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灌胃针型号(灌胃针型号选择)

2024-04-08 12:30:2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灌胃针是一次性的吗
  2. 灌胃用的针头叫什么
  3. 灌胃针8号大还是12号大
  4. 灌胃针使用方法
  5. 灌胃针的选择
  6. 灌胃针规格
  7. 灌胃针弯的朝哪边
  8. 灌胃针型号选择
  9. 灌胃针型号小鼠

灌胃针是一次性的吗

 提示:点击上方"中洪博元"↑免费订阅本刊

上周三,我们分享了一篇:《小鼠常用的注射给*方法》(☜点击文字可查看),里面主要提到了几种注射给*的方法(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除了注射给*,还经口给*法,相比注射法而言,该方法操作比较简单。

对于实验动物来说,常用的口服给*方式包括直接口服(将*物混入水或饲料中,动物自己觅食)和被动口服给*(灌胃)。

口服给*是将*物混于饲料或溶于饮用水中,让动物自由摄取。此方法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缺点是*物剂量不能保证准确:因动物个体差异,采食量有差异,*量难以精准控制,不能客观反应实验结果,故此法应用较少。

灌胃给*是指借助器械(灌胃针)将*物溶液或混悬液直接灌入动物胃内。此法操作简便,可以实现精准给*,灵活控制给*剂量,也能很好的模拟临床中*物经口服后的一些列体内作用,因此成为动物给*众多方法中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技术之一,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

灌胃给*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操作如果手法不当很容易导致内容物进入气道或伤到食道,进而引起动物死亡,导致实验失败。接下来一起来看看灌胃给*注射技巧:

操作步骤(以小鼠为例):

(1)灌胃前将动物禁食4~8小时,避免太多胃内容物阻碍灌胃注射以及影响*物吸收速率,同时也可避免动物灌胃后呕吐。

(2)选用合适型号的灌胃针与合适量程的注射器,组合成灌胃器,并吸取一定的*液,放在一旁备用。

灌胃针的尖端有一个中空的金属球,目的是防止针头刺入气管或划伤消化道。所需的长度应需要从举起动物的嘴角开始测量,灌胃针的球头应达到动物最后一根肋骨。以避免插入胃管时插入过深造成动物胃的伤害,或是插入过浅使灌注物无法达到胃部。

(2)将小鼠固定成垂直体位,使其头、颈、身体成一条直线。具体方法如下:右手拉住小鼠尾巴,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揪住小鼠背部及颈部皮肤将动物固定,另外小指和无名压住小鼠的尾巴即可。(注意要固定牢不能让其乱动,且对颈部皮肤不宜拉得太紧,以免使其发生窒息。若抓取不得当,切记要放开重抓,以免后续操作出问题。)

(3)抓取好小鼠后即可灌胃。具体方法如下:右手持注射器将灌胃针沿嘴角轻轻插入口中,用灌胃针压住舌头,抵住上颚,使口腔和食道成一条直线,再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管(针插入时应无阻力,会有一种刺空感),若感到阻力或动物挣扎时,应拔出重插,以免损伤或穿破食管以及误入气管。

刺激小鼠引起吞咽动作,顺势迅速将灌胃针插入约3-4cm,将*液注入。如动物无呼吸异常,无挣扎呕吐,则证明灌胃针已进入胃内。

(4)灌胃结束后轻柔的拔出灌胃针,观察是否有漏液并关注小鼠健康状态。如无呼吸异常,可确定灌胃成功。

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由于小鼠的气管靠近食管,在灌胃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物进入气管导致小鼠窒息死亡。只能够对被抓取的、清醒的动物进行灌胃,麻醉或镇静会增加误吸的风险(物质无意中进入肺部)。

介绍完了注射给*法(☜在上篇,点击可查看)和经口给*法这2类常见的给*方式,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给*方式,一般用于有特殊要求的研究中。

在造哮喘与肺动脉高压等模型时常用到鼻滴作为给*途径。

具体操作步骤:

(4)滴鼻完成后,将小鼠保持滴鼻的姿势一段时间,防止*液流出影响实验数据可靠性。

皮肤给*主要用于研究*物或毒物经过皮肤的吸收效果和对皮肤的*部作用、致敏作用和光感作用等。

大小鼠主要采用浸尾的方式进行皮肤给*,以此来定性地判断*物经皮吸收作用。具体操作:将动物放入固定器内(如大小鼠的尾静脉固定器),露出尾巴,将鼠尾浸入*液(可在特定通风橱内操作),一定时间后观察其*物反应。对于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要设法将鼠尾放于密封容器内,并置于通风橱内,同时实验人员应佩戴防毒面罩,做好防护。

兔和豚鼠常采用背部一定面积的皮肤脱毛后,将一定的*液涂在皮肤上,*液经皮肤吸收。

脑内给*应用较少,一般用于特定*物的特定给*方式及一些特殊实验(如帕金森造模)。成年大小鼠颅骨较硬,注射前需进行颅脑开窗手术,常使用脑定位注射仪进行注射;幼鼠可用盲刺法进行注射,大致操作是先将动物麻醉,用酒精对动物颅部进行擦拭消毒,左手对动物头部进行简单固定,在两耳连线和两眼前缘连线的中间部位确定位置,右手手持注射器,直接中部位置垂直刺入硬脑膜下,进针大约2~3mm,缓慢注入*物即可,注射完毕酒精消毒*部。

了解了这么多给*方法,是不是有点懵,在实际研究中,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1)多参照所开发*物拟采用的临床给*方式并结合适应症(如静脉和腹腔注射的吸收速度快,适合急症处理)来选择。从新*研发角度来说,能口服最好,因为口服给*是最方便、经济、安全的方式。

(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如你要研究口服生物利用度就选用动物灌胃给*,要研究腹腔给*生物利用度就采用腹腔给*方式。

(3)主要考虑*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及毒性等。

①口服给*:适用的*物剂型比较多,只要保证*物是均匀且稳定的就可以。如动物体内胃肠道是有一定pH值的,有的区段酸性会很强,如果该*物具有体内pH不稳定性就应该选择口服以外的给*方式。如果发现*物口服具有肠毒性时,就可以考虑选择静脉等其他给*方式。

②静脉给*:对*物剂型要求比较高,需完全溶解的溶液或者*物颗粒比红细胞小的多的体系,因此不溶的剂型是不能考虑静脉注射的。

③脑内给*和皮下注射:脑内和皮下给*量很小,需结合给*量。如同样的给*剂量下,脑内注射和皮下注射配制的*物浓度就要高一些,需要考虑到*物溶解性是否满足要求。

(4)技术难度,如长周期的静脉注射给*难以操作时,可考虑选择生物利用度比静脉差一点又好操作的腹腔给*来进行实验。

不同给*方式之间剂量换算估值如下表:

静脉

口服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腹腔注射

*品利用度

全部入血

23-30%

40-50%

80%

80-85%

与静脉比值

1

3.3-4

2-2.5

1.25

1.18-1.25

与口服比值

0.25-0.33

1

0.5-0.6

0.32-0.4

0.3-0.35

[1].https://www.jove.com/cn/t/2771/manual-restraint-common-compound-administration-routes-mice

[2].ManualRestraintandCommonCompoundAdministrationRoutesinMiceandRats

今晚8点直播

灌胃用的针头叫什么

有专门的灌胃针头卖,一般大小鼠的可以通用。如果没有,又要急用可以用12或16号注射器针头,钳去尖端,磨平后也可以。

灌胃针8号大还是12号大

给小鼠灌胃的过程中,要避免捅破食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备工具:选择适合小鼠的灌胃针,一般根据小鼠的年幼决定,如<30g的小鼠建议使用8、9号针,30g以上可使用12号针。同时,配套使用1.0ml注射器。灌胃针的选择应确保针头没有锐利之处,以免损伤小鼠的食道。

2.操作手法:在灌胃过程中,需要保持小鼠的头部和颈部成一直线,方便灌胃针头进入。同时,动作要轻柔,从口角进入,防止损失食道。

3.灌胃针的深度:因为小鼠的个体差异,实验前可先测量小鼠口腔至胃的距离,进而选择合适长度的灌胃针,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一般小鼠的入针深度为3-4cm,大鼠的入针深度为4-6cm。

总之,在给小鼠灌胃时,要仔细、谨慎,避免损伤小鼠的食道。如有不确定之处,建议咨询专业人员。

灌胃针使用方法

注射器、针头的规格型号如下:皮下注射1ml4.5~5号、肌内注射2.5ml5.5~6号、静脉注射、静脉采血2.5ml10ml6.5~7号,说明:针头粗细用几号来表示,一般有4.5号,5号,6号,7号等,7号就是针头直径为0.7毫米(可能是外径)一般小孩用4.5号或者5号,大人用7号。针头是注射器头端可自由装卸的中空金属针,为了安全卫生起见,一次性针头使用过后应丢弃,不可重复使用。扩展资料:注射器的使用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将气体注射到血管中将会导致空气栓塞。从注射器中去除空气以避免栓塞的办法是将注射器倒置、轻轻敲打、然后在注射到血流之前挤出一点儿液体。在一些精度而不是病菌首要考虑问题的场合,如定量化学分析中,由于玻璃注射器的误差较小、推杆移动平滑所以仍在使用。也可以在烹调肉食的时候用注射器往肉内注入一些汁液以改善味道及质地,或者在烘焙时注入到糕点中。注射器也可以将墨水加注到墨盒中。型号规格一般使用2毫升、5毫升、10毫升或20毫升注射器,偶用50毫升或100毫升,皮内注射则用1毫升注射器。注射器针筒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玻璃制成的,并且通常上面都有表示注射器中液体体积的刻度指示。玻璃注射器可以用高压灭菌器进行消毒,但是因为塑料注射器的处理成本较低,所以现代医疗注射器多数是用塑料制成的,这也进一步减小了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在静脉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疾病的传播尤其是HIV与肝炎的传播与针头和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有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注射器

灌胃针的选择

你应去图书馆借本书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灌胃针规格

12号灌胃针

灌胃针弯的朝哪边

前言

经口灌胃给*是动物实验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给*方式,尤其常用于生理、*理、免疫等多学科的实验动物建模,*物毒理、*效、剂量确定等研究中。该法操作简便,用*剂量准确,灌服溶液或混悬液均可,可反复给*,适用于小鼠、大鼠、家兔等多种实验动物。灌胃给*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初学者常常因操作手法不当而伤到小鼠气道或食道,甚至创伤小鼠内脏引起小鼠死亡,导致实验失败。在此我们一起来看看灌胃给*注射技巧和经验。

灌胃给*法: 

使用灌胃针将*物溶液或混悬液直接灌入动物胃内的给*方式。

                       

小鼠灌胃给*示意图(来自丁香园)

*物循环途径:

食管→胃→小肠→小肠毛细血管→空回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循环。

特点:

操作简便:灌服溶液或混悬液均可,只需保证*物均匀稳定,可反复给*

安全性高:各种给*方式中,口服给*是最安全的;

可给*体积大:小鼠:0.5-1ml,大鼠:3-8ml;

生物利用度低:*物经胃肠道吸收,存在胃肠道、肝脏首过代谢,生物利用率相对较低;

实验动物受伤风险:容易对动物造成一定程度机械和心理影响。

常用实验动物一次最大灌胃量(来自《心血管病实验动物学》)

灌胃给*工具:

针头呈倒水滴型的金属灌胃针配注射器。根据针管和针头尺寸分为不同型号,且有直头和弯头两类。

不同型号小鼠、大鼠灌胃针图示(来自淘宝网)

一般根据小鼠年龄选择不同型号灌胃针,如裸鼠或5周龄以下幼鼠可使用6号,体重小于30g的小鼠使用8号或9号,体重大于30g的小鼠使用12号。

不同型号灌胃针长度、直径及适用范围(来自淘宝网)

实验操作:

1.实验准备:灌胃前应禁食4~8小时,避免太多胃内容物阻碍灌胃注射以及影响*物吸收速率。

2.*品吸取:根据小鼠体重计算好给*量,灌胃针和注射器安装好,吸取*品放在一旁备用。

3.小鼠捉拿和固定:通过抓取尾巴捉拿小鼠,尽可能避免刺激动物,抓尾巴的部位不宜太靠近尾端。将小鼠放在粗糙面上,用左手(这里视操作者为右撇子)拇指和食指抓住鼠耳和头颈部皮肤,用左手手掌及小指无名指夹住尾部,使其头、颈和身体(口腔和食管)成一直线,腹部面朝上,注意要固定牢不能让其乱动,且对颈部皮肤不宜拉得太紧。若抓取不得当,切记要放开重抓,以免后续操作出问题。

4.进针给*:右手持注射器从一侧嘴角进针入口腔,避开牙齿,经舌面紧沿上腭徐徐插入食管下段,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食道,如遇阻力,可轻微上下滑动,待小鼠吞咽时贲门肌肉松弛感觉阻力消失有落空感,缓慢推进,一般当针插入小鼠3~4cm,即灌胃针3/4时,回抽注射器无空气逆流表明针头已进入胃内,即可注射。如动物挣扎强烈,呼吸困难或进针阻力很大,应马上停止进针将针拔出,待动物恢复平静后再次尝试。注射完毕,松开小鼠观察如无呼吸异常,可确定灌胃成功。

大、小鼠灌胃操作是实验动物给*的基本技能,初学者一定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才可以进行试验。遇到各种情况找到原因,总结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法。

参考文献:

[1]王宁萍,赵建宁,杨志伟.一种改进的小白鼠灌胃给*法[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9(01):60-61.

[2]方远书,何忠平,裘颖儿.实验小鼠的灌胃给*技巧[J].山东畜牧兽医,2014,35(10):90.

[3]戴支凯.大鼠及小鼠灌胃给*操作方法探讨[J].现代医*卫生,2015,31(11):1738-1740.

[4]霍勇主编.《心血管病实验动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常用小型实验动物灌胃给*技术方法介绍丁香通2008

[6]灌胃给*后,为何我的小鼠频繁死亡?邦耀实验室2018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版权为生物制品圈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生物制品圈”。

灌胃针型号选择

注射器、针头的规格型号如下:皮下注射1ml4.5~5号、肌内注射2.5ml5.5~6号、静脉注射、静脉采血2.5ml10ml6.5~7号,说明:针头粗细用几号来表示,一般有4.5号,5号,6号,7号等,7号就是针头直径为0.7毫米(可能是外径)一般小孩用4.5号或者5号,大人用7号。针头是注射器头端可自由装卸的中空金属针,为了安全卫生起见,一次性针头使用过后应丢弃,不可重复使用。扩展资料:注射器的使用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将气体注射到血管中将会导致空气栓塞。从注射器中去除空气以避免栓塞的办法是将注射器倒置、轻轻敲打、然后在注射到血流之前挤出一点儿液体。在一些精度而不是病菌首要考虑问题的场合,如定量化学分析中,由于玻璃注射器的误差较小、推杆移动平滑所以仍在使用。也可以在烹调肉食的时候用注射器往肉内注入一些汁液以改善味道及质地,或者在烘焙时注入到糕点中。注射器也可以将墨水加注到墨盒中。型号规格一般使用2毫升、5毫升、10毫升或20毫升注射器,偶用50毫升或100毫升,皮内注射则用1毫升注射器。注射器针筒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玻璃制成的,并且通常上面都有表示注射器中液体体积的刻度指示。玻璃注射器可以用高压灭菌器进行消毒,但是因为塑料注射器的处理成本较低,所以现代医疗注射器多数是用塑料制成的,这也进一步减小了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在静脉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疾病的传播尤其是HIV与肝炎的传播与针头和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有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注射器

灌胃针型号小鼠

谢谢邀请!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在临床上误诊是不可避免的,何况是二十年后呢?高血糖,在诊疗标准上凡是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11.1mmol/L,暂时不管糖化血红蛋白的数据如何,只要任何一项都会被戴上这顶“糖尿病”的帽子,为了避免漏诊,人人都应该重视,血糖高一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如冠心病、脉管炎、神经炎、视网膜炎、皮肤溃疡……哪一种不要命?

我们再反思回想,很多老年人,七八十岁,可谓健康如意,没有与老年慢性疾病为伍,如骨质疏松、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等,但有一点血糖偏高,且达到糖尿病的标准,那么,这个时候是应该诊断“糖尿病”,还是不下诊断?我相信内分泌专家一定给100%的诊断,且用上一线用*如二甲双瓜、拜唐苹、胰岛素等*,如果是你,你会考虑误诊吗?

碰到这种事,别说是再过20年,我的看法是,如果是给上降糖*就可能存在误诊了。为什么?我们都知道,老年人各项器官都在衰老退化,肝脏、胰脏及肌肉对糖的分解和利用率下降,势必引起糖分子滞留于血液之中,此时查血糖必然是高的,在治疗上,我的建议是如何延缓衰老,提高器官的功能而不是一味的降糖治疗,毕竟这类老人没有存在不适,各项生存状态良好,中医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我是这么理解的,老年人阳气衰减,机能下降,阴气自然上升,血糖属于物质上的东西是阴气,这是阴阳彼此消长的自然规律,降糖是降阴气,不提升阳气功能,是治不得当!是误治!20年后,会有大量数据证明,这样治疗是不得治法的!仅是个人观点,欢迎探讨,让我有更新的认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