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导丝型号(导丝型号对照表)

2024-04-08 11:32:4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导丝的外径用什么表示
  2. 导丝有几种
  3. 导丝种类
  4. 导丝材质
  5. 导丝0.035
  6. 导丝型号心脏
  7. 导丝的型号
  8. 导丝gw1420040

导丝的外径用什么表示

导线型号及规格如下:导线型号由导线的材料、结构和载流截面积两部分组成,并分别用中升禅游文字母和数字来表示。前一部分用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如t表示铜;l—表示铝;j—表示多股绞线或加强型;q—表示轻型;h—表示合金;g—表示钢;f—表示防腐。拼音字母横线后面的数字表示载流部分的标称截面积(mm2)。如标称截面为240mm2的铝绞线表示为lj-240gb1179-83;标称截面为铝300mm2、钢50的钢芯绞线,表示为lgj-300/50gb1179-83,或简写为lgj—300/50。导线的规格是按照载流部分的标称截面来区分的,我国常有的导线系列主要有16、25、35、50、70、95、120、150、185、210、240、300、400、500、630、800mm2等。导线,指的是用作电线、电缆吵销的材袭简料,工业上也指电线。一般由铜或铝制成,也有用银线所制(导电、热性好),用来疏导电流或者是导热。以上内容参考:机电之家-导线型式及导线规格表

导丝有几种

导丝有不同的直径,还有不同的硬度。不过通常说导丝型号,是以直径来区分的。

导丝种类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介入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以其精准、微创、安全、高效的特点越来越被医生和患者接受,介入也成为和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大临床支柱性学科。介入治疗快速发展,但当时要想进入动脉或者静脉造影、治疗,都得外科医生切开皮肤肌肉、完全暴露血管才能进行穿刺、造影,不但费时费力,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种安全、高效的进入血管的方法呢?

Sven-IranSeldinger,瑞典放射医生,1953年首创了经皮股动脉穿刺、导丝引导插管进入血管的方法,成为今日介入的基本技术,后来人们把这种技术称为Seldinger法(塞丁格法)。塞丁格是一位瑞典的放射科医师,由他发明的经皮血管穿刺插管技术被命名为塞丁格技术。该技术运用套管针、导管、导丝,通过带有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再缓慢向外拔针,直至血液从针尾喷出,迅速地插入导丝,拔出穿刺针,通过导丝引入导管,从而将导管放置入血管中。

后人为了纪念他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Seldinger血管介入学会(SeldingerSocietyofVascularandInterventionalRadiology),致力于推进血管介入科学的发展。

‍‍由于Sedinger技术是一种非外科性的经皮血管插入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损伤小,Seldinger技术也被扩大应用范围至其他经皮穿刺的介入操作,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管和非血管腔内的介入操作如经皮胆道穿刺引流、脓肿穿刺抽吸和引流管置入等。

穿刺针规格

穿刺是介入放射学的技术基础,穿刺针是介入医生手中的利器,但临床上穿刺针具单位不统一,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欧美国家穿刺针的单位为“G”,我国使用的mm有较大的区别。例如:我国的穿刺针具,规定数字越大穿刺针也越粗,而欧美国家穿刺针类的产品“G”越大反而越细。临床上也常常出现分不清穿刺针是20G的针粗还是23G粗的情况,至于穿刺针的外径一个G相差差是多少mm就更难说清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单位是如何计算的?

国产穿刺针以号数表示外径(GB制),外径0.7mm称为7号,外径1.2mm称为12号;

国际上以G(Gauge)表示外径,16G的外径为1.6mm,粗针每增加一个单位,外径减少0.2mm,如17G外径为1.4mm;每减少一个单位,外径增加0.2mm,如14G外径为2mm。粗针的外径计算还有一个经验公式,即外径=(24-数字)/5,例如16G的穿刺针,外径=(24-16)/5=1.6mm;18G的穿刺针,外径=(24-18)/5=1.2mm;这个经验公式不适合细针,细针的公式是外径=(36-数字)/20,例如20G的穿刺针外径=(36-20)/20=0.9mm,22G的穿刺针外径=(36-22)/20=0.7mm.

管壁厚度约0.1mm,外径和内径相差接近0.2mm。

还有一个长度单位需要熟悉,即英寸,1英寸=25.4毫米;例如穿刺针的规格是22G1″,它表示的意思是针的粗细是22G,即外径是0.7mm,针的长短是1英寸,即25.4mm。

导丝规格

对导管插入血管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在选择性和超选择性插管时,能帮助导管插到位。导丝的前端有3~5cm相对柔软,可避免损伤血管内膜。根据前端柔软段的形状可分为直型和弯型。最常使用粗细0.035in(1in=25.4m

m),0.018~0.02导丝更为精细,用于肾动脉和膝以下血管成形术。

导丝的直径单位是英寸。 “035”代表导丝的直径是0.035英寸。可供选择的导丝直径有“010、014、018、025、035及038”。每一款导丝的直径都有与之相配套的导管。最常用的导丝规格是“014和035”。例如0.035in(0.035x25.4mm=0.89mm)

导丝规格国产有两种,一种长130CM以上,较粗,适用于6F以上的导管,另一种长130CM以下的短导线,较细,适用于5F以下的导管,均为直行固定芯,前段有5cm左右的柔软段。国外规格很多,有40~300CM长不等,导丝的粗细一般以英寸或mm表示。表示方法有:

1.SF/25/145为安全导丝/外径0.025英寸/145CM长

SF/35/145为安全导丝/外径0.035英寸145CM长

或用SF-21-80-BH表示,直形标准导丝-外径0.021英寸(0.53mm)-长80CM-有肝素化Teflon鞘。

2.TDW-45-65-10-BH表示转向导丝-外径0.045英寸(1.14mm),长65CM-前端弯曲半径10mm-肝素化Teflon鞘。

导管规格

临床常常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单位来表示导管的大小,常用的单位包括Inch、French(简写为F或Fr)。掌握不同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快速选择合适的导管、优化治疗。 由于管壁的厚度,导管直径有外径和内径之分。OD(outerdiameter)表示导管外径;ID(innerdiameter)表示导管内径。内径和外径通常以英寸(In)或毫米(mm)作为单位。

以下将介绍导管尺寸计算中常用的几个单位:

1、Inch——英寸(inch):长度单位,常用于英国、加拿大、美国

•1英寸=100分=1000英毫≈0.02778码=2.54厘米•1厘米≈0.3937英寸

•1毫米≈0.03937英寸

2、French(F/Fr)

Fr是导管的单位,原本是测量周长的单位,是一位法国医生发明的,为英文French的简写。3F=3mm周长,又因周长=3.14×直径,所以直径1F≈0.33mm。导管外周长增加1F相当于外径增0.33mm。3F导管的直径大约1mm。French最小值是1F,最大没有上限。

注:通常来讲,鞘尺寸是指内径(Insidediameter,ID),而导管的尺寸是指外径(outsidediameter,OD),因此5F的导管可以置于5F导管鞘内(鞘外径为7F,因材料而定)。如果使用的导管与鞘管是同一型号(例如5F的导管置于5F的鞘管中),那么导管将完全阻塞鞘管管腔,将不能通过鞘管侧臂注射造影剂及肝素盐水。

参考文献:略

往期推荐(滑动查看)

中国介入医学的发展是否需要技师?

医师节应该被记住的人-铅衣战士

星火介入漫画科普=介入医学是什么学科?什么叫介入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一)

漫画科普||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篇

漫画科普||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三)肺栓篇

漫画科普||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科普(四)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981686121@qq.com。

导丝材质

miracle3导丝是进口的。医疗器械目录显示,Miracle3导丝属于日本进口。规格型号是AG14M050,ASAHI。中文名字,冠脉导丝。导丝尺寸是外径0.014英寸。

导丝0.035

必备的器械包括:各种导丝、导管、穿刺针。导丝包括泥鳅导丝、硬导丝、超硬导丝,导管有猪尾导管、猎人头导管,穿刺针有各种型号的。

1、支架,支架主要是放到血管和腔道里面,维持腔道的形态。

2、栓塞材料,比如无水酒精、聚桂醇、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真丝线段。其中明胶海绵条是临时性的栓塞剂,而真丝线段现在用得很少,现在都会用更好的栓塞剂,譬如PVA颗粒,PVA颗粒是高科技合成的一种微球,它可以堵塞血管,是一种永久性的栓塞剂。

3、球囊,球囊主要起扩张作用。此外,还会使用有钢圈、弹簧圈、氯气,氯气它起过滤血液过滤作用,主要是防止血栓,如果血栓进入到其他的血管,还要用各种引流的导管、造影导管等。

导丝型号心脏

是英制螺纹,18代表每英寸牙数,5/8是规格。

导丝的型号

血管鞘组由血管鞘和扩张器两部分构成。血管鞘为塑料制成的一种套管鞘。将此鞘套在扩张器外面,随扩张器一起插入血管,拔出扩张器后即可置人导管,之后一切操作均可通过血管稍进行。血管鞘不仅可以便于术中操作,为导管、导丝提供支撑、导引作用,也可减少穿刺处的出血、减轻患者的疼痛等。

1.鞘管的结构

1.血管鞘

在此鞘的近端有一侧臂,并有一根短的连接管,尾端连接一个三通阀门。通过此连接管可注入肝素检释液,为预防鞘内导管前的空险外形成血都块,在销的接头外有一块换皮片。中间有一裂隙,导管可以由此隙内插入。由于橡皮片紧贴导管,所以血管内血液不易漏出。因此。这类血管鞘常被称为防漏鞘。

2.扩张器

扩张器头部逐渐缩细,用以扩张皮肤至血管壁的通道,以便随后置入导管。当导丝通过穿刺针进入血管后,即在导丝上套入扩张器和鞘管,随导丝插入血管。使用时注意所用的扩张器应比随后所用的导管稍细,以细0.5F为宜,不能粗于继后使用的导管,否则导管插入血管后,导管周围可能漏血。严重影响操作。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换用较粗的导管或置入血管鞘。

鞘管是一种薄壁导管,近端有一个阀和一个侧向连接。通过扩张器将鞘管导入血管,扩张器沿导丝滑动(图1).最重要的质量标准是导丝和扩张器之间以及扩张器和鞘管之间的平滑过渡,空隙尽可能小。这需要一种非常强的材料,即使被挤压到薄层仍能保持其强度,并且在遇到硬血管壁的阻力时不会破裂。出于相同原因,鞘管头端必须与扩张器紧密接触。扩张器远端尖锐,这是因为只有在扩张器位于鞘管内的情况下才能推进鞘管。

3.注意事项

鞘管和扩张器之间必须有可靠的连接。否则,血管鞘在进入血管时顶到壁的阻力会导致扩张器被推出鞘管:继续推送鞘管,阻力会作用于扩张器。大多数鞘管所具有的扩张器与鞘管之间的连接并不总是牢固的。有些鞘管两个部件之间有螺纹连接(图2).

"软头端"鞘管(图3))不得使用。扩张器与鞘管头端之间的跨距较大,会使其难以将推入到较硬的血管中。由于它们也比较柔软,因此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血管壁撕裂。

鞘管中没有导管时,止血阀可防止血液溢出。通过横向连接冲洗鞘管。该连接也可以注射造影剂或*物。

2.型号规格

血管鞘、导引导管、导管、球囊导管、支架等的直径单位用Fr.表示,也可简写为F。Fr.原是测量周长的单位,由一位法国医师发明,为英文French的简写。Fr.系统以π(圆周率)为基础。用导管或鞘管的“French”尺寸除以π或是除以3,即可得到导管或鞘管的直径。

导管按外径规定,鞘管按内径规定(即,根据鞘管选择合适的导管)。6fr鞘管的直径约为2.2mm。其外径取决于壁厚,但通常约为2.8mm(8.3French)。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使用长度为9至11cm的鞘管。11cm的长度优势大于9cm,因为在股总动脉顺行插管中,它能更好地确保股浅动脉内的位置稳定。根据血管鞘的长短来分,可分为血管短鞘(简称短鞘)和血管长鞘(简称长鞘,也称导引鞘)。

1.短鞘适用于普通血管的穿刺、造影,以及下肢血管的顺行穿刺,逆行穿刺等。短鞘的内径为4-14F,其中5F和6F的短鞘最为常用。短鞘的长度一般为10-20cm。

2.长鞘适用于超选距离穿刺位置较远的血管,例如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血管,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选择不同的血管鞘。长鞘的内径为4-26F。长鞘长度的选择可根据需要到达病变部位的长短来决定,例如,从股动脉入路治疗肾动脉狭窄病变可选择45~55cm的长鞘,若选择从肱动脉入路治疗肾动脉狭窄病变可选择70-90cm的长鞘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长度较长的长鞘时,要选择超出长鞘10cm左右的导管来配合使用。另外,长鞘的头型也分为直型和弯型以适应不同病变,不同部位的血管。

目前的血管鞘品牌主要有:Terumo、St.Jude、Cook、Cordis、Arrow、Gore、Merit、先健等。

特定的鞘管

鞘管有不同形状和尺寸可供特定情况使用。尤其是球囊扩张支架,在鞘内推进至狭窄时放置最牢固。以这种方式治疗髂动脉狭窄需要长25cm的鞘管。翻山干预中通常使用长度为40cm的鞘管。鞘管必须具有以下特征才能通过锐角分叉推进(图2)):

Balkin鞘(CookMedical,左)和Arrow鞘(右)

使用CookMedical的BalkinUp和Oversheath进行插管。

由于翻山鞘在分叉处有扭结倾向,因此通常在其壁中有螺旋金属加强层。这使其相对较硬,但也使其更容易在插入前弯曲(即使没有蒸汽塑形),这将有助于通过分叉血管。6fr直径的翻山鞘在术中很常见。目前,适当长度的鞘管也有5和4fr直径可供选择。当然,这些更容易跨过锐角分叉。长度40cm的鞘管通常用于小腿动脉的介入治疗。各种曲率的导引鞘用于肾动脉介入术。

3.鞘管的操作技巧

鞘管根据其长短可分为长鞘、短鞘,单纯造影的一般用短鞘即可,根据其治疗需要还有翻山处理对侧下肢的翻山鞘、处理颈动脉的长Shuttle鞘,处理肾动脉的肾动脉Guiding鞘以及质地抗折鞘等。鞘管具有一侧边连通接口,可在术中抽取血样、压力监测、注入扩血管*物或造影剂。

放置导丝的时候,最好使导丝尖端伸出穿刺针管腔,并且保证其进入动脉的部分距离穿刺针的尖端足够的远,以保证导丝尖端较软的部分伸出动脉穿刺点。穿刺后先行透视,之后将导丝导入理想位置。之后拔除穿刺针,拔除时需压迫穿刺点。导丝最好用肝素盐水冲洗。

选择一个合适的鞘管,用肝素盐水浸泡鞘管和与之配套的扩张器,并冲洗其管腔。开始操作时,关闭鞘管侧臂的开关。扩张器底座需锁死,防止其在鞘管进入时退出。检查皮肤穿刺点是否需要进行预扩张,并确认导丝硬度是否足以使鞘管进入。使用鞘管相配套的导丝以保证鞘管的进入。如果鞘管较粗较长,或是腹股沟区有瘢痕,则要选用硬度更大的导丝。无论用哪种导丝,都要确保导丝足够长,以保证导丝尖端较软的部分置于动脉内,而导丝主干较硬的部分在动脉穿刺针内。

术者用一只手轻柔的压迫穿刺点,另一只手推动脉鞘管顺着导丝进入皮肤,然后进入动脉。在鞘管置于动脉内期间,必须要持续对穿刺点进行压迫。必须逐步推动鞘管近端部位使得鞘管逐渐进入动脉,以防止鞘管在进入组织的过程中发生弯折。鞘管在皮下前进或是后退时都需旋转鞘管进行操作。鞘管进入时,将鞘管的侧管放于方便操作的部位,通常是向着术者的方向。如果在鞘管进入的时候,扩张器的底座松动并退出,那么鞘管的开口端就会强行进入组织并可能对对鞘管本身及动脉造成损伤。这时应该将鞘管重新组装并重新进行操作。期间,需压迫动脉穿刺点直至感觉到鞘管进入动脉,这样可以防止皮下淤血。在鞘管尖端进入动脉后,要减少进入时的大力度。推动鞘管开始进入动脉时会感觉到阻力,之后的进入就会很容易、平滑。如果阻力持续存在,也许是操作有误差,可以行透视检查。

鞘管置入后,用肝素盐水冲洗。在用鞘管进行造影后,应该经常冲洗鞘管管腔。应该在任何操作之后都立即冲洗管腔。在对大血管或是较迂曲的血管进行操作时,最好用缝线将鞘管固定于皮肤上,以防止鞘管可能会在较粗或是迂曲的血管中发生滑动。如果使用的导管与鞘管是同一型号(例如5F的导管置于5F的鞘管中),那么导管将完全阻塞鞘管管腔,将不能通过鞘管侧臂注射造影剂及肝素盐水。在进腔内操作时,应明确鞘管尖端的位置,防止球囊或是支架没有伸出鞘管而不能释放。如果股动脉穿刺点钙化较严重或是其周围有很多瘢痕组织,导丝可能会很容易的进入动脉,但是扩张器或是鞘管进入会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下,扩张器的尖端可能会被较硬的动脉壁弹回,整个穿刺系统,包括导丝及鞘管,可能在皮下组织中发生弯折。如果患者体态偏胖且动脉有瘢痕组织,则更容易发生上述情况。术者应导入扩张器并使皮下的导丝伸直。在扩张器放入之后,根据病情或是输送鞘管的需要,可能需要更换硬度更大的导丝。

4.鞘管基本型号

导丝的直径单位是英寸。“035”代表导丝的直径是0.035英寸。可供选择的导丝直径有“010、014、018、025、035及038”。每一款导丝的直径都有与之相配套的导管。最常用的导丝规格是“014和035”。导管的单位是“French”。该单位是对导管周长的描述。“French”系统是以圆周率为基础的,圆周率就是一个圆的周长和 这个圆直径的比值。用导管或鞘管的“French”尺寸除以圆周率或是除以3,即可得到导管或鞘管管的直径。例如,6F的鞘管,其直径是2mm,24F的鞘管,其直径是8mm。除以3即可转换““French”尺寸,得到的结果就是动脉穿刺点的直径。扩张器和导管都是用外径(OD)描述的,而鞘管是用内径(ID)描述的。鞘管的内径表示可以通过其管腔的器材的尺寸,如5Fr的鞘管适合5Fr的导管。标准的5Fr鞘鞘管其外径为6或7Fr,也就比血管穿刺点大1-2Fr,但其实际临床意义不大。鞘管有多种直径,常见直径在4-6Fr,因为大多数诊断及球扩导管适合这一大小。放置支架通常需6-8Fr的鞘管,髂动脉和股浅动脉(SFA)多选择6-12Fr,主动脉则需22-25Fr。

鞘管有多种长度:3-5cm10-12cm.22-25cm,30-40cm和90-100cm010-12cm是标准长度,|适合大多数外周血管诊断和介入操作,3-5cm通常应用于血透通路。中等长度则适用于对侧髂动脉或股动脉及肾动脉。此类鞘管有预成形的头部或抗扭曲的特性,有助于进入主动脉分叉。某些厂商会在鞘管末端安置不透光标记以利荧光下显影。这在介入操作中尤为重要,比如在释放支架前可以了解支架是否已完全伸出鞘管。最长的鞘管可完成颈动脉和对侧胫动脉的介入操作。

5.使用鞘管的注意事项:

1、使用鞘管前,应先行用肝素盐水冲洗并擦拭鞘管及扩张器。

2、关闭鞘管侧管的开关。

3、反复确认鞘管型号。

4、将扩张器完全锁定或插入至鞘管管底座。

5预扩皮肤入路点。

6、检查导丝类型及位置。

7用扩张器预扩入路隧道。

8、进行鞘管装置交换时应对穿刺点进行压迫。

9、鞘管及扩张器一起输送至体内。

10、输送导丝。

11、插入鞘管时手持鞘管主体进行操作。

12、旋转鞘管并轻柔进入皮下组织。

13、压迫动脉穿刺点直至鞘管尖端进入动脉。

14、鞘管的侧管向着术者的方向。

15、检查鞘管上的扩张器以确认其不会退出。

16、如果输送中有阻力,马上停止前进并检查。

17插入鞘管直至其底座。

18、鞘管放置完成后,拔除扩张器,对鞘管进行抽吸并冲洗。

19、如果鞘管周围有渗血,可以换较大的鞘管。

20切忌没有扩张器单独使用鞘管进入。

21、如果鞘管尖端受损或不规则,需及时更换。

22、将鞘管缝于皮肤上防止其滑出(一般不用)。

23、如果导管完全充满鞘管管腔,不应向侧管内注入液体。

24、应该明确鞘管尖端在血管腔内的位置。

参考文献:略

往期推荐(滑动查看)

中国介入医学的发展是否需要技师?

医师节应该被记住的人-铅衣战士

星火介入漫画科普=介入医学是什么学科?什么叫介入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一)

漫画科普||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篇

漫画科普||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三)肺栓篇

漫画科普||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科普(四)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981686121@qq.com。

导丝gw1420040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在支架植入的时候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根本原因。

首先给您看张真实的造影图片

在这张冠脉造影的片子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狭窄的位置,狭窄的程度,同时可以看到导致狭窄的斑块处的血管粗细,和斑块长度。

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解决如下几个疑问:

1、狭窄有没有严重到需要放支架(狭窄程度)?

2、放置多大的支架(血管宽度)?

3、放置多长的支架(斑块长度)?

在解决了上面三个疑问后,医生就能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支架了。

再看第二张图:

支架是一个网状结构,在没有撑开之前是很细的一个结构,在用压力球囊撑开后,就能很好的开通血管。同时网状结构也有助于支架在血管内的固定,让支架不会滑脱。

所以说,在标准操作下,医生选用的支架大小和长度,是根据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实际数据测量而来,不会存在偏大和偏小的情况。尽可放心。

欢迎关注,这里有不一样的医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