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蒸发器的型号(蒸发器的型号及对应参数)

2024-04-07 23:22:3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蒸发器的型号在哪里看
  2. 蒸发器型号规格表
  3. 蒸发器的型号有哪些
  4. 蒸发器的型号怎么看
  5. 蒸发器型号表示
  6. 蒸发器型号参数
  7. 蒸发器的型号查哪本书

蒸发器的型号在哪里看

收集原始资料:

1、冷负荷资料:来源随制冷工艺的不同而异,如空调用冷冻站,其冷负荷由空调计算提供。同时要了解用户要求的供冷方式(直接、间接)。

2、水质资料:冷却水水源的水质资料:浑浊度、含铁量、PH值、水温、供水情况等。

3、气象资料:最高、最低温度,大气压力、大气相对湿度等。

4、地质资料:通常由土建专业提供。

5、设备资料:各种设备的主要性能、技术规格、技术参数、设备外形图、安装图、出厂价格等。

6、主要材料资料:保温材料、各种管材的技术性能、规格、价格等。

7、工厂发展规划资料。

确定系统总制冷量:

考虑:用户实际需要的制冷量,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损失量:

A为冷损失附加系数:

直接供冷A=5%~7%;间接供冷A=7%~15%。

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一般根据系统总制冷量、冷冻水量、水温及使用条件确定。

1.制冷剂的确定

Q0>350kw,间接供冷或对卫生、安全无特殊要求时:宜用氨;

Q0<350kw,对卫生安全有特殊要求或直接供冷:宜用氟利昂。

2. 系统形式的确定

采用多台压缩机时,采用并联系统还是单机台系统。

一般制冷量较大,连续供冷时间长,自动化要求较高的系统应采用多机组并联。

3. 供冷方式: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直接供冷:冷藏库;

间接供冷:大中型机制空调用制冷系统。

直接供冷系统设计:

设计工况:

1. 冷凝温度:由冷却介质温度及传热温差确定;

2. 蒸发温度:由冷却对象的温度及传热温差确定;

3. 过冷温度:比冷凝温度低3~5℃;

4. 吸气温度:氨系统:过热度5~10℃;氟系统:吸气温度<15℃;

5.工况确定后,即可绘制压焓图,进行循环热力计算,为选设备提供原始数据。

选压缩机及其配套电机:

1.选择原则:压缩机型式、台数、压缩级数的选择。

大中型冷冻站:一般离心式或螺杆式;

中小型冷冻站:一般活塞式。

2.压缩机制冷量计算——选配压缩机:(三种方法)

① 由理论输气量计算

② 由冷量换算公式计算

③ 由压缩机特性曲线确定

3.压缩机轴功率的计算——得出电机功率再选配电机。

选配冷凝器和蒸发器:

1.选择类型;

2.计算冷凝器、蒸发器传热面积,计算后应加上10%~15%的裕度,确定冷凝器、蒸发器型号;

3.计算换热介质(冷却水、冷冻水)用量,设计水系统。

制冷剂管路设计:

1.根据负荷及设计参数计算制冷剂的流量

2.布置设备和管路

3.制冷剂管道管径设计

考虑经济、压力降和回油问题等;

对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吸气管路和排气管路压力降不宜超过相当于蒸发温度降低1℃或冷凝温度升高1℃;

氟利昂制冷系统管径应保证顺利回油。

4.管径和管道阻力计算

选配制冷系统辅助设备

1. 油分离器

2. 贮液器

3. 集油器

4. 空气分离器

5. 紧急泄氨器

6. 过滤器和干燥器

7. 回热器

间接供冷系统设计:

设计工况:

1. 空调冷冻水:出水温度7℃,回水温度12℃;

2. 空调冷却水:出水温度32℃,回水温度37℃。

机组类型的选择:

1. 单机名义制冷量大于1758KW,离心式;

2.单机名义制冷量1450~1758KW,螺杆式和离心式;

3.单机名义制冷量700~1450KW,螺杆式;

4.单机名义制冷量116~700KW,螺杆式或往复式;

5.单机名义制冷量小于116KW,往复式或涡旋式;

机组数量的选择:

通常2~4台同型号的制冷机:当Q大于等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当Q小于528KW时,可用一台多机头机组。

水系统的设计:

1. 冷冻水系统

2.冷却水系统

3.补水系统

制冷机房的布置:

工程制图:

1.设备布置平面图

2.设备布置剖面图

3.制冷系统图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

蒸发器型号规格表

新乡市双赢冷凝器公司产品规格

二:主要规格有:

铜管直径

ф15.88

ф9.52

ф12.7

(mm)

孔距

38

25

31.75

(mm)

排距

33

21.6

27.5

(mm)

翅片规格

片距(mm)

ф15.88

38

33

铝翅片或铜翅片

1.8---4

ф9.52

25

21.6

铝翅片或铜翅片

1.3—4

ф12.7

31.75

27.5

铝翅片或铜翅片

4---9

三:

TL型编号方法为:例TL×4×24×1500(Z)2.7

TL————型号

4————排数N

24————表面管数n

1500————表面管长A

(Z)——气流方向左(Y为右)

2.7————片距t=2.7

有关技术参数:

迎风面积:Fy=A×B(m2)传热面积:F=Fd·A·n·N(m2)

单管每米散热面积:Fd=0.84m2(片距2.7)总通水面积:f=1.767×0.0001·n(m2)

通风净面比:Φ=Ff/Fy=0.532(以片距2.7计算)。

四:表冷器材料及类型的选择

1:表冷器汇管材料可以是镀锌钢管,也可以是铜管或是不锈钢管,表冷器翅片可以是普通铝箔,也可是亲水铝箔;表冷器端护板可以是镀锌板也可以是不锈钢板。

2:Φ16的铜管表冷器的翅片有正弦波和圆弧波片形两种。

Φ9.52管表冷器片形为双轿开窗片形两种。

3:表冷器有4排、6排、8排(竖管)。

4:表冷器有左、右式之分。

五:表冷器的分类

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

1:蛇型盘管型

其中有风机盘管专用型、空调机组用平板型、

流动的介质可为冷冻水、热水,工业用冷冻盐水、氟利昂等

2:冷风机型

其中有风冷模块机组用、恒温恒湿机组用、冷风机用

有L型、U型、V字型、W型等

流动的介质多为氟利昂、或407等环保冷媒制剂。

蒸发器的型号有哪些

四效降膜蒸发器:BNJM04-XX

XX-水份蒸发量L/h:

8000、12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

40000、50000

蒸发器的型号怎么看

好的蒸发器生产厂家当然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广州联合冷热,技术过硬,专业制造蒸发器、冷凝器。至于蒸发器型号吧,具体要看你需求。广州联合冷热设备于1996年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专业从事换热器的研发及生产。拥有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数码胀管机、全自动换热器折弯机、全自动U管弯管机、空调翅片高速冲压自动生产线、卧式数控全自动胀管机、精密空调翅片冲压模及自动焊接等加工设备,并具有压力容器D1、D2级设计制造资质。已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涵括:壳管式冷凝器、翅片式蒸发器及冷凝器、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钛管蒸发器及冷凝器、海水蒸发器及冷凝器、水热交换器、油冷却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等。产品获得欧盟CE(PED)认证,并100%经检测,成为多家国际知名品牌的供应商。

蒸发器型号表示

LF21。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蒸发器采用的是耐冷且散热效果好的LF21铝材,根据需求将其截成相当长度,通过搭桥的方式将其连接,蒸发器中的低温液体在导流管中进行吸热散冷,将其汽化成气态气体。蒸发器的主要应用行业是废水处理行业,且适用于处理的废水种类范围广泛。

蒸发器型号参数

50平方的蒸发器

蒸发器的型号查哪本书

摘要: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以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作为基础出行工具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给我国的新能源行业以及汽车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电池组作为决定新能源汽车性能以及续航能力水平的重要保障,对于电池组可靠性、安全性的研究工作是当下课题研究的关键部分。本文开展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技术研究工作,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冷却技术

图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01

新能源汽车概述

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类型主要可分为纯电以及混电2种,其整体结构主要是由SV电池、充电器以及充电接口等部分构成,汽车动力源主要是常规燃料以及非常规燃料,借助全新的动力措施以及应用动力控制驱动技术来发动机车。在电力开发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国家愈发重视对电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这给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利用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从整体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主要是电池组,将单体电池串联到一起便是汽车中的电池结构,为汽车运动提供动力。在电池组供电过程中将会产生热能,在合理范围内并不会影响电池的工作状态,若电池热能产生量远远高于热能输出量时,将会导致故障问题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汽车运行的整体动力,也会给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带来隐忧。

图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02

新能源汽车电池

2.1

锂离子电池

2.2

镍氢电池

2.3

铅酸蓄电池

2.4

燃料电池

03

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主要是由动力系统冷却以及供电系统冷却构成,其中动力系统冷却是对于驱动电机、控制器等各个关系部门进行冷却,供电系统冷却主要是对动力电池以及车载充电器进行冷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间距对于整个电池组的工作温度有着一定的影响,电池距离的增加也会提升电池组的工作温度,而在电池组集中时期温度分布情况相对均匀。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主要是由化学能转换成为电能,再由电能转换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动能,而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无法及时释放时,将会造成动力电池周边温度大幅度提升,对于锂电池稳定性带来影响。同时动力电池始终处于高温状态下,也会对电池的性能带来影响,也会大大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新能源汽车在应用电池冷却系统的前提下,可确保电池组始终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能量转换,最大程度确保汽车的性能。为此电池冷却系统可充分利用汽车电池组热量管理模型对动力电池温度妥善调节,在电池温度相对较低时可为其提供热量,而在电池温度过高时可对其进行冷却,确保动力电池始终处于最为良好的工作状态,全面提升动力电池的工作性能。

0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技术分析

4.1

空气冷却电池技术

这一冷却技术选择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借助对流热交换原理来达到电池组降温的目的。空气冷却电池技术本身具备维护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廉的应用特点,因此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的保护装置。同时空气冷却电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受到空气比热容以及导热系数性质的制约,为此空气冷却电池技术的电池组冷却效率并不高。现阶段主要应用冷却空气流动路径为从底部流入、从顶部流出(如图1所示),这一流动路径选择是侧方流入另一方流出冷却效率的2倍。

4.2

液体冷却电池技术

这一冷却技术具备比热容系数高以及换热系数高的应用优势,主要是利用液体介质实现对动力电池的温度的有效降低。液体冷却电池技术所应用的冷却介质主要是液相物质,如乙二醇、水以及制冷剂等物质均可作为制冷剂来达到冷却效果。液体冷却电池技术根据接触方法的不同可将其细化分为直接冷却手段以及间接冷却手段。直接冷却手段试讲电池模块完全浸没于绝缘冷却液体当中,通过实现冷却液体与电池组的直接性接触达到降温目的。

间接冷却手段则是在电池组的周边设置冷却盘管,由冷却液体在其中流动,借助对流传热以及制冷手段达到降低电池组工作温度的目的。现阶段常常应用的冷却介质为新型电子冷却介质NOVEC7000,所采取的热流传热以及介质相变吸热的冷却方法可确保电池组的工作温度始终维持在35℃左右,以往所应用的乙二醇介质在多次循环下,电池组工作温度将会逐步上升。因此新型电子冷却介质NOVEC7000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4.3

热管冷却电池技术

这一冷却技术主要是利用密封性良好的空心管设备进行冷却,通过在空心管设备填充满相变工质,在管两端分别设置蒸发器以及冷凝器的方法继而达到降温作用。热管冷却电池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利用蒸发器吸收充足热量,将封闭状态下空心管毛细芯内液体汽化后产生一定的气压,让其逐步向冷凝器方向流动,气体在经过冷凝器时会释放热量,气体将会重新凝固成为液体继续进行吸热,依次循环往复的形式达到降低电池组温度的目的。

图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4.4

相变材料冷却电池技术

这一冷却技术主要发挥相变吸热原理达到降低电池组的工作温度的目的。相变材料本身具备无毒无害、热稳定性优良、应用成本低的技术特点。热管冷却电池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并不需要依靠任何通道设备或是电气设备,可确保电池组整体温度的均匀性,避免电池组出现具备热点的情况,因此在应用环节中可确保电池组运行的安全性。

图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05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冷却系统设计

5.1

风扇及蒸发器风冷的冷却系统设计

5.2

液冷系统设计

06

结语

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性发展,致力于解决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内的电池组电容量、电池模块数量逐步提升,动力电池组所释放的热量也大幅度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效确保电池组工作安全性。为此在进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灵活应用空气冷却电池技术、液体冷却电池技术、热管冷却电池技术以及相变材料冷却电池技术,重视动力电池热管理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审核▎于永初 

金粉商城热门图书排行

投稿请点击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