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书)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图片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是指在无线电发射设备投入使用前的研制、生产、进口、购置等环节,对其频谱参数技术指标依法进行技术管理的制度.型号核准的主要内容是对无线电发射设备工作的频率、频段、发射功率、频率容限、占用带宽(或发射信号的频谱特性)、带外发射及杂散发射等频谱参数进行核定.这些频谱参数直接关系到有限的频谱资源能否得到科学利用、空中电波秩序能否得到有效维护,无线电安全能否得到有力保障。研制、生产和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工作频率和频段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并报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准或备案.根据有关规定,中国**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制订了进口和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有关政策。国际上,包括欧盟、美国、日本等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对无线电发射设备采取了类似型号核准的做法,一致认为,惟其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无线电干扰,使无线电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总之,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是无线电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障国家无线电信息安全、从源头上减少干扰产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无线电频率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电磁波,是一种物质,是一种各国可均等获得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资源,它具有以下六种特性:1.它是有限的。由于较高频率上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业务的不能无限地使用较高频段的无线电频率,目前人类对于3000GHz以上的频率还无法开发和利用,尽管使用无线电频谱可以根据时间、空间、频率和编码四种方式进行频率的复用,但就某一频段和频率来讲,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使用频率是有限的。2.它是排他性的。无线电频谱资源与其他资源具有共同的属性,即排他性,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和频域内,一旦被使用,其他设备是不能再用的。3.它具备复用性。虽然无线电频谱具有排他性,但在一定的时间、地区、频域和编码条件下,无线电频率是可以重复使用和利用的,即不同无线电业务和设备可以频率复用和共用。4.它是非耗竭性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又不同于矿产、森林等资源,它是可以被人类利用,但不会被消耗掉,不使用它是一种浪费,使用不当更是一种浪费,甚至由于使用不当产生干扰而造成危害。5.它具有固有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是按照一定规律传播,是不受行政地域的限制,是无国界的。6.它具有易污染性。如果无线电频率使用不当,就会受到其他无线电台、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的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干扰其他无线电台站,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使之无法准确、有效和迅速地传送信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无线电频谱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对无线电频谱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书下载
cmiitid代表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
cmitid即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无线电发射设备定义为各种发射无线电波的设备,但不包含可辐射电磁波的工业、科研、医疗设备、电气化运输系统、高压电力线及其他电器装置等。
CMIITID在无线电发射设备,包括手机(具有Wi-Fi或者蓝牙功能),蓝牙耳机,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无线产品上均有体现。CMIITID由SRRC按照国家标准测试合格后核准的准予销售的证明,只有带有我国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才是可以在我国国内销售和使用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型号核准相关文件规定,生产,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均需要对其发射特性进行型号核准,核发“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和型号核准代码,出厂设备的标牌上须标明型号核准代码。
CMITID旨在将无线波段中的民用波段与军用波段区分开。是在无线电发射设备投入使用前的研制、生产、进口、购置等环节,对其频谱参数技术指标依法进行技术管理。
无线电基本技术原理
从传播角度看,无线电技术摒除了时空约束。在传播介质上,选取了无线电波用来传送信息。传输信号及对应的接收过程都借助于频率变化。从根本原理来看,依照电磁波的机理来构建无线电技术。
在导体范围内,电磁场会同步于电流的波动,这种基础上的无线电波将会随之更替,表现出规律性。经过调制的步骤,电流被转变成精确信息并附着于介质。传送并且接到信息之后,导体将会更改原先的磁场状态,因而明确了各阶段内的电流变化。充分转化之后,即可用来传递信息。
详细而言,无线电技术包含了各异长度的波形,例如长波、短波以及中波。相比来看,各长度的波形都拥有独特的传输优势,也包含了缺陷。经过长期演进,无线电传输摒除了传统形态的晶体管,构建集成电路,而后衍生出微波的传输。
现今阶段中,无线电可选取数字传输的新方式,借助移动设备。无线电技术正被融入全方位的生产及日常生活,体现出实用价值。在多个领域中,都获得了运用。由此可见,现今时代内的无线电技术体现为不可缺失的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CMIITID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编码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业务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规定:除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外,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其他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型号核准。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目录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公布。生产或者进口应当取得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除应当符合产品质量等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当符合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核定的技术指标,并在设备上标注型号核准代码。
我们测试的产品范围
无线*域网设备1
2.4GHz频段无线*域网、发射功率大于10mW的蓝牙设备(其一或两者组合)。
无线*域网设备2
5GHz频段无线*域网设备(可支持2.4GHz频段无线*域网设备)。
无线*域网设备(含蓝牙)3
含蓝牙的5GHz频段无线*域网设备(可支持2.4GHz频段无线*域网设备)。
型号核准业务简要流程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Q:申请型号核准测试的企业是否需要缴费?
A:产品测试合格,申请企业无需缴费。产品测试不合格,申请企业自行承担测试费用。
Q:企业是否需要支付测试押金?
A:无需支付。
Q:测试周期通常需要多久?
A:根据产品情况,依据相关要求通常6-10天内需完成测试并上传报告。
Q:是否允许企业配合测试过程,测试有问题是否允许做适当整改?
A:允许。
Q:送样数量通常是几个?
A:3-5个。
联系方式
24小时服务热线:400-8188-806
010-6230591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2号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书查询
为贯彻落实《***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22〕31号)相关要求,根据《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第57号令),进一步优化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以下简称型号核准)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修订发布了新版《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书样式》和《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编码规则》,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为什么要修订型号核准证书样式和编码规则?
1999年,原信息产业部印发《关于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的通告》(信部无〔1999〕363号),规定了型号核准证书样式以及型号核准代码格式。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变更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格式的通知》(工信厅无〔2009〕9号),修订后的型号核准代码沿用至今。
近年来,随着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和型号核准优化调整工作的推进,特别是2022年9月以来,***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的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允许申请人自主编制型号核准代码等一系列惠企措施,有必要对型号核准证书样式和编码规则进行相应的修订。
修订后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书样式》和《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编码规则》结合型号核准电子证照标准的制定,改进了型号核准证书样式,细化了申请人自主编制型号核准代码等的规则要求,是贯彻落实d中央、***“放管服”改革精神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方便企业提前安排生产计划,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有助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助于加快推动型号核准电子证照的实施。
新版型号核准证书相比旧版,有哪些变化?
型号核准证书此次调整为主页加附页的形式,证书的内容相应增加,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是新版证书中设备技术信息更清晰。随着无线电新技术新应用的拓展和融合终端设备的普及,原有证书样式难以体现相关信息;新版证书中获证单位和设备名称等主要信息体现在主页,技术参数等具体信息体现在附页,方便完整载明不同技术体制和对应的技术参数等内容。
二是新增代工企业信息。旧版证书中仅包含申请单位名称,不涉及代工企业;新证书中新增附页二,包含了设备的生产企业信息、企业属性及地址,方便申请人后续办理相关信息的变更以及开展对企业生产能力的监督检查。
三是新版证书样式符合电子证照标准相关要求,推动纸质型号核准证书加快向电子证照过渡。
型号核准代码相比原先有什么变化?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型号核准代码格式依据《关于变更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格式的通知》(工信厅无〔2009〕9号)要求,样式为CMIITID:XXXXYZNNNN,型号核准代码共计10位(最长11位),其中XXXX代表年号(4位),Y代表设备类型(1位),Z代表产地标识(1位),NNNN代表序号(4位,最长5位)。
新修订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编码规则》将型号核准代码格式样式调整为CMIITID:AABCCDDDEEEE,其中CMIITID保持不变,型号核准代码共计12位,其中AA代表年份代码(2位数字),B代表设备代码(1位大写字母),CC代表属地代码(2位数字),DDD代表企业代码(3位,至少包含1位数字),EEEE代表自主代码(4位,首位大写字母或数字,后三位数字)。
新版型号核准代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原代码为获证后一并获得,新版代码在申请人提交型号核准申请时即提前获得;二是代码位数相比原来的10-11位增加至12位;三是代码类型新增企业代码类;四是年份代码精简至2位;五是设备代码的类型相比原有10类精简至8类;六是将原有的1位产地标识调整为2位属地代码,方便识别申请企业注册地信息;七是将原有的序号位变更为自主代码,申请人可按照规则自行编制。如23C11AA1A001,表示北京某企业(代码AA1)2023年生产的一款公众网移动通信设备,A001为该设备的自主代码。
企业如何进行自编码,有何注意事项?
根据新修订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编码规则》,申请人可以按照编码规则自主编制型号核准代码,企业进行自主编码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自主编制型号核准代码应当遵守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也不得造成歧义。二是自主代码部分由申请人按规则自主定义生成,申请人应加强自主代码管理,避免申请时提交重复或无效的代码。型号核准申请受理后,申请人不得自行变更型号核准代码。三是年份代码为提交申请时的年份,对于申请和获证时间不在同一年度的申请,仍按提交申请时间填写。四是对于申请人放弃编制自主代码的,将由系统随机生成自主代码。五是型号核准代码在提交申请时即可获得,但实际生效依然是获证后,只有取得型号核准证书后企业方可生产和销售相关无线电发射设备。
新规发布后,原有型号核准证书和代码是否仍然有效?
新版型号核准证书和编码规则正式实施后,在证书有效期内,旧版证书和原有的代码(CMIITID号)依然有效,无需调整。如旧版证书需延期或变更的,申请人可按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提交申请,获得新版证书后,CMIITID号仍保持不变。对于新申请的设备,将按新规取得新版型号核准证书和代码。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