始升温时,打开除氧器压力汽动调节阀,开始升温。除氧器升温速度控制在不超过10摄氏度/小时。待锅炉正常运行且上水量大于30t/h,除氧器水位100、压力为0.02MPa。水温到达104摄氏度且水质化验合格后,将除氧器水位、压力调节装置投入正常运行。停止运行逐渐减小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开度,按除氧器降温10摄氏度/小时控制,直至将调节阀全部关闭,之后关闭调节阀前手动阀。关闭除氧器进水阀。当除氧器的压力未降到零,操作人员应继续监控除氧器状况,直到降到零。检修或冬季,待水温冷却到20摄氏度以下后,将水放净。短期检修时的运行。
5.2锅炉排污
(1)定排:每班接班后一小时内进行排污。排污前通知中控室,注意监视给水压力与水位,维持在正常水位上下50mm。排污一次阀始终全开状态。开排污二次阀15s,然后关闭。
(2)连排:正常生产时,调整连排电动阀开度为15%,保持2%的排污量。
(3)排污注意事项:进行定期排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排放速度应很快,以利于水渣和沉淀物的排出。
②每次排放的时间应很短,排放时间过长会影响锅炉水循环的安全。
③定期排污的间隔时间,应根据锅炉水水质来确定。
④定期排污一般最好在锅炉低负荷时进行,因为此时水循环速度低,水渣下沉,排污的效果较好。
⑤定期排污前应适当提高水位,以免锅炉缺水。
⑥锅炉发生事故时(满水事故除外),应立即停止排污。
⑦定期排污水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只有降温降压后才能排人工厂排污水系统中,通常设排污井来降温和降压。
⑧锅炉投入运行的初期,需加强定期排污,以排除锅炉水中的铁锈和其他水渣。
5.3水位计的冲洗
同时关闭汽联管手阀和水联管手阀。开疏水阀。开汽联管手阀,冲洗汽管及水位计,然后关闭。开水联管手阀,冲洗水管及水位计,然后关闭。关疏水阀,缓慢交替打开汽联管手阀和水联管手阀。冲洗后与另一台水位计校对,若水位计显示值差20mm以上,再重复上述操作。
5.4锅炉加*操作加氨操作、联氨加*操作、磷酸三钠加*操作
计量泵的投运只能就地操作,启动、停运通过泵间操作箱上的操作钮来完成。加*量可通过泵上的调节钮来调节。
5.5锅炉汽水取样操作
先开给水、炉水、蒸汽取样器冷却水入、出口阀,确认冷却水畅通。打开锅炉给水、炉水、蒸汽取样一次阀,再开取样器取样入口阀。给水、炉水、蒸汽取样应该保持常流状态,水样流速稳定。初次取样时应先冲洗取样管。取样结果送至检验化验室进行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加*操作。
5.6主蒸汽压力调节及放散阀操作
(1)主蒸汽压力调节阀的作用是通过控制外送主蒸汽流量来控制主蒸汽压力。阀开度越大,外送主蒸汽流量多,主蒸汽压力越低。阀的开度与压力关系为:阀开度越大,压力降低;阀开度越小,压力升高。
(2)此阀门调节开度与实际状态相反,需加大放散时,应关小阀门开度;反之,加大阀门开度。该汽动阀只能手动调节,仪表气源低于0.2MPa时,阀位状态保持。
5.7停送汽时的操作:
(1)降低锅炉负荷。
(2)解列自动给水,保持水位和汽温的稳定。
(3)当锅炉压力过高时,开启蒸汽放散,防止安全阀频繁动作。
(4)加强岗位间的联系。
6.1.锅炉给水泵突然停机
立即汇报管控中心、车间领导,通知电站岗位,停发电,并通知炼焦准备湿熄。联系电工或检修工到现场检查。立即关闭所有排污阀,开启紧急放散阀。立即开启备用锅炉给水泵,进行锅炉给水。若无法控制水位的下降,则应按紧急停炉的操作程序进行停炉操作。
6.2.锅炉汽包满水或缺水操作
(1)满水操作:锅炉在正常运行中应注意监视各水位计指示的准确性,出现偏差时应检查各水位计有无泄露或管道堵塞,必要时可冲洗水位计。当汽包水位不正常的上升时,应对照有关表计指示值,判明水位上升原因,调整水位,恢复正常运行。当水位超过高一值时,应立即打开事故放水门进行紧急放水。汽包到达高二值时,事故放水门应自动打开。同时还可关闭电动给水门控制水位上升。若汽包水位达到高三值且超过规定的延时时间后,保护装置应自动停止锅炉机组的运行,关闭汽轮机自动主汽门防止事故扩大。停炉后继续放水至汽包正常水位,待查明原因且消除后恢复锅炉机组运行。
(2)缺水操作:严重缺水处理方法:停止向锅炉上水,采取紧急停炉。
轻微缺水处理方法:降低负荷,检查给水设备及给水管道。可暂时用手动加大给水,关闭排污阀。检查省煤器、排污阀等是否有漏水想象,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及时给水,带水位恢复正常后,方可增大负荷,恢复正常运行。
6.3厂用电故障
6.3.1.厂用电中断的现象:
(1)所有交流照明灯熄灭,电压表、电流表均指示到零。
(2)蒸汽温度、压力、流量、汽包水位均急剧下降。
(3)所有运转中的电动机停转,事故喇叭鸣叫。
6.3.2厂用电中断的处理:
(1)立即将所有电动机的开关打到“停止”位置。
(2)将给水、减温水由自动改为手动。派专人监视汽包水位,以维持正常的汽包水位。
(3)根据汽压、汽温升降情况,开过热器疏水和对空排汽阀。
(4)电源恢复后,按正常的步骤进行机
除氧器型号参数
旋膜式除氧器xmc-1000型什么意思xmc代表的是“旋膜”汉语拼音的字头,c也是“除氧”的汉语拼音字头。1000代表的是除氧器直径是1米的。
除氧器型号CHRY
型号处理水量(m/h)工作压力(MPa)工作温度(℃)设计压力(MPa)设计温度(℃)入口水温(℃)补水率(%)出口溶氧(mg/L)运行方式BJF-6RCY60.021040.3525040100≤0.1定压BJF-10RCY100.021040.3525040100≤0.1BJF-20RCY200.021040.3525040100≤0.1BJF-25RCY250.021040.35250≥45100≤0.1BJF-40RCY400.021040.35250≥45100≤0.1BJF-50RCY500.021040.35250≥45100≤0.1BJF-60RCY600.021040.35250≥45100≤0.1BJF-75RCY750.021040.35250≥45100≤0.1BJF-150RCY1500.021040.35250≥45100≤0.1型号释义:如BJF-6RCYBJF:表示福通系列水处理设备;6:表示热力除氧器每小时处理水量为6m3/h;RCY:表示热力除氧器。
除氧器型号CHWT
除氧器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和其它不凝结气体,以保证给水的品质。若水中溶解氧气,就会使与水接触的金属被腐蚀,同时在热交换器中若有气体聚积,将使传热的热阻增加,降低设备的传热效果。因此水中溶解有任何气体都是不利的,尤其是氧气,它将直接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火电厂采用热力除氧,除氧器本身又是给水回热系统中的一个混合式加热器,同时高压加热器的疏水、化学补水及全厂各处水质合格的高压疏水、排汽等均可汇入除氧器加以利用,减少发电厂的汽水损失。一、无头除氧器工作原理来自低压加热器的主凝结水(含补充水)经进水调节阀调节后,进入除氧器,与其他各路疏水在除氧器内混合,经喷头或多孔管喷出,形成伞状水膜,与由下而上的加热蒸汽进行混合式传热和传质,给水迅速达到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此时,水中的大部份溶氧及其他气体基本上被解析出来,达到除氧的目的。从水中析出的溶氧及其他气体则不断地从除氧器顶部的排汽管随余汽排出器外。进入除氧器的高加疏水也将有一部分水闪蒸汽化作为加热汽源,所有的加热蒸汽在放出热量后被冷凝为凝结水,与除氧水混合后一起向下经出水口流出。为了使除氧器内的水温保持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可通过再沸管引入加热蒸汽至除氧器内。除氧水则由出水管经给水泵升压后进入高压加热器二、除氧设备技术参数除氧器的型式为:无头卧式,型号为:YC2010。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设计出力2010t/h、最大出力2110t/h,设计压力为1.33MPa、设计温度为:376℃滑压运行范围0.15~1.012MPa。三、除氧设备的结构21、除氧器结构本除氧器为卧式双封头、喷头、再热沸腾管结构。外直径为3850mm,总长约31800mm,总高5660mm。外壳封头壁厚为28mm,筒身壁厚为25mm,材质均为16MnR。左、右封头上装设有DN600的人孔,供检修除氧器内件用。筒身顶上设有DN250的安全阀二只及其它接口。内件主要由混合水室,喷头,再热沸腾管,及下水管等组成。除氧器设三个支座,两端滚动,中间限位。相邻两支座间距为10000mm,筒体下方装设了防涡流装置的出水口三个及放水口等,筒身上还装设有单室平衡容器,就地磁翻板水位计,就地温度计,压力表等配套附件。在除氧系统上还装配有进水调节阀,进汽调节阀,溢流电动调节阀等。除氧器共布置有两只进口喷头(流量为1200t/h,由荷兰STORK公司进口),由于喷头弧形圆盘的调节作用,当机组负荷大时,喷头内外压差增大,弧形圆盘开度亦增大,流量随之增大。当机组负荷小时,喷头压差降低,弧形圆盘开度亦减少,流量随之减少。使喷出的水膜始终保持稳定的形态,以适应机组滑压运行。四、除氧设备的启动1、启动前的检查1)确认真空泵启动许可条件均满足,汽轮机轴封汽已投运,轴封压力正常。(2)从DCS画面上启动真空泵运行,检查真空泵进口负压应逐渐增大,入口气动阀自动打开。(3)检查真空泵电动机启动电流和返回时间正常、轴承振动、气水分离器水位和排气正常(4)检查板式热交换器工作正常,真空泵入口密封水温度正常。(5)按同样步骤,依次启动另外两台真空泵。(6)当机组真空正常后,根据情况停用一台真空泵作备用。(7)启动真空系统可以用真空泵启动功能组投入。2、除氧器的投入步骤(1)确认除氧器启动排气电动门、连续排气旁路门在开启位置。(2)当凝结水系统冲洗合格后,开启除氧器冲洗放水门,除氧器上水冲洗.(3)除氧器水质合格后,将水位降至-900mm,关闭除氧器冲洗放水门。(4)投除氧器辅汽加热,开启辅汽至除氧器调门前后隔离门,缓慢开启辅汽至除氧器压力调节阀,控制除氧器给水温升率不大于4.26℃/min,加热过程中注意除氧器振动情况,如振动大时,应减缓加热速度(5)除氧器投加热过程中,继续用凝结水泵将除氧器上水至正常水位。(6)当除氧器水温达到100℃以后,关闭启动排气电动门,将辅汽至除氧器压力调节阀投入自动,检查除氧器温升率不大于4.26℃/min,除氧器压力逐渐上升到0.147MPa。(7)辅汽加热过程中,应控制除氧器水位,如凝汽器未建立真空,禁止开启溢流、放水至凝汽器电动阀(8)凝结水系统启动后,根据需要,除氧器水位调节投自动。(9)当四抽压力达到0.147MPa,检查除氧器压力、水位正常,开启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电动阀,除氧器由辅汽切至四抽供汽,辅汽至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关闭,除氧器由定压运行变为滑压运行。(10)当四段抽汽电动阀后逆止阀已开后,应检查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电动阀前气动疏水阀关闭。(11)根据给水含氧量调节除氧器的连续排气电动门。3、除氧器的停运(1)当负荷小于20%额定负荷时,除氧器由四抽切换为辅汽加热,维持0.147MPa定压运行。(2)当机组停止运行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止除氧器上水。(3)除氧器若停运两个月以上,应采用充氮保护,切断一切汽源、水源,放尽水箱余水,关闭放水阀,全面隔离后开启充氮总门和隔离门,对除氧器充氮并维持一定压力。五、除氧设备的正常运行(1)当机组正常运行后,关闭除氧器顶部排汽管路上的二只电动截止阀,排汽经节流孔板排出。(2)汽轮机甩负荷时,当机组进入除氧设备的抽汽压力小于0.15MPa时应自动关闭抽汽门,紧急打开备用汽源并投自动压力调节使除氧设备维持在0.15MPa压力下定压运行。当给水泵停运时关闭备用汽源,关闭进、出水阀门,除氧设备进入停运状态。(3)除氧设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如发现出水含氧量不合格时,可适当开大排气阀开度。(4)运行中应经常监督水位,使之应保持在正常水位值,当水位过高或过低时自动水位调节器应该动作,如发生故障应及时处理。.(5)正常运行时,各种阀门、水位表、压力表、温度计等应该齐全,灵敏和可靠,并应经常检查。(6)按运行规程要求定时检测并记录除氧设备运行压力、温度、水位、出水含氧量和出力等参数.六、除氧器联锁保护(1)当除氧器水位升高到高Ⅰ值时,报警。(2)当除氧器水位升高到高Ⅱ值时,联锁开启除氧器溢放水至凝汽器电动门。(3)当除氧器水位升高到高Ⅲ值时,联开#3高加危急疏水调节门、联关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电动门和四抽逆止门1、2及4抽电动总门。七、加热汽源的调节当机组采用滑压运行时,作加热汽源的汽机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管道上不装设调节阀,除氧器内工作压力随四段抽汽压变化而相应变化。此时,调节阀装设在备用汽源至除氧器的管道上。若四段抽汽压力降至0.147MPa时,除氧器汽源应自动切换至辅助汽源,此时,除氧器作定压运行。压力信号由装在除氧器上信号管发出,再通过电子仪表控制进汽调节阀,当机组负荷上升,四段抽汽压力回升到0.147Mpa时,辅助汽源亦应自动切换至四段抽汽。当机组作定压运行时,调节阀装设在加热蒸汽汽源前,压力信号由除氧器发出,再通过电子仪表控制进汽调节阀。压力信号亦引至集控室压力表,供运行人员监视用.八、除氧设备的停运保护除氧设备若停运在一周以内者,可以稍开备用汽源并关闭其它各种汽、水进出阀,进行热态保护,内部压力可维持在0.02MPa。当设备较长时间停运(一周以上)时,应放净内部积水进行充氮保护,维护充氮压力0.02MPa,或采用其它保护措施(如放防防腐剂等),以防除氧器内壁受氧气或其它有害气体的侵蚀。除氧器(作用)用它来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及其它气体,保证给水的品质,同时除氧器本身又是给水回热系统中的一个混合式加热器,起了加热给水、提高给水温度作用。2、除氧器工作原理:(膜式除氧器)??膜式除氧器应用了射流和旋转技术,并采用了比表面积很大的填料—液汽网盒。除氧器总体设计成两级除氧结构。第一级:除氧装置由起膜装置和淋水箅子所组成汽轮机的凝结水和化学补充水以及其它低于饱和温度下的各种疏水都进入起膜装置的水室中混合,混合后的水经过固定在上、下管板上的起膜喷管的喷孔以射流方式在起膜喷管的内壁上形成高速向下旋转的水膜。向下流动的水膜与上升的加热蒸汽接触后产生强烈的热交换过程,当旋转的水膜流出起膜管时,水温基本上接近了饱和温度,水中的溶解氧将被除掉90%—95%。水膜流出起膜管后形成椎形裙体,并在重力和蒸汽流的作用下被冲破而形成水滴,降落在淋水箅子上淋水箅子由五层30㎜×30㎜等边角钢构成,除氧水经过各层箅子同蒸汽进一步的进行热交换,同时也为除氧水进入液体网填料盒进行均匀分配。液汽网填料盒是除氧器第二级除氧装置。液汽网填料盒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单层或双层。液汽网是一种新型高效填料,它是由不锈钢扁丝(0.1㎜×0.4㎜)以Ω形编织成的网套,把液体网按其自然状态盘成圆盘,圆盘直径相当于液汽网盒框体的内径,在圆盘的上下用扁钢和Φ14钢筋将其固装在液汽网的框体内,除氧水经过液汽网盒使汽水更加充分接触,可将水中溶解最大限度地高析出来,这一除氧过程保证了除氧器在变工况运行时的适应性能和稳定性能。你的除氧器的型号是?不过工作原理都近乎一样,理解了工作原理就自然明白其作用了。
除氧器型号JVC
型号GCY,是缩写;G-高压、C-除、Y-氧。
是一种热力除氧设备,通过对水加热,并减小水的氧气分压力(通过制造水膜和喷雾的方式来实现),来使溶解于水中的氧气析出。
后面的数字是代表出力能力。如GCY-6,处理能力为6t/h,GCY-8,处理能力为8t/h,以此类推,早期的各个厂家的产品图册上一般就到GCY-70为止了。GCY-150,处理能力为150t/h,属于处理能力比较大的设备了。
- 途观氙气灯泡型号(途观氙气灯泡型号规格)
- 产品型号4g(产品型号48v20ah怎么解释)
- 长城h5电瓶型号(长城h5电瓶型号及价格)
- 天逸功放哪种型号最好(天逸功放哪种型号最好用)
- 创酷火花塞型号(创酷火花塞型号怎么看)
- s6直屏型号(s6什么屏幕)
- 自吸磁力泵型号(自吸磁力泵型号大全)
- s6平面型号(s6 尺寸)
- 压路机有哪些型号(压路机有哪些型号规格)
- tcl电视什么型号的好(tcl电视什么型号的好用)
- 外径30内径15轴承型号(外径30内径15轴承型号厚9mm)
- 贝亲奶嘴最大什么型号(贝亲奶嘴的型号)
- ps4有几个型号(ps4几个型号的区别)
- 魅蓝a5型号(魅蓝 a5)
- s7港版型号(s7+ 港版)
- 护栏网规格型号(护栏网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