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头皮针的型号(头皮针的型号有几种)

2024-04-07 22:31:0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头皮针型号有哪些
  2. 头皮针的型号怎么区分
  3. 头皮针的型号有几种
  4. 头皮针型号与颜色对照表
  5. 头皮针型号图片
  6. 头皮针型号对应尺寸
  7. 头皮针型号与颜色
  8. 头皮针的型号怎么看
  9. 头皮针的型号大小

头皮针型号有哪些

12号。该题出自《加压输血袋在手术抢救中的应用》中,输血时用12号头皮针,接通输液管是效果最好的,因此是宜用12号头皮针型号。头皮针主要是在头皮部位进行静脉输液的一种方式。

头皮针的型号怎么区分

12个。兽用针头是用于兽医注射*物的重要工具,不同的*物对应不不同规格的针头。头皮针几个型号共有十二种型号分别为12G、14G、16G、18G、20G、21G、22G、23G、25G、26G、27G、29G。

头皮针的型号有几种

二号

头皮针型号与颜色对照表

    小儿头皮针是一个特殊的护理专业技术操作。由于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肥胖儿增多,增加了护士穿刺操作的难度,加之小儿不配合,往往不易成功,这就要求施针者熟悉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做好注射前准备,选择较直与分叉少的静脉,呈向心方向穿刺,操作时细致轻柔,针斜面向上,针的角度几乎与头皮平行,缓慢将针头直达管腔。

     下面分享一下我科工作中小儿头皮针穿刺技巧:

  1、尽量不要让小孩空腹打针,吃点东西后,血管的充盈性好,多进行操作  自然就熟能生巧

  2、穿刺时,将患儿置于穿刺床上固定好。准备好一个5ml注射器,抽吸5ml生理盐水。查看患儿血管,选择好针头型号留置针或者普通的硬针,用抽吸好的生理盐水排尽空气。

  3、消毒穿刺部位,一个护士进针,另一个护士拿着5ml注射器,等穿刺针尖全部刺入皮肤后缓慢回抽,回抽到静脉血再缓慢推注生理盐水,推注顺畅表明穿刺成功,用敷贴固定好针头,必要时带网帽。扎好针后交代家长抱的姿势也很重要,尽量扎针的部位朝外,固定好患儿的手,以免碰到针或者手抓掉。据我工作中观察很多小孩你就算扎好了由于家长经常碰到针头,还有不注意患儿的手,而导致渗针和抓掉针要重新穿刺的现象很多。

  4、如刺入静脉后无回血,而且有阻力消失和进入空腔管道的感觉,可注入少许液体,而没见针头旁肿胀,便可证明针头已须利刺入静脉,此时即可固定胶带,此类静脉原则是宁浅勿深,宁慢勿快,固定稳妥。

  5、有些患儿的血管比较明显,还是建议用小针头穿刺,这样成功机率会高些。

头皮针型号图片

输液器针头的颜色代表着输液器针头的大小。1、颜色:白色;规格:1.6×2、颜色:粉红色;规格:1.2×38mm;针尖长度:12.8×44;3、颜色:乳白色;规格:1.05×38mm;针尖长度:10.5×44;4、颜色:黄色;规格:0.9×38mm;针尖长度:0.9×44;5、颜色:绿色;规格:0.8×38mm;针尖长度:0.8×44;6、颜色:黑色;规格:0.7×32mm;针尖长度:0.7×38;扩展资料市场上也存在无针注射器,它们通常是依靠弹簧的力量产生高压来发射液体,穿透皮肤后将*物送到肌肉,但却有可能损害神经,而且多少还是有一些疼痛感。芝浦工业大学副教授山西阳子率领的研究小组新开发的这种无针注射器全长约10厘米,它利用在液体中施加电压来高速发射气泡,利用气泡破裂的力量在细胞上开出微细的孔,然后通过这个孔将含有*物的微小气泡注入细胞内部。气泡的气体收缩后,只有*物到达患部。由于方向性很明确,所以新型注射器能针对*部进行高精度治疗,而且由于开出的孔只有4微米左右,所以对细胞的损害很小。

头皮针型号对应尺寸

5.5号。

根据查询妙手医生网显示,紫色针头是5.5号针头,针头颜色代表大小,黄色代表5号针头,蓝色代表6号针头,黑色代表7号针头,小孩用4.5号或5号针头,**用7号针头,针头号越小,针头越细。

头皮针型号与颜色

头皮针不可以扎自己,头皮针在进行护理时应该严格执行一些无菌技术的操作,避免出现一些事故,在输液的过程中应该经常的进行巡视,并且需要观察有无输液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等意外的发生。

头皮针的型号怎么看

一位朋友,半个月前宝宝腹泻不止,她带宝宝去治疗,结果连打了整整一周的头皮输液!

后来在输液室护士忙活半天,由于孩子脑门上针眼太多愣是没地方再下针了!护士长过来一看,急切又心疼地对菌菌的朋友说:“别再让医生给你娃开头皮针啦!他头上都没地儿插了,你看娃的头,都成啥了!”

最要命的是我这位朋友把娃抱回家的时候,她婆婆瞬间炸了,心疼孙子又是哭又是亲,说这当妈的心太狠,给娃看病都把娃脑门打成筛子了!而且还说头皮针对大脑的影响大如果孩子到时候笨了就和她没完云云……

那么头皮针真的有必要么?

打头皮针对宝宝的大脑到底有没有影响?

十月菌在身边调查了一部分宝妈!接受调查的宝妈几乎都认为给宝宝打头皮针的架势太吓人,宁可打肌肉针,有部分宝妈认为打头皮针会影响宝宝的大脑智力!一位大姐还总结性地表示:你随便去问,1万个家长能说出不愿给孩子打头皮针的1万个理由!

1.场面不忍赌,像上刑,看孩子在床上被压着手脚,那细细的针头哪是扎宝宝的脑门,那是扎我的心呢。

2.*股上胳膊上打还算有点肉能垫垫,头皮上啥没有,实打实的疼。

3.孩子看到针在脑门上晃悠,就哭就闹,一看他那样,我扛不住呀。

4.孩子晚上做噩梦都是有人要用针扎他脑门儿。

5.不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吧?

……

……

9998.还是打肌肉针吧,有种疼叫我看着疼。

9999.打了几天针,脑门上都扎遍了,娃脑袋都肿了。

10000.头皮针就在脑门上,*物要是进了大脑咋办?影响孩子智商这万万不能。

但是

(请注意这个可以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转折词)

孩子静脉输液打头皮针,真的如此可怕吗?

当!然!不!是!

那为什么!为什么要在头皮上输液?

给我们1万个理由!

打头皮针,我们很需要家长的配合

打针时,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家长也焦虑不安,反复询问医生和护士,怕这怕那,会加重紧张气氛。其实在大多数时候,孩子哭闹、挣扎得厉害,并不都是打针的疼痛造成的,可能是因为本身不舒服而无法表达,或者是被人压着吓哭,抑或是受到家长的紧张情绪的影响。

由于小宝宝对家长的依赖性十分强烈,再加上患儿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医护人员通常很难与患儿进行顺利交流。所以,打针时,家长应配合护士按住孩子的膝盖,避免蹬踢。同时,可采用听音乐、讲故事、看动画片、夸奖孩子勇敢等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减轻孩子的恐惧,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共同完成整个过程。

看到这里,宝妈们肯定要问了▼

既然逃脱不了打头皮针,那么打头皮针对孩子大脑有影响吗?

不少家长对孩子打头皮针感到害怕,担心影响孩子大脑发育。但其实打头皮针扎的只是孩子头部表皮内的小静脉,不会伤及孩子颅骨和大脑!

但由于个体差异(如疤痕体质者),有的孩子头皮的扎针点可能会留下小疤痕。因此,打针时护士会尽可能接近发际或剃去少许头发,让扎针点位于发际内,以免在前额部位留下疤痕。

十月菌温馨提示

为了显露出宝宝的头皮静脉,方便穿刺,需要给宝宝剃头发,但是宝妈们要注意:不要给宝宝剃光头防止损伤毛囊,距离头皮留个1-2cm剪短即可。

看看专业护士怎么说:

   3岁以内宝宝往往是各大医院儿科的大群体患儿。由于年龄小,治疗又因人而异,用*原则通常为能不用*时先观察,口服*物能达到治疗效果时就不输液。只有当患儿疾病治疗需要时,医生才会选择静脉输液。

    通常我们会选择孩子的四肢周围血管来进行静脉输液,对婴幼儿而言头皮静脉并非首选,但对那些不停挥舞着的小包子手、小肉肉脚,难以寻找到明显的血管的时候,儿科护士就会拿出绝招——头皮静脉穿刺。

    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对护士来说,要求要高于其他穿刺技术,也是儿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术。头皮静脉输液通常选择型号为24G的静脉留置针作为穿刺针。操作开始前,操作者应耐心向患儿家属告知操作过程,并征得理解和同意。

   为减轻穿刺给宝宝带来的疼痛,在穿刺前的30分钟~45分钟,我们通常会在选择好的血管区域涂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同时用缓和的语气呼唤宝宝的小名,用孩儿般的语言和宝宝聊天,消除患儿恐惧心理,也进一步取得家属的配合。

    为了更好地暴露血管,并能妥善地固定头皮针,可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剃去*部的头发,此刻需要注意宝宝的形象,特别是那些宝宝的妈妈很在意形象时。选择穿刺点时,可选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和前额上的眶上静脉,这时,不仅要用眼观察,同时需要用手指触摸,以区分动脉和静脉,避免误穿入动脉。

    穿刺时,必须请另一名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约束患儿,固定患儿头部,尤其是头、肩膀、胳膊、臀部和膝盖。护士对*部进行严格消毒后,左手做C字形绷紧血管周围皮肤,右手持针,看清血管走向,在最清晰点向后退0.2cm~0.3cm处,估计血管在皮下深浅,调整穿刺角度在15°左右进针。当见到回血,或持针的手有落空感时可停止进针,或者降低角度,沿着血管方向再进针少许后,用胶布和输液敷帖妥善固定头皮针。穿刺过程要尽量做到快速、准确,避免患儿长时间哭闹。

    穿刺、固定完毕,将宝宝送到家长怀中,告知家属正确怀抱输液中的宝宝,以免发生抓针、撞针导致漏针的情况。家长在输液椅上坐好,宝宝打着针的一侧朝外,靠近家长的手臂要放在家长腋下或身后去,外侧的小手要握在家长手中,宝宝的身体靠在家长手臂上,臀部和下肢坐在家长大腿上。最后,还要告知家长有情况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为婴幼儿行头皮静脉穿刺,不仅需要儿科护理人员过硬的手上穿刺技术,更需要对患儿及家属尊重和关爱。不夸张地说,宝宝康复后迷人的笑和年轻家长的松一口气,才最是我们儿科护士莫大的幸福。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儿科 蔡敏整理)

    穿刺可采用正向法和逆向法。所谓正向穿刺就是向心性穿刺,是常用的穿刺方法,一般选正中、颞浅及耳后血管。逆向法就是逆血流走向穿刺。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系末梢血管,故也可采用此法。

    在血管的选择上,粗、直、微蓝、走向清晰的血管为首选。对于走向不清,若隐若现的血管,尽量避免,因为这些血管不易固定,并且容易与动脉混淆。较细,但走向清楚的血管,也可选用,这样的血管相对较容易固定,只要掌握好进针角度、控制好进针速度,成功率相对较高。粗大、滚动的血管次选,因此种血管对穿刺者要求较高,即使熟练的穿刺者也必须牢固固定血管,以免因绷皮不紧造成血管滚动,导致穿刺失败。穿刺过的血管原则上避免再用,迫不得已要用时避开穿刺点进针。

 

    见回血后,如血管粗直可再向前进一些,避免针尖部分在血管外引起渗漏。对于短、细的血管则不宜再进针,以免刺穿血管。高热、脱水患儿的血容量不足,回血慢,可用5毫升注射器连头皮针,边进针边抽回血。对于水肿患儿,先把水肿部位皮肤压下去,待血管清楚了在穿刺。对于营养不良、消瘦、血管表浅的患儿,宜减小进针角度;肥胖患儿、血管较深的可加大进针角度。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头皮针穿刺是一项对技巧和心理素质都要求很高的操作。技巧咱们不多说了,主要说说心理素质。还记得有一次休完假后,我去为一名患儿穿刺,一针见血。事后,同事悄悄告诉我说,这名患儿昨天有四五个同事,包括护士长,穿刺了七八针才好不容易扎上。其实在临床上,有一定经验的护理人员在技巧上相差不了太多,并不是我的技术就比其他同事好。前一天同事们之所以扎不上,很大程度上和心理上有了畏难情绪有关,自然手上就软了。因此,除了平时多学习、多实践,在为患儿穿刺时,自己要稳住心态。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

    我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十几年,有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儿科基础护理较少,而最重要,最有难度的就是头皮静脉穿刺。为减轻患儿痛苦,头皮静脉穿刺尽量“一针见血”,平时可用小白兔做操作示范,对肥胖儿、腹泻脱水患儿头皮血管进针的角度,进行深度模拟示范,提高穿刺成功率。护士们平时可以多分享工作心得体会,如预防液体渗漏或固定头皮针的好方法等,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大家工作起来也更自信。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不少护士姐妹碰到给小孩子扎头皮针时,手还没动,一看到身边闹哄哄的孩子家属,再看看孩子血管不明显的头皮,自己的头皮就先发麻了。在这样的压力下,头皮针肯定是扎不好的。因此,要穿刺好头皮针,第一步就是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保持着淡定的心态,暗暗告诫自己。同时,要安慰好患儿,并发动家属当好帮手,让自己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人民医院)

    操作的时候需要团结合作,一个护士给孩子扎针,另一个护士协助固定婴儿的头部,并且吩咐家属帮助固定婴幼儿的四肢及身体,避免婴幼儿在护士扎头皮针时不合作地不断转动头颅,致使穿刺失败。

    穿刺成功后,固定头皮针头的护士双手要特别细致温柔。有些时候,需要用小棉花垫衬在头皮针头的下面,才能将头皮针头固定劳靠。同时,可以吩咐家属安抚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缓惊慌、恐惧的情绪。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如您喜欢,请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感谢您的关注!

头皮针的型号大小

12号。该题出自《加压输血袋在手术抢救中的应用》中,输血时用12号头皮针,接通输液管是效果最好的,因此是宜用12号头皮针型号。头皮针主要是在头皮部位进行静脉输液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