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控制线型号(控制线型号及规格)

2024-04-06 13:21:0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控制线型号rvv—4*1.0
  2. 控制线型号bv bvr
  3. 控制线型号及规格单股与多股
  4. 控制线型号及规格
  5. 控制线的型号
  6. 控制线型号都带铠吗
  7. 控制线型号规格
  8. 控制线型号kvv

控制线型号rvv—4*1.0

【导读】对于控制电缆型号我们有多少人了解?相信大部分的朋友能够说出来几个,而且是有限的几个。例如电话线或者是一些设备上的电缆。这都没有错,控制电缆对于我们的生活上来说,接触的并不是很多,所以不太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实控制电缆型号有很多种。这些型号的电缆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它们的构成结构也是不同的。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解读一下。

一般的控制电缆适用于我们知道的工矿类企业还有能源交通部门。通常所供交流额定电压在450/750伏以下。一般用这类电缆控制和保护线路等场合,使用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控制电缆型号主要有KVV/KYJV/还有其它仪表线等等。一般这样的电缆所执行的标准是GB/T9330-2008。另外对于阻燃电缆,必须还要符合IEC337-8标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介绍几款。

控制电缆

型号为KVV控制电缆,它的名字就是阻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它的额定电压指标在450/750。这种型号的电缆主要应用在矿上,做专用控制电缆。

控制电缆

型号为KVV22,它的名字全称就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kvv22电缆。额定的电压是450/750。主要应用领域是在室内或者是电缆沟,像这样的管道直埋等固定场合。这种电缆的特点是能够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

控制电缆型号KVVRP,这种电缆全称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它的额定电压是450/750,所使用的领域一般是在室内,一些有移动屏蔽的要求的地方使用。

控制电缆

型号是ZRKVVRP,全称就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电缆。它的额定电压是450/750。主要应用领域是在室内,在一些具有移动屏蔽以及阻燃要求的一些地方。

控制电缆型号ZRKVV22,它的全称就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编织钢带铠装zrkvv22电缆。这种电缆的额定电压是450/750,主要应用领域是在室内用,用在电缆沟或者是管道直埋等地方。这种电缆承由于可以担负的机械外力比较大,因此可以用在有阻燃要求的一些地方。

控制电缆

今天主要介绍了控制电缆型号的情况,对于各个电缆型号的应用我们也做了分析。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让朋友们了解了不一样的控制电缆型号它们的用途。相信现在大家都了解了,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以一种帮助

控制线型号bv bvr

以下是最常用的电线电缆型号中字母的含义:1)类别、用途代号A-安装线B-绝缘线C-船用电缆K-控制电缆N-农用电缆R-软线U-矿用电缆Y-移动电缆JK-绝缘架空电缆M-煤矿用ZR-阻燃型NH-耐火型ZA-A级阻燃ZB-B级阻燃ZC-C级阻燃WD-低烟无卤型2)导体代号T—铜导线(略)L-铝芯3)绝缘层代号V—PVC塑料YJ—XLPE绝缘X—橡皮Y—聚乙烯料F—聚四氟乙烯4)护层代号V-PVC套Y-聚乙烯料N-尼龙护套P-铜丝编织屏蔽P2-铜带屏蔽L-棉纱编织涂蜡克Q-铅包5)特征代号B-扁平型R-柔软C-重型Q-轻型G-高压H-电焊机用S-双绞型6)铠装层代号2—双钢带3—细圆钢丝4—粗圆钢丝7)外护层代号1—纤维层2—PVC套3—PE套2、最常用的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及电力电缆的型号示例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VLV—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22—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KV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227IEC01(BV)—简称BV,一般用途单芯硬导体无护套电缆227IEC02(RV)—简称RV,一般用途单芯软导体无护套电缆227IEC10(BVV)—简称BVV,轻型聚氯乙烯护套电缆227IEC52(RVV)—简称RVV,轻型聚氯乙烯护套软线227IEC53(RVV)—简称RVV,普通聚氯乙烯护套软线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BVR—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BVVB—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扁型电缆JKLYJ—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YC、YCW—重型橡套软电缆YZ、YZW—中型橡套软电缆YQ、YQW—轻型橡套软电缆YH—电焊机电缆我是专业做电线电缆生产的,公司名称是江西金一电缆有限公司,地址在江西红色故都瑞金

控制线型号及规格单股与多股

您想问的是风机盘管控制线规格型号是什么吗?42CE004。4250W。风机盘管控制线规格是4250W,型号42CE004,三排单盘管型号是CR04CB3DW,规格是4250W。风机盘管机组简称风机盘管。它是由小型风机、电动机和盘管(空气换热器)等组成的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之一。盘管管内流过冷冻水或热水时与管外空气换热,使空气被冷却,除湿或加热来调节室内的空气参数。它是常用的供冷、供热末端装置。

控制线型号及规格

电气接线图应按以下要求绘制:

1)电气接线图中的电气元件按外形绘制(如正方形、矩形、圆形或它们的组合),并与布置图一致,偏差不要太大。器件内部导电部分(如触点、线圈等)按其图形符号绘制。

2)在接线图中各电器元件的文字符号、元件连接顺序、接线号都必须与原理图一致。接线号应符合GB4026-83《电器接线端子的识别和用字母数字符号标志接线端子的通则》。

3)与电气原理图不同,在接线图中同一电器元件的各个部分(触头、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

4)除大截面导线间,各单元的进出线都应经过接线端子板,不得直接进出。端子板上各接点按接线号顺序排列,并将动力线、交流控制线、直流控制线分类排列。

5)接线图中的连接导线与电缆一般应标出配线用的各种导线的型号,规格、截面积及颜色要求。

1.单元接线图

单元接线图是表示电气单元内部各项目连接情况的图,通常不包括单元之间的外部连接,但可给出与之有关的互连接线图的图号。

单元接线图走线方式有板前走线及板后走线两种,一般采用板前走线,对于复杂单元一般是采用线槽走线。

单元接线图中的各电器元件之间接线关系有直接连线和间接标注两种表示方法。

对于简单电气控制单元,电器元件数量较少,接线关系不复杂,可直接画出电器元件之间的连线;

对于复杂单元,电器元件数量多,接线较复杂的情况,只要在各电器元件上标出接线号,不必画出各元件间连线。

单元接线图的绘制方法如下:

1)在单元接线图上,代表项目的简化外形和图形符号是按照一定规则布置的,这个规则就是大体按各个项目的相对位置进行布置,项目之间的距离不以实际距离为准,而是以连接线的复杂程度而定。

2)单元接线图的视图选择,应最能清晰地表示出各个项目的端子和布线情况。当一个视图不能清楚地表示多面布线时,可用多个视图。

3)项目间彼此叠成几层放置时,可把这些项目翻转或移动后画出视图,并加注说明。

4)对于转换开关、组合开关之类的项目,它们本身具有多层接线端子,上层端子遮盖下层端子,这时可延长被遮盖的端子,以标明各层的接线关系。

2.互连接线图

互连接线图是用于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内各个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情况,通常不包含所涉单元的内部连接,但可以给出与之有关的电路图或单元接线图的图号。

互连接线图中各单元的视图应画在同一平面上,以便表示各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举例:如果是发电厂的主接线图,先看发电机,顺着往前看,到厂用。再看厂用负荷——看厂用变。在看厂用变是明备用还是暗备用。厂用系统就看完了——接着看主变及线路连接方式。

1、接线图中一般示出如下内容: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文字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屏蔽和导线绞合等。

2、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且同一电器的各元件根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电路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画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子的编号应与电路图中的标注一致,以便对照检查接线。

3、接线图中的导线有单根导线、导线组(或线扎)、电缆等之分,可用连续线和中断线来表示。凡导线走向相同的可以合并,用线束来表示,到达接线端子板或电器元件的连接点时再分别画出。在用线束表示导线组、电缆等时可用加粗的线条表示,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部分加粗。另外,导线及套管、穿线管的型号、根数和规格应标注清楚。接线图与实物相对照不难看懂。

入门篇

1、符号

2、电气原理图

规范篇

86套精品电气施工图免费下载(住宅、酒店、办公、商业、超高层)

下载步骤:

2、回复:电气图纸

3、即可收到下载链接和密码

如下图:

控制线的型号

1.1施工工艺流程

1.2质量控制要点

⑴钢筋进场前审查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进场检验结果必须符合规定。

⑵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⑶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⑶复核柱主筋定位情况,确保柱主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主筋均匀排布。

⑷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加密高度准确;按照箍筋定位线套箍筋,箍筋弯钩叠合处沿柱四角错开摆放,核心箍到位,绑扎牢固;拉筋应钩住箍筋外面。

⑸柱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垫块应设置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为1000mm。

⑹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1.3施工样板

2.1施工工艺流程

2.2质量控制要点

⑴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符合要求。

⑵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符合要求。

⑶主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长度符合要求,绑扎接头相互错开;第一道竖向筋与暗柱间的距离宜为竖向钢筋间距,第一道水平筋应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⑷剪力墙中有暗梁、暗柱时,应先绑暗梁、暗柱再绑周围横筋。

⑸横向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钢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⑹拉筋端头应弯成135°,垂直于墙体,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

⑺全部钢筋的相交点扎牢,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⑻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⑼设置梯子筋,梯子筋竖向钢筋直径宜比墙体竖向钢筋大一型号,在原位替代墙体钢筋,间距1500mm左右,水平钢筋直径同墙体水平筋,长度为墙体厚度-2mm,端部打磨,钢筋伸出两边部分及端部刷防锈漆。

⑽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同柱钢筋。

2.3施工样板

3.1施工工艺流程

3.2质量控制要点

⑴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符合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⑵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⑶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⑶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到位。

⑷梁端部第一个箍筋应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加密长度及箍筋间距符合要求。箍筋封闭口摆放在梁顶两侧边,左右间隔摆放;箍筋与主筋应垂直。 

⑸梁内二排筋绑扎应紧贴箍筋端头弯钩下部,如做成封闭箍,则应满足钢筋外边缘上下间距25mm。

⑹梁截面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宜选择模内钢筋绑扎方法,梁侧模后封闭。

⑺当梁的截面高度超过700mm时,在梁的两侧面沿高度每隔300~400mm应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用拉筋。

⑻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同柱钢筋。

3.3施工样板

4.1施工工艺流程

4.2质量控制要点

⑴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符合要求。

⑵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⑶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⑷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到位;在模板上按照间距1.5m垫好垫块,垫块厚度同保护层厚度。

⑸底筋绑扎过程中,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原则上不得切断或移动钢筋。

⑹绑扎板筋时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交点均要绑扎,其余与底筋相同。

⑺检查弯钩立起高度是否超过板厚,如超过,则将弯钩放斜,甚至放倒。

⑻面层钢筋纵横向的先后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⑼面筋及底筋之间应按照设计间距放置钢筋支撑或马凳筋,并与板筋扎牢。板面搭设规范的马道,注意成品保护。

⑽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同柱钢筋。

4.3施工样板

1.1施工工艺流程

1.2质量控制要点

⑴材料的品种规格,套筒的规格、型号以及钢筋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套筒表观合格,相关质量证明文件齐全。用专用的螺纹塞规检验,其塞通规应能顺利旋入,塞止规旋入长度不得超过3P。

⑵操作人员须对每批进场钢筋,按不同规格进行施工前的接头连接检验(试连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进行施工。

⑶接头位置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面积百分率符合要求。同一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⑷钢筋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钢筋丝头的螺纹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丝头加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带上丝头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

⑸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筒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筒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⑹现场检验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接头单边外露完整有效丝扣长度不宜超过2p,也不能一点螺扣也不外露。套筒和钢筋相互旋合时,必须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保证达到规定的拧紧力矩值;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抗拉强度必须符合规定。

⑺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允许采用同等规格的钢筋进行搭接连接,或采用焊接及机械连接方法补接。

⑻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要求每半年用扭力仪检定一次。

1.3施工样板

2.1施工工艺流程

2.2质量控制要点

⑴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质量证明书;焊条、焊丝、焊剂及其他辅材应有产品合格证。

⑵焊工必须持证,并在规定的范围上岗操作。在焊接开工之前,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应经试验合格后,方准予焊接生产。

⑶焊接作业区按要求做好防火安全,应配置足够的灭火设备。

⑷从每一检验批接头中随机切取随机三个接头进行试验并应按下列规定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接头拉伸试验合格。

⑸焊接后设专人用专用工具将焊渣清理干净。

⑹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0.1倍,且不得大于2m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用补强焊接措施。

⑺梁板等构件中水平钢筋、直径≤14的钢筋不得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

2.3施工样板

1.1柱、墙模板安装

⑴柱、墙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⑵质量控制要点

a.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计,并应满足承载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

b.按图纸要求弹出横竖向轴线、柱子边线及控制线;按放线位置先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

c.柱墙根部缝隙封堵到位,也可采用砂浆将柱根部外围封堵,不宜采取下压海绵条或其他杂物塞填等形式。

d.截面内部尺寸控制在+4、-5mm以内。检查垂直度前首先对其控制线进行复核,再进行垂直度检查。

e.层高≤5m时垂直度偏差控制在6mm以内,层高>5m时,垂直度控制在8mm以内(要与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区分开来,见GB50204-2015,P16、P47页)。

f.模板柱箍和对拉螺杆设置符合要求。

⑶施工样板

2.1施工工艺流程

2.2质量控制要点

⑴铝模早拆体系的非承重早拆模板拆除时间不早于24小时,承重支撑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如下:

⑵结构放样完成后,须放混凝土构件边30cm的控制线及建筑物大角控制线;板平板铺设好后在模板上弹出墙、梁控制线,采用扫平仪或经纬仪投测,严禁直接从梁模进行引测放线。

⑶墙柱侧模采用背楞和对拉螺杆加固,最底一层背楞距板面间距≦300,两道背楞间距≦700。层高2.8-3m的墙柱:外墙柱必须设不少于5道背楞,内墙柱必须设不少于4道背楞。

⑷铝合金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2.3施工样板

1大体积混凝土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1.2质量控制要点

⑴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⑵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⑶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浇筑。

⑷办理浇筑申请表和配合比。

⑸控制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体的内外温差(如设计无要求,控制在25°C以内)。 

⑹合理分层分块,控制其每次浇筑的几何尺寸,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必须进行二次抹面。

⑺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1.3施工样板

2.1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2.2质量控制要点

⑴框架柱水平施工缝下部留置在基础或楼板的顶面,上部留置在框架梁底面。

⑵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现浇构件相连接时,两种混凝土的接缝位置必须设置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5×5mm的固定筛网,用塔吊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初凝前用布料机浇筑大面积梁板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⑶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2.3施工样板

5.2质量控制要点

⑴施工缝位置严格按方案留置,应留置在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⑵施工缝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⑶重新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除施工缝表面的水泥浆、垃圾、松动的砂石和软弱层,以及钢筋表面的油污、泥锈和砂浆等杂物。

⑷采用表面涂刷缓凝剂处理的垂直施工缝,应在拆模后即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清除表层水泥浆,使石子外露。

⑸水平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其表面凿毛,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低洼处不得有积水。

⑹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时,不出现漏焊或焊穿。

⑺在浇筑混凝土时宜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水平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度为10-15mm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垂直施工缝处也应先刷一遍水泥浆(水泥:水=1:0.4),然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⑻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在垂直施工缝处应补插钢筋,其直径一般为Φ12-16mm,长度一般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左右,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亦应补插钢筋,光圆钢筋两端加弯钩。在水平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观察校正。

5.3施工样板

6.2质量控制要点

⑴钢筋原材、安装及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⑵有安全防护功能的女儿墙高度符合要求,考虑屋面各施工层的厚度。

⑶竖向钢筋高度准确,钢筋保护层设置到位。

⑷每12m设置分隔缝,宽度不小于30mm,分断钢筋和混凝土。

⑸模板支撑牢固,尺寸准确,线条顺直。

6.3施工样板

1.2质量控制要点

⑴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符合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砌块、砂浆及其它材料证件齐全,外观合格,进场复试合格。

⑵墙体不应采用非蒸压硅酸盐砖(砌块)及非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

⑶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有未切割面,其切割面不应有切割附着屑。

⑷楼层进行清理,将基层上的浮灰清扫干净并浇水湿润,以保证粘结牢固。

⑸砌筑时不得使用出厂龄期不足、破裂、不规整、浸水或表面被污染的砌块。砌块至少养护28天后才可上墙。

⑹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不应小于砌体高度。

⑺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连续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应待前次砌筑的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

⑻墙体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lm。洞口两侧应沿墙高每隔500~600mm在水平缝内预埋不少于2Φ6的钢筋,钢筋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700mm。

⑼砌块墙体内后埋暗管、暗盒等,应在砌筑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并在墙体抹灰前完成。

⑽砌体质量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1.3施工样板

2.1多孔砖砌体施工工艺流程

3.2质量控制要点

⑴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⑵在砌墙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边梁、圈梁、等构件位置。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

⑶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槎,留直槎必须砌成阳槎,并加设拉结钢筋。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

⑷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

⑸隔墙与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⑹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砖墙中留置的过人洞,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应不小于500mm,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

⑺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1800mm为宜。

⑻砌体质量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同加气块。

3.3施工样板

4.2质量控制要点

⑴构造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置部位和数量符合要求。

⑵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中的砌体抗震墙,其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

⑶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Ф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可按表2的要求进行加密。绑扎好控制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垫块。

⑷马牙槎留置方马牙槎砌筑,应先退后进,每隔5皮砖或退或进,槽深不少于60mm,沿马牙槎高度500mm设2Ф6拉结筋,末端应作成90°弯钩,长度不应小于40mm,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⑸构造柱底部钢筋骨架和马牙槎内的残留砂浆、碎砖垃圾物和底部移动石子,应彻底清理,并应冲洗干净;混凝土浇捣前,沿模板和马牙槎范围的砖墙,自上而下应分层浇水,确保模板和墙面充分润湿。

⑹构造柱底部先铺设一层与混凝土同标号厚的10~20mm的水泥砂浆。构造柱模板顶部宜设置簸箕口,高出梁下口50mm。

4.3施工样板

5.1现浇混凝土过梁施工工艺流程

5.2质量控制要点

⑴过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置部位、尺寸与配筋符合要求。

⑵过梁伸入墙内不小于240mm。

⑶钢筋保护层设置到位。

⑷浇筑12h内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5.3施工样板

6.2质量控制要点

⑴窗台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置部位、尺寸与配筋符合设计要求。

⑵窗台压顶支座应不小于100mm。

⑶窗台板面应向外找坡。

⑷顶层和底层宜设置通长现浇混凝土窗台梁。

6.3施工样板

你对本文有何看法?欢迎在底部留言评论!

①【施工交流群】?点击加入

②【建筑知识资料库论坛】?点击加入

④【资料库小程序】?点击下载

⑤【建筑书城小程序】?点击进入

控制线型号都带铠吗

1、电源线为6.3-3AY三根线,红,红,黑。接48v电压。2、电机线为黄,绿,蓝三根线,一般情况是相应的颜色接相应的线,如果转的声音很大,可以把这三根线调换位置接一下。3、霍尔信号线为2.8-6AY五根线,一般情况是相应的颜色接相应的线。红,黑,黄,绿,蓝。4、反相充电为2.8-2AY二根线,红,黑。5、调速线为sm-3AY三根线,红,黑,灰。6、1:1助力线为sm-3AY三根线,红,黑,绿。8、刹车线为sm-2AY二根线,黑,紫。7、巡航线相当于转把线sm-2AY二根线,红,黑。9、限速线为二根单独的白色线,当把这二根线接上时,无论转把转的位置多大,速度也不会变快,保持一定速度。10、ABS为二根单独的绿色线,当把这二根线接上时,按下刹车,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马上停转,如果不接,滑行时按下刹车,由于惯性,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控制线型号规格

百度知链庆蔽道空调新风控制线型号无邪6a超过4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关注成为第1位粉丝空调控制线一般情况棚州下通过电流较小,每个空调厂家均会在产品的安装规范中要求控制线缆的最小线径尺寸。如果您要是打算自己安装控制线,应咨询厂家技术人员差陆,询问该款产品的相关信息。所谓2.5平方,指的是此线缆的线径为2.5平方毫米。线径越大线缆的电流通过能力越强。信号线功率电流较小,可以使用1.5mm2或者1mm2的多股护套线即可。

控制线型号kvv

用0.75平方的线,一般控制线路功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