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型号(虎式型号区分)
虎式有多少型号
严格说,虎式坦克主要分“虎I”和“虎II(即虎王)型号。“虎I”只有两种正式的型号——E型和H型,但在生产过程中,改进始终在进行。早期生产的型号炮塔上的射击窗在中期生产的型号中改为了逃生舱口(也可用来上载弹*);早期型炮手的两个视窗的窗盖的装甲在中期生产时得到了加强,在后期又改为了一个;早期的两个前灯在后期只剩了一个。后期生产的“虎I”的发动机也更换了。“虎I”装备了两种履带:窄履带,用于运输;宽履带,用于战场。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运输,加快装卸速度,还生产了它专用的列车。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虎式是哪个公司生产的
严格说,虎式坦克主要分“虎I”和“虎II(即虎王)型号。“虎I”只有两种正式的型号——E型和H型,但在生产过程中,改进始终在进行。早期生产的型号炮塔上的射击窗在中期生产的型号中改为了逃生舱口(也可用来上载弹*);早期型炮手的两个视窗的窗盖的装甲在中期生产时得到了加强,在后期又改为了一个;早期的两个前灯在后期只剩了一个。后期生产的“虎I”的发动机也更换了。“虎I”装备了两种履带:窄履带,用于运输;宽履带,用于战场。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运输,加快装卸速度,还生产了它专用的列车。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虎式型号大全
首先说明一下,虎式坦克在生产过程中细部会有许多的改良,这次的分类不按照细致分类划分,仅按照生产时期划分为:极初期型、初期型、中期型和后期型。
【前置炮塔的保时捷虎式】
另外,保时捷公司曾经推出过一种“保时捷虎式”,这个因为只有一辆实车参战,所以未在统计范围内,况且本车炮塔前置,十分容易辨认。
这一型号的虎式生产数量非常少,因为是最初生产的型号,所以在车体上可以看到许多后续虎式上见不到的特征,譬如像耳朵一样放在炮塔两侧的储物箱,这也是极初期型最显著的特征。
【注意看炮塔旁的储物箱】
相比极初期型,这一型号的虎式进行了一些改良,显著特征就是将“耳朵”储物箱放在炮塔后面,这样储物箱就不会妨碍成员从炮塔侧面的舱门进出了。话外提一下,虎式坦克炮塔侧面的舱门非常非常重,一旦打开很难依靠人力合上,除非在紧要关头,否则绝不会打开。
【初期型虎式的储物箱放到炮塔后面】
【注意负重轮和指挥塔造型,这是区分初期型虎式的显著特征】
初期型虎式坦克在库尔斯克坦克战役中大显神威,同时也留下许多问题,其中最最主要的就是车长指挥塔太高大,容易被苏军反坦克炮甚至反坦克枪狙击,造成车长阵亡(打到就是头部,死亡率非常高)。而且筒型指挥塔是向上翻盖打开的,容易暴露目标。所以中期型将虎式的车长指挥塔改成半球形,这种指挥塔具有很好的防弹外形,舱盖也变成了侧滑式,隐蔽性提高了许多。在指挥塔外围设置一圈机枪支架,便于车长操作。
【典型的中期型虎式,注意看车长指挥塔形状】
【同样是中期型虎式,除了车长指挥塔外,注意负重轮花纹】
德国人五花八门的武器系统让后勤部门疲于应付(这点可以参考之前《被虎式坦克耗死的德国工业》),随着战况日益吃紧,军工负责人施佩尔推出了《综合整备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将所有常用的德国装备尽量使用相同的配件,简化制作流程,降低维护成本。这一时期生产的后期型虎式坦克流用了许多豹式甚至虎王坦克配件,比较显眼的就是交错排列的负重轮,这也是后期型与中期型显著的区别。
【以上为后期型虎式,使用了跟豹式和虎王一样的负重轮】
以上就是几种虎式坦克的显著区别,可以说看到这些标志性特色之后,你就能知道这辆虎式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了。
借这个地方,再来普及一下虎王的区别。虎王总体来说,只有两种款式:保时捷型和亨舍尔型。无论哪种型号,都只有炮塔有区别,车体都是亨舍尔制造的。
【保时捷虎式坦克炮塔,炮塔正面呈圆形,具有很好的防弹外形,但也造成了加工困难】
【亨舍尔虎王炮塔,正面装甲为平面形状,炮盾也与保时捷型有很大区别】
【陪同希特勒观看甲壳虫汽车模型的保时捷博士(图左一)】
本文为(搜狐账号)原创内容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往期精品回顾】
第0次世界大战
从天而降的利刃
浅谈国军的装甲力量
虎式坦克去哪儿了?
地球三百年战争史:轨道战争
虎式p型和虎式区别
严格说,虎式坦克主要分“虎I”和“虎II(即虎王)型号。“虎I”只有两种正式的型号——E型和H型,但在生产过程中,改进始终在进行。早期生产的型号炮塔上的射击窗在中期生产的型号中改为了逃生舱口(也可用来上载弹*);早期型炮手的两个视窗的窗盖的装甲在中期生产时得到了加强,在后期又改为了一个;早期的两个前灯在后期只剩了一个。后期生产的“虎I”的发动机也更换了。“虎I”装备了两种履带:窄履带,用于运输;宽履带,用于战场。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运输,加快装卸速度,还生产了它专用的列车。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虎式参数
严格说,虎式坦克主要分“虎I”和“虎II(即虎王)型号。
“虎I”只有两种正式的型号——E型和H型,但在生产过程中,改进始终在进行。
早期生产的型号炮塔上的射击窗在中期生产的型号中改为了逃生舱口(也可用来上载弹*);早期型炮手的两个视窗的窗盖的装甲在中期生产时得到了加强,在后期又改为了一个;早期的两个前灯在后期只剩了一个。后期生产的“虎I”的发动机也更换了。“虎I”装备了两种履带:窄履带,用于运输;宽履带,用于战场。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运输,加快装卸速度,还生产了它专用的列车。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虎式早期型号
http://baike.baidu.com/view/127922.htm
虎式怎么样
HAP/PAH-2/HAC“虎”是德国MBB公司和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联合研制的反坦克和地面支援直升机。两家公司的分工如下:德国MBB公司负责研制旋翼、后机身(包括座舱)、液压和飞行控制系统,并进行飞行性能、飞行特性、强度、振动试验和模拟飞行试验。
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负责研制尾桨、中机身(包括发动机安装)、传动HAP/PAH-2/HAC“虎”系统、燃油和电气系统,并进行气动力、重量控制、维护性、可靠性和生存性试验。
HAP/PAH-2/HAC“虎”将发展下列三种型别:HAP“虎”法国陆军护航和火力支援型,预计从1997年开始交付,装一门30毫米GIAT-30781自动机炮,带有150~450发炮弹。两侧短翼装4枚玛特拉公司“密史脱拉风”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和2个分别装22枚68毫米SMEB火箭弹的火箭发射器。
虎式的各种型号
大家好啊!各位德粉请赶紧集结
今天我们科普德军二战王牌坦克——虎式坦克
(本文刊仅做科普用,无任何宣扬或倾向主义目的)
点开下方音乐,读文章更带感哦!(想要坦克世界所有配乐MP3格式的同学有多少?麻烦留言,如果人多,找时间我们将上传百度网盘,给大家下载)
正文开始!
虎I坦克(又叫虎式坦克)
(德语:PanzerkampfwagenVIAusf.E(SdKfz181)Tig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国防军及武装d卫队所使用的坦克,正式名称为六号坦克(VI号坦克)。一般称为虎式坦克,简称“虎式”或“Tiger”。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是活跃于第一线的重型坦克。
设计商/生产商:亨舍尔
服役时间1942年
退役时间1945年
总产量1347辆(有说1350辆或1355辆)
主要使用国家:德国,匈牙利王国,大日本帝国(潜在)
标配成员人数:
5人
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通讯员
8.45米(全长)
6.316米(车身)
3.705米(车体宽)
高度3米
车体质量57吨
引擎:梅巴赫HL230P45
水冷4冲程V型12汽缸汽油引擎(功率700马力)
速度:
40公里/小时(平地)
20-25公里/小时(越野)
最大行程100公里(平地)、60公里(越野)
装甲厚度:
前方100毫米
侧面及后方80毫米
车顶25毫米
主炮:8.8厘米Kwk36L/56炮,炮弹92发
辅助武器:7.92毫米MG34机枪×2
1943年驻守于西西里岛第504重型坦克营第2连的虎I
设计起源
虎式坦克与早期的德国坦克相比完全颠覆了以前的设计概念。在此之前的德国坦克十分重视机动力,而火力与防御力相对较薄弱。当时德军中拥有最强火力的坦克是装备了50毫米炮的III号坦克,虽然在火力上不及敌方坦克,但是德军的战术优势弥补了该缺陷。
而虎I坦克则舍弃了之前这种重视机动性的理念,将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火力与防护上。在机动性方面虎I坦克由于自身超过50吨的重量导致机动力低下,而其所配备的悬挂装置,变速箱等系统在运作时则因为经常达到临界值而损坏。如此一来,虎I坦克需要更多的保养与维护才能保证其可靠性。
虎式 的前身为1937年设计的DWI型、及翌年的DWII型,及再后来的VK3001(H),到1941年为止一共试制了3辆。不过这个系列很快被废弃,改为优先研发更大体型的VK3601(H)。VK3601(H)为亨舍尔自行开发的产物。设计上要求其需要拥有在1,400米(4,600英尺)外击穿100毫米装甲的能力,而防御力上则要求前方装甲厚度有100毫米。
关于这个要求的诞生,实际上与后来德军遭遇苏联T-34坦克时的作战经验无关,真正的原因是在进攻法国时遇上了法军的雷诺B1与玛蒂尔达II型步兵支援坦克,而德军当时装甲部队的整体作战效果不佳。在了解到三号坦克及四号坦克所搭载的短管炮的穿透能力无法击毁英国与法国坦克时,对此相当不满的阿道夫·希特勒于1941年5月26日下达了开发新型坦克的命令。该新型坦克不但需要拥有较以往坦克更强的主炮与装甲,亦被要求能作为先头部队,突破敌方阵地。
于1943年在突尼斯被美军虏获,原隶属第504重型坦克营第1连的初期型
原本亨舍尔正在研发准备搭载在VK3601(H)上的锥膛炮(日语:ゲルリッヒ砲),但后来以制作弹头的钨原料不足为由而终止。VK3601(H)为了达到要求,因此考虑搭载由8.8厘米高射炮改造而成的坦克炮,但必须将炮塔增大,这样一来牵一发而动全身,变相不得不加大车体,于是有了后来一连串的大修大改。亨舍尔将VK3601(H)的放大版也就是后来的VK4501(H),这就是未来的王牌坦克——虎I坦克的雏形。而炮塔部分则使用克虏伯为同时期由保时捷设计的VK4501(P)所研发的炮塔。这是为了赶在研发限期截止之前而迫于无奈下的做法。他的竞争对手VK4501(P)于1942年7月27日在库斯麦多夫与VK4501(H)互相都进行了性能测试,由于VK4501(P)测试不合格,该项目最后被终止。
第1SS装甲师的虎式
虎I的车体形状与布*虽然与四号坦克相似,但战斗重量却是其2倍以上,达57吨。这些增加的重量都来自其更厚重的装甲及大口径主炮,为此必然需要更大的容量达540升的油缸,与可容纳92发炮弹的大型弹*架。以及更强劲马力的发动机、加大版的变速箱以及悬挂系统。
装甲
IV号坦克的初期型前方装甲厚度仅为20毫米,而强化后的F型前方装甲厚度也只不过50毫米。而虎I坦克的车体前方装甲厚度为100毫米、炮塔前方为120毫米、侧面与后方的装甲为80毫米、侧下方为60毫米,而上方与底部的装甲为25毫米。后来炮塔上顶部装甲又增加至40毫米。车体多处装甲以锐角形状组成并显得相当垂直于地面,完全没有像苏联与美国坦克般拥有倾斜的设计曲线。而装甲显得相当平直的原因是由于在设计时德军还未使用倾斜面(Glacisplate)这个概念,因此在车体前方及侧面完全没有倾斜设计。车体及炮塔上的装甲并不使用铆接,而是与同时期的德国坦克一样使用高品质的焊接。IV号坦克的车体在组装时是以初始车架为基础,再作后续装配,而虎式则不使用车架,直接在装甲板之间互相作直接的榫接、焊接,最后成品
虎式的内部构造与一般的德国坦克近乎相同。引擎设于车体后方,主变速箱、转向变速箱及刹车装置设于车体前方。炮塔设于车体的中央位置。由后方往前视角看去,车体的前方左侧为驾驶员、右侧则设有通讯员;车体中央为战斗室,设有车长、炮手及装填手的座位。战斗室与引擎室之间设有防火隔仓,并将两边完全隔离,这样设计不但有效阻隔噪音,亦有利于隔热。将战斗室的底板部分稍微抬高后,就能形成一个在炮塔旋转时能单独成型的类似摇篮一样的炮塔结构,炮塔旋转时相关的物品与乘员也一起跟随转动。重达11吨的炮塔由引擎提供动力,再通过油压装置驱动。
若引擎转速为1500转的话,炮塔完整转一圈需1分钟。由于炮塔旋转速度缓慢,经常为靠近的敌方坦克提供了逃走的机会。引擎的转速与炮塔的旋转速度成正比。除了以引擎的力量旋转外,车长与炮手也可以使用手柄来人力旋转,不过通常由炮手以脚踏踏板来进行。装填手站立在炮塔座舱内,可以以比较轻松的姿势从炮塔座圈处(车体侧面突出的地方)取出8.8cm炮的炮弹。炮塔内部的左侧为炮手、车长坐在其后面。
装填手则站在炮塔右侧与主炮之间,负责进行装填等相关作业。非战斗情况下例如在车辆行驶时,则通常坐在专用的折叠座椅上。再者,由炮塔底板到炮塔顶部的高度约为1.57米。炮塔环的直径约为1,85m。炮塔侧面设有逃脱用的舱盖。这个舱盖的厚度为80毫米,必须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打开。
另外虎式坦克初期给车长专用的潜望系统只是单纯的筒型构造,这在防守时会造成车长的视角相当狭窄;因此后期型则改良成与豹式坦克同款的潜望系统,带有斜面并可以旋转,像一个倒扣的碗。
东部战线的虎式(1943年6月)
火力系统
虎式采用的主炮及点火结构来自德军相当有名的8.8cm高炮。(玩过使命召唤系列玩家肯定耳熟能详,几乎每个关卡都在摧毁88炮)
后来的8.8cmKwk36L/56炮就是专为虎式而设的改造版本,与虎王所使用的8.8cmKwk43L/71炮同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威力的轴心国坦克主炮,直到战争结束时仍为盟军最恐惧的坦克炮。虎式主炮的弹道非常低伸笔直,所配备的瞄准器为极度精确的蔡司TFZ9b瞄准器。炮弹方面主要使用8.8厘米PzGr39披帽穿甲弹、8.8厘米PzGr40钨芯穿甲弹及高爆弹共3种。
8.8厘米PzGr39的弹头重量为10.16公斤,初速810米/秒,射程及穿透力为2,000米/84毫米、1,500米/92毫米、1,000米/100毫米、500米/111毫米。
而8.8厘米PzGr40的弹头重量为7.5公斤,初速930米/秒,射程及穿透力为2,000米/110毫米、1,500米/125毫米、1,000米/140毫米、500米/156毫米。
若果使用8.8厘米HLGr弹的话,只要在有效射程内也能发挥出贯穿90毫米装甲的穿透力。关于该炮射击时的精确度,英国曾在战争期间以虏获的虎式坦克进行过相关试射,在1公里距离外连续5次命中大小为41厘米×46厘米的标靶。虎式亦被报道过经常在1.6公里的距离外击毁盟军坦克
机动性能
虎式车体的后部设有引擎室。引擎安放在引擎室中央,而两侧的空间则放置油缸及2太散热器(散热鳍片)和散热风扇。动力输出源自梅巴赫HL230P45V12型液冷汽油引擎,其排气量达21升,汽缸夹角为60度(这个比较专业,搞机修和汽修的朋友应该更能体会其中数据奥秘)。
虽然最大马力达650匹,但用来推动57吨的沉重车体则略嫌不足。该引擎在虎式坦克生产了250辆后就被撤换,改为采用最大马力达700匹,经过改良的HL230P45。引擎的空气过滤器使用油性湿式。虎式坦克的极速可以达到37公里/小时。不过配属于非洲战线及俄罗斯南部的虎式坦克则装备干式的法菲尔型过滤器。
该过滤器系统安装在引擎室后部嵌板外侧的上方,并以导管与冷却系统的吸气管口连接。干式过滤器在1944年初被弃用。虽然烧汽油有利于引擎的燃烧,但自保能力相当差。(美军谢尔曼号称朗森打火机,也是这个原因,同样烧汽油)优点则是汽油的加速性能对比起同等排气量的柴油引擎较为优秀。
隶属SS第101重型坦克营的虎式
引擎的点火(起动)装置设于车体后部嵌板内,可以通过使用手摇曲柄透过车体尾部的小孔来人工点火(有些军迷可能看过汉斯们用一个曲柄在坦克*股后面疯狂摇来摇去,就是这个动作)
此外亦可将VW166两栖车后方的传动轴与曲柄连接点火,又或使用点火专用的小型外部引擎来发动虎式坦克。在更换引擎时只需打开设置在引擎室上面附有格子孔的舱盖即可,最后将引擎吊起及搬离车体实现更换。为了应付突发火情,在引擎室内设有自动灭火装置。当设在这里的电子检测探测器探测到温度超过摄氏160度时,灭火装置就会自动启动,并在7秒之内放出灭火剂
由于虎式坦克的总重量达57吨,已远远超过当时大部分桥梁的重量限制。因此桥走不通,咱们走水路。虎式设计成可以在深度达4米的水中行驶。在水中行驶期间为了让引擎能正常换气及冷却,需在引擎室后上方另外装备3米长的伸缩式换气筒,以及在舱盖及其他接合部分盖上防水材料。
潜水的时限约为2小时30分钟。如果期间车内有漏水的话则由排出污水专用的水泵抽走。为了达到这样的潜水功能,在生产时必须确保整个车体为完全水密构造。另外坦克在下水之前需约30分钟的准备工作,炮塔与主炮必须固定在正前方,并在开口部分以栓塞塞紧,并用防水布料盖好,再在空隙中填上橡胶,最后必须在车体背面竖起供成员使用的呼吸管。具备这种潜水装置的虎式只生产了495辆,并全为初期型。后来的虎式型号仅有部分安装,更后面出厂的虎式后期型则完全停用(一说是受限于德军的领地被急剧压缩,橡胶等供应严重不足)。没有潜水设备的虎I只能涉水1.2至1.6米左右
OK,今天第一部分的内容就到这,后面会陆续放出虎式的剩余部分,我们每次阅读文章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避免大家太长不看。
咱们下期见~
么么哒
- 途观氙气灯泡型号(途观氙气灯泡型号规格)
- 产品型号4g(产品型号48v20ah怎么解释)
- 长城h5电瓶型号(长城h5电瓶型号及价格)
- 天逸功放哪种型号最好(天逸功放哪种型号最好用)
- 创酷火花塞型号(创酷火花塞型号怎么看)
- s6直屏型号(s6什么屏幕)
- 自吸磁力泵型号(自吸磁力泵型号大全)
- s6平面型号(s6 尺寸)
- 压路机有哪些型号(压路机有哪些型号规格)
- tcl电视什么型号的好(tcl电视什么型号的好用)
- 外径30内径15轴承型号(外径30内径15轴承型号厚9mm)
- 贝亲奶嘴最大什么型号(贝亲奶嘴的型号)
- ps4有几个型号(ps4几个型号的区别)
- 魅蓝a5型号(魅蓝 a5)
- s7港版型号(s7+ 港版)
- 护栏网规格型号(护栏网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