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瓷瓶规格型号(绝缘瓷瓶规格型号)

2024-04-08 13:44:4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绝缘瓷瓶规格型号
  2. 瓷瓶种类和名称图片
  3. 瓷瓶瓶型种类
  4. 瓷瓶的款式
  5. 瓷瓶规格型号怎么看
  6. 瓷瓶规格型号有哪些
  7. 瓷瓶的规格
  8. 瓷瓶大小如何称呼
  9. 瓷瓶的规格型号
  10. 瓷瓶尺寸大小

绝缘瓷瓶规格型号

270cm的雪花纯生啤酒瓶,不通这啤酒是假的?望雪花公司出说明一下!

瓷瓶种类和名称图片

伞式瓷瓶型号规格有:X-3、X-3C、X-4,5、XP-70、XP-70C、XP-100、XP-120、XP-160、XP-210、XP-240。瓷瓶是用于盛放液体的容器。历朝历代瓶的造型丰富多样,如隋唐时的双龙饮或双腹并联的传瓶。

瓷瓶瓶型种类

关于你说的这个瓷瓶绝缘子的各方面详细内容信息,你可以直接上网查一下

瓷瓶的款式

50ml——最小规格的茅台,通常是两瓶和一拖三套装里面带一瓶的。有双支装的50ml*2  还有茅台金条、银条。

125ml规格茅台,茅台家族中的小毫升。

250ml——也是特殊规格,拖拉机必备,主要是飞天200ml——200ml容量是相对于中等的容量了,小规格中带有红飘带的茅台。

250ml——也是特殊规格,拖拉机必备。酒质和普茅相同。

375ml——375ml的飞天茅台酒也是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对于酒量不错的茅粉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最爱。而375ml的容量也是一个常见的容量,不仅“普茅”有这个容量,许多纪念酒也采用过了这容量,像我们所熟知的生肖茅台酒,就有375ml装的珍藏版。

400ml——特殊规格,世存量很少,非常难找到。   

475ml——俗称“黄飘带”4瓶为一提,这款酒是茅台唯一一款黄飘带  也被称为【帝王黄】。整箱是3提。

500ml——这个规格的用处较多,普茅、生肖、定制、颜色茅台等都有使用这个规格的。也是茅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540ml改为500后最标准的规格。  

750ml——750ml装的容量是一款较大型号的茅台酒了,一般用来款待来宾,送礼走亲等等。由于750ml装的茅台酒容量相对于较大,对于这个规格的茅台酒也是一个极有收藏和投资价值的茅台酒了。这个容量的茅台酒经常收藏者的常客了,而且产量不多,也是很难找的一个特殊规格,也被成为茅台的一斤半。

880ml

900ml   880ml、900ml、1300ml这三个特殊规格的产量和存世量是非常稀少的。

1升——1L容量的茅台酒已经算得上大容量的茅台酒了,可以作为较多人的宴会使用,但大多数时候,这一类大容量的茅台酒都作为收藏爱好者的藏品出现。这个毫升的规格茅台有6瓶装的整箱和12瓶装的整箱。

1.3L

1.5L

3L

3L白瓷瓶茅台。

6L——6L容量装的茅台酒可以说是常见的普通茅台酒中最大的规格了,对于这样一款容量巨大的茅台酒,那将是茅台发烧友的收藏首选,应容量巨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有着巨大的升值空间和市场前景!

下面是步步高升(拖拉机15瓶)的展示图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收到更多酒资讯及行情⬇⬇⬇

瓷瓶规格型号怎么看

优质

1. 磁瓶有不同的规格。2. 磁瓶的规格取决于其用途和容量需求。常见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不同规格的磁瓶适用于不同的实验操作和容量要求。3.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规格的磁瓶,如50ml带侧口的磁瓶、250ml带塞子的磁瓶等,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规格磁瓶。磁瓶的规格选择要考虑到实验操作的方便性、容量需求以及实验室设备的兼容性等因素。

瓷瓶规格型号有哪些

按照材料分,玻璃绝缘子,复合绝缘子(合成绝缘子),瓷绝缘子按照结构来分,悬式绝缘子,支柱绝缘子,空心绝缘子,针式绝缘子。。。按照使用地点不同,电站用绝缘子,线路用绝缘子,铁道用绝缘子......按照电压不同,一般额定电压大于等于35kv以上我们叫做高压绝缘子......

瓷瓶的规格

1、上部外径是80毫米,下部外径是57毫米,内径是15毫米,凹槽长21毫米,总长63毫米。2、2号陶瓷瓷瓶的规格是上部外径是80毫米,下部外径是57毫米,内径是15毫米,凹槽长21毫米,总长63毫米。一个能称0.57市斤。

瓷瓶大小如何称呼

1、上部外径是80毫米,下部外径是57毫米,内径是15毫米,凹槽长21毫米,总长63毫米。

2、2号陶瓷瓷瓶的规格是上部外径是80毫米,下部外径是57毫米,内径是15毫米,凹槽长21毫米,总长63毫米。一个能称0.57市斤。

瓷瓶的规格型号

电线瓷瓶是一种常见的绝缘材料,通常用于电气系统中。其规格型号主要根据其外形尺寸、额定电压和电流等参数来确定。一般来说,根据使用场合和功率大小的不同,电线瓷瓶有多种规格型号可供选择。常见的规格型号包括1A、2A、3A、4A、5A等,并按照电流容量的等级分为不同的型号,如6kV、10kV、35kV等。此外,还有根据特定要求生产的定制型号。在选购电线瓷瓶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气设备和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规格型号。

瓷瓶尺寸大小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瓷柱、瓷瓶配线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气照明室内、室外的瓷柱瓷瓶明配线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绝缘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 瓷柱、瓷瓶应清洁完整,无残缺裂纹。

    2.1.3 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4 LC安全型压线帽请见3—8、3.8节有关部分。

    2.1.5 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6 接线端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7 镀锌材料:圆钢、扁钢、木螺丝、机螺丝、螺母、垫圈和弹簧垫圈等。

    2.1.8 辅助材料:钻头、防锈漆、调合漆、绑线、砂布、橡胶(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焊锡、焊剂、木砖等。

    2.2 主要机具:

    2.2.1 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

    2.2.2 常用电工工具:电烙铁、喷灯、锡锅、锡勺、手锤、錾子。

    2.2.3 手电钻、冲击钻、电锤、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

    2.3 作业条件:

    2.3.1 在土建结构施工阶段,应按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木砖和过墙管。

    2.3.2 待内装修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配线。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预埋木砖和保护管

弹线

瓷柱、瓷

导线

导线

线路检查

定位

瓶固定

敷设

连接

绝缘摇测

预埋塑料胀管

    3.2 弹线定位:

    3.2.1 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

    3.2.1.1 瓷柱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最大距离见表3-21所示。

    3.2.1.2 瓷瓶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间最大距离见表3-22所示。

                  瓷瓶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        表3-22

 

    3.2.1.3 线路与其它管道应避免相遇。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见3—1、3.5节所示。

    3.2.1.4 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见表3-23所示。

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  表3-23

导          线

线芯截面 (mm2)

1~4

6~10

16~25

35~70

95~120

最大允许距离 (mm)

瓷柱 (珠)配线

瓷 瓶 配 线

1500

2000

2000

2500

3000

3000

 

6000

 

6000

 

    3.2.1 石瓷柱及瓷瓶固定在支架上时,其固定点间距见表3-24所示。

    3.2.1.6 室内、室外敷设时,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见表3-25所示。

    3.2.1.7 在室内采用瓷柱和瓷瓶配线时,导线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0mm。

敷设在绝缘支持件上的绝缘导线其支持点间距 表3-24

线芯最小截面 (mm2)

绝缘导线的支持点间距

铜    线

铝    线

(mm)

1.0

1.5

1.5

2.5

1.0

1.5

2.5

2.5

2.5

2.5

4

6

≤6000

≤12000

 

 室内、室外敷设时至地面的最小距离  表3-25

敷  设  方  式

最  小  距  离  (mm)

室    内

室    外

2500

2700

室    内

室    外

1800

2700

 

    3.2.1.8 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电气器具处,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支持件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在瓷柱配线时应为60~100mm。

    3.2.1.9 室外配线当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5m;跨越通车道路时不应低于6m。

    3.2.1.10 在室外,瓷柱及瓷瓶在墙面上直接固定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超过2m。

    3.2.2 弹线定位方法:请见3—9、3.2节9.4.2有关内容。

    3.3 预埋本砖和保护管,请见3—9、3.3节有关内容。

    3.4 预埋塑料胀塞:请见3—9、3.4节有关内容。

    3.5 瓷柱及瓷瓶固定:

    固定瓷柱和瓷瓶可采用木砖、塑料胀塞和支架固定。

    3.6 导线敷设:

    3.6.1 导线敷设方法:

    先将绑线按所需的长度断开,扎成小束。然后将导线放开并抻直,由一端开始绑回头固定在瓷柱(瓶)上,其中间瓷柱(瓶)的绑法有两种,受力瓷柱(瓶)采用“双花”绑法;加档瓷柱(瓶)采用“单花”绑法。绑扎牢固后应进行调直,至终端瓷柱(瓶)处,抻紧绑回头。由上到下,逐条绑扎。最后绑扎固定中间支点,导线固定后应留有适当余量。

    3.6.2 导线敷设要求:

    3.6.2.1 导线间的距离应符合3.2节中的有关规定。两根相邻的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同一方向(左侧或右侧)或者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外侧,不允许放在内侧见图3-53所示。

    3.6.2.2 导线分支时,其分支点必须加装瓷柱或瓷瓶,用以支持分支线的张力,如丁字做法见图3-54所示。

    3.6.2.3 导线在拐角时,瓷柱或瓷瓶安装见图3-55所示。

    3.6.2.4 导线与热力管(水管)道交叉时,必须加套绝缘管,绝缘管的两端应用瓷柱

(珠)或瓷瓶固定。见图3-56和图3-57所示。

    3.6.2.5 导线在进入电气器具,开关及插座时,应在距其100mm处用瓷柱或瓷瓶加以固定,导线穿墙做法见图3-58和图3-59所示。

    3.6.2.6 瓷柱或瓷瓶配线时,终端回头绑扎的公卷和单卷数见表3-26所示。

    3.6.2.7 所用绑线应根据导线的截面进行选择,见表3-27所示。

公  卷  和  单  卷  数  表3-26

导线截面 (mm2)

1.5~2.5

4~25

35~70

95~120

公卷数

8

12

16

20

单卷数

5

5

5

导线与绑线选择数据表   表3-27

导线截面

绑  线  直  径  (mm)

(mm2)

铁扎线

铜扎线

铝扎线

10~35

50~70

≥95

0.8

1.2

 

 

1.0

1.4

2.0

2.6

2.0

2.0

2.6

3.0

 

    3.7 导线连接:

    3.7.1 螺旋接线钮连接:

    在配线过程中,凡有分支接头处均应预留出接线端头,并在接头处的瓷柱或瓷瓶上

两边绑好回头,再将分支线绑好。请见3—8、3.8节有关部分。

    3.7.2 LC安全型压线帽连接要求,请见3—8、3.8节有关部分。

    3.7.3 铝导线采用套管压接,请见3—8、3.8节有关部分。

    3.8 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请见3—8、3.11节有关内容。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瓷件及导线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4.1.2 导线之间和导线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实测或检查绝缘摇测记录。

    4.1.3 导线严禁有扭绞、死弯和绝缘层损坏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 基本项目:

    4.2.1 瓷件及其支架安装牢固,不得有瓷件损坏或瓷件倒置等现象;导线或瓷件的固定点间距正确;瓷件及支架排列整齐,表面清洁,油漆完整。

    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查。

    4.2.2 导线敷设

    4.2.2.1 导线平直整齐,瓷件固定可靠;在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其它线路、管道时装设保护管;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的导线两端固定可靠,并留有补偿余量。

    4.2.2.2 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且接头处不受拉力。

    4.2.2.3 导线转角和分支处齐整,进入电气器具处绝缘处理良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 允许偏差项目:

    4.3.1 导线的线间距离及固定点间距的允许偏差

    4.3.1.1 线间距离:水平敷设的线路为10mm;垂直敷设的线路为5mm。

    4.3.1.2 固定点间距允许偏差50mm。

    4.3.2 同一档内的瓷柱或瓷瓶应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该直线应与线路成直角。

    4.3.3 导线不得有松弛现象。水平敷设时,平直程度允许偏差10mm;垂直敷设时,平直程度允许偏差5mm。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配线时不得损坏地面、墙面和顶棚,并应保持各部位的清洁。

    5.2 安装电气器具时,不得碰松已敷设完的导线。

    5.3 紧固螺丝时,不应用力过猛,以免瓷件碎裂。

    5.4 线路敷设后,不得再次喷浆和刷油,防止污染导线。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瓷件表面不清洁及个别瓷件有破损现象。瓷件安装时,应擦去其表面的污物,及时将破损瓷件更换。

    6.2 瓷件的固定不合要求,应用木螺丝固定瓷件,严禁使用铁钉和采用粘接法。

    6.3 变形缝两侧的导线未加装瓷件固定,应按要求及时补装,导线要留有补偿余量。

    6.4 导线过分松弛,超过允许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要求。

    6.5 绑扎导线时,采用裸导线做为绑线。塑料绝缘导线必须采用塑料绑线进行绑扎。

    6.6 在导线分支处、接头处未加装固定瓷件。应及时补装,保证导线不受横向拉力。

    6.7 导线的结、焊包不符合要求,请见3—8、3.8节有关内容。

7 质量记录

    7.1 绝缘导线出厂合格证。

    7.2 瓷柱、瓷瓶配线工程预检、自检、互检记录。

    7.3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

    7.4 瓷夹、瓷柱(珠)及瓷瓶配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7.5 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