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航天型号(航天型号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

2024-04-06 13:59:0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航天型号管理的组织结构是在型号院
  2. 航天型号物资验收过程控制方法
  3. 航天型号管理
  4. 航天型号管理的组织结构
  5. 航天型号软件测试规范
  6. 航天型号产品定义

航天型号管理的组织结构是在型号院

0

航天型号物资验收过程控制方法

851

航天型号管理

2015年度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

通用质量特性(包括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以下简称“六性”)是航天型号武器装备保持战斗力,完成其特定任务的关键特性。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二部)作为武器装备的总体研发单位,针对航天型号系统复杂、设备量大、参研单位多、研制周期短等特点,围绕着近几年新一代武器装备高超音速、大机动、远距离、跨空域作战等需求,着力构建并实施了一套通用质量特性保证体系。

1.研究和推行“大设计师”理念,强化交叉融合专业协同模式构建

“大设计师”是指在掌握并运用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六性”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六性”技术方法的产品设计师。二部通过研究和推行“大设计师”理念,落实“产品谁设计,‘六性’谁负责”的要求,对“六性”专业能力等级进行划分,使“六性”专业能力等级与产品设计师型号任职等级挂钩,将产品设计师“六性”职责系统化、考核精细化,在产品设计师层面实现自身专业能力与“六性”应用能力的有机融合。

交叉融合的专业协同模式是指“六性”技术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实现传统工程专业与“六性”专业在专业层面的有机融合。二部不断强化交叉融合专业体系构建,依托产品设计师队伍与“六性”专业设计师组成的协同团队,对成熟的“六性”设计方法、分析技术、设计准则、验证项目、评估手段按产品分类提炼,固化各产品“六性”设计经验和智力成果,建立符合二部型号特点的产品“六性”设计要求、研制规范、数据库、一体化设计分析平台等,从源头将“六性”全面、有机地融入产品设计,提升装备通用质量特性水平。

2. 形成通用质量特性标准规范体系,达到航天型号管理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为实现航天型号武器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与产品研制过程有机的结合,按照航天行业标准、院标、二部规范、程序文件的层次,建立航天型号武器装备较为完善的通用质量特性标准规范体系,管理上形成系列“六性”保证大纲、实施指南,并在型号工作中推广实施和应用。技术上形成航天型号“六性”设计与分析类标准、试验与评价类标准,并围绕产品结构树,构建核心关键产品的研制规范。补充编制航天行业标准5项、院标28项、二部规范9项、程序文件3项,支撑了产品“六性”水平提升,力求达到型号通用质量特性管理与技术工作的紧密结合。

3. 突破航天型号通用质量特性关键技术,促进通用质量特性保证体系达到实效

针对新一代航天武器装备高超音速、大机动、远距离、跨空域、多目标、协同作战、战略地位影响大、作战条件苛刻、研制经费和周期有限等特点,为保证产品“六性”水平,突破以下关键技术:

a)突破导弹发射飞行环境预示技术,保证导弹地面验证的“天地一致性”;

b)研究小子样武器装备可靠性试验设计与综合评估方法;

c)建立航天型号危险源分析评价三维模型,规范安全性建模分析方法;

d)研究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导弹寿命评估方法,奠定导弹寿命评估理论基础。

4.实施通用质量特性保证体系,精益设计打造航天精品工程

开展航天型号通用质量特性保证体系在型号中的应用研究,实现航天型号通用质量特性保证体系在3个型号成功应用。研制出可靠性高、质量好、性能指标优的导弹,在交付部队后演习表现良好,军方首长高度赞扬,称之为精品装备,不但赢得了国内声誉,也开拓了国际市场。

推动精品工程实施、全面提升通用质量特性。所构建的航天型号通用质量特性保证体系和交叉融合专业协同模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在分析航天型号武器装备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航天型号武器装备通用质量特性工作需求,研究建立了航天型号交叉融合专业协同模式、通用质量特性标准规范体系,突破了多项航天型号武器装备通用质量特性关键技术,形成了打造航天型号精品武器装备的工作方法,成功应用到二部目前所研发的航天型号。

1.目前本项目的各项成果已经在多个型号、多个单位的通用质量特性管理、设计、分析、验证工作中得以应用,其中3个项目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某型号可靠性工程项目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2.培养了具有“六性”技能的产品设计师500余人和“六性”专业人才40余人,作为科研生产第一要素,直接服务于航天型号精品装备的研制。

3.突破的导弹地面验证的“天地一致性”、装备研制早期危险源辨识、小子样武器装备可靠性试验与评估、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导弹寿命评估方法等“六性”关键技术,解决了航天型号武器装备的工程难题,并完成8项国防专利申请,其中4项已获授权。

1.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下,汲取欧空*通用质量特性保证的精华,形成独具航天产品特点的通用质量特性保证体系,将包括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在内的“六性”要求、指标分解、设计和验证嵌入到产品实现过程中,实现了“六性”与武器装备性能的同步设计;

2.创新性地提出交叉融合专业协同模式,实现管理与工程有机结合的航天型号研制机制,所构建的航天型号通用质量特性保证体系实践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其实施的型号研制飞行试验达到90%以上成功率;

3.创造性提出了基于产品的协同工作模式,解决了通用质量特性专业设计师与产品专业设计师责任、流程、专业的两张皮问题,大幅提高了航天武器系统核心关键产品的通用质量特性水平,型号研制发生的质量问题中通用质量特性问题比例大幅下降;

4.“大设计师”理念和培养标准在航天系统的推出和实施,直接提高了航天复杂武器系统设计师队伍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优化了其知识结构,胜任度极大提高,提高了航天产品的竞争力;

5.形成管理与技术协同的航天型号通用质量特性标准规范体系,实现经验的总结、知识的固化、要求的统一、方法的推广,引领航天型号的发展;

6.针对航天产品子样少、价格昂贵、研制周期有限、可靠性指标高的特点,综合利用不同环境、不同母体下的信息,结合设计定型试验进行可靠性验证,解决了小子样航天型号可靠性评估问题;

7.针对导弹飞行环境恶劣、遥测数据有限、弹上设备响应特性差异很大的特点,补充传递特性,提出弹上任意位置最大力学环境的预示方法,为更准确的制定各个位置弹上设备的力学环境条件提供了工程途径;

8.针对航天产品系统复杂、高新技术密集、作战过程接口因素多的特点,创建了航天型号危险源分析评价三维(产品维、方法维、时间维)模型,有效拓展了方案阶段产品危险源辨识的深度与广度,实现危险源的风险管控,解决了装备研制早期全面系统辨识危险源的工程难题;

9.针对导弹“长期贮存、频繁使用、一次发射”而贮存寿命难以评估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导弹飞行、地面测试、加速寿命试验等多源异构数据的导弹贮存寿命评估方法;

10.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实现了针对多学科、多系统的飞行环境的系统验证,以信息化手段的提升,推动传统数据管理向大数据管理和挖掘的转变。

航天型号管理的组织结构

长征二号F型火箭。参考:http://scitech.people.com.cn/GB/8096876.html(人民网—人民日报旗下网站)

航天型号软件测试规范

三种。根据百度百科查询显示,艺华航天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卫星型号,具体型号有艺华航天一号A型、艺华航天一号B型和艺华航天一号C型三种。

航天型号产品定义

这有什么好分的,就美苏两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