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型号(磨床型号大全)
磨床型号大全及含义
磨床型号M1432D是指外圆磨床,加工直径320mm,D指设计改进型号(从A、BCD)
磨床型号大全合集
山东临磨数控机床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圆台平面磨床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高科技民营企业,其前身临清磨床厂已有40余年历史。工厂占地110亩,拥有精大稀设备140余台,承担机械加工的整体方案设计和定做。公司生产的卧轴圆台平面磨床、立轴矩台平面磨床、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卧轴矩台平面磨床、数控剪刃成型磨床等产品采用动静态磨头,传动平稳,磨削量大可磨削多种平面和复杂成型面,拥有高精、高效、低噪、免维护等特点,可远程操作监控,主观自动上下料,超高的结构刚性,充分体现产品的热稳定性和人机友好性
磨床型号M7130A意义
平面磨床型号有:手动平面磨床614,618;大水磨床M7130,M7120,M7140,M7150;卧轴圆台平面磨床M7350,M7380;立轴圆台平面磨床M7432,M7475;双端面磨床了7650,7665。
工作台采用整体花岗岩结构。在传统闭式静压导轨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高刚度、高精度的大型平面闭式静压导轨,实现了工作台的大行程、稳定可靠的往复运动。工作台由西门子直线电机驱动。为了防止直线电机的运动对工作台的影响,为直线电机专门设计了独立的静压导轨。
扩展资料:
平面磨床的分类:
1、横轴矩台平面磨床
工件被矩形电磁工作台吸收或夹紧在工作台上,并作纵向和往复运动。砂轮架可沿滑动座燕尾导轨水平间歇移动,滑动座可沿立柱导轨垂直间歇移动。工件可在砂轮周围磨削,磨削精度高。
2、立轴圆台平面磨床
立式砂轮主轴用砂轮端面磨削工件。砂轮架可沿立柱导轨间歇垂直移动。工件可在旋转圆台上连续磨削,生产效率高。为了便于工件的装卸,圆台也可以沿床身导轨纵向移动。
3、双头砂磨床
两个磨头的砂轮端面同时对工件的
磨床型号大全
磨具磨床磨削:grinding001
磨具技术|磨床应用|磨削技术|砂轮选型
■ ■ ■
优秀文章与行业前沿尽在
机械前沿:jixieqianyan
点这里写留言
磨床型号及参数
在没有圆弧磨削机床的情况下,通过对C630A卧式车床的改造,运用GSK980TDc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中的C轴功能,实现了对双圆弧销零件上的圆弧的磨削,投入较少的设备改造费用,保证了产品的设计要求。
1.问题的提出
图1所示是双圆弧销的零件简图。它的两端各有一个±130°的圆弧,表面粗糙度值Ra=0.8μm,圆度0.015mm,圆柱度0.02mm。采用铣削方法加工两端圆弧达不到设计要求,磨削加工比较合理,但是在国产标准配置的设备中没有能够磨削该零件两端圆弧的机床。
图1双圆弧销
2.改造方案
经过分析论证,我们决定将一台报废的C630A卧式车床改造为数控圆弧磨床,具体的改造方案如图2所示。
3.改造与实施
(1)修磨C630A床身导轨12、Z向滑板9和X向滑板11,使其达到精密车床的精度等级。
(2)拆除挂轮箱、进给箱、滑板箱、丝杠、光杠和开关杠,将纵向进给系统改造为Z向伺服电动机13和滚珠丝杠驱动,横向进给系统改造为X向伺服电动机8和滚珠丝杠驱动。
(3)拆除主轴箱3中所有齿轮、传动轴及带轮,仅留下一根主轴。将主轴前后轴承更换为P4精度等级。维修后主轴精度要求:轴线靠近主轴端面的径向圆跳动0.005mm;主轴轴向窜动0.005mm;主轴轴线对滑板纵向移动的平行度(300mm测量长度内)水平面0.01mm,垂直面0.02mm。
(4)在主轴的后端安装一个大同步带轮,前端安装花盘4。花盘4上有定位销和菱形销,将工件5安装在定位销和菱形销中,用压板和螺母压紧。砂轮修整器可安装在工件5对面的花盘4上。
(5)将原有机床的主电动机更换为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主轴伺服电动机2,其规格型号为ZJY265—11BM—B3,在主轴伺服电动机2的输出轴上安装小同步带轮,用同步带1联接大、小同步带轮,使主轴伺服电动机2与主轴实现无间隙传动。
(6)拆除原机床上的小滑板和刀架,在X向滑板11上安装一台2极1.5kW砂轮电动机7、砂轮轴和砂轮6,用平带10将砂轮电动机7上的大带轮和砂轮轴上的小带轮联接起来,使砂轮6及其轴线与主轴轴线平行,并且在同一个水平面内。
(7)在主轴箱3的下面安装油箱和齿轮液压泵,对主轴轴承进行润滑,后下部安装集中润滑泵,对X、Z向的导轨、滑板和滚珠丝杠及轴承等进行润滑。
(8)数控系统采用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GSK980TDc车床CNC,它具有5个进给轴(包括C轴)、2个模拟主轴,最小控制精度0.1μm。我们将主轴箱3中的主轴设置为第一主轴,具有位置和速度控制功能。代码M14指令主轴从速度控制方式切换到位置控制方式;代码M15指令主轴从位置控制方式切换到速度控制方式;代码C及其后面的数字,指令主轴位移的角度,移动速度用F指令。我们将砂轮轴设置为第二主轴,旋转速度用代码SC指令;代码M63指令第二主轴顺时针旋转;代码M64指令第二主轴逆时针旋转;代码M65指令第二主轴停止旋转。
4.加工验证
至此机床的改造和设置全部完成,下面我们来叙述双圆弧销的磨削加工和程序编制。
如图1所示,2个圆弧在磨削前,单边预留0.2mm磨削余量,其余各部均加工到图1所示尺寸。按图2所示,将双圆弧销其中一个孔安装在与主轴同轴的定位销中,用压板和螺母压紧,另一个的孔安装在菱形销中。
图2圆弧磨床示意图
1.同步带2.主轴伺服电动机3.主轴箱4.花盘5.工件6.砂轮
7.砂轮电动机8.X向伺服电动机9.Z向滑板10.平带
11.X向滑板12.床身导轨13.Z向伺服电动机
设双圆弧销的右端面为Z向0点,主轴轴线为X向0点,砂轮外圆和左端面为对刀刀尖。砂轮轴转速SC为6688r/min。当砂轮直径最大为φ100mm时,线速度为35m/s;当砂轮直径修整到最小为60mm时,线速度为21m/s。当双圆弧销两个孔的圆心连线处于水平位置时,设为C轴的0点,如图2所示。C轴进给范围为±132°,X、Z和C三轴磨削进给速度均为1200mm/min。磨削前圆弧直径为180.4mm。
数控磨削加工程序如下:
…
G00X180.38Z5;
M14C-132;
M63SC6688M08;
G01Z-5F1200;
C132;
X180.34;
Z-10;
C-132;
…
X179.988;
Z-105;
C132;
M09;
G00X300Z300C0;
M65;
M30;
一端圆弧磨削完成后,调头安装,再磨削另一端圆弧。零件加工完后,经检验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一个看上去没有设备可以完成的加工技术难题,经过旧设备改造,投入很少的资金,就这样被攻克了。
作者: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金峰
本文发表于《金属加工(冷加工)》2016年第11期第78页,版权归金属加工杂志社所有,如转载注明来源。
真爱粉,都是置顶的▼
还有更好的,继续阅读
✦警报!7月机器人大战,引爆申城!
✦剪刀中的战斗机,可以剪断硬币!
✦智能化的热冲压工艺,好棒~~
✦破解孔加工难题,中、美、日各有妙招!
✦德国光纤激光切割机,牛就一个字!
磨床型号m1432a中数字32表示
提示:点击上方↑"制造原理"↑即可每天免费订阅
根据国家制定的机床型号编制方法,机床分为11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和其他机床。在每一类机床中,又按工艺范围,布*型式和结构性能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又分为若干个系列。小伙伴们对这些机床的发展史都了解吗?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下车床、镗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的历史故事。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
1、古代滑轮、弓形杆的“弓车床”。早在古埃及时代,人们已经发明了将木材绕着它的中心轴旋转时用刀具进行车削的技术。起初,人们是用两根立木作为支架,架起要车削的木材,利用树枝的弹力把绳索卷到木材上,靠手拉或脚踏拉动绳子转动木材,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
这种古老的方法逐渐演化,发展成了在滑轮上绕二三圈绳子,绳子架在弯成弓形的弹性杆上,来回推拉弓使加工物体旋转从而进行车削,这便是“弓车床”。
2、中世纪曲轴、飞轮传动的“脚踏车床”。到了中世纪,有人设计出了用脚踏板旋转曲轴并带动飞轮,再传动到主轴使其旋转的“脚踏车床”。16世纪中叶,法国有一个叫贝松的设计师设计了一种用螺丝杠使刀具滑动的车螺丝用的车床,可惜的是,这种车床并没有推广使用。
3、十八世纪诞生了床头箱、卡盘。到了18世纪,又有人设计了一种用脚踏板和连杆旋转曲轴,可以把转动动能贮存在飞轮上的车床上,并从直接旋转工件发展到了旋转床头箱,床头箱是一个用于夹持工件的卡盘。
4、1797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划时代的刀架车床,这种车床带有精密的导螺杆和可互换的齿轮。
莫兹利生于1771年,18岁的时候,他是发明家布拉默的得力助手。据说,布拉默原先一直是干农活的,16岁那年因一次事故致使右踝伤残,才不得不改行从事机动性不强的木工活。他的第一项发明便是1778年的抽水马桶,莫兹利开始一直帮助布拉默设计水压机和其他机械,直到26岁才离开布拉默,因为布拉默粗暴地拒绝了莫利兹提出的把工资增加到每周30先令以上的请求。
就在莫兹利离开布拉默的那一年,他制成了第一台螺纹车床,这是一台全金属的车床,能够沿着两根平行导轨移动的刀具座和尾座。导轨的导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轴旋转时带动丝杠使刀具架横向移动。这是近代车床所具有的主要机构,用这种车床可以车制任意节距的精密金属螺丝。
3年以后,莫兹利在他自己的车间里制造了一台更加完善的车床,上面的齿轮可以互相更换,可改变进给速度和被加工螺纹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国人罗伯茨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来改变主轴转速。不久,更大型的车床也问世了,为蒸汽机和其他机械的发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5、各种专用车床的诞生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1848年,美国又出现回轮车床;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单轴自动车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20世纪初出现了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由于高速工具钢的发明和电动机的应用,车床不断完善,终于达到了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现代水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火、汽车和其他机械工业的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和专门化车床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产率,40年代末,带液压仿形装置的车床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多刀车床也得到发展。50年代中,发展了带穿孔卡、插销板和拨码盘等的程序控制车床。数控技术于60年代开始用于车床,7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6、车床依用途和功能区分为多种类型。
普通车床的加工对象广,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调整范围大,能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端面和内外螺纹。这种车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修配车间。
转塔车床和回转车床具有能装多把刀具的转塔刀架或回轮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种工序,适用于成批生产。
自动车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动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动上下料,重复加工一批同样的工件,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多刀半自动车床有单轴、多轴、卧式和立式之分。单轴卧式的布*形式与普通车床相似,但两组刀架分别装在主轴的前后或上下,用于加工盘、环和轴类工件,其生产率比普通车床提高3~5倍。
仿形车床能仿照样板或样件的形状尺寸,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环,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产,生产率比普通车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轴、卡盘式、立式等类型。
立式车床的主轴垂直于水平面,工件装夹在水平的回转工作台上,刀架在横梁或立柱上移动。适用于加工较大、较重、难于在普通车床上安装的工件,一般分为单柱和双柱两大类。
铲齿车床在车削的同时,刀架周期地作径向往复运动,用于铲车铣刀、滚刀等的成形齿面。通常带有铲磨附件,由单独电动机驱动的小砂轮铲磨齿面。
专门车床是用于加工某类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车床,如曲轴车床、凸轮轴车床、车轮车床、车轴车床、轧辊车床和钢锭车床等。
联合车床主要用于车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后,还可进行镗、铣、钻、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适用于工程车、船舶或移动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
工厂手工业虽然是相对落后的,但是它却训练和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技工,他们尽管不是专门制造机器的行家里手,但他们却能制造各种各样的手工器具,例如刀、锯、针、钻、锥、磨以及轴类、套类、齿轮类、床架类等等,其实机器就是由这些零部件组装而成的。
1、最早的镗床设计者——达·芬奇镗床被称为“机械之母”。说起镗床,还先得说说达·芬奇。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可能就是最早用于金属加工的镗床的设计者。他设计的镗床是以水力或脚踏板作为动力,镗削的工具紧贴着工件旋转,工件则固定在用起重机带动的移动台上。1540年,另一位画家画了一幅《火工术》的画,也有同样的镗床图,那时的镗床专门用来对中空铸件进行精加工。
2、为大炮炮筒加工而诞生的第一台镗床(威尔金森,1775年)。到了17世纪,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大炮制造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如何制造出大炮的炮筒成了人们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镗床是1775年由威尔金森发明的。其实,确切地说,威尔金森的镗床是一种能够精密地加工大炮的钻孔机,它是一种空心圆筒形镗杆,两端都安装在轴承上。
1728年,威尔金森出生在美国,在他20岁时,迁到斯塔福德郡,建造了比尔斯顿的第一座炼铁炉。因此,人称威尔金森为“斯塔福德郡的铁匠大师”。1775年,47岁的威尔金森在他父亲的工厂里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造出了这种能以罕见的精度钻大炮炮筒的新机器。有意思的是,1808年威尔金森去世以后,他就葬在自己设计的铸铁棺内。
3、镗床为瓦特的蒸汽机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说没有蒸汽机的话,当时就不可能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而蒸汽机自身的发展和应用,除了必要的社会机遇之外,技术上的一些前提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制造蒸汽机的零部件,远不像木匠削木头那么容易,要把金属制成一些特殊形状,而且加工的精度要求又高,没有相应的技术设备是做不到的。比如说,制造蒸汽机的汽缸和活塞,活塞制造过程中所要求的外径的精度,可以从外面边量尺寸边进行切削,但要满足汽缸内径的精度要求,采用一般加工方法就不容易做到了。
斯密顿是十八世纪最优秀的机械技师。斯密顿设计的水车、风车设备达43件之多。在制作蒸汽机时,斯密顿最感棘手的是加工汽缸。要想将一个大型的汽缸内圆加工成圆形,是相当困难的。为此,斯密顿在卡伦铁工厂制作了一台切削汽缸内圆用的特殊机床。用水车作动力驱动的这种镗床,在其长轴的前端安装上刀具,这种刀具可以在汽缸内转动,以此就可以加工其内圆。由于刀具安装在长轴的前端,就会出现轴的挠度等问题,所以,要想加工出真正圆形的汽缸是十分困难的。为此,斯密顿不得不多次改变汽缸的位置进行加工。
对于这个难题,威尔金森于1774年发明的镗床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镗床利用水轮使材料圆筒旋转,并使其对准中心固定的刀具推进,由于刀具与材料之间有相对运动,材料就被镗出精确度很高的圆柱形孔洞。当时、用镗床做出直径为72英寸的汽缸,误差不超过六便士硬币的厚度。用现代技术衡量,这是个很大的误差,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是很不简单了。
但是,威尔金森的这项发明没有申请专利保护,人们纷纷仿造它,安装它。1802年,瓦特也在书中谈到了威尔金森的这项发明,并在他的索霍铁工厂里进行仿制。以后,瓦特在制造蒸汽机的汽缸和活塞时,也应用了威尔金森这架神奇的机器。原来,对活塞来说,可以在外面一边量着尺寸,一边进行切削,但对汽缸就不那么简单了,非用镗床不可。当时,瓦特就是利用水轮使金属圆筒旋转,让中心固定的刀具向前推进,用以切削圆筒内部,结果,直径75英寸的汽缸,误差还不到一个硬币的厚度,这在当对是很先进的了。
4、工作台升降式镗床诞生(赫顿,1885年)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人们对威尔金森的镗床作了许多改进。1885年,英国的赫顿制造了工作台升降式镗床,这已成为了现代镗床的雏型。
19世纪,英国人为了蒸汽机等工业革命的需要发明了镗床、刨床,而美国人为了生产大量的武器,则专心致志于铣床的发明。铣床是一种带有形状各异铣刀的机器,它可以切削出特殊形状的工件,如螺旋槽、齿轮形等。
早在1664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就依靠旋转圆形刀具制造出了一种用于切削的机器,这可算是原始的铣床了,但那时社会对此没有做出热情的反响。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普拉特设计了所谓林肯铣床。当然,真正确立铣床在机器制造中地位的,要算美国人惠特尼了。
1、第一台普通铣床(惠特尼,1818年)1818年,惠特尼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普通铣床,但是,铣床的专利却是英国的博德默(带有送刀装置的龙门刨床的发明者)于1839年捷足先“得”的。由于铣床造价太高,所以当时问津者不多。
2、第一台万能铣床(布朗,1862年)铣床沉默一段时间后,又在美国活跃起来。相比之下,惠特尼和普拉特还只能说是为铣床的发明应用做了奠基性的工作,真正发明能适用于工厂各种操作的铣床的功绩应该归属美国工程师约瑟夫·布朗。
1862年,美国的布朗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万能铣床,这种铣床在备有万有分度盘和综合铣刀方面是划时代的创举。万能铣床的工作台能在水平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并带有立铣头等附件。他设计的“万能铣床”在1867年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布朗还设计了一种经过研磨也不会变形的成形铣刀,接着还制造了磨铣刀的研磨机,使铣床达到了现在这样的水平。
在发明过程中,许多事情往往是相辅相承、环环相扣的:为了制造蒸汽机,需要镗床相助;蒸汽机发明发后,从工艺要求上又开始呼唤龙门刨床了。可以说,正是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工作母机”从镗床、车床向龙门刨床的设计发展。其实,刨床就是一种刨金属的“刨子”。
1、加工大平面的龙门刨床(1839年)由于蒸汽机阀座的平面加工需要,从19世纪初开始,很多技术人员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有理查德·罗伯特、理查德·普拉特、詹姆斯·福克斯以及约瑟夫·克莱门特等,他们从1814年开始,在25年的时间内各自独立地制造出了龙门刨床。这种龙门刨床是把加工物件固定在往返平台上,刨刀切削加工物的一面。但是,这种刨床还没有送刀装置,正处在从“工具”向“机械”的转化过程之中。到了1839年,英国一个名叫博德默的人终于设计出了具有送刀装置的龙门刨床。
2、加工小平面的牛头刨床另一位英国人内史密斯从1831年起的40年内发明制造了加工小平面的牛头刨床,它可以把加工物体固定在床身上,而刀具作往返运动。
此后,由于工具的改进、电动机的出现,龙门刨床一方面朝高速切割、高精度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朝大型化方向发展。
磨削是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的一种古老技术,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以后,随着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了研磨技术的发展。但是,设计出名副其实的磨削机械还是近代的事情,即使在19世纪初期,人们依然是通过旋转天然磨石,让它接触加工物体进行磨削加工的。
1、第一台磨床(1864年)1864年,美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磨床,这是在车床的溜板刀架上装上砂轮,并且使它具有自动传送的一种装置。过了12年以后,美国的布朗发明了接近现代磨床的万能磨床。
2、人造磨石——砂轮的诞生(1892年)人造磨石的需求也随之兴起。如何研制出比天然磨石更耐磨的磨石呢?1892年,美国人艾奇逊试制成功了用焦炭和砂制成的碳化硅,这是一种现称为C磨料的人造磨石;两年以后,以氧化铝为主要成份的A磨料又试制成功,这样,磨床便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以后,由于轴承、导轨部分的进一步改进,磨床的精度越来越高,并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内圆磨床、平面磨床、滚磨床、齿轮磨床、万能磨床等等。
1、古代钻床——“弓辘轳”钻孔技术有着久远的历史。考古学家现已发现,公元前4000年,人类就发明了打孔用的装置。古人在两根立柱上架个横梁,再从横梁上向下悬挂一个能够旋转的锥子,然后用弓弦缠绕带动锥子旋转,这样就能在木头石块上打孔了。不久,人们还设计出了称为“辘轳”的打孔用具,它也是利用有弹性的弓弦,使得锥子旋转。
2、第一台钻床(惠特沃斯,1862年)到了1850年前后,德国人马蒂格诺尼最早制成了用于金属打孔的麻花钻;1862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人惠特沃斯展出了由动力驱动的铸铁柜架的钻床,这便成了近代钻床的雏形。
以后,各种钻床接连出现,有摇臂钻床、备有自动进刀机构的钻床、能一次同时打多个孔的多轴钻床等。由于工具材料和钻头的改进,加上采用了电动机,大型的高性能的钻床终于制造出来了。
来源:慧聪机械工业网、金属加工 百度百科
磨床型号表
2024年5月11-13日深圳《润滑油生产技术升级培训班》各种车用润滑油、工业润滑油生产技术和配方指导,特别升级增加各种合成油,半合成油(包含但不限于合成型:液压油,压缩机油、高温链条油,冷冻机油,真空泵油,齿轮油等)润滑油实际生产问题解答和解决方案指导,报名咨询18948329781刘老师
液压油
液压油的品种
水分和系统中的磨粒颗粒杂质都可能使系统的液压油污染。其中,颗粒污染造成的原因:一是外来带入的,二是工作过程中产生的。
齿轮油
分为汽车齿轮油和工业齿轮油两类。前者用于润滑各种汽车手动变速箱和齿轮传动轴;后者用于润滑冶金、煤炭、水泥和化工等各种工业的齿轮装置。
工业齿轮油
汽轮机油
32#、46#、68#、100#用于发电设备专用,也可用于船舶和其它工业汽轮机组,小轮机组的润滑与密封。抗氨汽轮机油(32、32D)46、68,用于大型合成氨化肥装置的离心式合成压缩机,冰机及汽轮机组的润滑与密封,工作重要条件温度为50—55℃,环境温度为-10-50℃,其中32D可在-20—50℃下使用。
四、液压油:分为15、22、32、46、68、100、150、220、320。使用于空调普通制冷压缩机,半封闭及开启式。普通制冷压缩机,冷冻、冷藏设备,空调,全封闭。冷冻、冷藏设备,冰箱。
变压器油
分为10号、25号、40号。
热处理用油
淬火油分为:普通、快速、快速光亮、超速。
热传导油
分为L-QB、L-QC、L-QD;280℃、320℃、360℃;使用于工业印染、建筑、木材、加工、化工、日常生活食品加工、电取暧—锅炉和热传导系统。
真空泵油
分为:46#、68#、100#;使用于机械真空泵和扩散泵的润滑。
防锈油
1.通用防锈油,使用于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长期封存。
2.置换型防锈油,分为1号、2号、3号、4号。1号油适用于黑色金属封存防锈;2号油、3号油适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封存防锈;4号油适用于钢铸铁等制件的工序间防锈。
3.TS脱水防锈油,分为TS-1和TS-5工序间防锈期可达2个月以上。TS-1油适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加工件,TS-5油适用于钢铁件加工处理。
4.冷扎板系列防锈油。
5.F-35防锈油,用于航空产品外部封存,军械和军械产品,如轴瓦,工具机床等长期封存防锈。
6.SM-2水膜换防锈油:适用于水剂洗洗和水剂切削液加工后的金属表面脱液,以及自来水冲洗后的脱水防锈。
7.SM-3水膜置换防锈油能直接脱除金属零件经水清洗后的残留清洗液,同时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防锈油膜,对铜和有色金属有良好的防锈性。适用于金属机件长期封存防锈处理。
8.F-20-1薄层防锈油,具有油膜薄、透明、易启封和使用方便。
9.F-43防锈切削油,是一种有良好防锈效果的新型防锈切削两用油,它适用于机械行业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特别是对难加工的合金钢,不锈钢使用效果。
空气压缩机油
分为型号有L-DAA、L-DAB,32、46、68、100、150,有原牌号13号和19号用于润滑空气压缩机,封风机的汽缸及活塞密封处,也可用于润滑旋式,活塞式压缩机的外部活动部分,如曲轴及分配装置的轴承。L-DAA用于轻负荷空气压缩机,L-DAB用于中负荷空气压缩机。
导轨油:
分为高精炼基础油加多种进口抗磨剂调炼成,用于精密机床的纵向导轨,垂直导轨工作台水平导轨的润滑,以及冲击振动(或负荷)摩擦部位的润滑。32#用于镗床,磨床,万能工具磨床等。68#用于内圆磨床,万能磨床、滚齿机床,座标镗标。100#用于光学座标镗床等。150#用于坐标镗床,落地镗床等。
油膜轴承油:
21号(原160号)用于冷扎厂单机架平整机及其同类设备的油膜轴上。
主轴油
分为N2、N3、N5、N7、N10、N15、N22(根据机床使用说明选定用型号)。用于精密机床滑动轴承的润滑。用于精密机床滑动轴承,主轴箱及其它以压力,油浴、油雾方式进行润滑的滑动轴承上或滚动轴承的润滑,用于(代替原高速机械油用)各种高速轻负荷的机械减摩润滑。特性:本品具有抗磨性,冷却和润滑良好,有效降低主轴温升,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良好氧化安定性,防锈性,抗泡沫性。工业润滑油型号齐全,供人们参考购买。
金属加工用油
0磨削油
磨削油适合于平面磨、外圆无芯磨以及浅凹槽的研磨,可在高生产率的机床上研磨表面硬化的工件及钻头排屑槽,可用于齿轮磨削。
1.扎制油:
1号硅钢冷扎油;2号薄板冷扎制油;3号新型铝簿铝板冷扎油。
2.拉延油:
用于冲击油底壳,风扇皮带轮,离合器底盖,前制动室壳动力缸后缸体,人横梁正时齿轮盖等大覆盖外的冲击零件,使用时采取涂刷,喷涂,滚涂均可。
3.切削油:
用于金属切削加工中,是不可缺少的润滑、冷却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一般分为调水使用的和直接使用的两种。
5.硫化切削油
分为10#、20#、30#,用于极压切削液可用于攻丝、钻孔、车螺纹、铰孔、拉花键、滚洗齿槽等工序。本品具有良好的极压性能承受较大的加工切削压力,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冷却和清洗,能带走切削热和金属屑。
商机苑
设备润滑管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