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王字的诗句大全100首(关于王的古诗有哪些)
带王字的诗句,带王字的古诗,关于王的诗句
关于王的诗句100首
1、都缘靳尚图专国,岂是怀王厌直臣——《汨罗》(作者:李德裕)
2、金陵昔为帝王居,气象萧索无复余——《答金陵使君答王待制见寄杂言》(作者:刘敞)
3、劝君求出离,认取法中王——《诗三百三首 九十》(作者:寒山)
4、山头羯鼓奏霓裳,断送君王入醉乡——《登骊山阁留诗》(作者:吴雍)
5、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作者:李白)
6、(斯三八一卷《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录「大蕃岁次辛巳润二月十五日」事,署「本寺大德僧日进附口抄」——《登灵岩寺(伯三六一九)》(作者:沙门日进)
7、 王孙去——《点绛唇》(作者:林逋)
8、纵任才辩,游说君王——《三不为篇 二》(作者:海顺)
9、丈夫一死谁能惜,直把微躯脱汉王——《和读汉史》(作者:赵希逢)
10、王母夭桃一度开,玉楼红粉千回变——《杂曲歌辞 伤歌行》(作者:庄南杰)
11、此意绵长敦友爱,时时别殿宴亲王——《宫词 其一八》(作者:宋徽宗)
12、更欲谈玄妙,虑恐法王瞋——《诗偈 二十八》(作者:庞藴)
13、普贤高系象王袴,妙德长拖师子衫——《慧知微以布衫送寿昌可师有偈答之戏成四首 其四》(作者:释慧空)
14、零露伤兰颖,凄风撼王徽——《王宝谟挽诗 其二》(作者:魏了翁)
15、道人犹浮云,发彼王屋岑——《题海陵开元寺栖云庵》(作者:贺铸)
16、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内看如无——《白樱桃》(作者:于邺)
17、茅竹无钱结翠霞,归来栖止梵王家——《寓栖隠僧舍读书》(作者:冯时行)
18、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同江邻几龚辅之陈和叔登吹台有感》(作者:梅尧臣)
19、曾向君王说,臣愿守嘉州——《水调歌头》(作者:魏了翁)
20、 风流别乘初届,元在越王楼——《水调歌头》(作者:魏了翁)
21、地灵不与人存亡,王脉依然钟杰特——《公归行送王显谟》(作者:李流谦)
22、净埽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一》(作者:曹唐)
带王字的诗句大全
1、君不见汉蔡邕,晋王祥——《母子吟》(作者:释文珦)
2、殷复前王道,周迁旧国容——《伤春五首 一》(作者:杜甫)
3、襄王复不悟,远作江南徙——《五哀诗 楚三闾大夫屈原》(作者:李纲)
4、公言此物老有神,自昔闽王饷吴越——《铁拄杖》(作者:苏轼)
5、五色如丝下碧空,片帆还遶楚王宫——《酬河中杜侍御重寄》(作者:许浑)
6、君宁山中人,居州定王所——《次韵诸公清樾轩诗》(作者:陈造)
7、满内不埽眉,君王对西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作者:李商隐)
8、君王素修德,安意饮屠苏——《除夜斋宿》(作者:许及之)
9、」〖2〗《金石萃编》王昶按:「李谅,两《唐书》无传,《全唐诗》有其人,小传称谅字复言,三宰剧邑,再为郡牧,终京兆尹,而不详所牧何郡——《湘中纪行》(作者:李谅)
10、未识王家碧玉香,彷佛东坡真一诀——《次韵张子春赋瑶林春色》(作者:王庭珪)
11、众中偏得君王笑,偷把金箱笔砚开——《宫词一百首 八十二》(作者:王建)
12、一杯且觅林间约,莫枉山王废旧欢——《徐惇济书报甞过余石林》(作者:叶梦得)
13、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晋铭》(作者:文同)
14、黾勉服王事,行迈有期程——《奉赠德新知府并呈明德通守时中判府良心长司善卿知事》(作者:叶见泰)
15、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三》(作者:杜甫)
16、王孙客棹残春去,相送河桥羡此行——《友人适越路过桐庐寄题江驿》(作者:李郢)
17、遥闻宛陵老,犹寄梵王宫——《登普照山有怀宛陵陈丈侍郎二首 其二》(作者:周孚)
18、莫作居东想,君王识郑崇——《登普照山有怀宛陵陈丈侍郎二首 其二》(作者:周孚)
19、闽邦赤子近来王,圣主忧勤念远方——《诏福建置惠民仓呈陈守御史》(作者:詹琲)
20、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问猎我犹堪——《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作者:林光宗)
21、只应王母专轻巧,剪碎天边乱白云——《和商洛章子厚长官早梅 其一》(作者:邵雍)
22、得非兰亭会诸王,清湍茂竹联崇冈——《寄题陆务观渔隠》(作者:王质)
带王字的诗句有哪些
1、帝尧敦族礼,王季友兄心——《奉和圣制过宁王宅应制》(作者:张说)
2、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建除诗》(作者:权德舆)
3、蜂搜花醴勤王事,燕拓芹巢为子谋——《午窗即事》(作者:盛烈)
4、秦王嗟理诣,童寿揖词清——《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 释僧肇》(作者:慧宣)
5、寺西幽修云覆土,知葬舒王下殇女——《鄞女墓》(作者:谢翱)
6、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昭钟厥美——《积善堂》(作者:晁说之)
7、后来同味无王谢,自折幽兰上冶城——《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一一六》(作者:苏泂)
8、 休说休说,世只两名花,芍药相,牡丹王,未尽人间舌——《蓦山溪》(作者:王质)
9、不惭王谢家,芝兰秀阶庭——《孝感堂》(作者:李处权)
10、煌煌心星前,炳炳天王侧——《皇太子生辰诗三首 其二》(作者:马廷鸾)
11、白首何时裕儋石,从容丈室问空王——《过赤石湖有感寄献荆公》(作者:吴颐)
12、乡党宁无急义人,谁哀王孙与进食——《读陈子直短歌三复而悲之次其韵》(作者:李纲)
13、世间安得王摩诘,醉展霜缣把笔描——《霁后望山中春雪》(作者:王禹偁)
14、少陵说马谁擅场,老韩曹覇江都王——《季共以隆师四马见示后三日作长句以归之》(作者:周紫芝)
15、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送崔融》(作者:杜审言)
16、政事将何攀邵杜,声名空贵蹑王杨——《次韵和丹阳裴如晦学士寄示与蔡子直陈述古唱酬五篇 其一》(作者:苏颂)
17、君王神武重边功,不爱秾华胜桃李——《昭君行》(作者:洪咨夔)
18、何日王道平?开颜覩天光——《相和歌辞 北上行》(作者:李白)
19、邹曾不行文墨少,移枫徒哭说西王——《敦煌(伯五○○七)三首 寿昌》(作者:敦煌人作品[一])
20、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弩》(作者:李峤)
21、鬼王牵骏驵,冺国效文螺——《孔府判野耘尝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读唐书南诏传为此二诗问其风俗 其二》(作者:方回)
22、一自王乔放自由,俗人行处懒回头——《鹤》(作者:郑谷)
带王字的古诗大全
1、四海王信州,志气老益壮——《再次韵谢之 其一》(作者:邓肃)
2、我之外王父,早岁识殷州——《计处士挽诗》(作者:魏了翁)
3、王寻徒百万,光武只三千——《游蔚过昭陵十六韵》(作者:张祜(四))
4、乾坤资王气,岩壑拥晴烟——《游蔚过昭陵十六韵》(作者:张祜(四))
5、王孙何处在,楚思徧江皋——《草》(作者:丁谓)
6、往日封章,曾耸动、君王颜色——《满江红》(作者:刘克庄)
7、中道立不倚,大哉王者言——《资政少保章简公挽词》(作者:杨杰)
8、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西湖念语》(作者:欧阳修)
9、惟有王城最堪隠,万人如海一身藏——《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其一》(作者:苏轼)
10、王事牵身去不得,满山松雪属他人——《酬王十八李大见招游山》(作者:白居易)
11、天生贤佐兴王业,正看周诗六月中——《寿周丞相益公 其四》(作者:刘子寰)
12、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金陵新亭》(作者:李白)
13、殿门明日逢王傅,櫑具争先看不疑——《次韵钱舍人病起》(作者:苏轼)
14、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作者:王维)
15、忽闻海上骑鹤人,云白正陪王母宴——《梦李白》(作者:张祜(四))
16、问余曰张祜,尔则狂者否?朝来王母安瑶池,茅君道尔还爱酒——《梦李白》(作者:张祜(四))
17、李白叹尔空泪下,王乔闻尔甚相思——《梦李白》(作者:张祜(四))
18、不是君王无识别,祇缘得土笑谈中——《高帝》(作者:徐钧)
19、拜老徒烦嗟汉室,谈经戒逸慕周王——《驾幸太学》(作者:顾临)
20、)(〖1〗《南岳小录·九真观》条:唐开元年间,有王天师仙乔——《句》(作者:王仙乔)
21、红芳坐消歇,王孙归不归——《远如期》(作者:曹勋)
22、丁年韦布逐槐忙,结绶王畿四纪强——《绍兴庚午某与安成刘逢辰秋闱同荐逢辰四子伯德礼淳熙甲午解魁登第今宰临川仲德仁拔癸卯解叔德恭负隽声季德性绍熙乙卯复冠乡举出示当时小录手泽在焉为题二小诗于后 其一》(作者:周必大)
含有王字的诗句100句
1、滕王阁畔遥招手,汴水堤边未点头——《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五》(作者:释怀深)
2、心惟在王室,手不炙权门——《悼倪尚书 其一》(作者:卫泾)
3、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新乐府 李夫人 鉴嬖惑也》(作者:白居易)
4、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妬杀人——《玉壶吟》(作者:李白)
5、应念关中不忘汉,至今遗老愿王秦——《感事三首 其二》(作者:晁公遡)
6、当时随例与黄金,不遣君王有悔心——《题昭君画卷五绝 其一》(作者:陆文圭)
7、迎宾就丞相,选士谒昭王——《答魑魅代书寄家人》(作者:沈佺期)
8、 人人招是骆宝王,并洛阳年少——《滴滴金》(作者:无名氏)
9、昏霭雾中悲世界,曙霞光里见王城——《宿石瓮寺》(作者:卢纶)
10、风烟初别武王台,更向金河握节回——《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二》(作者:周谌)
11、此景不独冠南方,恨不筑室轻侯王——《蒙亭诗和张洵韵》(作者:叶宗谔)
12、飞鸾白鹤俱王土,底事人家尽黍离——《栖云龙潭》(作者:陈自新)
13、钱王陌上花犹好,苏小门前柳未残——《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其八》(作者:方回)
14、君王眷爱歇,枕席凉风生——《长门怨》(作者:吴少微)
15、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店绐叹》(作者:方回)
16、王郎信矣伟,心胸浩琳琅——《丹丘同王茶干李县尉高会》(作者:白玉蟾)
17、国士正居王俭府,野人未识李膺门——《和沈判官》(作者:徐积)