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arm型号(ARM型号)

2024-04-06 12:55:3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ARM型号
  2. arm型号大全
  3. arm型号怎么看
  4. ARM的型号0
  5. ARM0
  6. 谁能给介绍一下ARM系列的芯片都有哪些生产厂家?其型号都有哪些?简介一下其区别,最
  7. 功能最弱的arm处理器
  8. 工业控制方面的用什么型号的ARM呢

ARM型号

当地时间5月22日,BBCNews 报道(http://t.cn/E9KGDHn)称,有曝光的内部文件显示,英国半导体IP提供商ARM将和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停止业务往来。ARM指示员工不得向华为、海思或其他任何相关实体「提供支持,供应技术(软件、代码或其他更新)和进行技术讨论」。

ARM在这份内部文件中,提到了公司的相关产品设计包含了「美国原产技术」(USorigintechnology),所以,ARM的决定是遵从特朗普**发布的贸易禁令的结果。

麒麟980|华为

ARM表示公司「遵守美国**提出的所有最新规定」并拒绝进一步置评。华为发布声明称,「我们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关系,但也认识到他们中的一些由于**动机的决定而承受的压力。我们相信这一令人遗憾的*面能够得到解决,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继续向全球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

ARM是日本软银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视觉中国

换句话说,华为海思并不具备所有的芯片设计能力。海思属于「无工厂」(Fabless)模式的芯片厂商,从ARM取得芯片设计蓝图,再进行设计,最后再让台积电等「代工厂」(Foundry)进行制造。有能力把握从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投向消费市场等所有环节的厂商,被称为「整合设计制造商」(IDM,IntegratedDeviceManufacturers),比如英特尔。

今年1月,华为获得了ARM指令集ARMv8的永久授权,但授权只是限于这个型号的架构。如果ARM和华为停止业务往来,华为未来的芯片设计就拿不到最新、最先进的ARM架构授权。

BBC的报道还提到,禁令似乎也适用于在去年4月底投入运营的ARM中国合资公司(ARMminiChina),据悉,ARM拥有ARM中国49%的股权。ARM中国接管ARM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业务,包括授权和版税。

剧变已经开始。当地时间5月20日,先是Google暂停与华为相关的业务,后有美国各大芯片制造商冻结与华为的供应协议。之后,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华为的禁令延迟90天实施,禁令8月中旬才会生效,理由是,华为及其商业伙伴需要时间升级软件以及处理一些合同义务问题。

另外,微软上周末从微软在线商店删除了华为笔记本电脑列表,甚至,人们无法在微软商店中搜索到华为的任何硬件设备。TheVerge 认为(http://t.cn/E9SMP3N),90天延期可能并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Windows授权事宜。微软拒绝对多家媒体发表相关回应。

运行Windows系统的华为MateBook|视觉中国

而微软旗下的开源社区Github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这个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在官网赫然写着的「GitHub.com、GitHubEnterpriseServer以及您上传到任一产品的信息可能受美国出口管制法律的约束,包括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挑起了人们紧张的神经。

华为要面对的,是「软」和「硬」的双重困境。

华为后续机型或无法使用带完整Google服务的Android|视觉中国

另外据彭博社报道,在特朗普**发布禁令之前,华为已经储备了足够的芯片和其他重要组件,以保持其业务运行至少三个月。消息人士还称,华为最晚从2018年中以来就开始「未雨绸缪」,在设计自家芯片的同时囤元件。而禁令的发布正值中美贸易谈判的敏感时期,知情人士告诉彭博社,华为高管认为,他们的公司已经成为谈判的筹码,如果达成贸易协议,他们将能够恢复从美国供应商那里购买产品。

对于「软硬封锁」,华为都发表了比较乐观的回应。但此次来自ARM的「封锁」,对华为的影响将会更大。全球信息咨询公司IHSMarkit的分析师LeeRatliff评论道,不止华为,「世界上每一家半导体公司都会受到影响」。他还表示,「他们无法用新的内部设计轻松替换这些部件,因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才刚刚起步。」

题图来源:华为

责任编辑:宋德胜

arm型号大全

1978年,一家名字叫“CPU”的公司,悄悄在英国剑桥诞生。

不要惊讶,这个CPU,和我们经常所说的电脑里那个CPU是两回事。

这家CPU公司的全称,是CambridgeProcessorUnit,字面意思是“剑桥处理器单元”。

CPU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个名叫HermannHauser的奥地利籍物理学博士,还有他的朋友,一个名叫ChrisCurry的英国工程师。

HermannHauser和ChrisCurry

CPU公司成立之后,主要从事电子设备设计和制造的业务。他们接到的第一份订单,是制造赌博机的微控制器系统。

这个微控制器系统被开发出来后,称之为AcornSystem1。

AcornSystem1

1979年,在经营逐渐进入轨道之后,这家公司给自己换了个名字,叫做AcornComputerLtd。

Acorn是什么意思?橡子。对,就是冰河世纪里面,那只松鼠一直在追的那个东东。

AcornComputerLtd公司的商标,里面就有一个橡子。

在AcornSystem1之后,他们又陆续开发了System2、3、4,还有面向消费者的盒式计算机——AcornAtom。

AcornAtom

到了1981年,公司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英国广播公司BBC打算在整个英国播放一套提高电脑普及水平的节目,他们希望Acorn能生产一款与之配套的电脑。

这个计划非常宏大,英国**也参与其中(购机费的一半将由**资助),电脑一旦采购,将进入英国的每一间教室。

接下这个任务之后,Acorn就开始干了起来。结果,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产品的硬件设计并不能满足需求。当时,中央处理器的发展潮流,正在从8位变成16位。Acorn并没有合适的芯片可以用。

一开始,他们打算使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和摩托罗拉公司的16位芯片。但是,经过评估后,他们发现了两个缺陷:

第一,芯片的执行速度有点慢,中断的响应时间太长。

第二,售价太贵,一台500英镑的电脑,处理器芯片就占到100英镑。

于是,他们打算去找当时如日中天的英特尔(Intel),希望对方提供一些80286处理器的设计资料和样品。然而,英特尔冰冷地拒绝了他们。

备受打击的Acorn公司,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干,自己造芯片。(这个桥段是不是很熟悉?)

当时,Acorn公司的研发人员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找到了一个关于新型处理器的研究——简化指令集,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设计要求。

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来自剑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SophieWilson和SteveFurber最终完成了微处理器的设计。

SophieWilson和SteveFurber

前者负责指令集开发,后者负责芯片设计。

对于这块芯片,Acorn给它命名为AcornRISCMachine。

嗯,这就是大名鼎鼎的“ARM”三个字母的由来。

Acorn是公司名称,Machine是机器,那RISC是什么意思呢?

前面说过,他们是基于“简化指令集”技术做出的芯片。RISC的意思,就是简化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

注意!前方灰色字体高能预警,非技术控请直接跳过。。。

这里解释一下,到底“简化指令集”有什么意义。

它是相对于“复杂指令集(CISC,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的一个概念。

早期的处理器都是CISC架构(包括英特尔的处理器),随著时间推移,有越来越多的指令集加入。由于当时编译器的技术并不纯熟,程序都会直接以机器码或是组合语言写成,为了减少程序的设计时间,逐渐开发出单一指令,复杂操作的程序代码。设计师只需写下简单的指令,再交给CPU去执行。

但是后来有人发现,整个指令集中,只有约20%的指令常常会被使用到,大约占了整个程序的80%;剩余80%的指令,只占了整个程序的20%。(典型的二八原则)

于是,197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Patterson教授提出了RISC的想法,主张硬件应该专心加速常用的指令,较为复杂的指令则利用常用的指令去组合。

当时研发出来的第一款处理器芯片的型号,被定为 ARM1。

我们来对比一下ARM1和当时Intel的80286处理器(也就是常说的286):

可以看出来,ARM1和80286各有所长。

但是,就在同一年,1985年10月,英特尔发布了80386。在80386面前,ARM1就只有被吊打的份了。

Intel80386

32位,27.5万个晶体管,频率为12.5MHz,后提高到33MHz

让ARM直接在性能上和x86系列硬杠,显然是不现实的。ARM有意无意地选择了与Intel不同的设计路线——Intel持续迈向x86高效能设计,ARM则专注于低成本、低功耗的研发方向。

扯远了,继续回来说BBC要的那款电脑。

前面说了,BBC在1981年就提出需求,如果等到1985年ARM1出来,那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在ARM1问世之前,Acorn其实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给BBC。

当时,Acorn的电脑,临时采用了MOS6502处理器(由MOS科技研发的8位微处理器)。

MOS6502处理器

这款电脑一开始取名Proton,后来被改名为BBCMicro。

BBCMicro

到了1984年,大约80%的英国学校都配有这款电脑。Acorn公司彻底在大英帝国老百姓面前刷了一把存在感。

后来,ARM处理器被研发出来之后,用在了BBCMicro的后续型号中。

BBCMicro电脑里面的ARM芯片

在ARM1之后,Acorn陆续推出了好几个系列,例如ARM2,ARM3。

时间又继续往前推移。

1990年,Acorn为了和苹果合作,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名叫ARM。

LOGO可以说是相当简洁了

注意,这里的ARM是公司名称,不是芯片名称。这个ARM的完全拼写也不一样,是AdvancedRISCMachines。

前面的芯片名称:Acorn RISCMachine

现在的公司名称:Advanced RISCMachines

ARM是一家合资公司,苹果投了150万英镑,芯片厂商VLSI投了25万英镑,Acorn本身则以150万英镑的知识产权和12名工程师入股。

尽管如此,ARM的起步还是比较寒酸。他们最开始的办公地点,是一个谷仓。。。

不过,谷仓的内部环境还算不错。

在成立后的那几年,ARM业绩平平,工程师们也人心惶惶,害怕随时都会失业。

在这个情况下,ARM决定改变他们的产品策略——他们不再生产芯片,转而以授权的方式,将芯片设计方案转让给其他公司,即“Partnership”开放模式。

没想到正是这种模式,开创了属于ARM的全新时代。

注意!下面这段是重点!

ARM所采取的是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授权的商业模式,收取一次性技术授权费用和版税提成。

 

具体来说,ARM有三种授权方式:处理器、POP以及架构授权。

 

处理器授权是指授权合作厂商使用ARM设计好的处理器,对方不能改变原有设计,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产品的频率、功耗等。

 

POP(processoroptimizationpack,处理器优化包)授权是处理器授权的高级形式,ARM出售优化后的处理器给授权合作厂商,方便其在特定工艺下设计、生产出性能有保证的处理器。

 

架构授权是ARM会授权合作厂商使用自己的架构,方便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处理器(例如后来高通的Krait架构和苹果的Swift架构,就是在取得ARM的授权后设计完成的)。

所以,授权费和版税就成了ARM的主要收入来源。除此之外,就是软件工具和技术支持服务的收入。

对于半导体公司来说,授权费和版税到底有多少呢?一次性技术授权费用在100万-1000万美元之间,版税提成比例一般在1%-2%之间。

正是ARM的这种授权模式,极大地降低了自身的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它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形成了一个以ARM为核心的生态圈,使得低成本创新成为可能。

当ARM提出这种合作模式之后,开始了尝试——

1991年,ARM将产品授权给英国GECPlessey半导体公司。

1993年,ARM将产品授权给CirrusLogic和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TI)。

与德州仪器的合作,给ARM公司带来了重要的突破。而且,也给ARM公司树立了声誉,证实了授权模式的可行性。

此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到这种授权模式中,与ARM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就包括三星、夏普等公司。

在此基础上,ARM坚定了授权模式的决心,并着手设计更多性价比高的产品。

1993年,苹果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掌上电脑产品——Newton。ARM公司开发的ARM6芯片被用于该产品之中。

AppleNewtonMessagePad

但是很遗憾,因为Newton技术过于超前,加上一些用户体验上的缺陷,所以未能被市场接受,后来以失败告终。

ARM首先迎来了一个大客户——诺基亚Nokia。

因为内存空间的问题,诺基亚一开始对ARM是拒绝的。

为此,ARM专门开发出16位的定制指令集,缩减了占用的内存空间。

Nokia6110,相信有不少人用过或见过

1998年4月17日,业务飞速发展的ARM控股公司,同时在伦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

ARM在纳斯达克上市

在ARM公司上市之后,处于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逐步卖掉了所持有的ARM股票,把资金投入到ipod产品的开发上。

鉴于苹果研究人员对ARM芯片架构非常熟悉,ipod也继续使用了ARM芯片。

Appleipod

众所周知,在乔帮主的带领下,ipod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这还没完,2007年,真正的划时代产品出现了。

那就是iPhone。

第一代iPhone,使用了ARM设计、三星制造的芯片。

Iphone的热销,AppStore的迅速崛起,让全球移动应用彻底绑定在ARM指令集上。

紧接着,2008年,谷歌推出了Android(安卓)系统,也是基于ARM指令集。

同年,ARM芯片的出货量达到了一百亿颗。

2011年,就连传统Wintel联盟(windows+intel)的微软,也宣布Windows8平台将支援ARM架构。

想必英特尔一定是连肠子都悔青了。

2010年6月中,苹果公司向ARM董事会表示有意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公司,但遭到ARM董事会的拒绝。

2016年7月18日,曾经投资阿里巴巴的孙正义和他的日本软银集团,以243亿英镑(约309亿美元)收购了ARM集团。

孙正义

至此,ARM成为软银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不过,软银集团表示,不会干预或影响ARM未来的商业计划和决策。

最后,小枣君觉得有必要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ARM的产品体系。这一块确实有点乱,很多业内人士都容易混淆。

ARM11芯片之前,每一个芯片对应的架构关系如下:

实际的芯片型号并不止这些

ARM11芯片之后,也就是从ARMv7架构开始,ARM的命名方式有所改变。

新的处理器家族,改以Cortex命名,并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Cortex-A,Cortex-R,Cortex-M。呵呵,发现了没,三个字母又是A、R、M。

Cortex-A系列(A:Application)

Cortex-A系列

Cortex-R系列 (R:Real-time)

针对需要运行实时操作的系统应用,面向如汽车制动系统、动力传动解决方案、大容量存储控制器等深层嵌入式实时应用。

Cortex-R系列

Cortex-M系列(M:Microcontroller) 

该系列面向微控制器领域,主要针对成本和功耗敏感的应用,如智能测量、人机接口设备、汽车和工业控制系统、家用电器、消费性产品和医疗器械等。

Cortex-M系列

其实,除了上述三大系列之外,还有一个主打安全的Cortex-SC系列(SC:SecurCore),主要用于**安全芯片。

好啦,讲了那么多,来做个总结!

总之,ARM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既有外部的机遇因素,也有内部的战略因素。

他们选择了一条和英特尔截然相反的道路。英特尔一直以来坚持的是重资产的、封闭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而ARM是轻资产的、开放的合作共赢模式。

对ARM来说,合作伙伴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成功。与ARM开展业务往来的每家公司均与ARM建立了“双赢”的共生关系。

ARM 合作社区包含 1200 多位伙伴

ARM在低功耗方面的DNA,刚好赶上了移动设备爆发式发展的时代,最终造就了它的辉煌。

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可以预见,ARM极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不知道大家从ARM的故事里学到了什么,我有几点体会如下:

1人被逼急了,什么都干得出来。

2你一直自以为的弱点,很可能是你的优点。

3如果你干不过你的对手,就想办法团结更多的朋友。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咱们下期再见!

arm型号怎么看

展开全部ARM是一款处理器,功能很强大,ARM11是他的型号,还有ARM7,ARM9,就是不同的芯片版本

ARM的型号0

一般性能要求较高都是用ARM9芯片,三星的芯片比较常见ARM7一般用在低端场合现在最强的芯片是ARM11,而且支持4核平台这些芯片一般搭配开发板一起卖,单买片子没有用去搜一下arm9开发板就可以了

ARM0

ARM处理器核当前有6个系列产品ARM7,ARM9,ARM9E,ARM10E,SecurCore以及最新的ARM11系列。ARM公司近日公布了四个新的ARM11系列微处理器内核(ARM1156T2-S内核、ARM1156T2F-S内核、ARM1176JZ-S内核和ARM11JZF-S内核),以及应用于ARM1176JZ-S和ARM11JZF-S内核系列的PrimeXsys平台、相关的CoreSight技术。ARM1156T2-S和ARM1156T2F-S内核都基于ARMv6指令

谁能给介绍一下ARM系列的芯片都有哪些生产厂家?其型号都有哪些?简介一下其区别,最

ARM7工控用的一般是ST公司的如STR73xSTM32F系列,三星的44b0,atmel的AT91系列;

ARM9系列一般是三星公司S3C2440;ARM11一般是手机上用的。

处理器以架构分类可以这样分:

(1)ARM7,ARM9属于v4T或v5E架构

(2)ARM11属于v6架构

(3)Contex属于v7架构

ARM7,ARM9的区别在于是否有MMU(存储器管理单元)或MPU(存储器保护单元)

架构上v5E相比v4T则是在于v5E新加入的增强型DSP(数字信号处理)指令,v4T则是Thumb指令集的加入,v6架构则是开始支持SIMD以及Thumb2的问世

新指令的加入,增强了处理器的性能或实时性

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1200.htm

功能最弱的arm处理器

Arm处理器大致可以分为Classic、Cortex-M、Cortex-R以及Cortex-A三个系列,其性能天梯图如下,Classic系列处理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逐步被Cortex系列所取代

ARMClassic(传统)系列处理器

ARM7系列:基于ARMv3或ARMv4架构,包括ARM7TDMI-S和ARM7EJ-S处理器。

ARM9系列:基于ARMv5架构,包括ARM926EJ-S、ARM946E-S和ARM968E-S处理器。

ARM11系列:基于ARMv6架构,包括ARM1136J(F)-S、ARM1156T2(F)-S、ARM1176JZ(F)-S和ARM11MPCore处理器。

ARMCortex-M系列处理器

 ARMCortex-M系列处理器常见的包括Cortex-M0、Cortex-M0+、Cortex-M3、Cortex-M4、Cortex-M7

Cortex-M0是最小的ARM处理器,8/16位应用,体积极小、能耗很低且编程所需要的代码占用量极少,常见的Cortex-M0处理器有NXP的LPC1100系列、意法半导体的STM32F0主流MCU系列。

Cortex-M0+是在Cortex-M0基础上开发的能效极高的处理器,其保留了Cortex-M的全部指令集和数据兼容性,以接近8位系统的成本开销获取32位系统的性能,常见的Cortex-M0+处理器有NXP的LPC1100系列和意法半导体的STM32G0高性能系列、STM32L0低功耗系列

Cortex-M3处理器是行业领先的32位处理器,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较低的动态功耗,支持硬件除法、单周期乘法和位字段操作在内的Thumb-2指令集,最多可以提供240个具有单独优先级、动态重设优先级功能和集成系统时钟的系统中断。常见的型号有NXP的LPC1300系列和LPC1700系列;意法半导体的STM32F1主流MCU、STM32F2高性能系列、STM32L1超低功耗系列

Cortex-M4是Cortex-M3的升级版,将32位控制与领先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集成来满足需要很高能效级别的市场,主要实际应用型号包括德州仪器(TI)的TM4C系列和意法半导体的STM32F3主流系列、STM32F4、STM32G4高性能系列、STM32L4低功耗系列

Cortex-M7是高性能的内核,其运算效能是Cortex-M4的二倍。其中包括六层的超纯量管线有分支预测,有可选的单精度浮点运算器或双精度.主要实际应用型号包括NXP的RT1050,意法半导体的STM32F7系列、STM32H7系列。

Cortex-A处理器

 ARMCortex-A处理器包括Cortex-A5、Cortex-A7、Cortex-A8、Cortex-A9、Cortex-A12、Cortex-A15、Cortex-A50、Cortex-A72共8个子系列

Cortex-A5处理器是体积最小、功耗最低的应用型处理器,并且可以带来完整的网络体验,可为现有的ARM926EJ-S和ARM1176JZ-S处理器设计提供高价值的迁移途径。

Cortex-A7处理器是一种高能效应用处理器,除了低功耗应用外,还支持低成本、全功能入门级智能手机,该处理器与其他Cortex-A系列处理器完全兼容并整合了高性能Cortex-A15处理器的所有功能,包括虚拟化、大物理地址扩展(LPAE)NEON高级SIMD和AMBA4ACE一致性。单个Cortex-A7处理器的能效是ARMCortex-A8处理器的5倍,性能提升了50%,而尺寸仅为后者的五分之一,支持如今的许多主流智能手机。目前提供Cortex-A7的厂商包括德州仪器(TI)、三星(SAMSUNG)、飞思卡尔(Freescale)、博通(Broadcom)、海思半导体(HISILICON)和LG。

Cortex-A8处理器基于ARMv7架构,支持1GHz以上的工作频率,采用了高性能、超标量微架构及用于多媒体和SIMD处理的NEOD技术,可以满足300mW以下运行的移动设备的低功耗要求,目前提供Cortex-A8的厂商有德州仪器(TI)、三星(SAMSUNG)、飞思卡尔(Freescale)、博通(Broadcom)和ST(意法半导体)。

Cortex-A9处理器是低功耗或散热受限的成本敏感型设备的首选处理器,其支持多核,在用作单核心的时候性能比Cortex-A8提升了50%以上,其主要用于主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等。

Cortex-A12是Cortex-A9的升级版,专注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该芯片使用较少。

Cortex-A15处理器是基于ARMv7架构是Cortex-A系列处理器的最新产品,也是最高性能产品,和其他处理器系列兼容,通常应用于移动计算、高端数码家电、服务器和无线基础架构

Cortex-A50系列处理器基于ARMv8架构,提供了A53和A57两种型号的处理器,目前在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Cortex-A72处理器基于ARMv8-A架构,是ARM性能最出色、最先进的处理器。使用设备涵盖高阶的智能手机、中型平板电脑、大型平板电脑

工业控制方面的用什么型号的ARM呢

这个就好比intelX86结构,选用AMD/intel/其它是P3、P4、赛杨、双核、单核等等是一样的,根据你的需求不同而不同。通常工控制中用到的:不跑操作系统,价格低一点的:ARM7、cortex-M3等等。性价比高,可跑也可不跑操作系统的:ARM9、cortex-Rx等等。性能高的,通常要跑操作系统的:ARM10、ARM11、Cortex-A8等等。成熟的呢:ARM7ARM9ARM11。发展趋势呢:Cortex-A、Cortex-R、Cortex-M。入门呢:ARM7/Cortex-M3==>ARM9/Cortex-R==>ARM11/Cortex-A.个人觉得上边是学处理器的一些看法。如果你是偏软件或系统设计的话,我觉得跑操作系统就无所谓,硬件只要了解即可。更多教材呀什么的,http://www.realview.com.cn/www.google.comwww.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